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mba的原因

关键词: 茶坊 展现出 使得 绘画

选择mba的原因(通用9篇)

篇1:选择mba的原因

MBA调查数据:中国MBA人才目前的薪资行情

最近某调查公司提供的一项MBA的薪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MBA人才全年薪水范围在10000元-256109元,平均年薪在88655元。而在取得MBA学位之前的平均年薪只有37227元。经过世界各国工商管理学院的长期努力,MBA教学为全球培养了大量的商业奇才和高级人才,而且也奠定了MBA人才的不凡身价。中国MBA人才培养还刚刚起步,但在中国经济一线已经活跃着一批MBA精英人才,他们的薪资收入状况虽然只代表着一少部分MBA,但已可略见一斑。

资料还显示:目前中国MBA人才总体薪酬水平还较低。如2000年中,按行业分,MBA人才的平均薪酬只有4841元/月;按岗位分,MBA人才平均薪酬只有4432元/月;按地区分,香港MBA人才的薪酬平均值为5350元/月,北京为3750元/月,上海为4000元/月,但也有奇迹出现:在刚刚毕业的北大国际MBA首批毕业生中,有人未毕业即已获得了年薪83万元的聘用承诺。据悉,全班几十个毕业生均已被跨国公司、国企大公司、IT及网络公司“订购”一空,平均年薪达到23万元。同样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近日举办的新一届MBA毕业生考场招聘会也呈现出火爆场面:有一半的MBA毕业生年薪即可达到10万元以上,而有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MBA年薪可达20万元-30万元。

中国MBA人才目前的薪资行情还没有完全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真正价值,这是因为:中国MBA人才产生结构的多元化所造成的,中国MBA目前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留学回国的MBA、中国国内大学培养的MBA以及以境外教育机构为主培养出的中外合作MBA学生(如中欧MBA)。

一般情况下,从国外留学归来或外籍的MBA人才被外企聘用的较多,年薪可达20万元-50万元,个别优秀的MBA出身的CEO聘用年薪也可达80万元-100万元;以境外教育机构为主培养的中外合作学院MBA人才也大受市场欢迎,其年薪也可达到10万元-30万元。个别优秀的也可创出50万元的年薪收入。国内127所大学所培养的MBA人才薪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质量参差不齐,悬殊很大。如清华、北大、复旦、上海大学等学校培养的MBA,市场受欢迎程度较好,而很大一部分学校培养的MBA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滥办MBA现象或滥竽充数混出来的MBA也不在少数。由于MBA教师质量、MBA教材质量、MBA学生质量尚未能达到国际MBA标准水平,目前国内产生的MBA人才薪资水平大部分还停留在低水平上,一般只在3000元-5000元的月薪水平上,这与国际MBA,尤其是欧美MBA的起薪水平差距高达10倍(欧美MBA毕业生起薪平均水平在5.5万-7.5万美元)。据了解,在欧美一些高校的MBA一毕业即会被猎头公司挖走或直接被跨国公司争相聘用,起薪在10万美元(年薪)以上的占了很大部分。而国内毕业的MBA除少数学校外,大部分毕业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并没有那么吃香,那些毕业后连外语也不通的MBA或从国企公费出来读MBA镀金的人,其薪水并没有如期望中那样大幅增长。

但是,有众多理由可以充分证明,中国MBA的薪水总体水准将会有较大幅度上升,中国MBA人才仍将供不应求,炙手可热。这是因为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中国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有许多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或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的人才进来,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才走出国门学习、工作及从事国际贸易等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很快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MBA,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繁荣发展期,高级人才十分紧缺,MBA人才的身价也会水涨船

报考MBA选择商学院三部曲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刺激了管理教育的需求,而1998年以来本科生扩招,这批学生于2003年毕业,至今已经工作5年左右,为MBA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另外,美国MBA报考人数呈现与其经济状况成反比的规律。基于此,有权威专家预测,2009年报考MBA的人数将增长20%。

一方面,社会人士对MBA的报考热情越来越高涨;另一方面,提供MBA教育的商学院越来越多,即使不考虑国外商学院,国内商学院也有很多选择。对于越来越多有报读MBA想法的人来说,如何选择商学院成了他们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虽然现在各商学院也都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单从网站或者宣传单上,我很难进行选择,因为太雷同,有些还比较空泛。”在银行工作了4年的郭先生打算近两年报读MBA,今年开始关注MBA院校的他显得很迷茫。一位商学院业内人士指出,选择合适的MBA院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很多因素,一定要从自身出发,认真考虑。

为什么读MBA?

