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疾控中心 知晓率 疾病

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共15篇)

篇1: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姓名:答对题数: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的完好状态。您好认为这种说法对吗?A.对B.不对

2、健康生活方式内容包括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你认为对吗?A.对B.不对

3、成年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几小时?A.7-8小时B.10小时以上

4、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关病吗?A.会B.不会

5、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对健康无害吗?A.对B.错

6、您认为下同哪组数据属于正常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范围?

A.120/80毫米汞柱B.150/100毫米汞柱

7、您认为成年人正常脉搏次数是多少?A.60―100次/分钟 B.30―50次/分钟

8、打针比吃药好得快,生病了应尽量打针,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A.错B.对

9、按国家规定给孩子打预防针能预防哪类疾病?A.传染病B.慢性病

1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该拨打哪个电话?A.120B.11911、药盒外包装右上角的“OTC”表示非处方药吗?A.对B.错

12、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立即拨打火警119,这种说法对吗?A.对B.错

13、测量腋下体温时,应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10分钟后取出来读数,您认为正确吗?A.对B.错

14、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多少克?A.6克B.12克

15、成年人每天食油摄入量不宜超过多少克?A.25-30克B.40-50元

篇2: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县卫生局工作人员,我将对你及家庭健康知识进行调查,您的回答十分重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善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方式,大约需要占用您10分钟时间,谢谢您的配合!

姓 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正确题数

健康知识

1、下列哪一数值的血压属于正常血压(毫米汞柱)?()A.120/80 B.140/70 C.120/95 D.140/95

2、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午后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时,您会怎么办?()A.注意休息、增加营养B.自己买些感冒药吃 C.对症治疗D.及时到可以诊治结核病的医疗机构就诊

3、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A.接种疫苗 B.在有疾病流行的时候吃一些预防性药品 C.吃一些保健品D.增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4、下列哪组疾病与吸烟关系密切?()A.冠心病、肺癌B.感冒、病毒性肝炎 C.肺癌、艾滋病D.冠心病、病毒性肝炎

5、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A.工作接触、性接触和血液用 B.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C.血液、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接触

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有哪些?()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戒烟限酒D.多饮水E.心理平衡。

7、为预防狂犬病,家庭养犬抓伤、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A.尽快包扎好伤口以防感染 B.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 C.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D.用肥皂在流水上清洗伤口

8、影响职工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A.化学毒物 B.生产性粉尘 C.物理因素 D.职业性外伤等。

9、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下列哪些疾病的危险?()A.肥胖 B.高脂血症 C.脂肪肝 D.动脉粥样硬化

10、下列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传播给他人?()A.传染性肝炎B.肺结核病C.流行性感冒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县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县卫生局工作人员,我将对你及家庭健康知识进行调查,您的回答十分重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善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方式,大约需要占用您10分钟时间,谢谢您的配合!

健康行为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应超过多少?()A.15克B.20克C.25克D.35克

2、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多少?()A.5克 B.6克 C.7克 D.8克

3、您认为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B.切生肉的砧板,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C.蔬菜和生肉应该与熟肉、凉菜用不同的砧板 D.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凉菜

4、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牙,应选择在哪个时间?()A.早晨 B.中午 C.晚上 D.睡前

5、突遇火灾时,如果无力灭火应当怎样做?()

A.不顾及财产,迅速逃生B.抱头蹲下 C.躲在床下或壁橱里,等待救援D.坐电梯逃生

6、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首先拔打的电话?()A.120电话 B.110电话 C.119电话

7、食品外包装的标识内容必须包括下列哪些内容才可以食用?()A.生产日期 B.保质期 C.配料清单 D.生产厂家地址 E.厂名

8、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哪些?()A.用盆里的水 B.用流动的水 C.使用肥皂

9、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个人卫生应注意什么?()A.勤洗手 B.常洗澡 C.不共用毛巾 D.不共用办公用品

10、正确使用安全套主要可以预防哪些传染病?()A.艾滋病 B.性病 C.结核病

****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答案)

一、健康知识

1、下列哪一数值的血压属于正常血压(毫米汞柱)?(A)A.120/80B.140/70C.120/95D.140/95

2、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午后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时,您会怎么办?(D)A.注意休息、增加营养B.自己买些感冒药吃 C.对症治疗D.及时到可以诊治结核病的医疗机构就诊

3、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A)A.接种疫苗B.在有疾病流行的时候吃一些预防性药品 C.吃一些保健品D.增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4、下列哪组疾病与吸烟关系密切?(A)A.冠心病、肺癌B.感冒、病毒性肝炎 C.肺癌、艾滋病D.冠心病、病毒性肝炎

5、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B)A.工作接触、性接触和血液用B.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C.血液、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接触

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有哪些?(ABCE)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戒烟限酒D.多饮水E.心理平衡。

7、为预防狂犬病,家庭养犬抓伤、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BCD)A.尽快包扎好伤口以防感染B.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 C.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D.用肥皂在流水上清洗伤口

8、影响职工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ABCD)A.化学毒物B.生产性粉尘C.物理因素D.职业性外伤等。

9、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下列哪些疾病的危险?(ABD)A.肥胖B.高脂血症C.脂肪肝D.动脉粥样硬化

10、下列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传播给他人?(BCD)A.传染性肝炎B.肺结核病C.流行性感冒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健康行为题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应超过多少?(C)A.15克B.20克C.25克D.35克

2、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多少?(B)A.5克B.6克C.7克D.8克

3、您认为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C)A.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B.切生肉的砧板,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C.蔬菜和生肉应该与熟肉、凉菜用不同的砧板 D.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凉菜

