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关键词: 青春 中学生 励志 演讲稿

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共8篇)

篇1: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篇一:

大家好,我是2016级4班的许筱琦,我也觉得题目是:青春梦想。青春的花季谁不爱明媚的春光,梦想的天堂谁不想拥有成功的喜悦。春光明媚,成功喜悦。一个早行的人,勤奋、好学、充满希望的青年能不成功吗? 或许环境艰苦的要死,微笑吧。上帝的恩赐在里面。苦中有乐,逆境出英雄。强与不强看你自己了。

时光仿佛白驹过隙,一转眼,我已经15岁了。那个充满梦想和艰辛的年龄,那个充满活力和期盼的年龄,那个充满欢乐和泪水的年龄。玩过很多关于心灵和星座的小测验,虽然是游戏,但却无一例外的显示着天秤座的我是充满梦想的。

最初的梦想已经记不清了。在记忆里,第一个梦想是相当一位音乐人。从小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再加上这是爸爸为实现的愿望,后来又学了小提琴。可是因为某些原因,这个梦想破灭了。

小学后,我又喜欢上了英语,不严格的算起来,我已经学了10年了!小学毕业后的暑假里,我又学的口语,因为努力加上老师的培训,我总算在口语学校里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便产生了第二个梦想,未来向英语方面发展。这个梦想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于是我更加努力了。

可不久以前,在上学的路上,爸爸对我说想让我当一名医生。听了这话后,我又想往心理学上发展。于是,在我心中,便有了两个梦想,都那么美好,可我知道,那是5年后的事。

现在我走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初中毕业。我开始了自己的追求与奋斗,于是尝到了“刻苦”的滋味。虽然整日投身于题海之中,却明白今日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明日的梦想。

15岁了,该放飞梦想了。在无限好的青春里,给青春一个梦想,让梦想把青春点亮。梦想是青春的翅膀,梦想是青春的灯塔,梦想是青春的彼岸。没有梦想的青春不叫青春。

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上,我总是知道该走的方向,面对最心底的自己,就是对的方向。抬头看看天,又是个好天气。于是大声的对自己说:“加油!” 谢谢大家。篇二:

我们是00后,喜欢把自信写在脸上,手里紧紧的握着张狂与倔强,嘴里哼着激情的摇滚乐,身上穿着五彩斑斓的奇装异服,无时无刻摆着属于我们的招牌动作。

我们是自信的00后。我们就像出生的小牛犊,生命注定无所畏惧。当黄昏悄无声息地向我们逼近时,我们可能在自己的地盘上辛勤的耕耘着我们的梦想,可能开始自己的第一次探索,寻找。我们总是喜欢慢慢地,在人生路途中最美好的时光里边走边唱,将歌儿唱到最大的声音,让别人感到震耳欲聋,然后享受着丰收的喜悦。00后的我们,不怕狂风暴雨,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我们会大声的喊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把!”雨后的天空永远是那么的蔚蓝,那么的澄澈,那么美丽,让人陶醉。90后的字典中没有失败者两个字,因为我们活力四射,我们是青春的主宰者,在我们眼中没有什么失败可言,没有什么不可以,因此我们喜欢把张扬个性的流行语挂在嘴上—我们很年轻,我们很直溜,欧了;我秀故我在!我们是痴狂的00后。痴狂的爱我所爱,恨我所恨,想我所想,做我所做,我们从不遮掩。我么曾为一个发型,义无反顾过;曾为一个题目,与老师争得脸红脖子粗;曾为一场精彩的球赛,我们无眠过。我们痴狂的崇拜某个明星,痴狂某首歌,痴狂的自我信仰,仰慕,我们伤心,落泪,更多的是我们无怨无悔。坚持属于自己的梦想,上一所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赚许多的钱,然后让全家人一起环球旅行······我们是狂人,有梦想的痴狂者!我们是个性的90后。为了个性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有所作为,自少我为了梦想不会逃避,活的畏首畏尾,觉不觉得惭愧。”这首歌词写的真好!我们的青春,我们自己做主!我们是00后!谢谢大家。

