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疗法

关键词: 替代疗法 绝经期 激素 疾病

替代疗法(精选十篇)

替代疗法 篇1

1 绝经后妇女好发疾病与激素的关系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因很多, 例如:低体重、高绝经年龄、低性激素水平, 身材矮小也有重要影响以及营养、运动都有很大关系。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表明, 雌激素水平低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而特殊病因。

1.2 绝经后冠心病

绝经前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较男性低, 但绝经后发病率开始升高, 绝经后10年发病率与男性接近,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具有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 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的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 β脂蛋白合成增加, 易诱发冠心病。

1.3 肥胖

绝经后妇女由于性激素缺乏糖脂代谢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因而与绝经前妇女比较脂肪分布发生了变化, 脂肪沉积增加, 而肥胖又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1.4 神经精神症状

绝经后抑郁症亦可由内分泌因素引起, 而与性激素缺乏有关。

1.5 阴道萎缩。

2 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疗法新进展

2.1 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1.1 适应症:

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绝经后妇女。例如:潮热、阴道萎缩、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精神神经症状的及部分无症状的绝经后妇女应考虑激素替代疗法。是否应用可根据“绝经评分”取舍, 评分项目包括年龄、骨质、冠状动脉疾病、吸烟、体质指数、乳腺癌、子宫切除术, 每项均根据估计替代疗法的危险和益处的相对统计数, 评分为2-6分, 对治疗有益的评正分, 对治疗危险或不利评负分。根据此评分系统评5分或以上的绝经期妇女应用激素替代疗法, 4分或以下者, 激素替代弊大于利应禁用。

2.1.2 禁忌症:

正在发病或有发病史者以及外源性雌激素可使病情恶化的疾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肝功能损害凝血性疾病或抗凝血治疗期间活动的血栓性静脉炎、激素依赖性血管栓塞等。

2.2 激素的种类, 用法, 用量及副作用:

2.2.1 雌激素:

大量资料曾报导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妇女好发的骨质疏松, 以及心血管疾病, 对延缓或阻断绝经后快速骨丢失, 降低骨折率及缓解更年期症状有重要作用。可口服, 针剂, 也可经皮肤投药 (埋植膏剂或贴剂) 例如:国外使用戊酸雌二醇、微粒化雌二醇1mg/d-2mg/d、结合雌激素0.125mg/d, 当摄钙量达1500mg/d时, 激素可减半, 有改善血脂, 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因为雌激素除了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外, 还有促进子宫内膜及乳腺增生的副作用, 长期大量应用有致癌危险, 因此掌握剂量十分重要。一般来说, 可口服, 相似与健康, 有生育力妇女血清中E2浓度的生理剂量, 并且对患者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时常监测服药后积压E2浓度, 对患者体型特征进行评估。孕激素雌激素有使子宫内膜增生致癌等副作用。而孕激素可减少上皮细胞的DNA合成, 雌激素加孕激素疗效要好些。目前有人用孕激素 (醋酸甲羟孕酮) 加上雌激素替代疗法 (HRT) 中每月用孕激素或雌激素加孕激素, 有每月阴道出血、乳痛、不按期出血率高等缺点。为此, 有人前瞻性认为每季度加孕激素可接受。但人工合成孕激素加雌激素替代治疗时孕激素有对抗雌激素作用, 降低雌激素对冠状动脉有致粥样硬化作用。

2.2.2 雄激素:

绝经后睾丸酮水平明显下降。如果患者接受结合性雌激素治疗时, 使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升高导致睾丸酮减少, 睾丸酮下降也会影响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接受雌激素雄激素替代治疗者与单纯性雌激素治疗比较, 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缓解均较单纯性雌激素治疗明显改善。其副作用是痤疮增多和LDL下降等。

3 讨论

替代疗法 篇2

当你的爱人不幸罹患癌症,你愿意上刀山下火海,寻找打败癌症的办法,保护自己心爱的人。结果是,你也会收集到如山如海一般的信息——各种五花八门的癌症疗法。你也许会感到迷惑:到底哪个真正有效呢?

