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中2018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精选2篇)
篇1:南阳一中2018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南阳一中2018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
A.1965年最多 B.1980年最多 C.2015年最多 D.2045年最多 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答案】1.C 2.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中数值可知,到2015年,我国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人口持续增加;2015年后,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口减少,故最大值是2015年,C项正确。【2题详解】
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将减少,导致用工成本上升,C项正确。老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人口数量不一定增加,A项错误。人口减少,B项错误。劳动力减少,人才不会大量外流,D项错误。
图甲为我国天津市某小区的平面图,七幢楼高度均为84米左右。图乙为沿着小区花园NS线的局部纵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营造小区花园的主要植被是
A.落叶乔木 B.落叶灌木 C.常绿乔木 D.硬叶乔木 4.小区花园的M地布局高大乔木的主要优势是 A.土层厚 B.光照强 C.易浇灌 D.风力小 5.小区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 B.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C.调节局地小气候 D.增强城市雨水利用 【答案】3.B 4.A 5.B 【解析】 【3题详解】
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的主要植被,我国没有这种气候类型;天津位于温带地区,其植被主要以落叶林为主;落叶乔木每年秋冬季节或干旱季节叶全部脱落,小区花园主要植被是落叶乔木的话,会阻挡视线,同时会加重地下车库的压力,所以B正确。【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区花园的 M 地为承重柱,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例外这里土层深厚,高大乔木可以获取充足的水分及养分,因此在这里可以布局高大乔木,所以A正确。【5题详解】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房型、面积、采光要求外,也特别关注住宅小区绿化质量,小区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园林观赏景观,所以B正确。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枃,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 7.从长远来看,下列企业中最适宜入驻雄安新区的是
A.生物制药 B.钢铁冶炼 C.农产品加工 D.建筑材料 8.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充足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答案】6.C 7.A 8.B 【解析】
考查雄安新区建设的目的与区位因素。【6题详解】
雄安这一国家级新区的成立,将在空间上与京津形成新三角空间联系,疏解北京人口和非首都功能,释放区域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活力,实现区域间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有利于突破“以邻为壑”形成“共生互动”的城市群。同时,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加强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服务等向整个京津冀空间拓展,实现技术、产业与人才等向城市群的外围延伸,缓解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之间矛盾,理顺城市层级间资源配置关系,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赋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可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减轻首都人口压力。故选C。其它选项说法均不正确。【7题详解】
生物制药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入驻雄安新区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A正确;钢铁冶炼具有严重的环境污染,B不符合;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层次低,占用土地、人员等生产要素,不利于雄安新区的长远发展,C不符合;建筑材料工业也有严重的环境污染,D不符合。故选A。【8题详解】
劳动力是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北京的人口是千万级的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和素质是雄安新区不能相比的,排除A;河北的用地充足,故选B。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北京的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更便利,排除CD。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0.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产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9.C 10.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剖面图,平原地区是稻田种植业,山坡缓坡菜地位于村庄下方,便于灌溉。村庄上方坡度较陡,发展果园,远离村庄的高处发展森林。即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对。气候、水源、土壤不是不同地形区种植作物类型差异的原因,A、B、D错。【10题详解】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郊区农业主要是满足城市蔬菜、肉蛋奶的需求,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稻田,A对。鱼塘、果园、菜地花圃是城郊农业主要发展类型,比重会增加,B、C、D错。中国伊利乳业集团建在新西兰奶源丰富区—南岛怀马特市的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该乳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新西兰原奶成本优势,除了布局高品质婴幼儿奶粉项目之外,UHT(“超高温消毒法”的英文缩写)液态奶项目也成为重要内容。通过“创新研发"(全自动挤奶—奶牛们能自行排队进入挤奶设备等待挤奶)等模式的率先探索,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走进新西兰打开了一条通衢大道。回答下面小题。
11.若该企业将工厂建在发展中国家,利润会比建在新西兰这一发达国家高,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 A.距离消费市场近B.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C.靠近原料产地 D.劳动生产效率高
12.该企业选择在新西兰建厂,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劳动者素质 C.交通和历史 D.原料和技术
13.奶牛挤奶案例表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该企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 A.劳动力需求量 B.交通运输量 C.饲料的供应量 D.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答案】11.B 12.D 13.A 【解析】 【11题详解】
牛奶及其制品应该接近人口数量较多的城市,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来讲,劳动力成本较低廉,故利润较高,B项正确;乳制品需要的原料是草场资源,故C项错误;劳动生产效率发达国家较高,故D项错误。【12题详解】
该企业生产的乳制品销售市场不在新西兰,故A项错误;劳动者素质与该企业生产的产品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交通条件新西兰也不是最优的,故C项错误;新西兰地广人稀,环境质量好,而且草场资源丰富优质,故原料和技术是该企业考虑的最主要因素,D项正确。【13题详解】