篇2: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i, as a 35-year-old air traffic controller, have been working on the tower for nearly ten years. through these years’ working, i really come to love this job. besides, as the husband of my beloved, the father of my 8-year-old daughter, and the son of my old parents, i also love my family, a happy family.

however, it has been really hard to coordinate my work and my family.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great to be an air traffic controller by the public, for the job is believed to be well-paid and quite easy. i was also one of them before i started the work. but things have been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what i used to think. as an air traffic controller of the new century, we’re facing tasks and barriers greater and harder than ever, that is, we have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order of the fast-developing civil aviation. we’re burdened with pressure, responsibilities, the trust of hundreds of pilots, the lives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passengers, and the hopes of millions of families. every step we take, every word we say is connected to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and disasters may occur if we’re even a little bit careless. then, how can that be easy?

as a man who owns a family, i also have to take care of my family. still, it isn’t that easy. since i took the job 10 years ago, i haven’t had enough time to be with my family. so many festivals have i spend with microphones, but not my family and friends, just because my job needs me. so many times have my wife complained about my returning home late and having meals outside often, just because my job needs me. and so many times, my mom or dad is sick in bed, but i cannot be there with them in time, just because my job needs me. i cannot fully devote myself to my family because my job needs me, a lot of people need me. and again, as a man with a family, how can that be easy?

even though i’m not competent as a father, a husband, and a son, i still love my family. my daughter once said that it was her happiest time to see me back from work. and it’s the same with me. i’m pleased and grateful to see that my family can support and understand my work and my little devotion to them.

i have made many sacrifices as an air traffic controller. i really feel sorry for my family. but as i help pilots find their destinations under terribl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hen hear “thanks” from them, i’m satisfied. and as i see planes taking off and landing safely, and make sure that hundreds more families can get together, i’m comforted. i even seem to be able to see the happy smiles on their faces.

such is my job, though i cannot enjoy much of the happiness my family brings to me, i can experience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rough my work. i’ll never regret this, regret choosing my job. it is through these years that i know what responsibility and devotion really mean. and it is through these years that i realize what family really means to me---supporting and understanding. i really appreciate them.

with my family as an anchor for me, i firmly believe that i can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on my way,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ause of air traffic control. and i believe, i am, and always will be a member of civil aviation, and my family as well.

that’s all for my speech today,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istening.

篇3: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首先表现为人要立志、确立人生的远大志向;其次表现为强调人要笃志、坚志, 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和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励志教育, 是人生观教育, 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 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培养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 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1]。

21世纪, 励志教育所预示的不仅仅是社会的一些外在变化, 更意味着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深刻的、内在的转变。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社会的重任,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就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学生的积极因素, 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活力, 同时, 能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自觉地把“他律”转化为“自律”, 增强道德修养,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获得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二,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可以为学校在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学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进而从实际出发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校的全面建设。

第三,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 能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在某些方面为中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1 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思想的缺失所呈现出来的现状

中专学校隶属于地方政府, 它肩负着为当地培养大量实用型专技人才的重任,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临沧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 200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评估、省政府认定为省 (部) 级重点中专学校。临沧卫校已成为临沧市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基地, 建校以来, 为临沧及周边地区培养了许多中级卫生技术人才。临沧卫校以严格管理、重视能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为临沧市人民的健康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与国内、省内很多同类学校相比, 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还是学校知名度等都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使学校更好的发展, 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缩小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差距, 对如何加强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做一些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谈话和一些简单问卷调查中来看, 一部分中专生思想活动的主体性、独立性、多变性明显增强,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中专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关注。

