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关键词: 教具 单词 句型 教学

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共13篇)

篇1: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句型:It’s warm / hot / cold / cool in ….;

词汇:cold、cool、hot、warm、weather

【教学难点】单词weather的发音。

【教具准备】

一张中国地图以及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片。

天气预报英文解说的实录。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学生准备好四张描述天气状况形容词卡片以及写有城市名称的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一起说儿歌(Let’s chant P31)

2、教师手指自己的衣服说:I am wearing a ….What are you wearing?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穿的衣服的名称,如: a shirt、jeans、black shoes….(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说:It’s warm today.(指指外面)So we wear shirts or T-shirts.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the weather.Now let’s watch a weather report.教师播放一段英文解说的天气预报实录。待学生看完后,教师说:This is a weather report.同时呈现单词卡片,领读weather report(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读weather时,th咬舌尖。

教师播放Unit 4 Let’s learn A部分的课件。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Is it a weather report?

学生回答:Yes, it’s a weather report.教师再问:Is it warm in Lhasa?点击句子It’s cool in Lhasa.引导学生答出:No.It’s cool in Lhasa.让更多的学生重复回答。

告诉学生拉萨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那里的天气很凉快,cool是形容天气凉快;而warm一词是形容天气暖和,北京的春天就是很温暖的。教师说:It’s warm in Beijing.并引导学生跟读。

教师将单词卡warm、cool贴黑板,请部分学生朗读单词。

然后提问:Where is cool? Where is warm?

启发学生回答:It’s cool in Lhasa.It’s warm in Beijing.鼓励学生用warm和cool描述我国其他城市的天气状况:It’s warm / cool in.…, 如果有不符合实际的叙述,教师可以用 It isn’t warm/cool in……进行简单纠正,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留下悬念。

学生观察书中插图:Which city can you find?

学生答出:Harbin、Hong Kong

教师说:It’s cold in Harbin.It’s hot in Hong Kong.用体态语言解释hot和cold的意思。领读单词(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教师说:It’s cool in Lhasa.It’s warm in Beijing.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

引导学生说出:It’s cold in Harbin.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ong Kong?

引导学生说出:It’s hot in Hong Kong.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边指边说:Here is Beijing.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学生回答:It’s warm in Beijing.教师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Hong Kong/Lhasa?

学生分别回答:It’s cold in Harbin.It’s hot in Hong Kong.It’s cool in Lhasa.引导学生用What the weather like in……?提问关于我国其他城市的天气状况

教师边回答问题边在地图上指出学生所问的城市。

教师播放自制课件,点击出12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每点击一个城市, 学生用It’s …in…来描述一次。

学生3-4人一组,仿照课文表演一个城市天气预报。Good morning.This is a weather report.(一起说),然后每人预报两个城市的天气。

练习好以后,教师找几个组来在班里表演,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两人小组活动学生A手中拿着城市名称卡片(课件中的12个城市),学生B手中拿着天气卡片。学生A随意拿出一张卡片并说:It’s… 学生B根据A拿的城市的天气状况拿出相应的天气卡片并说:It’s…,然后两人一起说:It’s …in…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连习。

2、试一试给同伴、朋友家长预报天气,并建议他们穿上合适的衣服。用到句型It’s …… Put on your.…

教学反思:这是过年回来后上的第一堂英语课,结合实际,课前我教了“年夜饭、鞭炮、春节、压岁包”的英文说法,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很实在的东西,所以学生很感兴趣。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课堂纪律有点乱,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向老教师多请教请教

篇2: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How about New York?

【教学难点】What are you doing?What’s the matter? 的表达

I have to ….的含义

【教具准备】

Let’s talk(B)部分的课件和录音。

教学前一天的世界城市天气预报录像。

单词卡片:sunny、rainy、windy、snowy、cloudy、cool、warm、hot、cold。Let’s check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唱歌曲“Thunder”;说唱Let’s chant部分歌谣

2、启发学生歌谣中的warm、hot、cool、cold根据后一句话的内容替换为:sunny、windy、snowy、cloudy。改编儿歌

3、教师播放世界城市天气预报的录像,然后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学生根据实际内容回答It is…

(学生既可以从气温的角度回答,也可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回答,此项活动主要是巩固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的功能结构。)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教师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同时将录像内容定在New York的界面)

学生根据实际来回答。

教师领读:New York,注意学生的发音不要受汉语纽约的干扰,适时纠正。教师继续将录像界面定在某一城市,问:How about…?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来回答。

反复利用3-5个城市操练How about,让学生问答理解How about…?的功能。

学生观看课件,初步理解对话的意思。

教师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

学生回答:It’s rainy.教师提问:How about New York?

