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精选8篇)
篇1: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作者:kale 技术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人们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有了足够的资金,我们就不再仅满足于使用自行车,而会选择购买汽车。 在IT资讯生活,这些要求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皆因技术的更新换代太过频繁,若是资讯都落伍了,在这个社会很难想象能
作者:kale
技术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人们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有了足够的资金,我们就不再仅满足于使用自行车,而会选择购买汽车。
在IT资讯生活,这些要求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皆因技术的更新换代太过频繁,若是资讯都落伍了,在这个社会很难想象能够不被淘汰。
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快、最迅速、最丰富的自然无过于网络了.
而在过去我们主要使用网线与这些宽带网络进行连接,电脑如果要上网,就非得接上一根尾巴不可,如果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话,电源线、网线都是我们移动办公的最大束缚。
移动生活、移动办公,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意,当然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无线网络的种类其实有很多,比如无线局域网、无线广域网等,目前的GPRS和CDMA1X的无线上网,才真正地做到了无线你的无限,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可以上网,不过由于价格昂贵,且用户群并不广泛。
因此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只是属于无线网络的一种―无线局域网,英文名称是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 ,缩写就是WLAN,它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技术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因此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随意接收信息的理想境界。
比如没有固定工作场所的使用者,有线局域网络的架设受环境限制的时候,无线网络就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无线局域网技术其实有很多标准,且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应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有802.11标准(今天介绍的重点)、蓝牙标准(Bluetooth)以及HomeRF标准(家庭网络)。
802.11标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订是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我们今天应用的重点,英特尔的招牌菜,中国也为此推出了WAPI标准,个中原因相信大家也知道。802.11标准的颁布,使得无线局域网在各种移动要求的环境下被广泛接受,它是无线局域网最常用的传输协议,各公司都有基于该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
开始的时候,802.11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在传输速率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标准,到目前即将被大规模应用的802.11g标准。802.11b标准使用了通用免费的2.4GHz频段,传输速率达到11Mbps ;802.11a 使用独占的频段,最高传输速率为54Mbps,但是应用的价格昂贵;802.11g 兼容802.11b,也是使用2.4Ghz 频段,但由于是公共的频段,可能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
蓝牙
蓝牙(IEEE802.15)相对于802.11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补充,它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标准,最高可以实现1Mbps的速率,传输距离为10厘米到10米,但是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米。较之802.11,蓝牙更具移动性。
比如802.11限制在办公室或者校园,而蓝牙却可以把设备连到LAN(局域网)和WAN(广域网),甚至支持全球漫游。此外,蓝牙成本低、体积小,可用于更多的设备。“蓝牙”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在更新网络骨干时,如果搭配“蓝牙”架构进行,使得整体网络的成本比铺设线缆的低。
HomeRF
HomeRF主要为家庭网络而设计,是IEEE802.11与DECT(数字无绳电话)标准的结合,旨在降低语音数据的成本,
HomeRF也采用了扩频激素,工作在2.4GHz 频段,能同步支持4条高质量语音信道。
无线网络对人体是否有所影响?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辐射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整天在无线电波中,是否会对人体有所影响?相信这是很多消费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要知道,前段时间炒得极热的手机会引起癌症,相信也引起了一阵恐慌。
相对来说,无线网络设备的发射功率则要绿色环保得多,仅有60-70mW,而手机却高达200mW,最重要的是无线网络的信号并不如手机一样直接接触人体,因此安全上基本不用作考量。
无线局域网需要哪些基本的设备?
和有线局域网的网卡与集线器类似,一般的无线网络基本配备就是无线网卡和AP就可以了,但当然还有其它的方式,比如无线网关,或者两块无线网卡的互连,这在后面组网的时候将着重介绍。
知识问答(图一)“ width=”327“ height=”531“ />
什么是AP?
在典型的WLAN环境,主要有发送数据和接收的设备,这称为接入点/热点/网络桥接器(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Point:AP)。通常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内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在同时具有有线与无线网络的情况下,AP 可以通过标准的Ethernet 电缆与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作为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连接的桥梁。
而这也是目前的主要应用方式,比如电脑通过无线网卡与AP的连接,再通过AP与ADSL等宽带网络连接入互连网。除此之外,AP本身具有网管的功能,能够针对无线网卡作出一定的监控。AP理论上可以支持一个Class C的 工作站 ,但是为了保证每个 工作站 都有足够的带宽,一般建议一台AP 支持20-30个 工作站 。
Wi-Fi
Wi-Fi是否就等于WLAN?非也,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为了推广无线网络的普及,特地对兼容802.11b标准的网络设备进行验证,而符合该标准的设备就被打上了Wi-Fi的铭记,其它比如符合802.11a和802.11g 标准的设备,严格上说,不应该被称为Wi-Fi 。
无线网络是否会被干扰或影响其它设备运作?
802.11b和802.11g无线网络目前主要使用了免费的频段2.4GHz,这被很多公共设施所共同使用,因此会无可避免地受到干扰,但是由于是处于局域网的应用方式,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的可能性比较少,就像日常生活、办公室等所用电器不会互相干扰一样,干扰现象就不用担心,而且无线网络本身有12个信道可供调整。802.11a由于使用了独立的频段,信号根本就没有干扰的可能性,传输的质量更高,距离更长。
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有多广?
一般无线网络所能覆盖的范围应视环境的开放与否而定,若不加外接天线而言,在视野所及之处约250M,若属半开放性空间,有隔间之区域,则约35~50M左右,当然若加上外接天线,则距离可达更远,此关系到天线本身之增益而定,因此需视客户之需求而加以规划之。
天线所使用之导线的长度是否有影响传输品质?
