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中的表情
教师表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总结
谈谈教师表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甘肃省临洮县下寨子学校王璐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轻松、愉快,和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喜欢课堂,神情愉悦的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其中教师的表情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做教师的一定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表情是身体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表情就是心灵的镜子,它能表达丰富而复杂微妙的情感,具有超凡的魅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知道,学生比我们想象的更会察言观色,根据教师的表情猜测教师对自己的感觉。表情更具有传神达意的功能。因此,教师的课堂表情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有以下作用:
一、 活跃课堂的作用。教师的音容表情,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心情。教师心态自然,和颜悦色,用一个肯定的目光,一次赞美的微笑,一个精炼的手势,都能够描述复杂的事物,表达深层的情感,使师生交流在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使学生兴奋地、愉悦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挖掘潜能,创新学习,表达个性化见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 鼓舞勉励的作用。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对问题的理解有别,对于困惑者,教师运用适当的语言,关注的神色,期待的表情,给予鼓舞勉励,都会为学生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们的一生奠基,既能起到对学生安慰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心情愉悦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一次学生的作业中我看到:“老师,上次作业是由于我的一时的粗心、疏忽而造成的失误,您在发作业时没有着意的批评我,而是用一种深邃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里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关注,充满着对我的信任和一种鼓舞的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你这种传神达意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课堂表情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成就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尊重。
三、 警示倾听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自我表现过激的现象,对此,教师及时的用手势动作、表情、目光加以示意,引起学生的警觉,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过失,矫正言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既不伤害师生之间的情感,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进师生友谊。
