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同步检测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初始 电机 位置

散步同步检测(精选6篇)

篇1:散步同步检测

《散步》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注音(4分)

霎时()分歧()酷冬()熬过()....

2、理解句子含义(4)

①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解释词语(2分)

4、选词填空(3分)

①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长着)。②我的母亲又(熬过 度过)了一个严冬。③母亲(摸摸 抚摸)孙儿的小脑瓜。

5、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4)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散步前,文章还有一段对初春的描写。找出来,看看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7、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然后用同样的词语再造一个句子,这个词语的意思要与试题提供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

例句: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造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造句:

②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造句:

语言表达

霎时 酷冬

8、依照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写一句话,要写出“一家人”的一个分歧点或矛盾产生的焦点所在。(4)

9、仿写句子(4)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散步》选段,完成下面问题。(12分)

(一)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从文中找出描写“小路有意思”的语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5分)

11、母亲先要走大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说的话及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动作表明了什么?(5分)

1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简要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5分)

(二)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 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要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小路走去。

13、交代记叙时间的段在()(5分)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14、第③段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5分)

A.行动描写

B.细节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15、下面是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的理解,错误的是()(5分)A.在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B.儿子还小,看父亲是“高大”的。

C.因为“我”身体强壮,身材高大,如实反映了“我”的体质、体形。D.“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16、对“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5分)A.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

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C.对祖孙的分歧,处理好了,全家就高兴;处理不好,大家就别扭,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D.母亲老了,听“我”的;妻子在外边,总是听“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我的”。

17、下面两句话,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5分)我说:“走大路。”(母亲)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举一个例子谈谈。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心锁 梁青岭

某一个星期日,儿 子与同学去玩,我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他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就打开他的抽屉,发现了一个蓝色的日记本。

儿子的日记本第一页上写道:“自打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十分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地写那永 远做不完的该死的作业时,我特别的痛苦,我多么想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去轻松的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我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我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他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他并没有把父母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他突然问我,“爸,你俩谁动我的东西了?”我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见我的态度如此坚定,他什么也没说,就满脸不悦地走开了。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我又偷偷溜进他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我惊讶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安了一把锁。顿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 个低级错误。

晚上,儿子回到家后,我鼓足勇气对他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儿子沉思片刻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打开锁,别把家长当贼似的。”儿子气呼呼地对我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满意了吧?”

若干天以后,当我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我,又鬼使神差般地欲看他的日记,我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老爸,你是不是特失落?”“这话怎讲?”“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永远不再写日记了。”

我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一把锁。

19、“读完儿子的日记,我内心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是为什么?(5分)

20、文章中“心锁”具有怎样的含义?(5分)

21、“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其中“一个低级错误”指什么?(5分)

22、第六自然段中“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爸爸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真诚的求得儿子的谅解?(5分)

23、你是怎样看待父母私拆你们的信件或私看你们的日记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10分)

22、《散步》

1、【解析】利用工具书。【答案】shà qí kù áo

2、【解析】结合课文,抓住“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去理解

【答案】①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②“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3、【解析】利用工具书。【答案】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极冷的冬天。酷,极。

4、【解析】熟悉课文,就能选出。【答案】铺着 熬过 摸摸

5、【解析】结合语境理解

【答案】形象的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大。“早已习惯”:说明母亲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较长。“还习惯”:说明儿子因为年龄小,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主见,往往照父亲的意见办事。

6、【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结合课文主题回答。

【答案】第4段是对初春的描写。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7、【解析】结合语境理解例句加点词语意思,所造句子加点词语意思要和例句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答案】我采集了一个蝴蝶作标本。你应该负责任

8、【解析】突出矛盾产生的焦点。【答案】略

9、【解析】是比喻句【答案】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遭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10、【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回答。

【答案】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渲染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11、【解析】扣住“摸摸”这个叠词作用回答。

【答案】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在特定情景下,更爱孙子。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12、【解析】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出表达作者的心理或感情。

【答案】11“慢慢地”言其速度慢,“稳稳地”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走路很留神,体现了我和妻对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