一般来讲,天线所使用之导线的长度,材质,阻抗匹配,均会对讯号造成某程度之影响,而最明显的就是增益衰减。通常以20feet之长度而言就会让讯号衰减约1.2dBi左右,而平均每衰减8dBi就会让原传输之距离约缩减一半,因此导线之长度与品质在无线产品的应用上是不容忽视的。
小结
到了这里,我估计对无线网络都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这对于我们选购产品和组网就已经足够了,那么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技术,就让专家们去探讨好了,下次将为大家带来我们的产品选购部分文章。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作者: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冯祥 梁伟洋
摘要:以正交频分复用(0FDM)为代表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OFDM的原理及其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0FDM的特点。
并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可靠的自适应传输方案。
关键词:OFDM;无线局域网;自适应传输;通信
l引言
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0FDM)技术因其可有效对抗多径干扰(IsI)和提高系统容量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已在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视频广播(DVB)、无线局域网(WLAN)中得到应用,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有力竞争者。OFDM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在许多文献中OFDM也被称为离散多音(DMT)调制。它通过串并变换将高速数据流分配到多个子载波上,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持续长度相对增加,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和对抗因无线信道的时间弥散引起的ISI。通过引入循环前缀(CP)有效地消除了因多径造成的信道间干扰(ICI),从而保持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另外,它可以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实现调制和解调,为其应用提供了可能。
2OFDM的特点
图1示出0FDM的基带模型。OFDM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有效对抗多径传播造成的符号间干扰,其实现复杂度比采用均衡器的单载波系统小很多;在变化相对较慢的信道上,0FDM系统可以根据每个子载波的信噪比优化分配每个子载波上传送的信息比特,从而大大提高系统传输信息的容量:OFDM系统抗脉冲干扰的能力比单载波系统强。因为OFDM信号的解调是在1个很长的符号周期内积分,从而使脉冲噪声的影响得以分散;频谱利用率高,OFDM信号由N个信号叠加而成,每个信号的频谱均为Sinc函数,且与相邻的信号频谱有1/2的重叠,故其频谱利用率:
ηOFDM=N/(N+1)log2M
其中,M为星座点数。与MOAM调制方式(ηMQAM=0.5xlog2M)相比,频谱利用率提高近l倍。
与传统的单载波传输系统相比,OFDM的主要缺点是:对于载波频率偏移和定时误差的敏感程度比单载波系统高;OFDM系统中的信号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使得它对放大器的线性要求很高;为了实现相干解调,必须进行信道估计。针对这些缺点,OFDM的3项关键技术即频偏估计、降低峰平比和信道估计算法成为目前的3个研究热点。
3OFDM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
IEEE802.11a是0FDM应用于WLAN的标准。IEEE802.11a工作在5GHz频段,
利用OFDM作为物理层技术,可提供6Mb/s到54Mb/s的数据速率。为了恢复处于不同衰落环境的子载波上的信号,它在不同的子载波上采用不同码率的编码方式,主要有1/2、2/3、3/4三种码率。其中1/2编码器采用约束长度为7的卷积编码,生成多项式为(133,171),其他二种码率通过对1/2编码器进行凿孔获得。表1给出IEEE802.11a支持的8种模式,为了对比。表中还给出了HIPERLAN/2支持的7种模式。
可以看出,IEEE802.11a中使用4种调制映射方式(BPSK、QPSK、16QAM和64QAM)。每个OFDM符号有64个子载波,其中48个传输数据,保护间隔为800ns,有效OFDM符号长度为3.2μs,总带宽为20MHz。其定时同步、载波频偏估计和信道估计都是由2个前置训练符号完成的,训练符号由二部分组成:10个短训练符号和2个长训练符号,总的训练时间长度为161xs。在选择短训练符号和长训练符号时,考虑到系统的PAPR问题,通过合理的选择训练符号。使得PAPR可以在3dB左右。
4自适应传输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很多文献对自适应OFDM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自适应调制、编码和交织等。通过研究发现,在时间色散信道传输OFDM信号的误比特率决定于信道的频率响应,错误比特主要集中在衰落严重的子载波上,而对那些信道质量较好的子信道,误比特率很低。因此,可以根据每个子信道的情况,动态分配子载波的传输方式,对于信道质量好的子信道,采用阶数较高的调制方式和码率较高的编码方式,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对于信道质量较差的子信道,采用低阶调制和低码率的编码方式.从而保证系统传输的可靠性。这就是基于子载波的自适应传输技术SbSA(Subcarrierrier-by-SubcarrierAdapta-tion)。显然,为了实现自适应传输,必须包括以下3项关键技术:接收机根据导频信号估计信道质量;发射机根据信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采用信令传输或盲检测技术告诉接收机所采用的传输参数。为了使发射机选择正确的传输方式,必须使发射机收到正确的信道信息。上行链路传送的信道信息因无线信道的衰落或干扰而发生错误,就会造成发射机对信道的错误预测.从而导致选择不合适的传输方式,使系统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一种较为可靠的机制(见图2),可以在反向链路传输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仍能选择较合适的传输方式.从而保证系统的性能。本文仍然假定信道是慢衰落信道,接收机接收的导频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首先被量化.然后再对量化后的CSI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CRC)和BPSK调制。最后将CRC后的CSI信息传给发射机,发射机如果检测到收到的CSI没有错误.就根据当前的信道状态从备择模式中选择传输模式,如果有错误,仍使用前一时刻的调制编码方式。
5结束语
从理论上说.OFDM与单载波传输具有相同的信道容量.但是当存在严重符号间干扰或者在多径信道中采用OFDM传输可获得较好的性能。近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是OFDM在下一代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OFDM与多天线技术(MIMO)及空时编码(STC)技术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蜂窝通信系统的性能。