学生回答:It’s sunny.What are you doing?Not much.教师领读;解释意思。

机械问答操练(接力问答)。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to close the window.的含义。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Oh,no!My pictures!说说What’s the matter?的意思;根据It’s windy now.说说have to 的含义.(如果学生始终不能正确理解语句的含义,教师进行讲解。)

告诉学生have to是表达由于客观原因不得不要做的事并举例:It’s rainy.I have to stay at home.It’s rainy.I have to put on my raincoat ….然后让学生用I have to说说自己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

学生跟录音读对话,注意课文中首次出现语言的语音语调,注意准确模仿。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对话,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教师再次播放世界城市天气预报的录像,学生对话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B:It’s …How about…?

A:It’s …

(三)Let’s check

教师播放三次录音:第一遍让学生先听录音,第二遍勾出与录音内容相符的一项,第三遍检查。录音内容如下:

In Beijing it’s sunny and warm.I go out and fly a kite.In Harbin it is cold, it’s snowy.I read a story.It is hot in Shenzhen.I go swimming.In Macao it is rainy.I watch TV in my room.(四)趣味操练(Practice)

教师将单词卡片sunny、rainy、windy、snowy、cloudy、cool、warm、hot、cold贴在黑板上,将城市名:BeijingHarbinLhasaHong

kongMoscowSingaporeSydneyLondonTianjin竖排写在黑板上。一个同学句子It is…in…,另一个同学根据句子内容将天气单词的卡片贴到相应的城市后面。

(五)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完成本单元B Let’s talk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篇3: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结构分析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 以“贴近生活”为基础,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为突破点。本节课的教学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这一单元的课题是《Shopping》, 根据课题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购物”。通过分析教材, 我设立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名称, 能表述如何在商店中购物, 能读懂商品价格, 并将商品价格转化文字信息, 能制作简单的购物单。本单元共四课, 第一课共三个环节, 分别是Look and listen, Listen and learn, Work with your friend。第一课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语境, 使学生能听懂对话, 读懂并会表述商品价格, 能进行购物活动的交流, 能表演课文内容。其中第一环节Look and listen是利用图片展现一个商店购物语境, 学生通过看图, 听对话, 在语言图片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 从而了解对话表达意义, 再通过角色表演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课本的教材结构的分析,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

(2) 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alkman、brand、prefer、hundred、test.

(3) 能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和角色演练习, 发挥学生想象力, 使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 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游戏,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听懂对话, 能通过角色表演扩展对话内容。

2、难点:学生运用“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百位数英语的拼读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 依据

面对学生是11—12周岁的学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优势, 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依据英语教学直观性、兴趣性、活动性和主体性原则, 这节课我将通过看、听、说、演、练、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 让学生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 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法。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对知识理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 通过倾听、观察、比较、讨论、积极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乐中学”, 又在“学中乐”。

2、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 我将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法、讨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理解对话, 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 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

(一) 组织教学, 创设氛围

演唱上单元所教的英文歌曲:“Months and Seasons”。 (既复习了旧知, 又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唱唱做做中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提问:“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the date today?”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今天是何平的生日, 妈妈和她一起去商店购买生日礼品, 并与售货员展开交谈。引出课题:Shopping。 (由于情境贴近生活, 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结合生活, 学习新知。多种形式, 练习巩固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何平和妈妈走进一家商店, 与售货员进行交谈)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对话如何用英语表达?” (这样既锻炼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设置了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播放磁带中的前四句对话, 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先学习几个生词:walkman、brand、prefer。只需听懂、学会发音和理解含义, 下一课时将专门学习。 (主次分明, 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3、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听懂每句话的意思。

这里, 可用苏格拉底法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重点学习句型“Which…

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多媒体演示各种实物:水果、玩具、文具, 让学生练习说“你更喜欢什么?” (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替换练习, 突破了教学难点。)

5、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自读, 互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分小组读, 角色扮演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习对话

(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更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保持振奋、饱满的学习情绪, 提高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6、采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后四句对话

