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维护

关键词: 菜鸟 电脑 故障 设备

电脑硬件维护(精选十篇)

电脑硬件维护 篇1

电脑维护分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部分, 硬件维护主要是指电脑上主板、显卡、处理器、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的维护。而软件维护, 则指机器组装完成后, 对机器上面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维护。

首先是硬件部分, 电脑在硬件部分出现的故障非常多, 也非常复杂, 例如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黑屏现象, 开机无显示现象, 频繁死机现象, IDE口、USB口失灵现象, 显示颜色不正常现象, 显示器抖动、花屏现象, 硬盘无法读写现象, 系统无法启动现象, 硬盘出现坏道现象.....太多了, 这些现象其实都是硬件上的故障产生的,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 查清故障产生的原因,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普通用户都有可能成为DIY高手, 下面就说一下硬件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遵循的方法:

a.先外设后主机。由于外设上的故障比较容易发现和排除, 我们首先根据系统上的报错信息先检查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和工作情况。排除完成后再来考虑复杂的主机部分。

b.先电源后部件。电源很容易被用户所忽视, 一般电源功率不足, 输出电流不正常很容易导致一些故障的产生, 很多时候用户把主板、显卡、硬盘都检查遍了都还找不到原因, 殊不知这是电源在作怪。

c.先简单后复杂。电脑发生故障时, 首先从最简单的原因开始检查起。很多时候故障就是因为数据线松动, 灰尘过多, 插卡接触不良等引起的。在简单的方法测试完了后再考虑是否是硬件的损坏问题。

在排除故障时, 日常情况下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排除故障:

a.插拔替换法。插拔替换法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方法, 也是最有直接效果的一种方法。很多硬件工程师目前都还是用此方法来排除电脑的大小故障。插拔替换法很简单, 就是首先根据电脑上出现的问题, 大致怀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譬如电脑的显示器上, 显卡上, 硬盘上, 键盘上...., 将怀疑的对象拆下来安装到其他好的电脑上, 如果另外一台电脑不能工作则可以直接知道是该对象出了问题。没有问题继续怀疑、替换, 最终必将能找到问题对象。

b.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根据BIOS的报警声、开机自检信息上的说明来判断硬件上的故障。依据各种声音和说明信息来排查故障, 例如自检时显示硬盘一项有问题时, 可以检查一下的硬盘上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有无松动。显示有问题时, 检查显示器和显卡以及VGA接口, 擦除上面的灰尘, 看看接口有无断针等现象。

c.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检测。诊断软件是一种专门的硬件故障检查工具, 可以使其帮助迅速的查出故障的原因。如Norton Tools (诺顿工具箱) 。该诊断软件不但能够检查整机系统内部各个部件 (如CPU、内存、主板、硬盘等) 的运行状况, 还能检查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工作能力。如果发现问题会给出详尽的报告信息, 便于我们寻找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

d.系统最小化检查。系统最小化检查的原理跟插拔替换法非常类似。就是采用最小系统来逐一诊断。例如只安装CPU、内存、显卡、主板。如果开机后不能正常工作, 则将该四个部件用插拔替换法来排查。如果能正常工作, 再接硬盘。再接显示器。以此类推, 直到找出故障为止。

至于硬件上具体出现的故障和排查方法, 不是一句话能说清道明的。如果你想成为DIY高手, 可以去市场买专门的图书或者上网查网友的留言, 上面有详细专门的介绍。

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用户在使用系统软件过程中, 如XP/2000系统的时候, 使用过久在系统中会有很多垃圾文件产生。轻则占用系统空间, 重则阻碍日常的系统运行, 使系统变慢甚至出现系统无法工作。而在使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 很多应用软件安装好后, 会在系统里面出现莫名其妙的系统冲突现象, 一些正常的功能在永久了也出现不正常的现象,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讲, 软件出现的问题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a.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软件的版本与运行的环境配置不兼容, 造成不能运行、系统死机、某些文件被改动和丢失等等。

b.软件相互冲突产生的故障。两种或多种软件和程序的运行环境、存取区域、工作地址等发生冲突, 造成系统工作混乱, 文件丢失等故障。

c.误操作引起的故障。误操作分为命令误操作和软件程序运行误操作, 执行了不该使用的命令, 选择了不该使用的操作, 运行了某些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不正确或不兼容的诊断程序、磁盘操作程序、性能测试程序等而使文件丢失、磁盘格式化等等。

d.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计算机病毒将会极大地干扰和影响计算机使用, 可以使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和信息遭受破坏, 甚至全部丢失, 并且会传染上其他的计算机。大多数计算机病毒可以隐藏起来像定时炸弹一样待机发作。

e.不正确的系统配置引起的故障。系统配置故障分为三种类型, 即系统启动基本CMOS芯片配置、系统引导过程配置的系统命令配置, 如果这些配置的参数和设置不正确, 或者没有设置, 电脑也可能会不工作和产生操作故障。电脑的软故障一般可以恢复,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有的软件故障也可以转化为硬件故障。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笔者总结自己日常

对于电脑软件的维护知识, 简单谈谈一个普通消费者该怎样学会维护自己的电脑软件, 从而做到电脑常用常新。

a.学会装系统, 学会用ghost。在电脑里面, 很多东西无法工作了, 速度变慢了, 只要是软件上的故障, 最有效一招就是重装系统。只要把系统装好了, 应用软件装好了, 摆在面前的又是崭新的一台电脑。不过在重装系统之前, 先记得备份电脑系统盘里面的个人资料, 以及准备好需要在系统装好后继续安装的应用软件。不过你无法承受装系统那样长时间。完全可以学会ghost, 当你的电脑装好后, 用ghost软件备份一次, 以后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 只要用ghost软件花上几分钟就会让你的电脑跟原来一样。

b.学会防毒。QQ上传过来的病毒、邮件里面传过来的病毒, 很容易侵袭你的电脑, 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学会防毒是电脑软件日常维护的一大要旨。一般情况下, 就算有硬件防火墙, 也要装上如诺顿、瑞星、等杀毒工具。并隔一段时间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保持对新病毒的警惕能力, 这样可以让电脑安全运行在网络环境下工作。

c.学会对待死机。很多朋友遇到死机直接按power键冷启动, 长久下去这样对电脑的损伤是很大的。其实死机分很多种, 有时候是系统运行冲突导致死机, 更多的时候还是由于处理器和内存运行饱和的情况还持续对其发出指令导致的死机, 这种情况下的死机并不是真死机, 有时候我们只是感觉到无法切换到新的命令中, 而鼠标在屏幕上还是可以正常移动, 这时候不要急着按POWER键, 稍微等待即可。对待死机的原则是:死机是一种正常现象, 频繁死机才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当然, 电脑上的软硬件上故障排除和维护有很多种, 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一些常用的维护知识, 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 本文并没有具体教你如何去检查电脑上出现的具体故障, 如黑屏现象要如何排查, 如何重新系统, 相信这些具体方法也不是简单几句话所能表述完成的。不过, 只要你按照上面所说的总体要求去做, 遇到电脑故障不要惊慌, 相信你也会从最初的菜鸟到电脑博士。

