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
读《爱与痛的边缘》有感
这是郭敬明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以前的些许事情。从高中开始到参加新概念作文的路程。同时也从文字中流露出他的真情实感。
现在,他自主创办的《最小说》也成立了大约三周年。在这几年里,有的是辛酸,有的是坎坷不平。但他走过来了。现在的他是一个成功人士,是一个了不起出色成功的80后作家。在这本书中有介绍写作他的父母、朋友、老师等等,也有他的小说,无不体现他的个人才华。高中阶段时期的他,为了家人选择了理科不惜代价的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文科。他那种为写文章而无昼夜之分的精神令人倾佩。
从这本书中,我们难免不会发现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孝顺自己的父母,珍爱朋友。既而也让我清楚了: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半途而废,迎来更多的是得到自己内心的遣责却不是别人。正如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啊,处于现在的现实社会中,没有人不戴着面具生活,谁能想的到,在某一天,别人会突然摘下那个和善可亲的真实面目,而露出一副狰狞的面孔,那是深不可测,带有阴谋的将你无情的推入好似无底洞的万丈深渊。因此,我认为只有自己的笔最可靠,它不会背叛你,它也不会终日戴着一副假面具来面对你,它任劳任怨,它是自己最贴心最真诚相伴的好朋友。它会将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说却又难以说出口的事情写下来。似称之为秘密写下来后填进秘密本里,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小偷窥视。它仍不会在你无奈之时将你抛弃。虽然它不会说话,只能无语,但是它自己知道它的心。做笔的它当之无愧的可奉献自己终生陪伴有真才实学真水平的好作家。我爱笔,也爱郭敬明的写作语言。曾几何时,岁月如光阴似箭,穿梭远离的无影无终,似秋风扫昏黄的落叶,似江水向东流之的一发不可收拾。我仍回想起《夏至未至》,爱好欣赏他那描写优美环境的语言他的文字,以及他的才华,所有经他写作之需的语言仿佛被用心装饰过,如心般光点闪闪发亮,又如夜空中的星星经他点缀才有了机会在本本记事文章上跳跃,轻松而放肆的快活着,那些闪耀发光的文字在他可爱的笔下而自豪。就如他喜爱张爱玲的文字,安妮宝贝文字的冷傲。想象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许只是一个遥不可及,无可触摸的,远不达目的的不凡而缺乏真实的梦想吧!让自己更爱生活,爱父母,爱所有的人吧!
浙江义乌私立群星学校高一:周慧雅
第二篇:创新作文一等奖作品:爱与痛的边缘
——本文系第二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第一赛季一等奖作品我选择了一份最不应该的爱情,所以我只有夜夜痴痴的等待,等待那份泪眼模糊。——题记
我是一只企鹅,和所有的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地走在南极的冰地上,我的祖祖辈辈生长在这儿。
我很平凡,黑色的外套,敞露着胸前的雪白。我并不多一对龙角,也不多一对天使的翅膀,更不能期待离开南极。
可是,我的爱情在北极。他是那颗明亮的北极星,他闪亮的光辉是我的骄傲,我总是告诉我的伙伴:我的爱人是那颗闪亮的北极星!
我每天都在痴痴的等待,寻找北极星哪怕一角的光芒,我总是走在南极的边缘,整个南极的边缘都有我的足迹。因为我想看见他--我的北极星。我一直痴痴的守候着这份孤独,因为我坚信他会来看我。
我站在一块浮冰上,冰冷的海风吹得我的外套呼呼作响。我站了很久很久,不知„„今夕何年。我知道,此时他那儿定是无边的黑夜,我担心他是否孤独,正如我的孤独。
一只娇美的企鹅劝我:别再痴痴等待,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你在南极,他在北极,两相望已难,两相守,定是梦幻。何况两极的恋爱,可能吗?上帝是不允许的呀!
