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能(精选九篇)
经济性能 篇1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不同方案的选择及不同建筑材料的选用对工程造价会有较大影响, 像基础类型选用、进深与开间的确定、层高与层数的确定、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下面就主要结构部分进行举例说明:
基础:基础结构的造价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其工期约占整个建筑物主体工程的25%-30%, 造价约占总造价的10%-20%,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设计时应重视地质勘察报告的交底工作, 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 控制基础的截面尺寸与埋深。这对整座住宅楼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柱网布局与柱子:柱网布局是确定柱子的行距 (跨度) 和间距 (每行柱子相邻两柱间的距离) 的依据。一般来讲, 柱网尺寸在6-12m之间, 柱距小则传力路线短, 上部结构节省材料, 但可能基础费用高, 因而柱网布局是否合理, 对工程的结构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 柱子截面形状及大小的选择也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梁:矩形截面梁是最普通的受弯构件, 在设计时常被使用, 但材料利用率很低。一是因为靠近中和轴的材料应力较低;二是梁的弯矩沿梁长是变化的。由于等截面梁大部分区段应力低, 材料得不到很好利用, 只有在轴心受力时, 材料利用率才可提高。因此, 设计时可采用平面桁架代替矩形梁, 平面桁架相当于掏空的梁, 将梁中多余的材料掏去, 这样既经济, 自重又可减轻。它还可发展为空间网架, 材料的利用率就能大幅提高。
多层民用建筑设计多采用钢筋砼结构和砖混结构, 很少采用钢结构, 钢结构在民用房屋的应用主要还集中在高层建筑上, 近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钢结构在民用建筑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随着钢结构在实际工程的应用经验和设计理论研究的日益广泛, 及钢结构生产厂家不断推出新的钢结构产品, 钢结构在多层民用建筑上的应用日渐增长, 例如组合楼盖在多层民用房屋楼盖中的应用, 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指标的基础上, 即可降低梁高、板厚, 减轻结构自重和地震作用, 又可获得较大的建筑空间, 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 相对钢筋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轧制H型钢的大量生产, 楼承板的多样化, 防腐涂料及防火涂料的成熟也为多层民用房屋钢结构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多层钢结构相对钢筋砼结构有如下特点:
质量易控制:钢结构构件工厂加工, 节点螺栓连接,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 精度有保证, 干作业, 质量易于控制, 钢筋砼结构现场浇注, 湿作业, 质量与技工水平有很大关系。
施工工期短:钢结构工厂化生产, 现场安装, 工序简单, 工作面大, 施工速度快, 钢筋砼结构要钢筋绑扎、支模、浇注、震捣、养护多道工序, 耗费人力物力, 施工周期长。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钢结构相对钢筋砼结构梁柱截面小, 可以降低层高, 增大有效使用面积, 结构布置灵活, 容易获得大空间, 能够悬挑较大跨度。
基础工程量减少地震作用弱:钢结构结构自重轻, 柔性好, 抗震有利, 基础受力减小, 基础截面降低, 基础工程量减少。
结构防腐、防火、建筑隔声、需做处理。
钢结构体系在降低造价方面也有特别之处, 不同的结构体系和平、立面布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明显。在设计阶段只有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 确定合理的平、立面布置和结构体系, 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做到经济适用。列举如下:
根据有关资料测算分析, 对于多层建筑, 不同层数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为10%-25%;不同层高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为1.5%-12%。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设计, 同样存在经济跨度和刚架最优间距。在工艺要求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小跨度的门式刚架较为经济。一般情况下, 门式刚架的最优间距为6m-9m, 当设有大吨位吊车时, 经济柱距一般为7m-9m, 不宜超过9m, 超过9m时, 屋面檩条、吊车梁与墙架体系的用钢量也会相应增加, 造价并不经济。
在多、高层钢结构中, 楼板结构体系的工程量占有较大比重, 对结构的工作性能、造价都有重要影响。在确定楼板结构方案时, 主要考虑要保证楼板有足够的平面整体刚度, 能减轻结构的自重及减小结构层的高度, 有利于现场安装方便及快速施工, 还要有较好的防火、隔音性能, 并便于管线的敷设。常用楼板做法有: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预制楼板、叠合楼板和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等。目前最常用的做法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和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当采用这两种做法时, 考虑现浇板与钢梁组合成为共同受力的组合梁, 能有效降低钢梁高度, 较多地节约钢材。
在高层钢结构中, 框架柱采用圆形钢管混凝土柱, 梁、板采用钢-砼组合结构, 总用钢量比普通钢结构用钢量有大幅度减小, 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钢结构建筑所具有的优点决定其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钢结构体系, 制造工场化, 施工干作业, 工期短, 工业化程度高, 无污染, 无建筑垃圾, 符合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可见随着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钢结构体系值得在多层民用建筑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康珍珍,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析及结构选型模糊决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经济性能 篇2
选取河北省沧州地区奶牛养殖小区体重、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日粮组成为秸秆加精料,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苜蓿干草,分析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乳脂率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非脂乳固形物极显著提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添加苜蓿使牛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能显著提高奶产业种、养、加链条的整体效益.