通过“创新研发”(全自动挤奶——奶牛们能自行排队进入挤奶设备等待挤奶)等模式的率先探索,该企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需求量,故A项正确。【点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现金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关着灯照样可以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到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生产。下图是a、b、c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4.“黑灯工厂”能够推广普及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市场 C.技术 D.交通
15.目前,“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A.缩短产品更新周期 B.增加就业机会 C.提高产品稳定性 D.实现个性化定制
16.上图所示三国中,最有可能是“黑灯工厂”推广源地的是 A.a B.b C.c D.都不可能
【答案】14.C 15.C 16.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黑灯工厂”从原材料进去到最后成品出来,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属于高新技术,因此技术是其推广普及的主导因素,故C项正确。【15题详解】
“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与产品更新周期无关;“黑灯工厂”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因此不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目前“黑灯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但人机结合还有待完善,现阶段个性化定制还不能成为其主要优点,但这样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故C项正确。【16题详解】
“黑灯工厂”的生产过程是无人化的,因此不适合在劳动力密集的地区推广;同时,“黑灯工厂”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综合来看,最有可能成为“黑灯工厂”推广发源地的应该是K/L比值较高的地区,故A项正确。
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华为集团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典范。目前华为集团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36个培训中心,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成本下降 B.市场竞争激烈 C.生产效率提高 D.土地价格上涨
18.2017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份额突破10%,实现该成效的根本原因是 A.资金投入加大 B.政府政策支持 C.研发水平提高 D.国外技术渗透
19.华为在海外推行员工本地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政策 D.技术
【答案】17.B 18.C 19.A 【解析】 【17题详解】
智能手机制造的核心部分是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先进的技术有助于产品占领消费市场,市场竞争激烈,迫使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缩短技术更新周期,B正确。【18题详解】
华为智能手机全球份额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产品质量好、款式新、性能强、制造技术先进,这是华为集团研发水平提高的结果,C正确。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可使企业规模扩大,对手机全球份额影响不大,A、B错误;华为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D错误。【19题详解】
华为集团在海外推行员工本地化,主要是为了获取当地市场信息,以提高产品对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创造和谐的商业环境,进而更大程度地占有市场,A正确。【点睛】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料、能源、市场、劳动力、技术、环境等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不断变化:
(1)由于工业所用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地对工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加强。(2)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騫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通达的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工业区位因素,重要性越来越强。
(4)在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的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影响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
毛笔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元代以前,全国以宣笔最为有名。宣笔,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早期以兔毛为主料,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湖笔迳渐取代宣笔。湖笔在宣笔的基础上以山羊毛为主料,仍以竹为管。浙江省湖州市是湖笔产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毛笔之都”。完成下面小题。20.元代以后湖笔逐渐取代宣笔而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运输便捷 B.市场广阔 C.政府导向 D.品质优良
21.近年来,浙江省生产湖笔的骨干企业王一品斋笔庄专门制作了一批供观赏的湖笔,如“兰亭”、“鹅池”、“翠亨春”、“西泠汉石”、“半屏山”等,主要目的是 A.提升产品附加值 B.提升消费者体验 C.降低环境污染 D.降低销售成本
22.湖笔精湛的制作工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湖笔技艺却受到很大冲击,原因是
①社会文化的转型②书写工具的革新③创新研发投入少④传承乏人的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0.D 21.A 22.C 【解析】 【20题详解】
湖笔在宣笔的基础上以山羊毛为主料,仍以竹为管,元代以后湖笔逐渐取代宣笔而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品质优良运输便捷、政府喜好不是根本原因,市场广阔是品质优良的结果,所以D正确。【21题详解】
近些年来,浙江省湖州市湖笔企业的产品从实用型转向工艺型、礼品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消费者体验不是主要目的,不能降低环境污染,销售成本增加,所以A正确。【22题详解】
湖笔精湛的制作工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湖笔技艺却受到很大冲击,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传承乏人的状况,所以C正确。
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自2001年首家中澳合资光伏企业成立至2011年,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6年,无锡市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总规模的50%以上,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已经超过5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发达国家相比,2001-2011年间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生产成本较低 B.原料资源丰富 C.交通位置优越 D.市场需求量大
24.无锡光伏产业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到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C.技术研发和创新 D.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
25.2016年,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列全国第五,仅次于4个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的比较优势是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 C.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光伏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答案】23.A 24.C 25.D 【解析】 【23题详解】