后来,那只企鹅--她嫁给了他--另一只雄伟的企鹅,他们有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我微微一笑,乘载了我满心的祝福。
黑夜是无边的深渊,我的伙伴们都已进入冬眠,唯独我依旧守候在南极的边缘。我知道,此时他已隐入太阳强烈的日光中,暖暖的,舒服的躺着,我轻轻一笑,瞬间,又被忧愁所占据。小妹,和我一起回去好吗?一个低柔、亲切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我摇头。姐,他为什么不来看我?海风已风干了我的眼泪,难道只有我在这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吗?我累了,至少在此时,我想放弃。
听我说一个故事,嗯?在夕阳下,我和姐姐手牵手坐在了一起。那天,我听两个人类女孩似乎在谈论着书中的一段内容’每一个女孩/曾经都是一个/无泪的天使/当她们遇上/心爱的男孩/便会有了泪/天使落泪/坠落人间/所以每个男孩都不能辜负/他们的女孩/因为她曾经为了你/放弃了整个天堂/„„’懂了吗?记住,不管你在决定如何,姐姐都会支持你。说完她静静地走开了。
是呀,我怎能如此轻易就放弃?如果说等待是美丽的,那么即使是一光年的距离,我也愿意。席慕蓉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你暂时放下手。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放手的一刹那,有些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来之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别了。我不要让这种遗憾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不要„„心底似乎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呐喊。太阳暖暖地照着,照着我黝黑的外套闪闪发亮。
对了,我不应该穿黑白的服装,他一定是怪我对他太不尊重。
我脱去了黑色的外套,轰!鲜红、沸腾的血浴满了我的全身,缔造了那一瞬最炫的辉煌。我高声向远方呼唤:我已穿上了红色的嫁衣,你来迎接我吧!我倦了,我躺在浮冰上,奔流的激水,带我去北极,去找我的北极星。我笑了,我听见了奔流的激水说可以,我感觉身下的浮冰在飘动,它们一定是带我去找我的爱情,去找我那颗闪亮的北极星。
痛吗?不痛。
冰封了千年的爱情。
南北两极的爱情是无可奈何的。也许有人说情感本没有对错,那就让它作为一个美丽的凄凉的传说流传;也许有人说这是一个教训,应该用理智修剪情感之树,把可贵的真情留给值得给予的人。
很傻?但我下辈子依旧!
因为爱情本就意味着自我牺牲,更应是心甘情愿的。
第三篇:读书笔记~《徜徉在爱与痛边缘的青春》-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3.《徜徉在爱与痛边缘的青春》
——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每个人对青春都有不同的理解,那是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淡淡的爱与痛总会牵扯着拥有过往青春的我们。而村上春树就是用那淡淡的笔调,缓缓的情节,慢慢的铺叙手法向每个读者展开了《挪威的森林》的述说。看完以后,我虽然说没有一股酣畅淋漓之感,但那久久不能忘怀的清香确实是绕梁三日。留给我最大的感受还属那些青春留在时光岁月里的些许疼痛吧。
日本文学向来给人就是那种暧昧、清新的感觉,《挪威的森林》也丝毫不例外。作者村上春树 写这本书是据说是受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披头士的一首叫《挪威的森林》音乐的影响,所以于一九八七年写了一本同名小说。和歌曲一样的是,字里行间所表达的都是对青春的感想,都有那一点点的彷徨。可以说,整篇小说都是以伤感的笔调在进行的,但并不会让人感到十分压抑,反倒扣人心弦。小说主人公渡边是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的。渡边有过两次恋爱。第一次恋爱是在高中,他同女孩睡觉后就把女孩甩了。第二次应该算他喜欢上了直子。而小说的女主人公直子却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死了。渡边就前往东今念书,读书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直到一年后,直子意外地重新来到渡边身边,这让渡边惊讶不已。此时的直子已经变了一个人似的,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他们两人见面后总是重复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散步。