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关键词: 等式 方程 苏教版 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共11篇)

篇1: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资料

一、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议程的解。

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3、解方程就是运用了等式的性质。

二、确定位置

1、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 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分数及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3、真份数、假分数及带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带分数。

六、找规律

沿一个方向平移后得到的规律:

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数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1 沿两个方向平移后得到的规律:

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横向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纵向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

七、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八、圆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3、圆周率: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叫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它的近似数3.14

4、圆的周长C= d 或者 C=2 r 直径d=C÷

半径r=C÷÷2

5、圆的面积S= r2

9、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0.5

27=0.875

813135=0.25

=0.75

=0.125

=0.375 0.625 44888111=0.1

=0.05

=0.04 10202510、与2-20各数的乘积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56 3.14×8=25.12 3.14×9=28.26 3.14×10=31.4 3.14×11=34.54 3.14×12=37.68 3.14×13=40.82 3.14×14=43.96 3.14×15=47.1 3.14×16=50.24 3.14×17=53.38 3.14×18=56.52 3.14×19=59.66 3.14×20=62.8

篇2: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1. teach English 教英语 2. a lot of students =lots of students 许多学生

3. What about...?= How about....? ....怎么样 4. an English teacher 一位英语教师

5. write stories 写故事 6. work at home 在家工作

7. help sick people 帮助生病的人 8. a factory worker 一个工厂工人

9. make sweets 做糖果 10. a lot of sweets 许多糖果

11. a nice car 一辆漂亮的小汽车 12. make cars 制造汽车

13. so many cars 这么多汽车 14. fly in the sky 在空中飞

15. I wish 我希望

【句子】

1.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你的爸爸做什么的?

2. My father is a teacher. 我的爸爸是个老师。

3. He teaches English. 他教英语。

4. He has a lot of students. 他有许多学生

5. What about your mother? 你妈妈呢?

6. Is she an English teacher too? 她也是个英语老师吗?

7. She’s a writer. 她是个作家。

8. She writes stories. 她写故事的。

9. She works at home. 她在家工作。

10. My father is a doctor. 我的爸爸是个医生。

11. He helps sick people. 他帮助生病的人。

12. My mother is a factory worker. 我的妈妈是个工厂的工人。

13. She makes sweets. 她做糖果的。

14. Who’s that? 那是谁?

15. There are so many cars. 有那么多车。

16. Your father can’t go now. 你爸爸不能走了现在。

【语法知识】

1. 如何询问他人的职业

1)What does + 某人 (your father, David...)do ?

He / She is a / an +职业(farmer, teacher, doctor...)

例如: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doctor. 你爸爸做什么的? 他是一个医生。

还可以这么问他人的职业:

2)What is + 某人?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爸爸做什么的?

3)What’s somebody’s job? What’s your father’s job? 你爸爸做什么的?

2. 询问“你”的职业

1) What’s your job? 你是做什么的?

I am an English teacher. 我是一个英语老师。

2)What do you do? 你是做什么的

篇3: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 藉外论之”, 后人解释为“寄寓之言”。寓言常常借简短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 被称为“穿着外衣的真理”。针对寓言的文体特征, 本课设计从语文的角度, 采用想象、表演、品悟、复述、创编等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进入寓言情境, 感受寓言的言意特色, 玩味寓言的言语方式, 学习寓言的个性表达。如此依体而教, “是什么就教什么”, 寓言教学才更有个性, 更有语文味。

【教学流程】

一、唤醒记忆导入

1. 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谁讲给你听的?你知道他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2. 这也是作者伊索写这个故事的目的。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伊索和他的著作《伊索寓言》?

3. 这一课, 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三个故事, 分别是——《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 通过耳熟能详的故事《狼来了》唤醒学生的记忆, 强化认识寓言是一种故事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 激发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

二、多样方式品读

1. 展开想象读故事—— 《牧童和狼》。

(1) 《狼来了》其实就是——《牧童和狼》。 (出示:“狼来了!狼来了!”) 故事里, 牧童最后悲惨的结局其实与他的叫唤有关。他前后叫了几次?每次叫唤时, 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相同吗?请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答案。

①交流:前面几次叫唤时, 他心里会怎么想?