选择MBA一定要目标明确,是在同行业谋求更大发展还是想开拓新领域?是边工作边学习,还是集中精力学习?是长期发展更重要,还是短期薪水提升更重要?开始想得越清楚,后面就会越顺利达到目标

想要报读MBA课程的人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读MBA的目的是什么?“有方向才能离成功更近。”2004年毕业于广州某院校MBA的林先生现在是一家民营企业总经理,他说,“选择MBA一定要目标明确,是在同行业谋求更大发展还是想开拓新领域?是边工作边学习,还是集中精力学习?是长期发展更重要,还是短期薪水提升更重要?开始想得越清楚,后面就会越顺利达到目标。”

从现在报考MBA的学员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带着问题以求知的心态去读MBA的人。这些人从未系统学过管理学知识,他们大都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获得了企业管理岗位的职位,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这些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凭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感到有必要去学习,去充电,以便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一些在工作中不太顺利或者遇到较大瓶颈的年轻人,为了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和更广阔的视野,他们选择MBA,期望以MBA为“跳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三是看中MBA这个庞大的同学群体的人,他们更看重的是,在名校结识一批未来的管理精英,为自己纵横商场建立更好的人脉关系

“今年7月,我们针对刚刚毕业的MBA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MBA学习,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尽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目前薪酬并没有立即得到提升,但他们在企业中的价值却得到了重新评估。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MBA真正的价值在于心智更高远。”谈起读MBA的价值,暨南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吴菁说。一位在加拿大皇家大学读过EMBA的学员说:“虽然读商学院能够认识一大批高层管理人员,但是为了结识关系而读MBA或EMBA这种功利的心态却并不好,更多的应该是自我智慧的一种修炼。”

是否到了最佳时机?

从事实际工作3年或以上,拥有中层以上管理职位的人适宜报读MBA。但一般来说,5年以上的更合适一些。有了工作经验就会视野开阔,也能理解一些管理理论。如果是工作经验达8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士,则适宜报读EMBA

有MBA业内人士总结说:“学MBA应该而且也只能是两类人,一是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急需拓展视野、丰富实战经验的人;二是有丰富实战经验,回头补足理论知识的人。MBA不适合那种白手起家、寻求基本常识的人。”大致说来,有可能成为好的管理者的MBA报考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认识;对所有学科都有兴趣,而且发展比较平衡;对于社会和外界环境的变动比较关心,并希望对世界、对社会有所贡献;愿意(并善于)和他人相处,并能够积极地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当然,如果有比较好的领导才能,有影响他人的天赋,就更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了。

“从事实际工作3年或以上,拥有中层以上管理职位的人适宜报读MBA。但一般来说,5年以上的更合适一些。有了工作经验就会视野开阔,也能理解一些管理理论。如果是工作经验达8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士,则适宜报读EMBA。”暨南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吴菁说。据她介绍,管理学院MBA学生平均年龄35岁左右,月薪平均水平为1万元,自主创业与中上层管理人士居多。

“具备改变现状、改变自己的意识也很重要,如果你还没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改变和完善意识,可能还不太适合读MBA。”中大岭南学院国际MBA教育中心院长助理张艳梅强调说。

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或者是不是排名靠前

如果你想清楚了读MBA的目的,也对今后的事业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并且自认为具备了读MBA的软硬件条件,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商学院。记住,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看它是不是最好或者是不是排名靠前。作为一个申请人,选择MBA院校时可以遵循以下四方面的原则:

首先,要看自己想选择什么样的同学,有的MBA院校的学生在来校之前报考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这些学生报考前可以了解这个院校以往的学生情况,是来自外企的学生较多,还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等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进行择校。比如,岭南学院里跨国企业的学员众多,华工则云集华南地区企业家等。

第二,考察学校的学术情况,包括学术地位,国际地位,主要的教学方法,著名的学者、教授,专业范围,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图书馆、计算机设施等的配备情况,学业负担是否沉重,竞争压力等等。更重要的是,各大学的MBA课程并非完全相同,会各自侧重于不同的商业领域,例如财务、市场营销或者国际贸易。

第三,看就业情况,包括往年毕业生的去向、薪资水平、就职行业和企业,以及是否对学员有职业发展上的帮助等等。

第四,衡量学习费用自己是否能够承担。不同商学院的学费等费用差别也很大。学费、书本以及计算机设备的费用,生活费和可能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等,都要在择校之前仔细弄明白。

