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关键词: 不掉 废奴 受到 读后感

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精选14篇)

篇1: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在那个没有废除奴隶制的美国黑暗时代,让黑人们留下悲痛的记忆,就像一道永远除去不掉的伤痕。

这部小说,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对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民主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姆是一个勤劳能干的黑人,有一颗温暖友爱的心,却偏偏成为奴隶。他受到了多少耻辱,受到过多少困难!

有的白人也是有爱的,比如圣克莱尔先生、伊姓和小乔治,他们都有一颗仁慈、怜悯的心。愿意为黑奴着想,愿意和黑奴分享,愿意让黑奴自由……是呀!人人平等,你是人,我也是人;你没有理由压迫别人,你也没有理由被别人压迫,没有高低贵浅之分。没有任何“小思想”存在,就是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坚强起来,你和别人之间也可以用金子搭起一座桥渠……

黑奴的悲痛历史,永远地记在脑海,美国的黑奴制度,将永远不会重来。我为黑奴而感到悲伤,却又被他的坚持所打动了心,为他们不畏困难,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而感到羞愧。

小说宣传了__的宽容博爱思想,有推崇了母爱的伟大与神圣,是一部伟大的反努隶制宣言。

篇2: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其实这本书内最打动我的是伊莱萨带着孩子逃跑时的情景,那一段的细节描写十分细致,让我觉得眼前都是一片血红。光着脚跳过浮冰,这对于一个虚弱的.女子来说,几乎不可能做到,但她做到了。是什么样的情节让她变得这么勇敢?除了她对孩子的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惧。这是对债主的一种恐惧,她一定知道如果此时被抓会被打的体无完肤,所以她选择了放手一搏。

伊莱萨没了命似的逃跑,两个女工费尽心思地逃跑,这也显现出社会对于黑奴的瞧不起和轻视,正是这种轻视,使得汤姆忠心耿耿却惨遭厄运。

篇3: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一、弗洛伊德本能理论

心理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形成其独特的心理分析理论, 其中本能理论最为著名。弗洛伊德的论证结合了学术上的心理学考量和生物学思考。他发现人类行为处于不断重复过程中,这种重复是无可避免的。人这样的有机体,因本能固有保守型,也具有恢复原始无机物状态的倾向,即死亡。《超越快乐原则》是弗洛伊德后期主要著作之一,阐述了他本能理论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本著作中,弗洛伊德修正了早期的本能学说,提出全新的“生本能和死本能二分法”,即人具有死本能和生本能。在之前的著作中,他清晰地阐述“生物机能的主要动力是死本能”。后期,弗洛伊德意识到人类生命具有双重本能 :生本能和死本能二重性。

二、汤姆之死

2.1为谢尔贝一家而死

汤姆跟一般的黑奴不一样,他诚实、稳重又能吃苦,“把我的(谢尔贝先生)整个庄园管理得井井有条”。正因如此, 谢尔贝夫妇和农场上其他的奴隶都很尊重汤姆。然而,谢尔贝先生深陷财政危机,需损失一些财产和家里的奴隶才能缓解危机,他不得已同意与黑奴贩海利交易,卖掉忠诚的汤姆和乖巧的小哈里。当伊莉莎偷听这一消息后,将噩耗告诉汤姆,不同于伊莉莎带着小哈里的逃亡,汤姆选择留下来给主人抵债。

当时南方种植园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地方,成千上万的奴隶因繁重的劳作而死亡。汤姆深知当被卖到南方,他将会与家人永远分开,他可能会跟大多数奴隶一样被折磨致死。但忠诚的基督信仰使他甘愿走上通往南方的“赴死” 之路,不辜负谢尔贝先生的信任,为主人度过危机。汤姆赴南方之行,昭示着不幸的开始和死亡的逼近,内在的死本能使“所有的有机物质加速自我毁灭”,体现出一次精神式死亡。

