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共14篇)
篇1: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黑堡中心小学512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管理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特举行本次校园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一、安全疏散演练活动的目的
1、使全校师生熟悉我校的紧急疏散通道。
2、增强我校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我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尚存的问题以利整改。
二、活动规则:
要求在疏散活动过程中做到快、静、齐,秩序井然,没有拥挤和打闹现象。
三、活动时间:
1、动员:5月8日
2、各班训练:5月11日
3、正式演练:5月12日(大课间)
四、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疏散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王进京 职责:指挥调动各行动小组进行疏散、救援工作。副组长:李乾佑 职责:协调指挥各行动小组进行疏散、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疏散引导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信息收集组。
(一)现场疏散引导组
组长:李乾佑 组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如需紧急疏散,须及时按规定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组织人员疏散。
(二)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占彬 组员:宋立明 职责:负责广播播放、电路控制、灯光照明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通讯联络组
组长:韩超 组员:王瑞芳
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的联系,保障指挥部各种指令顺利到达相关部门。
(四)信息收集组
组长:庞淑娟 组员:张晓靖、夏梦雪
职责:负责发布紧急疏散信号和解除紧急疏散信号,记录演练起止时间,广播引导学生有序疏散,拍摄活动相片。
五、演练程序
1、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响起,计时员开始计时,各楼层楼梯及集合点负责人马上到位,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按指定路线快速有序地走出教室。
2、各班撤出教学楼后到指定地点迅速集合,清点人数并向联络员老师汇报。
3、联络员、计时员向指挥中心汇报各班撤离情况。
4、解除紧急疏散信号(吹哨一次),停止计时。
5、领导小组组长总结演练情况。
6、各班按顺序回教室总结演练情况。
六、活动要求与注意事项 教师:
1、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活动的动员,讲清活动的意义和要求,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班主任要抽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班主任及各岗位上的教师听到紧急铃声后,要迅速到位,打开并抵住门,指挥学生次序单队撤出。
4、演练时,班主任跟随学生一起疏散,注意观察、发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做好总结。
5、各组教师应做好相应的工作,各司其职,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学生:
1、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但是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教室过道两边学生先出,二楼四年级、五(1)班靠左下东楼梯,六年级、五(2)班靠右下西楼梯。
2、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3、撤离过程中,如有擦伤、碰伤等情况出现,应先撤到安全地带后再找保健老师进行包扎、治疗。
4、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处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后由领导处理。
注:
1、各班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和带领学生撤离。若事发时是科任教师上课,则由科任教师组织学生撤离,待班主任到位后方可到指定岗位执勤。
2、紧急情况,指定负责人不在场时,其他人员应负责指挥。
3、在正常情况下,必须按照规定从右边上下楼梯。
4、撤离时出现突发事件由相应的楼层楼梯负责人负责处理,并即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黑堡中心小学
2015.5.7
篇2: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为使广大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并通过此项演练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
二、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演练时间
5月9日8:00(暂定 )
四、活动对象
营东小学全校师生
五、活动地点
营东小学校园
六、活动预案及职责分工
1、演练步骤
①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②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
③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2、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集中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3、东校区具体安排:
(一)班主任、数学、语文老师跟班。
(二)班级撤离路线
篇3:城轨车站火灾应急方案模拟演练
近年来, 随着各地的经济快速增长,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进入高潮期, 轨道交通具有高效的运载能力以及便捷的乘坐方式的优点, 因而成为带动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地铁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以及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重要场所, 在发生事故时, 必须能够保证旅客安全、迅速的进出车站。以上海为例, 自1995年7月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运营以来, 截止2012年年底,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计12条, 车站共计282座, 路网运营线路总长达455 km。上海轨道交通投入运营以来, 客流量以年均超过两位数的百分比大幅度增长, 轨道交通成为极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轨道交通在交通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轨道交通事故也在日益增加。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以及发生火灾事故时乘客能够安全逃离至关重要, 因此,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方案需要不断改进,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方案的演练模拟也不可或缺。