展示图片, 听磁带, 多媒体展示对话, 学习生词“test、hundred”、理解句子含义, 多种形式练习巩固

(五) 角色游戏, 巩固知识。运用句型, 扩展对话

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 即五个“商店”, 每组由一名学生当售货员, 其它学生充当顾客。顾客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教师到各组去指导, 同时教师也当顾客, 购买物品。 (通过分组的角色游戏, 学生所学语言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展现,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小组分工合作,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篇4: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篇5: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本次语文园地共有四个板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预测的作用。“识字加油站”通过复习查字典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识字。“词句段运用”中共有三部分内容: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的字音、发现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类似的成语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通过训练,能充分锻炼学生听、说、读、积累的能力。学生通过交流能梳理自己的收获,说出自己的发现,并能从谚语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教学“交流平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交流一边读一边预测带来的阅读新体验。教学“识字加油站”时,让学生自主复习查字典的方法。教学“词句段运用”,需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多音字和含有数字的成语。通过读句子,体会提示语处于不同位置时引号的用法。教学“日积月累”,要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然后教师范读,再齐读、指名读,最后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背下来。

知识技能

1、交流“预测”的作用,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复习查字典的相关知识认识7个生字。

3、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的读音,读成语,发现成语的特点,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4、朗读、背诵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提升自己“预测”的能力。自主探究,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俗语的魅力,明白团结协作的道理。

重点

能把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同学交流。

难点

1、体会提示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引号的用法。

2、感悟俗语的魅力,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典

学生收集一些含有数字的成语和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写写自己关于预测的收获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预测的作用。

2、通过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3、背诵积累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重点:

1、通过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背诵积累4句有关团结合作的俗语。

难点:交流预测的作用。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展示人物,请学生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老屋的插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的插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的插图——《小狗学叫》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这些课文的体会。

3、围绕“预测”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预测: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让我们读书更仔细。

有选择性地看自己喜欢的书。

判断资料是否有用。

享受猜测的乐趣。

证明自己是否有当童话作家的潜质。

……

二、识字加油

1、投影展示下列词语。

字典??基础??阁楼

佳节?盲人?唐朝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师:遇到不会认的字,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认半边,但是可能不准确。最好的办法是查字典,用哪种查字法呢?

4、复习部首查字法。

5、学生字典,找到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注在书上。

6、全班齐读加点的字。

7、教师检查。

三、日积月

1、学生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可问老师或同学

2、学生自由练读。

3、同桌之间读俗语,说说俗语的意思。

4、指名读,集体正音。

5、你最喜欢哪一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习这4句俗语)

(1)人心齐,泰山移。

①指名读。

②出示“移”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大家移一移坐的椅子,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块大石头,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如果是一座大山呢?凭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轻松地移一移吗?

③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说说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④教师总结:这句话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①指名说意思。

②教师总结: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认识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②老师讲谚语的来历。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过一个诸葛亮。比喻集体的智慧大,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过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理解“篱笆”的意思。

(篱笆就是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挡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周围。)

理解句子的意思。

一个篱笆墙,需要有几根木桩帮它夯实或支撑,篱笆才能立得结实牢固,一个坚强勇敢的好汉,需要有人帮助他才能事情办成办好。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毕竟有限,必须有人帮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6、指名说说你从这4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7、指名读、分排读、齐读,然后尝试背诵。

8、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与团结有关的俗语,教师汇总。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篇6: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1.Let’s sing!

2.日常口语练习:

I’m ….I’m from China.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老师出示国旗图片,让学生认识,引出单词:Australia,USA,China,Canada。

2.认读单词。

3.听录音或看课件认识不同国家的国旗,并跟读单词。

4.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图片中的国旗的特点和颜色

5.小组活动:把国旗和国家单词配对。看看谁最先完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国家国旗和单词图片等,一个人出示图片问:Where are you from?另一个人说:I’m from….让学生反复练习句子

6.听录音,跟读对话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两人一组用国旗图片进行对话

2.自己创编对话

篇7: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A Let’s learn & Let’s do

教材分析 :

节课是小学英语PEP四年级上册第第四单元单元第一课时学习Let’s learn和Let’s do的内容,在语言的学习和活动中听、说、认读生词,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 大都是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等特别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简单的日常会话,对学习英语有了一定的兴趣,个别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有的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所以课堂上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说,积极做。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等单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能听懂、会说:Welcome to my home!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房间。

