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爱国心得体会

关键词: 理性 事件 调查 爱国

理性爱国心得体会(通用11篇)

篇1:理性爱国心得体会

关于理性爱国调查的心得体会

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一系列“爱国主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针对此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关于理性爱国的社会调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理性爱国的真正含义,这也将是我以后生活中的指路灯。

我们常常把理性爱国挂在嘴边,那么,什么是理性爱国?理性爱国最重要的是理性,理性就是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不盲目,不冲动,在问题的实质上找解决方法,沉着冷静是关键!爱国,维护国家利益为先,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热爱自己的祖国。理性爱国,用正确又智慧的方法对待国家冲突问题,而不是以蛮横暴力的方式表达爱国热情,虽然我方利益受到威胁,但是我们却能以不损害国家形象的方式对待不公。

当然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理性爱国行为,这给我们的国家带了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危机。就拿钓鱼岛事件来说。表达爱国情感,不是逞一时的匹夫之勇,更不是靠砸日货烧日店便能解决问题的。民众不仅需要合理表达对钓鱼岛问题的政治诉求,更需要合法表达这样的爱国理念。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主张,应当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对非理性、违反法规的行为是不赞成的。相信广大群众一定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几句话,虽然简短,但说到了点子上,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在充分肯定大家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指出,怎样表达爱国之情,用什么方式表达爱国之情,也至关重要。依法、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态度。

但是,在中华儿女表达爱国热情的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过于偏激的行为,如打砸日系车、砸日系商店、迁怒于在华日本人等。这些行为逾越了爱国底线,也触犯了法律,是应该坚决制止和严惩的。

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理性爱国呢?

(一)理性爱国,首先就要学会理性思考。

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地分析,就无法正确对待,甚至产生种种偏见。譬如在“抵制家乐福”事件中,我们如果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局势,就不会被不良分子所蛊惑。爱国是需要激情的,爱国更需要理性。我们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关注国家法律和政策,关心国家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我国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和统一。“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的行径,面对西方某些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亿万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不满,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感受到每个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那浓烈而纯净的热爱。毫无疑问,这种爱国热情是弥足珍贵的,是一种值得赞赏的伟大情感。但是,要使爱国热情发挥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我们还必须将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使这种爱国热情更加理性、宽容和开放,更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二)理性爱国,就必须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知之深”,方能“爱之切”。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祖国的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知之甚少。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人,怎么可能从心底升腾出对祖国的挚爱?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学习祖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知道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了解民族英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卓越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也没有什么力量比理性更为强大。爱国热情与理性并不矛盾,我们需要爱国的热情,我们更需要爱国的理性。有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就有了指引我们行动的路标。有了爱国主义的信念,就有了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塔。

理性爱国,需要我们学会理性思考,需要我们了解国家与民族。当今的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理性,但谈之爱国,他们却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平时,只不过是口头上说爱国,做又是另一套,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之前,面对“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的行径,面对西方某些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我们义愤填膺,敢于与歪理说不。如今,面对“台独”“钓鱼岛事件”“湄公河惨案”,更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团体手牵手,与伪事实对抗到底,与阻碍祖国统一的任何敌人作斗争。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团结一致的力量,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认识到,爱国,要理性。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思想,有文化,有抱负,有爱国热情。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做理性爱国的先锋官,身体力行,积极宣传,让社会上的不理性爱国行为越来越少,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富强。

篇2:理性爱国心得体会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本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是对二战确定的国际秩序的公然践踏,已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针对日本侵犯我主权的行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的措施。9月14日,由中国海监船组成的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宣示了我国对该岛屿及海域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宣示了中国领土寸土不让、中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立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我国人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抗议日本政府“购岛”,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北京,部分民众自发地来到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挥舞国旗,呼喊口号,谴责日本“购买”钓鱼岛这一非法行径。在表达爱国热情过程中,大家都保持了理性的态度,配合现场民警引导,现场秩序井然。其他城市也有民众自发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情,谴责日本政府“购岛”。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砸毁日系车辆、冲击涉日商场的非理性的违法行为,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我们表达爱国热情,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也是值得提倡的。但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在日本政府作出侵犯我主权行动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应该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僭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损害法治湖南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有关部门也将依法追究其法律和经济责任。