4、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牙,应选择在哪个时间?(D)A.早晨B.中午C.晚上D.睡前

5、突遇火灾时,如果无力灭火应当怎样做?(A)A.不顾及财产,迅速逃生B.抱头蹲下 C.躲在床下或壁橱里,等待救援D.坐电梯逃生

6、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首先拔打的电话?(A)A.120电话B.110电话C.119电话

7、食品外包装的标识内容必须包括下列哪些内容才可以食用?(ABDE)A.生产日期B.保质期C.配料清单 D.生产厂家地址E.厂名

8、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哪些?(BC)A.用盆里的水B.用流动的水C.使用肥皂

9、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个人卫生应注意什么?(ABC)A.勤洗手B.常洗澡C.不共用毛巾D.不共用办公用品

篇3: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1 对象与方法

在章丘市所辖乡镇中随机抽取两个乡镇, 随机走访两个乡镇的常驻农村居民, 并进行调查。参考有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 (10条) 。由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担任调查员, 入户调查并填写问卷。以各题的正确率为知晓率, 多选题以回答正确率达60%以上者判为知晓。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1386人, 其中男712人, 女674人;20~29岁77人 (5.56%) , 30~39岁203人 (14.65%) , 40~49岁399人 (28.79%) , 50~59岁350人 (25.25%) , 60岁及以上357人 (25.76%) 。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7.42% (5186/13860条) 。其中知晓率最高的是“每天吸烟最多不超过多少支”, 知晓率最低的是“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多少克”。各项知识调查情况详见表1。

2.2 不同性别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表1)

各项知识调查中, 不同性别对“每人每天吃油不宜超过多少克”、“每天饮酒不要超过多少克”、“每天食用哪几类食物算合理膳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情况 (表2)

表2可见, 随年龄增长知晓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章丘市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7.42%, 略高于2008年山东省部分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36.35%) [1]。本次问卷项目要求精确回答, 与2008年的调查问卷相比难度较大, 根据走访中的了解估计, 如果本次调查使用2008年问卷, 知晓率将会大幅提高。由此说明, 近年来慢性病防治工作在农村居民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次调查中, 知晓率最高的是“每天吸烟最多不要超过多少支”, 这与“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较大有直接关系;最低的是“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多少克”, 与章丘居民饮食习惯及宣传工作未能引起居民足够重视有关。另外, 女性居民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高于男性, 这与不同性别居民对生活常识及其他信息关注程度不同有关;各年龄段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降低趋势, 考虑与信息来源、知识接受程度、生活习惯的依赖程度有关。

近年来, 大量研究证明, 慢性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最佳途径就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活动。笔者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县 (市) 创建活动中形成的政府重视、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有利形势, 进一步加大、加深慢性病防治工作, 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新医改”、“新农合”、“健康山东”及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工作相结合, 认真执行“卫生服务大篷车”、“打造免费千米服务圈”、“首诊测血压”等一系列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二是继续做好“健康生活方式大课堂”活动, 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 让“大课堂”村村开花, 使更多的居民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在全市推行“医护防团队对自我管理群体, 管理对象积极参与, 实现自我效能”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 利用自我管理小组的作用督导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四是根据农村居民特点制作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材料, 提高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篇4: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关键词:营养知识 知晓率 运用情况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6-0073-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之上,居民逐渐重视日常饮食的健康和科学,在饮食的选择及烹饪方面开始倾向食物的营养价值[1]。另一方面,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不可否认,这些慢性病都与日常饮食有关。而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物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慢性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居民正确掌握和运用营养知识。我国很多地区定期调查和发布当地居民的营养知识分析报告,促进了当地居民合理科学饮食习惯的培养,也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徐州地区此方面的工作尚属空白。为了解徐州居民营养知识知晓及运用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积极有效的营养知识宣教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徐州市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知晓及运用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方式抽取徐州市鼓楼区、云龙区、铜山区、泉山区居民482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拦截访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营养知识。调查过程中由专人进行问卷解释及核对,及时更正错误和补充遗漏。

1.3 统计方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预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2份,有效率96.4%。其中男性221人(45.8%),女性261人(54.2%);16岁以下38人(7.8%),16-20岁63人(13.1%),21-25岁66人(13.7%),26-30岁62人(12.8%),31-40岁82人(17.0%),41-50岁77人(15.9%),51-60岁58人(12.0%),60岁以上36人(7.3%);初中及其以下学历者113人(23.4%),高中及中专学历者86人(17.8%),大学及大专学历者215人 (44.6%),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者68人(14.2%);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0元的71人(14.7%),500-1500元的120人(24.9%),1500-3000元的195人(40.4%),3000-5000元的61人(12.6%),5000元以上的35人(7.4%)。

2.2 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居民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良好。95.3%的受调查人群知道烹饪前对蔬菜应先洗后切,91.9%的人群知道肉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另有95.6%的人群了解补钙食物。但同时42.4%的受调查人群不知道长期食用剩菜剩饭会对身体造成不利。而对于糖尿病人食物选择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在调查中有28.7%的居民认为糖尿病人不能食用香蕉等水果。另外对于相对指导意义较为重要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较低,仅为40.3%。

2.3 不同特征人群营养知识知晓率差异情况

男性和女性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没有明显差异 (P<0.05)。在“吃肉是否越多越好”的问题上,女性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在“长期吃剩菜剩饭是否会对身体不利”和“大量饮酒会引起哪些疾病”的问题上男性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蔬菜水果是否可以当饭吃”和“节食行为对身体有何影响”的问题上男性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16岁至50岁的受调查人群其营养知识知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50岁之后呈下降趋势。文化程度越高,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其中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人群的知晓率最高,显著高于初中及其以下、高中及中专学历人群(P<0.05)。不同收入居民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无显著差异(P<0.05)。