3、能听懂Let’s do 中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学唱歌曲“My Bedroom”。教学重点和难点 : 让学生语言的学习中和活动中听、说、认读生词,并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Warm-up(1)教师播放歌曲“Hide and Seek”。

(2)教师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如:Hello!How are you?„

二、Preview(1)听歌曲:“My Bedroom”

(2)教师拿出一些文具用品,帮助学生复习句型“What’s this?It’s a „”

“Where’s the „? It’s in/on/under„”

三、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教师先出示画有文具用品的study图片手指图片上书房里的书问:What are they?学生回答books。教师问:Where are the books?告诉学生:They’re in the study.(2)教师重复生词study。学生学说。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生词。

(3)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然后打乱顺序,要求学生边听边指,力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4)游戏:看谁反应快 教师把各个房间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出一个学生,比赛看谁反应快。比如,教师说:“kitchen”,学生迅速跑到老师黑板前,谁先碰到该单词的图卡,谁就是胜者。也可以让教师报单词,学生迅速举起相应的单词卡片,看谁的反应快。

Let’s do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Let’s do 的图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学生理解watch TV,red a book,take a shower和have a snack等指令的含义。(2)学生听录音,边听边做Let’s do部分的动作。教师鼓励学生自编动作。

(3)游戏:配对游戏

教师把Let’s do与kitchen,living room等图片分别呈现在黑板上,选出一个学生A做教师,将其他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每组选派出两个学生B、B。当学生A说一个口令时,学生B和B根据口令将Let’s do与相应图片配对,最先正确配好的学生为胜者。

Let’s sing。听录音学唱歌曲。

四、巩固与扩展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活动手册配套练习。(2)游戏:听音画画 教师说口令,让学生画画。Draw a big house.Draw a study in it, Colour it red.Draw a living room.Colour it blue.(3)游戏:小小设计师

篇8: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 保卫中国安全, 派出志愿军 赴朝进行 的正义战 争。1950年10月8日, 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 (今丹东) 、长甸 (diàn) 河口、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 进入朝鲜作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 , 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 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 歼敌5万余人, 于12月6日收复平壤, 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初步扭转了战局。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 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 志愿军再次发动第四次战役, 歼敌7.8万人。4月11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 由侵朝军第八军军长李奇微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 志愿军又取得了第五次战役的胜利, 共歼敌8.2万余人。

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 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 同中朝代 表签订了 《关于朝 鲜军事停 战的协定》, 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 其中军39万人, 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 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 击毁和缴获敌 军各种作 战物资无 数。至此, 中国人民抗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后, 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返回祖国

篇9: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本单元的主题围绕“生命礼赞”,精心选择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讴歌生命,赞颂生命的伟大。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动物朋友。在活动中,应充分搜集资料,利用各种形式,关注自然、关注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体会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故事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个性表达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手抄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交流对动物的了解认识情感体验,关注动物生存状况培养爱护动物意识,树立珍惜生命的情感

【导入新课】

动物是人类朋友,要更多地了解动物,关注动物的生存状况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关心动物也就是关心人类自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也有感情,也有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共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动物朋友

动物故事擂台赛:

导语:俗话说: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对应着地上的一个人或动物。天上群星闪耀,我们人间的舞台上也是“星光灿烂”,你可知道银河系中的满天星斗都对应着地球上的哪种动物吗?下面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在浩瀚的星空下,与您细数动物中的“明星”。

活动一:星星、动物巧配对

导语:在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去搜集星星、动物知识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吧。请用“我认为 (动物)是 (星星),它们的相似点是 ”的句式,比一比那位同学说得准确、恰当。

例如:

学生1:我认为猴子是“文曲星”,它天资聪明、敏捷,有才气,是文曲星下凡。

学生2:我认为公鸡是“启明星”,它一般出现在清晨,有吉祥如意的象征。

活动二:讲述经典动物故事

导语:课前已经安排同学们去观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大型电视节目,下面就让我们大家把看到的、听到的关于动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要求:

(1)学生故事内容要熟悉,确定讲述的顺序。

(2)吐字清晰,声音抑扬顿挫,有感染力。

方式:2~3名同学讲述,予以评价。

保护动物大联盟:

导语: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动物朋友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到社会中去,完成下面的活动,比一比哪位同学更优秀。

活动一:小记者在行动

街头采访

(1)向你身边的父母师长、同学朋友采访他们对动物的态度意识

(2)采访政府官员对动物的保护措施及对滥捕滥杀的制裁行动。

活动二:动物大调查

(1)调查宾馆、饭店是否有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

(2)调查了解我国稀有、濒危野生动物的现状

完成调查报告:

1.根据学生实际,在家禽家畜、宠物、野生动物中选择一两种动物,开展小型的动物调查。

学生分组、分工,选择感兴趣的动物,确定调查的主题

2.學生分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小组交流→提交提纲→完成报告→教师点评→评选表彰。

活动三:保护动物,我在行动

撰写保护动物倡议书或拟写几条宣传标语。

要求:学生撰写倡议书及标语,语言要简洁、具体、醒目,有号召力。

【课堂总结

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处的,曾几何时,人类简单地以人为中心决定动物的生死和善恶。在自然和人类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动物的爱护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让我们来共同关注动物朋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布置作业

以“人类朋友—— 动物”为题,完成一篇600字作文。

篇10: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课本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联系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课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三遍

三、小组内检查、分享。

1、组长、副组长检查“导读单”自学情况。

2、小组内人人分享自学收获

3、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根据学生自学掌握情况,教师引导梳理

1、比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



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研究比中的规律

‚

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研究比中的规律

ƒ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

=

na:nb(b,n不为0)

拓展延伸

比的基本性质同样适用于连比。例如:

:

:

=

(3×5):(6×5):(9×5)=

:

:

3:6:

=

(3÷3):(6÷3):(9÷3)=

:

:

32、化简比



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如:5:7

12:5

8:9

‚

对比两题中各比的特点

15:10与180:120都是整数比,1/6:2/9是分数比,0.75:2是小数比

ƒ

探究化简比的方法

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

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

15:10=(15÷5):(10÷5)=3:2;

180:120=(180÷□):(120÷□)=():()。

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

四人小组讨论研究,找到化简的方法。

学生研究写出具体过程总结方法,并选代表展示汇报。教师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含有分数和小数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有分数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有小数的先把小数化成整数之后,再进行化简。

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化简时,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可以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遇到小数时先转化成整数,再进行化简;遇到分数时,可以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最后结果是一个比,可以写成分数,但不能写成小数或整数。

求比值:用除法,最后结果是一个数。

4、拓展延伸

用找中间量的方法解决连比问题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8,乙数与丙数的比是6: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规范解答: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

甲数与乙数的比:3:8

=

9:24

乙数与丙数的比:6:5

=

24:20

甲数:乙数:丙数

=

9:24:20

答: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9:24:20

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发放“导学案”。

2、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分享。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梳理总结

2、强调:带单位的两个同类量的比进行化简时,要先统一单位,再化简。化简比的结果必须是比,即使后项是1也不能省略。

篇11: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I 教学内容分析(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本课是选自广东人民出版社开心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Fruit 本课将学习水果单词及简单的句型。水果,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这些单词和句型学生提高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的能力。

II.学生分析(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本次教学的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一个学期学习英语的经验,对学习英语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乐于与人交流合作,喜欢玩游戏,对学习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但自制力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一套自我学习英语的方法,需随时留意并控制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III.教学目标(Objectives)1.语言知识目标(Language knowledge)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pear;watermelon;grape;cherry 及其复数

2)掌握并运用句型: Are these...?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2.语言技能目标(Language skills)学生能听说认读单词,能够运用句型.3.学习策略目标(Learning strategy)通过图片,游戏,多媒体,pair work等,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

4.情感态度目标(sentiment)1)能够学会用英语去辨认水果,并且运用到实际交流当中。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要求学生用所学词汇句型开展小组活动

IV.教具(Teaching Aims): 录音,幻灯, 图片 V.教学过程

T代表老师 Ss代表全体学生 S代表学生

1.热身准备(Warming –up)

1)热身并与学生相互问好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2)播放歌曲apple tree T:Let’s enjoy a song.2.呈现与操练(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导入

T:today,gogo and Jenny go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uy some fruit(水果).What will they buy? Yes,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4 Fruit.2)呈现

