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汽轮机

关键词: 汽轮机 电厂 模型 系统

电厂汽轮机(精选十篇)

电厂汽轮机 篇1

本文根据P&ID图和热力系统图以及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在Apros仿真支撑系统中, 采用2精度级别模型建立了新余电厂#1机组汽轮机系统模型, 共有123个net组成, 模型的模块组成如表1所示。模型通过ACL (Apros communication language) 与虚拟DCS进行交互, 共同组成基于虚拟DCS的新余电厂#1机组全范围多功能型仿真机。

压力:Mpa;温度:℃;流量:kg/s;

本文建立的汽轮机模型和锅炉模型进行联合调试, 得到如表2的结果。此时, 轴功率为619.535 MW, 由于时间的关系, 还未与发电机相连, 因此未得到实际发电功率。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 本文建立的新余电厂#1机组汽轮机系统模型与锅炉模型在最大保证工况下运行的结果与最大保证工况额定运行数据基本一致, 较大误差出现在: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2.82%) 、小汽轮机抽汽流量 (3.51%) 、小汽轮机主汽门后压力 (2.34%) 、小汽轮机排汽压力 (2.86%) , 其余参数满足美国国家标准ISA77.20和ISA-S77.20-1993所规定的关键参数偏差不得超过2%的稳态精度要求。实际上, 如果能提供准确的管道、阀门以及各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参数、摩擦阻力系数、换热系数等等影响系数数据, 该模型的仿真运行结果可以与额定运行数据完全一致。

通过Apros系统提供的流体资源库以及双重计算级网络结构, 本文建立了由蒸汽、水、油、空气等流体工质组成的流体网络, 典型的流体网络如:开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以及真空系统等等。

该模型在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的DELL Power Edge2600服务器上以单倍实时仿真速度进行仿真计算, CPU的占用率为8%。其中DELL Power Edge2600服务器的主要配置如下:双CPU (Intel Xeon 2.4GHz) , 前端总线频率400MHz, 4G内存。由此可见, 本文建立的汽轮机系统仿真模型满足实时仿真的要求。

摘要:本文采用Apros5.04高级过程仿真支撑系统, 采用以模块化建模思想为指导的自动建模技术, 利用支撑系统提供的基本组件模型进行图形组态, 扩展开发出600MW电站多功能仿真机的汽轮机各子系统的模型。根据新余电厂提供的具体参数数据, 调试得到模型在100%负荷工况下仿真运行数据, 并与额定数据比较, 达到了美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稳态精度要求, 从而正确有效的模拟了电厂在100%负荷工况下实际运行过程。Apros5.04提供了优秀的鲁棒算法, 使得本文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够满足实时仿真的需求。本文开发的汽轮机系统仿真模型, 与同样在Apros仿真支撑系统中开发的锅炉系统仿真模型以及发电机系统仿真模型一起构成电站全范围实时仿真计算模型, 通过ACL (Apros Commun ication Language) , 与采用c语言单独开发的虚拟DCS相连, 实现对新余电厂#1机组全范围的模拟仿真。

关键词:多功能仿真机,自动建模,图形组态,支撑系统,Apros5.04

参考文献

[1]谢茂清、任挺进等:《电站仿真机发展的新动向》, 《中国电力》。

[2]吕崇德、任挺进等:《大型火电机组系统仿真与建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王威、蔡瑞忠等:《电站仿真建模图形化软件系统——GNET》, 《系统仿真学报》, 1997年。

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读书报告 篇2

由于本科学习的方向主要是钢厂冶金加热炉那块,所以上课时没有认真的听电厂方面的课程,所以个人对电厂的基本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为加强这块,在有空的时间里,再重新拿起了本专业的部分书籍来阅读,读了靳智平老师主编的《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以及郑体宽主编的《热力发电厂》,以下是对这两本书的读书报告。《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是本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材,它主要介绍了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多级汽轮机,汽轮机的变工况,汽轮机调节,供热时汽轮机,汽轮机主要零件结构与振动,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设备和汽轮机运行。对于汽轮机工作原理的研究总是从级开始的。是这些级的简单组合,所以还要进一步研究整机的工作原理。的工作条件,所以还必须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时的特性,亦变工况问题。工作原理主要研究通流特性和通流能力的问题,问题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能量转换和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通流部分的流动效率,而流动效率直接影响着通流能力;动效率上表现出来。只有在详细地研究每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系。

这门课程的主要突出特点是,机的工作原理时主要涉及到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的问题;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为基础;调节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动调节原理有关。

这本书深深地让我体会到,电力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工业之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可见,汽轮机在现代化国民发展中起到一个无比重要的作用。学热动的同学都知道,汽轮机设备是火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汽轮机又名“蒸汽透平”,其英文为动机。它是从1883年出现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目前已经有一百年多的历史。它具有单机功率大、热经济性高、运行安全可靠、在不仅在火电厂和核电普遍采用,而且应用于冶金、化工、船舶等部门,作。此外,汽轮机的排气或中间抽气具有相当大的热量可以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中的供热,所以这种热电式汽轮机,具有更高的热经济性,重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电力需求的也不断增长、汽轮机正向着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化水平始终是汽轮机发展的中心和重点。然而这些同样带来一定的问题,系统、调节保护系统、监测控制系统进一步复杂化,电站汽轮机是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条

汽轮机的工作以级的工作为基础,但并不汽轮机工作时会遇到各种不同实质上,汽轮机能量转换和效率问题,变工况问题。这三个变工况特性既在能量转换和通流能力问题上也在流才能具体地理解他们之间的关例如在研究汽轮研究零部件的强度主要以理

电力生产量是一个然而,电力生产中不能缺少的设备之一就是汽轮机,由

(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steam,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功的一种旋转式的原 单位功率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它来拖动其他设备工对国家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起到举足轻,为此给电力工业的发展带来契机,提高汽轮机的经济性、安全性、负荷适应性和自动

汽轮机参数和容量的不断增大,那么会使汽轮机的热力每个方面的问题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不同,件下工作的大型动力设备,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对人身及设备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因事故而被迫停机、停电期间,给发电厂本身及电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需要对其运行操作更加严格。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汽轮机的近几十年发展的方向,其主要特点是围绕着效率、经济和安全性考虑。增大单机效率,不仅能快速发展电力的发展,而且可以降低单位功率投资成本,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加快电站的建设速度;提高蒸汽参数,主要是为了提高热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单机功率;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可以降低低压缸末级排汽湿度,提高蒸汽初压,以致提高了机组内效率、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主要是根据燃料的紧缺、问题和提高了装置的热效率,且投资相对降低和负荷适应性也较好。提高机组的运行水平,主要是提高了机组运行、维护和检修水平,增强机组的可靠性,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从阅读由郑体宽老师主编的厂及热力系统的安全、厂是一门政策性强、阅读,能够培养我们树立安全。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以提高我们分析、研究、解决热力发电厂课程业务范围内生产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存在的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均是提供动力的能源。源和二次能源,为了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展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然而,我国能源尽管丰富,但是严重分布不均。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部,且煤炭资源主要西北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国家提出西电东送,后也同时造成其他的问题出现,比如铁路、水路运输等问题。我国基本是以煤电为主的一次能源国家,电成本的60%~80%大于1%的煤占40%,重污染环境。