最后要提醒的是,要看清楚该校对报考学员的条件要求以及复试要求等;为提高自己考中的几率,还是应该估计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建议考哪些经过自己半年的努力能够够得上的院校。

学费5万到12万不等,毕业后平均年薪18万。详细可见本站咨询

篇2:选择mba的原因

伊顿教授还说,目前中国国内衡量MBA课程的优劣,通常看它在国际权威杂志上的排名,比如说最具权威性的是美国的《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杂志。但是,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其实是“三大”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因为国际排名每年都会变化,而权威的认证机构有一套系统化的严格认证标准。

这三大认证机构分别是英国的AMBAS(国际MBA协会)、美国的AACSB(美国商学院促进协会)和法国的EQUIS(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这三大认证体系一般五到七年重新评估一次,比较严格完善,拿到其中之一全球基本通用,这也是唯一的三个被世界认可的认证体系。伊顿教授说,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多个MBA项目,但是能拿到全部三个认证的MBA商学院只有23个。

篇3:选择mba的原因

但是, ESP模式在MBA教学过程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笔者自从2010年开始承担MBA《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 发现利用ESP的教学理论无法有效地进行课程教学,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四届MBA学员的调查, 针对MBA教学的特点, 逐步修改了教学方法, 采用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气氛有了极大改善, 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效果比较好。本文旨在对比ESP和EGP二种教学模式在MBA英语教学中的差异, 并探讨EGP理论下MBA英语教学的模式

一、EGP适用于MBA教学主体

ESP模式在全国各高校方兴未艾, 其教学主体是本科阶段在读生, 该理论倡导的“教学单一性”适合本科教学实践。例如: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满足了专业要求, 对今后的专业深造, 以及专业应用都有极大的帮助。但是, 本科教学具有受众广泛和统一的特点, 即:学生群体人数较多, 一个专业的学生少则一百多人, 多至上千人。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 以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基础, 突出专业方向的英语应用, 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教学对象的统一, 有效地分配了教学资源。杜绝了过去各个任课教师在小班上课时重复讲授的资源叠加现象。以往小班教学模式迫使教师在不同专业, 不同教学主体, 讲授同样的内容, 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性, 弱化了教学主体的专业需求, 造成英语作为语言应用工具, 无法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应用中发挥作用的局面。ESP模式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兴起不无原因。

但是, 针对MBA商务英语教学, 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适用于大学本科阶段的ESP模式。MBA教学主体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首先, 相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 MBA学员人数较少。为了合理地控制教学过程, 保证教学质量, 全国各高校的MBA课程普遍采用了小班教学, 凸显“精英教育”的特点;其次, MBA特有的“案例教学”也限制了教学主体的人数。在教师介绍, 说明和演示国际最新的专业理论之后, 教学主体结合具体案例, 进行原因分析, 细节整合, 思路探讨, 以至形成解决或评估方案。教学主体的数量少是MBA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根本差异之一。

更为关键的原因是MBA教学主体的个体差异性。相对于ESP模式下, 大学本科英语教学主体的单一性而言, MBA的教学主体在专业环境和目的应用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以笔者任教的MBA2013级71名学员为例, 其中包含了工, 理, 文, 法, 医学甚至艺术方向的专业;从事诸如企业管理, 政务管理, 银行, 税务, 等各方面的工作;其英语水平各不相同, 英语专业八级和小语种同时并存;学习目标差别也很大, 学员中有的以继续深造为学习目的, 迫切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有的则是希望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甚至还有学员提出课程应该围绕商务沟通方法与技巧展开, 等等不一而足。面对“众口难调”的局面, ESP模式显然不能全部满足教学主体的学习需求。

二、EGP适用于MBA的教学目标

MBA不同于其他同等学位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案例教学”。学员集中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任课教师讲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的过程;然后, 学员将分组, 结合具体的企业案例, 进行个体和集体分析和讨论, 然后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交研究报告。MBA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员发现, 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方式是MBA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MBA商务英语教学应该摒弃ESP模式下教学目的的“细分”手段, 取而代之的是针对全体教学主体的共性, 而采用的统一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不应该围绕某个语法规则和应用, 或词汇的简单积累展开, 而应该以汉语和英语的互动规律为要点。“务虚而非务实”, 完全总结和概括了MBA教学目标。