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

T:What’s this? You can say in Chines.T:Yes,It a cherry/pear...跟读单词两遍。齐读单词两遍。

T:Look,there are many cherries/pears...Read after me.cherries,cherries(用不同的音调)Are there any different between the words? Yes,一样的东西,有很多的时候,要加S或es.(总结规律)Now,let read the words together.Ss: pear pear cherry cherry..pears pears 3)操练

T: Let me check you memory.(指着图片

Are these apples?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Ss: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分组,个人进行提问

T: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 you can chose any picture you want, use this two sentences.Are these...? Yes/no ,it is/isn’t.玩游戏

1.(在单词的图片上写上序号,老师说单词,同学说数字,反之调换)

T:look there are some number in the picture, I say number you say words, I say words you say number.Are you clear? 2.(老师描述水果的样子,让同学猜)T:It’s red and round.What’s this ? 3.巩固总结(Consolidation)让同学齐读单词和句子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今天学过的知识

T:what do we learn? We learned some fruit apple,pear,grape,watermelon and the sentences Are these...? 4.作业(Homework)1.Copy the new words one line for each.抄写新单词每个1行。

2.Use the language to ask and answer in your groups.用今天学过的句型在小组内找同学进行问答交流。

篇12: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PEP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第一课时 一Teaching contents A Let’s learn Let’s play C Let’s sing 二learning objectives a) will be able to listen ,read and speak and wri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doing the dishes,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b) 能够领悟动词后面加上ing 的内在涵义 c) 通过说唱Let’s sing部分的歌谣巩固短语和句子。 三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mportant point:掌握五个四会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Difficult point: 动词词组ing形式的读音及拼写。 四Teaching aids 1)教师准备词卡,和录音机,磁带 2)教师准备ppt 五:Teaching process 一)Warm-up/revision 1. Daily communication. 2. let’s chant Do, do, do the dishes. Read, read, read a book. Draw, draw, draw pictures. Cook, cook, cook dinner. Answer, answer, answer the phone 3课件出示 1)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 (go shopping, play the piano, read a book, do the dishes, cook dinner…) 2) What can you do? I can ………………(教师用动作示意) (sweep the floor cook dinner wash the clothes wash the window draw pictures empty the trash……) 二) presentation/practice (当学生说到draw pictures……) 1) drawing pictures 1. T:I can draw pictures too. And I am drawing pictures now. (操练(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板书) 2. 操练 I am drawing a duck. I am drawing a banana. I am drawing ___. 2)cooking dinner 课件出示一只猪 T:What’s this? Ss: It’s a pig. T: Yes, it’s a helpful pig. She can do many things. She can sweep the floor, she can cook the meals, wash the clothes….But what’s she doing now. Let’s ask him: Pig ,pig, what are you doing? Pig:I am cooking dinner. 3)Let’s sing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drawing pictures. I a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cooking. I am cooking. 4)课件出示一只累了 的`猪 T:What’s happened to Miss pig? S: She is tired. T:Yes, because she has been cooking for two hours. She is very tired .She wants to play with others. So she calls Mr sheep. 5) doing the dishes Pig: Sheep, sheep,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 play with me? Sheep: sorry. I can’t. I am doing the dishes.(板书,操练) 6) Pair work(就sheep和pig 之间对话) 6)reading a book T: Mr sheep is busy. He is doing the dishes. So pig calls Mr dog. Pig:Dog ,dog, what are you doing? Dog: I am reading a book.(板书,低高音朗读) 7)I am reading an English book. I am reading a Chinese book. I am reading a/an ___. 8)answering the phone. T: Mr dog is busy ,too. At last, she calls Miss cat. Pig:Cat, cat, what are you doing? Cat: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Pig: oh, oh, can you play with me? Cat: OK! Let’s go. 9) 同桌之间操练 10)Read all the words 11) Let’s chant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the dishes. What are you doing? I’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a book. What are you doing? I’m cooking dinner. What are you doing? I’m answering the phone. 11) open the book, then read after the tape. 12) Play a game 做一做(一名学生上台做动作) 问一问(其他学生问) A: What are you dong? 答一答(这名学生回答) B:I am……… 13) Look and say I often…. I am …. cook dinner cooking dinner eat dinner eating dinner ………….. 14)总结规律 15)read and write Wu: What are you doing, John? John: I am … Wu: Thank you. What are you doing ,father? Father: I am… Wu: Hi, bear.What are you doing? Bear: I am …. Wu: Mom.What are you doing? Mom: I am… Wu: Thank you. What are you doing, uncle? Uncle: I am… 16) Design about your day. (来设计你的一天) My Day eg: I am ___________at _____ 三)Homework 1.完成相应作业本和抄写本上的练习。 2 课间用今天所学的句子进行对话操练 3 背诵今天的单词,并默三次,中文 一 次。 六blackboard design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doing the dishes reading a book