摘要: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备品, 在一些时候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这样就必然影响我们正常的使用。而对于一些计算机使用者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很头疼。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维护常识。

电脑硬件安装与维护报告任务书 篇2

考查目的:开课专业新校区学生,课程要求对电脑外部及其内部硬件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的硬件参数和指标熟悉和掌握。

考查要求:报告要求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内容总结,对该课程所讲授部分进行总结,列出知识点和基本技术以及基本系统,至少4页;第二部分为课程心得体会,写出对该课程的讲授方法的感受,所学内容的程度情况,本学期的收获的内容,可1页。

排版要求:采用小四号、宋体字体,1.5倍间距。要求有封皮,左侧装订。可打印,也可以手写。

评分标准:(1)优秀。态度认真,排版清晰,图文并茂,课程总结内容条理清晰,逻辑顺畅,对所学内容有清晰的了解,熟悉电脑硬件的相关技术和专业名词。

(2)良好。态度认真,排版清晰,图文并茂,课程总结内容条理较清晰,逻辑顺畅,对所学内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比较熟悉电脑硬件相关技术和专业名词。

(3)中等。态度认真,排版比较清晰,图片和表格少,课程总结内容条理较清晰,逻辑顺畅,对所学内容有比较的了解,比较熟悉现电脑硬件相关技术和专业名词。

(4)及格。态度尚可,内容量稍显不足,对所学知识点总结不全,基本达到任务书要求。

(5)不及格。内容严重不足,态度不认真,报告内容不符合任务书要求。

提交时间:6月13号,下午13:00-15:00 新计算机楼319室(现代矿

硬件清理和维护 篇3

下面,我们将对手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和桌面电脑进行清理,并为电池即将报废的iPhone更换电池。我们将介绍如何采用各种有针对性的特殊方法,对键盘的灰尘、碎屑和油脂进行清理;介绍如何清理特别容易划伤的钢琴烤漆表面,以及如何清理和维护结构复杂的喷墨打印机。按照下面介绍的技巧,我们可以为相关的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扫,让设备以更佳的状态为我们服务。

更换iPhone电池

苹果智能手机更换报废电池的维修费用非常昂贵。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更换。

松开螺丝 要为iPhone更换电池,我们必须准备好合适的电池和工具。苹果公司是不会为我们提供这些的。不过,在淘宝上搜索“iPhone电池”和“iPhone螺丝刀”,我们可以找到适合各种型号iPhone的电池以及专门用于拆装iPhone的螺丝刀。

对于电池,我们只需要根据iPhone的型号选择即可,不必选择更高容量的特殊电池。而对于螺丝刀的选择,可以先查看一下自己的iPhone插座部位的螺丝,看看家中是否有适合的螺丝刀,如果没有再购买也不迟。在淘宝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iPhone的型号,买到完全匹配的螺丝刀,松开插座处的两个小螺丝,这通常需要的是一把五角型的螺丝刀以及一把十字型螺丝刀。

打开外壳 在本例中我们将为iPhone 4更换电池,在螺丝松开之后,用两个拇指推开iPhone的后盖。大约推开3mm左右,就可以掀起后盖并解除上盖顶部边缘的固定装置。接下来,我们可以将iPhone屏幕朝下放在桌面上,注意用柔软的布垫在屏幕下方,避免出现刮伤。

松开电池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电池了,拧开电池一侧金属片上的固定螺丝。在取下电池的时候需要小心,因为固定装置下方就是电池和手机的连接插座。

取出电池 从电池的一侧向外拉垫在电池下的塑料薄膜,如果电池卡住,用撬棍或者类似的塑料工具撬一下电池的固定金属片。小心地将电池取下来,但要将垫在电池下方的塑料薄膜留在原来的位置,以准备安装新的电池。

清洁和安装 在安装新电池之前,我们可以先清理一下手机,例如使用压缩空气喷雾清理内部的灰尘。也可以用相机镜头清洁剂清理一下镜头保护盖等零部件。最后,按照原电池的样子压一下新电池的固定金属片,使其形状与原电池一致就可以安装并固定到手机上了,接下来再按照拆除的步骤反过来执行,将手机还原即可。

清理电脑和键盘 灰尘将严重影响电脑的散热系统,而充满灰尘和细菌的键盘除了容易出现故障以外,对使用者的伤害还要更大一些。

CPU风扇 散热系统中的风扇是灰尘主要积聚的地方,CPU风扇作为主要的散热风扇,自然是积聚灰尘最多最快的地方。使用一段时间后风扇下的散热片缝隙都将被灰尘堵上,灰尘阻塞得越严重散热的效果就越差。清理这些大范围的厚重灰尘,吸尘器是最佳的帮手,它可以快速地将所有的灰尘吸走。但是需要注意,在吸尘的时候,应卡住或者按住风扇,避免其转动导致电压变化而损坏主板。

适配卡 适配卡可以拆下来进行清理,用干净的毛刷或者压缩空气喷雾进行清洁,而显示卡等带有风扇的适配卡,可以像清理CPU风扇一样地对其风扇和散热片进行清理。

键盘键帽 先给键盘拍张照片,以便拆了键帽后能够正确地还原。接下来,用信用卡或者类似的物件将键盘按键的键帽一个一个地撬出来,用一个塑料网袋将它们装起来,放到洗碗机等设备里进行彻底的清洗。在清洗键帽的同时,用超细纤维布和清洁剂清洗一下键盘其余的部分。

拆开键盘 如果此次清理键盘不是常规性的清洗,而是因为一些意外,比如在键盘上撒了一杯汽水,输入时一些按键开始不听使唤,或者开始出现莫名其妙的字符,那么我们就需要将键盘拆开。首先,将键盘翻过来拧下所有的螺丝,用一个信用卡或者类似的物件撬起键盘边缘的固定装置。

清洁感应薄膜 键盘中除了一块小型的线路板以外,外壳、按键都可以拆除清理。另外,按键的下方是一个橡胶垫,如果浸入的液体粘性比较大,则可以把橡胶垫放在流水下冲洗。橡胶垫下方是另外一个带感应薄膜的橡胶垫,可以用潮湿的超细纤维布进行清理。键盘通过按键按压下方的橡胶垫使其接触感应薄膜以实现输入功能,所以在清理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要折断感应薄膜。在重新安装键盘之前,要彻底地晾干所有零部件,然后再将它们重新组装起来。