癌症疗法,有传统疗法与替代医学疗法两类

传统疗法,就是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三种,未来有可能还要加上生物疗法。

传统疗法的特点,就是有充足的科学证据(主要是指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证实有疗效。而且传统疗法,正在日新月异地革新着,不断有更有效、副作用更低的药物、方法充实到传统疗法中,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美国癌症协会做了统计,正因为传统疗法的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即使癌症总体发病率在90年代初期出现高峰,癌症的总体病死率却在逐年下降,2000年后下降速度加快。也就是说,虽然现在患癌的人多起来了,但癌症却越来越不那么致命、可怕,死于癌症的几率反而降低了。

替代医学疗法及分类

说完传统疗法,就该步入本文的主题,谈谈“替代医学疗法”。替代医学疗法,顾名思义,就是企图替代传统疗法的疗法,真所谓“心比天高”。实际上,替代疗法就是主流医学界以外的疗法。

替代医学疗法分类,不像传统疗法那样简单明了,可谓蔚为大观、五花八门,但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机构,总体上可分为五类:

1. 身心疗法

这类疗法相信人的意念、心情能够影响身体。如冥想、催眠、瑜伽、生物反馈、艺术疗法。

2. 自然疗法

这类疗法试图采取他们认为“纯自然”的食物或者草药,来医治癌症。如维生素、草药、食物、特殊的食谱。这类疗法比较多见,比如苹果、微软前高管李开复先生相信的“抗癌零食”以及微信上疯传的马铃薯汁。

3. 基于身体部位的疗法

作用于身体的某一个或几个部位,试图能对癌症产生影响。如按摩推拿、脊柱推拿疗法、反射疗法(按摩手足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影响)。

4. 能量医学

认为人体存在“能量场”,通过作用“能量场”来保持健康、治愈疾病。如太极等。

5. 完整的非主流医疗体系

是指流行于一些地区或者某些民族独有的医学体系,不同于主流医学。如我们的中医,还有印度草药医学、顺势疗法、饥饿疗法。

没有一种替代医学疗法能够抗癌

因为,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实。

相反,很多替代医学疗法却能损害到癌症患者,最直接的损害就是耽误正规的治疗,误信替代医学疗法,现实中血淋淋的例子不要太多,比如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误信中医、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误信“顺势疗法”、复旦女博士于娟误信“饥饿疗法”。

另外,替代医学疗法如果与传统疗法同时应用,可能会降低传统疗法的疗效或者产生额外的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危害。比如有一些宣称能抗癌的中成药,成份里有草乌或制草乌,所含乌头碱,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性药物,可引起心脏麻痹,0.2mg即可引起中毒,3mg~5mg即可导致成年人死亡,而这种极危险的副作用,居然没在副作用说明里提上任何一笔。

早前“著名”的抗癌骗子王振国,就是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冲击疗法”与“天仙系列”中药治死过多位癌症患者,具体参见中国新闻周刊的《王振国的“抗癌神话”到底有多神?》。

可慎选的11种替代医学疗法

替代医学疗法完全不能够取代传统疗法的地位,不能被证实能够治愈或者缓解癌症。

不过,有一些替代医学疗法,通过辅助传统疗法,能够缓解癌症的症状,比如疼痛、紧张、绝望、疲劳等等。还有一些替代医学疗法能够缓解传统治疗过程产生的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等等。

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推荐了11种可供癌症患者选择的替代医学疗法。但使用前需要咨询你的医生。

1. 针灸

有科学证据证实,针灸能够缓解癌症患者化疗而引起的恶心、呕吐。但没有足够证据证实针灸对癌症患者还有其他的疗效,比如缓解癌痛、减少治疗相关的潮热。针灸的副作用很少,但一定要使用经过严格消毒后的针。癌症患者的抵抗力大多比正常人较弱,容易感染,所以针灸消毒就更加重要。

2. 香薰疗法

通过让患者闻香油,来让患者平静。可以同时进行按摩,或者将香油加入洗澡水中沐浴。香油大多来源于薰衣草。香薰疗法能够缓解患者一些焦虑、痛苦的情绪。香薰疗法比较安全,但要注意有无过敏体质。

3. 生物反馈

是指采用一些仪器,使患者自主地控制机体功能,如心跳、肌肉紧张度。这些仪器通过闪光告诉患者心跳在减缓、肌肉在松弛。有一些证据证实生物反馈可能减轻患者的癌痛。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自我暗示作用。

4. 运动

运动能够缓解患者的疲劳,减轻焦虑情绪,还能够促进睡眠。但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适合,比如一些骨转移的患者,运动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

nlc202309090015

5. 瑜伽

有一些初步的证据证实,修炼瑜伽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焦虑、绝望情绪与心理压力。同时它还可能帮助乳腺癌患者减轻癌症相关的疲劳。但瑜伽相关的研究总体上质量都不高。修炼瑜伽,也是一项运动,并不适合所有癌症患者,对骨转移的患者是危险的。

6. 催眠

催眠通过一些轻柔的声音,让患者集中注意力,来缓解疲劳和疼痛。对于正在经历疼痛、焦虑或者紧张的患者可能是有帮助的,而且也可以帮助化疗的患者预防恶心与呕吐。催眠是安全的,但有精神病史患者可能不大适合。