四、 性情熏陶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恳切的语言,微笑的表情,为人表率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情感等,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课堂中,学生无不关注着老师的言行举动,神态表情,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转化与情感的丰富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育法一旦触及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创设课堂情境,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分析问题的绘声绘色,评价学生的脸部表情、手势、目光,有效的把握好这些课堂资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会通过学习、模仿、体验,入情入境,受到人文性熏陶教育,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教师的课堂表情,对于学生的知识性的学习探究还是人文性激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调控、运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智慧,精心打造丰富的课堂表情,才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分析一下动画中的表情动作
头和颈的饰演
头颈所指的,是整个脸部神色。面部的动作,不像手与手臂的行动似的,由于盘踞较恢弘的空间,而轻易的被人们所望见。它由于结构复杂,变化单一的缘故,最概略表现一总体盘曲隐微的生理。比喻:嬉笑、畏惧、饥饿、怜惜、耽心、鄙夷、不解、快乐、灰心、雪恨等。借使不有脸部脸色的传达:则不简单将这些热心显示进去,所谓「喜恼羞成怒」,也就是这个事理。人类有情感时的反应动作,某些时候面部即已涵盖全部,对于一小我私家的苦衷与情感,旁人每每只有看他的面容,即便不再看他身体此外部份的动作,已可紧缺意识了。脸部也有动作,别的部位不定然有,但决没有手臂腿脚有动作而面部部不有神彩的。
头部神色
头部的行动是与面部神色互相配合的。步履的种类当然不久不多,然而所表现的意思却是格外显然。
点头:许可、支持、煽动、对的。 摇头:否认、反对、不以为然。 摇头(微小的):恋爱。有崇高思维。 斜侧:沈思(径自时)、倾心(看人时 ) 陡然一挥:怨恨、轻蔑。
仰头(俯首):骄傲、快乐、得意。
直头:年老、勇敢、有肉体、有主张。
抬头:羞怯、胆小、忧郁、衰弱、伤心、投诚。 扭头:回绝、倔强、差距作、不以为然。 歪头:羞涩、嘲弄、否定。
头不动但颈部肌肉紧张:敌意、粗横、严峻。
------------------
额部神彩
眉毛抬起,前额显露横的纹路:快乐、欣羡、祷告。 同上,更深的,横的纹路:十分兴奋、惊恐。
眉毛压低,前额光平全无纹路:坚决、庄重、威武。 双眉紧皱,前额眉心显露竖的纹路;心里痛楚。
前额无数种纹路同时具备:心里有数种情感正在争持、矛盾的表现。 ------------------
眉部神彩
眉毛抬起:有智力、快乐、指望、奇愕、不在意。 拱成弧形:疑惑、惊奇、恐惧、倾心、失笑。 眉毛压低:威望、耽心、愉快。 双眉皱紧:?怒、坚强。
眉心皱而压低:震怒、发愁、悲伤。
眉心皱紧而抬起:妒忌、消极、忧闷、悲伤。 像无力而垂下的边幅:柔弱、丧气。
额上的纹路,当然也能够或许浮现种种的情感,然而纹路的显出,是眉毛步履的究竟,二者是有联带关连的。眉毛的动作,由于两种肌筋的缩短,额上的肌筋使得眉毛抬起,额上显出纹路;眉心的肌筋使得两眉并拢、眉头皱紧;多么就组成为了眉毛的各种姿态。
------------------
眼部神色
向人凝望:把稳、惹人谛视本人。
瞪眼视人:抑制他人、敌视、愤恨、反对、不以为然。 目光固执:有掌控。目光平和:爱恋。 活动有神采:高舆、迎接。 柔化有力:哀怜。 含混且数闭:愁苦。 闪露凶光:敌意、大怒。
向上动:高兴、有指望、追念、梦想。 向下动:羞怯、忧郁、胆大、委琐、思索。 端相人:鄙夷、恨。
眼不平和平静:耽忧、不宁神、着急。 眼珠旋转不绝(避外人的眼光):虚心拆穿。 眼神常向双侧运动:伶俐、聪颖。
斜睨:思疑、不置信、不喜人、轻蔑、仇视、偷看、批示倾向。
两眼向扑面吊视:发楞、思惟。两眼睁大,惊叹、奇异、意外、无畏。 ?两眼:歹毒、怕亮光、委顿、沈思。 用力闭眼:疾苦。
闭眼:养神、思考、斗气、疲倦。 头部最需要的扮演器材,要算是眼睛了。人有动作,眼睛为最早,其次是头、胸、足、臂;若违犯这个步履的次序,便显得不人造而难堪。眼睛最富表