清理笔记本电脑键盘 不同于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键盘大多不能采取拆除清洗的方式,而且其下方有许多敏感元件,清理过程必须特别小心。通常能够做的只是在清理浮尘之后用清洁棉签沾上适量的清洁液进行清理。

风扇 笔记本电脑散热风扇旁的散热片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很容易堵塞。因而,我们必须一两年打开笔记本电脑一次,使用吸尘器将散热片上的灰尘吸干净。注意在吸尘器管上要包一层布,避免吸走附近的小零件。其次,在吸尘的过程中需要固定好风扇,不能够让它旋转。

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工作时会高速旋转,非常容易吸入灰尘,如果激光头被污染将无法正确读取光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激光头清洗光盘进行清理,此外,如果激光头在推出光盘时能够暴露在外,则可以使用超细纤维布和镜头清洁剂对其进行清理。

清理智能手机和耳机外部 手机作为一个总拿在手上的装置,自然会脏得很快。幸好制造商大多采用不太敏感的表面材料,我们可以使用超细纤维布蘸屏幕清洁液等温和的清洁用品对其进行清理,这样就可以安全地去除手机外部的污垢了。

内部 手机的内部通常积聚有我们口袋里纺织品的绒毛以及其他各种灰尘。使用清洁电子产品专用的软胶进行清理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软胶可以进入电子产品内部的各种缝隙,带走绒毛和灰尘,而又不会对设备产生任何的威胁。手机的键盘也可以通过清洁软胶进行处理,只有在绒毛和灰尘深入到内部的角落,软胶无法将其带走时,我们才需要用压缩空气喷雾或者毛刷来清理。

办公电脑维护探析 篇4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迅猛发展,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办公电脑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稍年长的用户难以适应技术产品的快速变化,特别近几年,数码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日益加快,甚至年轻的用户对产品跟进的都会感到吃力,办公电脑从台式机发展笔记本电脑,甚至移动终端,携带的确越来越方便,但从用户使用体验角度来看,台式电脑还是办公电脑的主流形式。因此充分了解公办电脑的运行环境,培养正确使用公办电脑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对电脑日常故障,每个人掌握一些电脑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学会自己处理一些比较常见的电脑故障,这样才能让办公电脑更好地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2 故障的产生原因

引起办公电脑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电脑组成部分来看,电脑是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和在操作系统上面运行的所有应用软件。相对于软件部分,硬件的组成部分更为明了可数,主要包括内设和外设两部分,内设有:CPU、主板、内存、硬盘、电源等;外设有:显示器、鼠标、键盘,以及拓展I/O设备,如U盘、音箱、教学投影仪等。明确电脑的组成部分才能从故障现象中找出故障具体位置,采取相应的故障解决办法,反过来,从故障结果中探究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

2.1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对电脑使用寿命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电脑理想的工作温度应在10℃-35℃,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配件的寿命;相对湿度应为30%-80%,太高会影响配件的性能发挥,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1]。事实上,办公电脑运行的环境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工作环境,没有恒定温度、湿度区间,不具备标准机房的环境。以南方天气为例,5-6月份春夏之交,高温高湿天气会导致系统反应迟钝,特别是显示器显示模糊,彩色异常的情况;冬季极寒干燥天气,使主机、显示器静电无法释放,主机容易出现内存故障导致无法开机,显示器积累静电产生磁场导致显示异常的情况。另外,灰尘号称电脑的“头号杀手”,当灰尘积淀到一定的量时,会引发系统运行缓慢,反应迟钝等故障,如果这时湿度突然增大导致灰尘受潮,那么开机就很可能会电路短路导致电子元件烧毁。

2.2 硬件的原因

严格地说电脑硬件从出厂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老化,因为硬件并不是放置在真空、恒温中,而是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的,所以各部元件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金属元件被氧化后降低了通电效率,塑料绝缘体老化失效甚至脱落,设备正式使用后,电路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加快金属被氧化、绝缘体老化的步伐。运行过程中的机械磨损,如CPU风扇,硬盘、光驱读写磁头的磨损,还有机箱开关按钮的磨耗,再加上外部灰尘沾染,整个主机的运行效率越来越低下,随之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

1)电源故障。电源的任务是为主机提供恒定电压的电源,但电源变压供电久了以后,由于元件老化,绝缘体失效,引发线圈部分短路,导致输出不稳定电压的电流,对主板元件危害极大。目前电源都有过流保护电路,一旦发生短路立即切断电路,防止其他电子元件被烧毁。

2)电子元件故障。主机的电子元件主要集中在主板上,主板也是吸附灰尘最严重的地方,一旦受潮最容易导致主板电路短路,烧坏电容等电子元件。此外电容在频繁开机关机过程中不断地充电放电,容易导致被击穿,造成电容漏电、断路、容量增大或减小的情况,宏观上表现为主板故障:无法启动开机或主板加载过程中不断地重启。

3)触点故障及机械磨损。各部件之间通过不同接口相互连接,我们暂且把这些接口称为触点,如内存与主板,硬盘与主板之间的数据线接口,主板、硬盘、光驱的电源线接口。随着使用年限延长,触点金属块被氧化,灰尘沾染,引发接触不良、松动的情况,宏观上表现为内存接触故障,主板不带电,无法找到硬盘的故障。频繁存取数据,对光驱、硬盘读写磁头磨损严重,表现为光驱读取光盘,甚至无法识别,硬盘磁头在磁道高速旋转中读取数据,容易造成磁盘坏道,导致部分数据丢失,甚至无法使用。

2.3 软件故障

作为在电脑硬件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是组成电脑的软件部分,从计算机发展历程看,电脑软件比硬件更具有发展潜力和生机活力,具备优良的拓展性和实用性。我们通常将刚出厂的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电脑称为“裸机”,因为没有软件支持电脑是没任何使用价值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使用年限久外,更多的软件故障。

1)系统故障: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2]。是硬件设备上运行的最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作为应用软件一种支撑平台,对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兼容性、运行效率、稳定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在众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从常用性角度主要划分为两大类:服务器系统和普通电脑系统。服务器上常用Linux和Unix系统;普通电脑基本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办公电脑使用的基本都是Windows系统,随着系统使用日久,系统会产生缓存等垃圾文件,还会出现系统文件丢失、系统文件被更改、误删的情况,导致系统运行缓慢,严重的造成死机甚至系统崩溃。因此有必要做好系统安全的防护,平时使用中务必安装防杀毒软件,还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更新病毒库,及时查杀病毒;对系统漏洞打好补丁,下载更新升级系统文件。