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理性爱国、文明爱国、守法爱国。爱国,不需要暴力,不需要以牺牲国内正常社会秩序为代价;爱国,必须向“打砸抢”说不。尽管,那些有暴力倾向的、打砸抢的“爱国者”是极少数,但是,他们的社会危害,却相当大。

各地陆续出现的一些“打砸抢”现象表明,个别人的“爱国”,走错了方向。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如今的爱国内涵和一百多年前早就已经不同。爱国不再只有民族主义一个内容,而是要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法治、文明、民主的现代国家。而当代的爱国者,也是这个国家的公民。

理性的爱国之心是值得拥有的,理智的爱国行动是值得提倡的。总之,捍卫国家领土当然需要强烈表达,但同时也需要恪守文明法治。今日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维护国家利益,讲文明重法治,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用文明法治凝聚爱国力量,将爱国热情转化成强国动力。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发展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因此,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需要我们坚守文明法治,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

篇3: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性爱国

理性爱国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之义

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目前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 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意志、思想理论及行为一体的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综合复杂的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 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 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 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1]简单地讲爱国主义教育即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认知的传递、爱国思想和信念的养成以及爱国行为引导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把对祖国的热爱从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感情升华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思想心理意识和世界观并在这种心理意识和世界观的支配下外化成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爱国行为的过程。由此可知, 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即贯穿着科学理性原则。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 而且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说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激发教育对象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和“稚嫩“的爱国行为的话, 那么, 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更应注重爱国认知的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 更注重爱国实践行为的引导, 也就是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注重和突出贯穿科学理性精神和科学理性原则。

加强理性爱国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 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国家振兴、民族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在谋求和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本质上始终是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汹涌澎湃,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看,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乃至不同思维方式在新的时代层面上的竞争与整合, 其突出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各国都无一例外的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各国在经济、政治等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无不牵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加之, 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 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 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 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同时, 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等活动, 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 都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国人民历来有着维护全民族和国家最高利益的坚强决心和英勇不屈的行为。但是, 爱国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复杂, 爱国已不再是战争时期那样, 开枪消灭敌人。全球化时代使得爱国主义的表达途径多样化, 选择不当就可能上升为一种破坏性的亢奋的爱国主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 也使得潜藏于爱国主义和国家之间的进攻性凸显。

同时,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 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 因此, 爱国诉求的表达和爱国方式的选择还要与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相联系, 处理好爱国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 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对于有着高度爱国热情的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

1.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是理性爱国的前提

理性的爱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对本国历史的审视, 对本国当前现实的分析和对本国未来的展望以及放在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去审视的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这一切为世界瞩目、令世人赞叹, 也无不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 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些西方学者便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口号, 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2]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是内忧和外患并存。审时度势, 形成对国家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理性认识, 是理性爱国的前提。为此, 高校理性爱国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 使大学生以史为鉴;加强国情教育, 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国际形势教育, 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既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是理性爱国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突破长久以来教条化、形式化、显性化、课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以活动和实践为载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因为, 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的爱国情感、树立的爱国理念才会更深刻、更理性、更持久并由此产生更加自觉理性的爱国行为。为此, 一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二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三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实践教育基地的体验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四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重大事件的引导中。

3.探索建立理性爱国的教育管理机制是理性爱国的关键

一是要建立宣传层面的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影响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理性爱国是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 是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执着信念。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维系的灵魂, 理性爱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 在道德的范畴内,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 并有理合法地采取爱国行动。

二是建立认知层面的行为引导机制。当一些涉及国家之间政治、军事、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等比较敏感重大事件时, 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性认知的引导, 要有专门的指导人员及时的对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 使学生认清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同时可有序的组织大学生开展针对事件的理性活动, 比如在校内组织开展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专题演讲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论坛等活动, 进行事件的评析和爱国意愿的表达。

三是建立实践层面的行为管理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依法爱国的理念, 不参加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 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理合法的政治诉求表达权利时, 不应违背社会及其他人的合法权利。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应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 对于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在游行活动中侵害社会及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给予必要的制止。当然, 这种基于实践层面的理性爱国的行为管理机制的建立, 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的通力合作,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曾令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06, 30:57.

