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案-德育(共8篇)
篇1:德育教案-德育
德育教案
(一)课题:构建和谐校园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教学难点:和谐的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和谐社会,我们应该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用的贡献。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那么首先,让我们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吧!
二:什么是和谐:(你是怎样理解和谐的?)
小组讨论:谈自己对和谐的理解。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和谐的定义:多样化个体平等友好的共存于同一个社会环境下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和谐。
1、“和谐”的含义。
对于和谐的定义有很多,胡锦涛主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对和谐社会的确切定义。
2、“和谐”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和谐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包含两个意思,一为“和”,一为“合”,“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儒家思想对“和”非常重视,这里的“和”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睦、和谐、和平,并以此来构建“家和万事兴”的局面。但如何才能达成“和”呢?这就要依靠“礼”,“礼”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实质上是孔子所描绘的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礼”是儒家设计的政治秩序,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仁”的境界。“和”与“礼”,共同构成了儒家价值观的基础,相辅相成,“礼”要符合“和”的原则和精神,而“和”则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另外,儒家“合”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天人合一”来体现,“天人合一”反映了儒家提倡人与自然、天道等和谐相处的思想,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里的“天”主要有两种含义,既包括自然、宇宙、星辰等具体的天,也包括天道、神灵、义理、皇权等抽象的天,虽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很多,但“天人合一”思想表达的意思都是人与天是相通的,最终都归为“德”。
同学朗读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诗歌
人人从我做起来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江河清起来,要让空气净起来,要让花儿开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
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下车时队排好。上了车,不乱跑,准备零钱去买票。车厢里,不大叫,安安静静秩序好。有座位,不去抢,老人孩子照顾到。下车时,不拥挤,耽误时间易摔跤。讲文明,讲礼貌,开开心心上学校。
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哎呀呀,山羊公公走来了,摇摇摆摆跨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公公请您先过吧,一步一步要走好。”河水听了哗哗笑,鱼儿听了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校园美
教学楼,真热闹。杨柳青青花儿俏。同学们,蹦又跳。讲文明,懂礼貌。见老师,问声好。见同学,问声早。爱环境,出新招。有垃圾,专人管。见废纸,弯腰捡。护环境,人有责。校园美,齐欢笑
三、做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的校园是不是和谐呢?你认为校园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因素呢?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四:和谐也许有许多种定义,每个人心目中的和谐都来源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灵感。在我的心里,和谐是一幅充满诗意,鸟语花香的山水画。那画里有山有水蓝天白云,绿油油的青草,红艳艳的花朵,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画中的人间天堂,对于我来说,是多么令我心驰神往啊!
在爸爸妈妈的心目中,和谐是彼此间的一丝微笑。在他们事业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以及坎坷,要度过这一个个人生旅途上的门槛,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他人默默地支持,与他共度难关,但我觉得这种支持一个带有鼓励的微笑足矣。
在老人们的心目中,和谐是子孙满堂时,与儿女们异地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现在老被冷落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们只是希望有着儿女的关怀,体贴,陪着他们安享晚年,希望儿女们也想着他们常回家看看。
而在那些被天灾和人祸侵害的地区、国家里的人们他们所期待的和谐是全世界的人民能够每人都一样地来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对他们来说这是多么地遥远呀!
字典上说和谐的意思就是配合的适当和匀称,而在全世界这个大调色盘里,有人享受着荣华富贵,有正被痛苦煎熬‘这样怎么能勾画出一幅和谐动人的画呢?所以,要让世界变得温暖和谐,就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地球另一边的人民不再受苦。让我们捐出爱心,不管他身在何方,都不要担心,向着让世界变得和谐的目标,让我们作出爱的奉献,这样的世界才会更美。因为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美,它来自于万物,来自于大自然,人类用它来创造美丽的新世界,但同时一定要记住生命像花和蝴蝶,相互依偎才会美。
德育教案
(二)幼儿园德育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生存角度来看,小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的认识,对生命存在的认识和体验更为深刻,而对于生命终结的死亡,则因缺乏了解而产生认识偏差,有研究表明,近40%的小学生不能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转性,对死亡缺乏应有的畏惧感,或表现得无动于衷。同时,由于思维能力所限,他们不能分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对“死后复生”或“几条命”抱有幻想,有些孩子模仿影视剧和电脑游戏的某些场景,造成自己或他人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孩子稍不如意,就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抛弃生命,将杀人或自杀作为解决自身矛盾和困惑的唯一出路,而不能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本课教材从孩子们玩电子游戏入手,讨论:人死了是不是还能活过来?人会有几条命吗?等问题,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他们的生活阅历来谈一谈,用大量实例来说明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故事屋里的故事进一步说明生命不可以重来。并且要让孩子懂得:生命不只属于你自己,它是父母给予的,一旦失去,将不再重来。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珍惜生命。
3、懂得自己的成长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与关怀。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教学理念:生命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体会、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了解生命是有限的教学难点: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1、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整理一些信息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主题
出示课本小孩玩游戏的图片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现实中的人能象游戏中的人物一样有很多条生命吗?身边的人死了还会活过来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复得,影视中的打不死,摔不死的镜头是经过艺术加工,为达到影视效果而特设的而现实生活是不可能的,绝不可模仿他们,现实生活中死亡就是失去,失去最亲密的朋友,失去你的父母,而且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板书课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师:现在我们齐读课题。
生命的孕育
师:想不想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样孕育而成的?
生: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学生观看胚胎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师:神奇吧!