2 研究内容
收集并熟悉现有火灾应急方案和相关规范;收集国内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发生火灾的案例并对各个案例进行分析;针对具体车站, 绘制车站平面图并设计火灾应急方案;对方案进行演练、比较、分析和评估。
3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处理方式
3.1 地铁火灾的特点
1) 人员疏散困难。地下站台阶层级多, 逃生距离长, 地下空间迂回曲折, 检票闸机和隧道两侧墙壁障碍物多, 严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容易造成踩踏事件。2) 电气设备多, 监控要求高。在过度交通建设中, 大量使用各种电气设备, 还有通信信号、广播电视、电气设备配电线路和信息数据通信布线系统密如蜘蛛网, 极易发生电气火灾, 火灾会沿着线路迅速蔓延。3) 烟气扩散迅速。火灾发生后, 由于列车运行产生的活塞效应, 会使烟雾在短时间内迅速充满站台层、区间隧道等区域, 严重影响人员安全。4) 排烟要求高。轨道交通内部空间大, 火灾发生后, 一旦机械排烟设施无法正常运行, 现有消防移动排烟装备无法满足迅速排烟需要, 容易造成烟热积聚, 对逃生人员影响很大。5) 救援难度大。火灾发生后, 受轨道交通出入口少、地形复杂、运行频繁、客流量大、浓烟积聚、能见度低的制约, 火情侦察困难, 通信联络不畅, 救援行动展开困难。同时由于事故性质、燃烧部位的不确定性, 难以及时、准确调派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处置灾情。
3.2 地铁车站火灾分类及处理方式
1) 区间内发生火灾。当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 必须用设在车站两端的事故风机向隧道内输送新风。向隧道内输送新风的原则是:使乘客向迎新风方向疏散。车站开启事故风机必须根据控制中心环控调度的命令执行。一般由近火灾点的车站送风。2) 车站站台发生火灾。大系统站厅层新风管、新风管的连室外新风管段、站台层排风管、排风管的连室外排风管段开启, 回风管、新风管其余管路、排风管其余管路关闭。开启全部的热排风机及相应的电动组合风阀。回排风机开启, 空调机组开启。人防管路全关闭。屏蔽门开启。3) 车站站厅发生火灾。大系统站厅层排风管、排风管的连室外排风管段开启, 排风管其余管路、回风管、新风管关闭。关闭热排风机及相应的电动组合风阀。回排风机开启, 空调机组关闭。人防管路全关闭。
4 研究现状
4.1 国外地铁火灾应急现状
国外地铁火灾案例举不胜举。发达工业国家经过了较为惨痛的事故教训后, 开始注重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研究。目前研究较多的内容有:对特定案例进行分析, 研究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对在火灾发生时产生的各种危害性因素进行预测和计算, 制定现场逃生方案。同时, 一些发达国家还确立了相关明确的法律, 规定地铁建筑、车站、车辆必须为不燃材料;地铁电气设备, 包括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等必须绝缘良好、防过热、防超负荷、防水;地铁电气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或更新等;对重要地铁站的特殊防火管理措施;定期对各地铁站的消防安全和设备检查。
4.2 我国地铁火灾应急现状
我国对于城市地铁火灾事故应急方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国内专家对地铁火灾事故、火灾应对措施、疏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较其他国家, 我国对城市地铁火灾应急预案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 尤其是在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人员疏散、火灾报警机制的处理、建立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理论等方面还不成熟。
在设施与技术方面, 我国城市地铁的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设备较为齐全,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地铁自身的防火系统和控制指挥系统会对疏散和逃生起着关键性作用。虽然国家在防灾减灾上的投入在逐年增加, 但是与国外相比, 依旧有很大的差距。
5 应急预案
5.1 站厅设备用房发生火灾
值班站长岗:通知值班员到现场确认, 并开启相应消防设施;保护现场, 维护秩序, 设置警戒区;收集情况汇报按上级指令操作。车站值班员岗:及时向总调所、公司调度、区域站长、警务站等相关部门汇报;确认着火点, 火情, 正确开启消防设备;严密监视车站, 保持信息畅通;根据总调所指令, 办理列车接发作业;做好《行车日志》及各时间节点的记录工作。服务中心岗:听从站长安排;保护好票款;注意值班员广播。站务员岗:加强站台防护, 防止乘客跌落轨道;服从值班站长安排。
5.2 站厅、站台层发生火灾
值班站长岗:通知值班员到现场确认, 并开启相应消防设备;通知值班员开启AFC紧急按钮, 并通知值班员拨打120, 尽快抢救伤员;组织人员对乘客进行疏散, 抢救伤员, 控制现场;保护现场, 维护秩序, 设置警戒区;寻找证人证据;收集情况汇报按上级指令操作。车站值班员岗:不间断进行广播宣传, 告知、安抚乘客;根据站长指令调整AFC售检票设备的运行状态;密切注意各类设备运行状态。服务中心岗:停止加值等一切业务, 并将票款转移至安全地点;及时打开专用通道门, 引导乘客从专用通道及闸机进行疏散;注意值班员广播。站务员岗:立即关闭自动扶梯, 加强站台防护, 防止乘客跌落轨道;服从安排;用小喇叭引导乘客以正确方式根据逃生标志疏散。
6 结语
轨道交通系统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为城市建设提供种种便利的同时, 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突发事故隐患, 特别是火灾事故对现有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 加强地铁场所的火灾预警和防范, 合理地在地铁场所中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熟悉火灾应急方案的演练模拟流程, 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财产和设备损失, 对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发生火灾的案例, 分析了地铁火灾的特点, 对地铁火灾进行了分类, 并探讨了火灾的处理方式, 主要对城轨车站火灾应急方案的模拟演练进行了研究, 以提高城轨车站工作人员对火灾事故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轨道交通,火灾事故,应急方案,演练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消防总队.上海轨道交通灭火救援对策研究指南[Z].
[2]方从明, 杨文学, 汪键.香港地铁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J].都市快轨交通, 2006 (5) :1-3.
[3]张岚.地铁车站火灾事故分析及应急救援[Z].