篇4:抵制暴力,理性爱国

前不久看一笑话,说的是一个英菲尼迪的车主从车库出来后刹然间发现眼前站着一排怒汉个个手持家伙,车主心想这下坏了,爱车是不保了,只见带头大哥面目狰狞地冲上来后突然挥手一摆,欢喜的转头告知身后操家伙而来的兄弟,“住手,是奇瑞!”遂一众人乌泱泱散去。

今天大街上,反日口号可以很凶狠,日本国旗可以狠狠地烧,都是一种民族伤痛宣泄的方式,但无目的地摧毁自己人的私有财产——砸日系汽车,被狂怒的人群所拥护,此行为简直就是愚蠢。为了安抚那颗无处安放的“爱国心”而直接造成了车主重大的经济损失,临街乱砸,而拒不赔偿,如果车主在车里放有巨资被偷,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实在是反日不成,还恶化国人之间的关系。砸了同胞的车,同胞的财产受到损失,心受到伤害;这种蠢行的图片迅速传遍世界各大网站,爱国游行形象受损,中国形象受损,日本那些右翼分子一定偷着乐。如此蠢行,不是爱国,而是害国——这样的“爱国”永远无法得到喝彩,只会让真正的爱国者感到羞愧。

没有谁会怀疑祖国遭受欺侮时涌动的爱国激情,没有谁不能理解当祖国遭遇挑衅后同胞们的愤懑与抗争。因为,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注定要被欺凌,一个永远韬光养晦的国家必然受气挨打。但是,靠那些失去理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保卫钓鱼岛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失去理性的暴行,这与日本政客的蛮不讲理又有何异?丧失理智的拳头,吓不走嚣张的恶犬。泄愤式的“爱国”表达,只能让贼人偷笑、同胞伤心。

中国目前的国力,已经超过日本,只是钓鱼岛问题太复杂,牵引的各方利益纠葛太多,力量对比中国仍不足,所以有拖就不打,让时间来为我们争取筹码。但中国政府对日是自信的,日货在大陆的意义,已经与普通商品无异,是大陆根据经济开放政策和WTO規则对日贸易的实物,不是对华侵略的象征,是中日交流的客观需要,属于经济行为,与政治牵涉很小。日货在大陆的横行,也逐渐式微,今年来更是被国产货和韩国,德国货挤压得丢城失地,若继续发展下去,国人不必抵制,日货也将消亡,这是自然发展的结果,毛爷爷说得好,风物长宜放眼量,放日货进来又如何,与狼共舞,国货才能刺激壮大,人为抵制,只会是闭关锁国的再现。日货是在国际大舞台上拼杀的,国货不能在温室中借民族主义的口号生存,该正面较量的,必须放手去碰。且中国政府不傻,每个核心领域的民族工业,都有所保护和扶持的,国人不必杞人忧天。

篇5:理性爱国团日活动心得

此次团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最近发生的钓鱼岛事件中认识到应该如何理性地正确地去爱我们的祖国,反思我们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

首先,团支书林振林简单介绍了这次团日活动的流程。他说道,爱国首先要知道自己爱的是一个怎样的国,并发给我们一些资料,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然后,进行签名活动。同学们在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每一笔都代表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条幅上的“爱国理智为先”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班每一位同学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

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义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的日本人,吃霸王餐,抢劫店铺,这些暴行,跟爱国毫不沾边。砸车,损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袭击日餐店,累及无辜;抵制日货,也让国货一并受损。全球化之下,各国的经济已经彼此渗透融合,不由分说地抵制,很可能导致“玉石俱焚”。