生:是的!
师:我们在妈妈肚子里要呆十个月呢!一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只有3——15mm!一起来比划比划。
(课件展示一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生:用手比划,露出惊讶的神情。
师:两个多月的时候,开始有了手和脚的雏形。
(课件展示两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四个多月的时候,全身长满了胎毛。
(课件展示四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到九个月的时候,我们已经有30cm,2.5kg重了。我们再比划比划。
(课件展示九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老师也曾经十月怀胎,这个滋味可不好受哦!你们采访过妈妈吗?她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反应和感受?家人又是怎样做的?
生:我听妈妈说,她怀我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即使吃了也马上吐出来,非常难受,但是担心我会营养不良,就硬逼着自己吃东西。爸爸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让妈妈休息好。到八个月的时候,妈妈的脚肿得很厉害,奶奶就天天陪着妈妈,怕她会有意外。
生:……
师:是的,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家人就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和汗水。妈妈只是碰到这点困难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准妈妈。
(观看准妈妈捡东西的录像。)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这位妈妈捡东西很困难,为了不伤害到肚子里的宝宝,需要侧着身子。
师:请你想一想,妈妈怀你的时候还会有哪些不便?
生:上楼梯、躺在床上翻身、穿鞋子等等。
师:这些不便你们能感受到吗?
生:不能。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孩子们,我们要感受妈妈怀我们时的不容易,所以要用心体会。请大家同老师一起反背书包,假设这是妈妈肚子里的宝宝。现在“妈妈”要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换上鞋子出门。你们注意要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宝宝”,千万不要让他受到伤害。
(学生同老师一起活动,模拟体验妈妈怀孕时的不方便。)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非常累,腰很酸。
生:我们只是做了这么一点儿事就觉得很辛苦,我觉得妈妈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体验了,也采访了,妈妈怀我们的时候真的很不容易,当然还有家人的辛苦。
三、生命的降临
师:那么他们又是怎样把我们带到世上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生孩子的场景片段录像,有几位孩子哭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吗?
生:妈妈生孩子的时候很痛,她全身都湿透了;奶奶很着急,还在祈祷;爸爸很担心。
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也采访过家人了吧!来,说一说。
生:我听爸爸说,当时我妈妈难产,有生命危险,护士小姐请爸爸签字的时候,他吓得脸色发白,手不停地抖,外婆在产房外急得哭了。等到我生下来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生:……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含着泪水)妈妈,您太伟大了,我爱您!
生:妈妈,我今后一定会听您的话!
生:……
师:孩子们,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也有同感,我觉得生命是伟大的,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更伟大,我们确实应该感谢他们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成长的过程
师:知道吗,父母把你们带到世上后还远远没有完成任务呢!刚出生时你的身高和体重是多少?现在呢?请你算一算,现在的身高和体重是刚出生时的几倍?
生:身高是刚出生时的三倍左右,体重是刚出生时的十倍左右。
师:你看,我们已经从咿呀学语的小宝宝长成现在这么大的孩子了。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带来了照片、小衣服、小帽子、玩具等,谁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先请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接着同桌互相寻找成长的足迹。)
师:在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师:从谈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是快乐的,幸福的!想过没有,这些又是谁给予的呢?
生:爸爸、妈妈。
生:爷爷、奶奶。
生: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
师:是的,是身边所有人的爱,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成长故事是什么?访问中,令你最感动的事情又是什么呢?请讲给你身边的同学听一听。
(四人小组交流。)
师:刚才,老师认真倾听了几位同学的故事,真的很感人。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上个学期的一天,放学后,朱春约我一起玩弹珠,我想时间还早,就同他一起玩了。妈妈在家里等我,见我没有按时回家,非常担心、着急。打电话给奶奶,奶奶说我已经走了,又打电话给外婆,外婆说我没有去过,找不着我,大家都非常着急,等我回家时,他们已经找遍了半个金华。我觉得自己真不应该。
师:是的,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家人就这么担心、焦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其他同学有这方面的体会吗?
生:有。(略)
师:孩子们,你们都读懂了父母的心,感受到家人抚育我们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体会到父母和家人对我们的牵挂和爱是无尽的。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也想同你们谈谈我的感受。前段时间,我的宝宝生病,需要输液,由于他人小,脉不容易找,要挂在头上,扎了五针才扎进去,扎好后,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当时我多么想代替孩子去承担这份痛苦。其实每一位父母、每一位亲人都是这样珍爱着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来体会家人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感受其中那份浓浓的爱!
(播放歌曲,展现孩子同家人一起充满幸福的照片。)
五、生命属于谁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生命仅仅属于你一个人吗?
生:(深情地说)不是!
师:还属于谁?为什么?
生:还属于爸爸、妈妈。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
生:还属于爷爷、奶奶。他们一直很关心我。
生:……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生: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我要保护好自己。
生:我要和爸爸妈妈快乐地生活。
生:……
师:孩子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复得。在我们的身边,车祸,煤气,洪水,地震……正无情地夺去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在每一个生命失去的那一刻,你才会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海涅曾经说过: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恶,同时我们的生命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很多人的爱和期望,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六、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师: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于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小组讨论得出:要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交通规则……
同学们今天的就上到这里,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讲给家长们听。同学们再见!
