[精品]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教案1 苏教版必修(精选4篇)
篇1:[精品]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教案1 苏教版必修
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之后,对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各种化学成分并不能单独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当这些化学成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彼此分工合作,形成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重要意义。
本节教材中设置了1个“积极思维”、2个“边做边学”、1个“继续探究”和1个“拓展视野”学习栏目。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个特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上是有困难的。教材利用科学家所做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实验,引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从而深刻理解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细胞的结构十分微观,肉眼看不到,让学生利用已具备的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技能,通过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大白鼠胰腺细胞等动植物细胞玻片标本,进一步认识叶绿体、线粒体以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学生不仅在边做边学中掌握了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制作真核细胞模型为内容的边做边学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体验建构细胞的过程,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同时活动本身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构造思维能力。以“验证某种植物叶片的颜色究竟是由液泡中的色素还是由叶绿体中的色素决定的”为课题的继续探究活动,不仅能在探究中学到有关知识,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打下基础,更让学生能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探究的乐趣,学会通过探究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教学难点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3.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教具准备
水绵细胞的显微结构图和细菌的亚显微结构图,原核细胞、动物、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人鼠细胞融合的动画课件,大白鼠胰腺的铁苏木精染色玻片,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等。
课时安排 4
三维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2.概述细胞膜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举例说出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4.培养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技能。
5.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6.通过探究植物叶片颜色是由什么色素决定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7.通过建构真核细胞模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8.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显微结构模式图与图群,培养学生的图文信息转换处理能力。
9.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10.通过分析科学家所做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感悟科学家在探索生命奥秘时所采用的巧妙的科学方法和所具有的科学创新精神。
第1课时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显示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接着显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水绵细胞结构图像。显示我国生产的电子显微镜,接着显示电镜下杆菌、螺旋菌和球菌的形态结构图像。
生
判断所观察到的是什么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图片?(水绵、细菌)师
推进新课
板 书:
一、细胞的类型
师(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教材的开头一段文字,判断刚才所看到的水绵细胞结构和杆菌、螺旋菌、球菌的结构分别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还是亚显微结构?为什么?
(2)水绵细胞和细菌细胞是否属于同一类型? 生
(1)水绵细胞结构属于显微结构,因为它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所观察的细胞结构,杆菌、螺旋菌、球菌的细胞结构是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为它是利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的细胞结构。
(2)水绵细胞和细菌细胞不属于同一类型。师
按照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进化顺序,全部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水绵细胞和细菌细胞分别属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学生活动:阅读原核细胞一段文字并观察图3-6。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显示大肠杆菌、乳酸菌、根瘤菌等几种细菌图像,再显示蓝藻和放线菌图像,并作适当说明。
师
(1)显示原核细胞结构模式图,要求学生能识别出各种细胞结构名称。(2)原核细胞结构一般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生(1)(略)
(2)原核细胞结构一般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组成的。师
哪些生物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
学生讨论后师生归纳:动物、植物、真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教师活动:显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并指导学生从外向内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模、细胞质和细胞核。
板 书:
二、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壁
(二)细胞膜
师
位于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细胞壁,请同学阅读教材P33有关内容,思考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生
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等,它具有支持和保持细胞的功能。师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层生物膜,它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它对细胞具有重要功能。人们常采用动物细胞如红细胞来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科学研究表明,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师
为了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分离出细胞膜。分离的方法是:先培养制备一定量的细胞,如红细胞,再进行匀浆处理,如用高速打碎机破碎、低渗等方法,使细胞裂解,将匀浆进行差速离心,分离出细胞膜。
教师活动:显示以下资料:1925年科学家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红细胞的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并测定脂质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铺展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分析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
这说明细胞膜可能是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显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图形,思考下列问题:
(1)构成细胞膜的化学物质有哪几种?
(2)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是如何构成细胞膜的?
(3)糖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生
(1)构成细胞膜的化学物质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
(2)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或贯穿、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3)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等有关。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生
(1)细胞融合时,一半呈红色的细胞膜是来自什么细胞?一半呈绿色的细胞膜是来自什么细胞?
(2)40 min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说明什么?(3)该实验说明细胞膜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
3(1)呈红色的细胞膜是来自人细胞,呈绿色的细胞膜是来自鼠细胞。(2)说明两种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运动而均匀分布。(3)该实验反映了细胞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师
联系细胞膜的结构思考,它具有什么功能? 生
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维持细胞自身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保护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有关。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一、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壁成分:纤维素等 功能:支持和保护化学成分:磷脂、蛋白质、糖类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二)细胞膜结构内外两侧:蛋白质外侧结构:糖蛋白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与细胞代谢有关
篇2:[精品]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教案1 苏教版必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介绍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乳腺细胞核注入到另一个已吸出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后的卵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把这个胚胎移植到第三只母羊子宫内,140多天后,生下了一只小母羊多利,它与原来提供细胞核的母羊几乎相同,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显示多利羊及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的图片。
推进新课
板 书:
(四)细胞核
教师活动:展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7图3-11,认真观察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从中指认出细胞核。
教师活动:多媒体显示细胞结构模式图,要清晰显示出核膜(双层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等结构。并让学生指认出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等。
师
(1)核膜由几层膜构成?核孔有什么功能?(2)核仁有什么功能?