2.2为伊娃而死

在汤姆前往南方船上,好心的南方奴隶主圣克莱尔的女儿伊娃买了汤姆。圣克莱尔是一位心善的奴隶主,女儿伊娃是一位善良而虔诚的基督教徒。然而,不幸降临,天使般的伊娃和仁慈的圣克莱尔在给予汤姆自由前相继死去,汤姆再次面临被卖掉的命运。伊娃临死前,汤姆曾向上帝祷告,他愿意替伊娃死,让伊娃活下来。愿意替他人而死的行为恰恰体现出弗洛伊德的理论,“生物有机体的主导力量是死亡本能”。

2.3为基督教精神而死

“我们屈从于死亡的状况已经满足,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所有的悲欢离合之后,永久的生活仍然属于我们”。在格雷的仓库,非人的对待不断折磨着汤姆。当格雷逼问汤姆凯西和艾米琳藏身之处时,他谨遵基督精神,宁可被打死,也没透露她们的行踪。而等待汤姆的便是死亡。在格雷的鞭笞下,汤姆奄奄一息,但他深信基督的力量,不惧死亡。这一次,汤姆为了自己信仰的基督精神而死,他的死本能促使内在有机体加速自我毁灭。

对于汤姆而言,世俗的死亡并不可怕,他信仰基督,相信灵魂的重生和自我复活。他为自己信仰的基督精神而死, 并相信能在天堂中遇到天使伊娃。坚信上帝始终与他站在一起,不会放弃他。他用基督灵魂感化他人,宽恕格雷的打手, 在濒死之际用爱唤醒了他们的良知。汤姆死前出现一副神圣的画面,一抹明亮的、光荣的(极好的)的笑容划过汤姆的脸庞,他说道“噢!爱,欢乐,和平。”

三、结语

《汤姆叔叔的小屋》以一场奴隶交易开场,以善良的汤姆之死结束。阅读作品时,读者留下了同情的眼泪,对奴隶制的愤怒、对奴隶的怜悯油然而生,拷问奴隶制带给了整个民族的灾难性后果。本文探究主人公汤姆的三次“死亡”, 汤姆身上体现出寻求回归到平静死亡状态的死本能的主导作用。汤姆为了谢尔贝一家而“死”、为伊娃求“死”以及为基督精神而死以其基督英雄主义暗示世人反对罪恶的奴隶制。这正是斯托夫人创作小说的目的,希望通过汤姆叔叔唤醒人们对奴隶的同情和对奴隶制度的批判。这本小说对当时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动美国的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的爆发。

作为虔诚的基督徒,汤姆认为死亡是通向永生的珍贵实际,死亡之际是表达对上帝之爱的最高行为之时。汤姆面对和接受死亡时的勇气,展示出超越死亡的意义,成为反抗罪恶的奴隶制度的有力武器。汤姆相信死亡并不意味着完结, 而能体现出神助的动力,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虽然肉体舍离,但可以追求更大的精神升华。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终点, 也为新生命的到来提供了可能,人的本能就是循环往复归于平静死亡、重获新生。汤姆接受死亡,超越肉体的死亡,在基督信仰中延续着自己的精神生命。

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谨遵基督教博爱的教义,为保护其他奴隶,奉献自己的生命。汤姆面对和接受死亡的勇气,已然超越死亡意义,也成为反抗奴隶制的有力武器。

篇4:《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轶事

哈里特比彻斯托(1811-1896)出生在美国东北部,也就是北方的康涅狄格州,是家里十三个孩子中的第七个。父亲是公理会的一个著名牧师。母亲在她5岁时就去世了o哈里特先是进了一所女子学校,接受传统的“男性”教育。离开学校后,她在哈特福德和辛辛那提教书,积极参加当地的文学界和教育界的活动。1836年,哈里特比彻和卡尔文埃利斯斯托结婚。卡尔文是牧师兼神学院教授,还是一位有名的圣经学者。这是他丧妻后的第二次婚姻。他鼓励哈里特从事文学创作,因为哈里特1834年曾出版过《五月花,或清教徒后裔人物、场景》,富有文学才华。随后在1842年的短篇小说集《马克梅里登》之后,比彻斯托一生创作二十多部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她1851年的反对奴隶制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亲身感触奴隶制的罪恶之后的激情之作。