篇2:德育教案-德育
陈雅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了解有关国旗的知识,使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结合自己的行动,知道在升国旗时行为规范,以此激发学生对国旗的热爱。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背诵。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
老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自制小五星红旗
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学校升旗仪式录像、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图片录像、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歌曲视频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看学校升旗仪式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干什么?(用完整的话说: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2、师: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那我们升国旗的时候,你还能听到什么呢?那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3、揭题。板书课题,领读课题,齐读。我们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视频画面。边听边跟读,数数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读。
3、分组合作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第一句
⑴请学生读第一句(多媒体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⑵你从他的朗读中知道了什么?看大屏幕或观察手中的小国旗,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红色的,左上角3有五颗金色的星星,中间一颗大的星星,边上有四颗小星星)
老师介绍: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强。
⑶你认为我们的国旗怎样?填空:()的国旗
(4)每当看到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我们都会感觉怎样?(激动自豪)谁能用激动自豪的语气读出这句课文?指读。你认为哪个词最能表达我们心中的自豪之情?(“我们的”大声重读)范读,指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
(1)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课件出示第二句课文)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边奏国歌边升五星红旗吗?(国庆节、运动会、大型会议、奥运会上运动员得冠军金牌……)课件相机展示各种场合升国旗的场面。
(3)你看到咱们的五星红旗挂在什么地方?高高飘扬在什么地方?(学校、单位办公楼、南极、太空……)
师:大家说了很多,总之,五星红旗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重大的日子出现。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爱国旗就是爱我们的祖国,面对这高高升起的国旗,你能读出心中的爱国之情吗?指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3、学习第三句
⑴面对高高升起的国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多媒体出示句子,小组讨论思考: 这里的“您”指谁?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为什么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 集体交流,感悟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就是对祖国的尊敬和热爱。你能学着课文中小朋友的样子向国旗立正敬礼吗?
(起立做动作模仿)他们敬的是什么礼?我们不是少先队员,可以敬注目礼。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早日加入少先队,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鼓掌为自己加油。
⑷让我们带着对国旗的尊敬和对祖国的热爱把这句读出来吧!⑸指名读、齐读。
四、练读全文,指导背诵。
1、(多媒体出示整首儿歌)指名三人分句读,男女生分句读,齐读。
2、轻声练习背诵。边背诵,边表演。
五、观看视频,升华情感。
1、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在空中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多么神圣庄严!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升国旗的情景?让我们来到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去观看升旗班展示是怎样升国旗的。(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
每天清晨,我们的国旗都与太阳同时升起,这是多么庄严的时刻呀!此时此刻,面对国旗你想说些什么?(国旗,我想对你说————)
2、让我们共同喊出心中最响亮的声音:我爱你,中国!
篇3:德育教案-德育
“交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范畴, 也是当代西方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论”, 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体态度”的交往。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著称, 认为交往是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单向关系, 交往的目的就是要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社会关系是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因此, 从根本上说, 交往是人的社会本性的体现, 同时它又确证和实现着人的本质。可见, 交往理论直接产生于人们对人自身的深切关怀, 它关于人的主体间性、实践性、生活性的交往特点和交往本质的观点, 对当前我国的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交往德育论》一书将交往理念引入高校德育领域, 从交往理论视角对德育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提出交往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 是属于以“人”的世界为对象的主体间的交流, 是人的自觉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者把“灌输”作为与“交往”相对应的理论范畴, 对两者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比较, 认为前者具有强制性, 后者具有解放性;前者具有工具性, 后者具有人本性;前者具有被动性, 后者具有主动性。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交往德育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它指向的是人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是一种意义关系情景化的“主体间性”教育。它是诉诸于师生和生生主体之间的、自主的、平等的、创造性的主动参与, 是规范原则的共生、共享, 并以此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它的目标始终朝向人类生存和发展, 有着对人性与人格关怀的执着, 旨在通过德育实践致人以觉解和新生。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交往实践观为指导, 从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出发, 遵循受教育者生命的完整性存在、主体性存在、独立性存在的基本理念, 在大力弘扬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他们的个体觉悟和人生价值, 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地由个人主体向类主体、个人独立人格向类主体人格提升,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自由个性、国际视野和人类意识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作为一种与传统灌输德育不同的德育理念, 作者提出的交往德育立足交往理论, 将交往作为德育新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认为德育应在交往中进行, 并且最终还是要回归交往的生活世界, 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篇4:德育教案-德育
活动目的: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2、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活动准备:
1、搜集资料,组织素材。2、制作班会相关课件。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过程:致开场词: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延安路小学五年级(3)班“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本次主题班会将由吴金玲和邹纹纹两位同学主持,大家欢迎!(请主持人上台)
A: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B:一个始终高举文明圣火的民族;A: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B:一个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民族;合: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
A:时至今日,每当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那震撼心灵的旋律依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激荡,现在,就让我们聆听那来自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旋律,全体起立,敬队礼,奏《国歌》。
播放升国旗视频。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B:历史的车轮驱散了战争的硝烟,唯有一份份记忆在我们心头萦绕不去,为了重温历史,让我们来看看:祖国母亲屈辱的过去。
视频展示过去的屈辱。A:请看《鸦片战争》。184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侵略中国,把鸦片带到中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各国瓜分中国土地,从此,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B:当时,人们的生活如此的贫困,抽鸦片的人都是骨瘦如柴,病疾缠身;由于鸦片价格很高,有的人为了抽上鸦片,把家里的东西都变卖了,如果没钱了,甚至不惜任何代价的去抢劫。
A:中国长年累月遭受战火的攻打。B:你们看,房屋倒塌,人们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
A:一张张被鸦片折磨的触目惊心的脸,一次次清政府无条件地退步,忍让,割地赔款。
但这一切永远满足不了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很快,他们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让我们看看侵略者的丑行吧!请看短片《火烧圆明园》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面对这一切,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地痛心呀!A:请听诗朗诵《圆明园 你在哪里》
B:近代史的屈辱应该牢记,但日本侵略者的恶行更让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永世难忘。A:下面请看《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他们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不忍赌的方法,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逝者如斯,但留在中华民族心中的伤痛是永远的。
B:来看下关长江边的尸体堆积。
A:日军浇上汽油焚烧尸体。B: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A:他们连幼小的孩子也不放过。
B:这是被日军砍下的一排人头。B:追溯历史、那是一段爱恨交织的记忆,A:那是一种取舍难定的选择,B:那是一味酸苦辣的合剂,A:在这里语言显得是那样无力,B: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我们内心的伤痛。
A:观看完短片,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谁想说说?(主持人指名,好的可以表扬)(你说的太好了!或真棒!)学生发言。
B:是呀,那时的中国太落后,落后就要挨打!A: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为了祖国的重生,多少祖国母亲的优秀儿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用鲜血浸染了祖国母亲的身躯!让我们一起追寻英雄的足迹。B:请同学们说说你收集到的英雄故事。(主持人请学生讲)
B:同学们说的真好。A: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让我们来听一首英雄赞歌吧!