[4]朱海燕.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篇4: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演习安排
1、开好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开好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篇5: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二○一○年九月一日修订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
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为切实做好学校的防震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特举行一次地震避灾演习。本演习方案模拟泉州市发生7级地震,通过学校的应急反应,检验学校地震应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本次演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震发生时的避震,第二部分是震后紧急疏散,第三部分是自救互救。通过演习让师生知道发生地震如何正确处置,练习地震发生后如何保护自己,怎样去救别人。
演习时间:2010年9月 演习地点: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学 演习对象:敬德中心小学全体师生 演习目的:
⑴学校防震应急处置能力 ⑵学校师生逃生、自救、互救
一、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演练指挥部:
指 挥 长:黄喜文(副校长)副指挥长:黄爱军(副教导主任)
黄天生(副教导主任)成 员:黄传加(总辅导员)
黄世昌(总务报账员)
篇6:幼儿园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地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幼儿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撤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在园全体幼儿
3、时间:2013年12月17日10:10分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幼儿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在台阶上推拉、冲撞、拥
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和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级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演练程序
(一)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各班级主班老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二)紧急疏散演练 第二遍警报响起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依次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注意事项:
A、遵循就近有序的疏散原则。小班中班要走快、大班稍中班慢些。
B、按照准确的逃生方法有序进行演练。
教师领队,幼儿排两列队伍,分班依次快速、安全撤离,不能争抢,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c、各班老师清点人数,分别向园长汇报
七、园长做简单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疏散时的注意事项:
A、提醒疏散的幼儿不出现惊慌与骚乱,确保他们安全撤出。
B、现场警戒小组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和现场秩序稳定。
篇7: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陆续出台了各自的电网应急演练指南,促进了各级电力企业的应急演练规范化[1,2],如电监会发布的《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对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基本程序、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估等方面做出了一般性规定;山西省电力公司发布的《电网应急演练管理规定》规范了山西省电网应急演练工作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与权限、应急演练流程、应急演练管理内容和方法。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网应急演练的相关规章制度大多从宏观整体角度规范了应急演练的流程,对于各个流程具体的实施细节缺少相应的详细描述,尤其是对于整个演练活动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应急演练方案编制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统一的、全面细化的规定[3,4,5]。这直接造成不少演练活动并没有编制演练方案或者演练方案缺陷较多,而演练方案的内容是演练成功的关键,其内容的缺失或者偏差会直接导致演练目标无法实现,演练效果不理想[6]。同时,尽管大家对演练评估的重要性都有了较大的共识,但如何开展深入系统的演练评估,选用什么样的评估方法仍是整个演练活动的难题[7,8,9,10]。
本文根据电网应急演练工作实际,探讨应急演练方案编制规范化过程,进一步加强电网应急演练工作的管理;研究适用于电网应急演练的评估方法,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从而提高电网的应急能力。
1 电网应急演练方案编制规范化过程分析
1.1 应急演练目标的确定
确定应急演练的目标是开展应急演练的首要任务,也是应急演练方案编制过程的第一步。应急演练目标的确定包括演练总体目标的确定,演练中间目标的确定以及演练具体目标的确定三个方面[11]。对于桌面演练,演练目标的确定仅包括演练总体目标的确定和演练具体目标的确定。
1)桌面演练的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目标的确定示例如表1、表2所示。
2)对于实战演练,可具体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两种类型。单项演练的目标只设总体、具体两级,综合演练的目标设总体、中间和具体三级。实战演练主要用于装备检验、个人技能考察、综合能力评估。实战演练的总体目标、中间目标、具体目标示例见表3~表5。以大面积停电事故实战演练为例,具体说明演练目标的选取,见表6。
1.2 应急演练的情景设计
1.2.1 演练初始场景
演练初始场景是对演练开始最初几分钟内发生事件的简要说明,但对事件的进展不做描述。对于电网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初始场景的设计基本相同。演练初始场景中必须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何种事故、被影响区域、气象条件等事项,阐述初始事件的相关情况。初始场景可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及实景模拟等方式引入。
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初始场景示例如下:×年×月×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初步判断震中位于德阳与绵阳交界处,震源深度约20公里,烈度11度。四川电网多座变电站、多条线路停运;损失用电负荷300多万千瓦、德宝直流外送负荷100万千瓦;损失发电出力近300万千瓦,具体详细情况还在进一步收集。
1.2.2 演练情景事件清单
演练情景事件清单是针对演练初始场景的发展过程,设计出一系列有逻辑进程关系的情景事件,目的是通过引入需要演练人员作出响应行动的情景,保证演练深入进行。情景事件清单的层次示意见图1。
演练情景事件清单包括主事件和详细事件。主事件是演练每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依据演练目标设置;详细事件是依据主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期望采取的预期行动,设计出来的一系列需要演练人员采取响应行动的特殊事件。
(1)桌面演练以应急决策点作为情景事件设计的依据,注重各情景事件的时间顺序。
(2)实战演练以事件演化阶段为依据,主事件和详细事件的设计可以围绕演化阶段中的预警与报告、指挥协调、应急通讯、事故监测、警戒管制、疏散安置、医疗卫生、现场处置、社会沟通、后期恢复等方面。
1.3 电网演练过程设计
1.3.1 演练组织模式
1)简单桌面演练采用讨论模式,演练人员结合自身职责参与讨论,通常采用不分组模式,也可根据职能、地区或者竞争关系进行分组[10]。高级桌面演练采用小组讨论模式,演练人员在压力环境下对动态变化的演练情景事件展开讨论。
2)实战演练营造高度现实和压力环境,使演练人员采取真实的应对措施。根据事先是否将演练内容、事件、地点、情景等相关信息通知演练人员,可将实战演练分为事先有通知演练和事先无通知演练两种模式。