7. 按摩推拿

该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紧张与疲劳。但对于深度、着力较大的按摩,需要注意,可能诱发骨转移患者骨折。不能对放疗照射部位、肿块部位进行按摩推拿。很多化疗患者会血小板减少,有内出血风险,按摩推拿可能增加这种风险。

8. 冥想

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在一幅画面、一个声音或者一个想法,比如正面积极的想法。同时会做深呼吸,或者放松运动。冥想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紧张。

9. 放松疗法

采用可见的训练或者逐步的肌肉松弛,让患者减轻焦虑、疲劳。

10. 太极

练太极,能够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跟大多数上面提到的疗法一样,本质上是心理暗示作用,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精神症状。

11. 艺术疗法

利用音乐、舞蹈等方式使患者心情愉悦,缓解癌痛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替代医学疗法能够缓解癌症的症状,但并不是治疗癌症本身。以上提到的 11 种疗法,虽然有证据证实,但大多证据并不充分。那么11种以外的替代医学疗法,有没有证据,就提都别提了。而且某些替代医学疗法能够缓解癌症症状,主流医学也能完全做到,比如一些止吐的药物,比起替代医学疗法,能更有效地缓解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

识别替代医学疗法骗局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替代医学疗法并不能取代传统疗法的地位,只能缓解一些表面症状,对癌症本身并无疗效。但一些骗子却屡屡打着替代医学的幌子,欺骗癌症患者。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各种癌症骗局、谣言瞬间一传十,十传百,造成很坏的影响

如何识别这些骗局呢?只要某种疗法具备以下5点中的任何一点,就很有可能是骗局:

1. 宣称能够“治愈”癌症,或者“治愈率”很高

2. 宣称没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很小

3. 宣称能够治疗所有或者大多数类型、部位的癌症

4. 宣称是独家或者祖传秘方,具体治疗措施、药物成份秘而不宣或者含糊不清的

5. 宣称有证据证实,却拿不出像样的科学证据,更多的是一些“神奇”的个例。就算这些个例真的,也不能算作科学证据。

替代疗法 篇3

本文主要讲述了血红蛋白类和全氟碳化合物, 两类血液替代品的种类和发展历史以及修饰的血红蛋白的有效性、安全性。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经过改进的血液替代品不断出现。血液替代品除用在为人类输血服务的同时, 逐渐推广到用于珍稀动物的手术治疗时作血液代用品的相关研究也将是一个亮点。

1资料与方法

1.1从我院一般资料中随机选择入院时间在2010—2014的失血病人60例, 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 分级:I~Ⅱ级, 估计失血量从5%至20%。在不对病人利益损害的基础上, 经病人同意才开展本实验, 病人签名的知情同意书随病历一并存档。

1.2分组将上述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0例。第一组使用聚明胶肽, 第二组使用6%羟乙基淀粉组。

1.3麻醉方法

病人入室后先对其开放静脉以10mL·l (g·h) 的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芬太尼0.02t/kg、福尔利0.3mg/kg、司可林2mg/kg诱导, 异氟醚、笑气、万可松维持, 采用Ohmeda2100麻醉机来控制通气, 吸入50%氧气。经诱导后从右颈内静脉穿刺, 并且测试血压。

1.4采用DATEX多功能监测仪来监测无创血压、血气、脉搏、中心静脉压、脉搏血氧、心电图、离子。

1.5入液方法及注意事项, 失血量从5%至10%:实验组给予l0n1Lkg·hl0n1L·l (g·h) 聚明胶肽及乳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应用相同剂量羟乙基淀粉。对于失血量从10%至20%的病人:实验组的聚明胶肽用量增加至20n1L·kg·h;对照组采用同样加量羟乙基淀粉。失血量大于20%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将乳酸钠林格液更换为与之相同剂量的红细胞悬液l0mL·kg·h输入。分别于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测血气, 并记录血压 (BP) 、脉搏 (P) 、pH值、血红蛋白 (HGB) 、中心静脉压 (Gyp) 、钠、氯、失血量、钾、钙、血细胞比容 (HCT) 、尿量以及总人液量, 与此同时观察其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率。

1.6中药护理

因患者失血较多, 应辅以中药治疗, 当归补血汤组成:当归6克, 黄芪30克。黄芪补脾肺之气, 专固肌表, 使气旺血生;当归养血和营, 阳生阴长, 退虚热, 本方不仅可补气养血, 而且有利于生肌收口。

2结果

2.1经过手术前后的血气分析, 得出两 组 病 人 情 况 比 较 无 统 计 学 (P>0.05) 。见表1。

2.2手术前后 动脉血离 子得出两 组手术后 比较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手术前后血压、输入红细胞悬液数量、脉搏、中心静脉压、失血量两组病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5据统计得出所有病人的手术均顺利地完成, 未出现皮疹或红斑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自异体血输入常常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 比如传染病的传播及免疫抑制的发生等。正因为此, 不容易被病人所接受。血液替代疗法有很多种类型, 如自体血回输、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等。

参考文献

[1]单闯, 曾因明.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的联合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 2002, 23 (4) :246—248.

