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期末论文(精选8篇)
篇1:计量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报告
题目:恒生银行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贝塔系数估计
班 级:12级金融7班
姓 名: 范静怡
学 号: 1201010705 成绩:
报告日期:2015年7月5日
恒生银行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贝塔系数估计研究报告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系数也称为贝塔系数,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于总体市场的波动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资术语中常见。
在证券市场中,贝塔系数是揭示上市公司股票系统性投资风险的重要指标,更是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的必备信息。可根据市场走势预测选择不同的的证券,从而获得额外收益,特别适合作波段操作使用。当有很大把握预测到一个大牛市或大盘某个大涨阶段的到来时,应该选择那些高的证券,它将成倍放大市场收益率,为你带来高额的收益;相反在一个熊市到来或大盘某个下跌阶段到来时,你应该调整投资结构以抵御市场风险,避免损失,办法是选择那些低的证券。
在证券定价理论及模型的实证研究中,贝塔系数也是不可或缺的输入参数。因此,对贝塔系数的准确估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系数相关理论 2.1 CAPM模型中的系数
CAP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于1970年在他的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提出的。他指出在这个模型中,他指出在这个模型A中,个人投资者面临着两种风险:
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指市场中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风险。比如说:利率、经济衰退、战争,这些都属于不可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 Risk):也被称做为特殊风险(Unique risk
或 Idiosyncratic risk),这是属于个别股票的自有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变更股票投资组合来消除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非系统性风险的回报是股票收益的组成部分,但它所带来的风险是不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
系数的研究始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表述为
RiRfi(RmRf)(1)其中,Ri为第i种资本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收益率,Rf为资本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Rm为资本市场的市场收益率,i为第i种资本资产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在计算时由下式给出
icov(Ri,Rm)m2(2)
系数表示收益率变动对市场组合收益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因此i可以用来衡量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的大小。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i越大, 该证券的系统风险就越大,其预期收益率也就越高。对(1)式进行变换后,可以得到
RiRf(1i)iRm(3)由于Rf和i均为常数,则Rf(1i)也是一个常数,用新的参数i来替代Rf(1i),对于时间序列,根据回归方程理论,我们就可以得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单指数模型
RitiiRmteit(4)其中,Rit为股票i在时间t时的收益率, Rmt为市场组合在时间t的收益率,i、i为待估计的系数,而i为(1)、(2)式中提到的β系数,eit为回归残差。对该模型利用一元线性最小二乘回归,得出的值即为证券i的系数的估计值。
2.2 系数释义 2.2.1单项资产的系数
单项资产的系数是指可以反映单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上全部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即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对市场组合平均风险的影响程度。
值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也可能是负值)。
当 β>1,说明该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高于市场组合平均风险收益率,则该单项资产的风险大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
当β=1,表示该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与市场组合平均风险收益率呈同比例变化,其风险情况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情况一致;
当β<1,说明该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小于市场组合平均风险收益率,则该单项资产的风险程度小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
有时值也会出现小于0的现象,当<0时表示该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和市场组合平均风险收益率的变化相背离。如=0.5,说明当市场的报酬正向(负向)变动10%,对应资产的报酬也会负向(正向)变动5%,简单地说,当值愈大,表示各别资产反映市场报酬波动的幅度也愈大,即系统风险愈大。
三、数据的选择(1)选取股票及原因 1选取股票为:恒生银行 2选取原因:
恒生银行创立于 1933年,是香港最大的上巿公司之一,以巿值计(于2011年底为港币1,762亿元),为全球50大上巿银行。恒生在香港透过约220个网点,为逾半香港成年人口服务。本行亦于深圳设有1间分行,经营外汇批发业务,并于澳门及新加坡设有分行,以及于厦门及台北设有代表处。本行为滙丰集团主要成员之一,该集团乃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作为香港股市的重要指标,恒生指数最早由恒生银行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日,并于1969年正式对外公布。1984年,恒生银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恒指服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恒生指数的编撰。经过近30年的发展,恒生指数革新不断,但恒生指数作为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旗下旗舰指数的地位却从未被动摇。截至2013年10月底,恒生指数涵盖50只成分股,这5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占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总市值的61.3%,可谓举足轻重。
1972年IPO期间,恒生银行股票被超额认购29倍,认购金额差不多相当 于 1971年香港特区政府的一半收益,上市首日,其股价一度上涨逼近发行价的2倍。上市之后的41年时间里,其市值已从最初约17亿港元,一路增长至目前的约2400多亿港元。恒生银行总市值的增长意味着总资产也在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6月30日,恒生银行的总资产高达11067亿港元,于2013年,恒生银行再度获选《财资》杂志之“香港最佳本地银行”,连续14年获此殊荣。这是选取其为研究对象最重要的原因。(2)无风险收益率的选择
无风险收益率选择的是2015年银行1年期储蓄利率,原因有三个:第一是银行存款风险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是银行1年期储蓄利率公开透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到;第三是因为储蓄投资理财具有存取自由,安全性比价高和收益稳定等优势,所以在个人及家庭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用银行储蓄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具有比较性。(3)数据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A、首先在文华财经的赢智软件找出并下载恒生银行股票从2012年6月30日至2015年最新的周收盘价,计算出收益率(收益率=(收盘价-开盘价)/开盘价)。