直子二十岁生日的晚上,渡边为她过生日,而直子情绪异常激动,于是渡边与直子两人第一次“坦诚相见”,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这让渡边很是担忧。几个月后直子突然来信说她那晚之后回了家,后来就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后来前去探望直子,越发的喜欢上她。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直子却不能像第一次那样产生性反应,。分手前,面对病重的直子,渡边仍旧表示永远等待她。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渡边与低年级的绿子相遇。绿子是个开朗外向的女孩,对渡边而言“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他一方面念念不忘还在深山里的直子,一方面又难以抗拒勇于大胆表白和拥有迷人的活力的绿子。其后,渡边虽仍有去探望过直子。但突然某一天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却让渡边不知所措。下定决心的渡边于是暂时告别绿子,让绿子等他回来,自己就孤身一人去了海边,独自揪心痛苦。回来之后,在与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互相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渡边从海边痛苦的回来后,受到玲子的鼓励,重新振作起来,在家楼下给绿子打了个电话。他告诉绿子说他十分想念她,希望见到她并和她说说话。此时绿子问渡边,“你在哪里?”。渡边愣住了,使劲地想“是啊,我在哪里?”。这处文章的笔墨很好的反映了主人公此时的内心世界。渡边这时候是真的无比脆弱与彷徨,他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的人生正在哪里,也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要往哪去。其实,我觉得这时的渡边正是作者村上春树想抒发的情感。青春,就是令人会有伤痛,就是会有不知所措的徜徉。在爱与痛的边缘,我们每个人都在危险地行走。只是小说的木月,直子都不小心失足,掉了下去,好在渡边还有希望,他还有很多美好的未来值得去面对。关键在于他今后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想村上春树也正是想告诉我们,青春的一路上有苦与累,很少有只存在快乐和舒心的大道供我们前进,我们的人生也许都会出现像渡边那样的抉择,我们所应采取的不能是消极,而是之后的豁然开朗与勇往直前。
可以说,在看《挪威的森林》的一路上都是带着淡淡的隐痛的,但伤感之情却像茉莉清茶的香气般来的那样芬芳。我在平淡的苦楚之中渐渐看到光明,看到前方美丽的景物。我知道,痛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结果与归宿,我们要学会的是一种担当,是一种无言的坚强。在有爱与希望的路上,我懂得了要奋力扬帆,不畏巨浪。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李赓2011.08
第四篇:唯美的爱与痛
——读《小时代3.0》有感
心里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我默默地低下头,眼泪肆无忌惮的往外溢,迷失在了朦胧的珠帘中。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或许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
那个结局,我反复看了几遍,也终究没有看懂,最后从网上查才知道:原来,一场大火把所有人都烧死了,除了林萧和宫洺。远处灿烂的红霞更加的浓烈,迷幻的光影把整条街照得通红,林晓歇斯底里的大叫着,宫洺死死地拉住她的手,掐出一道乌黑的淤青。那个结局,始终在我脑海里幻动,闭上眼,满脑子都是通红的天。
顾里,太可怜了,本来总是以大姐大的身份,可是自从患了癌症,她------现在,刚刚做完手术,恢复出院,接着就遭遇无情的大火,身体和心灵再度遭受巨大创伤,换了谁也受不了。
林萧,南湘,唐宛如,加上顾里,她们四个,在整个故事中,上演了一出悲喜、爱恨交织的戏剧。对于结局,我觉得,所有人都在火灾中离去了,除了林萧宫洺还活着。因为那些人都不该存在与现实中,顾里的骄傲和卑微并存,南湘的美艳与卑贱共存,唐宛如的天真与幼稚并存,Neil的完美,崇光的温柔,顾源的缜密------而只有林萧,太过现实了,现实到让人觉得有些可怕。有好多地方,她真的就仿佛是某个人的剪影,小四把林萧刻画的很细腻,也很成功,那些微妙的心理,那些冲动的行为以及那些尖刻的言辞------大概因为这样,小四把结局放在了现实背景中,让不属于现实的人消失了,让属于现实的人或者,让那些能在林萧身上找到自己影子的读者们继续着,继续着他们的故事------这大概就是他最成功的地方吧,出乎意料的“美”------