情,凡心中所拟表示的一切情感,多半会在眼睛上显露出来。在运用上有下列几点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事项:
面对观众时,视线应在观众头顶之上。
时时刻刻找定一处目标,以避免目无所视,而显得失神。
把注意力集中在剧情上,不要放在眼睛上,就可避免眼睛无措,而生惶恐。 被推倒或跌倒时,演员不可先注视他所要倒下的处所。
演员的眼睛不要作无意义的随便动作,因为它易引动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乱动不如不动」为其原则。在五官的动作表情上,是需要互相配合的。 ------------------
眼皮表情
正常的样子,眼皮不张大亦不合闭:自然状态。 眼光固定,眼皮微开而用力:注意、研究。 眼光固定,眼皮半闭而用力:疑惑、委决不下。 一只眼半闭:「我早就晓得他是不可靠的。」、「我不相信这件事。」 二只眼全闭,须做连眨的动作:「有危险」、「你自己留神点,你明白了吗?」 眼皮抬起,眼珠睨向一边:担心着事。 眼珠睨一边,两眼半闭;存心冤人、作伪。 眼皮无力而垂下:疲倦、和善、顺从。
眼皮垂下而至全闭;病、睡眠、表示肯从的接吻。 眼皮抬起,眼珠向上:「啊!天啊。」眼眶张大:诧异、惊骇。 眼眶张大、四周眼白露出:十分恐骇。
------------------
鼻部表情
鼻头上抬、鼻孔收缩:鄙夷。 鼻孔放下、收缩:残酷。 鼻孔上抬、张大:兴奋。 鼻孔张至无可再大,畏惧。
鼻孔或缩或张,鼻上眉心处皱出横的和竖的纹路:憎恶。 鼻孔张大,鼻上皱出横的纹路:斗狠。 鼻上眉心处,搬出斜的纹路:忧虑。 用力闭鼻孔:表示嗅味。
鼻子,一般人以为是不会动的,但如果自己注意一下即知:鼻孔可以张大、鼻头可以抬起、鼻上近眉心处可以作皱,便形成了鼻的表情。 ------------------
嘴部表情
两唇相合、不紧闭:自然状态。
两唇相合、口角稍向上:欲笑末笑。 两唇相合,口角向上弯起,微笑。
微笑的姿势,但唇合而伸前:卖弄风情、取悦于人。 同上,但两唇不十分伸出:善意、好玩。 奴着嘴唇:不快、不愿、指示。
两唇并紧:意志坚决、沈静、秘密思虑。 两唇并紧而缩入:含怒。 两唇并紧、下唇伸出:不屑。 两唇并紧,一端口角向下:「他一定在骗我。」 两唇并紧,一端口角向上:「让我来整他一下。」
两唇并紧,口角两端皆向下:固执、拚命、困兽之斗。 唇微启,口角两端皆向下:沮丧失望,精神痛苦。 同上,头向下俯:极端失望。
唇微启,口角两端皆向下,脸上多竖的纹路:屡次挣扎而屡次失败的悲痛。 唇启,微露齿,下巴伸出:暴怒 。同上,下巴更突出:充满了敌意。 下巴伸出,露齿更多:怨毒之甚,欲得而甘心 。 下巴伸出,咬上唇,残酷、愤恨、有报复之心。 下巴不十分伸出,咬上唇:转念、玄想。 口角两端向下、咬下唇:失望、懊悔。
口角两端向上(即微笑)、咬.下唇:意外之喜。 口角稍向下(几乎是平的),咬下唇:「糟糕!」 张口:呆住、发傻。
口半启,上唇盖下唇:意欲害人、兽欲。
口半启,两端口角皆向下,下唇略包上唇:侮慢。 口启更大,余同上:猜疑、敌视。 张开大口,露上下齿:狂笑。
------------------
齿的表情
咬牙切齿:凶狠、愤怒、仇恨、忍痛。 颠齿作响:惊惧、寒冷、胆怯。
上下齿交磨:极愤怒、最残忍、最痛苦。
------------------
舌的表情
伸出而向下:惊讶、出乎意外、心知不妙。 口半启、舌微伸:不以为然。
以舌舐唇:嗜欲、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暗中吐舌:表示被人发觉了秘密、自己秘密被人发觉。
舌头虽然也可表达情感,但是并不常用。一方面舌头可以表现的,在头部其它部位已经取代;再则它是属于较不该给旁人看见的 部分,所以用舌头作表情,是较不文雅的表示。
------------------
颚的表情
下颚抬起,向前,使下唇伸出一段:抵抗。 下颚抬起,嘴唇并紧:权威 下颚不用力,随唇上下:安静。 上颚垂下,口微张:犹疑。 颚垂下,口开较大:惊讶。
下颚完全放松,无力的垂下,口大张:沮丧。 下颚缩进,上唇伸出:胆怯。
下颚的动作与口唇是不能分离的,颚没有动作则口唇便不会有动作。但如果能特别留心下颚自身的表情,可以使得想要表现的 意义格外清楚。
------------------
颈部表情
缩脖子:害怕、胆小、病弱、寒冷、没出息。 直脖子:.骄傲、示威、勇敢。 歪脖子:轻蔑、轻浮、稚气。
面部表情是整体的,头脸嘴眼的动作必须调和,必须合作,凡是自肩以上可以动的部分,都得注意到。如果有一样没有弄对,即使大部分是正确的,结果仍是似是而非,不会准确的。愤与怒分不清,忧与急分不明,表情遂不能恰到好处。假如在表演的时候不能表现出你扮演角色于此时此地所应该具备的表情,那么你必然无法把所应显示的情感,传达到观众的心坎中去的。 ------------------
躯干与四肢