B、其次计算出2012-2015年恒生指数周增长率;再将上述计算得出的收益率或者增长率减去无风险收益率,得出恒生银行股票每周的超额收益率和大盘的超额增长率。
C、最后根据β系数的公式RiRfi(RmRf),计算出光大银行股票价格的β系数。
四、数据整理和计算
根据恒生银行2012-2015年周开盘价和收盘价数据,利用Excel计算出收益率并根据银行1年定期整存整取储蓄利率(无风险收益率)。整理得出表1:
单位:元
表1
收益率:% ri 0.03333298 0.07699106 0.01012385-0.0050443 0.00253491 0.06992689-0.0125951 0.00844411 0.04256927-0.0289032-0.0823983 0.03487604 0.02408513 0.049791 0.02854366-0.0193734-0.0063267-0.033414 ri-rf 0.033332979 0.07699106 0.010123853-0.005044255 0.002534914 0.069926891-0.01259515 0.008444114 0.042569267-0.028903213-0.082398286 0.034876044 0.024085135 0.049790995 0.028543663-0.019373396-0.006326739-0.033413994
rm
-0.015873276 0.069693604 0.038456085 0.017954604 0.028439319 0.047341359-0.029889331-0.031304528 0.019613729-0.015166885-0.07095658 0.051932706-0.00695912 0.05192909 0.015158001 0.029083392-0.024073174-0.054533142
rm-rf
-0.017748276 0.067818604 0.036581085 0.016079604 0.026564319 0.045466359-0.031764331-0.033179528 0.017738729-0.017041885-0.07283158 0.050057706-0.00883412 0.05005409 0.013283001 0.027208392-0.025948174-0.056408142 0.03539469-0.0006088 0.02266644 0.03124109-0.0109334 0.04106693 0.00155639-0.0473685 0.06282345-0.0167428 0 0.05108355 0.04123571 0.01009977 0.07686518 0.03566936 0.00321337 0.035394695-0.000608758 0.022666438 0.031241087-0.010933407 0.041066934 0.001556389-0.047368504 0.062823453-0.016742758
0 0.051083555 0.041235715 0.010099767 0.076865185 0.035669358 0.003213368
0.036375119-0.030034661-0.000771514 0.04281562 0.004725412 0.067532567-0.000597373-0.0731176 0.04644316-0.000442174-0.015942093 0.038212676 0.012903971 0.00312616 0.129798947-0.025194986-0.024199809
0.034500119-0.031909661-0.002646514 0.04094062 0.002850412 0.065657567-0.002472373-0.0749926 0.04456816-0.002317174-0.017817093 0.036337676 0.011028971 0.00125116 0.127923947-0.027069986-0.026074809
五: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其中Y为-,X 为
-。
运用Eviews软件和表一数据作模型回归得下表二:表2
(1)可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 =0.008235 + 0.6617
43(0.003836)(0.090757)t=(2.146526)(7.291362)=0.617009
F=53.16396 n=35(1)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
=0.008235,= 0.661743,说明恒生指数每增加1%,恒生银行收益率会增长66.1743%,说明恒生银行受恒生指数的影响较大,也说明进行恒生银行股票投资的风险收益率高于市场组合平均风险收益率,则仅对恒生银行股票进行投资的风险大于整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
(2)统计分析
1.R平方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在2012年8月1日至2015年最新的周收盘价中,恒生银行收益率受恒生指数的影响为66.1743%,即当恒生指数增长一个点时,恒生银行收益率增长66.1743%。恒生银行受其自身的因素影响所占比重为1-66.1743%=33.8257%。
2.T检验
分别针对:=0和
:=0,由表2中还可以看出,估计的回归系数)=2.146526;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0.003836,t(和t值分别为: SE()=0.090757,t(得自由度为n-2=35-2=33的临界值=2.146526=7.29136
2的标准误差)=7.291362.取=0.05,查t分布表(33)=2.034515.因为t(:
=0;因为t())(33)=2.034515,所以应拒绝(33)=2.034515,所以应拒绝
:
=0。也就是说,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恒生指数”对被解释变量“恒生银行股票价格系数”有显著影响。
六、总结
贝塔系数反映了个股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也就是个股与大盘的相关性。可根据市场走势预测选择不同的的证券,从而获得额外收益,特别适合作波段操作使用。当有很大把握预测到一个大牛市或大盘某个大涨阶段的到来时,应该选择那些高的证券,它将成倍放大市场收益率,为你带来高额的收益;相反在一个熊市到来或大盘某个下跌阶段到来时,你应该调整投资结构以抵御市场风险,避免损失,办法是选择那些低的证券。
本例中,恒生银行股票受恒生指数影响较大,所以当有很大把握预测到一个大牛市时,应该选择买进恒生银行股票,当大盘某个不涨阶段的到来时,应该选择卖出恒生银行股票。
另外,截距项可以反映股票定价是否恰当,如果截距项T检验不显著,说明截距项不显著异于0,股票处于市场均衡状态定价恰当。如果截距项显著大于0,说明股票定价过低,这时候应该购进。如果截距项显著小于0,说明股票定价过高,这时候应该抛售。
本例中,恒生银行截距项t检验比较显著,如果截距项显著大于0,说明恒生银行股票定价过低,这时候应该购进。
篇2:计量期末论文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为我国企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经济统计作为企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辅助手段,不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精准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化活动内容,这就要求统计人员要不断优化企业经济统计信息网络的功能,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充分的完善。企业发展诈略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经济统计人员设置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从而统计出更加精准、完整的数据内容,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加精准的评估,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因此,经济统计的创新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企业经济统计现状。
一是很多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当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统一的经济统计工作制度,使得企业工作人员无法得到精准、完整的统一报表,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也比较凌乱,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决策时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同时,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壮大,在这些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建立起标准的企业统计制度,相应的统计部门与人员也没有进行标准的划分和合理的配置,统计报表也没有专业的统计人员进行报送,职员也没有按照相应的统计制度去开展统计工作,进行报表的计算和统计。