爱国不能诉诸暴力。爱国和害国,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理性是两者的分界线。钓鱼岛之争以及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绝非“匹夫之勇”就能了断。愤怒和冲动,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保持理性,才能应对复杂的局面,才能让别人明白你的利益表达,才能获得支持和尊重。而一旦偏离了理性,再理直气壮的诉求,也会在“闹剧”中化为乌有。

此次团日活动能够顺利举办,靠的是同学们的配合和支持。虽然此次团日活动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形式简单,但是加深了同学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当前发展的大好形势,理性地表达爱国

情感,为维护稳定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理性爱国心得体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的行径,面对西方某些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亿万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不满,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感受到每个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那浓烈而纯净的热爱。毫无疑问,这种爱国热情是弥足珍贵的,是一种值得赞赏的伟大情感。但是,要使爱国热情发挥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我们还必须将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使这种爱国热情更加理性、宽容和开放,更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多少坎坷与磨难,如今,她正走在大国崛起的征途中。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贫穷、落后、愚昧的那个中国,而是一个文明、发展、强大的的新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的心态理当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在爱国热情的表达上也当如此。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广泛联系的世界,改革开放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这种世界格局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坚定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大改革步伐,以更加开放的意识与胸怀,融入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也没有力量什么比理性更为强大。爱国热情与理性并不矛盾,我们需要爱国的热情,我们更需要爱国的理性,这是引导爱国热情,使其发挥更大功效的客观条件。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是一个文明国家,广大爱国公民表达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和反对“藏独”的诉求,均应依法进行、理性进行。爱国热情既体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上,更体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法有序地表达,才是理性的爱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才是最大的爱国。

篇7:理性爱国心得体会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训。由此,高昂的爱国热情是应当值得尊敬的,而且在现今的社会道德准则偏移甚至向金钱靠拢时代背景下,这样的精神更加的难能可贵,值得国家和社会好好的珍惜。但是,依我看来,非理性所为不可爱国。

随着巴黎圣火传递,金晶火炬被抢;随着分子**,西藏经济受损。面对一次次事件的发生,每一个国人都有愤怒的理由。然而,在事件平息之后,在金晶得到了道歉,分子和cnn受到法律的起诉之后,我们的爱国怒火是否也应该平息下来,从愤怒中回归到理性精神中来。毕竟,抵制家乐福也好,辱骂到家乐福购物的顾客也好,都并非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做的。如果我们装出“以德报怨”的样子倒不免有几分虚伪。但是,我们不能“以怨报怨”,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xx年,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太多的眷恋。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奥运会举办成一个展现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盛会,每一个人都希望能为这次盛会的举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人发起抵制家乐福的倡议恐怕更是源于此。奥运的到来还有不足百日,我们仍将面临许多挑战;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任何的挑战都需要国人的支持。如果不良后果替换掉爱国;如果愤怒遮盖了理性,那么,如此爱国行为就如同向祖**亲的胸口插上了一把尖刀。甚至更有被他人恶意利用、恶意引导的危险。

我们不是缺乏爱国的激情,也不是缺乏爱国的毅力,更不是缺乏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信心。我们更需要的是在这份爱国的热情和毅力当中的理性,是在选择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上持有的理性态度。其实,对于国人来说,爱国的表达就是一种目的,让人听得见你的爱国的声音就是一种效果,而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只会“狗尾续貂”把美好的爱国行为化作“墨迹”。

篇8:爱国需要激情, 更需要理性

事件一:“五一”前夕, 一名班干部向我报告, 他听说班里有两个同学将在“五一”期间去抵制某超市。我感觉事态严重, 马上把那两名同学叫来了解情况。原来, 他们听说某法国超市支持“藏独”, 有些城市出现了抵制该超市事件。他们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这么做。BBS上有人说“五一”期间会有人去冲击该超市, 他们想到时候去看看。

事件二:5月22日, 星期四, 这天奥运火炬在宁波传递。学校考虑到不能影响正常上课时间以及学生的安全问题, 没有组织观看。并且在前一天放学前特意提醒学生务必准时到校上课。然而, 当天全校仍有30几名同学旷课去了火炬传递现场