②最后一次喊叫呢?你能想象当时的情形吗?他的表情、他的叫喊声。

③小结:想象让简短的寓言故事更丰满具体, 更生动形象!

(2) 可现在他再撕心裂肺地喊叫, 在人们听来都与前面几次是一样的。那是因为—— (出示寓意: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 也没有人会相信。生齐读)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常会有一些空白, 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本段教学, 紧扣牧童前后几处叫唤浓墨重彩, 想象当时的情形, 体会特定情境中特定人物的情感色彩、心理感受,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寓言情境, 触“言”感“意”, “意”由“境”生。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了寓言鲜明的形象性。学生越是具体而完整地感受故事形象, 就越能深刻领会寓意。)

2. 变换角度读故事——《狐狸和葡萄》。

(1)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个故事。

(2) 出示: (狐狸) 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但是白费劲。

①请用刚才的“想象法”丰富这个故事的情景。

②狐狸够葡萄是不是就这几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想尽办法”去想象和感受狐狸为吃到葡萄而费尽心思)

③在讲述故事时狐狸用的这么多方法是不是都要讲出来、讲具体呢? (引导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最大特点——短小而精练)

(3)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都失败了, 狐狸感到“无望”, “无望”就是——绝望, 感觉没有了希望, 所以他只好转身离开, 边走边回过头来说—— (出示:“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 不好吃。”)

①这句话狐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 用怎样的语气说的?你也这样说说。

②指导朗读:加上语气词“哼”, 读起来会更有嫉妒时酸溜溜的感觉。 (学生练读, 指名读)

③言由心生, 这句话让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狐狸?现在你又会对它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语气词“哼”走入狐狸的内心, 品味出它的酸葡萄心理)

④所以, 作者这样说—— (出示寓意:有些人无能为力, 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你读懂了吗?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4) 小结:换角度去读寓言故事, 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

(设计意图:不同的人读同样的寓言, 会有不同的认识。本段教学, 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所描绘的形象和表达的故事寓意后并没有止步, 教师继续引领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品味。如此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 注重多向思维训练, 启发个性表达、独特见解, 能使学生在模仿概括新寓意中创造、积淀言语智慧, 其效果远远胜过学一则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学, 学生会越学越聪明。)

3. 借助表演读故事——《蝉和狐狸》。

(1) 这个故事中也有狐狸,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2) 故事里的狐狸是怎么夸蝉的?先轻声读读它的夸赞, 再想象它当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待会表演出来。

学生表演练习。

②师生共评:狐狸当时是这样夸的吗?眼神是这样的吗?表情、声音、动作呢? (引导学生用崇拜的眼神、满脸堆笑的表情、甜甜的甚至发腻的声音、前倾谄媚的举动来表演狐狸)

③小结:表演, 能使寓言故事“活”起来。

(3) 蝉有什么反应, 上当了吗?读读书上的描写。 (出示:蝉察觉其中有诈, 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 猛地扑了过去)

理解“有诈”。

②当狐狸看到有东西从树上落下时, 它会怎么想?

③当它扑过去, 发现只是一片树叶时, 它又变成了什么样儿?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它的样子。

(4) 出示:“朋友, 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 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 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①这时蝉说话了, 它当时和狐狸是怎么说的?读读想想, 在它的话语前加上恰当的提示语, 然后再读读, 读出蝉的语气。

②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蝉?它为什么没有像《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那样上当呢?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蝉的智慧)

③所以故事最后写道—— (出示寓意: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④从蝉身上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 你还想说什么?请用句式“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说说你的感悟。 (引导学生对比被骗的乌鸦进行思考和总结)

⑤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你从它身上又获得什么启示?也用一句话精练地总结一下。

(5) 一则寓言能让我们悟出这么多独特的感受, 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正如《伊索寓言》的译者所说—— (出示:《伊索寓言》之所以能有如此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使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读者, 在阅读每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的同时, 能获得不同的启发和智慧。生齐读)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式学习方式, 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习方式, 适合寓言故事的教学。用生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再现故事, 能使学生内化文本语言, 与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对寓意自然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悟。借助表演, 还可启发学生抓住文本的矛盾处、微妙处、关键处, 察言会意、涵泳品味、明意赏言, 从而收获不同的启示。)