二是企业经统计人员缺乏法制理念。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但是很多企业的统计人员都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统计中常常会为了自身利益,制造一些虚假数据,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逃避税收而瞒报一些重要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的数据不仅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也会给统计工作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三是相关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起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人员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统计经验,企业也没有对相关统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造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和优化。而在开展实际工作时,由于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显着的提升,运用的统计方法也难以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统计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导致企业统计信息不断弱化,也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无法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
四是企业统计工作手段缺乏创新性。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对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统计手段都没有得到及时的优化,企业也没有为统计部门配备符合工作要求的办公设备,不仅使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也导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取得显着的提高。
同时,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统计工作的积极作用,认为经济统计只是对一些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如数据报表的制作和填写等这种简单的统计工作,造成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常常缺乏真实和完整性,也有很多企业由于严重缺乏统计方面的人才,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统计部门,使得很多企业逐渐忽略了统计部门和开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三、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内容分析。
(一)统计思维理念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统计理念早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开展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我们也必须要正视经济统计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并分析总结出问题的成因,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使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统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还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并要求统计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开展统计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统计工作情况,建立其合理的奖惩机制,从而充分调动起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多为职员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促进统计人员的全面发展,也确保统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统计内容方面的创新。
统计内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活动条件、企业投入和产出统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同时还要将一些已经过时的、没有实质价值的原始凭证,以及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同时还要将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真实的呈现出来,使统计人员的工作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将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统计充分反映出来。
(三)统计功能和方法方面的创新。
企业经济统计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完整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功能的创新,其功能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重要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判断标准与评估数据,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分析功能的创新,主要是指企业经济统计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统计软件,以及科学有效的统计手段,对企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而企业统计方法的创新则要求统计人员,要充分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不断完善企业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统计人员管理方面的创新。
对于企业经济统计人员的管理,要不断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设置出能够被更多统计人员所接受和认可的管理机制,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也要为人员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使其能够及时的掌握最新的统计理念和手段,知识结构和统计水平也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高,同时也要给予统计人员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其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倔,并探索和创新出更多科学有效的统计手段。
经济统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开展的经济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使得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无法得到显着的提升。因此,统计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和总结不同阶段统计工作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实行创新性统计,从而使经济统计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东晟,李晓明。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创新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12(20):25-32.