光伏产业的原料主要是硅,无锡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缺乏,所以无锡光伏产业原料资源不丰富;无锡属于长三角地区众多城市中的一个小城市,交通位置优势不突出;由于光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技术不成熟,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无锡的光伏产业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生产成本较低,使得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故A项正确。【24题详解】
无锡光伏产业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这些生产环节都是高技术含量的环节,据此可知我国在光伏产业中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使得无锡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25题详解】
江苏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雨季长,太阳能资源不丰富;国家能源政策针对所有地区,并不单单针对江苏一个省份;我国东部地区各省份能源缺乏,对清洁能源需求量都比较大;由材料可知,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超过一半,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撑,使得江苏省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故D项正确。下图是“我国某铁路枢纽2016年各月旅客流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6.导致2月份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 C.国家政策 D.传统文化
27.关于城乡间人口流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B.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发展
C.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D.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26.D 27.B 【解析】
考查人口流动及其影响。【26题详解】
2月份正值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回家过年”的传统文化导致2月份人口流动量最大,D正确。故选D。【27题详解】 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专业化发展,B正确。故选B。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吸引多家品牌手机生产厂家入驻。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产业集群累计生产手机4亿部。大量手机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和快件业务及时快捷销售到全国各地。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28.手机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提高了产品质量
B.降低了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要求 C.削弱了产品的市场开拓 D.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29.电子销售的手机产品主要通过航空运输方式的原因是 A.手机产品价值高,重量体积小 B.电子产品通过航空运输更安全 C.航空物流成本低
D.手机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周期短 【答案】28.B 29.A 【解析】
考查电子商务的优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28题详解】
电子商务通过网络进行,而传统的手机销售网点是实体店,需要选址在人流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地段,因此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手机,降低了手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要求,故选B。【29题详解】
由于手机产品是体积重量较小、附加值较高的商品,适合航空快递运输。故电子销售的手机产品主要通过航空运输方式。故选C。联合湖位于美国西雅图市,19世纪中叶以前湖岸森林席延,景色优关。1872年,运河修成,联合湖与海湾相通。此后,湖岸成为了工业发展重地。20世纪初,在湖北岸岬角建立了西雅图煤气厂。1956年,因天然气的全面推广,该煤气厂停产。后当地政府收购该厂区,改造与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并不断修复周边生态,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都市景观公园,成为成功利用工业遗迹的范例。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30.19世纪70年代,联合湖湖岸成为工业发展重地的原因是
A.政府政策支持 B.水运条件改善 C.能源资源丰富 D.土地价格低廉 31.推测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生态修复中最难以治理的是 A.大气与矿渣污染 B.生态系统破坏 C.土壤与地下水体污染 D.地表植被农药残留 【答案】30.B 31.C 【解析】
考查工业区位条件与环境污染。【30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联合湖在运河修成,联合湖与海湾相通之后,湖岸就成为了工业发展重地,说明该地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水运条件的该善,故答案选B项。【31题详解】
煤气主要是由煤炭转化而成,然后输送到周围区域,大气的流动速度较快,工业生产停止,大气污染就可以治理,A错误;生物种类单一,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植被种类,B错误;土壤和地下水的循环更新速度慢,因此受到污染难易修复,C正确;煤气生产不会导致地表植被农药残留,D错误。故选C项。
2012年,日本实施以園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后,太阳能发电站数量急剧增加。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对有价格优势的面板需求增长迅速,受其影响,我国新能源光伏面板K企业决定进军日本市场。截至2018年1月,产于我国K企业的光伏面板已被应用在圣保罗、墨西哥城、莫斯科和智利的圣地亚哥等多个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解决国内失业问题 D.提高能源利用率
33.中国K企业进军日本市场的最大优势是 A.技术先进 B.知名度高 C.产品质量高 D.产品价格低
34.仅考虑自然因素,下列城市6月份太阳能光伏发电时长最长的是 A.莫斯科 B.圣保罗 C.墨西哥城 D.圣地亚哥
【答案】32.A 33.D 34.A 【解析】 【32题详解】
根据材料,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低价格面板需求增长迅速。这些材料都显示日本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植及鼓励,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国内的能源消费结构,选A。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鼓励说明是有策略有针对性的支持,并不仅仅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也不是为了解决国内失业问题;该策略不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选A。【33题详解】 由于日本降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低价面板的需求增长,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中国K企业产品与日本同类企业相比,产量大,成本低,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强,故选C。K企业产品与日本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技术、知名度方面无明显优势。【34题详解】
6月份,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时长越长。四选项中,莫斯科所处纬度最高,昼长最长,而且莫斯科降水少,云量小,所以发电时间最长,据此选D。
红帮裁缝”发于清末民初,是中国近现代服装业的开拓者,宁波是我国“红帮裁缝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后,“红帮裁缝”或为上海等多地服装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改革开放后,宁波服装业是承接上海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逐渐造就了雅戈尔、杉衫、罗蒙等著名服装品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5.改革开放后,宁波能够承接上海服装企业加工业务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优美 B.劳动力成本低 C.土地租金低 D.基础设施完善
36.大量服装企业集聚宁波,能够 A.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B.减少能源消耗 C.促进信息和技术交流 D.降低劳动力成本