13、【解析】抓住时间的词语“阳光下”。【答案】.D

14、【解析】采取排除方法。【答案】 D

15、【解析】根据语境理解。【答案】C

16、【解析】采取排除方法。【答案】B

17、【解析】围绕主题答。【答案】.尊老爱幼

18、【解析】结合实际谈谈【答案】略

19、【解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

【答案】我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他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他并没有把父母当作自己 的朋友。20、【解析】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找出本体即可。【答案】儿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21、【解析】读课文作答。【答案】原以为第二次偷看犹如第一次那样非常容易得手。

22、【解析】扣住“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 “鬼使神差般地欲看”两句回答。【答案】 爸爸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没有真诚的求得儿子的谅解,爸爸所求得的谅解,只是要求儿子把锁打开,为他下一次偷看儿子的日记提供方便,因为爸爸“一心想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

23、【解析】说真话,赞同,不赞同都可以。【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篇2:散步同步检测

重点:

1.理解通过传神有趣的细节,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生活情趣的写法。

2.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难点:

1:文中仅有的两处景物描写所提供的美妙背景。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轻声读《散步》,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具体操作参照教法建议1)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 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大家从两方面评议: 1.有没有读错字音的情 况。2.有没有读破句子的情况。

三、分组讨论:朗读这篇课文时该怎样把握语气、语调? 说明:要边讨论,边练习朗读,边评议。1.明确本文朗诵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2.明确我的语气、语调:

①我是个中年男子。

②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第 1 页 ③散步中,处处表现了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3.完成讨论之后,练习朗读。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班上朗读,大家评议。评议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语速、重音。

4.再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然后全班根据前面所明确的朗读的方法进行评议,选出一名朗读最好的同学。

四、交流本文的心得。

下面题目供参考,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题目谈。(可用幻灯演示题目)1.这篇课文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举一两处为例谈谈。(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整体感知)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这篇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整体感知)5.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语言?为什么?(对语言的品味)说明:这些问题,不要求都回答,更不宜规定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对其中一两个问题有所认识就可以了。注意让学生发言时不要脱离课文。教师仍然需要注意自己导的地位,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及时给予点拨和激励评价。这项练习中1、2、4小题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落实 在作业本上,以提

第 2 页 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比较阅读。(参见 教法建议3,如课堂 上没有时间展开,可让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另行安排时间交流)手段:以朗读训练为基本形式

设计思想: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同时,重视识字、写字、积累词语的训练。

篇3:散步同步检测

近些年来,由于永磁材料的发展和新的控制算法的提出,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已经广泛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中。在永磁同步电机传动控制系统中,电机转子初始定位与位置检测是构成完整系统的基本条件和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必要条件。只有准确知道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在任意时刻的确定位置,才可以通过坐标变换进行矢量控制,将永磁同步电机按照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并可以达到他励直流电机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

在未知转子初始位置情况下,直接启动永磁同步电机会出现所不期望的现象。对于转子初始位置的估算,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有采用高频注入法来检测零速下的转子位置[1];有利用电机的磁饱和特性来检测转子初始位置[2]。但是这些方法主要依赖硬件电路和电机参数。本文通过对常用通直流电把转子拉到指定位置的实现研究,提出了利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A,B脉冲信号,利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在电机启动前确定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

2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1个二极永磁转子,当定子三相绕组通上空间和时间上相差120°的三相交流电后,就产生1个旋转磁场,图1中用另一对旋转磁极来表示,该旋转磁场将以同步转速Ns旋转。由于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那么旋转的磁场带着转子一起旋转,并以同步转速Ns旋转。当转子加上负载转矩之后,转子磁极轴线将落后定子磁场轴线1个角度,随着负载增加,这个角度也随之增大;负载减少时,此角度也减小;只要不超过一定限度,转子始终跟着定子的旋转磁场以恒定的同步转速Ns旋转。

3 未知转子初始位置启动分析

在未知转子的初始位置情况下,直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有可能出现所不期望的现象。

首先假设启动电机时,给定的电流矢量方向的初始角度与A轴的夹角为零。根据转子位置和三相ABC坐标系中A轴的夹角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1)转子与A轴夹角为0°,如图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转子在磁场力作用下的力臂最大,此时的对应力矩最大,即电机在启动过程中d轴与A轴的夹角为零。这就是所期望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正常启动情况。

2)转子与A轴夹角为90°,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转子在磁场作用下的力臂为零,所受的力矩为零,在此情况下启动,转子将静止不转,即电机无法启动,这是启动过程中所不期望的现象。