具体说来, MBA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总结学员们在中学及本科阶段所学到的英语各种语言现象, 帮助学员们分析, 理解, 上升到理论高度, 然后结合工作, 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和具体交流任务, 迅速找到适用的对应语言结构和词语, 准确完成各种交流过程。《商务英语》课程的定位,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商业英语”。事实上, 其课程名称中Business不仅可指商业, 更包括了“正事, 重要的事”, 所以才会有Let us get down to business, 或America’business is to make business.“让我们谈正事吧”“美国的大事就是做生意”。所以, 从某种程度来说, 尽管MBA学员具有不同专业, 不同学习需求, 不同层次的学习背景, 但追根溯源, 其使用的语言基本相同, 主要都是正式语言, 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商务”。这就为我们在MBA商务英语课堂上采用EGP模式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现实基础。

三、EGP的具体课程实施

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中的general, 指的是“广泛的, 共同的共性的, 一般性的”。如上文所说, MBA商务英语的教学应该找到学生们的共性, 而不是异性, 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具体说来, 就是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联系, 熟悉并应用。例如:See you later.“待会见, 稍后见”这是我国绝大部分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英语句子, 对应的汉语也完全掌握。作为商务英语教师, 要给学员们提供思维方式, 即:抽象-总结-应用。其中把later抽象为状语, 在英语中常常位于句子的末尾;而汉语中状语常常在句子的开头或主语之后, 谓语之前。然后进一步总结, 该句常常在告别时使用, 省略了主语。“三年后学校见”, 在语言结构上和“待会见, 稍后见”几乎完全一样, 不同的仅仅是增加了地点状语, “三年”在逻辑概念上等同于“稍后”学员们能够轻松地翻译出See you at school three years later.通过对学员们都熟悉的句子的分析, 总结和应用, 能够大大提高学员们在各个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双语的转换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 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性所体现的思维差异也应该是MBA商务英语的教学重点。我国自古以来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中庸, 表现为“不偏不倚”, “既不……也不……”或“既要……也要……”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为广泛的逻辑连词;而英语思维模式具有单一性,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不是我的朋友, 就是我的敌人”。通过商务英语“务虚”的教学理念, 我们不仅要学习总结我国历史悠久的思维模式, 也要学习借鉴英语先进的思维方法。例如:“别碰我”, 开始讲解之前, 笔者做了实验, 发现绝大部分学员第一反应就是Do not touch me.事实上, 常用的句子为hands off.比较二种翻译, 不难发现, 第一种翻译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正向思维, 直接从语素的字面着手;第二种是英美人擅长的逆向思维模式, 而, 逆向思维正是解决我们的语言习惯带来的思维僵化的最佳方法。在具体语句方面, “不要迟到”不仅可以翻译成Do not be later.也可以翻译成Be on time.逆向思维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语言沟通问题, 更丰富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绝大多数MBA学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相当的语言能力, 之前的语言学习使学员们具备了较多的语言储备, EGP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能够激活学员们双语能力, 加快双语的转换速度, 并整体提高学员的综合语言能力。比较而言, EGP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MBA商务英语的教学特点。

摘要: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模式对MBA商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能够有效解决当前MBA商务英语教学中凸显的教学主体多样性的问题, 必将取代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成为MBA英语教学的主流理论。

关键词:EGP,MBA商务英语,教学主体多样性,ESP,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论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篇4:选择mba的原因

2007年1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在当日报纸上隆重揭晓了2007全球MBA百强排行榜。

在该榜单中,位居前3的分别是美国的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欧洲的伦敦商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分列第5和第7。中国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从去年排名第21位,一跃升至今年的第11位,排在亚洲商学院的最前面。

但从今年的榜单上来看,在全球百强商学院MBA项目排名中,其他中国商学院无一上榜,是个空白。而小小的新加坡,这次都有2家商学院进入世界商学院百强——新加坡南洋商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很显然,中国已是MBA教育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们有超过100家商学院和数十家合作学院提供MBA教育,每年有2万多名在校生攻读MBA学位。但为什么中国商学院上国际评比榜单还是这样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首先,中国商学院不太重视国际排名,没有投入专职有经验的人来负责这项工作。中国的商学院虽然起步较晚,但其中也不乏较为优秀的商学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学院各项条件的逐步完善,中国商学院完全有能力和参与国际商学院的评比,关键是要重视和抽出专门的人力物力,收集和统计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有人可能说MBA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是无法上榜的主要原因,但中欧商学院也是来自中国,这几年却年年上榜,越排越前。