躯干包括着肩、胸、腰、背、腹、臂等,四肢包括手、臂、腿、脚。膝……等。人们常在不自觉中运用身体各部位,以各种被大众所接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归纳后大致可分为:
肩部表情 两肩举起:惊羡。 两肩退后:对抗。 两肩朝前:切望。 以肩轻触对象:亲密。 两肩磨转:急躁。
两肩微耸:怀疑、无可奈何。 一肩高、一肩低(恶意的):暗讽。 两肩缩紧:痛苦。
两肩时高、时低:欲念。 两肩朝前降垂:忍耐、颓丧。
肩本身的动作并不表达什么意义,但却决定着臂和手的情感,因而也就显得重要了。人体的动作最容易使人看得见的是臂与手,而臂与手的动作都需发于肩。演员在移动手、臂之前首先得集中气力在肩上;再用气力于上臂动至所预定的地位;第三步,前臂用气力移至预定的位置;第四步,在腕中用力,将手与手掌移向预定点;最后,在指关节用力而完成手的姿势。动作必须由上而下,由大而小依次渐进,如有遗漏则会呈现棱角,而显得不圆顺、不自然。 ------------------
背部表情
直背:年轻、健康、勇敢、骄傲、威严、愤怒。 驼背:老衰、病弱、悲哀。 胸部表情
挺胸:健康、勇敢、威严、年轻、愤怒、骄傲。 锁胸:鄙贱、胆怯、服从。 腰部表情
弯腰:疲倦、病弱、衰老、鞠躬、谦卑。 直腰:健康、勇敢、威严、愤怒、骄傲。 摆腰(左右摇摆):浪漫、风流、轻狂。 腹部的表情
凸腹:得意、骄傲、富贵、病态(过凸) 凹腹:体弱、贫穷、病态。 涨缩腹部:肚痛、气愤
第三篇:《蔬果的表情》教学片段反思
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通过改造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在驱动力而间接地改造世界。 ------- 马尔库塞心灵的美和环境的美是相辅相成的。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到的世界就越完美 ;同时,具有完美知觉和高级趣味的人,会通过设计和生产,创造出一种适合这种趣味的更美好的环境。因此,人类的每一个进步和文明,都伴随着环境的开放。
生态式教育不单单局限于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它是指找到一种连接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学主题,一个语文、数学、自然、伦理、环保等课程都可以融汇的主题,但这一主题中,艺术要在其中发挥一个核心辐射作用。
由于艺术的介入,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本生就是充满奇妙感觉、想象、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意图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对社会、环境、生活的态度、价值观以及适应能力。
我在小学生态式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几次多方面的探索实验, 其中一次是以“蔬果的表情”命题的综合学习内容能较好地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下面截取几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感想。
片段一:
师:前一段时间,老师收到一份神秘地礼物,我们大家一起猜猜,里面会有什么东西?
生:巧克力糖果。
生:一本故事书。
师:同学们想不想打开看一看?
生:(齐声)想
师:(打开,跳动的卡通南瓜灯)
师:有哪些同学见过我们嘉兴平湖的特色--西瓜灯?知道怎么做吗?
生:(讲解西瓜灯的制作方法)
师:南瓜灯的制作与西瓜灯有点区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链接到相关网页,一起看南瓜灯的制作介绍)
师:在西方许多国家,有一个有趣的节日叫万圣节,刻南瓜灯就是万圣节的一个风俗。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走进万圣节。
(链接到相关网页,按学生意愿浏览相应页面)
师:这些知识不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我们今天研究的是蔬果的表情。
师:什么是蔬果?
生:蔬果是指蔬菜和水果。
师:有同学也许会问,蔬果水果也有表情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展示欣赏作品)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它的表情给它配配音?
