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数学综合训练
高二下物理家教教案_综合训练
[键入文字]
简单机械综合测试 初二小班专用测试题
命
题:
审
核: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1、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
1、
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球2的带电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
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
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 A.n=3
B.n=4
C.n=5
D.n=6
2、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 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 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
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 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
C.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3、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消耗的电能为0.9J.为在相同时间内使0.6C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A.3 V,1.8 J B.3 V,3.6 J C.6 V,1.8 J D.6 V,3.6 J
4、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Ω,R2=12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
5、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6、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0.5T的匀 强磁场,一质量为0.2kg且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在木板左端无初速放置一质量为0.1kg、电荷量q=+0.2C的滑 块,滑块与绝缘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滑块受到的最大静 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t=0时对木板施加方向水平向左,
[键入文字]
大小为0.6N的恒力F,g取10m/s2.则(
) A.木板和滑块一直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
B.滑块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速度为10m/s匀速运动
C.木板先做加速度为2m/s2匀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运动,最后做加速度为3m/s2的匀加速运动
D.t=5 s后滑块未脱离木板且有相对运动
7、如图所示,简谐横波a沿x轴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b沿x轴负方向传播, 波速都是10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y轴,t=0时刻,这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 示.下图是画出平衡位置在x=2m处的质点,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 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B.C. D.
8、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v=25 cm/s,向左传播
B.v=50 cm/s,向左传播 C.v=25 cm/s,向右传播
D.v=50 cm/s,向右传播
9、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用a、b两束光(
)
A.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 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
B.先后照射某金属,a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光照 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 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光也不能进入空气
D.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光 的反射角比b光的反射角大
10、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1、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 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 良好,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
[键入文字]
作用在a的中点,使其向上运动.若b始终保持静止,则它所受 摩擦力可能(
)
A.变为0
B.先减小后不变 C.等于F
D.先增大再减小
12、图甲所示电路中,A
1、A
2、A3为相同的电流表,C为电容器,电阻R
1、R
2、R3的阻值相同,线圈L的电阻不计.在某段时间内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在t1~t2时间内(
)
A.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比A1的小 C.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相同 D.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13、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abcd.ab边长 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 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 直于MN.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 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 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 面的电荷量为q2,则(
)
A.Q1>Q2 q1=q2 B.Q1>Q2 q1>q2 C.Q1=Q2 q1=q2 D.Q1=Q2 q1>q2
14、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 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 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l;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 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2.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 E1与E2之比El:E2分别为(
)
A.c→a,2:1 B.a→c,2:1 C.a→c,1:2 D.c→a,1:2
15、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 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 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有一质量为m、阻值为R的闭合矩形金属线框abcd用绝缘轻质细杆悬 挂在O点,并可绕O点摆动.金属线框从右侧某一位置静止开始释放, 在摆动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细杆和金属框平面始终处于同一平面, 且垂直纸面.则线框中应电流的方向是(
) A.a→b→c→d B.d→c→b→a→d C.先是d→c→b→a→d,后是a→b→c→d→a D.先是a→b→c→d→a,后是d→c→b→a→d
[键入文字]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90分)
1、金属杆ab放在光滑的水平金属导轨上,与导轨组成闭合矩形电路,长l1=0.8m,宽l2=0.5m,回路的总电阻R=0.2Ω,且回路处在竖直向上的磁场中,金属杆用水平绳通过定滑轮连接质量M=0.04kg的木块(轻绳处于绷紧状态),磁感应强度从B=1T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强,5s末木块将离开水平面,不计一切摩擦,g取10m/s2,求回路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桌面上足够长的两平行光滑导轨PQ、MN,其电阻不计,间距d=0.5m,P、M两端接有一只理想电压表,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B0=0.2T的匀强磁场中,两金属棒L
1、L2平行地搁在导轨上,其电阻均为r=0.1Ω,质量分别为M1=0.3kg和M2=0.5kg.固定棒L1,使L2在水平恒力F=0.8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试求: (1)当电压表读数为U=0.2V时,棒L2的加速度为多大; (2)棒L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
[键入文字]
3、图中C为平行板金属板,虚线到两极板间距离相等,C极板长为l1,两极板的间距为d.S为屏,与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为l2.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0连续不断地射人C且恰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已知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忽略细电子束的宽度及电子所受的重力.求:
(1)两极板间所加电压.