1.1 个人人生目标的确立 (见图1、图2、表1)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个人想要成功, 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人生目标, 接下来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对中专学校学生所做的调查中, 在问到学生有无理想时, 有49%的学生理想远大, 45%的学生理想模糊, 而选择无理想和无所谓的学生各占3%;对另一个有无明确人生目标的问题, 56%的学生选择比较清楚自己的目标, 36%的学生选择不清楚, 而选择过一天算一天和没有想过的学生各占4%。重点中专的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很多学生还想以后上重点大学或出国留学。而中专学校的学生进入学校之后, 就失去了努力的目标, 丧失了前进的方向。中专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 在起点上低于重点中学的学生, 他们时常感到无事可做, 迷失了人生方向。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生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而且尽可能地想让自己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发展, 这是积极向上的, 但36%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中专学校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人生目标模糊, 不清楚自己在社会、在学校的位置, 这样的状况导致这些中专生整天精神懒散、无所事事, 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将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

因此, 帮助中专学校学生在入学后能尽快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 也很有必要, 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所收获、是否能实现自身价值。

1.2 中专学校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中专学校学生思想上的转变往往从行为上表现出来, 从中专学校学生的行动中可以探究中专生在励志、自强精神上的思想状况。

1.2.1 对生活的规划、安排 (见图3、图4) 调查中, 有81.1%的学生在规划生活时懂得合理安排、劳逸结合,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尺度, 但依然有3%的学生只知道“死读书”, 有3.8%的学生没有认真规划自己的生活, 有12.1%的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弱, 生活目标模糊。另外, 有35.3%和52.6%的学生分别认为中专3年应学好专业课, 多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经验, 但也有8.3%的学生认为中专3年应好好玩乐, 学习过得去就行, 3.8%的学生没有打算, 过一天算一天。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 中专学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的,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具体的学习、生活计划, 也没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使有学习计划的学生, 也很少有坚持按计划进行学习的。

1.2.2 学习动力、学习状态和学习目标 (见表2) 中专学校学生的认知自我、发展水平和自学能力都还有待提高。重点中专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 在学习时有很强的求知欲、主动性, 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干扰也能及时排除, 始终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普遍中专学校学生一旦跨进了校门, 就很容易向消极方向转变, 成为“60分”的拥护者, 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主动性、计划性减弱, 学习态度不端正, 精力分散, 要求较低。

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很被动, 过分依赖教师, 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教师不讲的自己也不会主动去看, 对于一些名著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看得则更少。

通过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中专学校学生尽管面临“先天不足”的弱势环境, 但仍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可是不容忽视的是, 有一些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生方向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自立自强精神缺乏、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阻碍, 因此, 每位学生应该将励志作为提高自身综合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2 影响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因素

2.1 中专生自身的因素

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认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审察、认识以及进而做出的目标选择[2]。由于中专学校学生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使得他们的思想容易产生矛盾和困惑。

2.1.1 中专学校学生思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硬性灌输教育方式的滞后性、政治理论内容的空洞性、价值观念缺乏时代感, 这些都使中专生产生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竞争、知识竞争和优胜劣汰, 使中专生更关注自己的命运。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我利益看得很重, 忽视集体利益和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这大大限制了中专学生思想道德的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1.2 中专学校学生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和缺乏自我改造毅力之间的矛盾

中专学校学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加之社会普遍对中专学生的学历、综合素质、各种技能及能力提出的高要求, 使他们只有更积极地面对社会竞争, 才能适应社会, 因此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然而, 在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中, 中专学校学生通常表现得优柔寡断, 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毅力。绝大多数学生懂得在学校里应在保证优异专业成绩的前提下,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积累社会经验, 但在实际行动中, 随着学习的深入, 专业知识的枯燥乏味使他们逐渐失去兴趣, 各种社会利益的诱惑使他们转移重心, 遇到挫折就会消极, 对进行自我改造具有较大的惰性, 并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学习动力不足。