热力发电厂生产的实质是能量转换,的热能,并通过汽轮机的旋转变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为所需的电能。热力发电厂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境保护决定着热力发电厂的发展。施工和生活需要,要占有相当大的土地面积。中国年仅拥有18.27亿亩,降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亿亩的红线,不能突破,形势严峻。燃煤电厂要占用土地资源,要消耗化石燃料、水的短缺以及燃煤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情况,《热力发电厂》经济运行、可持续发展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火电厂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专业课程之一。由上可知大部分资源都分布在西北部,2007年底,煤电比例为6MW及以上火电厂热力发电厂要占土地,10年就减少了1.2440%。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到

中,我们可以知道本课程主要研究热力发电

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分,能源又可以划分一次能

然而能源消耗集中在东部以北煤南运的方法来解决能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火电厂是全国三大耗煤户之一,77.73%。动力煤中灰分高(SO2排放约6.83Mt,约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三者关系环环相扣,要耗煤、耗水、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2003年人均耕地面积为2020年必须保持全国耕地面积水资源,并拌有大量的灰渣要排出,此装置大大解决以上 热力发电通过对本书的然其燃料费占火28%~30%),含硫量30%,严

资源利用和环根据发电厂的生产、19.51亿亩,20061.43亩,2005年下18还有综合性强,目前国际上都在大力发。既将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在锅炉中燃烧转变为蒸汽亿亩。中国废水、废气。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中含有SO2、NOX,严重影响大气的质量。我国2005年发电用煤达11亿,全国SO2排放总量为2500万t,位居世界第一,比2000年增加了27%,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火电的重金属来自煤的燃烧,就环境而言,汞、镉、铅等为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锌、铜、钴、镍为具有一定毒性的重金属。另外,火电厂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健康,也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建设热力发电厂时,应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尽量利用非耕地和劣地,尽量不破坏原有森林、植物,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还应注意少拆房,减少人口迁移等问题。

为此,对热力发电厂的基本要求是:在满足安全可靠生产的前提下,经济适用,符合环保要求及有关环保的法令、条例、标准和规定,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发电厂的可靠性、劳动生产率和文明生产水平;要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并确保质量;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企业不懈努力和提高。

火力电厂汽轮机安装与运行故障处理 篇3

关键词火电厂;汽轮机;安装;故障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1-0108-01

目前电厂进行汽轮机的安装仍多是根据经验,使用手动量仪(百分表和塞尺)检测出各部件的相对位置,人工记录检测结果.再由专门技术人员用作图法计算出相应的调整量。电厂汽轮机组安装过程油系统内进入杂质或安装过程中轴颈部分进入杂质极易导致轴颈划伤,严重影响机组运行。汽轮机油系统的稳定对机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油系统故障还将导致汽轮机组中压主汽门伺服阀卡死、伺服机构节流孔堵等故障,也会严重影响机组的运行。因此,注重汽轮机组油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对于保障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1汽轮机的安装范畴

1)土石方开挖、特殊基础施工、主厂房框架、汽机基础施工、煤斗施工、预应力构件施工及吊装、烟囱施工、冷却塔施工、大型水工建筑及输卸煤系统施工等。2)锅炉组合场布置和组件划分及组合吊装、保温、焊接工艺、水压试验、化学清洗和主要辅助设备安装等方案。3)汽机安装、发电机定子运输起吊、发电机穿转子,主要辅助设备安装、油系统安装、高压管理道安装。4)大型变压器运输、就位、吊罩检查、大型电气设备干燥、新型母线施工、新型电缆头制作、新型电气设备安装、电子计算机及新型自动化装置安装、调整试验等方案。

2汽轮机安装的注意事项

一般的汽轮发电机组(如韶关电厂N300型、恒运电厂N200型)都是由多汽缸、多转子的动、静部件组成的大型旋转轴系。根据运行要求,在机组安装时应合理地调整轴系各转子的支撑(既轴瓦),使各转子的旋转中心构成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挠度曲线,并保证其与静部件(缸体、隔板等)的合理相对位置。为此,安装时应注意:

1)安装前要对设备、原材料、工器具和计量器具进行严格检验,对不合格者不得使用。2)针对不同类型机组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安装过程中,要确保主要汽轮机组轴系的正确设置,以保证其对中数据的获得。3)安装过程中,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合理调试汽轮机各种动、静部件相对位置,使各部位互相吻合一致,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静部件的调整及研瓦等加工工作量。4)根据各靠背轮组对中和动、静部件间隙等相关数据、机组的结构参数和有关标准,在进行安装时要合理地调整轴冗量,直到符合其使用要求为止。5)安装过程中,不同上种接续施工的项目要进行,工序交接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接下道安装工序,下道工序施工人员有权拒绝继续施工;同时,对隐蔽工程不得隐蔽进行安装作业。6)对各级安装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关部门、有关班组应认真研究处理,及进反馈处理结果,重大问题应做好记录留存。

3汽轮机油系统故障及轴颈故障分析与排除

3.1关于汽轮机组油系统导致的各种故障分析

在进行汽轮机例行检修过程中常会发现汽轮机轴颈、轴瓦磨损等出现磨损,轴颈表面粗糙度增加。严重的还将导致系统停机,严重危害汽轮机组运行安全。目前针对汽轮机轴颈磨损、轴瓦磨损的处理多采用堆焊后打磨抛光进行修复,电厂维修部门不具备这样的资质与修复条件,应积极联系汽轮机生产厂家到现场进行修复。轴颈、轴瓦的磨损多是由于汽轮机油系统存在机械杂质等原因造成。而油质不良、杂质较多还会造成机组润滑效果不佳、调节阀堵塞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到机组的运行。因此,加强电厂汽轮机组油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提高维护人员维修能力,是保障汽轮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