1.3.2 演练控制
1)简单桌面演练由主持人负责演练控制,高级桌面演练由主持人和控制团队负责演练控制。主持人是桌面演练的领导者,负责控制演练进程和实现演练目标,主持人需具有控制演练速度与进程、促进每位演练人员参与讨论的能力,主持人可由总导调担任。在高级桌面演练中,控制人员辅助主持人控制演练时间和进度。
2)对于实战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进程,确保演练人员的活动处于安全的环境。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控制人员可调整或干预演练。
1.4 电网演练评估方案设计
由电网演练策划部的负责人指定一名演练评估负责人,再由评估负责人选择评估人员组建评估团队,评估人员对演练目标、组织和个人的表现做出评估。演练评估以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具体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估标准,比较演练实际效果与演练目标的差距,最终得出评估结果。应急演练评估工作起始于演练的策划阶段,按照评估策划、评估实施、评估总结的程序开展。
1.5 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在电网应急演练方案编制过程中,整个演练方案都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落实,演练方案的文件主要包括演练人员手册,演练控制手册以及演练评估手册,各个手册需编制齐备,并依照手册内容,顺利开展应急演练。
1)演练人员手册。演练人员手册向演练人员提供演练的具体信息、程序。内容主要包括演练概述、组织机构、时间、地点、参演单位、演练目标、演练现场标识、演练后勤保障、演练规则、安全注意事项、通信联系方式等,但不包括演练细节。
2)演练控制手册。演练控制手册供控制人员使用,是对演练控制和保障等活动的工作程序和职责的说明。内容主要包括演练场景概述、情景事件清单、演练人员及位置、演练控制规则、控制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通信联系方式等。
演练任务控制表作为演练控制手册的附件,演练任务控制表包括情景事件、控制信息、期望行动,以及传递控制信息的时间。
3)演练评估手册。演练评估手册是对演练目标、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的说明,供评估人员使用。内容主要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标准、评估程序、评估表格及相关工具、评估人员位置、评估人员组织结构与职责、通信联系方式等。
2 电网演练评估方法研究
演练评估方法基于情景构建中“情景-任务-能力”的分析结果,通过分解单位或者个人在每个主事件应对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对应任务分析各自需要的目标能力,采用检查表和德尔菲法等开展现有能力和目标能力之间差距的对照评估,引入管理体系的思想,分项评述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不再进行综合打分[12,13,14]。“情景-任务-能力”的技术路线见图2。
1)应急演练的初始情景确定:即为情景设计中的演练初始场景,该环节是整个应急演练和演练评估的前提。
2)主事件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一步基础上,梳理构成情景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事件”或明确的应急处置阶段。
3)任务的确定:针对各参演单位或人员,梳理其在各主事件中所需完成的应急任务。
4)目标能力的确定:该环节是在第三步基础上,梳理、分析演练单位或个人完成各自任务所需具备的应急能力,在该部分确定的能力即是应急演练评估中最底层、最直接的评价目标,是专家评分、实验测试、模型推算等专业分析手段和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
5)通过将参演单位或参演人员在演练中表现出的实际应急能力与目标能力对比,进行打分。
以大面积停电事故中全面响应阶段为例[15],具体说明演练评估方法的应用,见表6。
3 结论
1)电网应急演练方案编制规范化过程由演练目标的确定、演练的情景设计、演练过程设计、演练评估方案设计、演练方案文件的编写等五个环节组成。
2)情景设计是应急演练方案编制中的重要环节,电网演练情景采用初始场景、主事件、详细事件三个层次进行情景事件的设计,该结构同样成为了演练评估的基础。
篇8: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保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演练目的
1.学校防震应急处置能力 2.师生逃生、自救、互救 3.各工作组协调救援能力
三、演练时间:
月
日演练地点:学校
四、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五、演练要求:迅速、有序、尽责、安全
六、演练科目及预期目标 1.应急避险
上课的班级预定避险方式(一楼学生直接离开教室到安全区域避险,二楼及以上楼层学生蹲在桌与桌之间或三角地带避险)和场所,检验师生应急避险方式科学性和避险场所的安全性。2.安全疏散
设计疏散路线,确定临时避难场所,明确指导人员定点位置。检验疏散路线设计的合理性,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师生紧急疏散时的组织纪律性。4.医疗救护 创伤类型设计:
(1)创伤出血。检验应急救护的准备和紧急救护能力。
受伤被困受损楼房,检验自救互救准备情况、救援方式的科学性和学校自救能力。
七、演练职责
1.各班主任为本班活动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级部主任为本年级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班主任不得离开本班学生,随时掌握本班级学生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本班级学生的疏散和控制,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2.活动负责人要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调度和控制,稳定好全体师生的秩序,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发生事故,及时到位,负责安全出口的疏散工作,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3.脱离现场后,各班主任、级部主任迅速组织好本班级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
八、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1.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主任。
2.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指挥部工作小组(1)预警指挥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任务及职责:演练开始前到广播室发布演练开始等各种指令,做到清晰无误。负责协调现场与指挥部,及时掌握情况,并向指挥部汇报,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2)应急疏散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任务及职责:在现场坚守岗位,在教室、走廊、楼梯口依据预案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全体师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应避免拥挤踩踏事件等安全事故发生,以保证全体师生安全、快速、有序撤离。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到灾情调查、统计,上报指挥部。(2)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任务及职责:最大限度准备药品、器械和设备,立即到抢救现场组织和进行学生的自 救互救,轻伤员救治,重伤员的搜寻和抢救,做好水源管理,防止和控制疫情发生。(3)安全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任务及职责:迅速排查学校电力、饮水、通讯和其他公共设施受灾情况,组织抢修,并将情况上报指挥部,协助其他工作组输送救援人员和受灾伤病员。巡视校园治安情况,维持校园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九、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
2.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时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师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引发地震谣传。
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十一、疏散方案 1.疏散线路
(1)教室内疏散路线(2)楼道疏散路线
办公楼师生疏散线路及先后顺序:(安全区域:办公楼前开阔地带)
疏散责任人