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B:“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六十年前抗日军民震耳欲聋的吼声,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滔滔黄河,至今仍然清晰可闻。
A: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词。B:这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
合:这是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
A:终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导人的带领下,进行了8年的艰苦抗日战争,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前升起,那一刻举国欢庆,那一刻全世界都被震撼了。1949年10月1日一个伟大的国家成立了。
合:她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
和国!
B:全世界都聚焦在这里,“看,东方的雄狮!”“中国了不起!”请听诗朗诵——《中国了不起》。A: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鸡。
B: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A:岁月的车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灌溉了神州大地繁荣的花园。
B: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自豪地看到,繁荣富强的中国为昨日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瞧:
A: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了,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城市灯光绚丽,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B: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A: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B:2008年,我国还成功承办了奥运会……
A :看了这些画面,我想问一下大家的感受。(请学生发言)B:那在祖国的和平年代,又有多少民族英雄为祖国添光彩呢?A :像伟大领袖毛泽东B: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
篇5: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立德树人,幸福成长。科研增效,彰显特色。
二、主要活动
(一)主题班会活动月
1.活动时间:20__年9月
2.活动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平等公正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生态教育和自信教育等十大主题为选题重点,具有教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符合新道德教育理念。
3.活动形式:各学校制定系列化、常规化主题班会活动计划,所有班主任在活动期间至少组织两次主题班会,学校要有必要的督促、检查、评价措施和行动,确保活动有序、高效运行。
(二)第九届新道德教育实验优秀主题班会评选
1.参评范围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政教(团委、少先队)管理人员。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成绩突出的教师优先参评。参加区级比赛评选的教师必须在活动月期间至少组织过两次主题班会。
2.内容要求
(1)班会主题要具有教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符合新道德教育理念。参考选题范围:爱国主义教育、平等公正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生态教育和自信教育等十大主题。
从参考主题中分散选择参评主题,同一单位同一学段教师参评主题不得重复,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2)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具体内容,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道德素材,关注学生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心理特征、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形成满足学生道德发展需要、易于接受的具体教育内容。
(3)班会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切合主题;设计合理,运作完整,时间把握恰当。
3.活动形式
本次评选活动采取逐级评选、择优推荐上报的办法进行。各单位要广泛发动,严格程序,择优推荐。不认真参加活动月、不经过比赛产生的选手不得参加区级比赛。区教科研科研中心将组织专家评委会,采取教师现场上课、评委现场打分、当场亮分的方式进行。区级比赛拟于10月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评选与表彰
篇6:德育教案
The First Period
杨启月
Teaching aims
Aims of basic knowledge: 1.Key vocabulary: Request, apologize, not at all, move ,right away, turn down, mind, dish 2.key structures: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Would you mind moving your bike? —Sorry, I’ll do it right away.Aims of abilities: To 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To trai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ability.Aims of emotion and evaluation: 1.To be interested in speaking in English.2.To be able to help each other in communication.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Key vocabulary: not al all, mind, turn down 2.Key structures in this period.3.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2.Make conversations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Teaching methods.1.Listening and speaking method 2.Cooperating method 3.Introductive method Teaching tools A recorder, a computer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organization
Greetings
Greet to the students as usual.Step2.Warming up.Hare a duty report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the weather, feelings and so on.Step3.Leading-in
Give the students two topics to discuss.They are:
-What kind of persons do you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How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If you want to ask others to do something, how will you say?
【以这几个话题引入,让学生有话可说,打开他们的思路 】 Step4.presentation.Speaking Show them a picture with a messy place.And ask them“If you want you mother clean the room, how to say?”
Then make a list for their answers.Encourage them to give the answers.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 Would you like to clean the room? You’d better clean the room, Clean the room, please.You should clean the room.Then tell them today, we will have a polite way to say it.Would you mind cleaning you room? 【由此引入本课重点句型:“Would you mind doing„,”让学生在复习旧知 识基础上自然引出新知】
Next, show them how to want others to do some thing.Polite ways:
Could you please do„?
Could you please not do„?
or Would you mind doing„?