[2] 牟钟捷。探讨我国企业经济统计的创新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3(36):12-14.
[3] 王小红。关于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创新问题探究[J].经济视野,,15(21):77-78.
篇3:存货期末计量会计处理刍议
一、存货有减值迹象与否
存货期末计量并不是每期末财务人员都必须计算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若通过检查发现存货有减值的迹象, 则可进一步测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企业在对存货进行定期检查时, 如果存在下列情况之一, 表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低于成本: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高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 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 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当期末企业通过检查发现存货有减值的迹象时, 则需计算存货的变现净值, 并且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需注意:一是预计售价的确定。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对于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至关重要。企业应当根据存货是否有约定销售的合同, 区别情况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笔者总结为:有销售合同的, 预计售价按销售合同上注明的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无销售合同的 (包括持有存货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数量的超出部分以及没有销售合同的存货) , 预计售价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 (即市场销售价格) 作为计量基础。二是存货持有目的不同,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也有所不同: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和材料, 因为是直接用于出售的, 所以不需考虑估计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 公式可简化为: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税金。用于继续生产产品的材料。会计期末, 在对该类存货进行后续计量时, 应当与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如果用该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生产成本, 则该材料应当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生产成本, 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即先计算出对应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看是否减值, 若产品减值, 则进一步计算对应材料的的可变现净值, 若产品没减值, 则对应材料按成本计量, 不确认减值, 也不计算其可变现净值。
三、存货成本的确定
如果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法等简化核算方法, 则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是指通过差异调整而确定的存货成本。将可变现净值与成本进行比较, 确定本期存货的减值金额, 即本期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定本期存货的减值后, 再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进行比较, 即可确定本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某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若上述计算结果大于0, 则按二者之差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若结果等于0, 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若小于0则表明以前引起存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部分消失, 存货的价值又得以部分恢复, 企业应当相应地恢复存货的账面价值, 即按两者之差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记“存货跌价准备”,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如果本期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表明以前引起存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完全消失, 存货的价值全部得以恢复, 企业应将存货的账面价值恢复至账面成本, 即将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转回。
[例]2008年12月31日, A公司持有的用于生产甲产品的乙材料账面成本为250000元, 市场购买价格已跌至220000元, 由于乙材料市场价格下降, 用乙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售价也发生了相应的下降, 由原来的650000元降为590000元。将乙材料加工成甲产品, 尚需投入人工及制造费用350000元, 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0000元。乙材料原有“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1000元。计算乙材料本期末是否发生减值, 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多少。分析如下:
乙材料市场价格下跌, 表示该材料有减值的迹象。因乙材料是用于继续生产甲产品, 故首先要判断甲产品是否发生的减损, 即先计算甲产品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甲产品的成本=250000+350000=600000 (元) , 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90000-30000=560000 (元) 。可变现净值低于生产成本, 表明乙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发生了价值减损。则需进一步计算乙材料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乙材料的成本=250000 (元) , 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90000-350000-30000=210000 (元) ,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为40000元 (250000-210000) , 但因其原已有“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1000元, 则2008年12月31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000-1000=3000 (元) , 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
参考文献
篇4:影响计量秤计量误差的因素探讨
关键词:计量称 计量误差 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TH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055-01