比彻斯托从21岁开始在辛辛那提教书起,一直在这里住了18年。此地与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她平日就接触过一些逃亡的黑奴,并从朋友那里听说过奴隶的悲惨的生活情况。她对他们的命运深表同情,其中一个叫乔赛亚亨森的黑奴的命运深深地刺激了她。

乔赛亚亨森(1789-1883)出生于马里兰州查尔斯县“烟草港”附近弗朗西斯纽曼的种植园,一生下来,他的身份便是奴隶。他小时被卖给了伊萨克赖利。长到青年时代后,由于体力强壮又富有智慧,赖利让他做种植场的监管。22岁那年,亨森和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女奴隶结婚。亨森对赖利表现出最高的忠诚。当1825年赖利经济陷入拮据、遭到起诉时,他帮助绝望中的赖利,按照他的要求,领着18名奴隶步行去到肯塔基州戴维斯县的种植园,把他们交给债主。作为回报,赖利委他以更大的责任,并允许他做一名卫理公会的传教士。但是当亨森想以他所积蓄的350美元和原来赖利许诺再加100元的字据向他赎回自由时,赖利在字据上的100后面加了一个0,将费用改成1000元,并计划把他卖到南方去。亨森担心全家骨肉分离,便带着妻子和孩子们于1830年夏逃亡。他们穿越俄亥俄州和纽约,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定居下来。在这里,亨森成为非洲裔加拿大人社区领袖人物和一个传教士。他后又返回美国,帮助别的奴隶逃跑。亨森还在1842年创办起一座叫“美国英语学院”的非洲裔加拿大人的社团和工业学校,这两个机构已经成为逃亡奴隶的避难所。亨森曾多次去往英格兰,在那里为上流社会所接受。在他第一个妻子去世后,他与一位波士顿的孀妇结婚,最后于1883年在安大略省的德累斯顿去世。

亨森的自传《原来的奴隶、现是加拿大居民亲自叙述的乔赛亚亨森传》出版于1849年。读过亨森的自传之后,斯托夫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荡。她给华盛顿特区反奴隶制刊物《民族时代》的编辑甘梅利尔贝利写信说,她计划写一部有关奴隶制问题的小说:“我觉得现在,连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都可以谈论自由和人权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词原是被禁止说的…我希望每个能写的女人都不要保持沉默。”

另外给予她启示的还有反奴隶制斗士西奥多韦尔德和他妻子安吉丽娜格里姆凯及安吉丽娜的姐姐萨拉共同撰写、1839年出版的《现今美国的奴隶制:一千份亲身经历的证词》。斯托夫人说,书中对穿越俄亥俄河、从蓄奴的肯塔基州逃亡出来奴隶的采访录,也是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些情节的依据。

与此同时,斯托夫人又一次次走访南方,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奴隶制度下的惨状。

不久,在斯托夫人正好40岁的那年,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国家时代》周刊上发表,从1851年6月5日那一期开始,一直连载到1852年4月1日的一期,作者为此支付了400美元。作品最初用的副标题是“不被当人看的人”(The Man That Was AThing),但很快就被改为“卑贱者的生活”(Life Among the Lowly)。

斯托夫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序言”中声称:“本书旨在激发人们对那些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非洲人的同情;揭露了他们在奴隶制下遭遇到的种种不平和痛苦……本书所描述的奴隶制的罪恶,远不及难以形容的全部真相的一半。”(王岩的译文)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作者描写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艾莉查和她丈夫乔治哈利斯等不甘让奴隶主决定自己命运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作品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行为表现和内心世界,赞扬了一部分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奴隶主。小说告诉读者: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黑奴难逃死亡的结局,而敢于反抗的黑奴终会得到新生。