篇13:pep4四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案

一、前置之“实”

近年来,全国习作检测中非常关注实用性文体,而建议书就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新课标对于高段习作的目标描述非常清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尤其是对于建议书的讲评,前期素材的积累尤为重要,因此把综合实践前置,通过调查积累素材。学生可分组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保存下来,把素材积累得殷实。

为了便于在评改课时可以聚焦内容的修改,而不必关注文体格式上的修改,我通过微课教学把建议书格式前置,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明确格式写法,并自主完成习作,根据学生实际反馈制定评改要求。

二、评改之“用”

在习作讲评时,结合综合实践积累的资料,引导学生用“说明方法”将“现象”部分描写得更加清楚、具体;用“三维法”引导学生将“建议”部分修改,体现它的价值。最终使学生会用建议书,提升习作能力。

【目标定位】

依据教材目标:新课标中对于高段习作教学,明确指出:“学写建议书等常见应用文,内容符合文体要求。”而建议书的内容,主要是写清楚调查的现象,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另外,《新课标》也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依据前置反馈:通过前置性习作的批改发现,全班学生普遍没有把调查得到的污染现象写具体、清楚;另外,之后提出的建议部分,也有一部分学生提出的建议没有切合实际,价值无从体现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转换,产生修改习作的兴趣,乐于修改习作。

2.通过前置素材对比,会利用说明方法将“调查现象”写清楚、具体。

3.通过范文引导学会按“三维”法将建议修改得切合实际。

案例描述

一、实践调查,框定格式——“综·式”前置

1.明确主题,实践前置——收集资料

为了便于聚焦评改目标,我把本次主题确定为写一则“污染环境”的建议书。

师:在我们确定了主题之后,再来看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在写建议书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

生1:需要进行关于“污染环境”的现象的调查,然后才能把调查到的现象写清楚。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分工的讨论,最后完成分工表格,明确各自的分工。

学生经过组内讨论,最终明确分工,并在双休日进行实地调查,并最终积累相关的文字、图像资料。

2.微课导学,格式前置——明确格式

教师制作微课,让学生明白前置学习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的写法。

(1)建议书的内容

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2)建议书的步骤

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建议书的格式

标题;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3.习作前置,一稿批改——了解学情

教师关注学生的习作内容,反馈得出:调查现象部分,学生普遍没有写清楚、具体;而学生提出的建议,很多都是不切实际的,如何治理的途径也没有明晰。

生1:近期以来,某地的大气污染很严重,这是因为大量的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才造成现在的大气污染,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会造成我们呼吸困难,导致人们中毒死亡。(评:现象简单)

生2:近期,某地正在进行污水管道的改造,很多挖掘机在路上穿行,使得道路破裂,黄沙漫天,道路旁的树木枯死,甚至许多沙石倒进河流,污染了整条河。(评:整个现象描写清晰)

生3:最根本的一点是普及环保意识,只有人类具备环保意识,上述的建议才能顺利实施,地球才能转危为安。(评:怎么普及没有写出来。)

二、聚焦要点,方法领航——评改“依法”

1.基于素材,说明具体——聚焦“现象”

(1)角色转换,阅读习作——发现要点

师:既然建议书是写给有关部门的领导看的,只有采纳了你的建议,才能体现出你的建议书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来角色转换一下,假如你来做有关部门的领导,看看这两份建议书,你会采纳哪一份?

教师出示学生的两份建议书。

学生评选——全部都选第一篇。

师:为什么大家都会选择第一篇?

生1:它的污染现象描写很具体,第二篇很简单。

生2:它的现象的描写很清楚,不是很笼统的。

生3:它的建议很有针对性。

生4:它的建议很切合实际。

……

归纳:对比之后,我们发现了,一篇建议书要被相关部门采纳,体现出价值,就必须把这两块的内容写好才行。

(2)聚焦“现象”,对比阅读——领悟“说明

教师出示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

师:我们来聚焦这份关于水污染的建议书的现象描写部分,你觉得好在哪里?请画一画相关的句子,或者圈一圈词语,并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阅读,并批注。

生1: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河水污染的范围写具体了。

生2: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把河水污染的后果写清楚了。

师:以小见大,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呈现出来,更能带给人震撼,直刺人心!