五年了,这本书就这样的结束了,但仿佛又意犹未尽,留给我们一些思考,思考人生,思考世界------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小四,感谢他将这样一群人的生活带给我们,让我们在书中释放,寻找------
在这爱与恨中,我突然我好想去西藏,行走在皑皑白雪中,于熙攘的拉萨街头,于寂寥的布达拉宫,仿佛能看得见眼泪,听得到梦呓,想得到无尽的意味------
高二34班刘玉洁
第五篇:生命中,无休止的爱与痛
我一直记得叶欢的一首歌里的几句歌词“„„看着你熟睡模样,幻想和你有个宝宝,眉毛象你,眼睛象我,鼻子象你,嘴巴象我,身材象你,气质象我„„”。
和爱的人或是不甚爱的人结合,生个宝宝,一个优秀的宝宝,培养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自己做不到的,他可以帮你做到,自己达不成的愿望,他可以帮我完成。教他读书写字,给他穿好看的衣服,教他做人的道理,还有,教他如果爱上了一个人,千万别让那个人伤心。
唉,人,有时候,能怀有一种希望或是梦想都是好的,就算空旷,起码都还有一种支柱撑着你,活着,希望笑得灿烂。
知道自己要做妈妈的时候,感觉很意外,没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在计划之外,自己还没怎么享受婚后的甜蜜,还没有去二人世界里叹过就要陷入一个模糊的三人世界了,实在是不欢迎的。只是即来之则安之吧。
十月怀胎,少了自由的空气,还有太多的随心所欲,一切只能围着一个中心转。不能穿漂亮的衣服,容貌有了少少的改变,身材走了样,还有一种心理的折磨。当把感情渐渐地投入到一个做妈妈的角色中时,才发觉内心的爱意,真的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而关于生命或是生命延续的意义,自己却是从来就未曾深想过。也许只是一个到某个阶段就应该去做的事吧,大家如此,我的,便也是了。
宝宝来临世间的时候,我在想,是哪个天使来了?经历了产前的疼痛,虽然最后还要挨上一刀,但是当看到了宝宝穿着小小的花衣服,静静地躺在毯子里的时候,满心都是欢愉的,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了。新生的喜悦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只是妈妈羡慕地说起临床的小宝宝,说脸象桃花一样,红粉粉的,我家的这个,怎么就像是个小老头一样。而我和爱人则认为,不管他怎样,只要是自己的,不管是丑还是漂亮,只要是自己的,都是好的。
一切都随日子的推移过去,出院的那天,爸爸问我:走时,有没有拍拍儿子躺的那张床,说声:我们走了。说是单位的阿姨教他的。我笑了笑,说没有哦,也没什么啦,迷信而已,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儿子一天天地长大,真的是看着大的,只是我看着儿子的小脚,总觉得有一丝苍白,也不知道别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小儿出生后便是挑剔的人儿,不象别的孩子那样易生易养,皮肤质地特差,哭的时候声音特大且清脆,周围几十米都可以听得清楚。我常在旁边看着看着就感到心惊:总觉得那小小的身体好象要随时离自己而去似的。晚上,耳朵总是传来幻听,有一阵阵孩子的哭声,问家人,却明明好好的,没哭。于是,小胆的我,晚上一个人不敢独自对着BB。
但总算,一切都好起来,便便正常了,皮肤也好了。后来,食量便开始减少,不肯吃奶,两个月大的时候,吃的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多。小脸开始泛黄,脚指头和手指头更是一天天苍白。去医院验血常规,血色素下降的速度惊人,和别的小孩一对比,差异更是惊人。
几家人坐在一起讨论,是贫血吗?会不会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还是有其它原因?突然间我就冒出了一句:只要不是地中海贫血就好办了。在医院工作的姐夫说,看各种血液组成比例不象是地贫。
这时,“地中海贫血”在我的脑海里还只是一个名词,一个离我很遥远的名词,不是很清晰。我只是突然想起以前自己身体差时,爸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说我不能用太多的西药,会败血,妈妈也是这样,是遗传来的„„
在这一刻,我想到了它。
看着儿子,心,满满地,都是心疼与焦虑。不能再拖了,和儿子去市里的大医院检查,医生说,做一个地贫检测吧,一项项排除。我想,也许医生早就看出端倪来了,只是未肯轻易下结论而已。
检测出来的结果需要一个星期,而这一个星期里,全家人的心都在煎熬着。很苦。说不出来。
世事很是凑巧,可以拿到结果的这日上午,我上网,专门搜索了地贫,然后看到了那么几句话,竟是和儿子出现的症状一样。于是,心里有谱了,谱得那么苦,也许,我的儿子真的是得了“地中海贫血”了,而且是很重很重的那一种。失魂落魄地下了网,谁也没告诉,下午打电话去医院查询,结果是“高度怀疑地中海贫血в纯合子”。和我猜的结果是一样的。而爱人不相信,大声地说,你知道什么呀,是怀疑不是确诊,我要亲自问问去。
都随他去吧,这样的结果!