2.4 营养知识运用情况

调查中发现,有75.0%的受调查人群表示会将营养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但在具体问题上则表现不一致。83.5%的居民表示雖然知道常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利但依旧会食用;45.4%的男性居民表示知道大量饮酒的害处但还是存在大量饮酒的问题;30.9%的女性居民表示知道节食行为对身体不利但还是会节食,同时有23.0%的女性居民在了解蔬菜水果不能当饭吃之后还是保持此习惯。

3 讨论

通过普及营养知识、合理安排饮食提高各地区居民身体健康,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我国许多地区研究人员皆进行过相关调查与分析。比如南京市、深圳市、太原市、攀枝花市、郑州市等地区分别在2000年至2012年间对本地区居民营养知识和与之有关的慢性疾病做过调查[4-7]。王灿楠等人早在2001年分别对20世纪90年代徐州地区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状况进行过调查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在10年中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调查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发展中,徐州市城市居民食物消费及膳食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植物性食品消费比例偏低,动物性食品消费比例偏高,钙摄入量仅达推荐膳食供给量的44.6%,同期营养相关性疾病死亡率显著增高;徐州市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明显改善,谷类热能百分比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降至合理范围,动物性食物消费比例虽与中国期望膳食模式有一定差距,但呈持续增长趋势,钙摄入明显不足,10年间营养相关性疾病死亡率未见明显变化[8-9]。

nlc202309012153

徐州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居民的经济收入相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20多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增长了20多倍。在居民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也在不断积累中,徐州市居民开始关注如何让自己吃饱的同时又吃得更健康。此次调查总体而言,徐州市居民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受调查人群对日常宣传较多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大部分人群知道富含Vc的食物、不是肉吃得越多越好、蔬菜应当先洗后切以及可以补钙的食物。但对于一些习以为常却错误的营养误区居民的知晓率较低,如长期吃剩菜剩饭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以及节食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作为指导我国居民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行为的营养知识,其理论指导意义非常重要。但在调查中发现,仅有40.3%的居民知道,说明徐州地区有关部门对摄取营养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应加强其宣传工作。值得欣慰的是,此结果相对于赵超等人于2010年所做调查结果有所上升,当时徐州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仅为32.5%[10]。随年龄的升高居民对营养知识知晓率在50岁之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50岁之后呈下降趋势。文化程度越高,营养知识知晓率就越高,这一结果与曾果等人的研究一致[11]。不同性别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人群对营养知识知晓率无显著差异。

调查还显示,虽然部分居民知道营养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存在“理论”与“行为”脱节的现象。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因为不愿意“浪费”而坚持食用剩菜剩饭、因为应酬较多而“不得不”大量饮酒、因为节食和把水果蔬菜当饭吃是比较“容易”的减肥方法。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对营养知识的知晓及运用和慢性病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够透彻,以及这些行为对个人和家庭的深远而可怕的影响没有深刻的意识。

营养知识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且工程庞大的任务,对居民合理安排饮食、减少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密切联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营养知识才有可能对其进行适当的运用,纠正错误的饮食行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力度,公众媒体也应正面积极的报道营养知识信息,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知识的传达,将此项工作长期、稳固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宇鸿,张海.食品营养与保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2]梁春琦,石光.我国慢性病挑战与防控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34-537.

[3]荣莹,苗苗,孙桂菊.南京市部分居民营养补充剂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9):676-679.

[4]贺良明,张家华,蒋德勇.攀枝花市城乡居民营养保健知识及营养状态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0,26(3):301-303.

[5]张丹霞,李燕妮.深圳市社区居民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635-1636.

[6]邱服斌,毋亚男,王晓君.太原市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0):896-899.

[7]贺梅杰,韩勇,杨道泓.郑州市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2010,48(30):95-97.

[8]王灿楠,韦平,余加席.徐州市城市居民近10年食物消费变化及其对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1,21(4):332-335.

[9]王灿楠,余加席,韦平.徐州市农村居民20世纪90年代食物消费与膳食结构变化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1,21(6):482-484.

[10]赵超,徐雯蓉,李胜利.徐州市居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情况的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82-84.

[11]曾果,蔣燕,赵晓燕.城市社区签约居民知、信、行及指导需求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4):253.

篇5:健康知识知晓率 调查问卷

本调查不记名,因而请您放心如实回答调查员的提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谢谢!

调查地点:________市__________街道 __________社区 性别:① 男② 女您今年周岁 您的民族:① 汉族②朝鲜族 ③ 满族④回族⑤其他

您的文化程度:①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② 小学③ 初中④ 高中/职高/中专⑤ 大专/本科⑥ 硕士及以上

您现在的职业:①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②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③ 专业

技术人员④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⑤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⑥ 商

业和服务业人员⑦ 生产及运输设备操作工人⑧ 学生⑨ 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⑩

离退休人员⑪ 农民工⑫其他

现在,我们想问您几个与健康有关的问题。

1、打针比吃药好得快,生病了就应该尽量打针,你认为这种说法:①对②

错③不知道

2、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对健康无害,你认为这种说法:①对②错③不知道

3、心理问题不算病,无需去看医生,你认为这种说法:①对②错③不

知道

4、您认为按国家规定给孩子打预防针能够预防哪类疾病①传染病②慢性病③营养不良④不知道

5、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咳痰两周以上、低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时,哪种是最

