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前房积血

关键词: 积血 视力 外伤性 患者

外伤性前房积血(精选八篇)

外伤性前房积血 篇1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的眼外伤疾病,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 视力恢复理想, 但也有部分病例因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或合并有其他眼外伤疾病如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裂伤、视网膜震荡、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等, 影响视功能。现将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及预后回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11年3月住院收治的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例104例, 均为单眼病例, 其中男95例, 女9例, 男女比例为10.5∶1.0, 年龄4~62岁, 平均年龄32.5岁, 致伤原因:炮崩伤32例, 拳击伤25例, 玩具枪子弹击伤8例, 铁块击伤8例, 木块木棍击伤7例, 石头击伤5例, 其他致伤原因如饮料瓶、麻将、足球、羽毛球、打火机、钢丝绳击伤等19例。

1.2 分级

根据Oksala方法将前房积血分为3级, Ⅰ级:出血小于前房1/3;Ⅱ级:出血占前房1/3~2/3;Ⅲ级:出血占前房2/3~充满前房。Ⅰ级前房积血56例, Ⅱ级前房积血39例, Ⅲ级前房积血9例。

1.3 治疗方法

外伤性前房积血一旦确诊, 在排除眼球破裂伤的情况下, 嘱患者禁止活动, 取半卧位, 双眼包盖;72h内给予止血敏注射液3.0g, 1次/d, 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辅以维生素C治疗;患者眼压>30mmHg (1mmHg=0.133kPa) 时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观察眼压, 若眼压控制欠佳后可联合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断剂;适当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一般不散瞳也不扩瞳, 在出现虹膜睫状体炎时可在密切观察下散瞳治疗。如合并其他眼外伤疾病时对症治疗。

1.4 合并其他眼外伤疾病

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35例, 继发性青光眼20例, 外伤性瞳孔散大11例, 玻璃体积血10例, 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9例, 眶壁爆裂性骨折6例, 视神经挫伤3例, 角膜血染0例。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见表1。

3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由于受外力影响眼球内压力骤升, 导致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 血液聚于前房形成。前房是由角膜、虹膜、睫状体及晶体构成, 其中角膜及晶体没有血管, 而虹膜及睫状体不仅含有丰富的血管, 虹膜睫状体受伤时, 虹膜动脉小环、虹膜动脉大环以及睫状体均为前房出血的血液来源[1]。前房出血量的多少与损伤的血管的大小、多少及损伤程度有直接的关系[2]。从本组病例分析, 致伤原因以炮崩伤、拳击伤为主, 其次为玩具枪子弹伤、木棍、铁块击伤等。

处理前房积血的原则是促进积血吸收的同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3]。大部分前房积血通过前房角小梁网和Schlemm管排出, 其次是依靠吞噬作用。半卧位双眼包盖, 减少活动能使前房积血能沉积于前房下方, 防止纤维素、血凝块及血影细胞阻塞上部房角及瞳孔, 减少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并且使前房出血能够通过房水循环尽快吸收, 且能减少继发性再出血的发生。止血敏能使血小板数量增加, 并增强血小板的凝集和黏附力, 促进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 从而产生止血作用。缩瞳可以扩大前房角, 前房血液可以顺利地从虹膜表面的隐窝吸收及Schlemm管前房积血排出, 但缩瞳可加重虹膜后粘连及刺激症状;散瞳可以使睫状肌麻痹, 使血管收缩, 出血停止, 也有利于眼休息, 防止充血及虹膜粘连, 但散瞳可能使瞳孔缘撕裂加重。在临床观察中发现, 缩瞳或散瞳发生再出血的比例均高于不缩瞳和不散瞳的比例, 因此在处理前房积血时我们主张既不缩瞳也不散瞳。在前房积血吸收后, 根据情况如虹膜出现炎症反应时可在密切观察下散瞳。有报道示: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积血吸收并可减少前房再出血率[4]。在我院不是所有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例都会应用糖皮质激素, 在出现视网膜水肿、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挫伤或合并眶壁骨折时应用, 因此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 遇到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病例时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并观察其疗效。

从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病例在积极治疗后, 大多数视力恢复比较理想, 可恢复至伤前水平, 也有不少的病例因合并其他眼外伤, 治疗后多少会影响视力的恢复, 也有极少数的病例因视神经挫伤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影响视力严重。因此,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 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并不困难, 但一定要注意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的眼外伤, 并且要积极治疗, 能够让患者视力尽可能的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248.