[2]孟尽海, 周向阳.胶体液在手术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 2O04, 26 (3) :178—179.

[3]刘克玄, 黄雄庆, 陈秉学等.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应用于围术期节约用血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 22 (2) :71—74.

[4]陈瑛琪, 岳云, 吴延等.贺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手术病人组织器官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 21 (5) :316—317.

更年期替代疗法7注意 篇4

年轻时的刘女士身强力壮,与医院无“缘”。可到了更年期以后,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先是一会儿热,热得出汗,只得脱衣,要不了10分钟又感到凉,赶快再添衣。如此反反复复,实在不舒服,刘女士只好去医院就诊,医生说她患了更年期综合征,需要补充雌激素。遗憾的是,刘女士并没有把医生的话当一回事。

今年冬天,刘女士晨起锻炼不慎摔了一跤,拍片子,说是骨折、骨质疏松,罪魁祸首又是雌激素水平低下。刘女士想,这雌激素看来非得补了,可应该怎么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女性到了更年期,性激素水平日益低下,于是人体逐年衰老,有些人便产生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疾病。就诊时,医生会针对她们雌激素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采用补充雌激素的方法(称为激素替代疗法,HRT)进行治疗。然而,HRT有适应证也有禁忌证,并非适合每个更年期女性使用。为此,病人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还应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HRT的应用十分讲究个体化,包括剂量、配伍方案、使用时间等,都需要专科医生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病人千万不要擅自用药。

2. 使用HRT前需要做一系列检查,如妇科检查、乳房检查、内分泌测定,B超监测子宫、卵巢,必要时进行诊刮等。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定期复查,建议半年复查一次。

3.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HRT:首次出现偏头痛或发作频率增加的严重头痛,突发性感觉障碍,如视觉或听觉受影响;首次发现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栓塞症状,如下肢疼痛、肿胀严重,无明显诱因但在呼吸或咳嗽时刺痛,胸部疼痛或憋闷感,黄疸、肝炎,全身瘙痒,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血压明显升高,妊娠等;少数病人服药后会出现乳房胀痛或乳房小叶增生症状,可去医院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停用HRT。

4. HRT服药时间白天、晚上都可以,不过要定时服,不要今天晚上服,明日早晨服,这种不规则的服药方法,不利于药物浓度在血液中保持稳定状态,且还容易造成漏服。建议临睡前或晚饭后服,规定在这两种情况下服药的优点,一是规则服药,不易漏服;二是服药后时间不长就上床,即使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人在睡眠中不会觉察。到了次晨,药物早就吸收入血,病人也就感觉不到胃的不适。

5. 由于HRT需要连续数日服药,很容易出现漏服情况,此时,应该于第二天早晨立即补服一粒,次日晚上再按规律常规服药。服药期间饮酒、抽烟,一般无明显影响

6. 如果在服药期间不慎发生了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可以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物治疗。但是,使用药物治疗1~3天,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应该去医院检查。

7. 药物的保存并无特殊要求,更无需放入冰箱,建议放在床边柜上或醒目处,以便随时发现,避免漏服。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病人有HRT使用适应证,也不宜长期使用。若使用时间超过4年,就得考虑其相对风险。

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治疗更年斯综合征,泌尿生殖道和皮肤退化,更年期情绪低落,良性妇科肿瘤卵巢切除术后的激素不足症状,预防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原发性和继发生闭经(除外妊娠),月经周期紊乱。

替代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36例, 男20例, 女16例, 年龄35~72 (44.2±21.4) 岁。所有患者均同时合并心血管类疾病, 其中存在多器官功能受损5例, 休克12例。将3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 患者治疗时选择的血管通路为股静脉、动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 血液透析仪器为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 患者每周需进行三次透析, 每次透析时程为3~5h, 透析液流量为600ml/min (血流量速度为300ml/min) , 同时给予患者肝素抗凝血。对于透析过程中有出血现象患者应使用无肝素透析方法进行治疗, 并连续观察三个月;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患者治疗仪器为金宝Prisma Flex, 为患者补液并收集废液, 血管通路建立方法为右侧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留置方法, 血流量范围为180m/min, 抗凝剂选择低分子肝素。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 观察比较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包括Scr、BUN和Ccr)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Scr、BUN、Ccr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本研究选择Scr、BUN和Ccr作为统计指标, 能够正确反映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3,4], BUN、Scr、ccr均可用于评判肾小球滤过功能, 其中BUN是最早作为评估GFR的指标之一, 属于内源性标记物。正常情况下, 血BUN主要经过肾小球滤过而从尿中排出, 肾小管分泌较少。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 血中浓度升高, 故测定血中BUN可粗略估计GFR。Scr也是最早作为评估GFR的指标之一, Scr由外源性和内生性两部分组成。内生肌酐由肌酸代谢产物, 外源性肌酐是指来自动物的骨骼肌部分 (如猪肉、鸡肉、鱼肉等) 。Scr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均较少, 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 血中的浓度取决于GFR。