到目前为止.OFDM技术已经在众多的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如欧洲的数字音频和视频广播(DAB/DVB)、欧洲和北美的高速无线局域网系统f如HIPERLAN/2、IEEE802.11a1,以及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xDSL)。当前,人们正在考虑在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基于IEEE802.15标准的个人信息网(PAN)及下一代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OFDM技术。可以预见.OFDM在未来的实际通信系统中将有广泛的应用.OFDM已经被公认为下一代蜂窝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
篇3: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1 硬件错排的问题
如果仅仅有接入点和客户端分别只有一个, 那么出现了连接问题, 我们能够很快找到故障出现的位置和故障出现的原因。但如果有多个接入点和多个客户端, 找到问题的原因也就因此变得很不容易。
在多数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的无线网络环境当中, 如果有一些用户无法连接到网络上, 但其它用户可以正常连接到无线网络上。在这种情况下, 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多个接入点中的某一个接入点的问题。通常而言, 无线网络用户只需要仔细检查网络客户端的位置, 便能够判断出是哪个位置上的接入点的问题。
但另外一种情况时, 如果无线网络用户都不可以正常连接到网络, 则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无线网络仅仅使用一个接入点, 则可能是接入点的硬件或者配置的问题。
2 配置的问题
无线网络设备的质量通常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在组建局域网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 则极有可能是配置上的问题, 而不是硬件本身。在下文中, 笔者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连接故障:
(1) 测试信号强度。如果用户可以通过网线测到无线接入点, 而用无线则找不到接入点, 那么一般情况下可以断定接入点只是暂时出了状况。但如果调试之后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则就应测试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但是现阶段, 行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测试信号强度方式, 不过一些无线网厂商在网卡上设置了测量无线信号强度的方法。
(2) 检查WEP密钥。如果WEP的设置出现错误, 则用户同样无法从无线网络的终端ping到无线接入点。此外, 无线厂商不同, 则无线网卡和接入点所需的密钥也各不相同。
所以, 用户如果想要WEP正常工作, 则无线客户端和接入点的匹配必需完全正确。但有时, 无线客户端虽然看似配置了正确的WEP, 但却依旧无法连接到网络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通常的做法是把接入点恢复到出厂状态, 再重新输入WEP配置信息, 启动WEP功能。
(3) 频道改变问题。笔者经过反复的测试, 发现一些用户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比较弱, 但最近一段时间内又没有移动过, 则可尝试通过改变接入点的频道方式来增强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无线终端连接频道的改进, 通常可以看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 这就要求用户首先进行无线终端上的测试, 证实无线端终端确实有效之后才可以大范围实施。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一些时候, 无线网络故障可由于某个员工进行收集, 或关闭微波炉, 情况便会好转。
(4) WEP的配置问题。现阶段, 在WEP配置问题中, 最常见的问题是WEP协议的使用。WEP配置问题比较麻烦, 不容易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主要是因为WEP不匹配便会产类似的问题, 且问题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此外, 问题的症状也相类似。比如WEP配置错误, 则无线客户端便不能够从无线网络DHCP服务器中获得IP地址;而如果无线客户端使用的是静态IP地址, 则也无法ping到无线接入点IP地址;在这种情况下, 用户通常会认为网络没连上。
判断是WEP配置错误, 还是网络硬件故障, 或者二者同时出现故障或错误, 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操作系统内置的诊断功能、以及无线网卡驱动。举例来讲, 这里有一台Windows XP系统笔记本, 配有Linksys无线网卡, 当班鼠标移到无线网络图标上时, 图标便会自动呈现网络连接的信息。SSID设置和频道连接如果正确, 即便WEP设置出现错误, 那么用户可以正常连接到无线接入点。
在这种情况下, 用户就会看到任务栏中显示的信号强度为零。点击任务栏中的无线网络图标, 会弹出相应的无线网络命令, 在这个命令中, 用户可看到无线连接对话框。这个对话框会显示频道内无线网络SSID号, 包括没有连接上网络。用户所需的无线网络信号如果在列表中, 但却无法正常连接, 那么, 问题出现便出现在了配置上面。
(5) DHCP的配置问题。应用无线网络组建局域网, 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DHCP配置问题。无线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 是无线网络能否正常接入的关键因素。
目前, 不少新款无线接入设备都带有DHCP服务器。一般情况下, 这些DHCP服务器会把192.168.0.x链接地址分配给各无线客户端。而DHCP接入点不会接受不属于分配IP地址的请求。这也就等于说, 静态的IP地址或从其他DHCP服务器中获取IP地址的客户端, 均无法连接到该接入点。
3 多个接入点连接问题
我们来假设一种情况:两个或以上的接入点同时按系统默认方式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 每一个接入点都会为用户的无线客户端分配一个192.168.0.x IP地址。
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一个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无线接入点无法区分自身由哪个IP分配的。所以, 在无线网络使用当中, 就会出现IP地址冲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很简单, 就是在每一个接入点上设置不同的IP地址, 并设定分配的范围, 防止客户端IP地址出现重叠。
4 接入点的可连接性
检查无线网络连接的问题的原因, 首先要检测无线接入点能不能正常接入。一个较为简单的检测方法是打开电脑命令中的命令模式, 然后ping无线接入点的IP地址, 如果接入点响应了此命令, 则证明电脑可正常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如果无响应, 则是无线接入点出了问题。
5 结语
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分析了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中常见的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常用的技巧和方法。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本文中, 笔者所介绍的无线网技术, 是基本的无线网络, 而不是比较特殊的无线网络。
参考文献
[1]佟丽莉.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的常见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2) .