3.2汽轮机油系统故障排除

1)注重检修过程的清洁,保障储油系统清洁,降低油系统故障发生几率。在进行汽轮机组检修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清理轴瓦。在轴瓦的各零件回装前用清洗剂清洗干净,用面粉团粘去死角垃圾,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后再用白绸布检查是否干净。合格后方可回装。在对轴承箱进行清扫时,要将轴承箱里的存油清理干净,并用面粉团将整个轴承箱进行全面清理。各油阀门、止回阀、疏油阀必须解体,并用煤油或清洗剂清洗干净。最后用白绸布对清理后的机体、零部件进行检查。通过对各组建的严格清理保障油系统循环中不会带入杂质,保障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另外对于油箱、和冷油器也要进行严格清理。将油污清洁干净,并实用清洁剂对油箱进行全面清洗,对于油箱内油器松动的部位,要将油器铲除干净,并打磨光滑。对于油箱滤网有破损、穿孔的要及时更换。冷油器也要同油箱一同进行清理,保障存油系统的清洁。2)注重油系统管道清洁,保障输油系统清洁。汽轮机油系统担负着调速系统、轴承的润滑等工作。储油系统清洁干净后还要对输油管路的清洁,保障油系统不会对轴承、阀体等带入杂质,造成设备损坏。在对汽轮机进行检修后,应采用整体油循环的方式对机组油系统进行清洁。采用大于正常油量并运行两台油泵进行循环,加装滤网等对输油系统、储油系统进行清洁。每个2~4小时更换、清洁一次滤网,当滤网上无垃圾和杂质后,确认油系统清洁完成。

4汽轮机本体安全性状况评价

汽轮机本体现场安装的技术安全性状况评价包括:

1)汽缸(含喷嘴室)是否有裂纹、变形、漏汽:结合面大螺栓、转子(含接长轴)、对轮(含连接螺栓)存在隐患:隔板变形或裂纹:叶片存在严重缺陷或频率不合理:复环、拉筋有隐患:主汽门、调速汽门、再热主汽门、再热调速汽门存在爆破隐患;主轴承乌金脱胎、龟裂等尚有缺陷;轴封等是否存在严重漏汽缺陷。2)主轴和主轴承是否存在振动值不合格或推力轴承瓦块温度超限或接近限值。3)滑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汽缸膨胀受限、汽缸偏移等缺陷。4)汽缸是否存在漏进冷汽、冷水的隐患,如疏水系统连接不合理等。

5结论

1)掌握汽轮机组的技术参数和相关安装标准,明确汽轮机现场安装的技术性改造和现场安装的跟踪管理服务,是确保汽轮机组在正式投入使用后的运行安全和平稳的前提,同时还为日后汽轮机组的维修和调试等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汽轮机油系统是机组的血液流通管道,关系到机组各个轴承、阀体的安全。定期清理检查汽轮机油系统,清除油系统杂质,降低和减少轴颈、轴瓦的磨损。对于密封油系统要经常检查密封部件密封性,检查输油管路紧固行,避免由于密封部件泄露导致的安全事故。电厂维修部门要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护水平,保障机组检修维护过程中技术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隐患。电厂间也要通过技术交流、维护人才座谈等方式将各自的先进经验、方式方法等进行共享,提高维护水平,提高故障解决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士一,等.汽轮机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赵钦新,惠世恩.燃油燃气锅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6.

[3]陈立勋,曹子栋.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

[4]胡冰,张仲民,武永运,等.应用BP神经网络确定汽轮机组滑压运行的最优初压[J].热力发电,2007,32(7):24-27.

[5]李维特,黄保海.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电厂汽轮机疏水系统的优化 篇4

1 电厂汽轮机疏水系统的功能及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实践表明, 在长时间停机后的启动或重新启动过程中, 电厂汽轮机的汽缸和蒸汽管道必须经过预热的手段, 使温度达到允许汽轮机升速和加载的条件。而疏水系统的功能, 则是去除汽缸和管道在预热过程中由于低于饱和温度所产生的凝结水, 从而保障机组的正常运行。如若疏水程序得不到充分保障, 可能导致以下损害汽轮发电机组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发生。

一是汽轮机机组启停过程中主蒸汽过热度不足或汽温过低、下降过快, 影响机组正常运行;二是凝结水从蒸汽管线进入汽轮机时, 对汽缸和轴产生过冷却从而导致其变形, 损害汽轮发电机组;三是汽缸的保温不良, 或各加热器及凝汽器水位过高, 导致水进入汽缸;四是在汽轮机低部积聚凝结水, 从而对汽缸产生单侧冷却导致其变形, 损害了汽轮发电机组;五是管道和支吊架由于损坏的原因, 从而导致汽轮机对中变化, 影响汽轮机机组正常运行;六是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在轴封蒸汽母管积聚凝结水, 从而导致轴封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失灵;七是汽轮机机组由于疏水管线过大、疏水阀控制不合理, 而蒸汽管线产生的凝结水量小, 疏出来的高温高压蒸汽将对疏水扩容器和凝汽器造成较大的冲击。

2 电厂汽轮机疏水系统的优化

电厂汽轮机机组疏水系统设计, 直接影响着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及机组启动速度, 因此设计合理的疏水系统和控制方式, 是可以增加机组整体运行的可靠性的。结合笔者实践, 疏水系统设计及运行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以保障汽轮机机组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一是应保证各疏水支管汇入疏水母管时各疏水点的疏水压力分类、排列, 在同一母管的情况下, 对于接入的疏水点压力较高者须在疏水扩容器相对较远处接入, 而压力较低者应在疏水扩容器较近处接入, 同时各支管应与母管成一定夹角接入, 以保证各疏水点疏水畅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各疏水管应沿疏水流动方向连续向下倾斜, 以免管道积水。

二是在机组长时间停机后, 两次温态启动过程中因注意各处疏水管道积水排空的情况, 尤其是高压套缸疏水管段, 当冲转前打开疏水门时, 由于高压套缸疏水与主蒸汽疏水在同一个疏水联箱, 再者冲转前高、低旁路门已关小, 因而主蒸汽压力较高, 随之主蒸汽疏水至疏水扩容器的疏水压力也较高, 此时可能产生高压套缸疏水管段内的积水倒流回高压套缸内的情况, 从而导致高压外缸下内缸温度急剧下降、进而造成高压外缸内壁上、下缸温差大的情况发生, 因此要特别注意。

三是汽轮机机组启动前, 应保障凝汽器运行正常并建立确值真空后, 由程序调节系统自动开启各疏水支管高、中、低压段上的气动截止阀。当负荷升至需要关闭高压段气动截止阀的额定负荷时, 进行关闭操作;当负荷升至需要关闭中压段气动截止阀的额定负荷时, 进行关闭操作;当负荷升至需要关闭低压段气动截止阀的额定负荷时, 进行关闭操作。

四是在机组冲转时, 由于高压缸夹层加热装置的投入, 应注意夹层加热联箱至夹层手动门后积水的情况, 这也是使高压外缸下内壁温急剧下降、进而造成高压外缸内壁上、下温差大原因。在机组极热态启动中, 操作虽然也同温态启动操作一样, 都是在机组冲转前打开所有本体疏水门, 这是由于极热态启动时停机的时间很短, 高压套缸疏水管没有积水, 且主蒸汽管的疏水排大气门是全开的, 进入疏水扩容器的疏水相对较少, 疏水压力较低, 没有足够的压力使高压套缸疏水管道中的积水倒流, 因此没有出现使高压外缸内壁温度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五是在保护误动作停机过程中, 由于所有疏水门都联锁打开, 导致主蒸汽管道大量疏水进入疏水扩容器、进而使得高压疏水压力较高。在高压套缸的疏水门也打开的情况下, 其疏水管内的积水就有可能倒流回高压缸外缸, 使得高压外缸内下壁温急剧下降, 但因为疏水量少, 随后高压缸下半壁温回升较快, 故运行操作时, 应尽量减少故障事件的发生。