2)应用软件:在办公电脑使用过程中,许多老师反映电脑运行速度总是感觉越来越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脑中安装的软件越来越多,包括工作使用软件、下载工具、聊天工具,视频音频软件等,数目繁多,导致操作系统越来越臃肿,运行速度自然下降,因此,要减少电脑的负担,删除或卸载一些不必要的软件,卸载临时使用过,现今不需要使用的软件,安装软件遵循新电脑用新版本,旧电脑用老版本的原则,软件版本不求最新,适合该机使用就好。因此要减少和简化不必要或重复的应用软件。

3)用户操作失误:操作失误分为运行失误命令和软件程序运行失误。执行了不该使用的命令,运行了某些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如打开含有病毒的文件,从而激活病毒引起系统运行中断,瘫痪甚至死机;安装不正确或不兼容的应用软件、安装过多不必要或重复的软件,加重CPU、内存负担,导致电脑主机整体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引起卡机死机现象。频繁的、大量的读写数据,硬盘磁头持续运转、降低硬盘性能,增加测试程序等,使文件丢失、磁盘格式化等等。

3 维护一般性原则

在维护办公电脑过程中应当遵循先软件后硬件的一般性原则,逐步深化,层层排除故障。首先,正确的安装电脑各硬件设备,通电启动开机,察看显示器是否有显示,如果有字符显示,可以基本排除硬件故障,着重考虑软件故障的原因。因为硬件一般存在于是否正常两种状态,能持续显示字符界面,说明硬件运行正常,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有些老旧机器或者长时间没有启动过的电脑,开机时会卡在扫描主板信息界面不动,这是由于长期没有开机,电子元件受潮或灰尘沾染的原因,这种情况开机预热几分钟或做几次重复启动的操作可以解决。

4 常用解决方法

4.1直接观测法

观察是电脑维修判断过程的第一要法,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观察内容包括电脑放置环境,硬件环境包括插头接口,电源线数据线是否接好,插槽扩展卡是否插好;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其他插件,系统是否臃肿,应用软件和插件是否安装过多等。

4.2原理分析法

原理分析法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按照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根据计算机的时序关系,从逻辑上分析各部件应有的特征,各配件的功能,出现故障时警报,进而锁定故障的所在位置,再采用替换的方法明确故障的部件进行更换。

4.3诊断程序测试法

诊断程序测试法一般采用一些专门检查计算机故障的程序来作为工具,进行计算机故障的诊断,极大地方便用户,对于高集成的配件如主板,内存,硬盘,需要采用相应的诊断工具,例如,对主板明细故障可以使用主板诊断卡,检测出具体的故障元件,进而替换或更换。

4.4 最小系统法。

最小化系统进行检查,与插拔替代较为相近,都是用最小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在排除计算机故障时,最小系统均运行于最基础的软硬件环境,以判断系统的正常与否。处于该类情况时,若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则可确定为最基础软硬件出现故障,可有效隔离故障。若计算机可正常运行,逐一接放其他部件,以判断电脑故障的位置。

5 结束语

电脑广泛应用的同时,电脑的故障也大量产生,这就要求计电脑的使用者掌握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方法及时化解简单故障。本文就简单的叙述了电脑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现象、诊断的原则和故障排除的几种方法。通过学习让普通的电脑使用者都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故障,从而使电脑更好地为我们工作生活服务。

摘要:电脑是现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常办公的必备工具,是信息沟通互联和获取和发布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办公电脑维护工作实践中,对维护办公电脑故障成因,故障分析和解决故障的一般方法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电脑维护小知识 篇5

第一,经常除尘

保持电脑干燥、清洁。电脑表面的灰尘,断电后可用潮湿的软布进行擦拭。电脑主机内的灰尘,应定期打开机箱,进行机箱的内部除尘。

第二,注意开机顺序

开机顺序,应先打开显示器(外部设备)的电源,后打开主机的电源。关机顺序则与开机相反。主要原因是电脑在刚通电和断电的瞬间会有较大的电冲击,会给主机发送强脉冲信号。

第三,注意电脑摆放位置

使用计算机时,应将电脑平稳放置在电脑桌上,严禁晃动。

第四,电脑外设不要乱改

使用计算机时,不要拔插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外部设备。如若需要改动,则可在关机断电后执行。

第五,尽量规避强制关机

当电脑正在执行某项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关机操作。如果电脑正在读写文件时突然关机,很可能会损坏驱动器(硬盘、软驱等),经常断电情况下减少电脑使用。

第六,电源使用三脚插头

将电脑机箱外壳接地,尽量使用三脚电源插头。防止静电损坏电脑各部分电子原件。

第七,不可频繁开关机

避免频繁地开关电脑。在关机后,如若需要重新开机,最好间隔30秒后再开机。因为硬盘转速非常高,从断电到硬盘完全停止转动,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关机后立即开机会使电源装置突发电流,可能会造成电源装置中的器件或硬盘损坏。

第八,磁盘碎片整理有计划执行

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可以提高硬盘的执行速度和使用寿命,优化系统性能。

第九,电脑死机时注意操作

遇到死机时,首先采用软启动,即按Ctrl+Alt+Delete。其次采用硬启动,即按RESET键。最后采用硬关机,即按电源开关数秒种。

第十,系统漏洞补丁能打就打

安装补丁程序。任何操作系统都有漏洞,所以就需要使用者定期安装补丁程序,弥补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

第十一,杀毒软件不宜多

杀毒软件不是越多越好,如win10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就很强大,千万不要一口气下三四个杀毒软件,它们会相互干扰卡死电脑。

第十二,注意网站别乱开

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不随意打开不明网站,不随意下载软件。下载软件时尽量到正规网站,下载后先选用杀毒软件扫描检查,安装软件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每一步的选项。

第十三,电脑启动项一般越多越卡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机启动程序,很多程序下载安装后默认开机启动,原则是能关则关,手动启动。

第十四,重要文件及时备份

重要数据和文件要做到及时备份,养成定时备份重要数据的习惯。电脑不一定什么时候出问题,到时候找不回来很麻烦的。

第十五,保护显示屏

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严禁用手去指、按液晶屏,或者用硬物与屏幕接触。长时间不用电脑,可随手合上屏幕,减少不必要的屏幕损耗。平时可经常采用专用的清洗剂、眼镜布对表面污渍进行清洁。

电脑日常维护与保养分析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 日常维护 日常保养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电脑作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就要注重电脑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于电脑的维护和保养知识了解不多,难以切实的采取措施去进行,从而导致电脑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陷入到无秩序的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此为研究话题,给予人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营造良好的电脑使用环境