[2]彭穗英.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病杂志, 2002, 24 (5) :565.

[3]李谊, 朱豫.外伤性前房出血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 2009, 9 (10) :2025.

外伤性前房积血 篇2

关键词 钝伤性前房积血 丹七片 疗效

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病,而前房积血又是眼外伤最为常见的体征。少量前房积血可以很快吸收,不会影响视力。但严重前房积血或处理不当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虹膜炎、瞳孔散大及葡萄膜炎等并发症,会造成视功能严重损害。

我院10个月来门诊及收住院治疗的56例钝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用以口服丹七片为主,辅之以对症治疗,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6例中男49例,女7例。左眼34例,左眼22例,均为单眼。年龄6~40岁,平均23岁,其中25岁以下占90%。就诊时间1小时~3天,以1~6小时为最多,占90%。全部病例皆为钝器伤,包括拳击伤、碰撞伤、弹弓击伤、木棍击伤、石块击伤、塑胶玩具枪子弹击伤、橡皮筋弹伤等。其中工人5例,学生36例,农民6例,学龄前儿童9例。

前房积血分级:按Oksala分级法将前积血分为Ⅲ级[1]。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缘之下者为I级;前房积占据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者为II级;前房积血超过前房容积的1/2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为III级。全部病例中,I级者34例,II级者15例,III级者7例。

治疗方法:对56例患者主要采用口吸取丹七片为主的治疗方法。每次0.9g(3粒),每日3次。治疗期间患者半卧位休息,少活动[1]包扎双眼,对有虹膜炎症状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及消炎痛口服,对前房积血量大,用药10天以上积血无明显吸收者或有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可能者,或有继发出血者加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静滴。56例中有3例III级患者因用药超过10天前房积血无明显吸收,眼压升高超过48小时,予前房穿刺[2,3],1∶1000/ml尿激酶生理盐水前房冲洗,至前房积血吸收。

结 果

前房积血吸收时间:通过对56例患者观察,I级患者34例,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平均为3天;II级患者15例,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平均为5天;III级患者7例,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平均为9天。

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04~0.1者3例,0.2~0.3者3例,0.4~0.6者5例,0.8者10例,1.0以上35例。

讨 论

钝伤性前房积血是由于周边虹膜或前睫状体的血管因外伤破裂所致,外伤使晶状体-虹膜膈后移和赤道部巩膜扩张,导致虹膜环、睫状体动脉分支或脉络膜回返动静脉破裂

极少量的前房积血仅表现为房水轻度浑浊或虹膜表面有少量积血;较大量的积血,可见血液积于前房的下部呈现一液平面,积血更多时,整个前房均为血液所充满,以致虹膜、瞳孔完全不能看到,视力严重下降。治疗钝伤性前房积血,关键是予以止血,促进积血吸收,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从而达到保护和恢复视力的目的。

丹七片是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是三七、丹参、黄芪等。三七含有三七总皂苷,还含有少量黄酮苷和三七素[5]

实验证明,三七在活体上通过肝脏作用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原,缩短凝血时间[6]

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解除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耐缺氧活力,改善血液分布,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红细胞、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等作用。实验显示黄芪加入人胎肾细胞或大鼠肾细胞培养液中,可使细胞生长旺盛,延长细胞寿命[7]

中医认为黄芪补气,气行则血行,故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组织代谢。其复方制剂不但可增加凝血酶缩短凝血时间,起到止血作用。而且具有促进血块溶解,扩张血管,促使病变部位的血管和组织修复的作用,这表明丹七片的药理功效,既具有止血、化瘀、促进纤溶作用,又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组织代谢,有利分解产物排出。从而达到止血、化瘀、生新的效果。

丹七片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口服丹七片治疗钝伤性前房积血是一种疗效确切、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丁汝新.外伤性前房积血128例临床分析.眼外全国各地职业眼病杂志,2002,24:510~511

2 左炜,利焕廉,王京华.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订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4,12:367

3 宋琛,主编.手术学全集.眼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70

4 康风英,李贵仁,主编.眼科急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7~318

5 吴葆杰,主编.中草药理学,北京:人民医药出版社,1982:104

6 史长钦.中药三七参离子导入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实用眼科杂志,1987,5:704