2.1.3 中专学校学生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协调

中专学生要全面发展, 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 更需要健康的心理。但是, 学生生活在一种比较优越的环境中, 有的学生甚至是“养尊处优”, 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已经被遗忘得无影无踪, 体育运动成了学生的“附属运动”。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 提供给学生的体育设施不是很多, 因此, 学生更不愿把时间用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上。同时, 多种思想文化的融合, 物质生活环境的悬殊, 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 心理素质严重变差, 遇到曲折和坎坷就变得脆弱不堪, 甚至轻生。中专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不协调, 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时, 容易产生自卑感,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自信, 也没有过多的体力和精力。因此, 在他们看来, 励志就更显得无关紧要了。

2.2 学校环境的因素

学校环境是影响中专学生励志教育的客观因素。由于中专学校地理环境不够优越、办学资金不足等问题, 使得学校教学设备不够先进, 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和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教学带来一定阻碍。校园建设的不健全给中专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了一些影响, 甚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学者认为, 学校文化建设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需要校长引导, 全体师生共同营造, 并逐步形成全校的共识和全社会认同[3]。如果师生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 没有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相互融合而最终形成统一的学校文化观念, 那么就会让学生对学校的制度产生排斥, 进而做出一些与学校办学理念相悖的行为, 表现为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等, 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另外, 中专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加之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求知需求。尽管近些年来, 学校已经对教师的考核、录用很严格, 并且尽可能地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注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 中专学校教学方式的不创新、教学制度的不完善等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目前不少中专学校对学生心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还不理想,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 形式仅限于个别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同时, 中专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 而不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 忽视了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中专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较少, 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效果不理想。中专学校对学生心理工作的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工作的开展。

2.3 家庭教育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指家中长辈尤其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后代施加影响的活动[4]。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要求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 家庭在建立学习化社会中也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 “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追求, 而优良传统美德的培养却受到了忽视, 孩子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和崇高理想的培养更是被淡化。

长期以来,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都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家庭教育不适应中专生成长的需要。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偏重说教, 子女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由父母代劳, 对于如何做人、如何独立生活、如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常常被忽视。有的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发展。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少教育或关心, 使得无数中专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荡, 掉进恐惧、自卑、绝望的黑暗中苦苦挣扎。他们要么麻木地混迹人生, 要么以各种错误的方式寻求解脱[5]。因此, 家庭教育对于中专生来说, 影响程度仍然很大, 是中专学生励志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终身的。

2.4 社会的因素

社会给中专生树立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参与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提供了一个平台, 但社会的多种复杂因素也给中专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中专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但网络也难免混杂各种错误的思想、言论、观点, 如大量的黄色、暴力、犯罪信息, 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专生身心健康极其有害, 容易导致他们思想混乱, 迷失方向。

优越的成长环境是中专生缺乏进取精神的社会因素之一。当代中专生的成长无论是物质条件, 还是个人生活的空间都比以往更加广阔和充裕, 生活条件的优越, 却不一定能让中专生真正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人。

3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一些思考

中专学校学生在当前社会竞争的大潮中, 心理上处于弱势, 学校人文环境相对落后, 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知名度不高, 教学质量也相对落后。因此, 中专学校学生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 思想现状更令人担忧, 这必然会引起我们对如何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思考。

3.1 中专生自身的教育、参与、提高和自我管理

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 中专生自身的努力、自我教育是其成长成才的关键。中专学校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学者认为,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 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6]。终身学习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励志教育就是让中专生不要安于现状, 要不断确立新的目标, 并努力使之实现的教育, 所以, 励志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应该是伴随着他的一生;另一方面是说一个人受教育的场所应该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社区以及网络学校等各种场所, 而不是仅有学校一种场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习惯, 任何一个在青年时期掌握了一定技艺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成为新的技能的初学者和实践者[7]。

因此, 学生自己的参与、管理是自我效能理论的一种体现, 是加强励志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专学校学生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能客观、准确和全面地看待自己, 把自己的优、缺点作为提高和完善的起点;培养自己较强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坚强的毅力, 主动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 增强自控能力。例如:合理分配学习、娱乐的时间, 凡事有个尺度, 不虚度年华。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 不断接受教育, 即活到老, 学到老, 只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2 增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态度和心理状况, 中专生在知识水平、思想认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中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时, 必须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 贴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 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改进教学方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中专学校应在课堂学科教育中渗透励志教育, 将学校励志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活动, 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