生:(用奇特的语音、语调配音 学生大笑)
师:欣赏晚这些作品,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发现蔬菜、水果除了吃,还可以做成有趣的艺术品。
生:我觉得蔬菜、水果的表情不是它本来有的,而是我们人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来的。
以上片段是本课的教学导入,教师试图引导学生从观察到表现,从现实到想象,从平面到立体的多方位观察,训练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变通性和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挖掘创造潜能,并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其心智发展很快,喜欢关注现实生活,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现实问题,并希望体验到这种成功的快乐。在本环节中,通过幽默的蔬果人物、动物作品欣赏,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用配音的方法使作品与学生的思维、情绪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
蔬菜、水果这些我们生活中每天碰到的物品在我们大部分人眼里,只是食物而已,正是在熟视无睹的形象、色彩与质感中,我们找到了联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教师的导控下,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自主发现、自主设计、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调整完善)。真实世界的亲身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获得,使孩子们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这个过程本身也就反映了审美理想和创作思维的升华。
与人文知识、信息技术和课外研究相结合,又是该片段的一个亮点,它把我们的蔬果制作延伸到本地民俗和国外的传统节日,知识结构趋向立体化,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其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创作欲望更加强烈。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四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在纸上画出你们组的设计造型。
生:(摆弄自己组上的蔬菜、水果,讨论)
师:我请几个组上台汇报一下自己的构思。
生:(根据图纸介绍自己组打算做的作品)
师:(在学生的介绍过程中,不时提出疑问,向该组以及下面的同学询问解决办法)萝卜与黄瓜你用什么方法连接起来?
生:用牙签就可以了。
师:做眼睛用的绿豆很硬,牙签穿不进去,怎么办?
生:在萝卜上挖个小洞,把绿豆嵌在里面就行了。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真的蔬菜、水果根据自己组里的设计做一个有趣的造型。制作过程中碰到困难,互相之间商量一下,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打开音乐)
生:(分组练习)
师:我们按组来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同时讲讲自己的设计。
生:(从创作构思、制作方法等多角度谈自己的想法)
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只要我们动脑筋,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生: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蔬果的表情》一课的设计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也是一个从观察到想象再到实践的过程,旨在加强美术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追求教学的连贯性和教育的全面性;改以往美术课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为生态式主题活动研究,变单一的平面式美术教育为全方位立体式美术教育即美术文化教育,从而体现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特征:综合创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如在本课制作方法创新过程中,我一改教师泛泛的讲解和演示,而是作为请教者把难题抛给演示的同学和台下的听众,诱导他们寻找解决和优化的方法。
通过此类型的主题课程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思维更活跃。同时四人一组,积极参与,共同完成的练习方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后记:
生态式美术课例《蔬果的表情》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探究、制作和游戏中学习,并通过设计与制作的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唤醒他们想象的欲望。整堂课融看、画、想、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习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同时,对身边的寻常事物能仔细的观察,积极思考,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习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变废为宝的神奇力量,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生态式美术课的教学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和人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问题启发、动手实践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精神,丰富了学生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神奇的、未知的天地,从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生态式教学生态式美术课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境中自主学习,思考想象、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并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教学
永丰小学——郑永灵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是“工程师”最主要的活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最主要的活动”的主观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情况下,除语言、动作外,注意借助于表情也是不可少的。
人们常说:人的表情是内心状态的感光板。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从学生的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及时窥探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当学生面部表情丰富而双眼很有神采时,这表明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不仅感兴趣,而且已听懂,这时教师可进一步深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求知欲望。如果学生双眉紧锁,眼珠不动,神情静默,表明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正在思考,这时就应该放慢速度,给学生以思考余地。如果学生面带疑惑的表情或者发呆,这表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理解不透,这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搭桥”,帮助他们顺利到达知识海洋的彼岸。如果学生面部表情呆滞或昏昏欲睡,这表示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感兴趣,教师要调整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怎样运用表情来提高教学效果呢?通过教学尝试,我认为:首先,表情要服务于明确的教学目的,运用恰当。高明的教师往往用不同的表情体现教学内容中的喜怒哀乐以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达到增强效果的目的。为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些教师若听到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流利,教师就面带微笑,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表情。如果学生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老师就立即停止讲解,以严肃的表情来提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注意用表情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增强师生的感情。