37.宁波服装企业能够造就国内著名服装品牌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质量高 C.产品价格低 D.产品多元化 【答案】35.B 36.C 37.B 【解析】 【35题详解】
服装企业的加工环节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生产过程,上海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宁波的高,设在宁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故选B。【36题详解】
大量服装企业集聚宁波,同类企业相互学习,信息共享,能够促进信息和技术交流,C项正确。服装企业的产品不笨重,生产耗能小,集聚不能减少劳动力投入,所以A、B、D错误。【37题详解】
有题目可知,宁波服装企业的上游设计研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能够造就国内著名服装品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高,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是产品质量,所以B项正确。
成贵高铁修建中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将不涉水。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与成贵高铁走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 ①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 ②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③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④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A.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D.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40.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的原因
A.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B.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 C.利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 D.利于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 【答案】38.C 39.A 4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和面临的障碍,试题设计到气候、地形、空间定位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8题详解】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①对。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说明地形崎岖,工程量大,造价高,②错。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③对。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④对。C对,A、B、D错。【39题详解】
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隧道有183座,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地质复杂,A对。位于湿润区,没有戈壁广布,风沙严重现象,B错。我国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足,建筑技术水平高,C错。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2000米左右,没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问题,D错。【40题详解】
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原因是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B对。大桥桥墩不涉水,对建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加大了工程量,增加了工程造价,A错。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无关,C错。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不是增加工程难度修建大桥的主要原因,D错。
二、合题(共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位于贺兰山西侧荒漠地带的腰坝滩,曾是一方宝地,绿洲边缘有成片的乔木、灌木,沙漠里处处是沙蒿、白刺等植物孩子们去沙窝里玩,不用带水,只要在地上挖个坑,就会有水渗出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移民,临近湖沼的咸水入侵,该地变成了沙尘暴的发源地。
材料二:腰坝滩水资源危机爆发后,当地政府颁布了农业限水政策。2015年,一家公益杋构在腰坝滩大力推广滴灌设施种植节水小米,替代高耗水作物,对农业生产、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量进行监督,以实现腰坝滩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某农业合作社5月份播种小米,结合滴灌设施,人工除草,施有机肥,拉网防鸟,经过5个月的管护,10月份机械收割后人工捡拾谷穗、晾晒除杂。
材料三:下面图甲示意腰坝滩及附近地形图和某农业合作社的沙漠小米产区,图乙为腰坝滩气候资料图,图丙为临近收获的谷子被防护网罩住的照片。
(1)描述腰坝滩水资源危机的形成过程。(2)分析腰坝滩沙漠小米品质优良的原因。(3)说明腰坝滩种植沙漠小米成本高的原因。(4)如何推广销售高价的腰坝滩沙漠小米? 【答案】(1)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和种植高耗水的农作物,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地下水位下降,临近湖沼的咸水入侵,导致水质恶化,形成水资源危机。
(2)夏季高温,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施有机肥、人工除草,减化肥、农药的残留:;沙漠小米生长周期长,利于养分积累。
(3)滴灌设施投入高:沙漠小米生长周期长达5个月,管护过程成本高,人工除草,施有机肥,拉网防鸟,人工捡拾谷穗,晾晒除杂,劳动力成本和相关设施投入高。
(4)通过有影响力的名人代言,做好小米的品牌宣传工作:通过展示腰坝滩沙漠小米的生长过程,宣传小米优良的品质:严格把控小米生长的各个环节,确保小米品质的优良: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型超市进行农超对接。【解析】 【分析】
随着大规模的移民,种植高耗水的农作物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导致地下水减少。临近湖沼的咸水入侵,水质恶化,导致水资源危机。产品销售措施有品牌宣传、品质保证、电商平台销售、农超合作等。
【详解】(1)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的移民,种植高耗水的农作物,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导致地下水减少。临近湖沼的咸水入侵,导致水质恶化,该地变成了沙尘暴的发源地,形成水资源危机。
(2)腰坝滩位于西北干旱区,夏季高温,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施有机肥、人工除草,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残留。沙漠小米生长周期长,经过5个月的管护才能收获,利于养分积累。
(3)区域水资源短缺,采用滴灌设施投入高。沙漠小米生长周期长达5个月,管护过程成本高。人工除草,施有机肥,拉网防鸟,人工捡拾谷穗,晾晒除杂,劳动力成本和相关设施投入高。所以该地种植沙漠小米成本高。
(4)产品销售措施有品牌宣传、品质保证、电商销售、农超合作等。可以发挥政策优势,通过名人代言,做好小米的品牌宣传工作。录制视频,宣传小米优良的品质。确保小米品质的优良,经的起市场检验。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型超市进行合作,农、超对接。42.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高粱,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喜光、喜湿润,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30℃,温度偏低不利于生长:糯高粱是高粱中的一个品种。责州怀仁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采为原料,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茅台酒严格按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茅台镇湿热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发酵。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达几万吨。