3)转子与A轴夹角为锐角,如图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转子受到的力矩不是最大,在空载的情况下,电机也许可以转动,但是电机没有足够大的转矩。这种情况电机不能带重载启动,或者启动过程中会产生过流现象。

4)转子与A轴夹角为钝角,如图5所示。这种情况下启动,由图5可知,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会先排斥转子,即出现反转的现象,随后转过一定角度后又吸引转子,这样启动过程中会出现抖动的现象。这也是启动中不期望的现象。

在未知转子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启动永磁同步电机,以上4种情况是随机的出现,然而大多数情况是人们所不期望的启动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应该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后再启动。

4 转子位置的检测方法

根据矢量id=0控制算法,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以及矢量控制中的坐标变换方法,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双闭环控制中运用传统的PI控制,这样可以得到的系统模型如图6所示。

4.1通直流法

在未知转子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可以给定子通直流电,产生恒定的磁场,这样就可以把转子拉到指定的位置,此时就可以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并在这种情况下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矢量控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首先令id为一个较小常数,iq值为零,电流矢量角度值为零,这种情况产生的电流矢量的方向沿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A轴。这就相当于在A轴方向产生一对磁极,如图7所示。根据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就可以让转子转到已知的A轴位置。

本实验中给定的参数为:id=0.2,iq=0(标幺值),θ=0°。

已知逆PARK变换公式

由式(1)、式(2)解得:

iα=0.2 iβ=0

已知逆Clarke变换公式

由式(3)、式(4)解得:

式中:iα,iβ分别是两相静止坐标下α轴和β轴的电流;id,iq分别是两相旋转坐标下d轴和q轴的电流;iA,iB,iC分别是三相静止坐标下A轴、B轴和C轴的电流。

由此可知三相ABC电流产生的电流矢量方向沿A轴方向,如图7所示。

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结构图,在转子初始定位过程中应该停止速度调节器工作,同时电流调节器输入给相应的定值产生一个恒定磁场。在这个磁场的作用下,转子会转动,使d轴与A轴重合,使转子转到已知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可以直接启动电机。通直流转子定位流程图见图8。

4.2基于增量式编码器A,B信号搜索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转子位置的过程中,保证转子位置几乎不动,而改变三相电所产生的电流矢量的方向,通过读取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产生的A,B信号来获得转子微动的方向信息,再利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不断地获取转子极微小的移动方向,进而来确定电机转子与A轴的夹角近似值。

实验中是以3对极永磁同步电机为例进行实验的,那么360°的机械空间被划分为3个部分,转子的位置范围可能是在0°到120°之间。假设转子位置在图9所示中的某一位置,下面通过搜索法来寻找转子与A轴的夹角。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上电后首先产生沿与A轴方向夹角为60°的电流矢量is0,通过分析增量式光电编码器A,B信号,进而确定电机微转动的方向,如果转子是顺时针微动,那么可以确定转子的范围在60°到120°之间;如果是逆时针微动,转子的位置在0°到60°之间。如果是第1种情况,那么就再产生1个与A轴夹角是90°方向的电流矢量is4,此时再判断转子的微动方向,如果是顺时针微动,转子位置在90°到120°之间,反之则在60°到90°之间。对于第2种情况,需要产生1个与A轴夹角为30°的电流矢量is1,如果转子顺时针微动,那么其就在30°到60°之间,反之就在0°到30°之间。下面的操作类推,总可以在1个很小的区间内使电机的转子处于微振状态。每次测试,区间减少二分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是不允许电机转动的,所以转子一旦开始转动,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到的增量式编码器的A,B脉冲信号反馈来判断转子的微动方向,然后系统按照上述方法不断修正转子与A轴的夹角,给电机特定方向的电流矢量。每次测试,其夹角均做相应修正,则经过多次试探后,系统对此夹角的修改将在极小范围内进行,电机转子处于微振动状态,转子的初始位置完成。

在确定转子的初始位置过程中,只要给电机施加的电流矢量is与电机转子的d轴不重合,那么电机肯定会旋转,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电机有微小的转动,光电编码器就会有A,B脉冲信号输出,通过DSP处理芯片读取转子微动的方向,再改变电机电流空间矢量的位置,在很短的时间内,如此反复进行测试,就可以不断地逼近电机转子的真实角度。在测试过程中,电机只能旋转几个脉冲对应的角度,而不会出现连续运行状态。同时又由于光电编码器每旋转一周所输出的脉冲达几千个,再经过倍频后就达到几万个,因此电机旋转输出几个脉冲它所产生的角位移是很小的,这在一般场合下是允许的。