三、复述寓言故事

1. 《伊索寓言》真有意思 , 请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则寓言绘声绘色地复述出来, 复述时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2. 学生复述, 师生评议。

3. 读了这三则寓言故事, 你觉得《伊索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4.交流、总结特点: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主人公大多是动物, 但讲述的是人类的故事;结尾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揭示寓意。

5. 作业:把寓言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父母听。

篇4: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  蓝花

2、4、6、8…双数  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  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5个环节认识周期规律,即“五探”。“一探”通过男女生“比比谁记得住”的游戏,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找规律兴趣。“二探”通过情景图,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体验周期规律。“三探”你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吗?学生通过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四探”通过第38盏、第39盏是什么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方法,得到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五探”通过一组实践操作“摆棋子”再次探究并形成清晰完整的周期概念,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通过“五探”学生对周期问题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5: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1.《望月》一课中有血多描写月亮的古诗名句,请你写出其中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同学们,从这册书中我观赏了(无锡惠山)的美丽景色;欣赏了(维也纳)的优美音乐;了解了(火星)的秘密;认识了(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什么样的人);知道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懂得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于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的道理。

3.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4.《七律.长征》的作者是,全诗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开,表现了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从三个“飞向”我体会到(战士们拯救人民群众的急切心情)。„„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四个哪里让你体会到了(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在整诗中起了(总领全诗)的作用。

7.司马迁用了(13)年时间写成了(52)万字的《史记》。我知道这本书中的几个故事:(李广射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8.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我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9.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是浩如烟海)。

10.他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我认识了(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命运坎坷)的阿炳,(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11.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还了解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如:大禹治水(勾践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其中《郑和远航》的故事,我能用(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12.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她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还是(一座用音乐装扮起来的城市)。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所以说维也纳是(音乐知都)。

14.《埃及的金字塔》一文,胡夫金字塔留给你的印象是(宏伟精巧);金字塔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埃及的象征);像金字塔这样象征一个国家的建筑很多,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我们走到哪里,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山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下的河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给荒山野岭带来的巨大变化,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小动物生活无忧无虑的情景。

4、小鸟抖动彩翼,_______________。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在茂密的树丛中,____________________。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想到我国的植树节是在每年的_____________。

《只拣儿童多处行》

5、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颐和园比作_______________,把孩子们比作___________,说明孩子的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更是直接说明了孩子的多。

6、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______,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就是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给它_________,花儿和儿童一样,在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舒展出_________________,使出

__________。这时候,自己________,别人看着__________。

走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几棵________,开满了______的这__________,不留

________,阳光下就像_____________ ……最后这句比喻句把____比作___,可以看出海棠花

_________。

《早》

9、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鲁迅先生书桌上“________”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先生有许多经典名言,你能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吗?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两首》

10、《游园不值》的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一首赞美()(季节)的诗。诗中

写诗人去游园恰逢主人不在,从诗题中的“__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从诗中“_____________”一句

也可以看出来。但作者并没有扫兴,因为他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宿新市徐公店》是()代诗人()写的。这道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和

()的生动场面。前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态描写,表现

了诗人赞美__________,后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态描写,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的喜爱。像这类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请写两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圆飞天》

12、中国首次飞行太空的人是()。他乘坐“神舟”5号飞船于()年()月()日飞

向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留下了()。中华民族千年的()

今朝终于成真了!