[2]李树涛.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的常见问题分析[J].无线天地, 2012 (9) .
篇4: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摘 要: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领域,并受到不少家庭网络用户以及中小型办公用户的喜爱。但是,在无线局域网的运行和使用中,难免会出现因硬件安装错误、接入点连接不可靠等问题,从而导致整个网络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本篇文章现对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的常见问题作详细论述。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无线局域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25.93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比于旧式的,由双绞铜线构成的局域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更加灵活,信号的传输速度更快。无线局域网在人们的学习和办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无线网络技术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网络组建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无法避免的网络运行问题。如此一来,对无线局域网组建和运行中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并作有效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它的本质是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与有线网络相对,可以实现用户上网,但是不会受到电缆和电线的限制。无线局域网中信号的传递是利用红外线或者射频技术来完成的,这种技术代替了原有的由双绞铜线构成的传统的局域网络,实现了信息的随身化。
2 对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的常见问题的处理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所组建的局域网,其在运行或者组建时往往会因为诸多原因导致网络无法连接,或者网络信号偏低。现对其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和处理对策。
2.1 硬件排错
在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时,如果只有一个无线客户端口出现连接故障,或者说,如果只有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的连接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自然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手段,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如果有多个无线客户端口同时接入,无线网络的覆盖率较大时,再向直接找出问题根源的难度便变得相对较大。
一般来说,当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达到一定程度时,通常会出现一部分用户能够连接并使用无线网络,而另一部分用户则无法接入网络,实现上网。当无线网络运行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不能上网的用户的客户接入端,也就是接入点出现了故障。而想要知道到底是哪一个连接点出现了问题,只需要查看不能上网的用户的客户端所在位置即可,随后再对其接入点作相关处理。
此外,如果所有用户都无法进行网络连接,那么其故障原因便有可能来自多方面。而如果所运行的无线网络只使用了一个网络接入点,那么便很有可能是这个接入点的硬件质量有问题,或者是接入点的配置出了错。当然,也不排除外界对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以及无线网络接入点和有线网络之间的连接故障等其他方面的原因。
2.2 检查接入点的可连接性
在排除了硬件故障之后,如果发现还是无法连接上无线网络,那么便需要考虑是否是接入点连接可靠性不高所造成。如果是,便需要对接入点的可连接性进行检查。实际可行的处理方法是对处于无线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检测其是否能够搜索到相应的无线网络连接入口,是否能和其接入口进行正常连接。通常情况下,检测计算机是否能够与无线网络连接点进行正常连接的常用方法是:将处于无线网络运行中计算机打开,执行无线网络搜索操作,接着ping无线接入点的IP地址,如果无线接入点响应该ping命令,则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正常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如果无线接入点不响应,则可能是电脑与无线接入点间的连接有问题,或者是无线接入点本身出现了故障。如果想进一步确定问题所在,可以尝试从无线客户端ping无线接入点的IP地址,如果接入成功,则可能是刚才那台电脑的网络连接部分出现故障,如网线损坏、连接故障等。
2.3 测试信号强度
如果能够通过网线ping到无线接入点,但是不能通过无线方式ping到该接入点,则无线接入点为临时故障,如果经过调试依然存在故障,则需要检测接入点的信号强度。
2.4 尝试改变频道
测试后信号强度仍然很弱,但是近期并未进行过设备搬移或改动,则必须改变无线接入点的频道,且通过无线终端检验信号强弱。因为在无线终端上修改连接频道是一项大工程,因此首先应该用无线终端测试,证明效果之后方能大规模实施。除此之外,很多情况下无线网络故障原因可能是手机信号中断或者微波炉信号干扰。
3 配置问题
从最近几年多发生的无线网络故障来看,其最为常见的配置问题主要是由WEP协议引起的,这主要是因为WEP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匹配的症状,从而使得局域网出现错误。比如在局域网使用的过程中WEP协议出现问题,使其与客户端部分正常相连,导致无线网络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获取正确的IP地址,使得无线客户端使用静态的IP地址无法连接到局域网中的节点桑,从而被人们误以为网络无法连接。这就需要人们通过内置操作系统和无线网卡驱动对其局域网配置的问题进行诊断,从而判断出是WEP配置出现问题还是网络硬件出现故障。比如,人们在笔记本中配置了无线网卡,并对其无线网络进行设置,然后检查其连接的频道是否正确,如果计算机的网络硬件没问题,即使WEP的设置出现错误,那么笔记本电脑也可以连接无线网络。采用这样处理方法可以很好的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判断,并对问题加以解决。
4 多个接入点的问题
在多个接入点同时工作的情况下,每个接入点都会将无线客户端分配到相同的无线IP地址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网络中的IP地址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从而使得局域网的无线网络不能正常的使用。因此面对这种问题,我们要将每个接入点分配到不同的IP地址当中,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
5 安全性威胁
在网络访问控制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安全威胁,因此这就需要对MAC地址进行认证,并且对网络终端的身份进行确认,从而有效的保障局域网系统中的安全性。由于每个无线网卡中都存在着唯一MAC地址,这更加有利于我们对局域网减少局域网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6 数据泄漏
针对攻击者监听网络流量、数据帧解密,导致机密数据泄漏、未保护的用户凭据泄漏以及身份盗用的问题,无线传输协议820.11本身并不能阻止。应对方法是做好接入控制,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则非法用户截取的数据无法破译。一部分数据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加密技术,比如SSH、SSL、IPSec等,防止数据被攻击者伪造或中途恶意篡改。
7 结束语
目前,无线局域网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很快,个人家庭用户和中小型办公企业对其需求更是越来越大,再加上国民对苹果、英特尔迅驰等移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消化和接受,市场的需求以及国民的喜爱使得无线局域网的发展空间更加广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处理好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局域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保证无线局域网的顺利创建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无线局域网组建工作的重视,切实处理好组建过程中的难题,是促进无线网络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志钊,韩正之.移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2.