事件三: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全国上下掀起了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捐款捐物行动。我在班上也作了动员。学生们怀着巨大的悲痛心情进行了捐款。有几百元的, 也有几十元的, 无论金额多少, 都表达了一份爱心。捐款后的中午, 班长慌张地跑来说:“大事不好了, 两个男同学打架了。”原来, 起因是一个男生捐了10元 (该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 , 另一个捐了几百元的男生用鄙视的口气大声地在教室说:“哈哈, 有个小气鬼居然捐了10元, 有没有爱国心啊?”这下,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互不相让, 最后升级到动手。

从以上三个事件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有较多感性、盲从、偏激的成分。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他们心底纯洁, 热情奔放, 但知识面窄, 对外界的反应敏感, 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多地依靠感性, 难以升华到理性分析层面。所以, 在爱国主义问题上, 他们重形式甚于重内容, 偏激、冲动、盲从, 凭一时义气。在许多中学生看来, 抵制这个法国超市就是爱国, 不抵制的就是不爱国;捐款多的是爱国, 捐款少或不捐款的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当然, 他们认为支持奥运, 应该亲临现场看火炬传递。而且, 这中间还有不少中学生根本不明确他们这么做的真正意义, 纯粹是凑热闹, 瞎跟随。汶川地震后的几天, 我们的校园树枝上挂满了祈福的黄丝带, 我去课堂, 学生帮我胸前贴上红爱心。这些都很令我感动。有个女同学在课桌上、文具盒上、手臂上、衣服上贴了一大堆, 我问她贴那么多干什么?她嘻地一笑说:“这个东西原来还满好看的。”学生的情感表现出多样性。

从情感层面上讲, 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从理性层面上讲, 爱国行动需要方式、方法和策略, 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胸襟, 更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爱国主义的表达应是一种深沉、理性的情怀, 是建立在尊重法制社会秩序和体现出建设性的基础上的。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她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最基本的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 奋起抵抗外敌的侵略, 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第三, 反对分裂和割据,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第四, 勇敢勤劳, 推动祖国的进步和富强。所以, 爱国主义并不是停留于形式上的, 对个体而言, 爱国主义是一种神圣、庄严、伟大的信仰, 是一种对祖国深厚持久的情感。而唯有建立这种对祖国深刻的爱, 才能理性地爱国;也只有理性地爱国, 才会爱得深厚持久, 爱得有效。

中学生的爱国热情是非常可贵的, 要予以充分肯定并倍加珍惜, 谨慎引导。那么, 如何才能引导中学生理性爱国呢?

首先, 应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祖国, 就如同爱一个人, 首先必须去了解他。一个人只有了解祖国, 才会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 才能理性地、持久地热爱祖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 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 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 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其内容博大精深, 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 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要全面、正确地宣传党和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方针政策, 使他们了解祖国统一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重点, 要加强民族团结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

其次,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 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在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同时, 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要让学生认识到, 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时, 要依法有序理性, 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理性的爱国观一定是建立在守法的基础上的。

再次, 针对重大政治事件, 学校要积极正面宣传, 及时作好引导工作。可以利用政治课开展时事播报和分析, 利用班团课开展时事大讨论, 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分析, 明辨是非, 坚定立场, 明确任务。如针对“藏独”分子策划的打砸抢事件, 中学生一定要认清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行径, 一定要坚定地反对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 这是中华民族子孙应尽的义务。但是我们要把爱国的激情与理性相结合, 要把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之中。挪威作家易卜生说:“如果你真正想有利于国家,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自己这块材料造成器。”所以, 对青年人来说, 爱国最好的表达方式莫过于奋发读书, 成人才, 报效祖国。

最后, 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释放学生的爱国激情。中学生爱憎分明, 充满激情。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爱国热情, 积极引导他们把爱国热情化为实践动力, 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让学生充分地迸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如针对2008年奥运会, 可以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活动:我为奥运添光彩演讲、奥运知识知多少主题板报或知识竞赛、奥运历史上的优秀中国运动员介绍等等, 让学生了解奥运, 明确举办奥运对中国的意义, 明确自己能为奥运做些什么。