转子初始位置的真实角度和估算角度的最大误差与测试次数的关系

式中:Δθ为转子的实际角度和所估算角度差的最大误差;N为测试的次数。

具体的关系见表1。

由式(5)和表1可知,实际角度和估算角度的最大误差随着检测的次数增加而减少。当检测的次数为8次的时候,最大误差值就为0.468 75°,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是随着检测次数增多,程序的结构必然也随之复杂。

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结构图,在确定转子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停止速度调节器的工作,然后给适当的电流矢量幅值和不同的方向,该电流矢量维持适当的时间,以便能够读取转子微动的方向信息。搜索法程序流程图如图10所示。

这种方法中,电流矢量的幅值和作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如果施加到电机上的电流矢量的幅值太大或者作用时间过长,则可能在检测过程中电机开始转动,因此实施转子初始位置检测之前,必须给定合适的电流矢量幅值和作用时间,使得转子初始位置检测能够正常运行。本文中给出的方法是:首先给定每一个电流矢量作用时间为t,然后把t分为n等分,当n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电流矢量的幅值从零逐渐增加,同时也不断地检测转子方向的输出信息,一旦方向值有变化,说明此时的电流矢量的幅值让转子转动了,然后记下转子转动的方向,再把电流矢量的幅值置为零,换下一个电流矢量,以下操作方法类似。即一旦检测到转子有微动,就立即使作用的电流矢量为零。这样可以保证转子不会出现大的转动,只是在原有的位置上微动。

5 实验分析

本实验是基于TI公司的TMS320F2812控制器实现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是3对极,1.1kW,编码器码盘数为2 500。

5.1通直流转子定位实验

如图11所示,上面一条曲线是A相电流的波形,在前5s内,给定一个恒定直流电,转子会转到与A轴重合。图11中下面的曲线是电机角度输出曲线,会产生一个尖峰,说明转子在此电流作用下转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在此角度下开始启动电机。

5.2搜索法转子定位实验

如图12所示,上面一条曲线是A相电流波形,每100ms改变一次电流矢量的方向,在图12中可以看出阶梯形的跳动,于此同时转子也随之而跳动,为了能看到转子随电流矢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此时所通电流幅值不能固定,所以这种方法并不能满足在检测转子初始位置过程中保证转子不动。在此基础上需要逐渐增加电流矢量的幅值,如图13所示,上面的曲线是A相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在检测转子初始位置过程中,在给定方向下,电流矢量幅值逐渐增加。下面的波形是转子角度波形,定位过程中的角度是给定的,一旦确定角度后就从给定的角度开始启动。在检测到转子开始微动的时候,就立即把电流的幅值置为零,给定下一个电流矢量。

通直流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会使电机发热,其次对于有负载的启动行不通,同时在某些场合下电机启动前是不允许转动的。搜索法寻找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保证了搜索过程中转子没有转动,但是程序实现较为复杂,对所给定的电流矢量的幅值和作用时间有较高的要求。

6 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光电编码器A,B脉冲信号的搜索法,利用了DSP芯片的高速运算能力,快速的找到转子位置,可以很好地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参考文献

[1]贾洪平,贺益康.基于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位置检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15):15-20.

[2]丁荣军,黄济荣.现代交流技术与电气传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陈荣,严仰光.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与定位[J].中小型电机,2003,30(3):61-65.

[4]陈荣.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盘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初始定位[J].控制与应用技术,2007,34(3):32-34.

[5]程方斌,赵荣祥,蔡慧,等.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启动策略的研究[J].电气传动,2005,35(9):10-12.

[6]Chung Dae-Woong,Kang Jun-Koo,Sul Seung-Li.Initial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of PMSM at Standstill WithoutRotational Transducer[J].IEEE,1999:785-787.