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现状 篇3

1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诊断

外伤性眼前房积血患者一般都有近期的眼部外力挫伤病史,患者的视力会出现显著下降,伴或不伴有眼睑裂伤或淤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完整,前房内可见积血,前房积血及外伤性炎症渗出,眼后段基本无法观察。可对患者进行眼底、视力、光感等相关的检查确定诊断[4]。

2 常规治疗

患者经确诊之后,如患者有外伤应给予清创缝合,如患者没有伤口给予患者双眼包扎。患者应半卧位进行卧床休息,此时可给以患者适当镇静剂和甘露醇、氟美松等静脉点滴治疗。给予患者应用止血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不用给予患者进行扩瞳、缩瞳。但如果出现虹膜刺激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散瞳。对患者的眼压定时进行检查,眼压过高时,应给予患者降眼压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由于出血量大,时间长,前房血凝块形成,此时可给予尿液酶等纤维蛋白溶解剂球结膜下注射进行治疗。每天对患者的积血吸收情况进行观察。经治疗轻症患者一般都可吸收,患者的视力也会完全恢复[5]。

3 中西医结合方法

现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报道很多,石义明[6]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263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48 h吸收者40例,3~7 d吸收者150例,8~15 d吸收者56例。于丽等[7]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39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9例患者中,痊愈30例(76.92%),有效7例(17.95%),无效2例(5.13%),总有效率94.87%。杨建应用甘露醇联合血栓通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这些报道都表明,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4 前房冲洗术

经常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等治疗后,患者的积血仍未吸收或患者的积血多,吸收慢,有气有暗黑色血块,伴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应作前房冲洗术。有较大凝血块,可切除,以避免角膜血染。前房冲洗术仅仅作为原发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因此应当及时治疗原发病。手术切口过往一般使用角膜缘切口,方法为在角膜缘后界前1 mm,作一长约3~5 mm的角巩膜切口,前房冲洗好后,角膜缘切口用10-0缝线缝合2~3针。但现今多提倡使用角巩膜隧道切口联合辅助切口进行手术,方法为在角膜膜缘颞下或鼻下方做辅助切口,在上方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距角膜缘1.0~1.5 mm巩膜上做一长约3~5 mm深1/2的膜厚度的直切口,用隧道刀潜行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 mm,穿刺刀进入前房,扩大内切口。如前房有凝血块,可向前房内注入1000 U/ml的尿激酶,通过隧道切口辅助切口注入黏弹剂分离血凝块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从下方辅助切口注人生理盐水,产生一个向上推力使出血和血凝块向上方隧道切口处移动,轻压切口后唇很容易使出血和血凝块排出眼外。在整个冲洗过程中,可使血凝块自然地向上方切口处移动,前房深浅稳定,眼压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中。王朝晖等[8]认为,常规的前房冲洗术是在角膜缘作切口,虹膜容易脱出。且冲洗时前房压力较高,虹膜还纳困难。其采取角巩膜隧道切口联合辅助切口的前房冲洗方法和常规的前房冲洗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角巩膜隧道切口联合辅助切口术中虹膜不易脱出,前房稳定性好,凝血块易冲出,切口不需缝合。

5 预防手术并发症

严重的前房积血,若处理不当,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血染等并发症,造成视功能不可逆转的损害[9,10,11,12]。前房积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多为红细胞变性,填塞小梁网,血凝块机械填塞房角,导致房水循环变阻而继发青光眼。应注意患者有无伤眼疼痛及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问题应给予对症治疗,预防视神损坏。双眼包封可使眼睛尽量减少活动,达到真正休息的目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恢复视功能,是防止继发性出血的重要措施。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护理体会 篇4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1例, 男141例 (141眼) , 占78%, 女40例 (40眼) , 占22%。年龄3~74岁, 平均年龄28岁。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105例, 占58%, 18岁以上76例, 占42%。致伤原因:自己碰伤31例, 占17%;投掷性损伤59例, 占33%;玩具枪塑料子弹击伤11例, 占6%;车祸伤14例, 占8%;花炮炸伤29例, 占16%;拳击伤37例, 占20%。前房积血根据Oksala分级:一级117例, 二级51例, 三级13例。