篇9:爱国,需理性先行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情感;爱国方式;理性

一、全面阐述爱国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这种感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爱国主义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向前发展,激励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表现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由传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近代的“救亡图存”再延伸到现代的“爱党爱社会主义”以致最终升华到当代的“振兴中华,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们间的爱国本质是不变的,都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最深厚的忧患情感。因此,历史课教学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爱国内涵,还要向学生说明:爱国,其实很简单,就是爱祖国范围内一切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海陆空的等要素,就是对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爱护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行为。它往往是感性的、具体的、零散的,但内涵确又是广泛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特征。所以爱国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也不是因历史或者现实中的某些事情所引起的临时的一种感情冲动,而是一种持久的,埋藏在心底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而又去自觉实施的一种情感。历史上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爱国情感,勉励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勇进取,努力学习。

二、运用历史爱国英模事迹,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感情还未定型,也极不稳定。爱国情感培养之后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运用历史教材中的那些爱国英模的光辉事迹去不断感化和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历史作为人类活动的轨迹,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爱国英烈,他们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为国家发展和历史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贡献大小不一,但多利国利民、可歌可泣。如文化领域的屈原、范仲淹等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科技领域的郭守敬、李时珍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军事斗争领域的戚继光、邓世昌等不怕牺牲英勇抗击外侵的风骨;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赵一曼等国难当头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卫国精神……这些都是历史课教学中关键的启情点,因为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灵活地采用讲述、学生演义、编演历史小话剧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各种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带学生感悟英雄人物的崇高,以增强爱国情感,陶怡道德情操,振奋民族精神并以此内化深化为学生的爱国情愫,让爱国思想根深苗旺。

三、针对当前国际局势,促成学生良好爱国方式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良好爱国方式的表达。在当前最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要让学生明白:日本、菲律宾、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趁着我国埋头发展经济,提高军力,觊觎我国周边的沿海岛屿,且不顾历史事实,妄图通过各种方式,巧设名目来达到占有中国沿海岛礁,霸占中国沿海资源的目的……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如何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不被侵犯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高深难题。中国政府不是不作为,更不是软弱无能,而是在寻找时机,筹谋应对策略。而此时,一些中国人表达了强有力的愤慨——打砸抢烧日货,甚至打伤拥有日货的民众……国人爱国无可厚非,天经地义。可你有抵制日货的权利,你有打砸日货的权利吗?你有烧毁自己日货的权利,你有烧毁他人日货的权利吗?爱国,需要理性表达,爱国情绪不能丧失理性,否则,在情绪过于激动时,爱国就可能变成误国,害国。

以上种种,历史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时度势的引导。引导学生在读书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国事,关心国家的斗争策略,要头脑冷静的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做出适当的爱国行为表达;告诫学生不要盲目冲动,打砸行为不是正确的爱国行为,它不仅降低了我们的自身素质,也影响了国家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去到对方斗争国家旅游或走私稀有资源。我们学生所能做的最理性、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将一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爱国,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

爱国,又像一束阳光,照耀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温暖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田。

作为现时期担当大任的青少年,更要不断的自我更新完善提高,主动承载着历史的国魂前行!但一定要牢记:爱国,需理性先行。而历史课教学,学生理性愛国情的培养深化,责不可卸!

作者简介:

篇10:理性爱国英语作文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Diaoyu Islands issue, Chinese people are against Japan and the Japanese strongly.They call for a boycott of Japanese goods.However, things develop into a bad direction.Some people smash the stores of our compatriots in the name of patriotism.They even hurt the people who have Japanese goods.In my opinion, these behaviors are irrational which cause harm to our siblings.Even worse, these behavirs are illegal.We love our motherland and we want to protect it, but we can’t hurt our fellows and we can’t damage their properties.These people are not defending our country, while they are damaging our couontry and destroying our reputation.Therefore, as a real Chinese, we should own the rational patriotism, defending our motherland on the base of not hurting ourselves, our compatriots and our country

