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人相处

关键词: 人能 景行 授业 解惑

与他人相处(精选五篇)

与他人相处 篇1

照一照“镜子”, 经常反省一下。孔子曾勉励自己:“一日三省吾身”。要想与他人和谐相处, 首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事事做到反躬自省, 严于律己, 通过自省使矛盾得以自解。一是严于律己少犯错。正如孔子所言, 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自己: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这三戒如同人生的三个关隘, 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 闯不过去便是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不管处于什么阶段、什么境地, 与人交往时都要时刻牢记这三戒, 以理性约束自己的欲望, 尽量避免自身犯错误。二是静坐常思自己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要时常反省自己, 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 看工作中有哪些失误, 生活中有哪些不足;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别人, 拿别的人长处, 弥补自己的短处, 从而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和认识上的一致。三是闲谈莫论他人非。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不管一个人学历水平有多高, 工作时间有多长, 资历有多老, 都不可能一点过错或失误都没有, 都不会是始终的、一贯的正确。君子可以和而不同, 但不可背后议论是非。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又要有理解他人的肚量。千万不能人前不作声, 背后来作梗, 对他人说三道四, 论长道短。四是换位思考出迷局。换位思考是自我反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时, 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全盘衡量, 综合考虑, 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体谅对方, 审视自己。从而, 认清对方所想、所言、所行的原因、理由, 查找自己所做、所为的不足和过错。

忍一忍“性子”, 学会退让一步。“以约失之者, 鲜矣”。《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忍字的解释。他说, 君子处世, 要达成自己的目标, 可以屈则屈, 可以伸则伸。屈节是为了有所期待, 求伸是要把握时机。日常工作生活中, 当与他人发生摩擦时, 我们要发扬忍的精神, 以免招致不幸或者坏了大事。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古语说:忍字心上一把刀, 遇事能忍祸自消。一个忍字, 被许多人奉为为人处世的良方。唐朝宰相张公艺, 有幸九世同堂, 为世人羡慕。唐高宗问他成功的秘诀时, 张公艺挥笔写了一百个忍字。宋朝的王安石也说过:莫大之祸, 起于斯须之不忍。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如此, 能包羞忍辱者方是真男儿。共同工作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如果一方能够高风亮节, 忍让一下, 显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阔胸襟, 站得高一些, 看得远一些, 识大体、顾大局, 就可轻而易举地化解这些矛盾。二是轻松幽默地化解矛盾。有一次, 苏格拉底跟一群学生谈论学习问题时, 他夫人突然跑来, 无端地大发雷廷, 先是一顿大骂, 随机抄起一桶水浇在了苏格拉底的身上, 这使苏格拉底非常难堪。学生们感到, 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的“斗争”。但苏格拉底却诙谐地笑了一下说:“我就知道, 打雷之后, 一定会下雨的。”大家听后禁不住都笑了起来。就这样,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幽默摆脱了尴尬局面, 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 不妨学一学苏格拉底, 也许很多矛盾和不愉快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三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往往是自私的, 就像便宜谁都想占, 而吃亏人人避之, 故人生在世, 与人产生矛盾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心胸宽广些,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心胸狭窄绝对是坏事, 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而影响个人事业。唐太宗面对魏征直言进谏时的尖酸刻薄, 顿时怒火中烧心中不快, 但他闭上眼睛把魏征以往进谏立下的功绩在脑中过了一遍, 就觉得魏征的话虽有些直言不讳, 但却言之有理有据, 便怒气顿消。对待他人的直言不讳, 我们也应象唐太宗那样, 多想一想对方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常思一思对方的优点和长处, 你的胸襟就会越来越宽阔, 并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拉一拉“袖子”, 时而帮上一把。孔子的一个朋友死了, 后事却无人来管, 在紧要关头, 孔子主动提出由自己来承办这丧事。殡葬之礼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 花费很高, 而孔子也不富裕, 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圣人之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患难与共、相濡以沫, 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意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一是要排忧解难。大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 要努力做到有事没事常来往, 大事小事多捧场, 急事难事多帮忙。当他人生活有难、身体不适、家遇不幸之时, 我们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急之所急、帮之所需, 倾之全心抚慰、用之全力相助, 使其时刻感受到人间的关怀和温暖。二是要雪中送炭。成功可以招引朋友, 挫败却可以考验朋友。只有大恩不言谢的人患难才能见真情。“求人须求大丈夫, 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 醉后添杯不如无”。两人结伴穿越森林碰到狗熊时, 一人爬到树上逃生而弃另一人于不顾的故事, 几乎人人皆知, 充分说明了患难见真情。一个人身处险境, 如果其好友都来雪中送炭, 关键时刻拉上一把, 那他的朋友就是可以信赖的;如果其好友都如鸟兽散, 见其有难绕道走, 那他的朋友不要也罢。只有自身具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 能与朋友同生死、共患难, 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 才能得到更多的良师益友, 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信任。三是要锦上添花。人一生中碰到过雪中送炭的事情绝对远远少于锦上添花, 古往今来, 锦上添花也都是作为一门学问, 出现在各种所谓兵法、人生必读之类的书中。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人也都喜欢锦上添花。当他人处于较好、较顺的状态, 其事业、生活程蒸蒸日上之时, 我们锦上添花, 在好的事情面前多说几句顺风话, 成人之美, 实在是一种不错的人情交际。很多人也正是因为精通此门学问而得以升迁、发财。