2结果

2.1 出血吸收情况

一级积血117例出血吸收时间1~4d, 平均2.4d。二级积血51例, 吸收时间3~7d, 平均4.3d, 其中1例发生2次出血, 最后吸收时间延迟至11d;三级积血13例, 出血吸收时间6~15d, 平均8.6d。

2.2 并发症

二级积血中1例, 三级积血中4例患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眼压升高到5.3kPa以上, 不能自行缓解, 1例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 3例行前房冲洗注吸后恢复正常, 1例眼压始终不稳定, 最后行抗青光眼手术。

3护理要点

3.1 心理护理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在受外力打击下视力突然障碍甚至完全丧失;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因他人有意或无意伤害造成的患者还大都伴有情绪的激动, 而这些精神情感方面的异常, 不利于出血的吸收和早日康复。甚至还可能引起反复出血, 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因此, 对患者进行及时到位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应给予充分的安慰;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素质采取不同的方式耐心解释, 有计划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的治疗护理知识, 告知其单纯的出血等出血吸收后视力都会恢复正常, 消除其恐惧心理。对感情激动的患者应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 取得患者的好感, 说服患者及家属理性地对所发生的事情。冷静客观才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法, 过激的表现不仅于事无补, 反而可能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利, 以至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对不懂事的少年儿童, 应主动热情地接触患儿, 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嗜好、个性特点, 消除其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抵触情绪, 从而配合治疗。

3.2 医护配合

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伤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的同时, 也应和主管护师沟通, 交代治疗过程中特殊需要注意的问题。主管护师应根据主管医师的意见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积极护理措施,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言行举止, 自觉症状, 及时向主管医师提供信息。医护的密切配合在外伤性前房出血的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方面往往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3 眼部包盖及体位

一般成人患者可不作双眼包盖, 仅做单眼包盖即可。对于好动不懂事的儿童可做双眼包盖, 并要求家长随时照看患儿限制其活动, 避免第2次伤害和2次出血;必要时应戴专用眼罩加以防护。在出血初期, 尽量采取半卧位, 等出血稳定后可采取其他自由体位, 以患者舒适为主。但应告知患者避免一切体位的剧烈改变, 起卧一定要缓慢, 禁止跑、跳、急走等运动。禁止揉搓患眼。避免第2次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3.4 饮食护理

饮食搭配要合理, 多食水果、蔬菜及易消化的食物, 以免引起便秘。不能进食过于坚硬的食物, 因为强力的咀嚼会引起头部震动, 可能导致2次出血。

4讨论

本组181例患者经过全方位的医、护、患一体的治疗, 取的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外伤性前房出血的康复和转归取决于3个方面: (1) 外伤的程度; (2) 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3) 护理是否到位细致。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护理有其一定的特点。良好的护理对出血的早日吸收和并发症的预防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一位护理工作者, 必须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热情、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自身行为对康复的重要性, 并能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治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 不断学习, 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心理知识, 及时做好医、护、患三方的沟通交流工作, 达到三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医疗工作中的漏洞, 取得最佳的医疗效果,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李秀连.医护心理学 (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李凤鸣.眼科全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62-363.

[3]张开汉.医学心理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社, 1999:169-170.

外伤性前房积血66例临床观察 篇5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66眼,其中男51例,女20例。右眼4例,左眼18例.年龄7~60岁,其中7~20岁20例,21~30岁19例,31~40岁17例.41~50岁8例,50岁以上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30 min~2 d。所有患者均为钝挫伤所致的前房积血,致伤原因:玩具枪子弹伤、球类击伤、拳击伤、碰撞伤及爆炸伤.其中年轻人以拳击伤、玩具枪子弹伤及球类击伤为主,其次为撞击伤、爆炸伤,中年人以拳击伤及碰撞伤、爆炸伤为主。前房积血量按Oksala分类法分为三级: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下缘之下者为一级;占据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者为二级;超过前房容积的1/2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为三级[1]。其中一级32例,二级23例,三级11例,所有病例均为单眼,眼外伤造成前房积血的同时,还可以引起眼前、后段的其他损害,不同程度的外伤性瞳孔散大43例.虹膜根部离断5例,晶状体半脱位6例,继发性青光眼20例,视网膜挫伤13例,玻璃体积血4例,其中部分患者未出现并发症,部分同时出现数个并发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半卧位,纱布遮盖双眼以制动眼球。局部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出血期应用止血药:安络血、云南白药等。出血静止期给予促进吸收药和血明目片口服。扩瞳有可能增加再出血风险,故5天后可酌情给予散瞳剂滴眼,减少炎症,促进积血吸收.预防积血刺激而引起的虹膜后粘连眼压升高者酌情给予降眼压药物噻马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眼液或醋甲唑胺口服,甘露醇静点。前房积血3级,4~6d无明显吸收者,有高眼压角膜血染趋向者,行前房穿刺或冲洗术。冲洗时采用透明质酸钠辅助,保持前房和进行软性分离,能有效地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合并玻璃体积血效果不佳,必要时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前房积血明显吸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未出现明的副作用。最终积血完全吸收,无浮游物及房水闪辉。Ⅰ级原发性前房积血经过保守治疗,预后良好,视力恢复佳;Ⅱ~Ⅲ积血发生继发性出血、继发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挫伤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视力恢复相对较差。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2~6d.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5~12 d,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6~16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矫正视力:<0.1者5例,0.1~0.3者10例,0.4~0.9者13例.≥1.0者38例。