篇11:理性爱国主题班会

时间:2010年11月25日

地点:

主持人:

出席人:全体同学

主题:如何做到理性爱国

2010年11月25日,我实训组在实训教室组织了以《如何理性爱国》为主题主题班会,同学们对这次班会重视程度很高,会上积极踊跃发言。“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如歌词中唱的一样有国才有家,爱国固然重要,但是要注重爱国的方式,因此同学们对于“如何理性爱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下就是会上发言同学与会上优秀发言的记录。

一、同学代表发表见解

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多少坎坷与磨难,如今,她正走在大国崛起的征途中。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贫穷、落后、愚昧的那个中国,而是一个文明、发展、强大的的新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的心态理当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在爱国热情的表达上也当如此。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广泛联系的世界,改革开放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这种世界格局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坚定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大改革步伐,以更加开放的意识与胸怀,融入世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1组 刘丽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有人才储备。当代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发展与富强,所以培养更高的素质是我们的必修课。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我们大学生之中维护祖国荣誉和尊严的责任感也日益浓厚,正如当下一直备受关注的钓鱼岛事件。一些大学生不理性爱国,选择游行示威以表达自己的爱国心,这是不明智的选择。他们只是片面的,就像大家对待日货一样,要客观理性的看待,又有谁能保证完全排斥日货呢?或者说能不接受日本的茶道或者文化呢?答案我想是否定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国货很难满足我们发展的需要,需要进口,所以切勿盲目排外犯了清朝时期的排外政策。在和平发展年代,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相互交织、得失与共,爱国主义则更多地要求通过对话、谈判、沟通加以表达。理性爱国,应该防止滑向狭隘民族主义,防止偏离法制轨道的过激行为。要将尊严化作理智文明的爱国诉求,将激情化作清醒务实的爱国行动。事实表明,当今中国,开放的趋势不可阻挡,以闭关锁国的做法发泄爱国情绪,只会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自乱阵脚,也不利于人民福祉。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做一个四有新人,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里力量吧!但是要时刻谨记要理性的爱国,切勿盲目冲动!(1组 王晓丹)

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更多时候并不需要我们搞得轰轰烈烈。简单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理性爱国.这是微观层面上的基本要求。大学这个思想的熔炉里沸腾着的是我们爱国的热诚,青年一代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理应担当起理性爱国的重任。(1组 张思洋)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有着满腔的热血,昂扬的斗志,但是面对侵略者对我国的诸多不敬,我们需要的不是蛮横的反击,不是无理的对抗,我们有文化,有思想,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思维面对并反击这些侵略者。前一段的“钓鱼岛事件”,我国有很多城市的市民选择通过极端的方式反击侵略者,这都是不理性的,因为在我国领土范围之内制造僵局,受困扰的还将是我们中国人,这些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我们需要用文化和理性作为武器对抗侵略者。(2组 徐扬)

学生最基本的事就是好好学习,把学到的文化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当更多地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水准。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理性爱国。只有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我们的爱国之心,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2组 杜高辉)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都有一腔爱国的热情,有民族自豪感。我们有理想、有文化,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爱国。爱国,要的不是冲动、以暴制暴,而是真真正正为国家着想,踏踏实实做人,切实的老百姓服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强大了,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富强。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尽全力为祖国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2组 王茜)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会拥有爱国情怀,热爱祖国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拥有的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爱国情怀也应该有一定的程度,应该理性爱国,不应该因为一些莫无须有的言论或者有心人传的谣言而轻易做出一些轻率的举动,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也会给国家和自己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爱国。(2组 张蕾)

爱过理性教育对我们学习翻译,学习语言类的同学们,是相当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一面接触本国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国外的语言,民俗,文化,因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有可能会有冲突之处,所以,所谓爱国理性教育对我们来讲尤其的重要,首先我们要摆正“爱国”的位置所在,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是为人之基本。其次便是“理性”,理性它是在爱国的基础之上的理性,理性的爱国,不盲目的跟从他人的煽动,不盲目的排外,这才是爱国理性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应该始终贯彻的思想所在。(3组 戴思威)

