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趣味识字(精选6篇)
篇1:识字教学的趣味识字
识字教学的趣味识字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种。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记字的“良方”,教师都不应予以否定。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
一、以形体识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趣味识字
1、编顺口溜
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
(六)”。“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报告一人抓(李)”。“一个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远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谁不爱(要),口中有口难开口(回),法字三点水不在(去)。”这种形式,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坐——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
2、猜字谜
一点,几点,大点,九点——卜,凡,犬(或是太),丸。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鹅。上小,下大——尖。一口吃下一条虫——虽。
这种形式,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识字。
生活即教育,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识字教学。如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像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四、课后识字星
让学生在课后寻找身边的汉子,开展在生活中的识字比赛、路标、广告牌、食品包装袋、单位名称牌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来到学校交流,生生之间相互提高,学生乐此不彼。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如果老师能够适时的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高效率。
篇2:识字教学的趣味识字
——仓山小学二语集备话题研讨
(一)主讲:许丽霞
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总体来讲此时的识字能力已进入一个飞跃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看到一篇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生字。新课程识字量很大,对个别接受慢的孩子造成阅读困难,从而削弱了学习的兴趣。而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年段的语文老师们针对如何提高孩子识字的效率和趣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整理总结如下: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字。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1、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奶”,学生有的说“女”加“乃”是“奶”;有的说把“仍”的单人旁变成“女”字旁就是“奶”,这样很快就记住了“奶”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仍”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故事联想识字,识记有一些字,老师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此外,诸如学习“徒”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3、图文结合识字,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这样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
4、儿歌识字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坐”——“两人背*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
5、加强形象记忆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在教《春风吹》这课中“春”这个字时,就结合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都出来晒太阳啦!引导学生用形象形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低年级儿童的抽象比较难于掌握。他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一般都是通过直接感知,根据具体形象进行抽象概括,由感性知识发展到理性知识。因此,识字教学要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尽可能的采用实物、图画、模型、标本、幻灯、录音、卡片、动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让他们观察或做实验。从直观中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从已知到未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实际知识,又能造成深刻的印象。
6、猜字谜识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识字方法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非”的谜面可记为: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运用以上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
7、在识字中尽量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在汉字中,有许多多音多义字,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就很难搞清它们读什么音、当什么讲。因此“字义教学是不能离开词语形式去孤立进行的”。如一些外来词就不能通过字义来确定词义:像“巧克力”。有些含义很深或抽象的词,还必须结合一定的语句,甚至要结合上下文的讲解才能使学生获得清楚的理解。所以,识字教学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才能巩固并使识字为读写服务。
篇3:小学语文的趣味识字教学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使之愿意学习。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 顺应儿童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可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做好课前预习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而在识字教学中, 以往的教学形式大都是老师唱主角, 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跟着老师随声附和。这种完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去, 自然会学得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 我便开始试探着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作业, 注意针对生字词的预习, 慢慢地我发现, 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了, 课堂上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 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而且课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师”, 他们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好的识字方法和同学分享, 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有效地一对一的帮助, 这样掌握快的学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掌握稍微慢的学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习压力, 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交流识字, 人人是老师
一个人有一件快乐的事, 把它告诉另一个人, 这样世上就有两个人拥有了这件快乐的事, 快乐在传递中延续。我把这一平凡的道理应用于识字教学, 你认识一个字, 我认识一个字, 两个人一交流, 两个人就认识了两个字, 全班几十个人, 两两交流, 识字的数量将几十倍地递增。我曾经尝试着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 当一回小老师, 把自己认识的字教给其他的同学, 并说说记住这个字的方法, 这样不仅教会了别人, 也巩固了自己所学, 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借助熟字, 让学生在自主中复习巩固
在识字过程中, 学生记得快, 忘得也快。针对学生这一识记特点, 在尝试教学中, 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 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报”与“服”“近”与“听”等等, 通过对比记忆, 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字, 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 进一步巩固了旧字, 可谓一举两得。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尝试中提高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 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采用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 拓展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外书可以让学生认识很多不认识的字, 因此在课余实践中, 我引导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看的书籍, 并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和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识字, 掌握的字也就越来越多。另外, 我还让学生多留心生活, 充分利用影视、广告、商标等识字, 不需要老师教, 他们就认识了“娃哈哈”、“可口可乐”、“脑白金”等广告中的字。这样, 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提高了, 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学到的字, 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见,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 尤其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应该选择最好的识字方法, 在愉快中有趣地识字。
参考文献
[1]钱志亮.学生发展问题诊断与咨询[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8.