控一控“嗓子”, 宽恕他人一些。“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恕, 是指的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的思想。恕,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它可以使人终身实践, 让人永久受益。人生在世, 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事纠葛, 牵丝攀藤, 盘根错节, 错综复杂。只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才能避免心荐芥蒂, 消除隔阂。一是宽容待人。宽容不是迁就, 也不是软弱, 而是一种修身之法, 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 对人要宽。宽容的人能够理解人之难, 补人之短, 扬人之长, 谅人之过, 从而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 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宽宏大度者, 会尊重、悦纳与自己志趣不投, 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面对非议、误解, 如能冷静、忍耐、谅解, 容时间作证, 最终可以冰释前嫌, 握手言和。“六尺巷”的故事, 张廷玉失去的仅仅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 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相处及流芳百世的美名。我们称颂为人厚道、宽以待人的君子, 欣赏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举动。二是不强人所难。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不是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而是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对待别人, 不把自己的喜恶强加于别人的头上, 不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能够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大度者, 能够善待他人, 以德报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 更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追随。革命途中, 共产党善待士兵, 允许意志不坚定者离开部队, 并承诺发放回家路费, 这与国民党到处强抓壮丁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支持。其实,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强人所难, 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长一长“脑子”, 防范他人一点。孔子认为, 君子不逆诈, 不亿不信, 但要有先觉。当今社会, 人心不古, 居心叵测。对谁都坦诚相对, 毫无戒备之心, 固然是一个善良、浑厚的人, 但也容易遭坏人暗算, 让好人吃亏。为人处事要善良正直, 但也要长点脑子, 不能任人宰割。一要有防人之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实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是随时可能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或者牺牲品, 所以, 每人都要学会防范他人, 加强自我保护。当年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 屡遭小人陷害, 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让他深感世路艰难, 凶险异常, 故而有“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的感慨之言。平时,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没错, 同事间互信互助也没错, 但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那些喜欢拨弄是非的小人就得处处留心, 小心防备。孔子主张不要无端地怀疑人、猜测人, 而是要先觉防人, 既不猜测别人的不善, 又能在不善者刚露马脚时察觉,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让坏人无法得逞, 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二要有交友之道。“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孔子主张先分辨益友与损友, 再决定亲疏。他的交友择友之道, 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人处事之道。《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这与孔子对朋友的界定大同小异。只有自己做到了诚信、正直, 并有上进心, 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多交益友, 远离损友, 才能真正从与他人交往中得到进步与快乐。

如何与他人相处英语作文 篇2

For 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first thing they get is to live with roommates, before university, they live with parents, so they don’t have the experience to live with others. It is a new thing for them, students have to learn to live with their roommates, it is hard for them to create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室友同住,在大学以前,他们和父母住,因此他们没有和别人住在一起的经验。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事,学生不得不和他们的室友住在一起,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是很困难的。

The first thing to get along with roommates is to communicate. Communication is a key word for them, if roommates don’t talk to each other, then they don’t understand each other, when comes to the argument, the situation becomes worse. So students should communicate with roommates often, get to know them.