小说立即获得读者的广泛欢迎。于是,波士顿的出版商约翰·P·朱厄特与作家联系,将连载的小说出版单行本。很快,《汤姆叔叔的小屋,或卑贱者的生活》由约翰P朱厄特公司在1852年3月20日分两卷出版,首印5000册,每卷都配有画家查尔斯哈梅特比林斯的扉页设计和全页插图各三幅。不到一年,此书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销量,在美国卖出了300000册。到12月,销量开始下滑时,朱厄特又推出仅售375美分的廉价本来促进销售。作品在英格兰也卖得很好:1852年的第一版销出200000册。几年里,该书甚至卖出1500000册,虽然多数都是盗版。法语译本1853年在康布雷和巴黎出版。到1857年,此书已经译成20种语言。

篇5: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在本书的开始就先说了黑奴贩子和一位绅士的谈话,黑女贩子想要买一个拥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小孩子。而这段对话刚好被孩子的妈妈听到。她万分害怕,而他的害怕,也证实了当时黑奴贩子的可怕和当黑奴的艰苦。因为她的丈夫就是一个黑奴,为别人所有

我觉得,黑奴和他们的主人一样都是生命。单为什么那些主人们可以把黑奴占位所有,任意处罚,而黑奴就只能任劳任怨呢?是因为他们真的不如主人们吗?不是,是因为他们出身卑微,但是,出生的家境又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这个不公平的实际却活生生的把他们的好生活判了死刑。

篇6: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五(3)班 叶秋彤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讲述了美国黑人奴隶悲惨的命运,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任主人使唤,过着最低等的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心地善良,忠心耿耿,当他得知自己将被卖到海利手里时,他没有逃跑,因为他知道,他一旦逃跑,他的主人就会倾家荡产。在一次事故中,他救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将他从海利手里买了回来,可不久后,他的主人死了,于是,他又被拍卖给了雷格里,谁也没有想到汤姆的生命会在雷格里手里结束,他为了帮助凯茜和爱弥沙逃跑,活活被雷格里打死了。

篇7: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哲人说,名著只有反复读才能体会到书的精髓。我读《汤姆叔的小屋》已经有四五遍了,如今才能领略到几分滋味。

汤姆给我的印象,起初便只是一个“忠”字,忠于主人、终于上帝耶和华,忠于自己的信仰。他那份过于执着的教条的忠诚,让我有一种头皮发麻近乎窒息的感觉,在列格雷的铁鞭和狂怒的咒骂下,他依然平静地忠于主人,甚至当卡西夫人希望带他一起逃走时,他竟然拒绝砍死睡梦中的列格雷、拒绝逃走,他竟还劝卡西去相信上帝,去原谅、去爱糟蹋他们的魔鬼—列格雷。就因为列格雷是他的主人,他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上帝的指示去爱每一个人,至死不渝的忠于自己的主人,绝不背叛主人

主人再无情,汤姆也不会无义的。我不禁想尖叫,他的这份忠诚很恐怖,像寒冬里硬把炭火往人的身上泼,对待阴森冷酷的社会,没有反抗,只有顺从、只有忠诚,但这份感情并不会感化像恶狗一样的奴隶主,只会令他恐惧,进而令他疯狂地绞杀。所以那些像比干、伍子胥、寇准、汤姆这种忠诚,不仅不会有益于苍生,反而会使恶人更猖獗,使社会更黑暗。其实有时候像中国儒学和黑奴们所信仰的所谓忠诚未必是什么好事。

篇8: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讲的是十九世纪生活在美国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

书中的丽莎我很欣赏,她是位美丽、善良、勇敢的奴隶,当她得知自己心爱的儿子哈里将要被赛尔比先生用来抵债卖掉时,她毅然决定带着哈里逃离,即使被可恶的黑人贩子黑利追到了俄亥俄河,丽莎抱着孩子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跳上河面上密集的浮冰前行,奇迹般地越过俄亥俄河,逃跑成功。从这里我知道黑人奴隶不甘愿被主人随意的摆布,他们非常渴望自由。