作 者:阎旭东 徐玉鹏 王俊萍 岳明强 冀建军 YAN Xu-dong XU Yu-peng WANG Jun-ping YUE Ming-qiang JI Jian-jun 作者单位:阎旭东,徐玉鹏,冀建军,YAN Xu-dong,XU Yu-peng,JI Jian-jun(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王俊萍,岳明强,WANG Jun-ping,YUE Ming-qiang(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经济性能 篇3
关键词:运行参数 经济性能 偏差 修正曲线
中图分类号:TK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211-01
1 修正曲线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汽轮机运行参数、额定值之间,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而且其运行参数在不同运行方式之下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对于非再热式机组而言,汽轮机的运行参数主要指的是进汽、排汽压力以及进汽温度等。对于回热式机组来讲,其主要是指进汽和再热参数,同时还包括排汽压力等。通过对汽轮机基本运行原理分析可知,若汽轮机的实际运行参数与其额定数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汽轮机的热经济性也会随之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就目前状况而言,修正曲线存在着多种计算方法,而在这诸多计算方法之中,热力学的方法使用最为广泛。对于热力学方法而言,其作为目前业界修正曲线计算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应用效果非常的好。但该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点,比如精确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所收集到的资料齐全,则可离线对详尽的变工况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修正曲线,以此来确保其精确度。当汽轮机的某一蒸汽参数与设计值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时,热循环效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汽轮机内效率随之变化,然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又会共同导致汽轮机的热耗率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就可以将汽轮机热耗率的计算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使其转化成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热循环效率改变的热耗率修正值计算以及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改变所引起的热耗率修正值计算。对于前者而言,只需要设定依次对特定参数改变,而其他的相关参数保持不变,并且对该参数变化的平均吸热温度以及放热温度进行求值;而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继续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在对新汽压力和新汽温度的热耗率修正值进行计算时,保持排汽压力不变,则可以认定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汽轮机低压段的蒸汽温度发生变化所引起的。(2)在排汽压力对热耗率修正值的计算过程中,汽轮机的最后几级蒸汽湿度有了名下的变化,以致于湿气损失也随之发生的改变。在此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因汽轮机末级排汽余速损失变化,导致对内效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2 修正曲线在实际试验中的运用
对于风机而言,其中装有很多叶片,然后基于轴旋转来推动气流,风机实际运行时,叶片在轴上会施加旋转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成可推动气体流动的作用力,然后通过能量转化实现对气体流动的控制。目前状况下,风机已经在发电厂以及工业炉窑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而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因机组及相关技术发展速度非常的快,而且正朝着高效率、大容量以及自动化目标努力着,而正是因为如此,电站对于风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在锅炉风机运行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电机烧坏、轴承损坏以及叶轮飞车损坏等变化,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则可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需要指出的是,风机运行过程中的耗电量非常的大,而且电站配备的引风机、送风机等,均为锅炉辅机,应用作用非常的大,所以对风机耗电率进行有效的降低是当务之急。
在现代工业生产实践中,工业炉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其主要是基于对燃料燃烧、电能转化过程中的热量有效利用,来实现对相关物料的加热或其他目的。长期以来,国内炉炼技术发展可谓历史悠久,起始于商代时期的中国炼铜炉技术水平就已经非常为高;春秋战国时在原有基础之上对炉温技术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直到近现代以来,法国人马丁运用英国人西门子的蓄热式炉原理,建造了用气体燃料加热的第一台炼钢平炉,才开启了工业炉发展模式。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提高,再加之管理水平的提升,连续加热炉应运而生。实践中可以看到,连续加热炉主要有两类:即,推钢式炉、步进式炉。对于推钢式炉、步进式炉而言,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炉内输料方式的改变。在传统模式下,炉内燃烧过程中的控制主要是利用手工操作来实现,而现代采用的是自动控制模式。就当前的现状来讲,大规格的钢锭推钢式加热炉,可采用的燃烧自控方式有两种类型,即空燃比例连续控制、双交叉限幅控制等系统控制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对于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而言,其构成部分比较多,主要的部件有烧嘴、控制器、空气/燃气比例阀、电动蝶阀、流量计、气体分析装置以及热电偶和PLC等。从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来看,由热电偶或气体分析设备进行检测,再将检测所得数据新传送到PLC进,该操作流程完成后,再将检测所得的数据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通话四,将偏差值按照比例积分、微分等数据,进行仔细的运算,并在此基礎之上将4~20 mA电信号输出,然后根据结果对空气/燃气比例阀、电动蝶阀开度进行分别适当的调节,通过该种方式,可对空气/燃气比例、炉内温度进行准确管控。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存在相似之处,其组成部件主要有烧嘴、燃烧控制器、空气/燃气流量阀、空气/燃气流量计、热电偶等。其操作原理主要如下:首先,检测出相关的温度,然后对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使用,以此来对温度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一个电信号,那么这一信号就表示了测量点的实际温度,该测量点的温度期望给定值是由预存贮在上位机中的工艺曲线自动给定的。在此基础之上,对温度值偏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PLC对燃气/空气流量阀的开度自动校准,流量阀定位是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来来实现。通过对孔板和差压变送器进行一定程度的使用,以此来对空气流量进行有效的测量,而燃气的流量是借助于一台安装在燃气支管上的质量流量计来测量。通过该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对温度进行精确的管控。
3 结语
总而言之,该文主要针对汽轮机运行参数偏差对经济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修正值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修正值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陶岩.火力发电机组经济性能在线监测与分析[D].清华大学,1998.