[2]杨庆祥,赵建周.交互操作在无线局域网中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2001,2.
[3]段水福,历晓华,段炼.无线局域网设计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黎连业,郭春芳,向东明.无线网络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
篇5: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无线路由故障现象:无法登陆无线路由器进行设置
分析及解决方法:
硬件故障大多数是接头松动、网线断、集线器损坏和计算机系统故障等方面的问题。一般都可以通过观察指示灯来帮助定位。此外,电压不正常、温度过高、雷击等也容易造成故障。
办法一:检查路由器上面的数据信号指示灯,电源灯间歇性闪烁为正常,如不正常首先检查接入的宽带线路,可以换不同的网线重新插好。在电脑中检查网络连接,重新设置IP地址,如果在自动获取IP地址不成功的情况下,手动设置IP并禁用系统所用的网络防火墙功能。
办法二:在系统IE的连接设置中选择“从不进行拨号连接”,点击“确定”结束。进入“局域网设置”后清空所有选项。再打开IE 输入路由器地址进行连接。
办法三:将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重新安装驱动及登录帐号及密码。如上办法仍未解决请联系厂商并检查硬件之间的冲突问题。无线路由故障现象:能上MSN但无法打开网页
分析及解决方法:
路由器是地址转换设备,当你或与你进行通信的人位于防火墙或路由器之后时,阻止了双方直接连接到 Internet。此时要求双方所使用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支持UPnP技术。关于路由器对该技术的支持情况请看你所用的路由器说明书,并咨询厂商技术支持。
办法一:个别路由器需要在LAN设置中将UPnP设置为“Enable”。办法二:有可能是病毒所致。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资源占用和cpu使用情况,如果占用率很高,很有可能是感
染了病毒,将其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即可。
办法三:IE文件损坏。下载新的IE进行安装或配合操作系统进行修复即可 无线路由故障现象:联网时断时续
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般的无线路由器都会提供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连接方式,大多无线路由器会默认设置成“按需连接,在有访问数据时自动进行连接”也就是说每隔一定时间它会检测有没有线路空载 ,一旦连接后并没有数据交互,就会自动断开连接。办法一: 进入无线路由器设置界面,在连接方式出选择“自动连接,在开机和断线后进行自动连接”即可。
办法二:检查网络是否有网络病毒攻击,很有可能是ARP网络攻击。进入网卡属性,手动设置IP,更换新的IP地址,如果继续掉线,请使用专业的抗攻击软件进行防御。
无线路由故障现象:网速过慢
分析及解决方法:
首先有可能是WEB服务器繁忙所致,其次有可能是无线信号微弱所致。办法一:如果是WEB服务器繁忙所致则不是我们用户所能够解决的,您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试一次。
办法二:在企业和SOHO族使用无线局域网中,无线路由器的位置摆放经常被人们所忽略。无线路由器的位置摆放不当是造成信号微弱的直接原因。解决办法很简单:
第一、放置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上;
第二、摆放的放置与接收端不应间隔较多水泥墙壁。
第三、尽量放置在使用端的中心位置。
无线路由故障现象:状态显示为可以发送数据包,却接收不到数据
分析及解决办法:
首先确保你的物理连接正确。登录路由器.用路由器ping接入提供商的dns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路由器到internet的连接是畅 通的,否则请检查路由器的配置。然后,用内部网络中的任意一台pc机ping网关(即路由器内部接口地址),如果能ping通,则说明内部网络连接是畅通 的,否则就检查路由器配置和pc机配置是否正确以及是否相符合。如果上面两步均能ping通,但是还是上不了网的话,就按照一下步骤排查。
1.检查内部pc的网关和dns的配置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进行下一步。
2.检查路由器关于nat方面的设置,看看配置是否正常.如果路由器配置检查不出错误,最好查看一下nat的地址转换表(不知道你的路由器是否支持此功能)。
看看内部网络的地址转译是否有相应条目.如果没有证明你nat配置一定有错误.那么将其改正好。
网络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网络管理是使网络可靠、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现代网络管理集中了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各方面成果,网络的不同管理功能中发挥作用,共同实现网络的管理任务。
网络管理有很多技巧和窍门,下面介绍一些网络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配置交换机
将交换机端口配置为100M全双工,服务器安装一块Intel-l00M网卡,安装之后一切正常,但在大流量数据传输时,速度变得极慢,最后发现原来这款网卡不支持全双工。将交换机端口改为半双工以后,故障消失了这说明交换机端口与网卡的速率和双工方式必须一致。
目前有许多自适应的网卡和交换机,按照原理,应该能够自动适应速率和双工方式,但实际上,由于品牌不一致,往往不能正确实现全双工。这时就需要修改配置,强制设定双工方式才能解决。电脑知识
网络与硬盘
做过网管的老师都知道,基于文件访问和打印的网络的瓶颈既不是交换机,也不是网卡,更不是服务器的CPU或内存,整个网络的瓶颈是服务器硬盘的速度。所以配置好你服务器硬盘对于网络的性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1、硬盘接口有IDEEIDESCSI等,服务器应选用适合并发数据请求的SCSI接口。目前较为流行的SCSI接口有Fastwide20Mbp数据传输率)
Ultrawide40MbpUltra2wide80Mbp2、硬盘的转速越快,读写数据的速度也越快,服务器应选用7200/10000rpm硬盘。
3、硬盘阵列卡能较大幅度地提升硬盘的读写性能和安全性,当然造价也会高一些。
4、同一SCSI通道,不要将低速SCSI设备(如CD-ROM与硬盘共用,否则性能会有较大下降。
网段与流量
某局域网内有两台文件读写极为频繁的工作站,当服务器只安装形成单独网段时,这个网段上的所有设备反应都很慢。当服务器安装了两块网卡,形成两个网段以 后,将这两台文件读写极为频繁的工作站分别接在不同的网段上,网络中所有设备的反应速度都有了显著改善。这是因为增加的网段分担了原来较为集中的数据流 量,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反应速度。
WAN与接地
不小心将路由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市电的插座上,结果64KDDN专线就是无法接通。电信局来人检查线路都很正常,最后检查路由器电源的接地电压,发现不对,换回到UPS插座上,一切恢复正常。计算机基础知识
路由器的电源插头接地端坏掉,造成数据包经常丢失,进行Ping操作时,时通时断,更换电源线后一切正常。WA N连接因为涉及远程线路,所以对于接地要求较为严格,这样才能保证较强的抗干扰性,达到规定的连接速率,不然会出现奇怪的故障。
网络管理常见的问题解决办法