生3: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污染程度形象写出来了。

师:打了比方,更加形象地写出了污染的严重。

生4:小作者做了一个假设,把后果写清楚了,更使人体会到了后果的严重性。

师:这样一个假设,把可怕的后果揭露了出来,怎么能不发人深省,不采纳你的建议呢?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如何才能把这一现象写得震撼人心,体现出价值?

归纳:可以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做假设说明方法来具体、形象地描写调查得出的现象。

(3)结合素材,修改“现象”——运用“说明

师:我们再来看这则建议书的“现象”描写部分,老师把与之相关的调查所得的资料,包括图片,都在课间上呈现了,请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运用说明方法,把这份建议书的“现象”部分修改得更清楚、具体些。

学生进行修改——教师结合范例中的素材进行个别点评。

(4)积累经验,自行修改——说明“实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帮这位同学进行了修改,相信大家也一定有经验了,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自己前期收集到的资料,运用说明方法,把自己的“现象”部分修改得更加清楚、具体。

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结合学生的素材进行个别点评。

2.范文引领,“三维”思考——聚焦“建议”

(1)研读分析,明确要点——切实可行

教师出示下水文。

师:我们来自习研读,看看老师的建议部分,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生1:提的建议很具体。

生2:提的建议很切实际,没有异想天开。

归纳:是的!要想被相关部门采纳你的建议,那么你的建议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2)交流体会,引出方法——体悟“三维”

教师出示下水文,引导学生发现提建议的方法。

师:老师的建议提得好,好在哪里?

生1:针对有关部门的职权范围来提的。

生2:针对实际的生活需要来提的。

生3:建议的实施过程很清楚。

归纳:原来建议的有效与否,我们可以从“职能范围”“实际需要”“过程清晰”这三个维度衡量

(3)范例交流,修改“建议”——试用“三维”

教师出示一份建议提得不切实际的建议书。

师:同学们,这份建议书提的建议不是很好,请大家根据“三维”法,从实际去思考,帮助修改一些建议。

学生交流修改的建议——教师根据“三维”法,进行个别点评。

(4)积累经验,自行修改——运用“三维”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帮这位同学进行了修改,相信大家也一定有经验了,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从这三个维度思考,修改自己的建议部分,以使自己提出的建议更有价值,也能让相关部分予以采纳。

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结合学生的素材进行个别点评。

【教学反思】

一、前置之“实”

1.调查前置,积累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习作的素材,学生的习作将毫无深意。建议书更是如此,需要大量的实践调查,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基于此,我才把调查现象前置,积累了习作素材,文字或图像,有图有真相,使之后的评改不是空对空,而是有针对性地修改。

2.格式前置,聚焦写法

新课标指出:“习作,其实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因此,不应该框定学生的思维和习作的内容等。而前置性习作能真正体现这一理念。但是,建议书却有自己的文体要求,如:调查主题、书写格式等。只有在学生明确格式写法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写出一份自己的建议书。把格式的教学前置,教师在讲评时,就可以节省时间,对建议书的内容集中进行针对性地讲评,引导学生用适用的写作手法来写这两块内容,提升建议书整体质量

二、评改之“用”

习作评改的成败,很大部分取决于要点是否突出有没有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抓要点,进行重点攻坚,把讲评落到实处,达成评改目标,而不是泛泛之谈。通过学生前置习作的反馈,我发现本班学生写建议书的难点其实就在于两点:调查现象描写得具体、清楚和提的建议切实有效。因此,我在讲评时就紧紧抓住这两大难点去突破。结合高段学生知识结构,我梳理出突破这两大难点的方法:把现象描写得清楚、具体,可以运用说明方法,使之具体生动;把建议提得有效,主要从“职能范围”“实际需要”“过程清晰”这几个方面去思考。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前置收集的资料紧密结合,根据实际,把这些方法渗透在学生的交流评改之中,达到讲评的实效,学生习得了习作方法,也提升写作能力

三、课后之“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学前班古诗范文 下一篇:学前班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