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Impolite way: You should/shouldn’t do.Don’t do„
Then show them more pictures and ask them make sentences.Would you mind cleaning the yard?
Would you mind not playing basket able in the room?
Would you mind moving your bike?
Reading
Ask the student to read the sentences together to remember them clearly.Listening
Listen to the tape to finish 2a.2b
This activity provides practice in under stand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spoken conversation.They got the right answers.【在听力过程中,让孩子们体会礼貌用语及回答,全班同学都能全神贯注地进行听力训练;并得出了十分准确的答案!】 Step 4 practice 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nd ask them to work in pars.Picture 1: Xiao Jin asks Pan Yu to move her bike.Picture 2: Wang asks Li not to play basketball here.Picture 3: Zhao asks Guo to turn down the music.Picture 4: Ms Yang asks he not in class.Give them the sample: Would you mind doing?
Ok, I’m move it right away.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Sorry, I won’t do it again.Then ask some of pair to speak in front of the class.【这几张都是本班同学平时拍下的照片,也是他们生活中很熟悉的事例,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热情高涨,在表演时,有一组同学故意用“不礼貌”的对话进行引走全班同学大笑,并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切体会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趁此,我告诉他们平时无论大事小事,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注意礼貌,孩子们都点头„】。
Then give them the last picture.Your desk mate put his / her arm on your desk.You want him / her to move his / her arm.How should you say? 【此时全班同学都明白我给出这幅图片的用意,但都保持沉默。这时德站起来,拉着婷走上讲台,用很流利的英语进行了以下对话】
De: Wald you mind Moring your arm? Ting:
Ok, I’ll do it right away.【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婷的脸上已不再有丝毫怒气,德却显出一副歉意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我的目标之完全达到了,他们不仅仅准确地掌握了今天的课程„„】 Step5: Make a summary
In this class, we’re learnt who to make requests politely and we also practice our Listening and speaking.Step6: Homework Dear Zhang Lin:
I have a brother, his name is Li Yong.We go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before.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etween us these days.We did the dishes in turns before, but now he doesn’t do them at all.He also wears his old jeans.They look terrible.And every morning he always stays in the bathroom for long, and I can’t use it.And the worst thing is that he sings songs so loudly that I can’t read any books.I also don’t want to argue with him.I feel stressed out but I don’t know what I can do.Can you tell me?
Thanks.Yours Sincerely
Li Lin Dear Li Lin:
I’m glad to hear from you.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are in trouble these days.I think you can remind him politely.If you want him to do the dishes.You can say, “Would you mind doing the dish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Honestly
Zhang Lin
Write a reply letter.At last, tell them:
篇7:德育教案
超等学校 李春瑜 活动对象:超等学校三年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目的:
1、通过看录像、拍手歌、三句半,快板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德育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2、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快板、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活动准备:
1、课前,我们班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作为班会的前期铺垫: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2、关于超等学校在校一日常规的音像。
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4、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引入活动。
主持人入场(播放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两位小主持人在《咱们
从小讲礼貌》的歌曲声中上台。甲:春风吹,阳光照 乙:语言美,行为美 甲:尊师长,爱同学
乙:让我们从小讲文明,讲礼貌,合:我宣布:三
(一)班“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活动课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甲:是啊,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世界瞩目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勤劳智慧、好学上进、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乙:在我国古代,礼仪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社会形成了尊礼、守礼、重礼、行礼的风气。
(一)背诵新三字经。
甲:请听(秦铭希给我们带来的《新三字经》)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
习礼仪
能温席
小黄香
爱父母
意深长
能让梨
小孔融
手足谊
记心中
孝于悌
须继承
长与幼
骨肉亲
亲养儿
多苦辛
报春晖
寸草心
亲有教
儿恭听
做错事
继改正
家务事
乐承担
洗碗筷 扫门庭
家爱我我爱家
推此心
爱中华
(二)讲故事《程门立雪》
甲:古老的神州向世界展示了文明古国的风采。
乙:悠久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请听丁彩云带来的《程门立雪》
(三)拍手歌。
甲:从古人的身上我们学到了文明。
乙:今天的我们照样讲文明。请听我班全体同学的拍手歌《文明礼貌歌》