本文观察组患者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该疗法能够维持持续性的脑灌注, 彻底消灭毒素而不影响患者的血压变化, 与传统血液透析方法相比, 更能改善心血管的稳定性, 对维持患者水电平衡和控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研究统计数据结果看, 重症急性肾衰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具有更良好的临床效果。

摘要: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Scr、BUN、Ccr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重症急性肾衰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重症急性肾衰,肾脏替代疗法,疗效

参考文献

[1]丁凌, 杨莹.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肾衰[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2) :26-27.

[2]杨建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5) :20-21.

[3]何国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肾衰2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8) :24-25.

替代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急性肾损伤而即将准备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普通组26例、研究组26例的方法进行分配。其中普通组男性18例, 女性8例, 平均年龄49岁, 最大年龄74岁, 最小年龄27岁;研究组男性20例, 女性6例, 平均年龄52岁, 最大年龄77岁, 最小年龄31岁。52例患者均符合《肾脏医学》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原发病因详见表1。

注:单位:MAP (mm Hg) , RR (次/min) , HR (次/min) , T (℃) , Sp O2 (%) , Scr (μmol/L) , BUN (mmol/L) 。

注:同表2。*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 两组患者均出现心率、体温、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的现象, 动脉压、呼吸全部发生异常。普通组采用常规方法, 通过洗胃、排毒、护脏、防感染、抗休克等药物和物理手段进行救治, 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原发病配合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整体目标以缓解患者中毒现象、贫血现象和水电解质紊乱现象采取救护。

对研究组采用C R R T疗法治疗, 设别选择由德国生产的Fresenius-4008机器和AV600聚砜膜滤器 (1.35m2) 。置换液速度保持在4~6L/h, 透析液速度保持在2~5L/h, 更换频率为每天1次, 可输入量为16L。治疗方法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建立血液通路, 血流量保持在0.2~0.3L/min。无出血现象的患者采取普通肝素抗凝, 首次剂量控制在15~25IU/kg, 以后平均每小时追加8~13IU/kg;有出血现象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首次剂量控制在3000U, 以后平均每小时追加10U/kg。出血严重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清洗, 每半小时冲洗1次。总治疗用时约9~11小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动脉压 (MAP) 、呼吸 (RR) 、心率 (HR) 以及体温 (T) 、经皮血氧饱和度 (Sp O2) 、血清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等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反应, 统计出两组患者的APACHEⅡ分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均以 (±s) 表示, 使用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心率、体温、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的现象, 动脉压、呼吸全部发生异常。经过2周的治疗, 研究组26例患者除8例外, 其余指标全部低于治疗前, 病情呈好转趋势;普通组除心率、体温、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外, 其余指标反倒继续增长, 2周内有15例死亡。研究组的所有患者平均APACHEⅡ分值均比普通组患者低出许多。具体情况详见表2、表3、表4。

注:单位:APACHEⅡ (分) 。*P<0.05。

3 讨论

AKI患者在送往医院时往往临床表现已经非常突出[7], 在本组研究中, 52例患者在送往我院ICU接受治疗前有80%出现尿量减少或是无尿的情况, 另有20%患者出现尿量偏多的情况。通过具体的医学检查发现, 少尿型的AKI患者均伴有高分解代谢, BUN数值上升迅速, 且体内液体紊乱发生, 致使患者出现水肿、心力衰竭、高血压增高、低钠血症等。另有30%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异常和呼吸系统异常的情况。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腹泻、呕吐、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8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升高、肌肉分解率增加、贫血等代谢异常。由此可见, AKI作为肾内科的一种综合病症, 常常会致使多种器官功能出现障碍的情况发生, 在日常治疗过程中致死率极高。