篇4:识字教学的趣味识字
引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进行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有趣的东西。为此,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实物、活动、课件等直观导入的方法。
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倍感亲切、直观,易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如赵春梅老师教学《两只鸟蛋》时,新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今天她向鸟妈妈借了两只鸟蛋,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鸟蛋的形与色、大与小,并充分运用“鸟蛋”资源,轮流让学生用手触摸,感知鸟蛋的好玩,从感官、触觉两方面形象感知“蛋”,达到初识“蛋”的目的。又如张莎老师教学《识字7》时,通过课件展示画面带学生去动物园看看,让学生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并亲热地叫叫动物的名字。這种有形有色的画面有益于刺激人的大脑、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字与画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乐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并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要达到第一学段识字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必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巧记字形、乐识汉字。
1.表演法
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物、动作等表演来教授汉字,既能让学生准确地识记汉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其体验。如詹丽君老师在教《画家和牧童》中的“拱手”时,教师让学生做一做“拱手”的动作,并指名说说“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拱手’吗?”让学生了解“拱手”是古代人们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同时通过动作的演示识记,让学生乐学。
2.归类法
识字教学常常用这类方法,给要学习的生字分分类,以达到更好的识记同类生字的目的。如张玲老师在教《守株待兔》一课时,出示6个生字“守、撞、窜、桩、此、锄。”让学生说说你可以给他们分成几类,如上下与左右、平翘舌音、表示动作的与不表示的等。这样避免了单调无味的灌输,既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
3.字谜法
字谜法是借用猜谜的形式,加深对字形、字义记忆理解的一种形象识字技法。如“妙”字可编谜语:“一位美少女”,还如“牛儿子的尾巴跑丢了——“选”。学生根据谜面马上联想到了,既形象又生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恋”习
布鲁钠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方式,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在练习中达到“恋”习的效果。
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依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游戏方式,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如张莎老师教完《识字7》的生字时,就让学生玩一玩“大转盘”的游戏,要求学生看清指针指向哪一个字时,就大声地把那个字念出来。又如鲍丹丹老师在教《识字6》时,整节课就是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去识记、巩固生字的。这些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汉字。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识字对抗赛”“课外识字展示台”“评选小诗人、小作家”等竞赛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与同学尽兴地游戏,尽情地交流,在游戏与交流中巩固生字新词,达到学生爱学、“恋”习的良好效果。
篇5:趣味识字教学探究
-------浅议丰富多彩的趣味识字教学
桐梓县花秋镇天生桥小学 赵先娣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像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关键词]:兴趣 激趣 想象力 高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当今广大一线教师最迫切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像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现就我在小学底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激趣识字。
细心的老师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和动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看、画,更喜欢涂涂画画,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像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1、看实物、图画导入识字。例如:我在教“马”、“桃”、“蝴蝶”等字词时,我先出示它们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然后才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2、听音导入。在教学“汪、喵”等表示声音的字时,我先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听辨,让其模仿动物叫声,进而出示生字,然后才学习生字。3、看录像导入。让学生通过录像观看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画面,让学生先了解,然后再进行教学,进而学习课文内容。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和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是每个儿童都很喜欢的,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坐”——“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最喜爱的方式之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点运用这种方法。
三、猜字谜识字。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府”的谜面可记为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卡”可记为:上下难分。除了老师出字谜以外,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出字谜,让同学们猜。运用以上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四、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古+月=胡”“木+寸=村”等。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引导学生用形象形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
五、“犯错”识字法