文明礼貌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上下楼梯不拥挤。你拍二,我拍二,互帮互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家务劳动要分担。你拍四,我拍四,文明用语要牢记。你拍五,我拍五,礼貌诚信好相处。你拍六,我拍六,垃圾杂物不乱丢。你拍七,我拍七,劳动成果要珍惜。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师长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虚心宽容广交友。你拍试,我拍十,文明礼貌要坚持。
(四)三人快板。
甲:文明是一种美德,做一个文明小公民是尊重他人的行为。乙:校园里,马路上,影院里,处处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素养。请看胡明洋等同学的三人人小快板《文明之花处处开》 小学生,要知道,小学生,年龄小,市民文明的公约;
礼仪教育不能少; 随地吐痰可不好,不打架,不骂人,随地便溺更不要。
团结友爱很重要。小学生,爱公物,桌椅古迹和建筑,爱花草,爱树木;
不乱刻画不乱涂; 农民庄稼不践踏,“三管”“六不”“七不准”,有益动物要保护。
请你千万要记住。小学生,莫忘记,小学生,要做到,公共场所守纪律;
乘车买票秩序好; 袒胸露臂不文明,见到老弱病残幼,乱堆乱放不可取。
主动让座风格高。合:倡导文明的行为
摒弃不良的习惯
文明之花处处开
祖国明天更美好(五)、文明礼仪模特队。
乙:为了使同学们对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下面请欣赏模特队带来的精彩表演。
1、“举止美小队”队员上场,小队长举牌。(队长:XXX 队员:XX XX XXX)
小队长:我们是举止美文明礼仪模特队,下面,我提一个问题,举止美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队员依次回答)(1)站如松。具体要求:头正、颈直、挺胸、收腹、立腰,整个身体有向上提的感觉。(2)坐如钟。具体要求:端正地坐
在座位上,上身自然挺直、头平正、双腿自然弯曲、双手自然放在桌面上或膝盖上。(3)行如风。具体要点:头抬起、胸要挺、背要直、腰要立、轻而稳。
小队长:好,下面就让我们小队展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全体起立:
(1)稍息、立正。(展示站姿)(2)齐步走一二一„„。(展示行姿)(3)立定、请坐。(展示坐姿)(摆好凳子)
小队长:举止美不仅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还能使自己的身体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举止美。
2、“语言美小队”举牌上场(队长:XXX 队员:7人)
小队长: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美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和修养,我们是语言美礼仪模特队,请看我们的风采展示。
1.请欣赏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文明礼仪儿歌》
(表演者:鲍金研等)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
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影响别人,“对不起” 回答请说“没关系” 做个文明好孩子,人人夸奖数第一。
2.情景剧:人与人之间相处时难免有磕磕碰碰,犯错之后的一声“对不起”就能使对方的怒气烟消云散,不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表演者:李姿奇等)
故事一:王华中午在教室做作业,小红从他身边走过,不小心把王华的铅笔盒弄到地上,钢笔摔坏了。可小红并不向王华道歉,并说起了风凉话,“是你不把笔盒放好,我走我的路„„”这样王华强忍着的心中怒火终于点燃了,他追上去,就是“一拳定音”这样两人就打起架来。
队长: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小红这位同学,你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情景再现,看一看这次结果如何?
故事二:王华中午在教室做作业,小红从他身边走过,不小心把王华的铅笔盒弄到地上,钢笔摔坏了,小红连忙向他道歉并声称过后买把钢笔赔他,王华看到此情境,强压在心理即将爆发的气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并说“没关系,修理一下就好了”,于是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六)、文明礼仪三句半
甲:同样的一件小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就是“对不起”在起作用。生活中,人际交往时学会文明用语,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下面请欣赏《文明礼仪三句半》 我们四人台上站!要把礼仪常规谈!你还别嫌我麻烦!往这儿看!今天上台说一说,文明礼仪怎么做。大家认真听一听,快快说。
文明礼仪不简单,想要做好不麻烦关键看你咋对待,那不难!五星红旗飘呀飘, 升旗降旗要站好, 高唱国歌要整齐!敬礼!自尊自爱重仪表!诚实守信讲礼貌!遵规守纪勤学习!很重要!预备铃响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不吵不闹坐端正!真安静!校园内外不乱跑!自觉排队往右靠!危险游戏我不做!要记牢 天天来把卫生搞!贵在保持习惯好!遇到废纸不放过!重环保!同学之间要尊重!互帮互助树新风!不打架来不骂人!讲文明!五星班级属优秀, 每周别把分去丢,严于律己把分保, 真光荣!!文明礼仪搞得好!好人好事真不少!礼仪之花哪最多?数超等!数——超——等!
说到这里停一停,小朋友们可听清?你做我做大家做,来,欢迎!齐:我们大家齐欢迎
乙:我看了三句半后,不得不引用一句广告词:精彩!真精彩!(七)小记者现场采访
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电视台的记者哥哥来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记者的到来。
小记者:嗨,大家好!我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我姓姜,叫姜宇陆。
听说咱们班正在开文明礼仪德育活动课,所以我们特地来采访采访大家。
小记者:现在,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请问,你到书店买书时,怎么对营业员阿姨说话?
甲:阿姨,我想买书架上那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请您拿给我看看,好吗
小记者:你真有礼貌。甲:谢谢!
小记者:请问,当你在十字路口迷路时,你怎么问警察叔叔? 乙:警察叔叔,我迷路了您能告诉我常春路怎么走吗?并且我还要对警察叔叔说声谢谢。
小记者:嗯!有礼貌,真棒呀!
小记者:请问,当你想向同学借笔用时,你怎么说? 丙:红红,我的笔坏了,你能接我一支笔吗? 小记者:这位同学说话真有礼貌,我有笔也愿意借给你
小记者:请问,如果有一位叔叔找你的爸爸,正好爸爸不在家,你怎么接持客人呢?
丁:王叔叔您好!您请进,我爸爸出去了一会就会来,您先坐这等一会,我去给您倒茶。
小记者:OK!你真是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小记者:看来同学们个个语言优美顶呱呱!(全班齐朗诵)
晨风轻轻吹,我们到校内,小雏鹰飞得高,红领巾胸前飘,人人做到语言美,我们从小讲礼貌。我的采访就到这里,谢谢你们的合作!再见 甲:谢谢小记者的采访。
乙: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八)学习在校一日常规
甲:那么在学校你们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吗? 乙:让我们一起重温超等学校在校一日常规宣传片。甲:看过宣传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乙:同学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学。甲:同学们,你们能按照学校要求去做吗? 乙:下面请全班起立和我宣誓:
三、活动总结
甲:请大家从每一个“小小的我”做起吧,因为社会就像是一片海洋,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汇聚成海洋的小小水滴。
乙:让我们从小就做一个懂礼仪、讲礼貌的好孩子,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班常盛不衰。
甲: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总结。
老师小结:同学们,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你给别人一份温暖,别人给你快乐无限。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人人都来争做文明使者。我希望你们能以此为契机,从
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文明,用文明,真正成为21世纪,文明的小主人!今天的德育活动课《文明礼仪伴我行》到此结束,感谢三(1)班全体同学的支持!再见!