六是在汽轮机机组疏水阀的启闭过程中, 其控制信号就是机组的负荷, 如此机组在启停过程中, 汽轮机本体内的疏水则可以得到及时地排出, 由此避免在汽轮机机组内发生汽水冲击事故。同时, 当机组汽机跳闸时, 其疏水阀会自动开启, 能尽快地将导汽管及汽缸内积存的蒸汽排至凝汽器, 以防止机组超速。

七是在蒸汽管道疏水阀的启闭时, 不用汽轮机机组负荷来作为控制主因, 则可以极大缩短三大蒸汽管道疏水进入高压疏水扩容器的时间, 尤其是高温蒸汽进入高压疏水扩容器的时间, 从而避免高温蒸汽进入高压疏水扩容器, 起到减轻高压疏水扩容器负担的作用。同时, 可利用管内蒸汽热量减缓管道的冷却速度, 以起到减少汽轮机机组再次启动的暖管时间, 以及避免高压疏水扩容器的低温蒸汽返回汽缸对汽轮机所产生的伤害的作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 对电厂汽轮机疏水系统的优化, 可从减少高温高压蒸汽对疏水扩容器和凝汽器的冲击、减小扩容器扩容负荷、减轻高压疏水扩容器的负担等具体方面来着手实施, 由此避免因高、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而影响汽轮机启动的情况, 同时减少汽缸因反复加热而产生的热疲劳损伤, 以及减少了凝汽器的冷源热损失, 提高了汽轮机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延长了机组的寿命, 同时简化了系统、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厂用电消耗和检修、运行维护工作量, 以此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朱小令, 李明亮, 邓世敏, 等.珠江电厂300MW汽轮机疏水系统及其运行方式的改进[J].热力发电, 2005 (9) .

[2]李庆功.135MW机组启动调试中暴露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江苏电机工程, 2003 (2) .

[3]王连成, 张文忠.妈湾发电厂300MW汽轮机疏水系统的改造[J].广东电力, 2006 (3) .

电厂汽轮机 篇5

关键词:自备电厂;汽轮机;DEH;应用

DEH(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简称数字电调,也是DCS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电液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数字计算机在自动化领域逐渐推广,数字式电气液压控制系统慢慢出现。文章主要针对自备电厂汽轮机DEH系统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DEH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DEH系统认识提供参考。

1 汽轮机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现状

1.1 各类控制系统技术

1.1.1 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国内自从6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前苏联大容量汽轮机和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目前国内使用的液压式调节系统大约有200多台200MW汽轮机,因此液压式调节控制汽轮机已经相当普遍。机械液压调节系统的相应速度较慢,机械之间的间隙较大引起动作迟缓,静态特性固定无法根据具体需求做出灵活变动。

1.1.2 电液并存控制系统。电液并存控制系统其主要是近年来为了针对机械液压系统存在着的问题,而制定的相应解决方案。电调系统运行时,液压调节系统自动跟踪,液压调节系统运行电调行动实现自动跟踪,两者系统之间实现无干扰切换,所有系统可以独立完成汽轮机启动、升降、并网以及带负荷调节等控制。

1.1.3 模拟电液控制系统。模拟电液控制系统伴随着电子元件可靠性的增加,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模拟电路组成。模拟电调系统的调速器部分随着电子元件组成执行部件仍然液压器执行,电调电子部分非常容易对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对于系统的控制精度较高。

1.2 汽轮机控制系统发展

1.2.1 数字式电调系统被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汽轮机控制系统也逐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目前数字式电调主要有专用型数字式电调和通用型数字式电调,而专用型数字式电调在维护过程中比较麻烦,要求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较高。因此目前的专用型电调系统的全部功能还未完全发挥。通用型数字式电调控制系统的软件比较直观、透明,硬件的通用性较强。具体工作中可以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系统,并且还可以熟练寻找出问题所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2.2 通用型DEH系统发展。通用型DEH系统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组成,通信模式采用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网络。这些通信均符合国际标准协议,通讯速率从Kbps上升到Mbps。硬件采用通用Intel和PTCPU,过程控制板的互换性和通用性非常高,通用型的DEH发展特点主要由软件和硬件标准化产品控制。

对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的分析 篇6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

0.前言

目前全球能源趋紧张局势,节能降耗成为电能中的主流。电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以及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因此节能降耗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电厂发电全部过程中,汽轮机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汽轮机运行过程当中如果采取措施适当,降低能源消耗,可以说整个电厂的节能降耗都起到关键意义。这就要求发电厂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当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对汽轮机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降低能耗。

1.电厂汽轮机能耗分析

1.1汽轮机组能耗较高

汽轮机是电厂的原动机,汽轮机组能够实现电能、热能和动能的转化,汽轮机一般和发电机、加热器、凝汽器以及锅炉和泵配套使用,汽轮机组能耗较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汽机本体方面,喷嘴室和外缸容易变形,隔板汽封和轴端汽封漏气严重,低压缸出汽边水蚀严重,调节阀油动机的提升力不足、气阀压损大、热力系统很容易发生泄漏,汽轮机组本体泄露严重。其次,机组运行调整方面,冷却水的温度过高、凝汽器的真空偏高、参数和实际运行负荷不对应、未采取优化运行方式以及未采取运行技术等都会加大运行能耗,加大电厂成本支出。

1.2空冷凝汽器存在的问题

首先,凝汽器性能受到风和沙尘影响,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沙尘会积聚在翅片管,增加爱翅片管热阻,恶化凝汽器传热性能,堵塞机器的通道。在负风压地区,风机吸入空气量较少,凝汽器热气流动不畅。其次,凝结水的溶氧超标,直接空冷汽轮机组传热效率降低,管道和设备腐蚀加剧,空冷凝汽器很容易在冬季出现流量不均、气体凝集成死区等问题,影响汽轮机运行效率。

2.机组汽轮机节能运行的可行性

2.1经济方面

在对汽轮机进行改造之前应该对改造之后的成本收益进行计算,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节能,而忽视改造的成本,最后导致得不偿失。根据当前改造成功的实践来看,对现有汽轮机进行改造投入资金要远远低于采购新式汽轮机的成本,此外改造之后的汽轮机能耗大大降低,从长远看也符合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改造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2.2技术方面