(3)染色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P36细胞核部分内容,讨论后回答:
(1)核膜由两层膜组成,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如蛋白质和DNA等。
(2)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和染色体周期性动态变化过程。并指出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它能通过复制传给后代,从而使生物能保持遗传特性的稳定。
课件展示: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显示变形虫,并讲述。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生物学家将变形虫细胞核取出,分别单独培养无细胞核部分和只含细胞核部分。结果:无细胞核部分培养一段时间后死亡,若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又恢复生命活动;而只含有细胞核的部分不能培养。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课件展示: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边做边学: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教师演示并写出:
(1)制作黑藻临时玻片标本:黑藻植株镊取一片小叶展放于载玻片加盖玻片。
(2)高倍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使观察物像在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
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
学生实验:按操作程序,认真操作,并绘图。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注意规范操作并强调:
(1)先使用低倍镜观察时应:对光放片低倍镜观察。
(2)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物镜,注意物镜与装片间的距离。(3)切不可直接使用高倍镜。学生讨论:(1)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2)实验前为什么要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2天? 师生讨论归纳:(1)细胞质中叶绿体是不断运动的,因为活细胞中细胞质不停运动。
(2)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2天是为了黑藻代谢旺盛,细胞质流动较快,易观察。
学生实验:观察大白鼠胰腺的铁苏木精染色玻片标本,并绘图。教师指导:注意识别线粒体的形态。师
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及比较教材图3-10,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异同点。课堂小结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表
项 目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有中心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低等植物有中心不同点
体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核糖相同点
体、高尔基体等
课后作业:每2人一组,利用安全废旧物品,尝试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教师活动:投影显示细菌结构模式图和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和讨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何区别? 师生共同归纳: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项 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 小 较 大 细胞核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
膜,无核仁,有拟核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含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心体、液泡、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细胞壁成分 糖类和蛋白质组成 纤维素、果胶组成
篇3:[精品]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教案1 苏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2)细胞凋亡的含义。2.教学难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指导法,探讨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
1.人体的衰老特征: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等。2.老年人体内还会有幼嫩的细胞,如精原细胞仍能增殖产生精子,造血干细胞一生都能增殖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年轻人体内也有衰老的细胞,如皮肤表皮细胞衰老成角质层细胞,最后细胞凋亡、脱落。
3.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人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板书〗
一、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2.多细胞生物个体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P122共有五点)
〖讲述〗形态变化
细胞核:增大,染色深,核内有包含物,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固缩,碎裂,溶解。细胞膜:黏度增加,流动性降低。细胞质:色素积聚,空泡形成。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增大。高尔基体:碎裂。
包含物:糖原减少,脂肪积聚。
脂质: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引起膜脂之间或与脂蛋白之间交联,膜的流动性降 〖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提示〗老年斑是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衰老细胞中出现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脂褐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是一种不溶性颗粒物。
不同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脂褐素颗粒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异。皮肤细胞的脂褐素颗粒大,就出现了老年斑。
〖板书〗
三、细胞衰老的原因(略)
〖课外活动〗“社会老年化的相关问题”有条件的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板书〗
四、细胞的凋亡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的凋亡。
细胞死亡有正常凋亡和异常死亡(坏死)两类。正常的细胞死亡是在细胞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主动过程,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凋亡)
它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胚胎发育期手的发育如果没有细胞的调亡就不会有纤细的手指;如果没有正常的细胞调亡,蝌蚪的尾部就不会消失,它将永远不能变成青蛙„„。正常的细胞调亡骸肩负着维持各种组织器官固有体积和形态的功能;还会使机体内异常的细胞得到及时清除,去处潜在的隐患;例如癌症就是异常的细胞没有及时死亡的结果„„。因此细胞的正常死亡是生物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是机体平衡细胞增殖,调节机体细胞树木恒定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生命过程。
〖技能训练〗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无关。寿命短的细胞不一定能分裂,如白细胞。2.有关系。
3.学生可作出各种推测。皮肤表皮细胞的寿命约为10 d,生发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小结〗略。〖作业〗练习一二。〖提示〗
基础题
1.(1)×;(2)√;(3)×。2.C。拓展题
篇4:[精品]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教案1 苏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课时安排
2(上课1和实验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以初中的知识来思考,回答。〔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板书〕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S(Ca)P、主要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
2.提示: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3.提示: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的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三、实验
〔到实验室做实验〕
3.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不同。因此,我们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获得全面的营养。
〔小结〕略。
〔作业〕一二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1);(2)√。3.B。
拓展题
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
相关文章:
《美国》精品教案(第1课时)02-05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8.2社会规则与正义(第一课时)》教案02-05
《狼》精品教案(第1课时)02-05
2023-2024上第二单元精品教案02-05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精品教案02-05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精品)02-05
第二单元《议论文》教案(粤教版必修4)02-05
粤教版精品课件课件 《从军行》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