汤姆叔叔是个善良、正直、忠实的黑奴,也是一个虔诚的__徒,然而我不喜欢他,甚至觉得他很愚昧无知。他支持并帮助丽莎母子逃走,自己却甘愿被主人卖掉,替主人还债。最终被卖给极端凶残的雷克手中,汤姆叔叔原本是有机会逃离的,有机会改变自己悲惨命运的,然而他却心甘情愿地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为保护黑奴凯西和艾美顺利逃离,汤姆叔叔最终被冷酷、暴力的主人雷克活活打死。我很气愤,汤姆叔叔,你为何不逃离呢?难道你不向往自由生活吗?

篇9: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1

《汤姆叔叔的小屋》讲述了黑奴汤姆的悲惨命运:汤姆一家本来是在一个和谐的家庭当奴隶的,可因为这家主人经济短缺,于是把他卖了,汤姆的新主人叫黑利,在运输途中又被黑利卖了,第三个主人挺好的,主人的女儿伊娃也很喜欢他。但伊娃不久之后就患病而死了。可想而知,汤姆又被卖了。新主人十分粗暴,有两名女仆——凯西和艾默玲不堪忍受折磨逃走了。奴隶主逼汤姆说出她俩的逃跑计划,汤姆宁死不说,奴隶主大发雷霆,汤姆死在了他的手下。

汤姆是多么渴望自由啊!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呀?在汤姆被黑利带走的时候,主人的儿子答应会把他赎回来;伊娃临死前也说:“让汤姆叔叔获得自由吧!”我有个问题:“为什么黑人要当奴隶?为什么要分主人和奴隶?”人因该是平等的呀。汤姆太善良了,和他一起卖的都逃走了。汤姆说:“我是主人最满意的奴隶,如果我逃走了,那整个庄园都会被卖了的!这个代价太沉重了!”汤姆真替人着想啊!他是一个善良·勇敢·正直的教徒。

现在黑人不用当奴隶了,真是太好了。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2

在世界文学史上,如果说有哪一本书的影响大到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那一定非《汤姆叔叔的小屋》莫属了。1862年,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了这部小说的作者——女作家斯托夫夫人时,盛赞她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的战争的书”。《汤姆叔叔的小屋》只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作者用无比真挚以及犀利的言语,对罪恶的奴隶制进行深恶痛绝的控诉,并告诉看的每一个人: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

在这部小说里,黑奴汤姆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不平等的场景在小说里不出不在。这都让我们知道,平等的对待他人有多么的重要。平等对待他人,对所以人一视同仁的人,在社会上已经非常少见了。平等对待他人,是要对上级不溜须拍马,平等的对待下属,不为钱,不为利,像竹子一样挺拔。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真,善,美的品质。这就是本洗涤心灵的“圣经”!

看完这本书,能得到的不止是一个道理,而是一个人生。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3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女作家毕彻斯托夫人的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是一本令我感动的好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黑人奴隶汤姆叔叔的故事。小说中的人物众多,作者重点抓住了人物特征,细致刻画人物形象,把每一个人物都描写的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汤姆叔叔善良仁慈,正直忠厚,任劳任怨,乐于助人,无私地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伊莱扎善良聪慧,勇敢执着,不畏艰险,她用伟大的母爱保护自己的孩子;天使般的女孩伊娃善良纯洁,充满爱心,善解人意的她有着美丽的外表和美好的心灵,她用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所有的人。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闪烁着美德的光茫,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汤姆叔叔。汤姆叔叔虽然是黑人,没读过多少书,但他懂得的做人道理却很多。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正直善良,要有爱心,要知道感恩,回报伟大的母爱,更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勇敢地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4

今天,我细细品味了一本经典名着——《汤姆叔叔的小屋》。看了这本书,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汤姆,他忠心耿耿,全身心维护主人利益。另一个是哈里,他和他的父母,历经艰险,最终成功地抵达加拿大。