其次,中国的商学院应该参加国际认证体系,如加入美国的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Equis认证体系和总部在英国的MBA协会。国际体系的认证,是提高MBA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项很重要的认证,就像企业要加入ISO14000体系的认证一样,是国际上公认的。

这次上榜的全球顶尖的100家商学院中,差不多所有的商学院都参加了上述3家机构中至少1家的认证,有许多甚至在3家都有认证。实际上, MBA教育本身就是从国际上引进的、與市场经济和国际化接轨比较密切的产物。如同中国加入WTO、参加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竞争一样,这对中国是一种提高,也是有好处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也如同中国参加奥运会一样,不参加国际竞争就不会得到提高。如果拒绝参加,则对中国的MBA教育起不到竞争和促进作用。

实际上,中国内地的商学院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一些顶级中国商学院已经启动MBA国际认证项目,朝着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6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MBA和EMBA项目均已获得总部在英国的MBA协会AMBA认证。另外,香港的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和城市大学都加入了美国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的认证。中欧、清华经管学院、长江商学院等都也加入了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Equis认证体系。

再次,中国在商学院的建设上,还可以参照国际评比标准进行一些改革。比如,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百年的MBA教学体系和经验进行新的设置,加快商学院建设,而不仅仅是把经济学院或有关的学院升格合并为管理学院。目前,中国已经有了一批有特色的商学院,也有了一批毕业后收入很好的MBA毕业生。但在一些评比的标准方面,如就业成功率上、收入的增长方面、师资的质量上、特别是学管理出身师资的数量上,还需加强。此外,外籍教师和国际学生的比例、学生的国际流动性、国际语言、国际交流、学院研究能力的排名及避免近亲繁殖方面等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中国商学院在全球排名上缺席,还有体制上的原因。商学院MBA的入学制度应该改革,政府和大学也应给商学院更多的自主权。例如,改革MBA的考试制度、人才引进、给予商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和财务支配权方面,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国外商学院的融资能力特别强,如《金融时报》2007年MBA排名的前10名商学院中,有8所商学院拥有至少2亿美元的捐赠资金,其中哈佛商学院拥有总共超过20亿美元的捐赠。

篇5:攻读MBA的原因是什么

MBA项目扩宽了战略学、组织表现和领导力的课程。虽然商学院的课程仍有强烈的定量要求,但就像斯坦福大学的院长Garth Saloner所说:“关于金融、供应链管理和会计等专业数量技能的知识,我认为它们在管理学教育中变的更加标准化,已成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

最好的学校在领导力和人际关机技能培训上有很高的优先权——斯坦福大学现在每年面向400名学生提供12节人际关系课,这个人数密集的课程成为了我们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二级学院仍在努力追赶,但这些领域的高质量项目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哈佛大学的Bill George说:“我不认为领导力可教,但我认为领导力可学。”比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将学生聚到一起,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缺陷,提供反馈并加强其对自我的认知。这些活动需要与传统理论非常不同的方法指导。

篇6:攻读MBA的原因有哪些

NO 01:更新知识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持续性的特点。对于考MBA的人,大多工作三年以上,有的甚至时间更长。工作期间大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知识的系统性已经缺失,专业更新速度慢。有些要走向更高的管理岗位,如果不是学习管理专业,那么学习MBA课程是最好的途径了。

NO 02:兴趣所在

不管本科阶段是否学习过管理方面的知识,只要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甚至将成为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那么,学习MBA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一句话:我喜欢,我选择!

NO 03:曲线救国

毕业后几年的人,年龄上和经济上处于最为尴尬的阶段,对于有志于取得博士研究生阶段入场券而目前没有时间或个人条件不允许的,更应该注意到MBA。因为,晚考不如早考,首先取得硕士学位也是必要的。虽然考MBA竞争相对激烈,但是比普研容易,而且能够在职学习,完全可以缓解当前的困境,条件一旦成熟,就可以攻读博士学位了。

NO 04:物有所值

教育大多是在职教育,即使不是在职教育,也完全可以到当地找到兼职。学费、工资、其他成本、时间价值、增值等等,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知识,很容易求得你的收益,如果为正值,为什么不上呢?妈妈早就对我们说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其他都是次要的!