好的做法?①先扛着,感觉严重时再看病② 自己买些感冒药吃③立即去医院

看病④不知道

6、您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a.戒烟、限酒 □b.平衡膳食□c.与人和睦相处□d.多吃保健品、营养

品□e.控制体重□f.多吃多睡 □ g.经常运动□h.不知道□

7、关于戒烟,您认为下列说法哪些正确:a.戒烟越早越好□b.只要戒烟,就对健康有好处□c.烟瘾是无法戒掉的□

d.老年人没必要戒烟□e.不知道□

8、您是否能做到不与他人共用毛巾?①能②不能

9、如果被犬、猫抓伤、咬伤后,您会:①立刻注射狂犬病疫苗 ②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

洗伤口,并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 ③用水冲洗即可④用民间土方进行伤口处理⑤不知道

10、您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蔬菜和生肉应该与熟肉、凉菜用不同的砧板 ② 切

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 ③ 切生肉的砧板,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④ 不

知道

篇6: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了解我们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我们诚意邀请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感谢你的支持。

调查地点: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乡(镇)村组

一、基本情况

1、性别()①男 ②女

2、出生日期:年月日

3、民族()

①汉族 ②苗族 ③布依族 ④瑶族 ⑤水族 ⑥其他

4、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 ②初中 ③高中/技校/中专 ④大专及以上⑨不详

5、职业()

职业:农民工人 公务员及干部 ④专业技术人员 ⑤其他

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1、您的血压()

A.知道,是 B.不知道 C.从没有测量过

2、您的血糖()

A.知道,是B.不知道 C.从没有测量过

3、血压值大于等于多少可判定为高血压?

A、150/100mmHg B、140/90mmHg C、130/80mmHg D、不清楚

4、国家免费治疗肺结核()A.知道 B.不知道

5.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途径()

A.共用剃须刀 B.共用化妆品 C.共用餐具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高血压病人每年至少开展()次随访。A.1次 B.4次 C.2次 D.3次

7.你认为狂犬病能够治好吗?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8.你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吗?()

A.不知道 B.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C.头晕、眼花、耳鸣

9、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主要是为了预防()A.肠道传染病 B.呼吸道疾病 C.血源性疾病

10.食用盐加碘的好处是

()

A、预防缺碘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B、预防胎儿或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俗称呆小病)

C、以上都是

三、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1.你每天的运动量()

A.不运动 B.6000步以下 C.6000步以上 2.你家平均每个人食盐量()A.6克以下 B.8-12克 C.12克以上 3.您每年会主动去测量血压()A.不会 B.会

4.您每年会主动去测量血糖()A.不会 B.会

5.您经常吸烟吗?()6.从不 B.偶尔 C.经常 7.您经常饮酒吗?()

8.A.从不 B.偶尔 C.经常 9.您平时关注健康方面的知识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0.您对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有何建议?最想了解哪些健康知识? 建议:

篇7: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知晓率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________ 性别:男/女 年龄: 岁 文化程度: 调查单位: 鲁山县卫生计生监督所 调查时间: 2018.06.30

二、基本知识和理念题(单选题)

1、你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①身体和心理健康,能适应社会环境压力

②肥胖但没有疾病 ③身体强壮,没有疾病或虚弱 ④不知道

2、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哪4个方面?()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保证睡眠 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道德健康、心理平衡 ③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④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证睡眠

3、劳逸结合需要每天保证多少个小时的睡眠?()①6~8小时 ②7~8小时 ③8小时以上皆可 ④无所谓,只要身体未感到不适均可

4、您认为下面哪种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①血液 ②性接触 ③母婴 ④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5、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飞沫传播,下列哪种不属于飞沫?()①咳嗽 ②呼吸 ③打喷嚏 ④大声说话

6、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什么时候戒烟最好?()①越早越好 ②等身体有病时才戒 ③在亲人劝阻之后 ④在医生指导之后

三、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题(多选题)

7、如何在家里做到安全食用食品?()

①饭菜要做熟 ②不吃变质食品 ③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④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8、合理膳食就是要求:()

①清淡少盐 ②注意荤素搭配 ③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④少食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9、经常开窗通风的好处是:()①置换室内的混浊空气 ②保持空气的清新度 ③增氧 ④杀菌去尘

10、妇女怀孕后的正确做法是:()①及时去医院体检 ②孕期体检至少4次 ③住院分娩 ④适量活动

11、生病后的正确做法是:()①及时就诊 ②小病就不必去医院看病

③配合医生治疗 ④按医嘱用药

12、用药的正确做法是:()①适当使用镇痛药 ②不滥用抗生素 ③不滥用镇静催眠药 ④越贵的药越好

四、基本技能题(是非题)

13、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10急救电话,报警时拨打120。()

14、发生火灾时,要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15、抢救触电者时,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应首先要切断电源。()

16、测量人的体温:①把体温表用力甩到37℃以下;②把有水银的一头放在口中或紧夹在腋下(腋下如有汗要先擦干);③停五、六分钟后取出来,取出时不要紧张,不要再甩动。()17、18、是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保健食品的标志。()

篇8: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目前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知识及态度的调查多数采用自行设计问卷, 无统一标准, 致使各地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无从比较[6]。本研究采用了卫生部2010年下发的《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8]中提供的统一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农村普通人群进行调查, 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2年7月-9月,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共抽取河北省12县, 每县抽取1镇, 每镇抽取2村, 共24村, 每村抽取50名, 共1200名意识清醒, 能配合调查工作的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 回收问卷1084份, 其中1003份为有效问卷, 回收率达到90.33%, 有效率为92.53%。