经过我国对老式汽轮机的几十年技术改造经验,国内对于汽轮机节能改造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经过改造之后的汽轮机的热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大部分上都可以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提升可能源转化的效率,另外,经过改造之后的汽轮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全面提高。所以,当前我国对汽轮机进行节能改造在技术方面是完全具备的。

3.维持凝汽器最佳真空

为了使汽轮机保持较高的效率,应该保持凝汽器处于最佳的真空状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的减少燃料的消耗量,从而使整个机组的经济效益获得很大的提升。因此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确保凝汽器的最佳真空状态。

(1)做好射水泵的维护工作,对于蛇水池的水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应该及时的了解水温,如果出现水温过高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换水。

(2)保证机组的密封性良好,应该定期对机组的密封性进行检查,为了防止凝汽器存在泄漏,应该利用大修的机会对漏洞进行检查,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

(3)为了减缓凝汽器的铜管出现水垢,应该对循环水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定期对铜管的水垢进行清理,从而保证铜管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4)应该确保凝结水位位于合理的位置,如果水位过高,就会造成空间过小而导致冷却的面积不足,最后造成凝汽器的真空下降。

4.提高给水温度

给水温度的高低对于锅炉所需要的燃料的数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给水的温度低,那么就需要多消耗更多的煤来进行升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的热量随着锅炉排烟而损失,导致锅炉的热效率降低。

4.1保证高加投入率

机组滑启、滑停、严格应控制给水温升率符合规程规定;机组启停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及时投入或解列高加;加强高加运行维护,防止运行操作不当,造成高加保护动作解列。保持高加水位稳定;清洗高压加热器换热管,可以清除管内沉积物,降低换热管积垢部位内外,的温差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换热管泄漏机会,进而提高高加投入率。

4.2加热器经常保持正常水位运行

正常水位的维持是保证回热的经济性和主、辅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4.3机组大小修时对加热器进行检漏

检查加热器钢管有无漏点,检查水室隔板密封性,检查高加筒体密封性,发现漏点应及时予以消除。如果水室隔板焊接质量不过关,势必导致部份高压给水“短走旁路”,而不流经加热钢管。这样这部份给水未与蒸汽进行热交换,造成给水温度编低;如果加热器受热面的筒体密封性不好,导致部份蒸汽短路现象,致使给水与蒸汽的热交换效率下降,影响给水温度。

5.汽轮机的启动、运行及停止

5.1汽轮机的启动

降低冲转参数,冷态汽轮机的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2.5~3.5MPa,主汽温度为300℃以上,具有50℃以上过热度,且不高于420℃,凝汽器真空在60KPa以上。但根现有的运行情况来看,每次启动机组时主汽压力都高于2.5~3.5MPa,真空都高于80~90KPa,每次在启动后都需要长时间暖机,从而加长了并网时间,增加了启动时的厂用电率,每次锅炉启动后汽轮机方面暖管的时间长,暖管的质量不高,从而每次启动汽轮机前主汽压力均偏高,针对此种情况特提出以下措施:主汽压力高采用开高低旁的方法将压力维持在2.5MPa~3.0MPa左右,适当手动开启真空破坏门维持汽轮机真空在65~70KPa,以增加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提高暧机速度而且还有利于胀差的控制,缩短并网时间。

5.2汽轮机的运行

汽轮机采用定-滑-定的运行方式,即在极低负荷时为了保持锅炉的水循环工况和燃烧的稳定性、给水泵轴临界转速的限制,因而采用低水平的定压调节;在高负荷区域采用喷嘴调节,用改变通流面积的方法(定压)以保持机组的高效率;在中间负荷区采用一个现(或两个)调节汽门关闭处于滑压运行状态,此时通过锅炉调整压力来加减负荷。且定-滑-定适应负荷变化能力强,能满足机组一次调频的需要,此种方式也由于只有一个调节汽门未全开从而减少了节流损失。在高负荷运行时汽轮机的主汽压力,主汽温度适当提高,保证加热器有高的投入率,合理调整加热器水位,减少加热器端差提高给水温度。

5.3汽轮机的停机

汽轮机机组在正常停机或在非计划停机时宜采用(下转第163页)(上接第55页)滑参数停机,这样即可以利用锅炉余热发电,也可以降低锅炉、汽轮机设备的温度以利于设备的检修。

6.结束语

汽轮机作为电厂的主要耗能设备,可以提高电厂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业的发展。节能降耗手段应是多样的,不局限于运行调整方面,关键在于我们平时的细心观察及运行经验的总结。节能降耗也是一项长期任务,电厂工作人员要细心观察汽轮机组运行,总结机组运行经验,将节能降耗作为长期的任务来抓,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电成本,为电厂创造可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纯磊.浅析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J].才智,2011(32).

[2]王金锋.电厂汽轮机运转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2(15).

[3]阎新志,赵长宇,李治国.电厂汽轮机常见振动故障形态论析[J].科技资讯,2012(03).

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探讨 篇7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

在电力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电厂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支撑单位,面对用电量日益增加的巨大压力,探索节能降耗的道路,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电能,是电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汽轮机是电厂发电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设备,如何提高汽轮机运行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是节能降耗的有效突破点。这就要求发电厂对汽轮机的运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1 电厂汽轮机通过改造降低能耗的可行性分析

1.1 技术方面

早在多年以前,我国就开始了汽轮机改造工作,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汽轮机间隙调整及汽封改造、凝汽机供热改造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技术上已相对成熟。改造后汽轮机的热效率大幅度提升,能源消耗大幅度下降,同时供电煤耗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汽轮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得到有效改善。因此,从降低能耗的可行性技术角度看,进行汽轮机改造是可行的。

1.2 经济方面

在进行汽轮机技术改造之前,首先要对其改造成本进行详细核算,避免为追求节能而增大设备成本,缩小收益。就目前国内的实践经验来看,改造现有汽轮机的成本远远小于采购新汽轮机的成本,并且改造后的汽轮机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机组效率,还能降低能耗。如对汽轮机间隙调整及汽封改造,汽轮机本体技术改造,改造后的设备不仅提高运行效率,而且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据估算可降低供电煤耗2~4 g/kW·h;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采用了全三维技术优化设计,节能效果明显,据估算可降低供电煤耗10~20 g/kW·h;凝汽式汽轮机供热改造,接出抽气管道,分流部分蒸汽,使纯凝机具备纯凝发电和热电联产两用功能,这样可以降低供电煤耗10 g/kW·h以上。总之,改造之后的汽轮机,不仅实现汽轮机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能耗,而且给发电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2.1 确保凝结器处于最佳真空状态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到较高真空状态是汽轮机组的最佳运行状态,在此状态下,不仅能提高汽轮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据实际运行数据显示,真空每提高1%,供电煤耗下降约4 g/kW·h。因此,要想保证机组运行时凝结器处于最佳真空状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证机组真空的严密性,定期对真空严密性进行检查,及时检修,利用停机期间,采用灌水的方法做找漏实验。二是保证射水泵正常运行,实时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进行检修。三是强化监督循环水,保证水质符合标准,避免凝结器铜管出现水垢。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采用胶球清洗装置在线清洗凝汽器铜管[1]。四是可在汽机排汽缸与凝汽器连接部位,增加除盐水雾化喷淋装置,直接对汽机排汽进行喷淋冷却,从而提高凝器真空,减少冷源损失。