CRRT疗法的出现, 被认为对治疗AKI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8~10]。CRRT通过连续不断的将溶质和水分送往患者体内, 替代肾脏帮助身体排除有害物质, 再结合液体溶液过滤原理达到人体水分、电解质、酸碱的平衡, 对AKI患者的病情有很重要的治疗和控制作用[10,11]。通过本次研究还发现, CRRT在治疗过程中不但操作简单, 且稳定性和持续性很强, 适合日常ICU病室的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 在治疗急性肾损伤 (AKI) 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因急性肾损伤而即将准备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普通组26例, 研究组26例的分配方法, 将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动脉压、呼吸、心率以及体温、经皮血氧饱和度、血清肌酐、尿素氮、APACHEⅡ分值进行对比统计。经过2周的不同疗法治疗后, 再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二次比对。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心率、体温、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的现象, 动脉压、呼吸全部发生异常状况。经过2周的治疗, 研究组26例患者除8例外, 其余指标全部低于治疗前, 病情呈好转趋势;普通组除心率、体温、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外, 其余指标反倒继续增长, 2周内有15例死亡。研究组的所有患者平均APACHEⅡ分值均比普通组患者低出许多。结论:CRRT疗法在治疗急性肾损伤时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不但容易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快速趋于平稳, 且最终存活率高。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急性肾损伤,效果研究,指标对比

参考文献

[1] 朱红宝.重症急性肾损伤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2;18 (15) :42~43

[2] 刘胜, 马强, 张晓英, 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14 (4) :273~276

[3] 李颖, 周红卫.不同剂量日间CRRT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 2011;33 (5) :576~578

[4] 张汀, 陈孟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 2011;10 (6) :296~297

[5] 王莉, 蒲蕾.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危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 2011;10 (7) :396~399

[6] Wohlauer MV, Sauaia A, Moore EE, et al.Acute kidney injury and posttrauma multiple organ failure:The canary in the coal mi ne[J].Trauma, 2012;72 (2) :373~380

[7] Tkaczyk M, Kaluzynska A, Samolewicz E.Unusual bilateral obstructive uropathy with kidney failure in an adolescent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Crohns Colitis, 2012;6 (2) :244~247

[8] Seong EY, Rhee H, Lee N, et al.A case of severe acute kidney injury by near-drowning[J].Korean Med Sci, 2012;27 (2) :218~220

[9] 依力夏提·依麻木, 热孜万·阿布都拉, 由希雷, 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 2011;20 (1) :54~55

[10] 吕伟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危重病症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 2011;32 (18) :3641~3642

替代疗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47~55岁, 平均年龄 (49.3±1.7) 岁。所有患者均因自身出现不适感, 来我院就诊, 经诊断均符合更年期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并采用医学性激素检测确诊。症状表现:潮热、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焦虑、易怒等。本次研究已排除激素药物过敏者、肝功能疾病者、阴道异常出血者及伴有甲亢、精神病症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年龄48~55岁, 平均年龄 (49.8±1.9) 岁;观察组年龄47~54岁, 平均年龄 (50.1±1.3) 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逍遥散治疗。逍遥散源至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柴胡、当归、茯苓、芍药、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等中药采用复方配伍制成颗粒, 24 g/d, 1次/d, 口服, 2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采用HRT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行连续序贯治疗。选择倍美力片 (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公司, 国药准字H20130230) , 0.625 mg/d, 口服, 连续服用3周;随后加用安宫黄体酮片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715) , 8 mg/d, 连续服用5天。

1.3 观察指标

采用更年期Kupermann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 并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FSH、LH、E2含量及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FSH、LH、E2含量及Kupermann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更年期综合症进行细化深入的研究, 结合生殖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系统方面进行分析发现, 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率与患者雌激素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当机体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机体免疫细胞无法形成足量IC-2活性[2], 引发内分泌机能衰减、诱发植物神经紊乱形成症候群。HRT则是近几年临床中为解决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而着重关注的治疗手段之一, 其治疗目的及意义在于迅速缓解患者更年期症状表现, 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加强患者生理、心理状态良性发展, 改善患者记忆力、性功能状态, 并满足和预防骨质疏松及萎缩性泌尿生殖道疾病[3]。而本组研究结果也证实采用HRT行短期治疗[4], 其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尤其对患者E2含量具有显著提升[5]。另外在采用HRT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时需注重患者机体状态, 采取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刘纯.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07 (21) :149-150.

[2]张俊发.更年期综合症与激素替代疗法[C].全国铁路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1998:6-9.

[3]罗俊芳.激素替代治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08 (21) :191-192.

[4]卢伟红.维尼安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7) :36-37.