和室友相处的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流。交流是一个关键词,如果室友间不互相交流,他们就彼此不了解,当发生争吵时,情况就会变得更糟糕。因此学生应该经常和室友交流,彼此了解。

The second thing is to be considerate. Thinking about this, if your roommate have exam tomorrow, but you get used to play computer late, then you have to make some sacrifice, you need to sleep early tonight, for not to disturb your roommate. Doing this will make your roommate moved, they will be considerate for you, too. If you are in trouble, they will come to help.

第二件事就是为人着想。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室友明天有考试,但是你习惯了玩电脑到很晚,然后你要做一些牺牲,你今晚需要早点睡,为了不打扰你的室友。这样做会让你的室友感动,他们也会为你着想。当你有困难时,他们会帮住你。

The problem of getting along with roommates is not easy, we should learn to tolerate with each other, be more patient and considerate.

你能与他人愉快相处吗? 篇3

1. 在学校里,你的交友状况是( )

A.有几个亲如兄弟的朋友。

B.只要有机会见第二次面的人,都可能成为朋友。

C.单方面将一个伙伴儿当成知心朋友,可人家根本不这么认为。

D.一个朋友都没有。

2. 听说某位同学或老师家庭需要帮助,你觉得( )

A.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B.很想帮忙,却担心给自己找麻烦。

C.活该如此,恶有恶报。

D.无所谓,反正跟自己也没关系

3. 有人说“快乐就是幸福”,你认为( )

A.完全赞成。

B.不完全赞成,却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C.完全不同意。

D.讨论这些毫无意义。

4. 你对自己的将来( )

A.有自己的计划,并对计划充满希望。

B.不知所措,只是一味忧虑。

C.根本不去想,走一步算一步。

D.很依赖家人的意见。

5. 对你目前的校园生活的简短评价,你认为( )

A.快乐充实。

B.充满荆棘,老师千万不要提问我啊!

C.安稳,无波折。

D.沉闷得令人快要窒息了。

6. 老师或同学打算举行一项活动,直到最后才因为其中有人不能参加而打电话要你参加,你会( )

A.立刻欣然前往。

B.思考再三,然后赶去。

C.事先怎么没邀请我,不去。

D.找个合适理由,委婉拒绝。

7. 你爱讲别人的闲话吗?( )

A.从不讲别人的闲话,因为这是极不好的做法。

B.有兴致的时候会讲一讲。

C.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

D.觉得背后讲闲话很无聊。

8. 你觉得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应该是( )

A.魅力无限,很受大家欢迎。

B.虽然有可爱之处,却不吸引人的眼球。

C.太追求完美与个性,让别人觉得不是好交往的人。

D.使人感到厌烦。

9. 你觉得自己已经度过的时光都( )

A.忙碌,但充满学习的乐趣。

B.平淡如水。

C.暗淡无光。

D.从不想已经过去的事。

10. 朋友有困难向你求助时,你会( )

A.竭尽所能去帮忙。

B.只是帮着出出主意,并不付出实际行动。

C.仅充满同情地听听而已。

D.事不关己,巴不得他快走。

11. 当你刚起床还没来得及梳洗时,便有朋友突然来访,你会( )

A.保持微笑,热情接待。

B.请朋友别放在心上,快速收拾好。

C.不开门,想尽办法打发人家走。

D.装作没听见有人敲门。

12. 你会经常去朋友家探望朋友吗?( )

A.是的,常常没有预约就去了。

B.除非朋友邀请了才去。

C.有求于他(她)才会登门。

D.从来没想过要去探望他(她)。

13. 如果给你7天假出游,你最希望谁与你同行?( )

A.最知心的朋友。

B.家人。

C.最好一个人都没有。

D.和谁无所谓,都会一样开心。

14. 朋友请你参加活动,你最乐意参与的是( )

A.做游戏。 B.读书交流。

C.聚餐。 D.上网。

14. 评判一下你的交际能力是如下哪个选项( )