[2]沈士一.汽轮机原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框剪结构性能及经济性分析 篇4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经济性指标,优越性
在现代,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设计中。选用框架结构,可以获得较大跨度的空间。但框架结构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为了获得较大跨度的空间,这就要求增大结构构件的尺寸来获得必要的结构刚度,以及选用高强度的钢筋和混凝土。这不仅增加了工程的造价,而且结构尺寸过大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在框架结构中插入适量的剪力墙,改善结构的力学性能,使设计师既能灵活自由的布置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要求;同时又有剪力墙提供足够的刚度,形成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针对框剪结构所具有的优越性,我们来做一个框剪和框架两种结构体系性能的比较。
1 设计计算
本设计主体12层(建筑长72.6 m,宽24.0 m,底层层高4.0 m,标准层3.5 m,总高度为42.5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为HPB335二级钢,荷载相同)。
框架结构体系中,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1层、2层框架柱尺寸700 mm×700 mm,3层~5层650 mm×650 mm,6层~8层600 mm×600 mm,9层以上500 mm×500 mm。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1层~4层框架柱尺寸600 mm×600 mm,5层以上500 mm×500 mm。剪力墙底层厚250 mm,其他层200 mm。剪力墙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
2 结构抗震和材料比较
2.1 位移计算分析
1)框架结构SATWE 位移输出文件: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 279,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 092。
2)框剪结构SATWE位移输出文件: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 989,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1 938。
比较分析,在地震作用下框剪结构体系X,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比纯框架结构体系的最大值层间位移角要小。经过比较结果不难看出,框剪结构体系整体刚度较纯框架结构体系的刚度要大,性能优于纯框架结构体系。
2.2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的比较
2.2.1 纯框架结构体系
1)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取15个振型分析、侧刚分析方法),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为0.003°。在设计中,每3个振型为一组,第二组振型的周期与第一组振型的周期比值在1/3~1/5之间是比较理想的。
2)根据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X方向和Y方向楼层最小剪重比为1.60%,本组数据中,各层X方向的作用力(CQC),第12层的剪重比最小,为2.02%,有效质量系数:96.99%,满足要求。各层X方向的作用力(CQC),第12层的剪重比最小,为2.00%,Y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97.03%,满足要求。
2.2.2 框剪结构体系
1)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取15个振型分析、侧刚分析方法),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为0.000°。在设计中,每3个振型为一组,第二组振型的周期与第一组振型的周期比值在1/3~1/5之间是比较理想的。
2)根据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X方向和Y方向楼层最小剪重比为1.60%,本组数据中,各层X方向的作用力(CQC),第12层的剪重比最小,为2.67%,有效质量系数:99.43%,满足要求。各层X方向的作用力(CQC),第12层的剪重比最小,为2.97%,Y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98.37%,满足要求。
2.3 结构体系框架柱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比较
框架柱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不大于50%,说明了该框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承受主要水平荷载,而框架则以担负竖向荷载为主(见表1)。对于7度地震区42.5 m高的框剪结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见表2)。
我们从概念上分析一下框剪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
框剪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受力体系,框架和剪力墙之间的协调工作,使房屋各层变形趋于均匀,框剪结构的水平侧移曲线呈弯剪型,这种曲线既不同于纯框架结构的剪切型,也不同于纯剪力墙结构的弯曲型。剪力墙克服了纯框架抗侧刚度较低的缺点,框架弥补了剪力墙结构布置不灵活的不足。
2.4 钢筋用量比较
框架柱的配筋情况,以1层的配筋为例,纯框架结构体系中,框架柱截面的配筋计算的总配筋数约为2 450 000 mm2;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框架柱的配筋数为1 600 000 mm2。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剪力墙的钢筋定为12@200的钢筋,剪力墙的计算长度为:7.2×4+(6.6-1)×2=40 m,40/0.2×78.5×2×12×2=753 600 mm2,计算的总配筋数为753 600 mm2。
两种结构钢筋用量的比较:
仅仅是框剪结构体系竖向受力构件的配筋量就比纯框架节省了6.03%。而且框剪结构中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而纯框架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剪结构体系钢筋用量更省。
2.5 混凝土用量比较
纯框架结构,1层、2层框架柱尺寸700 mm×700 mm,3层~5层650 mm×650 mm,6层~8层600 mm×600 mm,9层以上500 mm×500 mm。