教学中,老师有意犯错,让学生发现错误,替你纠正错误,从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狐”字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俩字:抓狐。我说:“抓”字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因为用手,所以右边是个“爪”。狐狸是个动物,是反犬旁,狐狸有爪子,所以右边是个“爪”。我有意把声音扬起来,并拉得长长的。这时,学生发现了错,争先恐后的叫起来:不对不对,“狐狸”的“狐”右边是个“瓜”。我说:“哦,这字我可经常错,你们可得帮帮我。”这时,学生来劲了,想了好多的办法帮我。有的说:“我在书上看到狐狸偷吃别人的瓜,所以右边是个瓜。”有的说:“狐狸长着狡猾的脑袋瓜,所以右边是个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主动探究识字的方法,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六、借助多媒体识字。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也普及到农村各所学校,这一教学手段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努力用好这一资源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用课件教学外,我还常用剪辑、组合的方法,主要是争对形近字的教学。如教 “晴、睛、精”一组形近字时,我利用幻灯片,将这些字偏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片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七、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
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不能用我们以前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面对未来。
篇6:趣味识字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积极认识的倾向,它能推动人类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如果学生对识字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究学习方法,总结识字规律,繁琐的识字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寻找规律识字、故事识字、动作法识字、抓特点识字、猜谜语识字和‚犯错‛识字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进行有趣的、有效的识字学习,使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不断提高识字能力。
一、寻找规律识字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字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故事识字
我在教学中利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较好的记住字形。如教学‚候‛和‚猴‛字时,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森林爷爷拿了两件礼物,一件礼物是反犬旁,另一件礼物是竖。‚猴‛和‚候‛都很聪明,也很谦让,每人只要一件礼物。‚猴‛说它是动物,要反犬旁,能让人们一下就能记住它。‚候‛说它就要竖。讲到这里同学奇怪的问为什么‚候‛说它就要竖呢?经过学生一番激烈的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就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应该掌握的字。
学生在给汉字编故事的时候,必须寻找汉字的特点。这样,就会拓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识字变得生动有趣,识字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三、动作识字
有时候,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也能使他们记住字形。我在教学‚拿‛字时,准备了一些乒乓球,我先叫同学们单手接球,但准确率不高。我再叫同学合拢手接球,这次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我就不失时机的讲:‚把手合起来容易‘拿’稳‛。在不知不觉中,‚拿‛的音、形、义学生都 牢牢地记住了。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将特别的字形和形象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应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一定就不会把字写错了。
四、抓特点识字
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和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教学‚兔‛和‚晚‛时,学生往往在点上出错。教学的时候,先让他们仔细观察,哪个字有点,哪个字没点。学生很容易看出‚兔‛字有点。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兔子的眼睛,有的说是兔子甩动的尾巴……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汉字的记 忆。如‚爱和受‛、‚坐和座‛、‚圆和园‛、‚极和级‛……都可以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认识‚渴和喝‛时,有的学生自编顺口溜识记:‚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所以‘喝’是口字旁‛。教师在教学时抓住容易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联想,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的记住字形,从而强化了学生识字的效果。
五、猜谜语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对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我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识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语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教学‚闪‛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门‛,在教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懂得了字义呢。教学‚洋‛字时,出示谜语:‚小羊在河边‛。‚每‛字的教学,可以编谜语:‚人的母亲‛。在加上节奏朗读,‚‘人母’每、每、每……‛,敲着欢快的节奏,听着轻快的朗读,使学生的识字变得轻松、有趣。
学生学着编谜语,识字时一定认真分析字形,抓住特点。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识字的难点就会自然化解。与此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犯错‛法识字
教学中,教师有意‚犯错‛,让学生发现错误,替你纠正错误,从中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狐‛字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抓和狐‛。我说:‚‘抓’字要用手是提手旁。因为用手,所以右边是个‘爪’字。狐狸是个动物,是反犬旁。因为狐狸有爪子,所以右边是个‘爪’字‛。我有意把声音扬起来,并拉和得长长的。这时,学生发现了错误的地方,争先恐后地叫起来:‚狐狸的‘狐’右边是个‘瓜’字‛。我说:‚哦,这个字我可经常写错,你们可得帮帮我‛。这时,学生来劲了,想了好多办法帮我。有的说:‚我在书上看到狐狸经常偷吃别人的瓜,所以右边是个瓜字‛。有的说:‚狐狸长着狡猾的脑袋瓜,所以右边是个瓜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主动探究识字方法,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个字在我班再也没错过。
相关文章: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02-09
苏教一下 识字3教学设计02-09
宝宝的意思, 宝宝的解释02-09
部编本人教版2017年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4姓氏歌02-09
教宝宝说话最快的方法02-09
宝宝的耐心范文02-09
“痕迹”命题作文写作指导02-09
以多样化的识字法激发学生乐于识字02-09
原来识字教学真有趣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