(2)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
4、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d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
[键入文字]
5、如图,两根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0.15Ω的电阻相连.导轨x>0一侧存在沿x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变化率k=0.5T/m,x=0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0.5T.一根质量m=0.1kg、电阻r=0.05Ω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棒在外力作用下从x=0处以初速度v0=2m/s沿导轨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求: (1)电路中的电流;
(2)金属棒在x=2m处的速度;
(3)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安培力做功的大小; (4)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外力的平均功率.
6、如图所示,P、Q为水平面内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长直导轨,间距为L1,处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ef垂直于P、Q放在导轨上,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每边电阻均为r、边长为L2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置于竖直平面内,两顶点a、b通过细导线与导轨相连,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的匀强磁场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a、b点的作用力. (1)通过ab边的电流Iab是多大? (2)导体杆ef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
第二篇:高二文科数学合情推理与证明训练
高二文科数学选修1-2《推理与证明》训练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
3. 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若a3b3,则ab”类推出“若a0b0,则ab”
B.“若(ab)cacbc”类推出“(ab)cacbc”
C.“若(ab)cacbc” 类推出“ab
ca
cb
c平面,直线b∥平面,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b平面,直线a(c≠0)”
nnnnnnD.“(ab)ab” 类推出“(ab)ab”
4. 观察下列数的特点
1,2,2,3,3,3,4,4,4,4,„ 中,第100项是A.10B. 13C. 14D. 100
5.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 a,b,c都是奇数B a,b,c都是偶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6.设x1,yx
4x1的最小值是()A2B3C4D
5b
aa
b227.下列命题:①a,b,cR,ab,则acbc;②a,bR,ab0,则③a,bR,ab,则a2;nb;n
④ab,cd,则a
cb
d.A0B1C2D
38.在十进制中20044100010101022103,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A29B254C602D2004
7.已知{bn}为等比数列,b52,则b1b2b929。若an为等差数列,a52,则an的类似结论为
A a1a2a929 B a1a2a929C a1a2a929 D a1a2a929
8.已知函a,b,c均大于1,且logaclogbc4,则下列等式一定正确的是()
AacbBabcCbcaDabc
9. “∵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A. 正方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B. 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 等腰梯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矩形都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x(xy)
y(xy)10.定义运算xy,例如344,则(3
2)(cos2sin
14)的最大值是()
A4B3C2D1
11.如图(1)有面积关系
P
SPA1B1SPAB
PA1PB1PAPB
,则图(2)有体积关系
VPA1B1C1VPABC
_______________
C
A1
A
A
图1图
212. 对于直线m,n和平面α、β,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m⊥n,m∥α,n∥βB. m⊥n,α∩β=m,n⊆α
C. m∥n,n⊥β,m⊆αD. m∥n,m⊥α,n⊥β
13. 命题“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3n,那么数列{an}一定是等差数列”是否成立 A. 不成立B. 成立C. 不能断定D. 能断定
14.把下面在平面内成立的结论类比地推广到空间,结论还正确的是 (A)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比与另一条相交 (B)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比与另一条垂直.(C)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则这两条直线相交.(D)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15. 观察下列各式:5=3125,5=15625,5=78125,…,则5A.3125B.5625C.0625D.8125 16 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
67
201
1的末四位数字为
A. A、B为定点,动点P满足|PA|+|PB|=2a>|AB|,得P的轨迹为椭圆 B. 由a1=1,an=3n-1,求出S1,S2,S3,猜想出数列的前n项和Sn的表达式
x2y
2C. 由圆x+y=r的面积πr,2+21的面积S=πabD. 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
ab
17 如图,把1,3,6,10,15,„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则第
七个三角形数是
A. 27B. 28C. 29D. 30
18.已知m、n是异面直线,m平面a,n平面,l,则l与()(A)与m、n都相交(B)与m、n中至少一条相交(C)与m、n都不相交(D)至多与m、n中一条相交 19.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2)=-f(x),则f(6)的值为
(A)-1(B) 0(C)1(D)
220. 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B+AC=BC”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 两两相互垂直,则可得” ()
(A)AB+AC+ AD=BC+ CD+ BD
22222
2(B)S2ABCS2ACDS2ADBS2BCD
2222222222
(C)SSACDSADBSBCD(D)AB×AC×AD=BC ×CD ×BD ABC
21.已知a、b、c都为正数,那么对任意正数a、b、c,三个数a
1b
,b
1c
,c
1a
(A)都不大于2(B)都不小于2(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22. 比较大小
7
6
5,分析其结构特点,请你再写出一个类似的不等
式:;请写出一个更一般的不等式,使以上不等式为它的特殊情况,则该不等式可以是.