十二、演练要求与纪律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就近蹲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书本、书包、双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电源、火源。
3.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护头;不拥挤,不推搡,不起哄,不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器官。4.参加演练的全体师生应本着珍惜生命的态度,严肃认真的投入演练中来,不得无故缺席,因事请假应联系级部主任找人代替。因个人态度不认真或玩忽职守造成的一切意外事故由该同志本人承担,学校将按照相关文件追究其责任。5.演练中暂无任务的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随同学生演练。
篇9: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xx小学全体师生。
二、演练时间
(一)预定演练:每年x月x日、x月x日。
(二)非预定演练: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职责:布置本校开展演练工作。
2、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具体工作组,其成员和职责如下:
(1)演练现场指挥组
基本职责:根据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制定各小学本校演练的时间、疏散顺序、疏散路线,组织开展演练。掌握本校演练情况,及时小结报告。对演练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果断处置并上报。
(2)演练紧急疏散组
基本职责:在演练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快速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演练后勤保障组
基本职责:购置演练时必需的器材等物质。
四、紧急疏散演练程序及要求
(一)准备阶段:
1、做好演练过程所需的物质准备。
2、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
3、演练要求及演练中应急注意的问题。
⑴演练应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练,但不具体公布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突然以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或按约定的信号:如紧急集合铃声等。
⑵学校规划好每个班级的疏散路线,并事先告知每位学生与教师。(如有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的,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要固定,每次各班级都要按要求站在自己的地方,不要出错。)
⑶跑出教室的顺序要提出统一要求。前面几行从前门撤离,后面几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要事先教育好每位学生。
⑷越底层的教室里的师生跑的速度更要注意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越往上楼层的学生要注意跑得慢些,避免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⑸老师的站位要严格要求。(疏散演练时,正在上课的教师要注意学生从教室跑出来的组织工作,没在课堂上的教师则要站在楼梯或楼道的拐角处,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⑹老师上完课不能马上离开教室,以备在紧急疏散演练时能组织好学生快速撤离。
(二)实施阶段:
现场指导人员必须亲临现场,记时,并观察疏散的秩序,密切注意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作适当的指导。
(三)总结阶段:
疏散后现场指挥小组要及时对演练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予以表扬。同时讲评各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五、巩固提高
篇10: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为切实提高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全校师生在突发事件中能做到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按照县局文件要求,我校决定举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二、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__
副总指挥:__、__、__、__、__、__
成员:__、__、__
__、__、__各班主任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
演练时间:__年x月x日13:40
演练地点:教学楼、前广场
防震应急演练路线:从教学楼疏散到广场
四、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五、演练内容:
以师生防震避险疏散演练为主。
具体内容为:
(1)地震报警演练;
(2)楼内疏散、逃生演练;
六、演练安排:
1、报警组
报警员:__(小)
检查各岗位人员:__、__、__
2、疏散组及撤离(疏散)顺序与路线
七年级疏散组:
__、__、__(组长)、七年级各班班主任负责四楼七年级学生疏散。
七年级1班学生走四楼西楼梯
七年级2、3、4班学生走四楼中楼梯
七年级5、6、7、8班学生走四楼中楼梯
七年级9、10班学生走四楼西楼梯
八年级疏散组:
__、__、__(组长)、八年级各班班主任负责三、四楼八年级学生疏散。
八年级10班学生走四楼西楼梯
八年级9、12班学生走三楼西楼梯
八年级5、7、8、11班学生走三楼中楼梯
八年级3、4、6班学生走三楼中楼梯
八年级1、2班学生走三楼东楼梯
九年级疏散组:
__、__、__(组长)、九年级各班班主任负责一、二楼九年级学生疏散。
九年级7班学生走二楼西楼梯
九年级8、9、10班学生走二楼中楼梯
九年级11、12班学生走二楼中楼梯
九年级14班学生走二楼东楼梯
九年级6班学生走一楼西楼梯
九年级4、5、13班学生走一楼中楼梯
九年级2、3班学生走一楼中楼梯
九年级1班学生走一楼东楼梯
注:各班学生疏散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如遇灾情,由正在上课的教师组织)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一楼中门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一楼西北门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一楼东北门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二楼至一楼东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二楼至一楼中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二楼至一楼西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三楼至二楼东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三楼至二楼中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三楼至二楼西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四楼至三楼东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四楼至三楼中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__、__、__负责组织教学楼四楼至三楼西楼梯学生疏散纪律。
各班疏散地点:做课间操所在地点。体育组成员分年级(__负责)事先到教学楼前广场指挥学生列队集合。
3、紧急救护组
组长:__
成员:总务处人员、医务室校医、__
职责:紧急救护组任务:学校广场(设定场景)集合待命,准备好救护器材。对受到惊吓、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受伤学生及时送往急救处。
4、宣传组:
组长:__
成员:__、__、__(负责航拍器拍摄)
职责:开展防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包括电子屏标语)。
5、数据统计组:__主任负责从七年级班主任处统计七年级应到及实到人数及受伤情况,__主任负责从八年级班主任处统计八年级应到及实到人数及受伤情况,统计结束后,将统计情况及时反馈到指挥组__处。
七、疏散演练步骤:
(1)13:40师生在前广场集合,演练副总指挥__强调注意事项并宣布:山丹__中学防震应急避险演练正式开始。
(2)14:00学生准备妥当,曹美玲在广播室广播:山丹__中学防震避险演练准备开始,请在5分钟之内有关老师和同学各就各位。