2.2 提高给水温度

1)控制关键环节的给水温度,保证高压加热器投入率。在机组滑启动、滑停时,首先,要保证给水升温率符合规程规定;其次,机组启停要按照规程严格控制;第三,加强运行维护,避免运行操作不当;第四,保持高压加热器水位稳定,及时清洗高压加热换热管,消除管内沉积物导致的内外温差应力和热应力,有效延长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传热管的泄露,提高高压加热器投入率。

2)保证加热器的水位正常运行。正常水位的维持是保证回热的经济性和主辅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3)加热器检漏与机组检修要一致。首先,及时检查加热器钢管有无漏点,检查水室隔板和高加筒体的密封性,发现漏点及时消除。其次,保证水室隔板的焊接质量,避免高压给水“短走旁路”。第三,如果筒体的密封性不好也会影响给水温度。

2.3 保证汽轮机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

1)启动:汽轮机启动有严格的参数控制要求,对于启动时冲转参数应该是:主汽的压力保持在2.5~3.5 MPa之间,主汽的温度在300℃以上(不能超过420℃),过热度在50℃以上,凝汽器的真空控制在60 kPa以上。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使汽轮机启动的实际参数很难达到上述参数范围,因为主汽压力和真空压都大于标准值,启动之后需要较长时间的缓机,延长了机组启动时间,增加了汽轮机启动的厂用电量[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调节主汽压力方法,利用锅炉对压力进行粗调,调门进行微调或采用主气门旁路调节,把压力控制在2.5~3.0 MPa之间,使汽轮机的真空控制在65~70 kPa之间,提高汽轮机的启动效率,缩短汽轮机的并网时间。滑参数较常规启动时间缩短约1/3,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2)运行:控制和提高运行过程中汽机的工作效率是运行的主要任务。汽轮机一般采用的是“定—滑—定”的运行方式,在高负荷区时,采用调门调节负荷方法,此方法能保持定压高效运行;在中间负荷时,一个或两个调门关闭,处于滑压运行状态;在低负荷区时,维持在一个较低压力水平的定压中运行。因此,运行过程中的负荷变化是决定机组运行是否稳定的主要因素,采用合理运行方式能很好地适应负荷变化。

3)停机:采用合理的停机方法能够降低设备温度和能源消耗。如在机组正常运行时,采用滑参数方式停机,这样可有利于设备的检修及维护,不仅能降低设备的温度,也可以利用锅炉余热来进行发电。

3 结束语

降低汽轮机的能耗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电厂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支撑单位,如何降低能源使用量,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对电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厂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需要每个工作人员善于观察、总结,认真对待,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从根本上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把节能降耗这项长期任务坚持下去,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宏洲,范丰慧,王秀江,等.GE350MW汽轮机节能取向[J].黑龙江电力,2008(1):23-24.

浅谈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 篇8

汽轮机作为动力设备, 其工作原理较为复杂, 主要是通过电机来带动链条进行转动, 并在各个齿轮的配合下形成传力运行, 并将这股力传到汽轮机大轴盘车, 从而使齿轮转动起来。其在运行时有自动投入和手动投入两种模式, 都是通过助油泵所产生的油压来从而产生一个启动信号, 这个信号输入到盘车控制台后就会打开电磁阀带点, 形成一定的动力, 当该动力大于盘车弹簧的阻力时, 则各齿轮则会咬合在一起。而手动唯一的区别就是当信号输入后则需要利用手来对拐臂杠杆进行搬运、旋转, 使齿轮咬合在一起, 从而使大轴车盘齿轮转动起来。

处于工作状态的汽轮机, 当大轴盘车齿轮受到的气体压强值比盘车本身运行时产生的扭力大时, 这样盘车大齿轮则会与其他齿轮有一个相反的作用力产生, 这样在大齿轮的运行过程中小齿轮就会退出, 而此时齿轮和连杆则会达到平衡状态。

汽轮机在运行时需要将蒸汽能量值转化为机械功, 所以基本可以将汽轮机分速度级、冲动级和反动级三种。各级别的区别主要是由于蒸汽在不同部位进行膨胀, 如速度级蒸汽在喷嘴中进行膨胀, 而冲动级则是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后, 喷嘴流道截面积变小, 加快了蒸汽流动的速度。反动级则是在动中和静叶的流道中即发生了膨胀, 蒸汽在动叶流道中就具有较较快的流动速度。其做功能力大小比较, 可以将其置于相同条件下, 双列速度级做功能力与7个左右反动级或3到4个冲动级在做功能力上相等的。

单级汽轮机和多级汽轮机在等熵焓降的有效利用上进行比较, 则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选择多级汽轮机, 因为单级汽轮机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而多轮汽轮机可以对上一级余速的损失通过特定环境在下一级得到必要的利用,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而各级等熵焓降之合与整个汽轮机的等熵焓降相比要大, 而且两者之间的比值也比1大。所以可以看出, 多级汽轮机的内效率大于各级平均内效率。

2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运行现状及优化

2.1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运行现状

汽轮机组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改善汽轮机组的经济性能, 优化运行效率。

汽轮机组的实际的运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组的经济运行, 当正常运行时各个数据指标都是在额定的范围之内时, 对于汽轮机组的经济型只会产生小的影响, 但是当运行指标突然超过额定的参数时, 就将会对汽轮机组产生运行安全威胁。原有系统的回热加热器对于火电机组的端差、散热损失和给水部分旁路的正常运行都不能有效的满足要求。回热加热器系统的各个部分都会参与到火电机组的运行当中, 但是当回热加热器出现问题的时候, 就会出现各种事故。另外加热器的旁路门关闭不严导致出现泄露, 这会造成加热器的进水走旁路, 这种情况会很大的影响火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影响机组热经济性能的降低。原有的系统如果加热器上端差增大, 那么将会导致出水的温度降低, 从而导致本级的抽汽量锐减, 高一级的加热器抽汽量就会增加。相反下端差增大, 则会导致本级抽汽量增加, 低一级加热器的抽汽量减少。而且, 加热器切除后。来自给水泵的水的温度远远的低于正常的给水温度范围, 导致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大幅度的降低, 循环效率降低。另外, 当加热器的旁路有泄漏的现象发生时, 泄露量也大, 经济性能就降低得越多, 同时大旁路的泄露比小旁路的泄露所造成影响要大。再者, 当加热器的疏水的切换方式采用疏水泵时, 如果没有疏水备用泵, 当疏水泵发生故障, 那么疏水就将会自动的流到比较低的加热器, 同样、疏水泵发生故障时会使疏水直接的排入到凝汽器, 以上所述的各种故障都将会降低机组的正常运行。