另外, 中专学校要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励志教育工作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关心,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体会到自己肩上那份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不断鞭策自己, 刻苦学习, 为未来的生活努力拼搏。例如:利用新生入学这一时期和每个学期给学生家长寄发信件的机会, 与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活动, 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 使家长更直接、更清楚地理解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

3.3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理论方面的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 成为引导、激励中专生的外在动力。精神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灵魂所在, 它主要体现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风格, 涉及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方面, 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力量[8]。中专学校要根据中专生成长的规律,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 如举办有关人生、理想的演讲比赛, 开展具有教育功能的讲座、阅读活动, 通过校报和校园广播站等传播各种励志教育信息等。

进入学校后, 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 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和心理的转换, 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创造优良的校风、班风,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研究在许多中专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专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学科方面的课题研究, 理论研究应紧密结合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目标是尽快构建具有特色的、适合中专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 为中专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

3.4 社会对中专学校学生的关注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前景, 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因此, 社会必须对中专学校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强大后盾, 社会要为中专学校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要不断健全、完善思想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 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同时, 社会还要尽可能地为中专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 还需要在耳濡目染中得以熏陶和发展, 这有赖于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9]。因此, 社会要不断接纳中专生, 让学生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了解现实, 让学生重新调整自我, 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让学生置身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能较客观地认知自己, 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4 结语

中专学校学生的励志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专生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对于中专学校进一步做好学校建设和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励志是人生的航标和动力, 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是每位学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的关键, 是中专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摘要:面对社会的复杂变化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专学校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比重点中学学生更明显的变化。针对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 对中专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在励志方面的现状进行思考, 分析影响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因素, 并结合实际对这方面做出一些思考, 提出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的对策。加强中专学校学生励志教育对中学生成长成才, 健康、长远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专学校,中学生,励志教育

参考文献

[1]许金声.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3.

[2]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杨宣筑.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J].中国妇运, 2004 (11) :46-47.

[5]瞿葆奎, 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8]王锦宝, 刘亚军.学分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 2006 (4) :139.

篇4:你认可这样的励志演讲吗

贺智雨:没什么不好,提神又醒脑。学习累了,想一想这话,兴许就来精神了。而且这位副校长所说的确实符合当前的国情啊,有好成绩就能进好学校,进好学校就能获得好教育,将来踏出校门就能找到好工作,由此看来,他的话没什么不对。

林锐和:社会是现实的。只要人的思想端正,不是盲目而疯狂地去追求那些明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为努力接近那些明星而奋发,心中有目标支撑着自己前行,也是不错的。

宾志昌:话听起来是有些刺耳,但并非毫无道理,因为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轻飘飘的劝告,不如犀利的诘问直抵人心。

施伟娇:这话说得不错啊!这样接地气的励志话语能让人对社会更加了解,对未来奋斗的目标看得更加清晰。样样条件都不如人,你还不拼,靠什么超越他人?靠做梦吗?

施璐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让他们学会认识现实并接纳现实,远比那些不着边际的心灵鸡汤类文章更能警醒他们。如果连几句真话都不能接受,那么,当你面对残酷的真相时,就真的可能被“吓死”。

张梦娇:无伤大雅!对于明星的追求,本来就是需要通过金钱来实现;而学习的最终价值也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通过赚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做法可能世俗,但更实际。既然老师、校长也不能改变分数决定论的现实,那么,从自身出发,积极学习,将分数提升上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沈学农:我觉得挺好的,很真实,说到了许多学生的痛处。人生的起跑线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贫富之间的鸿沟也是客观存在的。高考制度尽管常常被大家抨击痛骂,但不能不承认,它至今仍是草根阶层改变命运的最公平的制度,因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一阳有话说:以上同学之所以支持这一言论,是因为与许多假、大、空的“励志”言论相比,现实更容易让人清醒。大道理永远没有现实困境更有说服力,困境常常能刺激人奋起拼搏!但这样的言论有没有负作用呢?