其次,要做到各种主观教学手段的和谐完美结合。教师表情的运用不是单独进行的,它应和相应的眼神、动作、语调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机体,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神形并茂。如果表情和其它主观教学手段配合不协调,或面部表情呆板,或表情过于夸张,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还会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莫衷一是。
无数的优秀教师教学实践证明,表情在主观教学手段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巧妙的运用好表情,以使自己的教学能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教学随笔、感悟
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教学
学校:中卫市永康镇永丰小学 电话:13739565759
邮箱:zheng-yongling@163.com 教师:郑永灵
第五篇: 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表情暗示
表情暗示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师生之间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联系的过程。人们往往能通过脸上的神态与表情的变化,把某些难以或不宜用言语表达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教师的面孔常常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时时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获得信息,以确定自己作出怎样的反应。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作用,以形成知识信息、情感信息,对学生的综合性“多觉辐射”。运用表情暗示时,教师的面部表情一要自然,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相一致,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坦诚自然的真实形象,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二要适度,脸色脸形变化不可过分过频,要恰如其分,做到“嬉笑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据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上课养成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一、巧妙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精心设计,诱发学生的注意力;
四、通过游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课堂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好的评价言语,不仅给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更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看一个案例:课堂上老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问谁愿意读课文,此时班级学生只是有几个人举手,老师叫了一个平时读的不太好的学生来读,学生紧张地站起来后结结巴巴地读了下来,老师耐心地听完后,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说:“你的声音很洪亮,吐字很清晰,大家应向你学习,如果你在预习时多读几遍,就会比刚才读的流利,以后可以试试。”这位学生高兴地坐下了。老师问谁来再读,此时小手如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教师用理智上课,并且在教学中倾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当作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在课堂上关注细节,加以及时的语言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数学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认为只要学生把老师教的知识学会了就达到了目的,至于口语表达能力那是语文老师的事,要由语文老师来完成,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科任教师都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要鼓励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二、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只要在教学中从课标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定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如何搞好课堂上师生关系
小学生好动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上课时总有跟老师不配合的现象,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我总说“某某同学,请认真听讲”,“某某同学,请坐好”等方式提醒他们注意,可效果总不理想,近段时间我多表扬和用一些平易近人的语言,如“你真乖”,“你真聪明”,“某某小朋友讲的真好”等语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民主程度,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神态,都在小朋友的脑海里定位,他们也有相应的学习反映。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捕捉学生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被老师重视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认为是班里重要的一份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认为要跟同学和老师好好配合。
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在我们的身边随时可以看到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他们有的经常扰乱课堂纪律,有的对班级的荣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从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甘甜。老师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评价学生,多给学生掌声和鼓励喝彩进而增进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而赏识每个学生呢?教师要充满爱心,尊重学生,寻找闪光点,宽容理解,双眼敏锐来发现闪光点,深入挖掘寻找闪光点,用园丁的爱心去培植闪光点,用独到的视角去认可闪光点。
教师对学生一句及时鼓励的话,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有爱才会有教育。成功的学生是幸福的学生,让学生学会追求和享受成功,进而获得人生的幸福。
优生有缺点 差生也有闪光点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私下里抱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笨得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倒像模像样的。 其实当你以欣赏的太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看到无数缺点。
欣赏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的金钥匙,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长处,那即是他成才的方向。教师要“目中有人”,争做伯乐,时刻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不应该吝惜激励性评价语:“你真棒!你还能做得更好!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在期待我。具体而言,教师应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相关文章: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02-09
课堂教学中的四动02-09
教学中的课堂提问02-09
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策略02-09
部编版三下语文期末卷02-09
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02-09
论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02-09
课堂中的比较教学02-09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02-09
小议课堂改革中的“整体教学”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