在中小型企业用户中,宽带路由器应用非常普遍。对于一些网络新手来说,出现一些说明手册未涉及的故障,有时难以应付。下面,笔者就一些常见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线路不通,无法建立连接
1.用网线将路由器的WAN口与ADSL Modem相连,电话线连ADSL Modem的“Line”口。ADSL Modem与宽带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应当使用直通线。
2.检查路由器LAN中的Link灯信号是否显示,路由器至局域网是否正常联机。路由器的LAN端口既可以直接连接至计算机,也可以连接至交换机。
二、网络设置不正确
查看手册找到路由器默认管理地址,例如,路由器默认IP地址是
192.168.1.1,掩码是255.255.255.0,请将您的计算机接到路由器的局域网端口,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为计算机设置IP地址。
1.手动设置IP地址。
设置您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xxx(xxx范围是2至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1。采用小区宽带接入方式时,应当确保DHCP分配的内部IP地址与小区采用的IP地址在不同的网段。
2.利用路由器内置DHCP服务器自动设置IP地址。
1)将您计算机的TCP/IP协议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
2)关闭路由器和您的计算机电源。首先打开路由器电源,然后再启动您的计算机。
三、无法进行ADSL拨号
打开Web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路由器的管理地址,例如192.168.1.1,此时系统会要求输入登录密码。该密码可以在产品的说明书上查询到。进入 管理界面,选择菜单“网络参数”下的“WAN口设置”,在右边主窗口中,“WAN口连接类型”选择“PPPoE”,输入“上网账号”及“上网口令”,点击 连接按钮即可。
四、ISP绑定MAC地址造成无法连接
有些宽带提供商为了限制接入用户的数量,在认证服务器上对MAC地址进行了绑定。此时,可先将被绑定MAC地址的计算机连接至路由器LAN端口(但路由器 不要连接Modem或ISP提供的接线),然后,采用路由器的MAC地址克隆功能,将该网卡的MAC地址复制到宽带路由器的WAN端口。在Windows 2000/XP下按“开始→运行”,输入“cmd/k ipconfig /all”,其中“Physical Address”就是本机MAC地址。
五、上网一段时间后就掉线,关闭路由器后再开启又可以连通
1)网络中过多DHCP服务器引起IP地址混乱。您需要将网络中的所有DHCP服务器关闭,使用手动指定IP地址方式或仅保留一个DHCP服务器。这些DHCP服务器可能存在于Windows 2000/NT服务器、ADSL路由器和ADSL Modem当中。
2)该型号路由器与ISP的局端设备不兼容。这类问题只有换用其他型号的路由器或者ADSL Modem,再观察问题是否解决。
3)路由器和ADSL设备散热不良。如刚上网时正常,过一会网速下降,这时如果用手摸设备很烫,换一个设备速度就正常,说明散热环境不好。
4)查看所有连接的计算机是否有蠕虫病毒或者木马,请先使用杀毒工具和木马专杀工具扫描清除掉计算机内的病毒或者木马然后再接在网络上。
六、为何网费远远超出预计费用
如果是非包月用户,可以选择“按需连接”或者“手动连接”,并且输入自动断线等待时间,防止忘记断线一直连接而浪费上网时间。如果采用计时收费的资费标 准,应当将路由器设置为“按需连接”,同时还应当设置自动断线的等待时间,即当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Internet访问请求时,路由器能够自动切断 ADSL连接。
七、为什么会出现能用QQ和玩游戏、但是不能打开网页的现象
这种情况是DNS解析的问题,建议在路由器和计算机网卡上手动设置DNS服务器地址(ISP局端提供的地址)。另外,在“DHCP服务”设置项,也手动设置DNS服务器地址,该地址需要从ISP供应商那里获取。
八、忘记了登录路由器管理页面的密码
篇6:无线传输技术科普知识
1、Wi-Fi技术:
Wi-Fi基于的是IEEE802.11a和IEEE802.11b,采用2.4G附件的频段作为通讯载体,因此覆盖距离会很广。目前,Wi-Fi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在76米到122米之间。
优势:技术研发门槛低,产品成本低,覆盖距离广;
劣势:能耗高,组网能力差,安全性低;
代表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2、FM无线传输技术:
说到FM无线技术,这可能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范围最广、成本最低的无线技术之一了,您手边的收音机就是最简单的FM无线接收设备;一些老式的模拟字母电话机也采用了FM无线技术。
3、蓝牙无线传输技术:
这是一种基于2.4G技术的无线传输协议,由于采用的协议不同,所以有区别于其它2.4G技术而被称之为蓝牙技术。
4、红外无线传输技术:
红外无线传输技术是大家最陌生、接触最少的,大部分接触红外无线传输的用户仅限于早期智能手机上速度很慢的红外功能;其实,红外无线技术的应用场合之广不亚于FM无线技术,家庭中常见的电视遥控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5、ELink传输技术:
ELink具有高清无压缩、无延时、可360度自由移动、图像质量无损、辐射非常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篇7: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根据我国频率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各类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中国关于无线接入技术的频率规划如下:
460.5MHz~462.0MHz中心站发射/450.5MHz~452.0MHz终端站发射频段:用于FDD方式农村无线接入系统,采用模拟FDMA技术,但并不是农村无线接入系统专用频段,在该频段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权指配的464.100MHz~467.075MHz中心站发射/454.100MHz~457.075MHz终端站发射频段内,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农村无线接入系统亦可与常规调频对讲机共用相同频段,鉴于这类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不高,且可用频率资源很少,所以适用于地广人稀、话务量小的农村地区。
1900MHz~1920MHz频段:用于TDD方式的公众网或专用网无线接入系统。在该频段内可使用DECT技术和PHS技术,为避免相互干扰,规定1900MHz~1915MHz频段用于PHS技术,1905MHz~1920MHz频段用于DECT技术。对于其它类似的TDMA/CDMATDD方式的无线接入技术及微功率(短距离)数字无绳电话接入技术,按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与DECT及PHS实现频率共用。
1800MHz~1805MHz频段:用于TDD方式的公众网或专用网无线接入系统。在该频段内可使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技术,