A.总是谈话的中心人物。

B.既愿意是最好的“麦克风”,也可以当最好的“收音机”。

C.只听不说。

D.根本不想谈,更不愿意听。

16. 与朋友在一起的频率( )

A.几乎形影不离。

B.一周内会见几次面。

C.偶尔想起才聚一聚。

D.几乎不在一块。

评分标准

在以上各题的答案中,请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选A得4分,选B得3分,选C得2分,选D得1分。

结果分析:

55分以上:你很容易与他人愉快相处,因为你宽容随和,乐观爽朗,更重要的是你懂得尊重别人,同时是一个特别助人为乐的孩子。无论在哪里,你都会成为大家喜欢的人,你的朋友很多,且大多是真朋友。

45~54分:你能跟他人愉快相处,由于你是个谨慎且内向的人,所以,在与人初次交往时,你会有一些不易察觉的戒备之心,但交往时间长了,你的内秀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30~44分:你不善于跟他人相处,你有时把握不了自己的情绪,持之以恒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可信赖度不高。如果你想交到知心朋友,首先就要努力做个独立且有责任感的人。

与他人相处 篇4

1 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能友好与人相处是肯定自我价值、维持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一个人从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刻起,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从而产生自我价值感,当自我价值得以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由此会感到生活富有意义、充满乐趣。相反,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确立,就会产生自卑,从而自轻、自贱、自我厌恶、自我拒绝,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如果自我价值完全丧失,就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甚至走上自毁的道路。笔者在中专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常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如何友好地与他人相处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区及乡镇,以农村学生居多,有些学生生活在较落后的偏远山区,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像这样的学生相对城市的学生而言,显得更为胆怯、自卑且缺乏自信,而由于无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使其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能在学校坚持学习、生活下去的良好基础。

2 困扰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原因

2.1 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现状的不确定因素

中专学生的年龄平均在15~19岁之间,他们中部分学生是由于没有考上高中,部分学生是由于家庭负担重没有条件继续上高中,部分学生则完全是由于家长逼迫才来中专读书的。他们中有些根本不知道自己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们往往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加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饮食及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部分学生由于脱离了原来的人际关系网,出现了暂时性社交障碍,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迅速寻找老乡或以前的校友建立自己最初的人际关系网,而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就会整日郁郁寡欢,没有学习热情,由于没有能力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经常被苦闷、烦恼的情绪困扰。据观察,目前,我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胆子小、惧怕在陌生环境与人交流、担心自己见识少而被别人看不起、担心普通话说不好而被人取笑。

2.2 个性上的缺陷,阻碍了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在交往中,有的学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者甚至害怕见人,表现出极强的恐惧心理;有的学生孤芳自赏,觉得他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庸俗浅薄的,不愿与他人为伍,表现出孤僻心理;有的学生自傲心理严重,常常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自以为了不起,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常常使对方感到难堪,从而影响人际关系;有的学生有嫉妒心理,看见他人学习比自己好,能力比自己强,思想比自己进步就会心怀不满,冷嘲热讽,甚至攻击他人,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此外,部分学生还有自私、报复、虚伪、固执、任性等个性上的缺陷,这都会成为与他人相处的障碍。

2.3 生活中的挫折造成的心理创伤,成为与人相处的阻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的障碍往往产生于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中专学生中有些人际交往障碍来自于童年,如有的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不和的家庭中,形成了孤僻、胆小、仇视的心理特征;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他们要么缺少母爱,要么缺少父爱。缺少母爱的孩子,形成了冷漠、执拗、缺乏自信的特点,缺乏父爱则表现出明显的自卑、胆怯、心胸狭隘的特点等[1]。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波特·索尔尼特认为,离婚是威胁儿童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2]。相当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如果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正常交往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就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性格障碍,没有安全感,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需求和变化,就会形成人格障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少数学生不会使用恰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也有的学生不会选择适宜的话题与他人聊天,不知如何对待陌生人等。由于缺乏交往技能,造成一次或多次交往失败。失败的人际交往经历,就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通过经验而获得的对某个令人不快的社会情景的反应,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景,人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害怕等心理,造成人际交往的再度失败。失败的经验越多,就越缺乏自信,逐渐就丧失了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变得自卑、孤僻,最终妨碍与人交往。