在进行计量称重工作时,计量称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不仅可以提供精确的称重数据,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但是,计量称出现计量误差就会影响到称重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到计量称效益的发挥,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损失和不利影响。计量称如果长时间使用并且不注意对其进行保护和维修工作,就会出现计量误差。因此,探讨影响计量称计量误差的相关因素对于降低计量称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解决计量难题意义重大。本文将会对影响计量称精准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为精准的计量数据,保证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1 工作环境因素
1.1 计量称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
目前计量称大多是数字显示的电子称重器,主要的构成部件是重量控镑器、重量传感器和编程控制器。计量称作为数字电子称重显示产品,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计量称的工作环境一定要保证没有过多的粉尘、没有过量腐蚀性强气体存在、温度不宜过高、空气湿度不宜过高等,不然会对计量称的主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出现线路漏电等情况。如果计量称在高温、高压、湿度过大、粉尘多、腐蚀性强的环境中使用的时间过长,计量称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能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温度对计量称的影响尤为需要注意,传感器一旦受到温度的影响,那么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会失真。计量称的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零下-10 ℃和零上40 ℃最为适宜。除此以外,计量称还会受到压力、冲击力、振动力等方面的影响,计量称的传感器会因为外界压力的影响,精准度就会变差,计量称就会出现计量误差。
1.2 计量称对于工作电压的要求
计量称对于工作电压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电压最好控制在AC380V±10%到AC220V±10%之间,计量称的工作电压过高,会出现给料器给料不够均匀的状况,影响计量称的计量精准度;计量称的工作压力过低,会造成给料器的电磁力降低,进而计量称的计量准确度和称重的效率会受到相关影响。保证计量称工作压力满足其正常工作的要求,就要为计量称的正常工作配置稳定的电压的电源。
1.3 计量称对于工作气压的要求
为保证计量称的正常工作,就要为其提供稳定的气压环境,因此配备专门的空压机,并且将气压控制在合理的数值十分重要。计量称的工作气压最好设置在0.6 MPa到0.7 MPa之间。计量称的工作气压过低,给料和卸料的工作环节就会有一定的延迟,动作和时间的延迟就会造成一定的计量误差;计量称的工作气压过高,在称重过程中和卸料过程中,计量称的称体就会形成震动,称重重量也会不稳定。
2 其他因素
2.1 校秤不准确
校秤不准确会出现这一现象:首次称重会显示准确的重量,但是二次称重就不会出现准确的重量数值,出现了一定的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不称重时准确校秤。
2.2 计量称的参数设置不准和操作人员操作不够规范
计量称的相关参数设置不准确,就会造成每次称重得到的误差值是一样的。为解决参数设置存在的问题,可以按照准确的说明和要称重的事物的实际情况将计量称的参数值进行设定,直到误差消失为止。此外,部分操作人员由于对计量称的操作规程不够了解,在使用计量称进行称重时会因为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计量误差的出现。对此,要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培养,提高操作水平。
2.3 计量称的部件松动
如果计量称的部件有松动的状况出现,尤其是给料器松动就会对称重结果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定期检查计量称的给料器部件和电磁部件的连接是否紧密,避免部件松动造成的计量误差,保证计量器的准确和稳定还要注意对其进行保养和维修。
3 结语
计量称在长期的工作后,比较容易出现计量结果不准确,计量精准度较差的现象。该文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希望可以为计量称效益的发挥提供条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到计量称应用的环境、参与的相关工作的影响。计量称对于工作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要尽量避免将计量称放在粉尘过多、存在腐蚀性物质、温度过高等环境中使用,因为这样的环境会对计量称的相关元器件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工作电压和气压等工作条件也会影响到计量称的精准度。此外计量称计量误差还与校秤准确度、参数设置状况、相关辅助设备的状况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姬尔信.影响计量秤计量称量误差的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国种业,2011,39(14):116-117.
[2]左云涛.配料皮带秤产生计量误差的原因及处理[J].水泥,2012,7(2):29-30.
篇5:计量期末论文
一、单选题
1.砖砌散水,按图示尺寸以()为计量单位计算。A.立方米
B.平方米 C..米
D.块
标准答案:B
2.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计算规则正确的()。A.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 B.位于设计室内地坪±5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 C.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D.超过±300mm时,以自然地坪为界
标准答案:A
3.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关于砖基础工程量计算中的基础与墙身的划分,正确的是()。
A.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包括有地下室建筑)B.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为界
C.基础与墙身使用材料不同时,以材料界面另加300mm为界 D.围墙基础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标准答案:D
4.砖墙按设计尺寸以体积计算。计算规则不正确的()。A.应扣除砖平碹、砖过梁、消火栓箱 B.凸出墙面的腰线三皮砖以上不增加 C.凸出墙面的腰线三皮砖以下不增加 D.扣除内墙板头、梁头
标准答案:D
5.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列关于有设备基础、地沟、间壁墙的水泥砂浆楼地面整体面层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A.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扣除设备基础、地沟所占面积,门洞开口部分
B.按内墙净面积计算,设备基础、间壁墙、地沟所占面积不阿扣除,门洞开口部分不再增加 C.按设计净面积计算,扣除设备基础、地沟、间壁墙所占面积,门洞开口部分不再增加 D.按设计图示尺寸面积乘以设计厚度以体积计算
标准答案:A
6.现浇混凝土天沟、挑檐工程量按()计。A.水平投影面积
B.设计图示尺寸体积 C.延长米
D.视悬挑宽度不同而异
标准答案:B
7.在建筑工程中,沟槽底宽3.1m,槽长20m,槽深为0.4m,执行的定额子目是()。A.平整场地
B.挖沟槽 C.挖基坑
D.挖土方
标准答案:A
8.一建筑物平面轮廓尺寸为60m*l5m,其场地平整工程量为()㎡。A.900
B.1054
C.1216
D.1350
标准答案:A
二、判断题
1.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预制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0.6分)()标准答案:正确
2.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现浇混凝土墙的工程量不包括墙垛体积.(0.6分)()标准答案:错误
3.砌体工程量计算,内墙基础长度按净长线计算(0.6分)()标准答案:正确
4.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瓦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积计算(0.6分)()标准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5.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散水、坡道按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0.6分)()