替代疗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 共96例。抑郁症状均结合中华精神科学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CCMD-3中有关“抑郁症”诊断标准确诊。入选标准:有完整子宫, 无其他妇科疾病, 无精神病史, 无相关用药禁忌, 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年龄50~57岁, 平均53岁。病程2~9个月, 平均3.4个月。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为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片, 每次10mg, 每天2次, 4周为一个疗程。试验组给口服雌激素 (倍美力, 每片含雌激素0.625mg) , 每天1片, 4周为一个疗程;后2周加黄体酮胶囊150mg, 每天一次。两组均给药3个疗程, 根据临床反馈酌情微调用药剂量, 同时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饮食调理和作息时间调理等。

1.3 效果评价

采用更年期症状评分 (Kupperman改良评分法) 评价更年期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HAMD) 评价抑郁症改善情况。上述量表分值越低, 改善程度越大。同时记录两组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雌二醇 (E2) 、孕酮 (P) 等指标改善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量表评分比较 (表1)

注:1为两组间比较, 2为试验组、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

由表1可见, 两组Kupperman评分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 (P<0.01) , 但试验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更大,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 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更好。

2.2 两组激素相关指标比较 (表2)

注:1为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 2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3为两组治疗前比较, 4为两组治疗后比较

由表2可见,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 (P<0.05) 。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女性正常的月经期及经血量需要有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动态调节, 从而使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形成月经。在围绝经过渡期, 垂体激素的反应性降低, 卵巢功能和卵泡数量的逐渐下降, 导致排卵不足, 孕激素分泌减少, 没有黄体形成, 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刺激出现增厚, 同时孕酮不足, 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表现为激素水平紊乱, 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精神状况。张小明等[2]的研究显示,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激素相关方面的因素为:体内激素间比例失衡, 动态平衡被打破, 以及睾酮水平升高。与血管舒缩症状和雌二醇水平下降无关, 雌激素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保护因素。钟蓉等[3]的研究也支持雌激素对产后、围绝经期、绝经后抑郁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 我们用雌激素进行治疗。

本文统计结果显示,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提示雌激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治疗后组间激素相关指标比较多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分析, 雌激素与受体 (ERa、ERp) 结合后可通过非基因途径和基因途径影响神经递质系统, 从而在短期和长期水平持续影响患者精神症状[4]。研究表明[5,6], 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可高效结合孕激素受体, 通过升高NE和5-HT浓度, 同时阻断N E和5-H T的再摄取而发挥双重抗抑郁作用, 迅速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状态, 促进子宫内膜萎缩, 阻止卵泡发育, 促使覆盖子宫内膜脱落后的创面修复和止血, 从而达到调节激素平衡, 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的目的。

患者体内各激素的水平处于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状态, 可能单一指标的微小改善并不足以影响整体, 但多指标的累加效应有助于平衡系统的重新建立。这也是我们的初步推测,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谷维素是阿魏酸与植物甾醇的结合脂, 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使心肌兴奋性降低, 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 同时能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 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但由于患者的精神异常, 除了心理层面的影响外, 还与体内激素的分泌有密切关系, 单用谷维素作用有限。从治疗效果来看, 试验组的Kupperman评分和H A M D评分治疗前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大, 提示可能与应用雌激素有关。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30-333.[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30-333.

[2]张小明, 李幼辉.围绝经期抑郁症与性激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 (13) :46-48, 51.[2]张小明, 李幼辉.围绝经期抑郁症与性激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 (13) :46-48, 51.

[3]钟蓉, 李宇.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 (1) :55-56.[3]钟蓉, 李宇.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 (1) :55-56.

[4]徐秋霞, 杨娟, 王改玲.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3) :51.[4]徐秋霞, 杨娟, 王改玲.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精神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33) :51.

[5]谢淑雯, 陈显光, 巫顺秀.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14) :394.[5]谢淑雯, 陈显光, 巫顺秀.雌激素联合抗抑郁药物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14) :394.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骨质疏松 篇9

自从上世纪中期发现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后,人们就开始尝试采用补充雌激素的方法治疗,因此,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绝对不是一个新命题。但是,半个多世纪来,雌激素替代疗法在不断完善,人们对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认识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雌激素对骨代谢作用机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前学者倾向于认为雌激素通过甲状旁腺激素、皮质激素等体内其它激素间接作用于骨组织,近十多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不仅存在于子宫、乳房、脂肪等组织,还存在于骨组织中,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直接作用于骨组织,女性体内有三分之一的骨量是受雌激素保护的。

2.临床应用雌激素药物品种不断增加,药物安全性不断提高。目前,常用的雌激素品种及其特性如下:(1)结合雌激素,从妊娠母马尿液中提取,含多种有效成分,是欧美女性最常用的口服雌激素;(2)雌二醇,是绝经前主要的内源性雌激素,可以口服或制成皮肤贴剂、凝胶或阴道栓剂;(3)利维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活性的雌激素,同时兼有低活性的孕激素和雄激素样作用;(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常用的有雷洛昔芬和他莫昔芬,在骨组织上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在乳房、子宫上表现为雌激素竞争性阻断剂,从而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雌激素;(5)植物性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据报道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方面有确切的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3.雌激素替代疗法的风险得到进一步认识。雌激素替代疗法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因此,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得到医患双方的追捧。但是,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潜在风险愈来愈引起研究者重视。这其中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中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增大,而以前认为雌激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还有争议。

