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铁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20年底,我国地铁里程数达到6280.8公里,居世界第一。地铁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乘客使用需求的提升,地铁车站的空间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反映在地铁空间环境的设计上,各个相关系统的设计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需要结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思路来带动地铁空间环境设计的创新。BIM技术作为建筑业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倡导。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三维建模工具,更是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各专业的协同平台和信息集成化平台。BIM基于其可视化、信息化、参数化、一体化等特点,可以为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结合BIM技术手段,以地铁车站空间中的站厅层和站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析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中各系统的特点,以及传统设计方式的不足。然后通过设计师观点的调研、设计单位需求的调查以及BIM应用案例的分析研究,探讨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适用性。接下来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出结合BIM技术的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方法和应用策略。最后,结合厦门三号线浦边站的BIM应用实践,对文章的方法策略进行验证。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立足于我国当前设计环境的,对传统设计方式的一种创新。旨在响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让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的各个参与方高效、精确的协同完成设计工作,并处理实际项目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设计阶段的信息化数据积累也可以为后期的地铁车站运营维护提供帮助,从而推动我国地铁车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建立更加完善的设计和管理系统。
关键词: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BIM技术;设计方法;应用策略
学科专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1.1.2 国内地铁快速发展
1.1.3 地铁车站建设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考察法
1.4.3 对比分析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BIM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2.1.1 BIM的相关概念
2.1.2 BIM的技术特点
2.1.3 BIM在国内的发展和研究
2.1.4 BIM在国外的发展和研究
2.1.5 BIM的应用价值分析
2.2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2.2.1 地铁车站概述
2.2.2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组成
2.2.3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
2.3 BIM技术结合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3.1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系统
3.1.1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系统的构成
3.1.2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各个设计系统间的关系
3.2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传统设计方法
3.2.1 传统设计方法下的协同架构
3.2.2 传统设计方法下的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流程
3.2.3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各部分的传统设计方法
3.2.4 传统设计方法的分析
3.3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3.3.1 设计师观点调研
3.3.2 地铁车站相关参与方需求分析
3.3.3 案例调研
3.3.4 BIM技术的适用性及设计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4.1 设计原则
4.1.1 一体化原则
4.1.2 逐级深化原则
4.1.3 全生命周期原则
4.2 基于BIM技术的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协同架构建立方法
4.2.1 人员构架
4.2.2 BIM协同平台的构建
4.3 基于BIM的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流程
4.3.1 总体设计流程
4.3.2 各个阶段的设计流程
4.4 BIM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4.1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4.2 空间界面精细化控制策略
4.4.3 客流真实化分析策略
4.4.4 可视化导向设计策略
4.4.5 照明状况真实化分析策略
4.4.6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式设计策略
4.4.7 管线设备精细化控制策略
4.4.8 对接施工的施工指导策略
4.4.9 造价和运维的大数据控制策略
4.5 BIM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IM技术在厦门地铁三号线浦边站空间环境设计的应用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介绍
5.1.2 预解决的设计和技术问题
5.2 设计准备阶段
5.2.1 人员架构的建立
5.2.2 协同环境的搭建
5.2.3 工作内容划分
5.2.4 确定项目样板和命名规则的
5.2.5 车站建筑BIM模型搭建
5.3 概念设计阶段
5.3.1 设计概念
5.3.2 项目相关族库的建立
5.3.3 车站空间界面的初步构建
5.3.4 车站空间高度分析
5.3.5 车站乘客流线分析
5.3.6 概念设计阶段的BIM成果汇总
5.4 方案深化阶段
5.4.1 项目族的深化设计
5.4.2 车站照明分析
5.4.3 可视化的导向系统视线分析
5.4.4 车站空间环境各界面的深化设计
5.4.5 虚拟现实模拟下的方案复核
5.4.6 深化阶段的BIM成果汇总
5.5 施工设计阶段
5.5.1 做法信息的完善
5.5.2 施工点位的确定
5.5.3 碰撞检测
5.5.4 精确出图
5.5.5 工程量统计
5.5.6 施工指导
5.5.7 施工设计阶段的BIM成果汇总
5.6 项目的总结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相关文章:
地铁运营信息化管理论文02-04
酒店各部门新年贺词02-04
公交驾驶员安全运营承诺书02-04
达内学习心得:精心总结的面向对象02-04
高速铁路工程02-04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论文02-04
地铁安全论文提纲02-04
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02-04
地铁运营线路施工管理论文02-04
孩子懒惰原因分析论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