陈致和:一直以来,很多学生不停地被灌输这种所谓的“成功学”思想,这样一来,学习就失去了最纯粹的一面。学习不应该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应该是为了富足自己的灵魂。

严海飞:只在意自己的功名利禄,不心系天下苍生;只追求考试的分数成绩,不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样的“励志”,是要误人子弟的。

雷新宏:这样的演讲看似接地气,但却是建立在把学习的所有目的都极端功利化、学习的价值极端夸大化的基础上的。向学生灌输“学习无所不能,不学习没有任何出路,不学习你就没脸生存”的极端思想,如同将一把看不见的刀子扎入学生的心灵,误导学生的人生方向。

龙嘉齐:学生的压力本来就很大,如此带刺激性目的的观点,虽然能刺激一部分学生奋起学习,但也会让另一部分学生更感肩上学习压力的沉重,致使他们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精神状态更加不堪。

肖书坦:这些话糊弄不了现在的中学生,正如某报纸刊登的一位学长所说:“高考是我现阶段很重要的事,但在我整个人生中,高考并不是非常重要。不认识朋友,不参加活动,将来人际交往都不行,也没什么特长,成绩再好,能找得到好工作吗?真的能赚得了那么多钱吗?而且人会真的快乐吗?”让学生无法相信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薛伟澜:追求篮球明星,不一定非要到现场观看,仅仅欣赏就是一种幸福;追求娱乐明星,也不过是一种情怀,不一定非要搞炸鸡啤酒。学习是学生的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人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索,不能把任何事情都与学习挂钩。

腾信昭:这话乍一听,感觉很震撼,但细细想后,又觉得有点偏颇。这位副校长,是从把学生当机器的角度去发表演讲的,但我们是人,不能只知道学习而脱离了正常的生活。

李 歌:这种逻辑、观点早就不新鲜了,不就是“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的说法换了一层皮吗?许多家长和老师总是教育孩子要认真读书,但对于为什么读书,却从未与孩子交流过甚至从未曾想过。现在的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指导”了,我们有自己的主见,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和人生。

何月玲: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老师、校长们更应该做的,是充分发挥探索精神,想着怎么样走出一条新路,教出更多有思想、有素质的学生,而不是“冥顽不化”,继续宣扬老一套的应试观念。

一阳有话说:该副校长想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但以上同学并不认为他的观点能带给学生正能量,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带刺激性的话语偏于功利,太过现实,反而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加重学生身上的压力。

蒙川宇:这位副校长估计是想成为一名有个性、受人爱戴的校长,只是度掌握得不够好,观点也有点陈旧。现代社会,成绩早已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可能完全决定人的一生,而这位副校长却还想将更多学生培养成当代“范进”。

刘思思:副校长挺“潮”,能抓住学生喜欢篮球明星、韩剧的心理谈开,也算是一个新潮人士。演讲的内容虽然不敢苟同,但是这样的演讲不虚荣、不注水,很直接,比很多泛泛而谈的演讲还是好了很多,在不太偏激的情况下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略显过度但也不算太过。

徐靖双:虽然个人不太赞同这样的教育方式,但该副校长讲得很现实。中式教育以及将来凭文凭就业的现实,让学生和家长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压力,该副校长只是讲得幽默和另类、直白了一点。讲稿中出现的一些词也很合现代学生的口味,该副校长还是很时尚的。

陈肃常:该副校长以一种类似调侃的方式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们会更容易接受。但所说内容又有片面强调物质之嫌,虽直白、有说服力,但似乎不符合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校长应讲之言。

王振丰:存在即合理。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我感觉这一演讲充满了真诚,实在。谁也别假清高真虚伪,高素质的话谁都会说,高素质的事没几个人能做。在抨击别人的同时不妨审视一下自己,人人都活得不容易,让人向上的独木桥正变得越来越窄,还有什么理由用虚伪的假、大、空语录来掩盖人们积极向上的需要?