(1)简析茅台镇适宜高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2)说明近些年来,上千酿酒厂在茅台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
(3)随着酒厂数量的增加,茅台镇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此怀仁市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以国酒为代表的酿酒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你赞同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纬度较低,夏季高温;②地势较低,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温暖;③地处云贵高原,高粱生长期光照充足: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适中,适宜高粱生长。(2)①接近优质酿酒原料(糯高粱)地、水源量大且质优:②当地酿酒历史悠久,多质优熟练的酿酒工人:③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④公路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完善⑤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大。
(3)赞同:①有利于优化茅台镇的产业结构:②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④改善茅台镇的生态环境。反对:①茅台镇旅游基础设施落后;②地处偏远地区乡镇,远离市场、交通不便;③酿酒的独特行业特征使有些环节可欣赏性不强。【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贵州茅台产地为材料背景,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工业集聚的原因、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高粱生长习性为“喜温,喜光、喜湿润,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30℃”,结合经纬度可知,茅台镇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适中,适宜高粱生长;地处云贵高原,高粱生长期光照充足;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温暖。
(2)上千酿酒厂在茅台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考查工业集聚的区位因素,可从原料、技术、市场、交通、品牌等方面来回答。结合材料可知,茅台镇接近优质酿酒原料(糯高粱)地、水源量大且质优;当地酿酒历史悠久,多质优熟练的酿酒工人;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公路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大等。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即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茅台镇的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茅台镇的生态环境,因此应大力支持。但茅台镇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地处偏远地区乡镇,远离市场、交通不便、酿酒的独特行业特征使有些环节可欣赏性不强,发展旅游业难度较大,不支持。
篇2:南阳一中2018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 A.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 B.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C.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 D.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答案】A
2.管仲改革后齐国实力大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制订盟约,借周天子之名颁布。会盟后,“诸侯称顺焉”。据此可知 A.周天子天下共主权威得到维护 B.会盟巩固了原有的政治秩序 C.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 D.尊王攘夷是成就霸业的业绩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葵丘会盟„„齐桓公制订盟约,借周天子之名颁布„„诸侯称顺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经过管仲改革,齐国实力增强后称霸的史实,说明当时 经济实力是新秩序构建的基础,故C选项正确;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这说明周天子衰微,故A选项错误;材料说明会盟已经破坏了原有的政治秩序,故B选项错误;成就霸业的关键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不是尊王攘夷,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关键信息“葵丘会盟”、“诸侯称顺焉”,结合据此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诸侯争霸,齐国称霸的历史背景,而管仲改革是齐国称霸的重要条件,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3.秦汉以后“官”掌握行政权力,“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C.维护君主统治权威 D.削弱贵族政治势力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来看,爵位只有名位而没有实权,这是为了巩固君主权力的绝对权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不够具体;B选项说法不够准确;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削弱贵族权力的态度。
4.北宋中前期,皖北地区人口维持在五十万户左右,沿汴河两岸兴起了六孜、庸桥、灵壁等商业大镇。金代时,汴河逐渐湮废,皖北地区的经济逐渐衰落,人口和北宋相比下降了近64%。元朝时撤并了归德府所辖的临涣、符离等八个人口不满千户的县。这说明 A.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B.交通是影响皖北商业的最主要因素 C.民族政权轻视农业发展
D.皖北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人口的问题与农业生产关系最紧密,北宋到元朝皖北地区人口的大幅下降,说明该地区农业水平下降,故D选项正确;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在南宋已经完成,且材料未涉及南方的经济情况,故A选项错误;影响商业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和手工业,不是交通,故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民族政权有轻视农业发展的政策,故C选项错误。故选D。
5.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一直占统治地位,无法说明“明清出现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的原因,排除A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土地买卖频繁,从而导致土地分散,故B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土地兼并被有效抑制”,排除D项。
6.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新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根植于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社会现实 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主张道德良知的重要地位,故C选项正确;心学理论也没有强调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主导的历史背景,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哲学理论的高度,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王阳明”、“世衰俗降”、“致良知”,这些关键词直接指向“心即理”,理即道德伦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同时,对于“知行合一”不能理解为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7.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实现了从“师技”到实践的转变 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倡导海洋风气”“只有掌握海权”“制夷”体现出通过掌握海权摆脱民族危机的思想主张,故A正确;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他的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B项“发展资本主义”说法错误;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还是停留在“师技”层面,C错误;D不符合史实。【名师点睛】