3 讨论

眼球钝挫伤导致的前房积血较常见,其原因为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造成或血管渗透性增加或巩膜静脉窦破裂出血渗透至前房所致。前房积血的多少、吸收速度与破裂血管部位和损伤程度有关,前房积血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外伤性瞳孔散大、虹膜根部离断、房角后退、睫状体脱离或离断、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损伤,而且,损伤的程度越重,出血的量越大,继发出血的可能性增大,吸收的时间也延长。临床上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外伤后前房积血治疗常规包扎双眼,半卧位休息。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防止便秘和剧烈咳嗽,并避免对眼球施加压力,以防止继续出血;使用安络血、云南白药等,以达到止血目的;甘露醇静脉点滴使组织脱水.浓缩玻璃体、前房加深、房角增宽,加速房水循环,从而降低眼压,促进积血吸收,减少角膜血染和视神经损害的发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组织无菌性炎性反应,减少纤维渗出,防止虹膜黏连,消除小梁支架组织水肿,有利于小梁网的引流,并能有效地防止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原则上在眼外伤情况不明时.不散瞳不缩瞳,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重度前房积血,尤其继发的前房积血.如同时合并眼压升高,可导致角膜血染而影响视功能。因此如出现继发青光眼.应当积极控制眼压,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者可行前房穿刺术降低眼压,前房积血不是前房穿刺的绝对禁忌证。如仍不能控制眼压应行前房冲洗术。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前房积血很难吸收,应当积极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出现下列情况应手术治疗[2]:①眼压:眼压>6.67kPa(50mmHg),持续5 d;眼压>4.67 kPa(35mmHg),持续7d;先前已存在青光眼视盘损害的患者。②角膜血染:在发现角膜血染的早期应立即手术治疗以去除前房内血液降低眼压;若前房出血充满或几乎充满前房,眼压>3.33 kPa(25mmHg),应手术治疗,避免发生角膜血染;角膜内皮细胞功能遭到破坏的患眼应早期进行手术。③凝血块持续存在:前房大凝血块持续存在超过10d,可导致虹膜周边前粘连,应手术治疗;全前房出血持续5d没有吸收,应手术清除出血。前房积血对视力的影响:前房积血的预后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有无继发性出血和并发症都有密切关系

从本组临床资料统计观察总结,大部分前房积血经早期治疗.视力大部分能恢复正常,但对治疗不及时或外伤严重者,治疗效果不佳。本组病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尽管就诊时有些视力较差,但只要及时治疗,出血吸收后视力均较好恢复。因此,在治疗前房出血的同时,还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期视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68.

尿激酶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疗效观察 篇6

1临床资料

79例年龄5~70岁, 平均37岁。79例中, 男54例、65眼, 女25例、26眼。前房积血量分级:根据前房积血量分为4级。Ι级:积血量占前房1/3以下, Ⅱ级:积血量占前房的1/3 ~1/2, Ⅲ级:积血量占2/3, Ⅳ级:积血充满前房。本组中属Ⅰ级15例 (18.99%) Ⅱ级17例 (21.52%) , Ⅲ级32例 (40.51%) , Ⅳ级15例 (18.99%) 。