现代是个网络时代,人们都通过网络和电视学习知识和了解时事政治。如今各国关系复杂,要想处理好关系确实是一大难题。自成立联合国以来,虽说国与国之间减少了纷争,但实质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现时的朝韩战争,动用武力炮弹来解决问题,岂不造成两国矛盾更进一步的激化?朝韩互相发炮不是两国在打仗,本质是很多国家都搅在其中。再如我国与日本的矛盾日益增加,很多网民和大学生非常激愤,做出无理举动,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反面效果。爱国不一定要这样的方式表现。爱国首先要相信国家、相信党,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解决好问题。其次是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做伤害国家有损国家的事情,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再次,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爱国,这才是人民应该做的。(3组 刘雪芝)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的八荣八耻中写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国教育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中心,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具有正确的爱国意识,现代社会倡导理性爱国,而理性爱国的真正含义指的是什么?人们将其阐释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用理性来支配爱国情感和言行的爱国方式,也就是面对国家利益问题时,要学会理性思考,在国家利益和尊严受到危害的时候,要学会明辨是非、在保护本国利益时不侵犯和危害他国利益,要站在世界和平的角度去俯视这个世界,和平共处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爱国热情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但如何更好的表达爱国的那份热情正在考验着我们大学生的智慧,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具有理性思维的,所以学习理性爱国,从这一刻开始。(3组 于颖慧)

作为青春激扬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激情和热情。作为当代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是具有着一定素质热爱着祖国的大学生,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年轻、我们热情、我们激扬但是我们时刻不能丢失理性,时刻用端正自己爱国的情操,注意

自己的思想变化,要时刻跟着党前进,切勿做出过激行为,这样只会给自己的政府,党和祖国带来不稳定因素,只会伤害自己的国家,为分裂势力所利用,所以一定要坚持理性爱国。(4组 张雪莹)

随着这几年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明确一些事情的立场,虽然出现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的事情,理性做事,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让自己也是后悔莫及。在理智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4组 刘文丽)

我们中华民族我们是泱泱大国,是讲文明的民族,应该有大国的气度,不能做有失我们身份的事情。我们要克服自身的焦躁和愤怒情绪,积极行动起来,增强自身实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不虚度光阴,不浪费青春,保持社会稳定,以坚定的信念为祖国谋发展,一心一意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祖国强大了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应该找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过激的举动反而会伤害祖国。遵纪守法,做个文明的中国人。总之理性爱国,点到为止。(4组 刘晓颖)

二、实训教师及助理发表见解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有爱国的热情,有民族的自豪感,有爱国的自强心。我们有知识、有文化。在爱国方面,我们就更应该有理智、理性,从而使我们的爱国更有深度。

理性爱国,就要大力弘扬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尊的民族精神。自尊,是一个人得到尊重的前提。同样,自尊的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到世界尊重的前提,它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做一个中国人的尊严,自觉维护和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理性爱国,就要大力弘扬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信的民族精神。正如邓小平所讲,“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有智慧、有理想,能够排除一切阻力,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也再不是那一个“言必学习西方”的中国了,而是一个成熟的大国了。

理性爱国,就要大力弘扬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强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同志也曾讲过:“一句话,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强的民族精神,就是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真正地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训助理:李敏)

大学生正处于热情奔放,充满斗志的时期。而近来很多大学生在对待“爱国”这件事情上有很多不理智的行为。并且对于国家的一些政治问题都比较敏感。

新闻总会出现某某高校因为什么事而进行游行活动,而抵制外货更是成出不穷。但是我认为这些做法都有欠理智。大学生应该拥有成熟的人格,而全面思考事情更是我们应该必备的。

我们应该坚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领导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带领国家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不一定发起各种“爱国”活动就是真的爱国,也不能说不参加活动的就不爱国,每个人表达爱国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方式,而各种方式都要通过全面思考正不正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辩论赛爱国更需要理性 下一篇:为什么要理性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