采用阶级分析法,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8.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传统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 D.中国棉布纺织技术优于英国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中国的土布价格具有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英两国劳动力价格对比,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故 D 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进行分析理解.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9.《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由于 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 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 C.《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 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 【答案】C 【解析】《海国图志》宣传西方的地理和相关军事技术与王公贵族的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导致“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的失败,故C项正确;其他选择与材料中信息不符。10.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表明女校创办
A.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C.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D.适应民族救亡的需要 【答案】D.....................11.汪靖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64.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 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使中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时期的工业发展不是清政府主导推动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争后列强是加强而非放松对华资本输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改革,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完成了社会转型 B.催生了社会新现象 C.实现了改朝换代 D.颠覆了封建秩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说明辛亥革命催生了社会新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新变化,不是改朝换代,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没有颠覆封建秩序,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再认再现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尤其是其影响;同时对材料中“社会变革”一词要准确理解,要区别于“社会转型”等概念。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3.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廖廖。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D.开始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答案】C 【解析】从“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可以看出国民意识和观念的转变,体现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A选项错误,《申报》不代表政府的态度;B选项说法不够准确,用机器织布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仿织洋布,定易销售”。D选项与材料无关。
14.1949年到1959年,国庆阅兵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从1949年的“万国造”到1954年“全苏式”,再到1959年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制造。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B.中国承担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 C.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外交“一边倒”局面日益巩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变化过程,说明在国防建设方面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故答案为C项;材料只反映武器装备的改进,不能说明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一边倒”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反映的变化不符,排除D项。
15.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A.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C.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 【答案】B 【解析】材料“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生产队实行责任制”体现了安徽省《省委六条》既在坚持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又开始尝试突破,故B项正确。A和C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公社强调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选D。
16.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一变化 A.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B.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巨大波动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关于农副产品交易描述,与“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论述的是国家对农副产品交易的规定变化,与土地制度改革无关,故B项排除;据题干“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的”可得出这一变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巨大波动”的表述不合史实,故D项排除。
点晴:材料中反映的是国家对农副产品的规定的变化,由原来的统购统销到市场调节,给农民更大的自由空间,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7.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 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赋人权 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 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 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把奴隶也要当成人看,这是典型的人文精神,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启蒙思想家才有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古罗马奴隶的利益是不会得到保障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该法学家的观点起不到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8.据古代雅典著作《诉美狄阿斯》记载:美狄阿斯在公共场合同德摩斯提尼发生了争执,并打了德摩斯提尼一巴掌。对此,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 B.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C.司法诉讼彰显了公民权利 D.司法审判会主持公平正义 【答案】B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排除A;“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说明德摩斯提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执,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故B正确;材料正面反映了“司法诉讼彰显了公民权利”,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9.1819年—1846年英国棉纺织品的销售额从2940万英镑上升到4670万英镑,其中,每年出口的比例稳定在50%—55%,其余满足国内需求。可见,英国 A.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B.国内消费能力有较大增长 C.对殖民地市场的依赖性增强 D.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答案】B 【解析】材料显示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品的销售额逐年上升,但是出口的比例比较稳定,其余用于国内消费,说明国内市场消费稳定增长,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信息,故A错误;英国工业品一般是国内消费,故C错误,材料显示的是消费,不是生产,故D错误。