··
1
2123. 无限循环小数为有理数,如:0.1,0.23,0.456,… 观察0.1=,0.2=,0.3=,…,则可归纳
99
3·
··
···
·
··
出0.23=________.24. 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1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
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 第1行11 第2行101 第3行1111第4行10001第5行110011
„„„„„„„„„„„„„„„„„图1
25. 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当直线
xa
22
PM,PN的斜率都存在时,则kPMkPN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
yb
22
1写出具有类似
特性的性质:_____
26、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f(1)f(2)f(3)f(4)f(5)______________.
27. 通过计算可得下列等式:
2222222
2212113222143231┅┅(n1)n2n1 将以上各式分别相加得:(n1)12(123n)n 即:123n
n(n1)
12
对称,则
类比上述求法:请你求出123n的值..
1
42222
28. 设0 < a, b, c < 1,求证:(1 a)b, (1 b)c, (1 c)a,
不可能同时大于
29.求证:(1)a2
b3ab
ab); (2)
6+7>22+5。
30.用分析法证明:若a>0,则31. 在DEF中有余弦定理:DE
1
1a22-≥a+2.(13分)
aa
DF
EF
2DFEFcosDFE. 拓展到空间,类比三角形的
余弦定理,写出斜三棱柱ABC-A1B1C1的3个侧面面积与其中两个侧面所成二面角之间的关系式,并予以证明.32. 已知函数y=x++∞)上是增函数. (1)如果函数y=x+
b
ax
有如下性质:如果常数a>0,那么该函数在(0,a]上是减函数,在[a,
x
(x>0)的值域为[6,+∞),求b的值;(2)研究函数y=x2+
ax
cx
(常
数c>0)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3)对函数y=x+和y=x2+
ax
(常数a>0)作出
推广,使它们都是你所推广的函数的特例.研究推广后的函数的单调性(只须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33.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证明:⑴数列
sn
是等比数列;⑵sn14an n
1(n1)
n2n
sn(n1,2,3).
34.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nN)
,记f(n)(1a1)(1a2)(1an),试通
过计算f(1),f(2),f(3)的值,推测出f(n)________________. 35.设f(x)
12
x
,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2
54
,求证:14x
154x
-2。
f(5)f(4)f(0)f(5)f(6)的值是______ 17.若x
s
36.设{an}是集合{2t2|0st且,st,Z
中的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成的数列,即
a13,a25,a36,a49,a510,a612,,将数列{an}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写成
如下三角形数表:
3 56
91012
__________________ ⑴写出这个三角形数表的第四行、第五行各数;⑵求a100.
37、已知正数a、b、c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0,求证:
1a2n
an
411
1,,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abc
14
38、设数列{an}的首项a1a
14
,且an1
n为偶数n为奇数
,记bna2n1
,n1,2,3,,(1)
求a2,a3;(2)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
第三篇:2014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测试训练(80)
数学水平测试训练(80)
一、选择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1+3i)(n∈N)当n为3的倍数时为实数”时,在验证n=3时命题成立之后要断定此命题成立,还需要
A.在假设n=k(k是3的倍数)成立后,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
*B.在假设n=3k(k∈N)成立后,证明n=3k+1时命题也成立
*C.在假设n=3k(k∈N)成立后,证明n=3k+2时命题也成立
*D.在假设n=3k(k∈N)成立后,证明n=3k+3时命题也成立 n*
1an2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a=(a≠1,n∈N)”在验证n=1时,1a2n+1左边计算所得项是
223A.1B.1+aC.1+a+aD.1+a+a+a
二、填空题
3.设凸k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f(k),则凸(k+1)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f(k+1)=f(k)+_________.
4.证明1+111nn(n∈N*)假设n=k时成立,当n=k+1时,左边增加的项23212
1且Sn=n(2n-1)an,通过计算a2,a3,a4,猜想an的表达式应是3数是_________. 5.在数列{an}中,a1=
_________.
三、解答题
2n+13n+1*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n)=3·5+2(n∈N)能被17整除.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8.求证:1-2+3-4+„+(-1)
1 222211n(n>1,n∈N*). 2nn+22n=(-1)n+1·n(n1)*(n∈N). 2
第四篇:2014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测试训练(37)
数学水平测试训练(37)
一、选择题
x2y2
1.点P为双曲线=1上异于顶点的任意一点,F
1、F2是双曲线两焦点,则△PF1F2169
重心轨迹方程是
2222A.9x-16y=16(y≠0)B.9x+16y=16(y≠0)
2222C.9x-16y=1(y≠0)D.9x+16y=1(y≠0)
2.点P与两定点F1(-a,0)、F2(a,0)(a>0)的连线的斜率乘积为常数k,当点P的轨迹是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时,k的值为 A.3B.3
22C.±3D.4 3.若实数x,y满足x+y-2x+4y=0,则x-2y的最大值为
A.5B.10C.9D.5+25
二、填空题
24.抛物线y=4x的经过焦点的弦的中点轨迹方程是_________.
225.圆x+y-4x+6y-12=0过点(-1,0)的最长弦长为L,最短弦长为l,则L-l=_________.三、解答题
6.求过点M(1,-1),离心率为2,且以y轴为准线的椭圆的右焦点F的轨迹方程.
27.设椭圆与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1(-4,0),F2(4,0),并且椭圆的长轴长是双曲线实轴长的2倍,求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轨迹.228.过椭圆2x+y=2的左焦点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求△AOB面积的最大值(O为坐
标原点).
第五篇:高二数学正弦定理强化训练 9.3王平
1. 在△ABC 中,b = 8,c =8,S△ABC =3,则∠A 等于()
A. 30 ºB. 60ºC. 30º 或 150ºD. 60º 或120º 2. 在△ABC中,若a = 2b sin A,则∠B为()
A.
π3B.π
6C.
π6或5π
6
D.
π2π
3或3
3、已知△ABC中,a=4,b=43,∠A=30°,则∠B等于()
A.30°B.30°或150°C.60°D.60°或120°
4、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 A.9B.18C.9D.18
5、在△ABC中,A=60°,B=75°,a=10,则c=()A.52B.102C.63D.6
6、△ABC中,AB=3,AC=1,∠B=30°,则△ABC的面积等于
()
A.3
323
4
C.
33D.2或34
7、若△ABC满足下列条件:
① a = 4,b 10,A 30;② a 6,b 10,A 30; ③ a 6,b 10,A 150;④ a 12,b 10,A 30; 则△ABC存在且恰有一个的是()
A. ①④B. ③④C. ④D. ②④
8、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 3,A+C=2B,则求sin A
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2,b=2,sin B+cos B=2,则
求角A的大小
10、锐角△ABC中,若A=2B,则求a
b
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过关训练02-10
高二知识点数学总结02-10
高二数学文科考练试题几何证明选讲02-10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02-10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02-10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02-10
高二数学选修课程02-10
高二数学选修2-1知识点02-10
高二数学第一课重要知识点总结02-10
高二数学考点知识点总结复习大纲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