混凝土柱混凝土的使用量为:831.13 m3。
框剪结构体系,1层~4层框架柱尺寸600 mm×600 mm,5层以上500 mm×500 mm。
混凝土柱混凝土的使用量为:894.46 m3。
纯框架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混凝土的用量上相差不大,大致相同。但是框剪结构体系柱子截面更小(由600 mm×600 mm减小为500 mm×500 mm),受力构件所占的空间减小了,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结构布置也更合理。
3 结语
经过比较,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获得了更大的刚度,抗震性能也更为优越。且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使用量和纯框架结构体系大致相同,但钢筋用量节省很多,仅竖向受力构件的配筋量就比纯框架结构体系要省6%左右,且结构布置上更加合理,可利用空间也大。经过计算结果的比较,不难看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比纯框架结构体系更经济、更实用、更节省造价,结构抗震性能更优越。
参考文献
[1]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赵西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车宏亚,颜德妲.混凝土结构(上、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郭继武.建筑抗震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李国胜.简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6]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7]龙骏球,包世华.结构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经济性能 篇5
关键词:波尔山羊,萨能山羊,黄淮山羊,杂交组合,生长性能
经济杂交是利用不同品种间的互补效应, 通过杂交生产杂种供经济利用, 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亲本种群平均值, 表现为杂种优势, 已成为现代畜牧生产的主要方式。据美国农业部统计, 羔羊肉生产收入的增加, 15%为个体生产性能提高的结果, 25%为母羊多胎的结果, 而30%~60%则来为济杂交的结果。在我国主要省区的羊肉生产中, 主要是利用地方品种, 其次是对地方品种杂交改良[1,2,3]。前者产肉性能不高;后者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体产肉性能, 但不恰当的改良方式也导致地方品种的一些优良性状基因逐渐丧失[4]。现代杂种优势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 并非凡是杂种都有杂种优势, 杂种的优势及其优势潜力取决于杂交亲本的选择、选育和杂交组合是否得当[5]。
该项目从杂种优势理论出发, 依据波尔、萨能和黄淮3个品种山羊的优秀性状特点, 在选育良种的基础上优选亲本, 开展不同组合的杂交试验, 旨在筛选高效的肉山羊经济杂交组合, 为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合肥市肥东县博大波尔山羊种羊场。
1.1 试验品种
试验羊与杂交组合:波尔、萨能、黄淮山羊3个品种, 均经品种选育, 健康, 母羊经产, 无繁殖障碍。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与黄淮山羊进行杂交, 至F3代 (简称波黄F1、F2、F3) ;以萨能山羊为第一父本, 与黄淮山羊杂交 (简称萨黄) , 以波尔山羊为第二父本, 再与萨黄杂种母羊杂交 (简称波萨黄) ;以黄淮山羊纯繁作为对照 (简称黄黄) 。
1.2 试验方法
配种:秋季自然发情, 人工辅助配种。
饲养管理:舍饲按常规程序免疫接种和驱虫;保障清洁饮水。日粮:包括青绿饲草 (或青贮) 、干草和精料, 参考《NRC奶牛营养需要》标准配制和供给。羔羊饲养:0~60日龄为哺乳期, 哺乳加补饲;61日龄起断奶, 转入育成或育肥期, 饲喂粗精料全混合日粮[6]。
1.3 测定项目
计算产羔率、羔羊初生重、羔羊成活率、羔羊生长发育性能 (体重与体尺) 、羔羊产肉性能 (胴体重、屠宰率等) 。数据结果用SAS 9.0软件和EXCEL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杂交组合的产羔率与哺乳期羔羊成活率
由表1可以看出, 产羔率:黄黄>波黄F1>萨黄>波萨黄>波黄F2>波黄F3。其中, 波黄F1、萨黄和波萨黄组合的产羔率与黄淮山羊纯繁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而波黄F2和波黄F3与黄淮山羊纯繁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结果表明, 黄淮山羊杂交后繁殖力下降;波黄级羔羊随着杂交代数增加, 产羔率下降。哺乳期羔羊成活率:波萨黄>萨黄>波黄F2>波黄F3>波黄F1>黄黄。其中, 波萨黄组合与黄淮山羊纯繁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 杂交羊在生活力方面具有杂种优势;波萨黄组合哺乳期羔羊成活率高, 可能是由于该组合具备萨能奶山羊的高泌乳性能, 使哺乳期羔羊能充分获得母乳营养所致。
(头)
2.2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增长情况
由表2、表3可以看出, 无论采用何种杂交组合, 杂种羔羊各年龄阶段的体重和日增重均比黄淮山羊高, 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波黄二元杂交羔羊的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萨黄二元杂交羊;波黄级羔羊随着杂交代数增加, 杂种羔羊的体重和日增重增加。结果表明, 波尔山羊作为父本或终端父本在肉山羊经济杂交中比萨能山羊更能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 且波尔山羊血缘比例越大, 羔羊生长势越大。波萨黄三元杂交羊具有极高的生长势, 杂种羔羊各年龄阶段的体重和日增重介于波黄F2和波黄F3代羊之间。
3 结论
(1) 该项目建立了不同的肉山羊经济杂交组合, 并对繁殖和生长性能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 波萨黄三元杂交和波黄F2杂交生产效能最高。
(2) 波萨黄三元杂交组合的主要生产性能参数为:父母代种母羊 (萨黄羊) 产羔率为206.5%;而对于商品代羔羊, 其平均出生重为3.07 kg, 8月龄平均体重为33.60 kg, 哺乳期成活率97.8%, 分别比黄淮山羊提高37.1%、73.1%和11.8%。
(3) 波黄F2杂交组合的主要生产性能技术参数为:父母代种母羊 (波黄F1) 产羔率为213.3%;对商品代羔羊, 其平均出生重为2.86 kg, 8月龄平均体重为32.24 kg, 哺乳期成活率93.0%, 分别比黄淮山羊提高27.7%、66.3%和7.0%。
参考文献
[1]张明国, 葛盛军, 金海平.不同品种山羊杂交组合的杂交优势对比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 2007, 34 (3) :29-30.