良好的电脑使用环境是保护电脑的第一步,详细来讲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保证电脑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计算机元器件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度高湿度的环境下,将对于其元件造成很大的损害,如中央处理器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80摄氏度,外部使用温度不能超过50摄氏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底线的话,就有可能导致死机,严重的情况下会烧坏中央处理器。另外温度过高,还会导致散热风扇无法运行。如果发现电脑的使用环境温度过高的话,就应该及时的停止使用,将其放置到通风、干燥、温度合适的区域。其二,保证电脑使用环境的干净度。计算机元件都是在电力供应的状态下运行的,很容易吸附灰尘。假设电脑长期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下,将导致点脑的内外部沾满灰尘,不仅仅影响到电脑的美观,还有可能诱发主板的短路故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做好电脑的内外清洁工作,积极做好除尘,保证电脑的清洁度。其三,保证电脑使用环境的合理性。很多电脑使用者由于个人习惯,喜欢在电脑前吃东西,喝水,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电脑进水,进杂物,从而导致电脑的运行效率不断下降,严重的情况下造成电脑的瘫痪。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改掉自身的坏习惯,保证电脑处于良好的环境下运行。

2维护主机箱内部硬件设备

电脑设备系统中,主机箱内部的硬件设备主要涉及到CPU设备,硬盘设备,板卡设备。对上述三者硬件的维护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中央处理器的维护和保养措施

中央处理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需要从散热的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要保证不要出现超频。具体的散热措施有:其一,为中央处理器改装一把更加强劲的风扇,使得其处于更加好的通风环境中;其二,及时清除中央处理器风扇与散热片上面的灰尘,保证其干净度;其三,合理设置BIOS的参数,保证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因此造成中央处理器的磨损现象。

2.2硬盘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措施

一般情况下,硬盘会出现如下的故障:其一,系统不读取硬盘,即使从软盘启动的方式也无法进入C盘,CMOS的自动监测功能也陷入失效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可能在于连接电缆上,可以排除是硬盘故障,此时可以采取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更换IDE口的方式去进行替换实验,相信很快就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其二,系统无法启动,通常情况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主引导程序出现破损,应该采取FDISK/MBR强制覆写解决;分区表出现破损,应该采取FDISK/MBR强制覆写解决;DOS引导文件出现损坏情况,应该采取启动盘引导的方式去解决。其三,硬盘出现坏道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使用品牌硬盘对自己的程序进行完全扫描,如果现实结果是成功修复,就可以进行逻辑坏道的修复;如果现实结果不是成功修复,就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换。

另外在硬盘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的使用常识:其一,如果硬盘正处于读写操作的状态下,切忌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因为这有可能导致磁头与盘片之间猛烈磨擦,使得硬盘破损。其二,切忌擅自打开硬盘盖子;其三,保证电脑使用状态下处于稳定的状态,使得其拥有良好的硬盘防震功能。其四,掌握拿取硬盘的方式方法,避免对于硬盘造成物理性损害,否则将影响到硬盘的正常运转。

2.3板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

严格来讲,扩展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保证扩展卡完全插入到卡槽中去,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因为如果扩展卡固定工作不到位,很有可能因此出现扩展卡的故障。对此,我们应该仔细去检查扩展卡是否插入到位,最好使用软毛巾进行灰尘的处理之后再去安装卡。其二,如果发现主板上的插槽比较松弛,使得扩展卡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的更换插槽。

2.4主机箱外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

电脑外部设备主要涉及到键盘,鼠标,显示器等,此类外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往往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操作即可。但是依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避免带电拔插,绝大多数的电脑用户使用的鼠标和键盘的接口是PS/2接口的,这种接口是不支持热拔插的,所以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去拔插鼠标和键盘,否则将造成键盘和鼠标的损坏。其二,进行定期的设备清洁工作,一般情况下使用比较柔软的抹布对其进行擦拭,在此之后将其置放到干燥的区域使得其键位上的水分快速蒸发即可,有时出现键盘不灵,应该及时的处理键盘的内部灰尘,以保证其处于正常的状态。鼠标的维护和保养,应该使用无水酒精的棉球清洗橡胶球和滚轴,再将其放置到通风干燥的区域,使得其保持良好的清洁状态。

3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电脑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脑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也会不断开展,从而保证电脑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好助手。在此方面,我们需要总结和归纳的知识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范海峰,王岩.家用电脑日常维护八大项[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36).

[2] 王仕勋. 浅谈Windows中一些误操作对硬盘的破坏[J]. 福建电脑,2008(10).

[3] 陆天佑. 做好计算机维护 为教学改革服务[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

电脑硬件维护 篇7

一、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1、计算机死机现象

计算机出现死机现象的原因,在计算机配置较低的情况下死机,通常是由于打开的程序过多,系统无法处理而导致死机,升级计算机配置即可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是在计算机配置较高的情况下出现死机,那就可能存在一定的故障:

首先要考虑的是CPU风扇故障,由于CPU风扇是为计算机散热的,一旦CPU风扇停止运转无法继续为计算机提供散热服务,那么计算机开启程序较多又无法正常散热,就很容导致死机;其次是系统内存不足的原因,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进场会处理一些占容量较大的程序或任务,如果计算机的可用空间与该程序的容量大小极为相近的时候,计算机由于内存不足,无法正常处理或运行时,容易造成计算机操作响应时间变长,进而产生死机的现象;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故障为硬件之间不兼容,因为组装机在成本上比原装机的成本要低,所以学校有时考虑开支问题会选择组装计算机,而组装机在运行中需要各硬件之间的不断兼容和磨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适应彼此的运行环境,所以当硬件之间出现不兼容情况时,也很容易导致系统死机。

2、系统重启及检测方法

计算机在运行中会出现自动重启的现象,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故障原因:

首先考虑CPU故障或超负荷运行,当CPU出现散热不良的情况时,页面访问虽然正常,但进行数据的大量复制或运行大型游戏则会直接导致重启或死机;然后是电源功率不足的原因,电源的稳定性对计算机的运行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计算机的使用电源上添加一些其他的新设备时,计算机就更容易产生自动重启的现象;其他的还有在BIOS中设置了唤醒功能、电压不稳定、磁场干扰等原因都有可能会导致计算机出现重启的现象。

3、计算机“蓝屏”故障

“蓝屏”故障是计算机使用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现象,“蓝屏”故障主要是指在对计算机进行了某一指令操作后,计算机进入某一错误中无法恢复时所显示的屏幕图像。通常表现为计算机屏幕变成蓝色,同时出现相应的错误代码提示,所以要想解决“蓝屏”故障首先要了解所出现的错误代码含义;导致“蓝屏”故障的常见原因有系统文件遭到破坏、硬盘故障、内存问题、主板问题、系统升级失败、软硬件之间互不兼容、驱动安装失败等。

4、计算机显示器故障

计算机在开机过程中,弱显示器无响应且VGA接口连接正常,则要根据警报声进行下一步的故障检测,若有警报声,则需要听取警报声的长短、次数、频率来判断具体故障原因;如果没有警报声,则故障原因可能为内存条、CMOS、显卡、主机等。