(3)广播(信号发出后):各位师生,发生地震,请大家保持镇静,按疏散线路有秩序地进行疏散,逃生时要注意用书本或书包护住头部,迅速有序撤离现场,到广场按课间操旗台以南的站立位置集合。
(4)撤离(疏散)方法:各岗位负责人及时打开教室门、楼门,在室内组织学生跑出教室按疏散路线撤离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疏散组的老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地指挥,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5)各年级负责楼道、楼梯疏散的.教师在楼梯位置,引导学生向前广场疏散,指导学生依次排好队,撤离教室时要有次序,在走廊及楼梯按顺序撤出。如演练时发生事故,则负责该区域段疏散的老师负全部责任。
(6)疏散人员发现有学生受伤,通知救护组,校医对受伤者的受伤部位作简单处理,并安慰受伤学生。
(7)学生撤离到前广场后,广播(重复):学生到达集合点后,各班体育委员整理队伍,班长和体育委员分别检查男女生人数,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向数据统计组老师汇报人数,汇总后向副总指挥__报告人数,最后由副总指挥__向总指挥__校长报告应撤出人数和实际撤出人数。
(8)政教处__主任从演练开始用秒表计时,掌握整个演练过程的准确时间。宣布演练过程的时间,并宣布演练结束。疏散演练完成。
八、演练注意事项
1、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区域负责老师的指挥。
2、按班级疏散撤离路线及顺序疏散撤离;下楼时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所有班级按撤离要求直接从教室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楼层疏散老师要在前—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4、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5、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九、演练要求
要求全体师生思想高度重视,(老师们不要懒懒散散,要跟随学生迅速跑到指定位置,)按照学校安排,紧密配合,成功完成本次演练。
十、演练总结
地点:前广场
篇11: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本次演练按照“区县为主, 市上协同, 省上增援”的原则实施, 模拟乐山市沐川县幸福乡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受损, 数百群众被埋, 通往震中的道路桥梁受损, G213线中断, 生命通道受阻, 村民被困, 竹海景区多名游客失联, 化工企业危化品泄漏燃烧, 近千名群众急需转移安置。
演练共设置市县决策部署、驰援拉动、危化品处置、自救互救、疏散避险、电力通信线路抢通、开辟生命通道、航拍灾情、矿山救援、游客搜救、废墟搜救、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安置受灾群众等13个科目。通信行业参演了其中驰援拉动、电力通信线路抢通和安置受灾群众等三个科目。
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 由“动中通”指挥车等30余辆专业装备组成省级救援队伍, 立即从集结地赶赴灾区, 支援当地抢险救灾工作。在沐川县演练现场, 各企业迅速开通电源车、应急通信车等专业设备, 建立应急通信, 抢修受损光缆, 快速恢复公众通信;同时, 搭建便民服务点, 为灾区群众提供充电、报平安电话等通信服务。
在演练过程中, 通信行业还利用4G、无线WIFI、GOTA对讲等网络, 对演练指挥调度进行了通信保障, 并通过网络扩容、开通应急通信车等多种方式对演练现场公众通信实施了保障。
篇12:防震减灾防煤气应急演练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管理,做好教师及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园内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消除,确保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二、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研究制订幼儿园防煤气中毒应急预案,建立由园内主要领导、安保人员、各班教师组成的防煤气中毒应急队伍,落实幼儿园防煤气中毒措施。当煤气中毒事件发生时,负责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指令。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及时、快速、果断的处置煤气中毒事件,切实维护幼儿园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应急工作小组
加强日常的调查和监管,对幼儿园使用煤气的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所有的排气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引发煤气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提出预警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已经发生的煤气中毒事件,按领导小组的意见,协调各工作小组和有关部门实施联动,保障全员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现场处置组
职责: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报告校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采取必要措施,抢救煤气中毒人员,尽力减少人员伤亡。(3)现场救护组
事故一旦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现场救护人员迅速展开救护,情况严重时拨打120请求救助,协助120医务人员将重伤员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中毒幼儿家长或中教师家属赶赴医院协助救治。(4)安全保卫组
对事故现场实行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防治事故蔓延,事态扩大。(5)后勤保障组
负责保障处置现场的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二、安全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防控煤气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园师生、员工对煤气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师幼参与煤气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幼儿园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防煤气中毒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检查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应急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2、冬季教室使用天然气取暖,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若发现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
3、食堂要检查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经常保持燃气器具和煤气管道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要经常开窗换气,以防煤气中毒。
三、应急处置措施
1、一旦幼儿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立即报告校园应急领导小组,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对中毒人员实施急救。
2、各应急工作小组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预案分工,迅速开展急救工作。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
2、对象:全体幼儿和教职工
3、、时间:2011年5月12日 下午随时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让教师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对幼儿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即使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信号员:副园长
(2)教室室内指导组:各班教师和保育员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幼儿园操场 3班级老师要自始自终跟对,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2)疏散线路沿线工作