NO 05:广结善缘

社会上流传MBA是“豪门盛宴”,学费动辄三、五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这本身就是一个“浪淘沙”的境况。如果穷人借钱去学,说明这人有志向、有抱负,当然要结交;如果富人去学,那么更应该结交了。陈安之说过“你的收入是你周围人收入的平均数”,冲这个原因,也要苦读MBA!

NO 06:重温旧梦

非常迷糊地含着辛酸的眼泪读完了本科阶段,大家都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就学会了理念,长了见识!有些同学已经完全忘记了曾经给他授课老师的名字。如今带者“富有(经验、金钱)”的皮回到学校,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们知道学什么,从哪里学,更会和老师打成一片!熟悉的环境,不同的心情,看看《廊桥遗梦》就知道MBA给我们这些人带来了什么。

NO 07:进步阶梯

世纪“四有”青年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很多有经验、有资历的,一起竞争,如果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恶劣的环境,要想自拔,真得想想办法。“渴了、饿了、困了,喝红牛!”,想升迁,找关系;想提薪,就跳槽;想学习,上培训;要升迁、提薪、学习,只有上MBA!

NO 08:创业摇篮

经验表明,MBA学员,更多的选择了自主创业,为自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MBA教育,从能力、经验、素质、知识、系统、关系、理念等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能够为自己的大理想插上翅膀,羽翼丰满,自主创业时就会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

NO 09:自我修炼

时间、工作、学习、金钱、家庭等等方面的压力对MBA学员是一个考验,使我们从心态上和个人素质上能够有很大的提升。在这里,你可以把不能说的话和同学探讨,把不能理解的问题向教授请教,把不敢于实践的东西在课堂上向观众演练,一项项突破,毕业时,能够让你心中空空,所有的烦恼、郁闷、压抑一扫而光!MBA教育,一个重要的讲究是熔炼团队,高傲的、官职高的、地位低下的等等,原来的身份不在存在,只有一个平等的身份——学员。当你找到了你的定位、角色,融入到团队时,你会发现,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你!

NO 10:满足虚荣

篇7:选择mba的原因

和普研相比,MBA的学费很高,并且不同的学校收费也不一样,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脱产学习,还可以选择在职学习,选择的空间很大,所以一定要有理性,比如选择在哪读书、采用哪种方式学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趋势来选择,因为MBA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家建立非常强大的人脉关系

二是不一定要脱产备考

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题目难度单调下降,如果不是对现在的工作非常不满意,不是基础非常差,不是已经铁定要上脱产班,那么就不要考虑脱产备考。三是建议报MBA辅导班

辅导班的作用非常大,一是可以了解联考的前沿消息。二是可以和同学建立学习联盟,交流经验,探讨考题。三是可以横向对比,找差距,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四是模考可以帮你查缺补漏,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适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时间安排(特别是综合能力),五是我们可以利用辅导班这个平台提前认识一些未来的MBA。所以辅导班在我看来是百利而无一害。

复习阶段: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备考初期老是觉得反正时间多的是,慢慢来吧。每天都在想,这个留着后面复习吧。到了复习的后期,就觉得时间不够了,压力太大,每天忧心忡忡不知该复习什么好,拿起英语书就想数学,拿起数学书又想英语,最后还不如玩去,明天再讲,到了明天压力更大。

所以复习初期制订合理学习计划很关键,这样可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我的计划是3+1的学习计划,所谓3+1就是三个学习计划(阶段学习计划,月学习计划,周学习计划),再加上一个时间分配计划。阶段学习计划