[2]杜俊成, 郭长义.波尔山羊杂交组合筛选探讨[J].中国草食动物, 2005, 25 (3) :48-50.
[3]刘贞德.不同山羊杂交组合增重效果比较[J].贵州畜牧兽医, 2005, 29 (3) :8.
[4]曹育明, 丛永博.不同杂交组合母羊繁殖性能的观察[J].畜禽业, 2004 (7) :44.
[5]赵士湘.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测定[J].浙江畜牧兽医, 2003, 28 (3) :3-5.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经济效益分析 篇6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主要承担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维修竣工质量检测等工作内容,其作用是为运管部门实现营运车辆技术管理提供保证,确保运输安全,并为投资方创造效益。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投资方有丰厚回报,才能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有效运行,并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交通事业中。检测站建站可行性研究是建站的决策依据,决策失误将导致投资失败。本文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经济效益进行简要的分析,为经营者筹建检测站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1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投资
检测站投资主要有基础设施投资和设备投资,土地、厂房和装修等基础设施投资一般在50~200万元,检测设备及联网投资在50~100万元。由此可以算出低成本条件下建设一个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也需要100万元资金。例如,农垦红兴隆检测站征用土地和建设厂房共花费25万元,后期厂房装修和铺水泥地面共25万元,检测设备及计算机联网投资50万元,合计100万元。在黑龙江省这种投资规模的检测站占绝大多数,一般投资额都在200万元以内,分布在各个地市县。而在各个地级市建设检测站,土地的投资成本更高,在市区范围内有时会超过200万元。
检测站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的投资是巨大的,检测站能否在除去必要支出后,在10年内收回投资,关系到检测站的正常运作和生存。为避免投资失败,投资方要根据本地情况,尽量准确估算出基本投资额度。
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支出
1)建站计量认证及计量检定支出。
检测站在开业前必须经过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计量检定,总支出额度为3万元左右。开业以后每年检测设备计量检定费用1~1.5万元,并按照省技术监督局要求每隔几年进行一次计量认证。检测站规模不同,设备的配置也不同,每年的计量检定费用就会有所区别。检测站基本配置主要是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关键设备,包括制动台、轴重台、车速台、侧滑台、灯光仪、尾气分析仪、烟度计、声级计等设备。按照省技术监督局报省物价局的收费标准,这8项设备一次计量检定费用为10 150元,也就是所有检测站每年的计量检定支出都不会低于这个基本数字。检测站其他附属设备共有8项,收费合计为5 340元,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如表1所示。
2)人员工资及培训支出。
各检测企业可以根据人员数量和2年一次的培训计划计算费用。按照交通部要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人员至少为6人,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对检测从业人员的培训周期为2年。人员工资因检测站所在地区和经济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别,在建站后,人员工资往往和经济效益挂钩,工资高低也体现出效益的好坏。培训费按照管理部门历次培训标准,可以定为600元/人,培训地点都为哈尔滨市,依据建站地点计算交通等相关费用。
3)设备维修,更新支出。
预计设备在使用3~5年后维修会比较频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属于专用设备,维修成本较高,有些价格相对低的设备在发生故障后应考虑直接更换。高价设备的维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年保修期内发生费用较少,在超过保修期后,高价设备应尽量采取自行修复,必须请专业人员上门服务修理。
4)其他费用。
主要包括:按需购买行业管理部门印制的检测报告单,使用动力电费用,企业的税费等。
3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收入
根据检测站所在地各种营运车辆保有量测算出检测站年收入。检测站收入包括两种: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收入和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测收入,用相应的收费标准乘以实际应检测台次即可得出。根据统计,2007年全省二级维护的漏保台次百分比为13.4%,有个别地市达到41.8%,也就是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测应有收入减少了41.8%。所以,到运管部门做相关的情况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每年进行一次,收费标准为200元/台·次;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测每年两次,收费标准为65元/台·次,各检测站根据估算检测台次计算收入。根据表2可以算出,各地市每个检测站的平均检测台次,此平均值仅做参考,实际应检测台次还要根据本地情况到当地运管部门了解。
4 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
1)以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为基础,走向市场化运作。
检测企业不能在行业保护伞下过于乐观,要正确的估计政策动向。在整个检测行业效益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检测站必须灵活拓展业务,转变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省已经有10多家检测站将公安部门的车辆安检业务争取过来,这样拓展了业务范围,增加了可观的收入,为今后继续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的检测站还在争取事故鉴定和环保检测等方面的资质。这些检测企业为自身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注:数据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
2)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营运车辆检测都已推向市场,检测企业靠服务提高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车源来创收。从业人员素质是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同时,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凭借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检测工作,可以减少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年限,他们是无形资产。提高检测人员素质有以下3方面:①岗位技能业务学习;②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学习;③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3)不正当竞争。
参与不正当竞争在损害其他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危及到了自己,企业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有检测企业应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应局限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外挂”车辆的出现影响了有些企业的生存,但行业管理部门会逐步规范检测市场,清理“外挂”车辆,不要盲目跟风参与不正当竞争,否则将得不偿失。
4)主动接受监督。
检测站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管理和监督行为。督促企业进行人员培训、设备调试修理,对落后淘汰设备及时更新,监督他们是否检车,是否造假数据,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企业如果回避这些监督,最终会被激烈的行业竞争所淘汰。
摘要:黑龙江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数量已逐渐趋于饱和,有些地区建站后即面临亏损,为避免投资失误并减少投资浪费,有必要对检测站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分析了检测站的基本投资、基本支出和收入来源,通过逐项列举和估算,可以对检测站建站的可行性有详细认识,为最后决策提供参考。对经济效益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经营者增加效益提供帮助。
关键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1]范振贵.汽车技术检测的规范与发展[J].山西交通科技,2007(1):26-27.