1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2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孩子“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一分钟。3、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4、2分钟后信号员接触铃声
5、幼儿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6、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抱头蹲下。
7、各班班主任报告各班人数及受伤人数。
8、信号员对幼儿进行地震宣传教育。
9、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此退场,返回教室。幼儿园防火、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防震减灾、防煤气中毒应急演练,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逃离的正确方法,熟悉灾后、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火灾,地震、煤气中毒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灾害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演练主题:防灾疏散
二、时间:2016年9月12
三、对象:老湾幼儿园
四、教师安排及具体职责:
小一班:张登鸿
陈箫静 小二班:师仲梅
杨丹丹 中一班:王占旸
杨家萍 中二班:王贵忠
大一班:王爱芸
张倩倩 大二班:高淑萍
韦性武 岗位职责:
园长及时处理发生的一切安全等事故,紧急情况下负责疏散撤离指挥,各班教室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疏散情况和人数。各班教室紧急情况下听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前往指定岗位指挥撤离。同时向孩子重复提醒:“不要拥挤,听老师指挥,注意安全,”孩子全部撤离后,按就近原则一人负责检查活动室,一人负责检查厕所等可能有孩子滞留的场所,随即跟随队伍撤离危险区域,进行第一次人员清点并及时向负责人汇报。
五、疏散原则:
1、疏散时,师生必须用毛巾或手帕等手捂口鼻,弯腰远离楼体,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
2、查明并切断煤气来源,控制火源,开窗通风。
3.教育孩子严禁推搡、拥挤、抢先,有序安全撤离。
4、楼梯疏散撤离队伍发生冲突时,按先到优先原则,一律听从楼梯负责人指挥。
5、教师疏散撤离时,特别照顾特殊学生(特异体质或患病幼儿)。
七、疏散路线:
小
一、小二班沿西面楼梯快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快速有序地撤离快速有序地撤离快速有序地撤离快速有序地撤离大一班沿大厅西侧两路纵队,从大厅西门出去到南甬路。
大
二、大三班沿大厅东侧两路纵队快速有序地撤离,从大厅东门至东甬路
大四沿一楼走廊东门快速有序地撤离出去。
中一班沿二楼大厅向南成两路纵队快速有序地从伙房南楼梯撤离到楼外。
中二班从主楼梯下到一楼,然后从大厅西门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地撤离。
中三班从主楼梯下到一楼,然后从大厅东门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地撤离。
中四班从东楼梯下到一楼,然后从楼道(东)安全出口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小学操场。
八、具体步骤:
1、一旦发生灾难,听到警报后或发生危情后指挥中心成员马上集中开始指挥应急疏散。
2、全体师生立即自动启动正在上课的教师听到报警信号(哨音:一长一短连续两遍),第一时间向孩子发出:不要慌乱,听从指挥,按预定迅速撤离!”的指令,并组织孩子立即离开座位,按座位先后次序撤离教室,撤离过程听从各楼梯负责老师指挥。
3、楼层负责人听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吹响哨声并前往指定岗位指挥撤离。楼梯负责人向孩子重复提醒:“不要拥挤,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孩子全部撤离后,按就近原则一人负责检查教室,一人负责检查厕所等可能有孩子滞留的场所,随即跟随队伍撤离危险区域,协助带队教师进行第一次人员清点,并及时上报。
4、指挥中心根据报告情况,指挥救护队进行及时救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5、全园师生安全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后,班主任立即进行第二次人员清点,并向负责人报告。
九、保障措施:
1、宣传防灾知识,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方案进行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熟悉疏散路线、方法。
2、班主任负责教室内课桌椅的合理排放,排除应急疏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3、组建救护队,随时待命,实施紧急救援。
篇13:麻家集中学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切实开展预防地震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疏散逃生的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疏散逃生,减少灾害造成的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可能地保障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指挥机构 组 长:符宝军 副组长:贾红育
成 员:毛 茂、朱福贵、贺新会、张治军、刘彦龙、班主任、年级组长、全体教师
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在灾害发生时真正做到临危不乱,伤亡损失最小化,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行使其职责。
(一)、领导组 组 长:符宝军(校长)
组 员:毛 茂、朱福贵、贺新会、张治军、刘彦龙
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教育系统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二)、信号员:校园广播管理员陈智勇
(三)、避险撤离组: 组 长:贾红育
成 员:全体年级组长、班主任
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护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工作。
(四)、紧急救援组: 组 长:贺新会
成 员:毛 茂(教学楼)、朱福贵(实验楼)、刘彦龙(女生公寓)、张治军(平房宿舍)、刘建军(公共场所)。
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及本校救援。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 组 长:贺新会
成 员:贾红星、王 军、陈智勇
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二、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㈠、紧急避险 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下同)。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㈡、紧急疏散(撤离)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课间操时各班所站位置)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一楼:学生直接跑向操场处集中,并蹲下。
二楼、三楼:学生有序的经楼梯下到操场集中,并蹲下。
3、撤离时教师在指定的楼梯处、出口处、过道处维持秩序指导撤离,保证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4、5分钟后,两声长哨,结束演练,解散回教室。㈢、被困救援
在统计完失踪人数后,指挥长下达命令:救援组人员马上搜救,各班主任对各班同学进行安抚,避免引起疏散场地混乱。在外界救援力量到达前,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进行自救互救,通过自救互救获得生命救助的宝贵时间,及时解救被埋压人员脱离险境,减轻人员伤亡。在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工具时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不要破坏了被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而引起新的跨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二是要找准被埋压人员原先所在班级房屋的位置;三是应尽快与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勾通,使新鲜空气流入,以免被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生命。