6.砖基础的垫层工程量通常包括在基础工程量中不另行计算(0.6分)()标准答案:错误
7.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屋面刚性防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房上烟囱、风道所占面积()
标准答案:正确
8.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零星砌砖项目中的台阶工程量按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标准答案:正确
三、多选题
1.砖基础砌筑工程量中不应扣除()所占体积 A.嵌入的管道
B.嵌入的钢筋混凝土过梁 C.单孔面积大于0、3 ㎡的孔洞 D.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的重叠部分 E.基础防潮层
标准答案:A,D,E
2.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时正确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是: A.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不扣除预埋铁件体积 B.无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冒下表面 C.伸入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梁头体积不计算 D.现浇混凝土墙中,墙跺及突出部分不计算 E.现浇混凝土楼梯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标准答案:A,B,E
3.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关于工程量计算正确的说法是()
A.现浇混凝土整体楼梯按设计图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连接梁 B.散水、坡道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面积 C.电缆沟、地沟和后浇带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D.混凝土台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E.混凝土压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篇6:2011计量所能源计量总结
所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非常重视,由于人员调整,任命罗辉副所长为能源计量服务队队长,带领服务队人员对辖区内重点能源消耗企业进行能源计量服务,为企业培训能源设备操作人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21人,截止到10月底出动60余人次到企业进行宣传,督促企业经常自检自查,及时修正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生产,并且每月要按时认真填报并及时更新上传《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便于省、市局能及时了解企业能源计量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帮助山东省滕州瑞达化工有限公司创建2011山东省能源计量标杆示范企业,服务队人员多次与企业负责人及计量负责人一起分析能源使用和分布情况,提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方案,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指导企业完善《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帮助企业培训能源设备操作人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制定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为企业的计量器具检定提供快捷的绿色通道服务。顺利帮助山东省滕州瑞达化工有限公司为2011山东省能源计量标杆示范企业。
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查看企业贯彻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情况、《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情况、能源计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工作情况、用能设备的计量管理情况及能源计量检测和数据使用情况等。查看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检定、计量专职人员配备、能源
计量测试数据记录等具体内容,并按照《山东省能源计量考核细则》对企业进行打分,出具《山东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报告》。
通过此次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了全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意识,使企业深刻认识到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调动了企业自检自查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基础
滕州计量所能源计量服务队
篇7:计量期末论文
2009.9.9
一、2009杂志发行工作情况
经济危机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同样09年的刊
物发行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各区局和各专业委员会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09的《上海计量测试》杂志的发行工作略有上扬,征订数比2008
上升5%;2009的《中国计量》杂志征订数(1351份)比08年征订数
(1454份)差100份。最大收获是各区县局消灭了零增订,做到了局局订;各
专委会除了交通专委会机制改革外,18个专委会全参与增订发行工作。征订份
数名列前茅的有联合专委会(210份)、嘉定局(162份)、建工质检专委会(11
1份);青浦局、浦东新区局、卢湾局、黄浦局、金山局杨浦局以及机动车、国防、衡器、电力、电池兼容和三表专委会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力争在08年征订数上多
订2-5本;松江局、奉贤局等区县局和铁路专委会克服困难确保征订的数量。《上
海计量测试》杂志的发行量比2008增加了5%,共计征订1450份,其中联
合专委会400、嘉定155、奉贤93、崇明90、青浦88、松江68、汽车专委会60。
还有一些区县局和专业委员会的《中国计量》征订量为个位数,同时《上海计量
测试》征订数也不多,希望在2010的征订工作中,有较大增长。
各区县局和计量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在做好征订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报道和
投稿,特别是嘉定区局计量科在我们网上投稿量占居首位,青浦局计量科在发行
工作上连续几年有增长,通过在《中国计量》和《上海计量测试》杂志上发表各
种文章,并参加了“2009.中国计量论坛大会”演讲,他们宣传计量、宣传计量
工作,交流经验和心得,进行学术讨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经《中国计量》杂志通联部上海站研究决定对在2009《中国计量》发行
工作取得优秀成绩,名列前茅的单位给予表彰。(详见表彰名单)
二、2010杂志发行工作要求
《中国计量》和《上海计量测试》这两份杂志是我们计量工作者、计量机构
和各级计量政府部门自己的杂志,因此我们要给予最大的关心和支持。
请各区县局和各专业委员会在2009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力争比2010在上海地区的发行量比2009有所增加。当然,行政部门的支持非常重要,但是主要是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让企业了解这两份杂志,喜欢这两份杂志,自愿订阅这两份杂志。2010《中国计量》杂志的订阅费用仍为180元/份,发行费用每份25元,结算的方式与过去一样,各区县局,专委会须在09年11月30日之前与市计量协会秘书处办公室办理完毕2010的这两份杂志征订手续。