[2]王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网络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应用[J].淮阳工学院学报,2002(1):14-15.
[3]宋燕铭.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的改造与升级[J].湖南交通科技,2001(1):31-32.
[4]李财,徐洪达,刘建阳.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9(4):25-26.
论建筑钢结构的经济性能及造价问题 篇7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同方案的选择及不同建筑材料的选用对工程造价会有较大影响,下面就主要结构部分进行举例说明基础结构的造价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其工期约占整个建筑物主体工程的25%-30%,造价约占总造价的10%-20%,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设计时应重视地质勘察报告的交底工作,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控制基础的截面尺寸与埋深。这对整座住宅楼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柱网布局与柱子:柱网布局是确定柱子的行距 (跨度) 和间距 (每行柱子相邻两柱间的距离) 的依据。一般来讲,柱网尺寸在6-12m之间,柱距小则传力路线短,上部结构节省材料,但可能基础费用高,因而柱网布局是否合理,对工程的结构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柱子截面形状及大小的选择也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梁:矩形截面梁是最普通的受弯构件,在设计时常被使用,但材料利用率很低。一是因为靠近中和轴的材料应力较低;二是梁的弯矩沿梁长是变化的。由于等截面梁大部分区段应力低,材料得不到很好利用,只有在轴心受力时,材料利用率才可提高。因此,设计时可采用平面桁架代替矩形梁,平面桁架相当于掏空的梁,将梁中多余的材料掏去,这样既经济,自重又可减轻。它还可发展为空间网架,材料的利用率就能大幅提高。
近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结构在多层民用建筑上的应用日渐增长,例如组合楼盖在多层民用房屋楼盖中的应用,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指标的基础上,即可降低梁高、板厚,减轻结构自重和地震作用,又可获得较大的建筑空间,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相对钢筋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轧制H型钢的大量生产,楼承板的多样化,防腐涂料及防火涂料的成熟也为多层民用房屋钢结构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多层钢结构相对钢筋砼结构有如下特点:
质量易控制:钢结构构件工厂加工,节点螺栓连接,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精度有保证,干作业,质量易于控制,钢筋砼结构现场浇注,湿作业,质量与技工水平有很大关系。
施工工期短:钢结构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工序简单,工作面大,施工速度快,钢筋砼结构要钢筋绑扎、支模、浇注、震捣、养护多道工序,耗费人力物力,施工周期长。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钢结构相对钢筋砼结构梁柱截面小,可以降低层高,增大有效使用面积,结构布置灵活,容易获得大空间,能够悬挑较大跨度。
基础工程量减少地震作用弱:钢结构结构自重轻,柔性好,抗震有利,基础受力减小,基础截面降低,基础工程量减少。
钢结构体系在降低造价方面也有特别之处,不同的结构体系和平、立面布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明显。在设计阶段只有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合理的平、立面布置和结构体系,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做到经济适用。列举如下:
根据有关资料测算分析,对于多层建筑,不同层数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为10%-25%;不同层高对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为1.5%-12%。在工艺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小跨度的门式刚架较为经济。一般情况下,门式刚架的最优间距为6m-9m,当设有大吨位吊车时,经济柱距一般为7m-9m,不宜超过9m,超过9m时,屋面檩条、吊车梁与墙架体系的用钢量也会相应增加,造价并不经济。
钢结构建筑所具有的优点决定其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钢结构体系,制造工场化,施工干作业,工期短,工业化程度高,无污染,无建筑垃圾,符合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可见随着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钢结构体系值得在多层民用建筑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康珍珍,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析及结构选型模糊决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经济性能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糠准备
试验选用合肥某食用菌厂提供的采收过3潮菇的油菜菌糠, 拆袋晒干备用。油菜菌糠培养基配方为:油菜秸秆70.0%, 棉籽壳15.5%, 麸皮10.0%, 白砂糖1.0%, 石膏1.0%, 磷肥1.0%, 石灰1.5%。
1.2 试验动物
年龄、胎次、泌乳期以及产奶量相近、体重600kg左右的健康德国荷斯坦泌乳牛20头。供试牛群情况见表1。
1.3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试验于2007年3月1日至5月21日在安徽白帝乳业有限公司三牧场进行, 设试验组和对照组, 均采用固定拴系饲养, 预试期7d, 正试期75d。试验组使用3kg菌糠, 对照组用3kg稻草, 其余所用饲料种类、比例完全相同。试验组于预试期第8天开始采用逐渐增量法过渡试验日粮, 日粮过渡期7d。每头每日混合精料定量10kg;其他青粗饲料 (青贮玉米、啤酒糟、黑麦草和山芋皮等)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日饲喂3次 (5时30分、11时30分、19时) 、挤奶3次, 奶牛精料补充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表3。
(%)
1.4 生产性能测定