3 改变班主任工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3.1 引导学生迅速适应校园环境、明确学习目的

为了能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环境,而不让他们有置身陌生环境无人照顾的感觉,开学第一天,笔者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及所学专业的特点、性质以及专业前景,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目前的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开学第一、二周每天晚上到宿舍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即使父母不在身边还有教师在关心他们。在班级先分小组小范围开展自我介绍活动,当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及环境熟悉后,就让他们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大声说出自己的姓名、来自哪里、兴趣爱好是什么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生活,让每位学生在体育竞技赛场上、文艺表演等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学会使用文明用语、礼貌用语,学会合作,让每位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来这里学习的目的。要求每一位学生制订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教师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指导,并帮助其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每天的生活就有目标而且充实,通常在第二周大部分学生就能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并迅速融入到大集体中,但有少数学生仍然无法适应,这时班主任就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例如:笔者所在班级有名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自幼父母离异,上初中时经常逃学旷课,后被学校开除,结果到其他城市的职校读书同样因为品行问题被开除。来我校读书后仍陋习不改,为此许多学生都对她敬而远之,她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恶劣,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并没有放弃她,相反努力寻找她身上的优点,积极挖掘她身上的潜质,无论是班级或校级活动都鼓励她积极参加,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她、鼓励她,经常找她谈心,像朋友一样与她相处,慢慢引导让她经常与父母沟通,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观,不再旷课、不再穿奇装异服、不再打架骂人,而且能主动与同学沟通,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3.2 在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环境

学生的生活、学习主要是在校园,所以班主任有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环境。具体如下:第一,让学生表现真实的自我,确立现代交往观念,养成尊重、理解、诚恳的待人态度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行;第二,教育学生有礼貌地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交流,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敬意,形成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的行为举止;第三,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情景目标要求、情景中的角色关系,在人际沟通中恰当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并及时调整交往策略。这样学生可以在交往中体验人性的美好,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良好的行为内化于自己的心中,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达到教育的目的。

3.3 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情商也叫情绪智商,是近年来由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以及不断激励自己和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未来社会,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情商低的人,不是“不合群”,就是“讨人嫌”。对此,一些职场人士提出忠告,指出人应在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笔者在班级中举办各种讲座,如心理健康讲座、德育教育讲座等,还在班级中开展读书读报日,鼓励学生多看书、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举行“祖国在我心中”、“我行,我能行”等演讲比赛,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良好政治素质,促使学生加强政治学习,注重自身的理论修养。让学生了解自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自信心;想方设法不断地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经常表扬他们。要求他们庄重朴实,不染发、不留长发、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首饰等,以健康的学生风貌展现自我。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教育及引导,大部分学生在之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提高了与人相处的能力。

3.4 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

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豁达宽容、谦和热情、和蔼亲切、克制忍让、正直诚实等优良的个性品质,使其加强个人修养,以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3.5 提高与他人相处的技能

能友好与他人相处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班主任要在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着重训练他们的交往技巧,诸如使其掌握恰当的交往频率、学会不伤他人自尊心的关怀艺术、耐心聆听的艺术和选择合适话题及转移话题的谈话艺术等。

如今是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因此对人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中专学生,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常常是学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的前提条件,是他们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工作顺利的重要保证,因此,班主任应不断改变工作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卫生学校部分学生因长期无法与周围同学和谐相处, 导致厌学、厌校, 甚至出现与同学发生口角、报复对方等行为, 班主任可以从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等方面做出努力, 缓解学生的交往障碍。

关键词:班主任,与他人相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如何与他人相处的英语作文 篇5

As we all know, students should learn how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But in what way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respect others. Everyone has their own way to do things, so we should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sid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share our happiness and sadness. What’s more, we should be kind to others and offer necessary help to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treat others in an honest wa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and feel happy.

【参考译文】

如何与他人相处好?

我们都知道,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但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所以我们应该互相理解。此外,重要的是我们相互交流,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悲伤。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善待他人,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质谱联用 下一篇:联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