二、维护计算机的常见方法

在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和一般故障检测的时候,有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般要求软硬件互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计算机的故障原因;以对计算机硬盘里的数据内容为最主要的维护原则,同时保证计算机能稳定且更高效地运行。

为计算机做维护,通常会根据故障原因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直接观察法是对计算机故障检测时,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看、包括有:看、听、问、嗅、触等步骤。

首先看,即是观看计算机在出现故障之后的主机硬件颜色是否有异常:比如系统板卡表面是否有变焦的痕迹、有无龟裂等,根据查看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是哪一部件除了问题;听,则是在故障后,监听计算机在运转时各设备运转声音是否正常,以此来判定有无故障存在;问,在检测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询问,了解故障前的一些操作、指令,有无违反计算机的操作锅饭;嗅,以味觉来判别故障所在,依靠闻味道找出主机中是否存有烧焦的味道,有味道即有电路短路现象;触摸CPU、显示器等设备外部,根据实际温度来判定设备的运行有无异常,一般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正常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若温度过高,则说明芯片可能存在短路现象。

另外还有轻击振动法、清尘法、最简系统法、拔插检测法、替换比较法、仪器检测法等,在众多的故障排查检测的方法中,基本上要靠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凭借自身经验,来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因为正确的检测方法会使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检测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检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它不能跟软件、整个系统剥离,因为在维护、检测时,一定是要统筹全局,结合软硬件、各零部件之间的兼容环境、依照一定的检测顺序来进行;结合计算机维护检修的多种方法来说,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总结素质,对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家庆,肖慧萍.计算机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维护[J].江西化工,2006.

[2]陈珊珊.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分析[J].电脑学习,2009.

家用电脑的维护 篇8

1 家用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家用电脑,就是专为普通家庭用户所设计制造的微型计算机,和其他微型计算机,与商用电脑相比,在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上,基本无异,主要是功能用途上有所差异。家用电脑主要侧重于影音娱乐和游戏方面的应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学习办公方面的能力,可以满足家庭用户的绝大多数需要。家用电脑的基本组成与办公室使用的台式微型计算机没什么区别,同样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大体上分为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几个部分。

2 家用计算机的维护要求

2.1 电脑的运行环境

电脑的使用,要有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计算机配件的寿命。理想的温度为10度――35度。对相对湿度也有一定要求,要保持在30%-75%间,湿度太高会影响电脑一些配件的性能发挥,如显卡,CPU等,甚至还会引起一些元件的短路;太低易产生静电,同样对配件的使用不利也会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另外,家用电脑的放置也一定要得当,要远离热源,水源,既要通风又隔尘的环境。空气中灰尘含量对电脑也是有影响的。天长日久显示器、主机以及附属设备内部的配件就会被盖上一层尘土,这样易引起芯片的电路板短路或断路,使电脑无法正常工作;所以,电脑室最好保持干净整洁通风。电脑的使用次数少或使用的时间长短,对电脑的寿命影响不大,相反,若电脑长时间不用,由于潮湿或灰尘、等原因,会引起电脑配件的损坏。因此电脑若长时间不用,应定期开机,让机内保持干燥。

2.2 开机的前后顺序

先开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UPS电源,Modem等),显示器电源,显示器,然后再开主机;因为在主机通电时,关闭外设的瞬间,会对主机产生较强的冲击电流。为了尽量的减少对主机的损害。关机顺序则相反:先关主机,再关外设。开关机前后一定要有一定时间间隔,不能频繁地连续的开、关机,至少间隔要10秒钟。否则对各配件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对硬盘的损伤更严重。特别注意当电脑硬盘在工作时,应避免进行关机操作。若硬盘在读写数据时突然关机,很可能被损害划伤,机器正常工作时要保持静止稳定状态。切记不要搬动。关机时,不要操之过急,应注意先退出Windows操作系统把所有的应用程序关闭后。再按正常关机顺序退出,否则有可能损坏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

2.3 安装杀毒软件

使用光盘、U盘或软盘前,一定要先杀毒;下载的一些外来文件也一定要先杀毒再打开。否则会受到“糖衣炮弹”的攻击。

2.4 遇强行关机后,应尽快进行硬盘扫描,及时修复

因为强行关机,有可能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的损害,硬盘的某些数据易丢失,系统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不及时修复,会导致某些程序紊乱,甚至危及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死机。

2.5 定期杀毒,清除垃圾

定期对磁盘进行清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难免会出现很多零散的空间和磁盘碎片,一个文件很可能被存放在磁盘的不同区域,这样就造成了在访问该文件时,系统就需要到磁盘的不同区域中去寻找,影响了CPU运行的速度。使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重新安排文件在磁盘中的存储位置,同时合并可用空间,实现提高运行速度的目的。

3 软件维护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而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没有了系统软件或其存在致病缺陷,计算机便无法正常运行。家用电脑采用的操作系统一般都是安装在C盘上的Windows系列,为了保证系统损害能及时恢复,最好在D驱上建立一个备份,不用或不必要的软件请不要安装,请不经常安装或删除应用软件,如果是真的删除程序时,也要用程序本身所附带的添加与删除组附或者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进行,而不要用鼠标右键点击出的删除进行,否则对系统就造成损害。不要经常地安装、卸载应用程序,因为一些程序在系统注册表中是不同彻底删除的,时间长了会导致注册表变得非常大,系统的运行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同样功能的应用程序不要同时存在,因为这样易造成一些程序发生运行冲突,出现卡现象。电脑中无用的.dll文件增多时也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因此,我们经常感到我的机器刚安装时很快,后来就越来越慢了。但是不用工具的话你很难分辨的出来哪个是有用的.dll文件哪个是没用的.dll文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注册表维护工具。如超级兔子或者注册表优化大师.

另外,我们的家用电脑一般使用人的范围较小,为此可以每人建立一个用户名及相应密码,使用起来,互不干扰。但不要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将自己的东西备份到一个不常用的磁盘上,如果东西不多,还可以暂时放在自己的邮箱中,以免丢失。

参考文献

[1]王佩珠.电工电子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2]张毅忠,关富宜,郑存陆.微型电子计算机系统鼓掌检修200例[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浅谈计算机的硬件维护之外设维护 篇9

显示器是计算机系统设备中最重要的输出设备, 如果没有显示器我们将无法与计算机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 我们对计算机的几乎所有操作都是通过显示器表示出来的, 所以计算机离不开显示器了。那么对于我们来讲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否则计算机就不可能正常工作。

⑴注意防潮、防水。水是液晶的天敌, 如果湿度过大, LCD显示器内部就会结露, 结露之后就会发生漏电和短路现象, 而且显示屏也会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不要把液晶显示器放在潮湿的地方, 更不要让任何带有水分的东西进入液晶显示器内。如果湿气已经进入了显示器, 可以关闭显示器, 把LCD背对阳光, 或者用台灯烘烤将里面的水分蒸发掉即可。但须注意不要把LCD屏幕对着阳光, 那会引起元器件老化。