产奶量测定:奶牛每35d测量1次日产奶量, 连续测定2d取平均值;乳脂率、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型物和干物质测定:于试验开始和结束各测1次, 连续测定2d取均值, 用丹麦Boss乳品分析仪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糠对产奶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 随着泌乳月份的延长, 供试牛日产奶量呈下降趋势, 但试验组产奶量下降较对照组缓慢, 全期试验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0.47%, 差异显著 (P<0.05) 。
2.2 菌糠对乳品质的影响
从表5可知, 试验组除乳蛋白率略低于对照组之外, 乳脂率、乳糖率、非脂固型物及乳中干物质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说明菌糠对牛奶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否能改善牛奶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6可知, 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饲料成本67.5元, 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42.5kg, 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效益20.13%。在日粮中添加3kg菌糠代替稻草, 奶牛每头每天多产奶1.9kg, 除去菌糠多增加的成本0.9元, 可增加收益3.47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注:粗料每头每天成本6.6元或7.5元 (稻草单价0.2元/kg, 菌糠单价0.5元/kg) ;鲜奶价格按市售2.3元/kg计。
摘要:研究菌糠代替原日粮中的稻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奶牛采食正常, 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P>0.05) ;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10.47%, 差异显著 (P<0.05) ;除乳蛋白略低外, 乳脂、乳糖、非脂固型物和干物质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不显著 (P>0.05) ;且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产奶1.9kg, 增加收益3.47元。
关键词:奶牛,菌糠,生产性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洪龙, 王力生, 蔡海莹, 等.两种白腐菌降解油菜秸秆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8) :33-35.
[2]陆东林, 杨利群, 兰桂芬, 等.菌糠饲喂奶牛的效果[J].新疆农垦科技, 1989 (5) :44-45.
[3]徐廷生, 雷雪芹.用菌糠饲喂奶牛效果好[J].中国农村科技, 2001 (2) :31-31.
[4]李进杰, 蒋明勤, 刘新民, 等.平菇菌糠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 (2) :62-63.
[5]赵华, 张玲.菌糠代替部分精料饲喂泌乳牛试验效果[J].饲料博览, 2003 (4) :33-34.
[6]蒋明琴.食用菌菌糠替代部分精料饲喂奶牛效果好[J].中国农村科技, 2006 (5) :30-31.
经济型汽油机用润滑油性能变化研究 篇9
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 发动机润滑油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性能衰变。为保证发动机摩擦副正常工作、减少磨损, 通过机油泵作用以一定压力使润滑油在发动机中往复循环, 以实现曲轴、连杆等轴承的润滑;通过飞溅润滑实现气缸壁、活塞销等处的润滑;通过自流实现对气门杆、凸轮轴等部位的润滑。但由于润滑油受到氧化、聚合、稀释、分解等作用, 使其性能逐渐弱化甚至失效, 因此发动机应采用合理的换油周期, 以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车辆及所加注汽油机油的牌号
本次可靠性行车试验共选用2辆车况基本相同的乘用车, 均匹配CA4GA1型汽油机, 车辆基本情况见表1。
1.2 试验用汽油机油
本次试验用汽油机油分别采用公司A生产的SJ5W-40汽油机油和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新油理化性能分析分别见表2、表3。
1.3 试验用燃料
试验过程中燃油全部采用93号无铅汽油。
1.4 试验要求
(1) 发动机清洗和加油
可靠性行车试验每次更换机油前, 要对发动机油道进行清洗。首先加入一定量的新油, 怠速运转一定时间后放掉机油, 更换机油滤清器, 将新油加至油标尺满刻度。
(2) 取油样要求
每2 500 km取一个油样, 每次取油样150 m L, 然后向曲轴箱补加等量的新机油。
2 油样理化性能分析
在整个可靠性行车试验过程中, 1号试验车共行驶约13万km, 2号试验车共行驶约15万km。2号试验车从82 902 km开始, 试验油更换为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其中112 874 134 691 km采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 , 旨在比较SJ5W-40汽油机油与SL 5W-30汽油机油性能变化差异及换油周期长短。
合理使用润滑油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换油期。换油周期过长会增加发动机磨损, 换油周期过短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本次可靠性行车试验, 经过定期抽取试验机油油样, 评价试验机油质量衰变规律, 从而确定试验机油合理的换油周期。
2.1 100℃运动粘度变化
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使用指标, 润滑油氧化降解、聚合及轻组分挥发均会导致100℃运动粘度上升, 高速剪切会导致100℃运动粘度下降, 在试验过程中定期取油样补加新油会导致100℃运动粘度数值有所波动。
1号试验车100℃运动粘度变化见图1。由图1可知, 1号试验车在119 807 km处所取试验油样100℃运动粘度为11.48 mm2/s, 100℃运动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其他试验油样100℃运动粘度均属正常。
2号试验车100℃运动粘度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 2号试验车在105 435km处所取试验油样100℃运动粘度为9.257 mm2/s, 100℃运动粘度下降幅度较大, 其他试验油样100℃运动粘度均属正常。
2.2 碱值变化
碱值表示发动机油中含有的碱性物质的多少。很多清净剂有较强的碱性, 用以中和发动机油在使用中氧化所生成的酸性产物。碱值为发动机油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可以表示新油中清净分散剂的大致加入量, 也能表示在用发动机油的剩余清净分散能力。
1号试验车碱值变化见图3。由图3可知, 1号试验车85 408、129 865 km碱值超出正常使用范围。
2号试验车碱值变化见图4。由图4可知, 2号试验车碱值变化正常。
2.3 磨损金属含量变化