《文明礼仪伴我行》
工作单位:超等乡学校 执教者:
篇8:细化德育内容 创新德育方法
走过的路虽然艰辛, 但迈出的坚实步伐, 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几年来, 我校在德育工作体系的总体架构与规划中努力构建“两个系列”, 务实抓好“三个教育”, 切实强化“四个建设”, 确保现实“德育三化”, 做活了学校德育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两个系列”
(一) 德育目标系列化:
我校对学生提出的德育教育总体目标是: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创新。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二) 德育内容系列化:
我们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从育人角度来说, 智育不抓出次品, 体育不强出废品, 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学校培养的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没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将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之源。为此, 我们强化德育, 整顿纪律, 端正学风。
为了达到德育教育总体目标, 我们细化德育内容, 创新德育方式, 主要抓以下工作:
1. 注重方法讲求实效。
充分发挥学生会、共青团主阵地作用, 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 巧设载体拓展范围。
讲究“细”、“活”两字, 开足音乐、美术课程, 以五四征画、征文比赛, 国庆“颂祖国”歌咏比赛、“12·9”爱国主义演讲比赛等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
3. 突出专题丰富内涵。
通过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 文明我先行”、“法律进学校”、“现身说法”以及聘请老红军代表、离退休干部以及关工委领导作“红色的回忆”专题讲座等活动, 丰富德育内涵, 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突出德育实效。
充分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会等开展德育教育, 每天晚修前利用8—10分钟各班学唱爱国歌曲, 在全校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等,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
5. 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我们通过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教育功能, 每天由学生会干部牵头, 组织学生检查班级各项活动、宿舍管理, 推进班级、宿舍量化评比活动, 每周评出“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 并颁发“流动红旗”。每月评出“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 并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 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
6. 加大纪律整顿力度。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制定规章制度杜绝迟到早退现象。是开展仪表仪容检查, 纠正留长头发、穿拖鞋、穿金戴银等不良习性。三是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 严格治理随手乱扔果皮纸屑、嚼槟榔或口香糖以及随地乱涂乱画, 随地吐痰等行为。四是引导教育学生远离网吧, 严格治理学生谈恋爱现象。
通过整治, 规范了学生言行, 端正了学风, 学生思想观念有了很大改变, 各种陈规陋习已基本销声匿迹。目前, 全校在校生4860多人, 不但上午、下午、晚上各个教学时间段迟到早退的学生很少, 而且很多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迟到。
7.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安全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 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我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始终把安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常抓不懈。一是成立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校警队伍建设, 做到“三保”, 即保证人员, 保证经费, 保证装备;三是签订安全责任书, 实行家庭、班主任、教师与校行政联保责任制, 做到层层有责任, 事事有人负责;四是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班团队活动、“交通安全宣传日”,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录像, 开展消防和预防地震演练, 举办征文活动等,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 做到“警钟长鸣, 防患于未然”;五是每天安排人员到昌化江边巡查, 派员迎送学生, 晚上领导巡查学生宿舍等;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 使学生身在其间, 心灵得到洗涤, 情操得到陶冶, 行为得到规范, 思想得到升华;七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构建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网络, 全面搭建学生成长的良好法制平台, 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 学校依法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几年来, 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校园和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校园安定, 师生和睦, 温馨和谐。
二、抓好“三种教育”
“三种教育”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德育教育只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有效, 达到学以致用、升华为本的目的。我们坚持以家庭为基础, 学校为主导, 社会为依托, 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方式,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我们建立健全了家访制度, 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对班里的每位学生进行一次电访或家访, 及时地把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家长进行了交流, 使家长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 从而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据不完全统计, 几年来, 班主任深入家中进行家访达21000多人次。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如: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 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 在家帮忙父母做家务, 勤工俭学等, 使学生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健康熏陶和愉快的成长。这样把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结合起来。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家庭与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每学年都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 我校是县重点中学, 离外区乡镇有几十公里远, 而外区农民的子女就读我校的学生为数不少, 过去要求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难度比较大, 原因是老百姓对现代教育不理解,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 同时也缺乏家长与学校协同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学年开一次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议的时间一般选择周末日进行, 首先全校家长会集中, 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办学思路, 然后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 由班主任向家长介绍班级活动情况以及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 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 家长会一次比一次好, 每次家长会都有80%以上的家长到会。通过召开家长会, 家长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家庭教育方法得到改进。
真正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形成教育的合力,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四项建设”
“四项建设”即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课堂建设。
1.组织建设。