⑵严禁用手触摸、发生碰撞。LCD显示屏是十分脆弱娇贵的, 因此不要用手指触摸屏幕。哪怕是轻微的点击都可能产生局部坏点, 严重甚至会形成一片黑点, 这很容易造成坏点增多现象。因为LCD显示器中含有很多精密玻璃元件和灵敏娇气的电气元件, 一旦受到强烈撞击就会导致LCD屏幕、相关部件或电路的损坏。

⑶严禁长时间高亮度使用显示屏。长时间高亮的画面很容易缩短LCD显示器的背光灯管使用寿命, 因此如果长时间不用, 应当关闭显示器;如果暂时不用, 则可以把屏幕设成全白或全黑, 使用屏幕保护程序其实并不能有效保护LCD显示屏。LCD显示器长时间工作很容易使某些像素点过热, 一旦超过极限就会导致永久性损坏, 且不能修复。这就形成了常说的“坏点”。另外, 如果将显示器的亮度调的低一些, 则可以适当延长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⑷严禁使用有机溶剂擦试屏幕。如果发现显示器表面有污垢, 最好使用柔软、非纤维材料, 比如脱脂棉、镜头纸或眼镜布等来轻轻擦除, 一般情况下少沾一点水清理即可, 当然使用LCD专用清洁液也可以。但是, 切忌使用含有氨、酒精及无机盐类成份的清洁液清理。另外, 在使用清洁液的时候, 不要直接往屏幕上喷。应该喷到脱脂棉、镜头纸或眼镜布上再做擦拭。

⑸关显示器后, 最好切断电源。在使用显示器的时候要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 而在不使用计算机的时候, 最好先关主机, 再关显示器, 关闭显示器, 最好再切断电源。

2 键盘

键盘是计算机系统设备中最重要的输入设备, 也是不可或缺的, 正是键盘帮助我们实现了对计算机的所有操作。如果键盘出了问题, 那么计算机就不能在我们的操控下实现我们想要完成的工作或任务。所以对于键盘我们得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要注意防水、防尘、防杂物。如果键盘进水了, 很有可能会引起短路, 造成损坏。如果进了大多灰尘或杂物, 则很容易引起按键失灵。所以要想让它的寿命达到最长, 一定要注意防水、防尘、防杂物。

⑵严禁用蛮力击打键盘。用蛮力击打键盘, 很容易直接造成它的损坏, 所以, 在操作它的时候用力足够就行, 不要用太大的力, 以免影响它们的寿命。

⑶严禁经常拔插键盘。如果键盘有问题, 应该弄清楚后再拔插键盘, 不要动不动就拔插键盘。因为经常拔插轻则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重则可能会使针插弯, 造成它的损坏。当然, 如果弯的不是很厉害, 可以掰直了继续使用, 但是肯定会对它们有所影响的。所以, 最好不要经常拔插键盘。

⑷要注意不要和鼠标插混了。因为它们的接口一样, 只有颜色不一样。

3 鼠标

⑴要注意防水、防尘、防杂物。如果鼠标进水了, 很有可能会引起短路, 造成损坏。如果进了大多灰尘或杂物, 则很容易引起按键失灵。所以要想让它们的寿命达到最长, 一定要注意防水、防尘、防杂物。

⑵严禁用蛮力按鼠标。用蛮力狂按鼠标, 很容易直接造成它的损坏, 所以, 在操作它的时候用力足够就行, 不要用太大的力, 以免影响它们的寿命。

⑶严禁经常拔插鼠标。如果鼠标有问题, 应该弄清楚后再拔插鼠标, 不要动不动就拔插鼠标。因为经常拔插轻则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重则可能会使针插弯, 造成它们的损坏。当然, 如果弯的不是很厉害, 可以掰直了继续使用, 但是肯定会对它们有所影响的。所以, 最好不要经常拔插鼠标。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化、深入化, 计算机已经开始普及, 并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使用计算机的人越来越多了, 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就像我们使用手机一样, 要懂得日常维护。只有做到这样, 我们的计算机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提供服务。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大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和外围设备。外围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 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是计算机的工作的前提, 如果外围设备出了问题则计算机是无法正常工作的。下面来探讨一下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做的维护工作。

关键词:元器件,坏点,LCD,像素

参考文献

[1]杨煜.《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杨煜.《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史秀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史秀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陈渝生, 封滟彦.《数据备份、恢复与急救》.重庆出版社.[3]陈渝生, 封滟彦.《数据备份、恢复与急救》.重庆出版社.

[4]张功萱.《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4]张功萱.《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脑系统维护经验与技巧 篇10

CPU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才能进行工作。经常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 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CPU接口类型不同, 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 所以不能互相接插。

(1) Socket AM2

Socket AM2是2006年5月底发布的支持DDR2内存的AMD64位桌面CPU的接口标准, 具有940根CPU针脚, 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虽然同样都具有940根CPU针脚, 但Socket AM2与原有的Socket 940在针脚定义以及针脚排列方面都不相同, 并不能互相兼容。目前采用Socket AM2接口的有低端的Sempron、中端的Athlon 64、高端的Athlon 64 X2以及顶级的Athlon 64 FX等全系列AMD桌面CPU, 支持200MHz外频和1000MHz的HyperTransport总线频率, 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 其中Athlon 64 X2以及Athlon 64 FX最高支持DDR2 800, Sempron和Athlon 64最高支持DDR2 667。按照AMD的规划, Socket AM2接口将逐渐取代原有的Socket 754接口和Socket 939接口, 从而实现桌面平台CPU接口的统一。

(2) Socket S1

Socket S1是2006年5月底发布的支持DDR2内存的AMD64位移动CPU的接口标准, 具有638根CPU针脚, 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 这是与只支持单通道DDR内存的移动平台原有的Socket 754接口的最大区别。目前采用Socket S1接口的有低端的Mobile Sempron和高端的Turion 64 X2。按照AMD的规划, Socket S1接口将逐渐取代原有的Socket 754接口从而成为AMD移动平台的标准CPU接口。

(3) Socket F

Socket F是AMD于2006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支持DDR2内存的AMD服务器/工作站CPU的接口标准, 首先采用此接口的是Santa Rosa核心的LGA封装的Opteron。与以前的Socket940接口CPU明显不同, Socket F与Intel的Socket 775和Socket 771倒是基本类似。Socket F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 而代之以1207个触点, 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 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F插槽内的1207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Socket F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 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Socket F接口的Opteron也是AMD首次采用LGA封装, 支持ECC DDR2内存。按照AMD的规划, Socket F接口将逐渐取代Socket 940接口。