1.2 问卷编制

问卷内容包括三方面, 即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

农村居民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

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共20个条目, 是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之一, 主要来源于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卫办疾控发[2007]84号) 。问卷内容为精神卫生的一些基础知识答对一题计1分, 答错计0分。最后计算总分, 则为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条目的答题正确率=正确回答该条目的样本数/总样本数;总体正确率=样本中所有个体正确回答的所有条目之和/ (样本数×条目数) ×100%。得分越高, 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

精神疾病态度问卷也是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之一, 共12道题, 每题按完全同意-完全不同意5级计分, 第1、2、3、4、8、10题:“完全同意”计5分, “基本同意”计4分, “不好说”计3分, “基本不同意”计2分, “完全不同意”计1分。第5、6、7、9、11、12题反向计分。最后计算总分, 则为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20分为态度差, 20-40分为态度一般, ≧40分为态度积极, 得分越高, 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越正面, 越包容。

1.3 研究程序

本研究通过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查。于2012年7月-9月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以入户当面填写问卷方式对河北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告知本次调查目的及意义, 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自行填写问卷, 当场回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查, 剔除无效问卷。

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录入全部有效数据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计量资料用 (均数±标准差) 描述, 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 正态分布变量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 对于非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此次调查男性521人, 占51.9%;女性482人, 占48.1%。其中, 年龄最小者为22岁, 最大为78岁, 平均为49.9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占26.9%, 小学及初中占55.7%, 高中及以上占17.4%。

2.2 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分情况 (表1)

河北省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为11.8±3.0分, 总体正确率为59.1%。其中, 正确率小于50%的条目有2、4、6、17、18、19、20。

2.3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得分情况 (表2)

河北省农村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态度总平均分为34.1±5.7分。其中, 只有5、8、10项平均分超过3分。

2.4 问卷得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3)

检验, 自变量与应变量均呈正态分布, 因此, 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个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文化程度与态度问卷得分负相关。文化程度越高, 态度问卷得分越低;知识问卷得分与态度问卷得分呈正相关, 知识问卷得分越高, 态度问卷得分越高, 但以上相关关系并不密切 (r<0.50) 。年龄和性别与知识与态度问卷得分没有统计学相关性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河北省农村居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9.1%, 达到了卫生部等要求的2010年知识知晓率达到50%的目标, 但与2015年达到8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9]。田梅等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部分农村的心理健康知晓率为55.6%[7],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比有所提高, 可能与该省今年来对精神卫生工作不断重视, 加强了宣传教育力度有关。但胡号应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两年前即2010年广州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已达到了60.2%[10], 较河北省高, 这可能与广州市经济较河北省发达, 卫生资源和健康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有关。王文菁等研究也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各类人群, 包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照顾者、健康人等, 对精神卫生知识需求更多[11]。问卷中正确率低于50%的条目主要集中在精神疾病的病因、预后以及相关精神卫生纪念日方面, 另外, 关于精神疾病的预防及药物治疗知识的正确率也不高, 与张宏伟、胡号应及梁小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0,12,13], 表明以上方面是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精神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 提示各级相关部门应予以足够重视, 进一步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此外, 研究显示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均与知识问卷得分不相关, 与蒋怡华、胡号应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0,14]。

河北省农村居民对精神疾病及病人态度总体处于一般水平, 其中多数条目得分低于3分, 明显低于广州市调查结果, 与王文菁的研究结果一致, 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对精神疾病和病人的态度越正面[11]。此外, 林丁盛和胡号应等认为学历越高, 了解关于精神病的知识越多, 对精神病人的包容性就越大[10,15], 但本研究文化程度与态度问卷得分呈现负相关, 可能原因为:学历越高其接触各种精神疾病途径相对较多, 如电视、广播、书籍等, 但多数媒体关于精神疾病的宣传是负面的, 如暴力等, 这无形中使得公众过高地估计了精神病的社会危害性, 加大了对精神疾病及病人的误解。而教育水平低者对这些负面信息接触少, 因此可能更容易以正面态度对待精神病人[10]。另外, 国外学者提示, 随着神经诊断及治疗技术在神经精神障碍领域的应用, 人们有望将精神疾病视为如癌症、糖尿病等疾病一样, 可应用医学方法来处理[16], 因此, 认为提高公众的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将有助于改变人们对精神疾病消极态度[17~18]。但事实并不乐观, Schomerus等的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知识的增加, 其对精神疾病及病人的态度并未见好转, 甚至变得更差[5]。而本研究中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虽然呈现正相关, 但相关性并不密切, 与期望相距甚远。以上结果均提示, 仅靠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并不能够有效改变其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消极、负面态度。

4 研究不足与启示

篇9: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对象:长春市绿园区铁西街道龙泉社区年龄15~60岁居民300人。其中社区居民150人、初三学生100人、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人。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干预前后分别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健康知识传播的因素。本次调查采取的问卷共11个问题,为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中“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试点项目”中的问卷。

干预措施:2005年3月~2006年5月,通过“相约健康社区行”知识讲座,中小学校举办以“健康社区、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班队会,向社区居民发放限盐勺,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利用卫生宣传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等干预活动,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

数据录入与处理:调查数据整理后,使用SAS软件系统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学处理。对分类数据采用X2检验方法。

结 果

健康干预前后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比较:健康干预前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健康干预前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11项答对10项及以上的记为优秀,答对6项及以上记为及格。健康干预前后城市居民健康知识优秀率和及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影响因素分析:①健康干预后不同性别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性别居民对健康知识优秀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健康干预后不同年龄居民对健康知识各项知晓情况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年龄居民对健康知识优秀率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0岁以下人员健康知识优秀率相对较高。③健康干预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健康干预后不同职业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职业居民健康知识达到优秀率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见学生知识优秀率相对较高,而国家机关人员知识优秀率相对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讨 论