13、杨利伟在茫茫的太空中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披着(),()在大陆和海洋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一会儿

()。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景色十分迷人。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14、人们把火星叫做地球的“____”,是因为它们同样有____,同样有____,同样有_________,同样是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但是因为火星_______________,所以火星没能留住水。“集

体大逃亡”正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景,这个词用了_____手法,这样写让我们觉得更形象、更生动。

《克隆之谜》

15、克隆是指()。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叫“”,是()国科学家在()年克隆出来的。

《海伦 凯勒》

1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的作品,也是她的自传。她是一个()的人,一生却

写下了14部著作。她这种()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像这海伦这样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如(、等,我也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与

困难作斗争。

<二泉映月>

18、《二泉映月》是一首用———(乐器)演奏的乐曲,它是家住——的一位名叫——的艺人创作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认为他是一位————————的人。

他想起了_____,想到了______,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变成了____________,从琴弦上____。

月光照水,________,乐曲___________,____ 而又____,____ 而又____。阿炳用这____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_______,他爱那

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和远航》

20、从()年至()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共出洋()次。在本文中,作者详写了第()

次出洋,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的。

21、郑和远航,()之大,()之长,()之广,达到了()。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

民(),也开阔了()。郑和出使,()

2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中,“发愤”指。司马迁是这样发愤的:。课文赞扬了司马迁。

《秦兵马俑》

23、这篇课文生动地描绘秦兵马俑()、()和()的特点,反映了

(),再现了()。

24、兵马俑不仅______,而且____,______。这段话在文中起到________ 的作用。秦兵马俑

________地____ 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____、____的宏伟气势。……这在____的雕塑

史上是________。

25、金字塔在埃及的首都__________的沙漠之中,它是____________ 坟墓。因为

_________________,所以称为金字塔。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写了金字塔很____,加点的句子

写法可以更_____________。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____,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

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了金字塔很____,加点的句子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之都维也纳

27、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如茉莉

28、这篇课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______之间的相互关爱,有如茉莉花一样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这种感情的____ 之情。

29、在母亲眼里,爱如茉莉,______________;在我的眼里,爱如______。__,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启蒙》

30、母亲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启蒙教师,“启蒙”______的意思。“月光启蒙”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母亲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1、从《月光启蒙》一课中,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歌谣,课余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歌谣。

《谈礼貌》

1、本课通过三个小故事,说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这三个小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____________,学会____________,恰当地_____________,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_______,社会生活________。

因为礼貌待人,可以______;可以_____ ;可以___________。

《长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这两句诗中,“逶迤”的意思是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诗句中把______比作细浪,把 ——比作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两个重大的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翻过雪山后

_____ 的心情。全诗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总起,向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翻越________、________,巧渡_______,飞夺____,勇过___……诗中“_______ ”一词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的英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本文按______ 顺序写了过草地时红三军团因为________,彭德怀忍痛把________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他爱________更爱________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__________的精神。长征过程发生的动人的故事还有许多,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大江保卫战》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飞向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___________,在簰洲湾,他们给_______________……本文是一篇_,记叙了_______________的动人场面,热情赞扬了___________ 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军民______________。

1.山下的河水。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 果园拥抱。(3分)

2.走进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开满了 的淡红的花,这 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 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 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句话中,作者把 繁花 比作 飞泉。

对,就是 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 浇水施肥,花儿 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 感召下,以 旺盛的生命力,舒展 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只捡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孩子身上散发出来的朝气,生机勃勃,能让我们感受到春天。

3.要珍惜,要,做“。这“东风第一枝”是指 努力向前,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能虚度年华。由此,我还能想到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这《宿新市徐公店》。两位诗人分别是 宋 代的 叶绍翁 和 宋 代的 杨万里。请分别默写两首诗:

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诗人:叶绍翁朝代:南宋诗人:杨万里朝代: 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来到了二泉。,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 那淙淙的流水声 萦绕在 他的耳畔。他想起了 师父说的话,想到了自己 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 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 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 沉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 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 人的音符,从琴弦上 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 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 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 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 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 而又 起伏,恬静 而又 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 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 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 惠山的清泉,他爱那 照耀清泉的月光

6.默写:《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 毛泽东。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分别把五岭山脉、乌蒙山比作 细浪、泥丸。全诗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开的。

7.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飞向 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 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 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 等待了近九个小时 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 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8.这子方》。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宋代诗人 苏轼 和 杨万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 苏轼朝代: 北宋诗人:杨万里朝代: 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篇6: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资料

一、听写词语并改错:

体操 选手 国际 首届 考试 木箱 固定

手套 询问 治疗 痛哭 意外 承受 急切

二、多音字: 弹

三、近义词:

优秀——优良 顽强——坚强 探望——看望

敬佩——敬仰 急切——迫切

四、反义词:

坚强——软弱 简单——复杂 屈服——反抗

开始——结束 永远——暂时

五、知识要点:

1、用“询问”、“意外”造句。

2、从桑兰身上,我懂得了:人只要坚强的面对,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3、桑兰具有: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雪儿

一、听写词语并改错:

剩下 鸽子 捡拾 哀伤 飘飘悠悠 任何 祝福向往 艰难险阻 忠实 传递 盼望 施展 托起

二、多音字:

便 划 转 圈

三、近义词:

明媚——明丽 哀伤——悲伤 忠实——忠诚

施展——发挥 飘飘悠悠——飘飘荡荡 传递——传送

四、反义词:

哀伤——快乐 忠实——背叛

篇7: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一、抗击沙俄入侵 ---------------雅克萨之战

早在明末,沙俄一直侵略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并占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康熙帝多次派员交涉无效。1685年和1686年,清军两次在雅克萨战胜俄军,俄军被迫同意和谈。

中俄于1689年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俄东段的边境地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

二、台湾回归祖国

17世纪,荷兰和西班牙入侵我国的台湾。后来荷兰人打败了西班牙人,独占台湾,一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大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三、清朝疆域

清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经营,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清朝

幅员广大,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规模。

第20课 明清的科学技术

一、明代的长城与明清紫禁城

明代的长城是明王朝与北方民族冲突的产物。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300多千米,被世人称为“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

明清时期,北京成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位置,是一组设计严谨、宏伟壮丽的建筑群。

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医学家,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在世界医学领域有

很高的的学术地位。

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科学技术专家,写成了名著《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作者重农工、重实学的思想。

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徐光启是明末农学家,写成农学巨著《农政全书》,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

第21课 明清的文化艺术

一、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明清时期还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其中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最为突出。

二、绘画和戏剧

明朝绘画有浙派和吴派之分。清初画坛以石涛和朱耷为代表的“四僧”最有创意。清朝中期以郑燮、金农等人最有影响,号称“扬州八怪”。明清时期最有名的戏剧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三、《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修成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

★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资料

篇8: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英语复习资料

单词:

1.uncle

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

2.aunt

姑妈;姨妈;伯母;婶婶;舅妈

3.cousin

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

4.mum

妈妈

5.dad

爸爸

6.tall

高的

7.short

矮的 8.cute

可爱的

9.Mrs

太太,夫人

10.Mr

先生

11.Miss

小姐

12.he

13.she

14.it

15.she’s=she is 她是

16.he’s=he is 他是 17.it’s=it is

它是

词组:

1.2.3.4.5.6.my cousin

我的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 my aunt

我的姑妈/姨妈/伯母/婶婶/舅妈 your uncle

你的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 your mum

你的妈妈 very tall

非常高 Mrs Wang

王太太

句子:

1.This is my cousin.She’s cute.这是我的表妹。她很可爱。

2.Is this your uncle? Yes.He’s tall.这是你的叔叔吗?是的。他很高。3.She’s my aunt.She’s also tall.她是我的阿姨。她也很高。

4.She’s very small.她非常小。

5.Hello, Mrs Wang.你好,王太太。

6.I like them all.我喜欢他们所有人。Unit 2 I have a rabbit 单词:

1.rabbit

兔子 2.hamster

仓鼠 3.dog

狗 4.cat

猫 5.have

有 6.white

白色的 7.small

小的 8.big

大的 9.brown

棕色的 10.too

也 11.fat

胖的 12.mat

垫子

13.on

在……上 14.look

词组:

1.have a rabbit

有一只兔子 2.a big hamster

一只大仓鼠 3.big and fat

又大又肥

4.a white cat

一只白色的猫 5.a brown dog

一只棕色的狗 6.look at my cat

看我的猫 7.on the red mat

在红色垫子上

句子:

1.I have a rabbit.It’s white.It’s small.我有一只兔子。它是白色的。它很小。2.I have a dog.It’s brown.It’s big.我有一只狗。它是棕色的。它很大。3.I have a hamster.It’s big too.我有一只仓鼠。它也很大。

4.I have a cat.It’s big and fat.我有一只猫。它又大又肥。

5.Look at my cat.It’s on the red mat.看我的猫。它在红色的垫子上。

Unit 3 It has a short tail 单词:

1.bear

2.giraffe

长颈鹿 3.monkey

猴子 4.tiger

老虎 5.tail

尾巴 6.neck

脖子 7.long

长的 8.short

短的 9.zoo

动物园 10.in

在……里面

11.has

(与it, he和she连用)有

词组:

1.2.3.4.look at…

看…… a short tail

一条短尾巴 a long neck

一个长脖子 in the zoo

在动物园

句子:

1.Look at the bear.Oh, it has a short tail.看这头熊。喔,它有一条短尾巴。

2.Look at the giraffe.Wow, it has a long neck.看这只长颈鹿。哇,它有一个长脖子。

3.Look at the monkey.It has a long tail.看这只猴子。它有一条长尾巴。

4.Oh no!

哦,不!

Unit 4 Autumn 单词:

1.apple

苹果 2.pear

梨 3.orange

橙子 4.pumpkin

南瓜 5.potato

土豆 6.autumn

秋天

7.cool

凉爽的,凉的 8.so

这么,如此 9.what

什么 10.these

这些 11.those

那些

12.are

(与we,you,they,these和those连用)是 13.yellow

黄色的 14.pig

猪 15.round

圆的 16.juicy

多汁的 17.sweet

甜的 18.love

喜爱 19.eat

词组:

1.2.3.4.these apples

这些苹果 those pears

那些梨 so big

这么大 love to eat

喜欢吃

句子:

1.These are apples.They’re red.这些是苹果。它们是红色的。

2.Those are pears.They’re yellow.那些是梨。它们是黄色的。

3.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 pumpkins.这些/那些是什么?它们是南瓜。

4.It’s autumn.It’s cool.现在是秋天。很凉爽。

Unit 5 Have some juice, please!

单词:

1.juice

果汁 2.yogurt

酸奶 3.sandwich

三明治

4.tart

蛋挞,水果挞 5.cupcake

纸杯蛋糕 6.have

吃,喝 7.some

一些 8.snack

点心

9.yummy

好吃的,美味的 10.please

11.with

和…… 12.tea

词组:

1.2.3.4.5.6.7.8.9.have some juice

喝些果汁 like juice

喜欢果汁 like tarts

喜欢蛋挞 apple juice

苹果汁 orange juice

橙汁 have some snacks

吃些零食 for me

给我

this sandwich

这个三明治 two tarts

两个蛋挞

句子:

1.Have some juice, please!Thank you, Yang Ling.I like juice.请喝一些果汁吧。谢谢你,杨玲。我喜欢果汁。2.How about you? Juice? Yogurt? Yogurt, please.你呢?果汁?酸奶

酸奶

3.Have some snacks, please!

请吃些小吃吧!

4.Thank you, Mrs Yang.谢谢你,杨太太。

5.Mmm…This sandwich is yummy!

这个三明治真美味!

6.I like tarts.我喜欢蛋挞。

7.Me too.我也是。

Unit 6 We like our school 单词:

1.2.3.4.5.read

识字,读书 write

写字 school

学校 our

我们的 game

游戏

词组:

1.go to school

上学 2.every day

每天 3.read and write

读书写字 4.sing and dance

唱歌跳舞 5.play games

做游戏 6.have fun

玩得开心 7.at school

在学校

8.like our school

喜欢我们的学校

句子:

1.W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我们每天上学。

2.We read and write.We sing and dance.我们读书写字。我们唱歌跳舞。3.We play games too.我们也玩游戏

4.We have fun at school.We like our school.我们在学校过得很快乐。我们喜欢我们的学校。

Unit 7 Let’s clean up!