篇4:同步检测 (五)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运用(共24分,1~9题每题2分)

1.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钳制(qián)积淀(diàn)烙印(luò)得逞于一时(chěnɡ)

B. 媲美(bì)刮垢(ɡòu)咀嚼(jué)有史可稽(jī)

C. 捉摸(mō)威慑(shè)蜕除(tuì)一蹴而就(cù)

D. 攻讦(ɡàn)糟糕(zāo)筛选(shāi)昙花一现(tá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 火中取粟再接再励欲盖弥彰宁静致远

B. 膏腴之地蛇蟮之穴驽马十架急躁

C. 阿谀奉承瓮牖绳枢固若金汤以德抱怨

D. 揭竿为旗跂望强弩之末拱手而治

3.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兵刃既接(接触,交锋)树(种植)之以桑王无罪岁(年成不好)

B. 声非加疾(强劲)善假(借助,利用)于物不能自已(停止)

C. 合从(通“纵”)缔交 不爱(爱护)珍器重宝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D. 弃甲曳兵而走(逃跑)无(通“毋”)失其时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4. 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2分)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④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⑤/②⑦/③④/⑥ D. ①⑤/②⑦/③/④/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顺利定点于月球轨道并如期向地球传来数据信息,广大航天工作者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B. 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C.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D. 新组建的这支市场协管队训练很严格,但真正临场时会是怎么样子,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 为了充分体现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关爱,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近日,中央文明办将对生活困难的“全国道德模范”进行帮扶。

C.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 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范围。

7.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B.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C.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D.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却难以见容当权派。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 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② 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③ 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④ 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⑤ 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 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②③⑤B. ①④⑥C. ①④⑤D. ②③⑥

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 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 衰亡。

② 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 ,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③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 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

A. 以至 捉摸 从而B. 以至 琢磨 因而

C. 以致 琢磨 从而D. 以致 捉摸 因而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1) 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二、 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6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學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3分)

① 取之于蓝 ② 寒于水 ③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2.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3分)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囊括四海之意 D. 天下云集响应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nlc202309041114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1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 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的。

C. 作者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贵积累、学贵坚持的道理。

D. 本文善于运用比喻,以喻代议,寓议于喻,这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15. 从上面的文字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4分)

成语:

解释: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8分)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分)

三、 诗歌鉴赏(10分)

从 军 行

[唐]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牙璋:玉制的兵符。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城。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

17. 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5分)

18.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四、 语言运用(10分)

19. 《孟子》中的言論往往话里有话,我们称之为有言外之意。所谓“言外之意”就是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往往非常耐人寻味。请学习这种写法,阅读完下列语段后,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1) 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3分)

(2) “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 (3分)

20. 根据语境,为下列两个语段各续上一个富有总结性的句子。

① 人是自然的主人,但人一到自然便纯净了,不再迷恋家庭的温馨,不再敏感宠辱得失,

。(2分)

② 一般说来,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但是,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2分)

五、 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的语段,完成19~21题。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的。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出现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21.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中的“这一点”指代什么内容?(3分)

22.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4分)

23. 严密辩证的论证是本文的最大特点。试结合选段就此作简要分析。(5分)

六、 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列的文章,完成22~24题。

文化的大众化和价值坚守

杨秀香

在西方,大众文化曾经指下层大众的低俗、粗鄙、“无品位”的文化,用来区别受过教育的、有教养的社会精英所拥有的“充分发达的意识文化”、高雅文化。从历史上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模糊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这种模糊是通过艺术向商品的渗透、艺术与商品“合流”成为人的日常消费品实现的,它使文化的发展在价值倾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詹明信把这样的文化称为“无深度文化”。这些变化引起了西方学者对文化发展价值的忧虑:认为它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享乐型的利己主义,瓦解了道德的基础。

西方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道德背离现象的根源在于它“直接地屈从于商品化、商业化与市场”。大众文化的“前提预设”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结果必然是要求建构新的市场,随着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闲暇消费大大增加,生产者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利用广告、媒介把各种关于浪漫的、美的、成功的,舒适的等等意念加诸各种物质的消费品上,结果使人的消费由满足需要变为对过度欲望的追逐、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变为“代用的使用价值”,即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正是这种市场逻辑,使“生产者永远有兴趣培养他人的‘过度和放纵’”。

在西方国家,大众文化在价值上的变化受到了阿多诺、泰勒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的批判。那么,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境况又如何呢?对我们来说,文化的大众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如何给予大众文化的发展以合理的价值引导,以消除其可能对社会带来的隐忧。显然,仅仅在市场逻辑中的大众文化是无法给人们以这样的引导的。大众文化要给人以这样的引导需要超越市场。