2治疗情况

非手术治疗64例 (81.01%) , 均为Ⅰ、Ⅱ、Ⅲ级前房积血, 半卧位休息, 双眼包扎, 口服消炎痛, 皮质类固醇, 抗生素及维生素药物。用尿激酶1万U, 加生理盐水60 ml后, 1次/d静脉推注。Ⅱ级以上患者加用尿激酶1万U, 溶于1 ml生理盐水, 取0.3 ml, 1次/d结膜下注射。疑有高眼压者用20%甘露醇250 ml 静脉滴注, 1~2次/d;手术治疗15例 (18.99%) , Ⅳ级伴高血压者, 口服醋氮酰胺, 静脉滴注20%甘露醇, 积血吸收效果不佳。手术方法:前房穿刺放血, 采用尿激酶前房冲洗促血凝块吸收。经治疗前房积血全部吸收, 吸收时间为5~7 d, 平均6.5 d。

3伤后就诊时间及治疗效果

就诊早和治疗及时与视力恢复相关联。本组79例病例中, 24 h内就诊者54例经以上治疗, 经2~5 d后积血全部吸收, 视力恢复正常。3~4 d后就诊者25例, 经上述治疗, 积血吸收缓慢, 1~2周后全部吸收者10例, 其中15例反复出血, 经联合前房冲洗治疗后, 1周内临床治愈, 视力恢复正常。治愈标准:肉眼下积血全部吸收, 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房水清晰。

4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一般在1~5 d内吸收完毕, 如果出现凝血块则吸收时间将推迟10 d, 疗效观察适宜在伤后1周左右使用, 过早可能诱发前房再出血[1]。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 可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 , 从而启动纤溶系统, 导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的降解[2]。临床上多用于溶栓治疗, 还用于某些纤维蛋白沉积有关的疾病;眼科一般用治疗前房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角膜血染以及抑制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等[3]。尿激酶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进而产生纤溶酶而发挥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 在使用过程中需测定凝血情况, 如发现有出血倾向, 应立即停药, 并给予抗纤维蛋白溶酶药[4]。严重高血压、严重肝病及出血倾向者慎用,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出血性体质者忌用。体外实验表明它也可提高ADP酶活性, 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从而起到溶解凝血块, 促进积血吸收的作用。对有前房炎症反应者, 不主张散瞳和缩瞳, 以虹膜睫状体炎的情况决定, 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减轻外伤所致虹膜睫状体炎的反应, 减轻炎性反应渗出, 减少充血, 避免发生再积血。甘露醇为高渗剂, 能维持眼内高度的血浆-房水渗透压, 加速房水循环, 从而有利于房水内的血液随房水引流系统排出, 同时可使玻璃体脱水, 房角开放而降低眼内压。故仅在高眼压或继发青光眼的情况下使用。

采用半卧位休息, 双眼包扎, 可使前房积血下沉, 不仅可防止血液蓄积在瞳孔后, 还可减轻颈部及眼部静脉充血。并限制了患者活动, 明显减少因眼球活动造成再次出血的危险, 达到真正休息, 是防止继发性前房出血的重要措施。本组外伤性前房积血经过非手术尿激酶静脉推注治疗和前房穿刺放血, 尿激酶前房冲洗, 积血吸收快, 视力恢复良好, 疗效满意。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外伤性前房积血79例 (91眼) 使用以尿激酶为主的药物治疗, 根据积水的程度, 对积血吸收的时间及视力恢复情况等进行全面观察。结果本组79例病例中, 24h内就诊者54例经以上治疗, 经2~5d后积血全部吸收, 视力恢复正常。3~4d后就诊者25例, 经上述治疗, 积血吸收缓慢, 1~2周后全部吸收者10例, 其中15例反复出血, 经联合前房冲洗治疗后, 1周内临床治愈, 视力恢复正常。结论尿激酶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 积血吸收快, 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眼外伤,前房积血,尿激酶

参考文献

[1]赵家良.我国眼病的防治任重道远.中华眼科杂志, 2003, 39 (5) :257-259.

[2]周建, 惠延年, 李燕, 等.波形纤维蛋白在其转基因小鼠晶状体的表达.眼科学报, 1999, 15 (4) :199-203.

[3]何守志, 李彬.我国眼科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对策.中华眼科杂志, 2003, 39 (7) :385-388.