单词:

1.clean

使……干净 2.table

桌子 3.chair

椅子 4.desk

书桌 5.door

门 6.window

窗户 7.phew

哦,唷

词组:

1.clean up

打扫,扫除 2.clean the table

擦桌子 3.clean the chairs

擦椅子 4.clean the desk

擦书桌

5.clean the door and window

擦门窗6.clean the armchair

擦扶手椅

7.my dear friend

我的亲爱的朋友

句子:

1.Let’s clean up!OK!让我们大扫除吧!好的!5.Clean the table, please.请把餐桌擦干净。6.Clean the chairs, please.请把椅子擦干净。7.Clean the desk, please.请把书桌擦干净。

8.Clean the door and window, please, 请把门和窗擦干净。9.Well done!干得好!

Unit 8 My dad is a doctor 单词:

1.doctor

医生 2.cook

厨师 3.teacher

教师 4.nurse

护士 5.farmer

农民 6.worker

工人 7.student

学生 8.help

帮助 9.people

人们 10.feel

感觉 11.day

白天 12.night

夜晚

词组:

1.help people

帮助人们 2.feel well

感觉好 3.day and night

日日夜夜

句子:

1.My dad is a cook.我的爸爸是一名厨师。2.My dad is a doctor.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

篇9:四年级下学期苏教版语文复习资料

保护--破坏 干净—肮脏

善良—丑恶 沉重—轻便

2、踌躇—果断 忧患—安乐

灵巧—呆板 创造—模仿

黝黑—白净 赞扬—批评

3、平稳—波动 偶尔—经常

安静—喧哗平静—激动

糟蹋—爱惜 乏味—有趣

4、可爱—可恨 赞许—指责

清凉—闷热 怀疑—相信

清澈—浑浊 舒畅—郁闷

5、容易—困难 感激—抱怨

承认—抵赖 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6、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

精湛—生疏 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 善良—凶恶

7、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 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 松散—紧凑

8、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破坏—保护 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 敏锐—迟钝

9、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 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 提高—降低

10、和平—战争 卓越—普遍

沉寂—喧闹 黝黑—白皙

流畅—阻塞 遵从—违反

11、骄傲—谦虚 完整—残缺

坚硬—柔软 糟蹋—爱惜

有限—无限 失望—希望

12、宽阔—狭窄 清晰—模糊

温暖—寒冷 明白—疑惑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13、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现 责备—表扬

公开—秘密 固执—随和

14、特别—一般 明亮—暗淡

细致—粗糙 舒畅—难受

坚毅—动摇 容易—困难

15、成功—失败 悲惨—幸福

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

凶恶—善良 违背—遵从

16、明白—糊涂 下降—上升

伸—缩 闲—忙 稀—密

17、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18、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笑逐颜开—愁眉苦脸

篇10: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1.铅笔淡彩画可以先用软铅笔画好底稿,再涂上轻淡的水彩或水粉色,干后再用软铅笔加工。也可以先涂上水彩或水粉色,再用铅笔添画加工。

2.一般绘画构图有三角形构图、井字形构图、S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稳定,井字形构图严谨,S形构图流动,满构图显得热闹丰盈

3.横向构图一般左右两边不对称,在颜色、人数、动态、面积等方面既有变化,又要互相呼应和协调。作为主体的正面人像一般画在纸的中间偏上,并占据画面的大部分。上下左右的景物一般不对称,配景和颜色为衬托主体服务。

4.采取斜线构图的形式要有主次、疏密的变化,主体间相互呼应,给人生动有趣之感。

5.艺术规律不是教条,它随着实践而不断被发现。物体无论简单或是复杂,都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形体组成。

6.版面的设计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要防止凌乱;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彩朴素的,别显得暗淡。

7.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风景。建筑、街道、车辆;草地、河湾、树林,都吸引着发现美的眼睛。用你独特的视角和发现以及喜爱的方法写生风景或创作风景画。

8.用水粉色调浓稠的浆糊能画出油画般高低不平的笔触。

9.在装饰画创作时注意点、线、面的元素,黑、白、灰的层次和夸张变形的手法。

10.古代画家为了表现对大自然的丰富感受,创造了各种不同的点叶法和各种皴法。用简单的线条来描绘对象时,要注意线条的轻重、粗细、虚实变化。

11.从原始的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千奇百怪的面具都是虚构出来的脸,我们可以尽情发挥、大胆描绘。到民俗博物馆可以欣赏到各种民间面具。