20.15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D.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不是15世纪中叶,且欧洲的金银向外流出也不利于欧洲积累财富,故A项错误;欧洲的价格革命也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且价格革命是由于金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故B项错误;由于欧洲的金银向外流出,使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急需金银货币,这直接导致欧洲开辟新航路以寻求金银,故C项正确;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也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学生据此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等相关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欧洲开辟新航路以寻求金银的结论。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了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D.总统和议会斗争的失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复杂曲折,在宪法中表述含糊不清,都说明当时法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的产物,故C选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故不能说明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故A选项错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B选项错误;仅仅据材料的有限信息也不能说明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2.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 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 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 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以及实行外汇管制、提高关税,说明当时自由主义盛行,世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各国各行其是。故答案为C项。这种政策导致世界市场日益萎缩,排除A项;当时凯恩斯还没有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现政治危机,排除D项。
23.1949年联邦德国建国后,在与苏联以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中奉行强硬的政策。1969年社会民主党执政后,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西德对外政策的转变
A.受美苏冷战重心转移的影响 B.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C.受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制约 D.体现出两极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联邦德国„„1969年„„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西欧与日本挑战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在外交方面表现为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故B选项正确;当时美苏冷战重心仍然在欧洲,故A选项错误;苏联对外政策调整主要影响的是美国,故C选项错误;当时两极世界格局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时间:1949年到1969年,在提取材料信息“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出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表现在外交方面就是独立的外交政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4.马歇尔的接班人——国务卿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但从来没有认为它“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A.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B.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 C.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D.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 【答案】D 【解析】材料这对于马歇尔计划美苏国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显然说明历史解释与解释者立场和时代环境有关,故D正确;历史解释有一定的客观性,故A错误;历史解释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历史解释与时代变化关系,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纵观整个中国法制史,对于知识产权问题,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中国历朝法典曾通过法令限制使用某些特殊标志,但主要是与皇族和官府联系在一起的标记(诸如五爪的龙)。对于涉及民间工商业知识产权的纠纷,百姓主要求助于地方官,并非基于“父母官”指明为非法,而是靠恳请其防止不公和欺诈。官府也往往以民事纠纷来看待此类案件。据宋代史书记载:“亳州出轻纱,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
——摘编自安守廉《知识产权还是思想控制:对中国古代法的文化透视》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正式引入中国。1912年颁布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1944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专利法》等文件推动着我国专利法律制度逐步走向成熟。„„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7%,知识产权的范围逐渐扩大。目前,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摘编自蒋志培《论知识产权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法律保护的含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古代相比中国近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答案】(1)特点:官方以法律手段保护,民间靠官府调节、家族内保护;没有形成专门的法律;对民间知识产权不够重视;主要服务于专制统治。
原因:专制集权的政治制度;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政府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
(2)变化:借鉴了西方专利制度;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专门立法保护;保护的范围不断增加;加强了国际合作。