外伤性前房积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 均为单眼发病, 有外伤史, 伴前房积血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排除合并角膜血染、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及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29例, 女19例;年龄15~45岁, 平均 (31.1±6.5) 岁;Ok sal a前房积血分级[3]:Ⅰ级22例 (45.8%) , Ⅱ级17例 (35.4%) , Ⅲ级9例 (18.8%) ;伤后至就诊时间30分钟至10小时, 平均 (5.8±1.4) 小时;致伤原因:拳击伤16例 (33.3%) , 车祸碰伤13例 (27.1%) , 机械钝挫伤10例 (20.8%) , 玩具枪弹击伤9例 (18.8%) ;并发症:瞳孔散大20例 (41.7%) , 角膜上皮擦伤17例 (35.4%) , 角膜水肿11例 (22.9%) 。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卧床休息, 采用半坐位, 单眼包扎, 伴角膜损伤、角膜水肿者给予局部用药对症处理, 口服维生素C。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氨甲苯酸注射液 (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 100mg/10ml) , 0.1~0.3g/次, 2次/d, 连用3~5天至出血停止, 密切注意眼压变化, 眼压高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煎服, 外伤前期 (1~3天) 给予十灰散加减:白茅根30g, 牡丹皮12g, 大蓟、小蓟、茜草、侧柏叶、栀子、荷叶、大黄、棕榈皮各10g;外伤后期 (超过3天) 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生地黄15g,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枳壳各10g, 当归9g, 桔梗、柴胡各6g;两种汤剂均加水煎至300ml, 1剂/d, 早晚分服。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疗效、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及不良反应; (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裸眼视力以国际标准视力表5m检测为准, 最佳矫正视力1.0。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前房积血停止, 积血全部吸收, 视力恢复至受伤前水平, 眼压正常;有效:前房积血停止, 积血基本吸收, 视力、眼压均有所好转;无效:积血无吸收, 视力、眼压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 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 (22/24)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 6.7% (1 6/2 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 5, P<0.05) 。

2.2 两组前房积血吸收时间比较

观察组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 (5.3±1.1) 天,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8.6±2.7) 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5, P<0.01) 。

2.3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表2)

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两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 (16.7%) , 其中发热2例, 头晕、头痛各1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 (25.0%) , 其中发热3例, 头晕2例, 头疼1例。上述症状均较轻微, 未予处理可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 1, P>0.0 5) 。

3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急性出血期治疗原则是尽快止血, 促进积血吸收, 预防继发出血。氨甲苯酸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达到止血的目的。但该药是通过形成血栓而止血, 虽然能较快止血, 但延缓了前房积血的吸收, 患者视力恢复较慢[4]。

外伤性前房积血属于中医的“血灌瞳神”“真睛破损”范畴, 病机在于外力损睛珠, 血络受损, 气滞血瘀, 导致血不循经, 血溢脉外, 积于瞳神。治法以止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外伤前期为急性出血期, 应以凉血止血为主, 辅以活血化瘀。本文中早期使用的十灰散加减[5]常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 其中大蓟、小蓟、侧柏叶、白茅根、茜草等均有凉血止血之效, 棕榈皮能收涩止血, 荷叶、牡丹皮、栀子、大黄有清热泻火、防止血气上行的功效, 可快速止血, 减少出血且不留瘀。外伤后期为血瘀吸收期, 应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 使用的血府逐瘀汤[6]为理血剂,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能活血化瘀、养血益阴, 赤芍、川芎、牛膝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柴胡、桔梗、枳壳能宽胸行气、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祛瘀止痛之功效。中药分期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 联合氨甲苯酸可标本兼治, 防止新血产生, 并促进前房积血快速吸收, 恢复患者视力。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前房积血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中药分期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十灰散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效果较好, 可促进前房积血吸收, 快速恢复患者视力, 且用药较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苗, 于平.48例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3) :60.

[2]阮剑锋.外伤性前房出血102例治疗分析[J].广东医学, 2004, 25 (10) :1200.

[3]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4]陈岗, 张跃林.氨甲苯酸预防继发性前房出血的临床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34 (4) :614.

[5]梅芬.灵活运用十灰散的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1) :59.