(4) Socket 771

Socket 771是Intel2005年底发布的双路服务器/工作站CPU的接口标准, 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采用LGA封装的Dempsey核心的Xeon 5000系列和Woodcrest核心的Xeon 5100系列。与以前的Socket 603和Socket 604明显不同, Socke771与桌面平台的Socket 775倒还基本类似, Socket 771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 而代之以771个触点, 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 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771插槽内的771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Socket 771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 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Socket 771接口的CPU全部都采用LGA封装。按照Intel的规划, 除了Xeon MP仍然采用Socke604接口之外, Socket 771接口将取代双路Xeon (即Xeon DP目前所采用的Socket 603接口和Socket 604接口。

(5) Socket 479

Socket 479的用途比较专业, 是2003年3月发布的Inte移动平台处理器的专用接口, 具有479根CPU针脚, 采用此接口的有Celeron M系列 (不包括Yonah核心) 和Pentium M系列, 而此两大系列CPU已经面临被淘汰的命运。Yonah核心的Core Duo、Core Solo和Celeron M已经改用了不兼容于旧版Socket 478的新版Socket 478接口。

(6) Socket 939

Socket 939是AMD公司2004年6月才推出的64位桌面平台接口标准, 具有939根CPU针脚, 支持双通道DDR内存。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面向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站市场的Opteron1XX系列以及面向桌面市场的Athlon 64以及Athlon 64 FX和Athlon 64 X2, 除此之外部分专供OEM厂商的Sempron也采用了Socket 939接口。Socket 939处理器和与过去的Socket 940插槽是不能混插的, 但是Socket 939仍然使用了相同的CPU风扇系统模式。随着AMD从2006年开始全面转向支持DDR2内存, Socket 939被Socket AM2所取代, 在2007年初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被淘汰, 从推出到被淘汰其寿命还不到3年。

(7) Socket 775

Socket 775又称为Socket T, 是目前应用于Intel LGA775封装的CPU所对应的接口, 目前采用此种接口的有LGA775封装的单核心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以及双核心的Pentium D和Pentium EE等CPU。与以前的Socket 478接口CPU不同, Socket 775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 而代之以775个触点, 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 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775插槽内的775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Socket 775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 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Socket 478的逐渐淡出, Socket 775已经成为Intel桌面CPU的标准接口。

(8) Socket 940

Socket 940是最早发布的AMD64位CPU的接口标准, 具有940根CPU针脚, 支持双通道ECC DDR内存。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服务器/工作站所使用的Opteron以及最初的Athlon 64FX。随着新出的Athlon 64 FX以及部分Opteron 1XX系列改用Socket 939接口, 所以Socket 940已经成为了Opteron 2XX全系列和Opteron 8XX全系列以及部分Opteron 1XX系列的专用接口。随着AMD从2006年开始全面转向支持DDR2内存, Socket 940也会逐渐被Socket F所取代, 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被淘汰。

(9) Socket 754

Socket 754是2003年9月AMD64位桌面平台最初发布时的CPU接口, 具有754根CPU针脚, 只支持单通道DDR内存。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面向桌面平台的Athlon 64的低端型号和Sempron的高端型号, 以及面向移动平台的Mobile Sempron、Mobile Athlon 64以及Turion 64。随着AMD从2006年开始全面转向支持DDR2内存, 桌面平台的Socket 754将逐渐被Socket AM2所取代从而使AMD的桌面处理器接口走向统一, 而与此同时移动平台的Socket 754也将逐渐被具有638根CPU针脚、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的Socket S1所取代。Socket754在2007年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被淘汰, 其寿命反而要比一度号称要取代自己的Socket 939要长得多。

(10) Socket 478

最初的Socket 478接口是早期Pentium 4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接口类型, 针脚数为478针。Socket 478的Pentium 4处理器面积很小, 其针脚排列极为紧密。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和P4赛扬系列都采用此接口, 目前这种CPU已经逐步退出市场。

但是, Intel于2006年初推出了一种全新的Socket 478接口, 这种接口是目前Intel公司采用Core架构的处理器Core Duo和Core Solo的专用接口, 与早期桌面版Pentium 4系列的Socket 478接口相比, 虽然针脚数同为478根, 但是其针脚定义以及电压等重要参数完全不相同, 所以二者之间并不能互相兼容。随着Intel公司的处理器全面向Core架构转移, 今后采用新Socket 478接口的处理器将会越来越多, 例如即将推出的Core架构的Celeron M也会采用此接口。

(11) Socket 603

Socket 603的用途比较专业, 应用于Intel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 采用此接口的CPU是Xeon MP和早期的Xeon, 具有603根CPU针脚。Socket 603接口的CPU可以兼容于Socket 604插槽。

(12) Socket 604

与Socket 603相仿, Socket 604仍然是应用于Intel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 采用此接口的CPU是533MHz和800MHz FSB的Xeon。Socket 604接口的CPU不能兼容于Socket 603插槽。

(13) Socket A

Socket A接口, 也叫Socket 462, 是目前AMD公司Athlon XP和Duron处理器的插座接口。Socket A接口具有462插空, 可以支持133MHz外频。

(14) Socket 423

Socket 423插槽是最初Pentium 4处理器的标准接口, Socket 423的外形和前几种Socket类的插槽类似, 对应的CPU针脚数为423。随着DDR内存的流行, 英特尔开发了支持SDRAM及DDR内存的i845芯片组, CPU插槽也改成了Socket 478, Socket 423接口也就销声匿迹了。

(15) Socket 370

Socket 370架构是英特尔开发出来代替SLOT架构, 外观上与Socket 7非常像, 也采用零插拔力插槽, 对应的CPU是370针脚。英特尔公司著名的“铜矿”和”图拉丁”系列CPU就是采用此接口。

(16) SLOT 1

SLOT 1是英特尔公司为取代Socket 7而开发的CPU接口, 并申请的专利。这样其它厂商就无法生产SLOT 1接口的产品。SLOT1接口的CPU不再是大家熟悉的方方正正的样子, 而是变成了扁平的长方体, 而且接口也变成了金手指, 不再是插针形式。SLOT 1是英特尔公司为PentiumⅡ系列CPU设计的插槽, 其将PentiumⅡCPU及其相关控制电路、二级缓存都做在一块子卡上, 目前此种接口已经被淘汰。

(17) SLOT 2

SLOT 2用途比较专业, 都采用于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的系统。所用的CPU也是很昂贵的Xeon (至强) 系列。Slo2插槽比SLOT 1更长, 有了Slot 2设计后, 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中同时采用8个处理器。而且采用Slot 2接口的PentiumⅡCPU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0.25微米制造工艺。支持SLOT 2接口的主板芯片组有440GX和450NX。

(18) SLOT A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电脑维护知识 下一篇:电脑包月维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