我们还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杂志编辑部办好这二份杂志,要花力气组织稿件,特别结合计量的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有份量的稿件,宣传上海的计量工作。
三、网站是宣传上海计量工作的平台
上海市计量协会网站正式开通一年多了,一年多来,网站设立了“图片新闻”“新闻动态”“服务培训”“知识园地”“公告信息”“广告宣传”“会员风采”“计量产品”“计量人才”等九大窗口,同时今年配合节能减排和民生计量工作又增添了“能源计量服务平台”“能源案例”和“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栏。是我们的网页逐步丰富,渐渐活跃起来,这其中来自于区县局领导的支持,各专业委员会热心的同志积极投稿,据不完全的统计:截止09年8月底由13个区县局向网站投稿,来稿较多有嘉定局、奉贤局、宝山局和杨浦局;建工专委会投稿多又及时;有12个会员单位在网上“会员风采”栏目登录一展风采。我们的“能源计量服务平台”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咨询问答;“能源案例”栏目介绍了青浦和卢湾的典型实例,受到了领导的关注,同时我们网站的广告栏目得到了金陵智能电能表有限公司、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联能仪表有限公司和质检院计量所的大力支持。
在今天,信息是一个重要的资源。信息的迅速流通是信息发挥增值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网站的建立将加速各种计量信息的传播,让会员单位和广大计量工作者能最快最准确地得到最新的信息。为会员单位的兴旺发达增加一个新的动力。网站今后将进一步为计量工作增色、为计量协会增光、为服务会员增力、为经济发展增效、为创建和谐增速。
网站的宗旨是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将着力于宣传计量、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计量新技术新设备、普及计量知识。使计量协会以更
现代化的手段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计量技术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计量器具生产供应企业与计量需求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网站在建站期间得到了相关单位的资助和帮助,网站在成长过程中希望继续得到更多的区县局和专业委员会的关注、帮助和支持。
请大家常来网站做客,请大家都来网站平台一展风采。同时也希望能听到大家对网站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帮助网站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协会的网站办成计量工作者的知识园地、计量技术交流的平台、计量学术论文的论坛和计量人才展示风采的舞台。
(此篇是上海市计量协会秘书处主任陈明娣在《中国计量》、《上
海计量测试》发行工作会议上的小结讲话稿)
篇8:巧用公式简化存货期末计量问题
从准则中就可见存货的期末计量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涉及到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存货应否进行减值处理、应否对已减值的金额予以恢复问题及恢复多少等问题, 而由于存货又有直接出售和加工出产成品后再出售之分, 使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变得更为繁琐。同时, 很多教材和指南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又将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导致很多初学者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在理解准则的基础上将准则中的有关规定变为公式能达到简化存货的期末计量问题的目的。为便于比较和阐述, 下面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实务》教材 (2010年4月第一版, 2012年1月第4次印刷) 关于原材料减值部分所举例题来进行介绍。
一、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公式
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日常活动中, 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据此, 可将其变为如下公式: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估计税费
无论存货是直接出售还是继续加工都可应用该公式。若存货直接出售, 就不存在“估计加工成本”;若存货继续加工生产出产成品, 此时的“估计售价”就不是存货的估计售价, 而是存货生产出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下面先介绍教材中的处理办法及例题:
(1) 直接用于出售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原材料, 其可变现净值为其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例1 (教材中例4-9) :某公司2009年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D材料全部出售。2009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 (成本) 为2000000元, 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 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吨100000元, 同时销售10吨D材料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000元。要求确定2009年12月31日D材料可变现净值。
根据上述资料, 确定2009年12月31日D材料可变现净值为990000 (100000×10-10000) 元。
(2) 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 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 则该原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成本, 则该原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例2 (教材中例4-10) :2009年12月31日, 丙公司A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0元, A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900000元;A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商品, 假设用A原材料1000000元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1400000元, 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为1600000元,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0000元。要求确定2009年12月31日A材料的账面价值。
分析:根据上述资料, 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600000-80000=1520000 (元)
第二步:将用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520000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1400000元, 故A原材料按其自身的成本计量, 即账面价值为1000000元。
例3 (教材中例4-11) :2009年12月31日, 甲公司B原材料的成本为1200000元, 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100000元, 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 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W2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也发生了相应下降, 下降了10%。由此造成该公司W2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000000元降为2700000元, 但生产成本仍为2800000元, 将B材料加工成W2型机器尚需投入1600000元, 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0000元。要求确定2009年12月31日B材料的价值。