这本书中,汤姆的遭遇令人同情。在奴隶们纷纷逃跑的情况下,他自己没有逃跑。他从小就忠顺于主人,甘愿听从主人摆布。在这期间他被转卖到新奥尔良,成了奴隶主海利的奴隶。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汤姆救了一个奴隶主的女儿的命,孩子的父亲从海利手中将汤姆买过来,为主人家赶马车。

不久主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杀死。于是汤姆又被拍卖掉了。从此,汤姆落到了凶残的奴隶主莱格利手中。莱格利经常任意鞭打奴隶们。汤姆忍受着痛苦的`折磨,最后为了帮助两个女婢逃跑,汤姆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他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之前的主人来买汤姆,但是汤姆最终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

看了这本书后,我从汤姆叔叔身上看到了善良、能干,还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5

《汤姆叔叔的小屋》讲述了黑人被解放前对人的迫害,塑造了一个个不同性格的黑人形象,如百依百顺的汤姆和不安于现壮的乔治夫妇。也塑造了一个个不同的努隶主形象,如具有怜悯之情的希尔比夫妇,心恨手辣的雷格里。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伊娃。

伊娃虽然出自白人家庭,但是由于父亲的重陶,所以对黑人并没有偏见,能以一个孩子的童真正视整个世界,汤的在人们眼里是一个工具,换钱的商品,但是在伊娃眼里他是一个好朋友,所以汤姆对于这样一个小主人,他心甘情愿地为她付出。

伊娃说过“如果我的死能让黑奴结束灾难,我愿意去死!”当她离开时最担心的是黑人的命运。伊娃小小年纪就束了命,但她毫不畏剧,始终对死亡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伊娃是一个天真,可爱,善良的女孩,她把自己的头发送给家里的黑奴,希望自己走后父母不会忘记那些黑奴。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6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汤姆叔叔的小屋》,感受非常深。

这本书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主要讲的是两个黑奴不同的遭遇,塑造了忠诚友善但逆来顺受的汤姆和勇于反抗奴隶制的艾莉夫妇等形象。读完这本书我非常憎恨奴隶主买卖人的行为,人是不应该自由的吗?怎么被买来卖去呢?而且我在第六章看见了一句话:“让黑人成为奴隶,这是上帝的旨意,他们本来就低人一等。”这句话使我非常愤怒,无论什么肤色的人不都应该是平等的吗?为什么黑人就要被买来卖去呢?在这本书里我很喜欢一个人物就是坚强的汤姆叔叔,他被卖到烈格雷家,烈格雷经常毒打汤姆叔叔等奴隶。而且经常让汤姆叔叔干最累的活,后来汤姆叔叔没烈格雷打伤了就去了天国。我喜欢汤姆叔叔的仁慈、坚强、善良。

我读完这本书感觉现在的我们非常幸福,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用的好。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7

我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感受到了黑奴们的辛苦,这本书讲的是:有个黑奴,名字叫汤姆,他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他一次又一次被拐卖,最后死在一个奴隶主的皮鞭下。而黑奴乔治一家却选择了逃跑,最终获得了自由。

虽然汤姆叔叔很善良,但还是死在一个奴隶主的皮鞭下,奴隶主觉得汤姆干的很出色,决定让汤姆当一名监工,奴隶主马上让汤姆去好好教训一个身体虚弱的女人,汤姆不肯为虎作伥,奴隶主火了,使劲地用皮鞭抽打他,这样,汤姆叔叔就永远离开了人间。

我觉得乔治一家做的对,因为当时他们选择了与奴隶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才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以前,在美国,白人把黑人当牲口一样对待。可是美国总统林肯却看不惯了,他把所有的黑奴都给解放了,让他们自由。

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人人平等,和平相处,互相帮助,不要再有剥削和压迫。

篇10: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我从汤姆叔叔身上看到了善良、能干,还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尽管莱格利经常任意鞭打奴隶们。汤姆忍受着痛苦的折磨,最后为了帮助两个女奴逃跑,汤姆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他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之前的主人来买汤姆,但是汤姆最终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