影响:有利于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激发了民众的创造力,推动了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主要是与皇族和官府联系在一起的标记(诸如五爪的龙)。对于涉及民间工商业知识产权的纠纷,百姓主要求助于地方官,并非基于‘父母官’指明这种仿制为非法,而是靠恳请其防止不公和欺诈。官府也往往以民事纠纷来看待此类案件。‘亳州出轻纱,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和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中国古代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关于中国古代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正式引入中国”“1912年颁布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1944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专利法》等文件推动着我国专利法律制度逐步走向成熟”“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7%,知识产权的范围逐渐扩大„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可概括中国近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影响:关于中国近代知识产权保护发生的变化可以从时代背景考虑其影响;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发生的变化可以更多地从科技创新、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变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为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略。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首先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即“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其次阅读史料,获取史料的核心内容,即“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等信息,得出改革是否得当,会促进或阻碍社会发展,最后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分析,如清末新政、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据此归纳即可。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思藏(今前、后藏地区),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缅国,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1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饮食、薪炭等,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是当时最便利的交通体系。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每10或15、25里设一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历史作用。
【答案】(1)特点:规模大、分布范围广;水路并存;与政治、经济联系密切;信息传递效率高。
(2)作用:客观上对巩固政权、维护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商旅安全,促进了元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明清的驿站制度影响巨大。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全国范围内”“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1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联系时代背景及设置“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目的等,从巩固政权、强化中央集权、保障商旅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及对后世阐释深远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科索沃战争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在北约主要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而且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北约这次空袭南联盟的高技术武器几乎达到100%,从游弋在亚得里亚海的航空母舰,到幽灵般掠过长空的隐形战机,一批又一批高技术武器粉墨登台。北约的空袭一开始就集中了460架先进作战飞机对付南联盟的170架老旧作战飞机,后来更是增加到1200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绝对的优势。北约的大规模空中作战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正式因为它基本上掌握着制空权和战场制信息劝,并且形成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的作战系统。北约多次增调EA-6B电子干扰机和能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的战斗机,就是为了夺取制信息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索沃战争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对国际形势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特点:局部战争;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发动军事打击;高科技武器的应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战场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特征突出。
(2)影响:高科技战争的危害性,破坏性更大;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的主要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解析】依据材料“北约的空袭,上掌握着制空权和战场制信息劝,并且形成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的作战系统”的信息并结合科索沃战争时期国际背景以及战争性质综合归纳回答。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从战争危害性、联合国地位挑战以及当今世界格局等方面分析回答。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左宗棠(1812-1885)十分注重“耕读家风”的保持,他写下“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的楹联,“悬刊祠中,以示族子弟”。他据“儿求训甚切”之况,遂书“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的家训以“诏其子弟”。
在他人生尽头仅一个月前,左宗棠以豪迈的气质作诗回顾了他出关持节和坐镇东南的历历征程:如“提戎敌忾效前驱,马蹄蹴破天山雪”、“海防善后事孔急,将士还须猛着鞭”,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所以说,时代造就了左宗棠,而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家风”的内涵并分析其被倡导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的依据。【答案】(1)内涵:经世致用、品段学优、洁身自好。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的家国情怀。
(2)根据: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进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他收复了新疆,化解了西北边疆危机,捍卫了国家主权,符合人民的利益;其塞防和海防并重的思想,顺应了近代化潮流。
【解析】(1)由材料“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可见“耕读家风”指学习要关心社会实务。要注重个人品行修养。原因,可用从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儒家思想的影响和个人的家国情怀分析。
相关文章:
2018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02-18
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卷02-18
2018年秋校长的家长会讲话稿02-18
2018年春季四年级家长会活动方案02-18
2023年秋季《心理学》本科期末作业考核 离线答案02-18
2018年春季新学期六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02-18
2018年秋五年级上品社期中检测试卷02-18
2018年秋学期五年级英语教学计划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