分析:根据上述资料, 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第一步, 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2700000-100000=2600000 (元)
第二步, 将用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2600000元小于其成本2800000元, 即B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因此B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第三步, 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并确定其期末价值。
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W2型机器的售价总额-将B材料加工成W2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2700000-1600000-100000=1000000 (元)
因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00000元低于其成本1200000元, 因此B材料的期末价值为其可变现净值1000000元。
可见, 上述对存货期末计量的处理办法是相当繁琐的, 毫无规律可循, 让人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这样处理完全没有必要, 也是对准则的一种曲解。准则中根本未要求先对用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 因第十六条中只对可变现净值加了定语“用其生产的产成品”, 而对成本是没加定语的。
下面应用前述公式解决上述三例中的计量问题。
例1中, 由于D材料是直接出售的, 其“估计售价”为存货本身的估计售价, “估计加工成本”为0。直接应用公式为:
D材料可变现净值=100000×10-0-10000=990000 (元)
例2中, 由于A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商品, 其“估计售价”为甲商品的估计售价1600000元;据题中“假设用A原材料1000000元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1400000元”可确定其“估计加工成本”为400000元 (1400000-1000000) 。直接应用公式为:
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1600000-400000-80000=1120000 (元)
由于A原材料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成本1000000元, 故2009年12月31日A材料应按成本计量, 即账面价值为1000000元。
例3中, 由于B原材料用于生产W2型机器, 其“估计售价”为W2型机器的估计售价2700000元, 其“加工成本”题中已给出, 为1600000元。直接应用公式为:
B原材料可变现净值=2700000-1600000-100000=1000000 (元)
因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00000元低于其成本1200000元, 因此B材料的期末价值为其可变现净值1000000元。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公式
据准则第十五条及第十九条规定, 可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公式表示为: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额=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当计算结果为正数时,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计算结果为负数时, 不仅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反而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编制与计提时相反的会计分录。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完全消失, 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于甚至高于成本时, 存货应按成本计量, 对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予全部清空, 使其账面余额为0。
下面仍用教材中的例题及两个假设 (此处略去教材中的解答部分, 直接介绍对公式的应用)
例4 (教材中例4-12) , 甲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A存货进行期末计价。2007年年末, A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 由于本年以来A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A存货可变现净值为94000元,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0, 要求比较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直接应用公式为:2007年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000-94000-0=6000 (元)
企业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假设2008年年末, A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 2008年年末, 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96000元。则:
2008年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000-96000-6000=-2000 (元)
由于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负数, 因此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此时,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4000元。
假设2009年年末, A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 但是, 2009年以来, A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上升, 市场前景明显好转, 至2009年年末, 根据当时状况确定的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20000元。
由于2009年年末成本100000低于可变现净值120000, 这时存货应按成本计量, 对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予以清空。“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4000元, 企业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可见, 尽管在存货的期末计量问题上规定较多, 不易掌握和应用, 但通过巧妙应用公式, 不仅可以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而且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规律性、普适性, 同时也是对准则的严格贯彻和执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1版。
相关文章:
形容感情的诗句说说短语02-02
物流、快递公司员工表扬信02-02
描写感情的古诗句02-02
形容感情深的诗句02-02
软岩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02-02
安徽省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02-02
文化发展历程教案02-02
描写友谊的名言或诗句02-02
工业产品供应合同范本02-02
高校作业统一批改标准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