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 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体会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范本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小学400字

★ 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个人读后感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周园园

★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 汤姆叔叔的小屋好词好句

篇11: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当我看到一个凶狠的白人农场主把他们像商品一般买来时,我的头脑里立即浮现出了悲惨的画面,并且感想:当初这些黑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啊!他们就像牛马一样给人干活,甚至有些黑人为了逗农场主开心而自相残杀,自愿作白人惩罚黑人的工具。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现

篇12: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汤姆叔叔被卖给烈格雷后,就一直在拾棉花,有一次,汤姆叔叔和烈格雷的太太一起拾棉花,它们两个都把自己的棉花给了别人,这件事让烈格雷知道了,他把汤姆叔叔找来狠狠的打了他几鞭子,然后,让他打烈格雷的太太,他不答应,因为他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所以他宁愿自己挨打也不打太太,烈格雷听了非常生气有狠狠的打了他几鞭子。又过了几天,烈格雷忘了锁后门,他的太太见了,就去找汤姆叔叔,想和他一起逃出去,汤姆叔叔不走,太太没办法就自己逃跑了,烈格雷知道后,就去找汤姆叔叔,汤姆叔叔不说,烈格雷就活活把他打死了。

这篇的小说写的是美国旧社会的黑暗,和奴隶的凄惨生活。

篇13: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书中有好几个情节让我难以忘记。艾莉沙背着他的孩子拼命逃亡时,她的勇气与大胆多么令人敬佩。她体内仿佛注入千百倍力量,使她能鼓起勇气跳到离河岸很远的一块浮冰上——那是铤而走险的一跳,不是疯狂或绝望到不顾性命的人是绝办不到的。于是被对孩子无私的爱鼓舞,她又跳向下一块浮冰。跌倒,跳跃,滑倒,再跳;那是多么惊心动魄,仿佛在梦中一般。从中我看到了母亲对孩子那执着的爱。母爱真的是最伟大的。

这些情景深深地感动了我,它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母爱、善良、高尚的品质。尽管整个故事由于哈里这样残暴凶狠的奴隶贩子和李格里这样丧心病狂的奴隶主染上了污点。可您要知道这个世上有好也有坏;有善良也有邪恶;有纯真也有狠毒。我要说我同情这些肮脏的人,他们失去了最为珍贵的一些东西——朋友、关怀、理解……他们会自食其果的,可悲!

这是一个悲剧,它以好人和坏人作为分类,然而整个故事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真实感人,深入读者内心,给人无尽的感觉。而污点是掩饰不了善良的,汤姆叔叔、伊娃、圣·克莱尔先生、谢尔比夫妇、乔治等人们都给我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使我非常开朗,深刻明白了自己应该作个怎样的学生,怎样的人。

篇14:中学生《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躺在家里那舒适的床上,怀里抱着《汤姆叔叔的小木屋》,津津有味地读着。看到精彩的部分,我不禁佩服起作者,怎么能有这样妙笔生花的手法!

这本书主要写了汤姆叔叔从谢尔比先生家到圣克莱家做仆人的经历,尽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转变,可汤姆叔叔始终是那样的诚实,那样的忠诚。抒发了作者心里的敬佩以及对“黑奴制”愤愤不平的心情,也让我意识到了平等的重要意义,加深了我对“和平”的理解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汤姆叔叔那诚实的力量,让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小芳的诚实。有一次,小芳犯了错误,虽然与我无关,但我不知道怎么,心里很害怕她把事情推到我的身上。可是没有想到,她自己却承认了错误,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当时心里就觉得一股股的暖流在涌动。

诚实的力量真的可以感天动地,就像那句名言一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我们都做一个有着优秀品质的诚实的人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肖申克的救赎》中学生读后感200字 下一篇:中学生读名著西游记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