健康干预前后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优秀率由6.00%提高到67.67%,及格率由83.00%提高到99.67%。可见本次健康干预项目的实施的效果很明显。健康干预前,居民可能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较少或不全面,相应健康行为的形成也会受到影响。经过近1年的健康干预,居民的健康知识有显著提高,对于今后健康行为的形成也会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健康干预后在不同性别居民中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差别不大。这可能因为男性和女性在知识接受方面的能力基本相同,健康干预影响不大。

健康干预后在不同年龄居民中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优秀率分别为:30岁以下为82.93%,30岁到49岁为59.61%,50岁以上为56.86%。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均可以影响生活方式的选择;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和自制力等心理社会变量也是健康生活方式重要的影响变量[1]

健康干预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知识知晓优秀率有差异:大专以下居民健康知识知晓优秀率为72.18%,大专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1.92%。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对健康越重视,与此处分析的结果相反。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大专以下人群包括学生,而且学生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干预后不同职业居民健康知识知晓优秀率的提高是学生较高(87.62%),而国家机关人员和其他人员较低(51.43%和41.67%)。这可能是由于学生比国家机关人员和其他人员接受知识能力强,可塑性强,国家机关人员和其他人员由于工作忙、压力大对健康的重视不够。今后的健康干预工作在此人群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而言,本次健康干预效果较明显。健康生活方式在预防和改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结局方面的研究结果是肯定的,目前研究者已经就健康生活方式的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改变的阶段和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为描述性研究以及验证概念框架,开始涉及到干预研究。干预的模式尚不成熟,而健康教育在生活方式改变中的作用已经逐步被研究得到证实和肯定[2]

参考文献

1 马骁.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篇10: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一、健康知识部分(请在正确的答案上打“√”。)

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正确答案:K)

A、早晚洗脸; B、早晚刷牙;C、饭前便后要洗手; D、睡前洗脚;E、勤洗头; F、勤洗澡;G、勤剪指甲; H、生吃瓜果要洗净;I、不喝生水; J、不躺着看书。K、以上都是

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正确答案:I)

A、饭前便后应洗手; B、吃东西前应洗手;C、劳动(干活)后应洗手; D、玩游戏后应洗手;E、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 F、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G、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 H、拿碗筷前应洗手。I、以上都是

3、小学生每天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正确答案:A)A、10小时 B、8小时C、6小时 D、5小时

4、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正确答案:A)

A、30-50厘米或一尺左右 B、80-100厘米或一尺半 C、二尺左右 D、不知道

5、为什么不能喝生水?(正确答案:A)

A、生水中含有细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B、营养不良C、感冒发热D、头晕、乏力 E、以上都是

6、为什么不能吃腐败变质食物?(正确答案:A B C)

A、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B、容易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C、或发生食物中毒D、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E、以上都是

7、挑食和偏食的害处:(正确答案:D)

A、导致营养不良 B、影响生长发育 C、容易患病,影响身体健康 D、以上都是

8、为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正确答案:A)

A、影响胃肠正常消化,B、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C、引起胃病。D、以上都是

9、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正确答案:B)

A、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头屑、B、能清除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C、以上都是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么好处?(正确答案:D)

A、消除眼睛疲劳 B、保持视力 C、预防近视眼 D、以上都是

二、健康行为

1、你每天洗脸的习惯是:(A)A.早晚都洗 B.只早上洗 C.只晚上洗

2、你是否做到:(C)

A.饭前洗手 B.便后洗手C.饭前便后都洗手 D.饭前便后不洗手

3、条件可能时,你会做到:(A)A.每天洗澡 B.偶尔洗澡 C.不洗澡

4、手触摸脏东西后:(A)A.应洗手 B.不用洗手

5、你的刷牙习惯是:(A)

篇11: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社区名称:年

一、健康知识知晓情况(1-8题单选,9、10题多选,满分15分)

1、您知道一般成年人平均每天吃的食盐量不能超过多少克吗?

①5克②6克③8克④10克⑤不知道

2、您知道每天运动量相当于多少步以上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①1000步以下②1000—3000步③4000—10000步

3、您知道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重指数是多少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

①18.5以下②18.5—23.9③24—27.9④28以上

4、腰围过粗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您知道中国成年人的理想腰围是多少吗?(㎝)①男性超过85㎝、女性不超过80㎝②男性超过95㎝、女性不超过90㎝

5、您知道下面哪个是成年人确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吗?(mmHg)

①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00②收缩压≥160和(或)舒张压≥95

③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④收缩压≥120和(或)舒张压≥80⑤不知道

6、您知道高血压与哪些危险因素有关吗?(答对3项及以上即算正确)

①回答正确②回答错误③不知道

7、您知道以下哪种是正常血糖值吗?

①空腹血糖<3.0餐后2小时血糖<6.1②空腹血糖<6.1餐后2小时血糖<7.8③空腹血糖<7.8餐后2小时血糖<11.1④不知道

8、您知道哪些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吗?(答对3项及以上就算正确)

①回答正确②回答错误③不知道

9、您认为吸烟会不会影响您家人的健康?①无影响②有影响③不知道

10、您知道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健康吗?