方宏盛:不可否认,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这位副校长的励志讲话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符合一部分家长、学生的价值追求。寒窗十年,到头来还不是为了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学生中公开演讲,就有点过了,不符合一个校长所为。

何佩阳:没资本、长得不帅、智商不高不是人生缺陷,天生我才必有用。作为校长,以紧跟潮流的内容鼓励学生学习并没错,但不能无限夸大学习的作用;作为校长,更应该在人格、在思想、在情感上鼓励、引导学生做一个快乐、阳光的人。

一阳有话说:副校长的话之所以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抓准了学生们喜欢的东西。观点虽然有些“雷人”,但其实现实更“雷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之外的奋斗门路更加狭小,除了学习,很难再找到别的方式改变人生。由此看来,该反省的不应只是该副校长的功利化,同样还有被功利化裹挟的现实。

(组稿学校:南宁市第十九中学

指导老师:唐力阳)

篇5: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集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 我的梦。“

我们的心中有着那么一种力量,它能推动我们奋进,帮助我们成长,那就是梦想。因为梦想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所以我们一步步向目标靠近。因为有梦想,我们的祖国才历经坎坷步步前行;因为有梦想,我们的国家才饱经风霜信念不移。当西方文明猛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时;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的美梦时;当中华民族面对国破家亡、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和”千年未有之强敌“时。中华儿女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振兴中华!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如今的中国,正迈开大步,走在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征途上,这又将是一次伟大的长征。习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话,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中,展现出几代人为了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

俞敏洪说过:“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生活是一连串的奋斗,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就能赢得胜利。我们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敢想敢梦的勇气和积足跬步的耐力。

眼下,中国梦之路绝不是一马平川的坦路,必定沟沟壑壑,必定波诡云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首先要拥有一颗中国心。正值意气蓬勃青少年的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用我们青春的汗水去浇灌我们心中的梦想之花。祖国,或许正是因为我们这些青少年而变得更加熠熠生辉。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是时代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继承者,处于和平环境下的我们,虽然无需经过战火的洗礼,但我们仍要通过拼搏来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如果我们将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大国,中国必将鼎力于世界;如果我们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少年强则国强。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的梦想的执着!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誓: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是我们的信仰。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大全集”

篇6:关于学生励志努力的演讲稿

大家好!国旗依旧在天空飘扬,国歌依旧在耳边回荡。仰望长空,让我们在一片广袤中感受一片激情——拼搏。

看,五星红旗,我们心中的图腾,她庄严,美丽,热烈,鲜艳,站在这面火红的旗帜下,感受火热的生活,你的心中是否已翻腾起巨大的波澜,任凭那思想的野马把你带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抛舍了多少头颅,倾洒了多少热血,拼了八个春秋,搏了三个年头,终于,我们换来了这面光荣的旗帜。

也许历史的车轮已离我们太过遥远,那么让我们体会一下身边的拼搏。还记得几个月前,32路英雄豪杰进军韩日。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进行着群雄逐鹿的争夺,同样在流血,同样在流汗,同样在为着最后的胜利奋力拼搏。

体育竞技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自身的本职工作来说,是否应该更上一层楼呢?仍然在听投悬梁锥刺骨那千年不衰的历史故事,依旧厉行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做舟”的学习准则,让我们把这一切的一切称之为拼搏。在披荆斩棘之后体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辉煌。

三分本天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拼搏是一种过程,历经拼搏,更不会再因结果的好坏,而欣喜若狂或心情沮丧。