1960MHz~1980MHz中心站发射/1880MHz~1900MHz终端站发射频段:在底前,该频段可用于FDD方式公众网无线接入系统,用于固定无线接入业务,可采用数字TDMA或CDMA技术。为满足我国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频段的频率需求,该频段仅作为临时过渡规划,该频段内的无线接入系统设备只能使用至20底。为避免市话运营企业经受设备改频或停用的损失和阻碍移动通信的发展,现在严格控制在该频段内设置无线接入系统。若确需设置,须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审批。
3500MHz~3530MHz中心站发射/3400MHz~3430MHz终端站发射频段:在底前,该频段可用于FDD方式公众网无线接入系统,用于固定无线接入业务,可采用数字TDMA或CDMA技术。具体频率、台站管理办法将在近期公布。
由于该频段与C频段卫星扩展频段3400MHz~3600MHz重叠,可能会产生相互干扰,因此先以频率切块分配的方式,为无线接入系统分配2×30MHz的使用频段,解决其业务发展的燃眉之急。在~20底间,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将组织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无线接入系统联合试验小组,经过技术试验和电磁兼容分析,确定C频段卫星扩展频段通信系统与地面无线接入系统的频率共用的可能性和共用条件后,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作出相应的规定,使无线接入系统继续使用2×30MHz频段,并根据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研究和确定无线接入系统在3400MHz~3600MHz内,适当地扩展一定的频段,实现卫星通信系统和无线接入系统更有效地共用频率。如果在此期间,经过技术试验和电磁兼容分析,证明无线接入系统对C频段卫星扩展频段通信系统产生不可接受的有害干扰,无线接入系统将于年底前退出3400MHz~3600MHz频段,另行规划使用其它频段。在此以前,为适应市场的紧迫需求而组建的上述无线接入系统对C频段卫星通信系统扩展频段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
篇8: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问答网络知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 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急剧提升, 导致电信网络中的数据压力越来越大。运营商为了分解数据业务对当前网络的压力, 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对当前网络进行数据分流。无线局域网 (WLAN) 一方面可以为固定宽带接入业务提供无线延伸, 使固定宽带移动化;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缓解3G网络在热点区域的带宽压力。同时, WLAN产业非常成熟, 建网和使用的成本都比较低, 因而受到运营商的广泛青睐。
但随着接入点 (AP) 数目的不断增多, 无线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对网络服务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一方面, 由于WLAN网络在ISM频段下工作, 在该频段工作的无线电设备还有如蓝牙、微波炉、数字无绳电话等对WLAN网络产生无线电干扰。另一方面, 由于各个运营商对热点资源的竞争, 各自铺设自己的WLAN网络, 因而热点区域存在多家网络重叠铺设的情况, 相互干扰严重。上述各种原因致使WLAN网络的性能不高, 没有充分发挥WLAN网络的优势, 也不能满足用户对WLAN网络的要求, 因此亟需开展WLAN网络优化工作以提高网络性能。
2 传统WLAN优化流程及存在问题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正在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 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 并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 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果,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和特点[1]。
传统无线局域网优化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系统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制定网络优化方案、优化实施阶段、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目标。此流程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 从而保障网络高性能运行。
目前, 运营商缺乏及时有效的对WLAN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监控的管理方法, 通常采用工程人员对WLAN网络性能及其覆盖情况进行现场测试。这种监测方法需要工程人员携带各种检测仪器、仪表等到各个WLAN接入点实地采集参数和对数据业务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 评价出各个WLAN接入点的网络质量[2]。由于人工操作存在滞后性、主观性, 无法实现科学全面、实时连续的网络监测, 因而很难做到防范于未然, 此外对WLAN网络性能及其覆盖情况等各种网络质量指标的监测操作也相当复杂。而且, 目前用于监测的仪器仪表设备昂贵, 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监测成本高, 这给运营商的WLAN建设规划及优化带来很大困难[3]。由于WLAN AP数量庞大、AP位置不确定的特点, 可根据需要增加、减少或移动位置,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次性的网络优化, 而是根据现实的网络情况进行实时的优化。
3 基于网络探针的智能WLAN优化方案
3.1 方案设计原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供了一种智能WLAN网络优化方案, 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网前、建网中和建网后的网络测试优化工作。本方案由前端和后台两部分构成, 前端为一台WLAN网络探针, 负责收集WLAN网络环境和设备的相关信息;后台为WLAN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负责对采集到的WLAN数据进行分析, 依据不同问题导出不同的网络优化方案。该方案的架构如图2所示。
网络探针可以在布网时与接入点 (AP) 同时安装在热点区域, 也可以在网络铺设完成后把网络探针安装在AP所在的热点区域, 实时监测网络运行情况。网络探针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通过有线网络进行连接, 且AP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也是通过有线网络进行连接。网络探针同时具有无线网络数据的采集端口, 可以通过无线方式采集AP的收发信息。其中, AP和网络探针不直接进行交互通信, 两者都是由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远程控制。
AP开机运行时会向周围发布无线信号, 成为AP的信标, 该信标帧中包含本AP的相关信息: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务集标识) 、所在信道等。网络探针具有无线采集端口, 同时结合软件可以监测到所在区域的WLAN无线信号, 例如热点区域中运行的AP个数、各个AP的信道分配情况、信号强度和信号干扰情况等。如果某个AP没有开机, 则网络探针无法监测到该AP的存在。