㈣、医疗救护(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①脑颅、脊椎及四肢骨折;②创伤出血;③搬运;④心肺复苏
2、请校外医生来校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三、演练行动方案 ㈠、约定行动指令信号
1、信号使用工具:哨子
2、信号各类名称:①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三响短促哨声;②紧急撤离:一声长哨;③演练结束:两声长哨。以上演练行动指令也可以通过广播系统直接发送。
㈡、应急演练程序
1、假定2013年4月23日上午10:00发生5—6级中强地震,学校地震应急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笛笛笛„„笛笛笛„„”急促的口哨声]。
2、[应急避震]当班上课的科任教师接到避险信号,第一时间指导学生迅速下蹲躲到课桌旁,同时一只手抓紧桌腿,另一只手抓厚书本顶在头上。教师随同学生在教室内讲台旁下蹲,护头避险;教室外上课的学生,由上课教师统一指挥在空旷的地方蹲下,不要乱跑,以防摔倒。
3、假定第一波地震平静,为防余震发生,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笛——一长声]。
4、应急撤离(1)一楼教室的当班教师听到指令应指导学生双手抱头分别从前后门快速有序地撤出教室,疏散到空旷地带[演练时为操场]。二楼以上的学生应听从老师的指导安排,双手抱头,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以班为单位前四排学生从教室的前门撤出,后四排的学生从教室的后门撤出,组成二路纵队(不分男女队),由任课教师组织带队,迅速有序撤到避险场所。
(2)疏散过程师生均双手抱头,以防被砸。全体参演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快步小跑有序行进、疏散到操场。
(3)要求学生扣好衣扣、系好鞋带,以防意外。(4)撤离到位后各班带班老师向避险撤离组长汇报。
5、指挥部定点召集各组负责人:①避险撤离组报告安全撤离师生人数、受伤人数和受伤情况以及可能被困人数;②紧急救援组报告校舍受损和人员被困情况;③报告教职员工到岗情况。
6、指挥部视情发出指令:①要求紧急救援组组织救援,救治伤员;②要求行政秘书组与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县、镇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
7、紧急救援组开展自救互救,后勤保障组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领导组组长接通上级指挥部电话,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向所在地教育局汇报灾情,并根据需要向政府领导汇报灾情,请求支援。
8、紧急救援组向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情况。
篇14:512防震应急演练方案
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逃生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人身伤害,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能力,按照上级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应急逃生演练,方案如下: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2014年 月 日(周)点 至 点 3.地点:学校校园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迅速疏散,到预定空旷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警报作为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第一次警报拉响,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约1分钟后,第二次警报声响,代表主震结束,组织学生迅速疏散。按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口令。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演练前10分钟)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2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的警报后,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第二次警报(紧急疏散)时,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操场)。疏散过程中要双手护头,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解除地震的警报后,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演练活动连续组织两次。
四、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提前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经过的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XXX 各相关人员岗位安排:
XXX——传递地震信号。(当警报响起,在前后教学楼天井吹哨子)
XXX——负责前教学楼一楼楼梯口的疏散秩序和安全引导。
XXX——负责后教学楼一楼出口处的秩序和引导及拍照。
XXX——司令台负责操场集合秩序及整队,安全管理及报时。
班主任老师——负责本班学生疏散过程及安全管理。其他教师:XXX(前教学楼东三至二楼休息台)XXX(前教学楼东二至一楼休息台)
XXX(前教学楼西楼梯一楼出口)
XXX(前后教学楼二楼连廊)
XXX(前后教学楼一楼连廊)
XXX
(操场西进口秩序)
XXX(操场东进口秩序)
XXX(负责计时)
XXX(随机拍照、报道)
XXX(医务保健)
未指定特殊岗位的任课教师必须跟班疏散,同时兼管途中学生安全和遇意外情况随时报告
2.要严肃认真对待演练,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一样,而不是一种游戏。
3.带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及时报告指挥部。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
五、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立即开始进入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
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按时到位。班主任老师迅速到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特殊岗位教师要迅速到达预定位置疏散引导。
六、应急疏散的要求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快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学校操场。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同时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踩踏等意外事故,带队老师和道口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
1.疏散集合地点:操场 2.安全撤离路径:
听到第二次警报(即应急避震大约1-2分钟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排队撤离,依照预定的线路进行疏散,安全而有序撤离到操场指定位置上(原出操所在位置)。
撤离预设路径:
按照平时出操顺序。撤离时如在楼梯相遇,要谦让不要拥挤,防止跌倒或踩踏,严防出现意外。
(三)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一般以两路纵队行进,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XXXX小学
相关文章:
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工作简报02-08
自然点床品活动策划方案02-08
实验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02-08
仓盈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02-08
防震减灾演练活动安全应急预案5则范文02-08
防震防灾避险逃生演练实施方案02-08
大沟煤矿紧急避险应急演练总结报告02-08
小学防震应急演练方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