2.2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

2.2.1 回热加热器的优化

回热加热器火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新型的系统较之原有系统有着更高的效率。

优化的汽轮机的各级抽汽存在能级的差别。

这种情况下, 只要抽汽的压力越高那么改级抽汽返回汽轮机时做的功就会越多。能力就越强, 能级也就会越高。汽轮机的回热系统可以增强抽汽在汽油机内的做功效率。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加热器的上端差、下端差和抽汽压损的变化上。新型的优化系统能够是汽轮机更加优化的运行, 因为其拥有一个端差的尽可能的接近设计值的合理的运行范围。

2.2.2 给水泵的优化

电动给水泵原有的运行方式是定速给水泵方式, 定速给水泵的运行依靠的是锅炉给水阀门的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的缺点就是当机组运行于低负荷时, 阀门的节流损失比较的大。

而优化的变速给水泵的特点就是依靠变动转速、平移泵的特性曲线来实现的, 这种给水泵相对于定速给水泵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其优点在于不用给水调节阀改变积水流量, 特别是在低负荷运行时, 其节能的效果非常的显著, 同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气动泵组的运行经济性

2.2.3 凝汽器真空抽气系统的优化

在电厂机组构成中, 其中凝汽器真空抽气系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 对机组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传统的凝汽器真实系统存在着较大的故障率, 漏气现象时常发生, 从而导致水环真空泵过载, 破坏机组设备。而利用优化改造来使凝汽器内部保持真空的状态, 这对于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有效的提高了热力循环的效率, 实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3 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的发展趋势

汽轮机的出现, 有效的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 对于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年还要加强对大型汽轮机组的研发, 应注重对更长的末级叶片进行研发, 从而加快推动大型汽轮机的发展。汽轮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是提高热效率, 通过二次再热和更高蒸汽参数的运用, 从而加快调峰机组的推广, 加快供热汽轮机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应该加强对各种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 从而有效的加快汽轮机性能的提升, 加快汽轮机在未来的应用水平。能源紧缺已成为全球的重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 针对当前我国火力发电成本存在较大浪费的情况, 需要加快对汽轮机运行的不断优化, 确保其运行效率的提升。作为电厂, 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对汽轮机机组的优化, 有效的提高其利用率和运行的经济效益, 同时利用辅机节能方面的相关改造, 从而实现汽轮机组的节能增效。

4 结束语

我国能源面临着严重的紧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电力行业加快对汽轮机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迫切性, 所以需要利用优化、改造及升级等相关措施, 来确保汽轮机效率的提高, 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于达仁, 刘占生.汽轮机配汽设计的改进[J].动力工程, 2010 (9) .

[2]李强, 刘金福.汽轮机配汽设计改进技术[J].海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电厂汽轮机中辅机的优化方式 篇9

1.1 电厂汽轮机辅机的优化途径

为了提升电厂汽轮机辅机整个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可以通过增强其综合性能来加以实现, 主要的表现形式如下:第一, 通过对辅机工作情况的全面分析, 来提高辅机设备的优化技术以及研究的完善速度。第二, 通过使用辅机设备的测量信息系统来增加自身的科技性能, 以此作为基础, 实现最终综合性能的提高。以上两种表现形式是对电厂汽轮机中辅机设备优化必不可缺的环节, 只要全面分析辅机体系, 并配合应用科学的调控、监管措施就可以达到电厂汽轮机辅机的优化效果。

1.2 电厂汽轮机辅机优化的重要性

电厂汽轮机组发电是我国发电的主要形式, 汽轮机能否正常工作对电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在汽轮发电机组工作过程中出现设备的故障问题, 不但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还会阻碍社会发展的前进速度。由此来看, 我国在电厂汽轮机研究方面重要的任务应是提高对设备零部件的优化方式和改进措施, 通过不断培养技术人才、提高设计、运行、维护的水平、积累实际经验。辅机系统作为电厂汽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优化的首选目标, 通过对辅机的优化来提升发电效率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2 电厂汽轮机辅机的主要优化方式

2.1 抽真空设备的优化方式

电厂汽轮机启动过程中构建真空环境和对不凝结气体进行抽出是抽真空设备的首要目标。抽真空设备工作情况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着凝汽器能否维持正常的真空度, 影响其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入口处的温度及压力、冷却水的温度以及泵的转速等等。所以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采取的优化方式是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率, 通过对工作温度的严格调控, 来加大真空泵的入口流动速度。此优化方式对真空泵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并且有利于提升凝汽器的换热能力,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优化措施之一。

2.2 循环水泵的优化方式

目前与电厂汽轮机辅机相匹配的循环水泵数量有限, 所以无法进行持续的调整工作, 其优化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设计, 最为常见的循环水泵优化方式为在冷却水温度与压力条件一定时, 通过改变循环水泵的出水量来控制其自身的耗能。因为循环水的体积较大, 出口的压力较低, 循环水泵的工况却反之较高, 所以合理控制循环水泵做功与耗能情况是最佳的优化方式, 将循环水泵 (或其中一台) 设计为变频形式。该方式还可以借助辅机载荷状况和冷却水温度变化情况设计出最科学的被压条件, 为循环水泵的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方式

冷却水系统最易出现的问题有系统运行受到的阻力不定、出水点的流量控制力度不明显等等, 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冷却水随调节门开度的减小, 相应阻力越来越大, 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 还增加了安全隐患。目前针对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方式为调整冷却水泵的运转速度, 调节开门全部打开, 并适当降低水的流速, 以此来达到降低扬程的目的, 从而实现对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这种方式不仅达到了优化的效果, 还对辅机的节能情况进行了改良, 使其达到最佳性能。

3 电厂汽轮机辅机的技术改进措施

3.1 加强对除氧器水位的调控力度

除氧器水位的高低情况对电厂汽轮机辅机的工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改进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实际观察发现, 除氧器水位往往低于预期设计值, 这样不但会导致前置泵入口水温度较高现象, 还会发生汽水之间的冲击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适当降低预期设计的除氧器水位高度, 提高其灵活性, 让其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得到操作的允许, 并开展实验项目, 通过再循环门的开度来选取最佳的方案。与此同时提高除氧器水位的高度也是有效的改进方法。

3.2 提高辅机偶合设备效率

汽轮机辅机的偶合设备主要包括偶合器、涡轮等设备, 工作原理是根据涡轮理论提供较大的轴向力。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来阻止涡轮扭矩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久而久之, 设备便会出现断裂、振幅加大等状况, 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辅机偶合设备效率:首先, 对偶合器的箱体强度进行加固, 提高使用限度。其次, 在启动偶合设备时应尽量降低启动扭矩的频率, 避免阻力的影响。最后就是定期进行维修护理工作, 保证设备的工作能力。