拼搏是一种境界,它即没有风花雪月的浅唱低吟,也没有初入社会的感世伤怀,它有的是冲击终点的挑战自我,是直面人生的引亢高歌。

走一条无怨无悔的路,拼搏,为你响起成功的前奏。

篇7: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什么是家呢?就是由一个一个成员而组成,一个个的小家庭组成的一个大家那是国。所以,一个国家中人最重要。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校园内食品袋、包装盒随处可见。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篇8:关于中学生励志演讲稿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 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 (4)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 家庭经济困难, 生活俭朴。

本文对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3) 与条件 (5) , 谈谈自己的看法。

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大学生德育评定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评定工作, 普遍采用学校下发总的德育评定标准, 各院系在此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制定一些可操作的评定规则, 再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评定。而往往院系一级的评定制度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院系的评定程序过于简单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 有的院系甚至没有制定成文的评定规则, 没有科学性;其次, 过于倚重班级民主评议的结果, 使得本来严肃的民主评议成了学生走后门, 拉关系的舞台, 助长了不良的学风和校风, 极大的挫伤了思想积极上进、作风端正的学生, 违背了奖学金颁发的初衷, 使得德育评定内容、方法形式化、表面化。

德育评定相对智育和体育评定, 显得薄弱, 而且内容繁多, 缺乏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因此大学生德育的评定工作在评价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可操作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件精神, 结合近年来各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的实际,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大学生德育积分测评手册》, 尽可能细化德育评定内容、评定标准、评定时间、评定办法、奖惩办法, 使德育评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在具体的操作形式上, 采用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的努力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班主任、辅导员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责任、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填写“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申请表, 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过程, 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在班级民主评议的基础上, 认真审核申请表。通过辅导员的了解与《大学生德育积分测评手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申请表共同评定德育积分。

家庭经济困难, 生活俭朴——贫困生的评定

贫困生多数来自于偏远农村或山区, 有些来自灾区, 家庭兄弟姐妹多人上学, 或丧失父母, 或父母及亲属患有重病, 造成家中经济不堪重负。另外, 有一些贫困生家住城市, 但父母下岗, 无固定的经济来源, 或收入极少, 个别同学处于经济状况不好的单亲家庭。面对生活的贫困, 大部分贫困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发奋图强, 自立自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因贫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 生活、学习、就业等受到严重影响, 身心健康发展也受到损害。有的贫困大学生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有的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的面子观念很强。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及以往的挫折经历而引起的自卑感比较强烈, 他们在思想上时常处于紧张状态, 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面对贫富悬殊的对比、物质需要的匮乏, 严重地的挫伤了自尊心, 产生心理失衡, 因此对自尊异常敏感, 而感情也非常脆弱, 在强烈的自尊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 心理慢慢扭曲变形, 逐渐形成了自尊与自卑、坚强与脆弱相互交替、易走极端的双重性格, 每天宁愿啃馒头吃咸菜, 也不愿申请助学金、奖学金或参加勤工俭学。

认真建立贫困生档案信息是做好资助贫困学生工作的关键。学校可以根据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 在新生进校以后, 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当中, 认真调查, 认真摸清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准确依据贫困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和主要问题, 为每个贫困学生建好档案信息, 以便今后有的放矢进行帮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贫困群体的认定:

一是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交流, 经常同贫困生谈心, 切实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主动关心他们, 在学习上给予指导, 在生活上给予关怀。

二是用学生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 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 经常开展座谈会、交流会, 请优秀贫困生学生干部代表与贫困生进行交流, 来证实贫困生虽然没有能力选择家庭和出身, 但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明天和未来;贫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被压弯了腰,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增强与同学交流的主动性, 积极鼓励贫困同学积极参与到学生工作中, 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 在不断的磨练中重新塑造自我。

总之, 在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 应该认真审核学生的申请条件, 为学生负责, 为学校负责, 为国家负责,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 使国家励志奖学金真正达到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瑶.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J].科技创业, 2005 (8) .

[2]林天兴, 丁敏娜.大学生德育可以实行学分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7) 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中学生青年节爱国之情演讲稿 下一篇:关于国庆节的演讲稿:中学生爱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