文化产业使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发挥对文化产品生产的调控作用,抑制由于商业化而出现的低俗和媚俗现象,使文化产品在价值取向上能够体现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追求,为大众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事实证明,这是可以取得成效的。大众对文化产品鉴赏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大众文化产品追求思想和艺术的高品位。在文化市场中,生产者为了扩大市场,要极力满足大众的需要;同时,大众的需要又制约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它必须认同大众的需要。而大众的文化需要的形成不仅来自大众文化,更主要的来自于他的文化传统、来自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培养,这就使大众会用他已有的价值标准和艺术标准来衡量文化产品以决定取舍。因此,强化对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教育,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产品的思想和艺术品位,让大众对健康的文化产品的需求支撑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一方面要对文化媒介人加强民族精神、社会主流价值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完善专家、大众、政府的评价机制,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褒奖、宣传、推介、认同,造就有利于文化媒介人履行社会责任的生活环境。

24. 西方“大众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5分)

25. “大众文化价值的丧失”的原因有哪些?(5分)

26. 请根据文意概括: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文化在大众化的同时坚守着价值?(10分)

附:作文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你每天拥有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对于那些失去了的,你还愿意去寻找回来吗?”“假如你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一样东西,可找到后却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在寻找的过程中,你有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吗?”……面对上述提问,相信每个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请以“寻找”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命题人:刘建红

篇5:名著导读《大卫》同步检测

《大卫·科波菲尔》《论语》

姓名班级组别

说明:本试题满分47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唐诗选本做到了披沙拣金,使读者能用很少的时间领略唐代诗歌的精华。....

B.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C.赤日炎炎,酷暑难当的时候,瓜田李下就成为农民聊天、休息的好去处。....

D.他那时曾经谈笑风生地说,未来是属于我们这些年轻人的。....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

②大卫满怀悲痛,决定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

③他渐渐发觉自己的真正情感,并知道安妮斯对自己的爱。

④大卫成了有名的作家。

⑤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

⑥最后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A.①③④⑤②⑥B.④⑤②③①⑥

C.⑤④②③①⑥D.③①④⑤②⑥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与《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两座高峰,其中《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史

上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

B.《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是狄更斯自传题材的小说。

C.《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C.《论语》全书系用语录体,从记录的称呼口气上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D.“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二.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的语段,完成6—10题。(共14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

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6分)

(1)孔子过泰山侧过:.

(2)夫子式而听之之:.

(3)然,昔者吾舅死于虎然:.

(4)昔者吾舅死于虎于:.

(5)何为不去也去:.

(6)小子识之识:.

7.“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1分)

8.文中的“夫子”指的是(1分)

9.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2分)

10.①文中哪句话可做本文的主题?(2分)

②请翻译这句话。(2分)

三.(8分,每句1分)

11.默写

①皮之不存,? ②欲加之罪,? ③言之无文。④前事不忘。⑤攻无不克。⑥得道者多助。⑦己所不欲。⑧独学而无友。

四.(共10分)

12.下面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经典名句,请任选其中的一句加以赏析。(5分)

①决不要把今日可办之事拖至明日。拖宕乃窃汝光阴之贼尔。抓住这贼呀!” ②记忆中的青春比我或任何人一向所宝爱的青春更栩栩如生,而青春时代所珍贵的一切在记忆中永远不会消失。

③我希望真正的爱心和忠实终比世间一切罪过或不幸更有力量。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四年级数学同步检测题

A、4+6=10 B、2a―6b>0 C、0 D、v=

2、某商品进价为元,商店将其价格提高作零售价销售,在销售旺季过后,商店又以折(即售价的)优惠开展促销活动,这时一件商品的售价为

A。元B。元C。元D。元

3、买一个足球需要元,买一个篮球需要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要()

A。元B。元C。元D。元

4、受季节的影响,某种商品每件按原售价降价10%,又降价a元,现每件售价为b元,那么该商品每件的原售价为()

A。B。C。D。

5、某个体户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售价都是135元,若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在这次买卖中他()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电视造型02-09

造型要素02-09

包装造型02-09

造型研究02-09

形象造型02-09

散步公开课02-09

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02-09

初夏山间散步02-09

《散步》02-09

散步美文赏析02-0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电视造型 下一篇:散步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