4.雌激素替代疗法要进一步规范化。不能把雌激素当作保健品,更不能认为雌激素可以预防衰老,雌激素替代疗法疗程最好不要超过5年,用药要个体化,医生和患者都要清楚地了解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替代疗法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血液科病房住院的危重症患者72例, 其中男38例, 女34例,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57.5岁。其中, 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 中毒性休克13例, 尿毒症12例, 心力衰竭10例, 呼吸衰竭9例, 重症胰腺炎7例, 外伤后脑出血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渗性昏迷5例。在治疗前均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 家属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ACCURE CRRT机器, 贝朗公司提供的配套的管路设备, 使用F60聚砜膜的血液滤过器, 置换液的流量为1600~4800 ml/h, 置换液的温度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定, 一般设定为36.2~37.2℃,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设定的时间为9~40 h, 置换液用林格氏液。对所有的危重症患者均给予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在置换液中加入相应的物质, 如Ca Cl2、KCl、低分子肝素等, 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置换液中不加入肝素。CRRT治疗过程中每小时持续以恒定的速度泵入5%的Na HCO335 ml, 同时给每例患者安装心电监护仪来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 并检测血液的温度和体温。由医生选择颈内静脉、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动静脉内瘘来建立血管通路。

2 结果

采用CRRT治疗的72例危重症患者中, 58例患者完全治愈或病情明显好转, 6例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8例患者因不同的原因导致病情加重最后死亡, 总有效率为88.89%, 失败率为11.11%。CRRT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体内电解质及体液平衡失调的现象, 也未出现大出血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3 治疗中观察及护理干预

3.1 病房环境准备

采用CRRT治疗时, 要求最好给患者一个单间, 病房里的布置整洁, 要给患者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另外还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及操作, 地板及桌面要用消毒液清洗, 病房内的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至少1 h。操作过程中要用碘伏严格消毒置换液的接头, 然后用无菌巾包裹, 为了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 医务人员也尽量不要在病房内过多走动。如果有必要, 要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3.2 心理指导

采用CRRT治疗的患者本身就是危重患者, 这种患者最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念头, 对自己的疾病没有任何信心, 所以医务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 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 并给予积极的安慰, 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 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3.3 预防低血压及低体温等并发症

低血压和低体温均是CRRT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低血压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体外循环的初始引血、脱水超过滤、回血以及血浆丢失、白细胞和血小板损伤时释放的儿茶酚胺等物质引起的, 最终会使得本来就危重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3], 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控制好初始引血和回血时的速度, 一定要慢下来, 使血压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最重要的是, 要随时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 一旦出现低血压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如有必要, 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要用升压药。低体温导致的全身血氧供应受到影响同样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所以要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及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 也可提前采用一定的措施如升高病房内温度、盖电热毯或棉被来预防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3.4 保持体外血液循环通畅

采用CRRT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凝血会导致体外血液循环受阻, 严重影响治疗, 为了长时间维持血滤器和管路的通畅,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 并且要严密观察, 一旦发现血凝块或有阻塞, 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并报告医生, 如有必要, 更换滤过器及管路后再治疗。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 如果有, 要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量。另外, 要紧密连接血滤器及管路间的接头, 及时更换置换液, 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

4 讨论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CRRT的适应证越来越来广泛, 尤其是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CRRT是更是首选[4]。本研究表明, 在CRRT的治疗过程中, 严密观察和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CRRT治疗成功的关键, 可以减少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 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所以严密的观察和高质量的护理经验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CRRT) 治疗危重症患者的过程进行观察,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经验。方法 72例危重症患者, 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来进行治疗, 并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 72例患者中, 58例患者完全治愈或病情明显好转, 6例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8例患者病情加重直至死亡, 总有效率为88.89%, 失败率为11.11%。结论 对于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整个过程进行严密的观察, 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 可以大大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减少死亡率, 临床疗效显著, 护理经验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危重症,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邵风民, 陈香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急性肾功能衰竭.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 20 (1) :32-34.

[2]程远娟, 常晓敏, 田淑侠, 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4) :2799-2801.

[3]刘旺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1) :106-107.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材料替代02-20

替代竞争02-20

电能替代02-20

元素替代02-20

替代性产品02-20

课堂替代02-20

无可替代02-20

替代燃料02-20

替代对比02-20

激素替代法02-2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材料替代 下一篇:课堂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