总的来说分为基础阶段、巩固强化阶段、冲刺阶段

篇8:论宋代绘画题材选择的原因

一、文人士大夫的主体地位

在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的背景下,士人阶层作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在管理国家的作用上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宋太祖有“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宋朝对士大夫的优待,使其有更高的地位及势力,并且宋朝对文官的招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朝皇帝对封建文化极为重视,容纳各种文化人才,形成了庞大的文化阶层。“整个士大夫阶段的社会管理和文化创造都处于最佳的历史时期” (1) 可以说,虽然市民阶层的兴起,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个力量,但真正处于主导地位的却是高高在上的不断扩大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享受着被市民阶层所推动的都市的繁华,却又对其俗气的一面颇为反感。士大夫在富足的生活层面上,想要追求更多的精神层面上的享受,随着他们的审美观的确立和完善,于是他们开始抛开世俗的生活,转而向更深的自然间的乐趣探索。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士大夫就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崇尚与精神抱负,这就使得他们渴望进入仕途,并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他们对于大自然又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想要渴望接近大自然,享受其中的山水林泉的惬意生活,但往往山水之志与仕进之途会成为相互对立的两种人生道路。北宋中期的卓越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郭熙就提出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代替隐逸山水间的解决之路:“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2) 这样山水画既可以使士大夫们安心从政,又可以游情于山水之兴中,不用隐居山林便可体味山水之趣,岂不两全齐美。这种寄情于山水的审美意识反映在艺术活动中,则是对内在的韵味、神似及内省的追求。这些文人士大夫并不像民间和宫廷画家那样以绘画为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业余爱好”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如苏轼就说:“为文也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 (3) 文人们多为寄兴抒情之作,并向往山林之间的自由,重天真清新的风格。虽然民间匠师的创造对士大夫绘画有一定影响,反映城乡生活的风俗画和节令装饰画被广大的市民所喜爱,但被文人士大夫们称之为俗而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文人们提倡以畅神适意、欣赏愉悦为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浓郁的人文自然色彩的绘画。

二、宫廷画院绘画的繁荣

宋初,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和平安定之中,贵族们奢侈的生活需要做些点缀,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他们精神上的需求。绘画作为重要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必会先得到上层社会的亲睐。皇帝、贵族们对书画发生浓厚的兴趣,对诗文书画的爱好已成风气,且有接触文学艺术的良好条件。其画院的建立就是为皇帝服务,装饰上层社会的生活,鸟语花香,山林秀水正好成为他们粉饰太平和装点奢侈生活的最好材料。统治阶层对美术的重视和爱好,使宫廷美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艺术活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宋代画家对写实能力的把握已加强,并对反应生活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随着画院规模的空前扩大,画家们的地位也日渐提高,画院授以画家相应的官职,并且其待遇十分优越。所以民间的画家也踊跃考入画院,来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这一时期的画家们都在锐意求新,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以适应新的表现要求。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画家大量地关注平民、关注生活,并将写实主义推向了高峰。民间出现的许多技巧卓越的画家,这些社会上优秀的画家,如郭熙、崔白、马远等都被宫廷画院所吸纳,宫廷画院在此时达到了鼎盛阶段,虽然画院开始把描绘的视野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各种题材都进行专门化的研究,画家们也创作出了许多传世的作品,但其中大量的创作则多以玩赏性的山水、花鸟画为主,显示了画院画家对山水画消遁隐逸、花鸟画赏心悦目之美的玩赏流连,花鸟、山水作为自然造化的审美对象,以其特有的形色声情,赋予人们以优美、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体现出宫廷美术转向玩赏化的特点。这也与进入画院的考试有关,往往上层统治者出的命题皆与古人诗句有关,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绘画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并非仅仅具有高超的写实技巧就可以进入画院,如何能准确而含蓄地表现出富于诗意的绘画境界,成了画师们所追求揣摩的关键。一味地去写实人物已经不能满足其画面中的追求,悠山静林的沉谧及清幽雅意的宁静美、花鸟鱼虫的活泼调皮更能体现出画面中意境之美。而且宋代绘画已超越了唐时的“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治目的,转而更多的是趋向于纯粹艺术之欣赏,其鉴赏之风因而极为盛行。随着画家们的审美趣味的深入,他们将越来越多的兴趣转向了自然山水

画院的繁荣发展,引领了这时期的艺术发展潮流,更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及价值取向,这也是最高统治者意愿的结果,往往社会中所谓的盛行,大都是由皇帝的喜好所影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之”,所以画院对自然题材的喜爱,一旦为皇帝批准之后,成为官家风格,就有更多的人去效仿,即使市民阶层的壮大,对生活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也不能与皇家所抗衡。描绘市民生活的优秀画家,如张择端、李唐、苏汉臣、刘松年等都是宫廷画院的画家,而民间的优秀风俗画画家很多也进入了画院做待诏,这也使得描绘社会生活为主的绘画作品得不到进一步发展扩大。