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的护理体会 篇8

1 护理

1.1 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青年及儿童, 发病后往往心理恐惧、紧张, 担心视力不能恢复, 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事实。因此医护人员要安慰患者, 详细向患者介绍病情, 态度和蔼可亲, 使患者消除顾虑,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促进前房积血早日吸收, 视力恢复。

1.2 常规护理

1.2.1

予半卧位休息, 限制活动, 半卧位靠背要垫舒适, 坡度调整一般以30°~60°为宜, 半卧位保持时间比较长, 直至前房积血吸收为止, 故有些患者很难理解, 时间长了觉得不舒适。护理人员一定要向患者解释半卧位的目的是有利于前房积血的吸收, 如不交代清楚, 有些患者在睡觉时会自己转为平卧位, 甚至头低足高位, 以至影响治疗效果。

1.2.2

予四环素眼膏包扎双眼, 有些患者认为包扎双眼导致活动不方便, 故自己会掀开纱布半边, 甚至揭掉健眼纱布看书或者写字等, 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失去了包扎双眼的意义。所以一定要向患者解释包扎双眼是避免眼球运动, 有利于前房积血吸收或者避免眼内复发性出血。

1.2.3

应用止血剂及消炎药, 如肌肉注射止血敏, 静滴止血芳酸、血栓通, 口服安络血、先锋等, 局部应用短效睫状肌麻痹剂保持瞳孔活动, 同时滴抗炎、皮质激素合剂减少虹膜周边粘连及后粘连, 并有可能减少眼内复发性出血。

1.2.4

禁用阿司匹林, 伤后过低眼压时也可增加眼内复发性出血, 故创伤后不需要急于降眼压至正常水平, 这样有利于防止前房复发性出血。

1.2.5

禁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颠茄类药物, 以免瞳孔扩大、睫状肌麻痹和血管扩张致眼压升高, 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1.2.6

第二次前房出血多发生在伤后第1周内, 发病率约占4%~35%, 可能由于前房出血后凝血块溶解和收缩牵拉伤后尚未愈合的血管而导致。眼内复发性出血量往往比第一次多而浓厚, 此乃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光眼发生率与伤后前房出血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观察创伤前房再出血的病例90%以上发生在夜间, 故有人提出在睡眠时快速眼球运动可能为再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 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 尤其是在夜晚, 以及时了解患者最新情况, 如发现患者突然眼痛加剧或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 可能并发继发性青光眼, 应立即通知医生, 迅速降眼压, 使用高渗脱水剂, 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 m L, 作用时间最长可持续5 h~6 h。要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等变化, 口服醋唑磺胺及小苏打,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眼痛头痛是否缓解眼压是否下降, 缩瞳剂对创伤性散瞳效用短暂, 无治疗效果。

1.2.7

测量眼压时要动作轻柔, 眼睑充分打开, 注意无菌操作, 麻醉时间充分, 以防止加重出血及感染, 最好用非接触性眼压计。

1.2.8

药物治疗不满意, 前房积血未见吸收时则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 高眼压一般能耐受5 d~6 d, 如已经有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时即使30 mm Hg以下的眼压, 超过24 h~48 h视神经也可进一步损害, 角膜感染多发生在眼压25 mm Hg以上者, 严重影响视力。所以对全前房积血, 应早日排出凝血块, 最合适的时间为出血后4 d, 此时不但能避免角膜感染及对视神经进一步的损害, 而且解除因收缩对周围组织的牵拉作用, 排出前房积血的方法多采取前房穿刺术或者冲洗术。

1.2生活护理

对双眼包扎患者应尽量选择适合口味富有营养的食谱, 喂饭前下颌部垫一长方饭巾, 温度要合适, 并告之口要张大, 以免羹勺将饭灌入口内。喂饭时勺部先接触一下患者唇部, 以提示患者张口, 进食速度不宜太快, 做好洗脸洗手等工作, 扶助患者如厕, 经常询问患者所需, 帮助购买生活用品。

2 出院指导

嘱患者或者家属 (1) 继续滴消炎眼药水1周。 (2) 注意休息及保持眼部卫生, 不要用手揉患眼。 (3) 避免剧烈活动。 (4)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婴幼儿要小心看护, 避免打架, 碰撞, 跌倒, 玩弹弓子及接触胶带时要小心等。 (5) 如有眼痛, 头痛, 恶心l呕吐, 视力急剧下降, 可能并发继发性青光眼, 应立即来医院复查, 勿认为是急性胃肠炎而耽误治疗。

3 小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外伤性脾破裂 下一篇:外伤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