我校每学期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由政教处、工会、团支部、及相关处室主任和年级组长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校的德育工作, 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方案、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
2.队伍建设。
我校德育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政教处主抓, 关键靠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我校十分重视班主任的配备, 精心挑选责任心较强的科任老师来担任, 同时开展党员跟班蹲点活动, 实行2人包班制度, 班主任和跟班蹲点的党员的绩效考评与班级表现同起同落, 每个星期学校行政对全校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 对取得好成绩的班主任分别给予他们加5、4、3、2、1分, 出现负面影响的扣分, 考核分一周一小结, 一个月大结算, 结算结果与班主任的月津贴相挂钩。通过量化考核的评估, 激励了老师们对班级管理的热情, 学校班级管理出现了“争创文明班级”、“争创文明宿舍’’的热潮,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正规化和制度化。
3.基地建设。
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德育资源, 把莺歌海镇烈士纪念碑、抱由敬老院、军民共建单位等作为我们每年对学生思想情操进行陶冶教育基地, 每逢清明节都组织学生为烈士扫墓, 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以此来让学生体会到现在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爱生活、努力学习的热情。抱由村敬老院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主要基地, 校团委、学生会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捐物, 送盐、送米、送钱等送温暖活动。据统计, 几年来我们为困难群众、贫困学生及灾区捐款130000多元, 捐衣物、棉被等3500多件。乐东机场91793部队和92492部队是我校军民共建单位, 每学年的新生军训和国防知识教育活动我们都聘请他们的官兵为教官, 每逢“八·一”建军节和元旦, 我校都组织师生同部队官兵联欢。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部队官兵们还从自己为数不多的津贴中每年节省一部分钱, 捐助我校家庭贫困学生, 近几年来部队官兵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60000多元。
4.课堂建设。
我校明确要求将德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 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德育目标不但要写到教案之上, 而且要落实到课堂上。我们把德育目标的落实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确保了德育的地位, 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实现“德育三化”
“德育三化”即德育工作生活化、德育工作活动化、德育工作社会化。
1.德育工作的生活化
(1) 适应性教育。每年的九月份, 我们都将迎来一批新同学, 因为新同学刚进新学校, 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易产生胆怯性、压抑性等不适应问题。为此, 我们每年九月份都将组织新生进行为期7—10天的军训和入学前的教育, 分阶段布置德育家庭作业, 促使其自身感悟。在生活方面, 加强其自理能力, 尽快成为新环境、新生活的主人;在学习方面, 要求科任老师尽量给学生一个平稳的过渡适应时期,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寻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建立自信。
(2) 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爱是一切道德的源泉, 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爱如春风, 是温暖, 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增强感恩之心, 提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呢?我们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和感恩之心的内涵。学校先后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元旦、毕业晚会, 邀请感恩教育报告团为师生作感恩教育报告等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社会, 鼓励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 为父母泡茶, 了解父母的职业性质, 常与父母做推心置腹的交谈、常开爱长辈、爱父母的主题班会等。
(3) 人际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当中拉开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怎么样加强我们与身边同学的联系呢!我们通过搞活动、讲座等活动形式进行人际交往训练。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我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1) 建立学困生档案, 对学困生的家庭状况, 思想状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性特点及特长, 学习情况等内容全面掌握, 为帮教提供依据。 (2) 制订承包责任制, 充分发挥德育工作队伍的作用, 学校中层干部、党员、年级组长每人承包一名学困生, 结成帮教对子, 跟踪教育。 (3) 建立家庭、学校思想交流日, 规定承包人定期家访或家长到校沟通情况。将学生情况互相反馈, 紧紧抓住其动态,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4) 强化行为规范和礼仪规范教育,
促进学困生转化。同时, 组织系列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特长, 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激励他们进步。使他们树立我能行, 我不差的信心。几年来, 我们共转化学困生225人次。
(4) 养成教育。习惯养成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可以升华为信念, 在正确信念的支配下, 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中, 我们注重让学生先知后行。首先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每学期开学初一个月我们命名为“养成良好的仪表仪容习惯月”, 这个月我们利用国旗下的讲话, 上大课的形式给学生进行“仪表仪容行为举止”的养成教育。对一些好的方面进行肯定和表扬, 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剖析, 并把校内存在的问题和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陋习揭摆出来, 供大家开展大讨论, 然后开展仪容仪表整治活动, 这种作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使同学们自觉改掉了不良的行为, 养成整洁、大方、美观和方便学校生活的仪表习惯。
2.德育工作的活动化。
(1) 有趣有效的班团活动。班会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 我们把每周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定为班会课, 班主任可以灵活利用班会课来组织班上的各种主题班会活动。
(2)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 他们具有差异性。以往我们为学习优良的学生提供了舞台, 只要有考试, 他们就有登上成功舞台的喜悦, 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别的同学一次又一次地登上领奖台, 他们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感受”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每一个学年学校先后举行“五·四青少年歌手大赛”、“八·一军民联欢晚会”、“元旦文艺汇演”、“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新生入学队形队列训练”、“运动会”、“拔河比赛”、“体操比赛”、“班级篮球赛”等各项集体比赛活动。举行“演讲比赛”、“元旦书法艺术作品展”、“文明礼仪我先行征文比赛”竞赛及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等。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平台, 使学生人人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有趣, 从而实现了学生“进得来, 留得住, 学得好”的目标。
3.德育工作的社会化。
学校德育应不仅仅停留在日常习惯和基本行为上, 还应追求更多的更高尚、更深刻的东西, 让学生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步培养完善的善心、爱心、诚心、热心、责任心。几年来, 我校师生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 每逢学校、县教育局、县委、县政府举行的重大庆典或“三月三”、国庆、元旦文体活动, 都有我校师生志愿者队伍的身影, 使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
相关文章:
猎头价值观02-05
党员价值观02-05
学校德育价值管理论文提纲02-05
劳动价值观02-05
贫困大学生德育价值分析论文02-05
价值观理论02-0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探讨与思考02-05
感恩价值观02-05
德育的价值观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