3.2 实施过程
本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如图3所示。
步骤1:当网络探针监测到网络异常, 或接收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下发的数据发送指令时, 将监测AP的运行数据通过有线网络发送给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网络探针实时监测WLAN覆盖区域中各个接入点AP的运行情况, 在网络发生异常时向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发送AP监测数据。其中, AP监测数据包括WLAN覆盖区域中运行的AP个数、各个AP的信道分配情况、信号强度和信号干扰情况。网络探针配置有网络异常评判标准, 作为初步判定网络是否出现异常的依据。
网络探针在网络发生异常时, 通过有线网络将AP监测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用户在使用WLAN网络发现出现异常时, 向网络运维人员反馈情况。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接收网络运维人员的网络监测命令, 向网络探针下发数据发送指令, 以指示网络探针反馈AP监测数据。
步骤2: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根据设定的网络性能评判标准, 对A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找出不符合标准的方面。
步骤3: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根据AP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 对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 获取每类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WLAN网络维护的指标主要有:AP信号强度、信噪比、认证成功率、用户掉线率、吞吐量、误码率、网络时延、丢包率等, 网络存在的问题按照上述性能指标分类。
步骤4: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将解决方案转换为优化指令, 发送给相应的AP进行自调整, 或将优化指令发送给网络维护终端。
其中, 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中配置有数据库, 数据库存储有各网络性能指标的选取及相应的网络性能评判标准。在具体实施时, 各网络性能指标的选取及评判标准的制定依据是运营商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 可以保障指标的选取及评判标准的科学、全面、准确。
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接收到网络探针发送的AP监测数据后, 进行如下处理:对A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将各项网络性能指标与数据库中的网络性能评判标准进行对比;当各项网络性能指标符合评判标准时, 判定WLAN网络未出现异常;当某一项或多项网络性能指标不符合评判标准时, 判定WLAN网络出现异常。如, 监测到网络的平均信噪比为23 d B, 而标准值为20 d B, 则该项指标不满足要求, 需要对此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施中, 即使网络没有出现异常, 也可以对网络进行优化, 使网络性能更佳。如调整网络以使网络性能符合某运营商网络验收标准:主要覆盖区域信号强度不低于-70 d Bm, 一般覆盖区域信号强度不低于-75 d Bm, 丢包率不高于5%等。
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的解决方案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将优化指令发送给AP, 指示AP进行自调整, 如调整AP的功率、信道等。如当用户访问网络速度非常慢时, 根据性能指标找出原因, 重新规划信道或适当降低AP发射功率;另一种是通过网络将优化指令发送给网络维护终端, 通知工程维护人员对网络性能进行调整, 如调整AP位置、增加AP数量等。
4 本技术方案优点
本文提供的网络优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在WLAN的热点区域配置网络探针, 实时监测AP的运行情况, 在网络发生异常时及时将AP监测数据发送给后台的网络优化系统, 由网络优化系统对网络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调整。该方案能够及时发现WLAN网络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实现网络自动优化, 且网络优化时效性高, 可以有效地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提高网络性能。
●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网前、建网中和建网后网络的测试优化工作, 提高网络建设的质量, 并且操作简洁, 减轻了网络优化人员的负担, 极大地节省人力及优化成本。
5 结语
智能网络优化方案是符合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先进技术, 本文基于目前WLAN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探针设备的网络优化方案, 实现对WLAN网络运行状态、网络链路和无线性能指标的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整。本方案具有部分智能优化功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优化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优化效率, 降低优化成本, 从而可以有效地保障WLAN的网络质量, 提升WLAN用户的使用体验。
摘要:介绍了当前WLAN中使用的网络优化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探针设备实现WLAN网络监测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WLAN的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保障了WLAN网络质量, 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关键词:WLAN,网络探针,网络监测,网络优化
参考文献
[1]段琼, 王奕婷.WLAN优化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1, 24 (4) :31-35.
[2]谭彦.运营商WLAN优化案例分析[J].电信技术, 2009 (7) :81-83.
相关文章:
无线网状网与其他无线网络的“一较高低”02-08
WLAN无线网络技术02-08
无线网卡的硬件选购 无线上网卡选购三要素02-08
中国网络媒体研究02-08
无线蓝牙02-08
无线调频02-08
无线流量02-08
物理课程教学02-08
物理课程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