12.古老的傩戏是历史、民俗、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结合体,傩戏面具是面具艺术的瑰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和藏戏面具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3.在视觉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红色让人兴奋、蓝色让人沉静„„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应。用色彩来表达人的情绪,酣畅淋漓、痛快尽兴。用点线、形状、色彩表达特定情绪或性格。

14.干脆利落的折线表示果断,轻松柔软的曲线显示出温和,涌动喷发的色

块象征着热烈。

15.欣赏各种包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分析研究各类包的不同款式和结构。

16.从江河到大海,船像一条纽带,把五大洲连接起来。从原始人的独木舟到今天漂洋过海的万吨巨轮,人们在水上行走的历史是漫长而伟大的航程。

1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能造出漂亮的木船。到了汉代,造船业走向成熟。宋代,我国的造船业走在世界的前列,明代发展到了顶峰。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帆船,长约140米,宽约60米,是当时射界最大的万吨巨轮,曾远航非洲东海岸。

18.羊皮筏是黄河流域的原始渡河工具,竹筏和木筏也是最古老的船。19.我国自行制造的大型油轮,长约330米,宽约60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的面积;高约70米,相当于11层楼的高度。全船只需30多人,实现了智能化航行。

20.我国唐代已在大型舰船上设有数个“水密隔舱”,它保证了船在航行中部分船体即使受损进水,也能继续航行,这项伟大的发明是对世界造船业的巨大贡献。

21.五千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的先民用芦苇等自然植物扎制成大型的帆船,再涂上沥青等防水材料,成功进行了远航。

22.中国传统织物和刺绣图案中,民间节日社火表演中都有神话和寓言的内容。纸版画《螳臂当车》就是寓言故事

23.无论粗狂、夸张,还是简洁、概括,非洲雕刻都充满了土著生活特有的强烈节奏和奇异气质,以古代雕刻为主体的非洲艺术、与西方艺术、东方艺术共同构成世界艺术宝库三大瑰宝。疏密有致、夸张变形是非洲雕刻的显著特征。非洲精美的铜、木、象牙雕刻震惊了世界,改变了“非洲是个缺乏文化的蛮荒之地”的错误观念

24.非洲铜雕的制作,是先用黏土做雕塑,干后在上面涂抹一层蜡。蜡干后,在上面糊一层黏土的外模。外模干后,在上面开一个小孔,将它们在火中焙烧,待蜡融化时迅速将铜液灌进去,铜液冷却后,将外泥模敲掉,铜雕就做成了。

25.非洲木雕选取红木、乌木等优质木材,先用斧子等工具砍削出大轮廓,然后再精雕细刻。非洲雕刻中的形象都来源于生活,但又和真人真物不完全一样。

篇1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2. (历时3年)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是纬线。

4. 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5.最长的纬线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成北半球和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6.七大洲指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7.四大洋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8.亚洲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9.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6600多千米;亚洲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热带雨林)。

10.世界上的人,根据他们的外表特征,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人种虽然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

11.亚洲大陆是黄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欧洲大陆是白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非洲大陆是黑种人集中的地区之一。

12、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又叫(水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蓝色是(大海),陆地是(黄色),白色的涡流是(云彩),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大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手拉手环绕地球站一圈。

13、(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

14、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位于(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位于(澳大利亚)的(珊瑚礁一大堡礁)是(最大最长的礁)。

15、目前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多的国家有(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在众多国家中面积分别排在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 中国 美国 加拿大)面积不足一百平方千米的小国有(梵蒂冈)、(摩纳哥)、(瑙鲁)。

16、(非洲)国家最多,有(53)个国家(6)个地区。(南美洲)国家最少,共(12)个国家,(1)个地区,亚洲国家位居(第二),(南极洲)没有国家。

17、美国人既有(白种人),又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他们的祖先分别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还有本地(土著人)。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因式分解 下一篇:定语从句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