①合理饮食②适量运动③戒烟限酒④心理平衡

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单项选择,满分30分)

11、您吸烟吗? ①每天②有时③偶尔④不吸烟

12、您平时大量饮酒吗?(大量指超过3两50度白酒或3斤啤酒或9两红酒的量)

①每天②有时③偶尔④不喝酒

13、您平均每天吃的食盐量约有多少克? ①6g②8g③10g④10g以上

14、您每天运动量相当于多少步?①不运动②4000以下③4000—6000④7000—1000015、您知道您的体重是多少吗?①知道 体重②不知道

16、您知道您的腰围是多少吗?①知道 腰围②不知道

17、您每年都会测量您的血压吗?①会血压②不会

18、您最近一年有检查过您的血糖吗?①有血糖②没有

19、您购买食品时会注意看食品标签的内容吗?①会仔细阅读②偶尔看看③从来不看

20、您会根据食品标签的内容来合理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食品吗?①会②不会 ③不懂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1、性别:A男B女

22、年龄:岁

23、职业:A 工人(含农民工)B农民C 教师D公务员E军人F 个体劳动者

G 企业管理人员H 企业销售人员I无业人员J其他

篇12: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居委/单位

一、健康行为部分:

1、你每天洗脸的习惯是:(A)

A、早晚都洗B、只早上洗C、只晚上洗

2、急性腹痛的病人在去医院之前,主张:(C)

A、先用止痛药B、先用消炎药C、忍一下,不乱服用药物 D、不知道

3、你的洗澡毛巾,每天晾挂在(B)

A、挂在洗手间内B、阳台通风见光处

4、你吃早餐吗?(A)

A、每天吃B、偶尔吃C、从来不吃

5、使用加碘盐烹调时,你习惯于:(C)

A、高温油锅加热炸盐放食物B、把盐和食物同时下锅

C、临上菜时再加盐

6、你开启抽油烟机和排气扇的习惯是在:(A)

A、只要用煤气炉点火前就开启B、炒菜有油烟升起来时开启

C、在要用锅炒菜前开启

7、当中暑时,进行自救的正确做法是:(C)

A、关紧门窗B、多穿衣服C、冷水擦身D、喝浓盐水

8、假如有人(特别是你的好朋友)劝你吸烟时,你会怎么做?(C)

A、与他(她)一起吸B、坚决不吸C、自己不吸也劝他(她)不吸道

9、你吃盐多吗?(C)

A、较多B、很多C、一般D、较少

10、日常生活中你多长时间给餐具消毒一次?(D)

A、7天B、10天C、5天D、1天、不知D

二、健康知识部分:

1、牛奶能提供人体所需的(C)

A、镁B、钾C、钙

2、能传播乙肝者(传染源)是(B)

A、患丙肝的人B、身体内有乙肝病毒的人C、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人

3、甲型肝炎传播途径是(B)

A、与乙肝患者共用针具B、通过粪-口途径C、蚊子吸血

4、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C)

A、通过消化道传播B、通过血液传播C、通过空气传播

5、艾滋病的学术全称为(C)

A、先天性免疫综合征B、感染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6、“世界艾滋病日”为每年的(C)

A、4月l日B、9月1日C、l2月1日

7、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是(A)

A、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B、性传播,消化道和血液传播传播,血液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8、肉类含脂肪最低的是(C)

A、猪肉B、牛、羊肉C、鸡肉

9、健康教育的核心是(C)

A、提高人民知识水平B、提高生活质量

C、改变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10健康的标准是(D)

A、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B、不胖不瘦,身体强壮C、能吃能睡无大病体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篇13: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辖区居民220人, 均为主动参与调查者, 排除了医务工作者,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未加限定。

1.2 调查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从8个社区居委会中每个社区随机抽取25人, 总共220人, 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 当场发卷, 当场收卷。本次共发出220份问卷, 收回220份。

2 结果

2.1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8.64% (173人) , 但各题的知晓率并不相同, 在所有预防艾滋病知识, AIDS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 分别为73.18%、70.91%和65%;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 为44.55% (98人) ,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仅27.27%, 握手拥抱32.73%, 共同进餐34.09%, 共用游泳池23.64%, 咳嗽打喷嚏36.82%, 共用办公用品40.45%。现代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方法的知晓率如人们必须洁身自好, 禁止同性恋、嫖娼等不正常的行为达87.27%;其次, 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 特别是不共用针头, 可能条件下应使用一次性针具达77.27%;不与其他人共用牙刷、须刀等被血液污染的物品达56.82%。 (表1)

2.2 获得的艾滋病知识途径

接受的艾滋病知识宣传主要是通过哪些宣传形式获得:AIDS知识来源主要为报刊及书籍和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为55.91%, 报刊65.45%, 张贴画38.63%, 聊天16.36%, 发放的宣传单、宣传册20.45%, 带有宣传内容的小礼品11.36%, 大型宣传活动33.64%, 知识讲座 (参加会议) 31.36%。您最喜欢接受哪些种形式艾滋病知识宣传:看电视83.64%, 看报刊82.27%, 听广播56.82%, 张贴画65.45%, 通过聊天43.64%, 通过发放的宣传单、宣传册80.91%, 带有宣传内容的小礼品49.09%, 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5.91%, 知识讲座78.64%。 (表2)

2.3 对感染者的态度

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43.64% (96人) 。影响居民对感染者和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目前艾滋病不可以治愈87.73% (193人) , 工作单位是否组织过艾滋病防治宣传33.64% (74人) .被调查者89.09% (196人) 认为自己需要AIDS预防知识, 84.09% (185人) 认为周围人需要AIDS预防知识。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协。由于重视不够, 措施不力, 在短短10多年时间里我国艾滋病从传入、局部流行, 发展到今天的广泛流行。目前在国内的传播已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1]。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英文缩写是AIDS) , 是由艾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 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方法, 但它是完全可以预防, 而健康教育则是目前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措施。广大市民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实际上是十分匮乏和片面的[2]。本次调查亦显示居民的认识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若不及时纠正, 将严重影响艾滋病防治工作, 甚至危害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大众人群的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宣传, 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增加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爱, 倡导无歧视的社会环境, 对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蔓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总之, 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和认识艾滋病, 消除对艾滋病的认识误区, 消除无知, 恐惧和歧视, 对艾滋病而言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要高度重视预防[3]。

摘要: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探索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20名社区居民, 现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各题的知晓率并不相同, 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64%, 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为44.55%, 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43.64%。结论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均衡, 应开展以艾滋病基本认识和非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提高市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正确态度。

关键词:艾滋病,知晓率,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郑锡文.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制成就[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20) :131-134.