试验油样中金属含量的多少和变化程度, 表示金属零部件的磨损状况, 反映了油品的抗磨损性能。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1号试验车和2号试验车铝、铬、铜、铁和铅元素含量变化各异,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试验车零部件的磨损。
(1) 铝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铝元素含量变化见图5。由图5可知, 1号试验车第十八换油期、第十九换油期铝元素含量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2号试验车铝元素含量变化见图6。由图6可知, 2号试验车90 480 km (采用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112 874 km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5W-40汽油机油) 、149 695 km (采用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出现铝元素含量稍高, 换油比较及时。
(2) 铬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铬元素含量变化见图7。由图7可知, 1号试验车第十八换油期、第十九换油期铬元素含量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2 号试验车铬元素含量变化见图8。由图8可知, 2 号试验车试验过程中所取试验油样铬元素含量变化均比较正常。
(3) 铜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铜元素含量变化见图9。由图9可知, 1号试验车在第一换油期10 066 km处试验油样铜元素含量偏高。在第七换油期中, 铜元素含量出现偏高。
2 号试验车铜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0。由图10可知, 2号试验车第一换油期10 260 km试验油样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 铜元素含量偏高。第九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5W-40汽油机油) 铜元素含量出现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4) 铁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铁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1。由图11可知, 1号试验车第十八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铁元素含量出现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2 号试验车铁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2。由图12可知, 2号试验车试验过程中所取试验油样铁元素含量变化均比较正常。
(5) 铅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铅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3。由图13可知, 1号试验车第七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铅元素含量出现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2 号试验车铅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4。由图14可知, 2号试验车第五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 铅元素含量出现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6) 锰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锰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5。2号试验车锰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6。由图15和图16可知, 1号、2 号试验车所取试验油样锰元素含量与所用无铅汽油中锰元素含量有直接关系, 无铅汽油中锰元素含量高, 则润滑油中锰元素含量高, 反之亦然。
2.4 非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1号试验车硅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7。由图17可知, 1号试验车在第一换油期10 066 km处、第十三换油期85 408 km处和第十六换油期107 488 km处所取试验油样硅元素含量偏高, 换油比较及时。在第七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硅元素含量出现偏高。第十一换油期、第十四换油期、第十七换油期、第十八换油期和第十九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硅元素含量偏高, 说明发动机出现异常。
2号试验车硅元素含量变化见图18。由图18可知, 2号试验车在第一换油期10 260 km处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 、第十四换油期97 903 km处 (采用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第十九换油期134 691 km处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 、第二十换油期142 223km处 (采用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和第二十一换油期149 695 km处 (采用公司B生产的SL5W-30汽油机油) 试验油样硅元素含量偏高, 换油比较及时。第十二换油期81 067、82 902 km处 (采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 硅元素含量偏高。第十三换油期所取试验油样 (采用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 硅元素含量偏高, 发动机出现异常。
3 结论
(1) 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和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均能满足CA4GA1型发动机的润滑要求。
(2) 在保证空气滤清器清洁的情况下, 使用公司B生产的SL 5W-30汽油机油换油周期可达到7 500km, 使用公司A生产的SJ 5W-40汽油机油换油周期可达到5 000 km。
相关文章:
改性聚酯纤维及产品性能分析02-17
铝及铝合金性能介绍02-17
断裂性能试验及裂纹扩展寿命分析02-17
纳米材料的性能及研究02-17
河豚毒素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02-17
空斗墙房屋加固及抗震性能研究02-17
新型纤维的性能及应用02-17
技术经济性能02-17
结构及性能02-17
参数及性能指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