三、画论的发展及影响

绘画创作活动的活跃和收藏鉴赏风气的发展促进了对画史的研究著述,这一时期的画史著作也超越了前朝,参与其研究和品鉴的人员很多,许多士大夫就根据自己的所见及所感而进行绘画品鉴。由于对绘画鉴赏评论和研究的都是当时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如在画院供职的画家或是朝廷中的士大夫们,所以其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颇大。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追求的是玩赏化和欣赏化,而民间的画家们已形成了以写实的描写和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的创造宗旨。进一步讲在宋朝出现了以描绘现实生活为主的风俗画,风俗画的兴起及发展正是由于市民阶层的出现而壮大的,宋代的国民对绘画的热情是空前高涨,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也带给画家许多新的表现内容,而这一时期描绘社会生活的恰恰是这些风俗画家,他们创作了许多风俗作品,如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王居正的《纺车图》、苏汉臣的《秋亭婴戏图》、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李唐的《灸艾图》等许多作品,又如民间以善画小孩的为名的杜孩儿,善画村田乐的杨威,以画照盆孩儿著名的刘宗道等很多画家,皆采用的是以工笔重彩为主的现实主义的绘画技法。而“这一变化,仿佛催化剂一般,加深了以世俗民风为创造题材的民间画工与专以山水花鸟为题材的文人画家之间的鸿沟” (4) ,也反映了画工与画师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这一差别也体现在画论中。

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讲:“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 (5)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郭若虚认为自古以来的绘画传世之作都是名人雅士所作,其气韵之高而非普通画工日积月累的练习所能达到的。又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古画画意不画形” (6) ,指作画要画意而非仅仅是画形,他认为绘画和诗歌、文学一样,是一种抒情、达意的艺术,而非仅仅是传达事物形状的技艺。又苏轼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7) 以及人们熟知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8) 从中我们都可看出,苏轼强调的是意气,不追求谨细的描绘,从形上看,是写其大意,从情感上讲,则是画家主观情怀的抒发。这也无疑是对忠实于社会生活的民间画工的鄙视。又黄庭坚曾论道:“徐生作鱼,庖中物耳。虽妙于形似,亦何所赏?但令馋獠生涎耳。” (9)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仅止于事物的表层,所谓“巧言切状”,以“形”为“真”,而未能进入事物的深层意蕴。所以仅靠形似是无法达到韵的境界的,并强调作画要不俗,这实际上也隐含着一种否定画工画的意思。还有一些理论家也是站在绘画要传神达韵,而不仅仅是写实的立场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那些写实性强的、且“俗”的围绕民间的作品必将遭到那些文人画家的批判及鄙视,这也导致了描绘社会生活的作品得不到上层社会的认可而不能进一步发展至各个社会阶层。

宋朝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所飞跃的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为绘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统治者对绘画的喜爱与提倡、画院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市民的兴起都使得绘画成为全社会都喜爱的艺术之一,并为画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内容。通过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表现平民生活性的题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宋代可谓是达到了高峰。现实性强的风俗画更接近生活,接近广大的市民阶层,而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绘画发展的代表性题材是与它的局限性分不开的,也是与统治阶级的喜好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与此相对应,关于自然美的作品占据主流地位是有一定条件及原因的,以山水、花鸟为主的表现自然美的题材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并有着文化背景做积淀,所以导致了宋朝的绘画题材转向了以自然美为主,并越来越向更为成熟的写意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3]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4]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5]石训、朱保书.中国宋代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6]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济南: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 2000.

[7]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上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篇9:美国留学读MBA怎样选择院校

是否获得认证

美国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SCB)、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同为全球商学院三大权威国际认证体系。是去美国留学读MBA的同学需要考察的一个标准。获得认证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商学院迈向国际一流商科学府的`重要标志。

对TOEFL/GMAT的基本要求:

美国不同的商学院对GMAT/TOEF看重程度不一样,比如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非常喜欢GMAT 高分的学生,哈佛大学对GMAT不设最低标准,但是平均分也不低。选择时应该参照自己的实际分数情况决定。

录取比率:

录取比率最低的学校要数斯坦福大学只有7-8%,比哈佛大学竞争难度还要大。相比较而言,前10名学校录取比率较高的学校是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有18%-20%左右。

费用情况:

公立学校一般比较便宜,像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伯克利学院,印地安那大学商学院等,私立一般会比较昂贵,但是私立学校总体比公立学校在师资力量等方面要占优势。

奖学金的多少:

几乎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设立有发放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但是每个学校标准不太一样,而且有的学校还有一些特殊项目的奖学金,比如,哈佛大学每年有10个全奖是给来自大陆的中国留学生的,哥伦比亚大学去年新设了8个每年0USD的奖学金给来自大陆的中国留学生。沃顿商学院每年也有两个全奖是发放给来自国企或者政府,毕业之后会回到国内的学生。

院校推荐: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英语教学反思——游戏的处理与运用 下一篇:魅力教学魅力课堂——语文课堂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