4 电厂汽轮机辅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目前电厂汽轮机辅机主要存在的问题:其一, 辅机供油系统故障问题, 由于安装阶段杂质的进入, 导致油系统的轴径划伤, 从而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作。其二, 辅机调速装置的晃动, 这一问题出现频率较高, 经常会导致阀门出现激烈震荡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解决策略有:定时清理油系统, 对轴承、油系统阀门按时检修, 确保自身的工作性能。在调速装置方面可以通过安置蓄能器, 以达到控制油压稳定的目的, 从而提升效率, 避免辅机工作问题的产生。

5 结语

对电厂汽轮机中辅机进行优化和改进是获取辅机最佳工作形式的重要手段, 优化工作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辅机设备的运作效率, 还能降低电厂汽轮机的耗能情况, 是一项投资较小、成效较快的方式, 目前已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认可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居文平, 朱立彤, 于新颖.汽轮机辅机运行优化和节能的技术途径[J].电力设备, 2007, (02) :57-58.

[2]郑建涛.电厂汽轮机辅机的节能降耗措施研究[J].电站辅机, 2005 (02) :61-62.

[3]郝建忠, 刘秀琴.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热管式冷油器存在问题及改进[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35) :44-45.

浅析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 篇10

能源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资源, 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我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节能能有效缓解目前我国存在的资源严重不足问题, 有效改善环境恶化现状, 使各项目标得以健康稳定的实现。在蒸汽动力设备中, 汽轮机的作用举足轻重, 且其各项消耗成本能够占到整个蒸汽动力生产成本的绝大部分, 要想使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热能的耗费, 使汽轮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2 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措施

2.1 提高汽轮机所需水的温度

水温的变化将会直接导致燃料量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水温过低时, 所消耗的燃煤量增加, 燃煤量增加又会直接导致烟气的排放量增加, 排烟损失增加, 从而造成机组效率降低。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运行, 就必须保证水温处在一个符合规定的范围, 水温符合规定才能保证安全运行, 并且加强汽轮机的维护, 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此外, 着重做好清理工作, 避免堵塞事故发生。除此之外, 汽轮机的加热器的水位要保持正常。正常的水位会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所以, 为了保证加热器的水位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必须做到定期检查加热器的钢管是否存在漏点, 且密封性是否良好, 若发现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2.2 维持凝汽器最佳真空

凝汽器处于最佳真空状态时, 不仅使机组出力大大增加, 而且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量, 这样就可以使机组的经济性得到较大提高, 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2.1 保持凝汽器最佳真空措施

(1) 确保机组真空严密性良好。为了确保机组的真空状态我们必须针对凝汽器喉部以下的部位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 一般我们采用的检测手段就是灌水检漏, 通过定期的进行试验检测进而确保整个凝汽器真空封闭性。

(2) 加强对循环冷却水品质的监督, 提高冷却水质量, 以增加凝汽器铜管换热效率。

(3) 加强运行监视, 保持凝汽器正常水位, 防止凝汽器真空下降。

2.2.2 真空下降的处理方法

(1) 当发现汽轮机真空下降后, 应对循环泵电流、进出水压力、温度及温升、凝结水温度、过冷度及凝汽器热井水位、真空泵电流等参数进行核查。

(2) 若机组的汽动给水泵排汽需要进入凝汽器, 则汽动给水泵真空系统运行情况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应提高轴封供汽压力, 增加循环水泵、真空泵的出力。

(3) 在寻求真空下降的原因时, 应时刻注视真空变化情况, 尤其是要确保我们所有的降负荷操作都是在合适的规范内执行。

(4) 如果我们所采取的降负荷操作效果不理想, 真空无法维持的话就必须进行停机操作, 此时还应该注意在停机时为了确保凝汽器的安全应该采取事故停机的方式。

2.3 汽轮机的启动、运行及停止

2.3.1 汽轮机的启动

一是有效规划辅机设备的启动时间。

二是缩短机组的启动时间。通过缩短机组的启动时间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确保汽轮机启动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们应该在启动前针对整个汽轮机进行必要的检查, 然后针对汽轮机的内部构造和运行机制进行启动预判, 提前发现启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启动时间的因素;其次, 为了节省启动时间我们还可以针对疏水系统进行必要的处理, 尤其是可以通过提高疏水点数量的举措来缩短暖管时间, 进而达到节省汽轮机启动时间的目的;再次, 我们还可以针对汽轮机进行预热, 进而提高汽轮机温度, 节省暖管时间, 节省启动时间;最后, 在机组并网以后, 应按照要求尽快接带负荷等。

三是疏水排放合理化。为使机组启动过程中的汽水排放量有所降低, 就必须让机组的启动旁路系统或类似旁路的凝疏管路系统得到有效使用。对于此, 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采用开高低旁的方法来维持压力;手动开启真空破坏门确保汽轮机的压强满足要求;提高暖机的速度;加强对汽水的回收利用, 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从而提高经济性

2.3.2 汽轮机的运行

当前我国汽轮机运行的主要方式就是定-滑-定的方式, 具体在运行过程中氛围低负荷、高负荷和中负荷三种情况, 其中在极低负荷时, 主要就是尽可能的维持低水平定压运行, 高负荷时则主要是改变通流的面积, 确保运转的高效, 而对于中负荷而言主要是使汽轮机处于滑压运行状态即可。定-滑-定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节流损失, 而且对负荷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能够达到机组一次调频的需要。在高负荷运行时, 适度合理地提高汽轮机的主汽压力和主汽温度, 合理调整加热器的水位, 减少加热器端差, 提高给水温度。

2.3.3 汽轮机的停机

汽轮机的停机不论是在正常状态下停机还是在故障停机时我们采用的方法都是滑参数停机, 这种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确保汽轮机应用的效率, 尽可能的充分利用锅炉的余热, 不仅有利于节能, 还能够较快的降低温度以便尽快进行汽轮机的检修。

3 结论

综上所述, 关于电厂汽轮机的节能降耗工作, 以上所述内容远远不够。本文的重点在于汽轮机的运行和停机时的调整工作及对其对策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电厂作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电厂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日趋严峻国际社会发展形势, 能源对于电厂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 因此, 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迫在眉睫。

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的主要发电形式, 但其存在较大的弊端, 即不仅使我国煤炭资源减少, 而且会造成环境恶化。目前我国正处在各方面均快速发展的阶段, 所以必须保证自然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更好的优化环境。然而节能降耗不但有效缓解越来越大的能源需求量, 而且使环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节能减排是我们实现各项重要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提高电厂汽轮机的真空度, 控制汽轮机给水的温度, 加强汽轮机的运行管理等方面就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1]林龙.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4) :78.

[2]李纯磊.浅析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J].才智, 2011 (32) :4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汽轮机DEH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下一篇:汽轮机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