[2]孙则禹.南京市相关人员艾滋病知晓率调查报告[J].中华男科学, 2003, (7) :530.

篇14: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关键词】社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56-02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了解我区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情况,我区于2012年10月启动了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的调查活动,此次调查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覆盖区所辖1镇8街道的10000名居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慢病基线调查。调查对象为本区18周岁以上,居住6个月以上居民。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每个街道(乡镇)中随机抽取1-2个社居委(行政村),对抽取的行政村再随机抽取1个自然村,对抽取的自然村以户为单位对18周岁以上人群进行整群调查,共调查合适样本量为10000人。

1.2 方法 应用epidata3.1数据录入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双人双机录入,采用X2检验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抽取1镇8街道10000名居民。调查结果表明,我区31.70%的居民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其中88.20%(2796/3170)的居民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

2.2 性别与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的关系 10000名受调查居民中,知道并理解食品营养标签的男、女性居民知晓率分别为30.50%(1411/4626)、32.73%(1759/5374),女性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高于男性居民。男、女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X2=5.71,P<0.05)。

2.3 年龄与居民食品營养标签知晓率的关系 年龄越小,营养标签知晓率越高,≤30岁的人群知晓率达41.23%(757/1836),(30﹣60]岁的人群知晓率为35.56%(1326/3729),而>60岁的人群知晓率为24.51%(1087/4435)。三组人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208.59,P<0.005)。

2.4 婚姻状态与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的关系 未婚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最高,达38.30%(355/927),已婚人群知晓率为31.90%(2720/8529),离婚/丧偶人群知晓率最低,为17.28%(94/544)。三类人群间有显著性差异(X2=71.04,P<0.005)。

2.5 文化程度与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的关系 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也明显上升,“不识字”人群知晓率为12.75%(70/549),“小学”人群知晓率为21.79%(322/1478),“初中”人群知晓率为29.11%(1133/3892),“高中/职高/中专”人群知晓率为37.31%(826/2214),“大专及以上”人群知晓率为43.87%(819/1867)。五类不同文化的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间有显著性差异(X2=330.01,P<0.005)。

3 讨论

此次10000名滨湖区居民慢病基线调查显示,居民的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为31.70%,其中88.20%(2796/3170)的居民购买食品时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女性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居民。年龄越小,营养标签知晓率越高,≤30岁的人群知晓率达41.23%,而>60岁的人群知晓率仅24.51%。≤30岁,(30﹣60]、>60岁三组人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208.59,P<0.005)。未婚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最高,达38.30%,已婚人群知晓率为31.90%,离婚/丧偶人群知晓率最低,为17.28%,且三类人群存在显著性差异。未婚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最高,这与最近佀社花等进行的相关调查不一致[1],可能与人群组的分类有关,也可能样本选择造成的偏倚所致。另外,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未婚居民大都为年轻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更高,故营养标签知晓率也较高。

通过对被调查人群的文化分析,印证了上述推断。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也明显上升,大专及以上知晓率达到43.87%。五类不同文化的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间有显著性差异(X2=330.01,P<0.005)。此外,初中文化调查人群人数最多,达3892人,这也反映出我区现住居民的大体受教育程度。在今后提高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大对初中及以下人群合理膳食、营养标签知识的宣传,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5: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三)您好:欢迎您参加大众人群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我们对您的支持表示感谢!出生年月: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传播B.血液传播C.母婴传播D.以上都是

2.超过可判定为高血压。

A.150/100mmHgB.140/90mmHgC.130/80mmHgD.130/90mmHg

3.A.超重或肥胖B.遗传C.吸烟酗酒、食盐摄入量过多D.以上都是

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

A.不知道B.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C.头晕、眼花、耳鸣D.失明

5.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消化道传播B.经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C.经蚊虫叮咬传播D.经呼吸道传播

6.酗酒的危害:

A.容易导致酒精中毒B.可诱发胃炎、肝炎、高血压、心脏病等

C.醉酒容易发生意外伤害D.以上都是

7.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消化道传播B.血液传播C.空气传播D.体液传播

8.健康人群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A.10克B.8克C.6克D.4克

9.人体缺碘会引起

A.骨质疏松B.甲状腺肿C.贫血D.感冒

10.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A.肺结核B.艾滋病C.流感D.乙肝

11.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

A.引起慢性喉炎、喉癌B.引起肺气肿、肺癌C.引起冠心病D.以上都是

12.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过。

A.患病动物咬伤所致B.呼吸道传播C.针刺伤引起D.生锈铁钉扎伤引起

13.手足口病好发于

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

14.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

A.医生B.农民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D.司机

15.每天锻炼的最佳时间是。

A.每天清晨B.晚上C.上午9点以后D.不知道

16.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A.生殖系统B.骨骼肌肉系统C.免疫系统D.不知道

17.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A.避免接触呼吸道病人B.室内保持通风,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

C.讲卫生、勤洗手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锻炼身体D.以上都是

18.下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