医生的解释和我想的一样。只是当旁人很理性地分析时,疼,慢慢地满了心窝。爱人拿着结果,眼含着泪水走进卫生间。大家都沉默着。
第一次见爱人哭得滂沱,一个七尺男儿,和他在一起那么久,没见他掉过泪,就算我头跌破了,说要和他分手了,也只是见他眼眶红了红。苍天呵,你和我开了一个什么样的玩笑啊!
你究竟想要从我的手中拿走些什么?是幸福还是快乐还是金钱?其实,所有的一切你都已拿走了。我还剩下些什么?
“也许还有什么办法医或是弄错了呢?不如,去省上面看看吧。”家里人怀着仅有的一丝希望说,省儿童医院里我有一个同学在那。
医院那么大,儿子那么小,软软的身子抱在怀中,不声不响,作了一大串验血化验,看着儿子小小的年纪就要受这种苦,心如刀割,恨不能代他受过。一大串的数据和化验单集在医生的手里,不容置疑般地说明事实的肯定性。在旅馆里,和同学见了面,她理智地说:你们怎么不作婚前检查的,起码这件事可以避免发生的。可是既然已经这样了,你们只能顺其自然了,因为要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是脐血移植,前后的费用很大,照你们的收入水平根本难以维持。还有配型,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如放弃吧!长痛不如短痛。我知道她说的都没错,可是她却不了解一个作母亲的心。
婚检,并不是想省几个钱不检的,而是小镇上的检查也只是常规检查,大型项目的,根本没开展。“地贫”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名词,却在那一刻,永世伴着我。如果我稍微知多点,就算之前受再多的苦,也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只是,世上没有如果卖。
不管旁人怎么陪你哭,怎样安慰你,我们只能是记得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到了最后,所有的一切,只是我们默默地承担,什么也没有改变。家,在这一刻的意义,无比清楚。成长的责任,在这一刻,痛痛地划进肌肤。
我开始恨自己没用,除了有限的工资之外,自己竟想不出法子去赚钱。现在,去医院看一个感冒要花上大大几百块,做一个小小的手术,要几千上万块。大CASE,要上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物价越来越高,工资却从来不变。咱老百姓,真是生不起病呀。
伤心,弥漫了这个家庭。我和爱人说,如果可以借寿的话,你借不借?爱人毫不犹豫地点头,是的,为了儿子,愿意短寿,现在的人活得七八十岁是常有的事,要那么老干什么?只要儿子能从黑头活到白头就可以了。
我终于明白,作为一个父母的心思了。不管儿子怎么样,自始至终,那个人都是自己的骨肉,有听说过骨肉不亲的吗?作为一个年青母亲,刚怀着对生命的喜悦,却在下一时刻,命运把你推到了谷底。
让你看着生命慢慢地凋零,而你却只能眼睁睁地,束手无策!
残忍!
悲伤不会永远笼罩着一个家庭,事情总会淡化,生活如常地过着,只有在给儿子输血的时候,在望着儿子黄中略黑的小脸庞的时候,在儿子生病挨苦的时候,在抱着儿子小小的,软软的身子的时候,定神一想,作为父母的那种两难的心绪才又回到心中。儿子会笑了,会坐起来了,会站了,会叫爸爸妈妈了,会伸手要你抱抱了,会缠人了„„每个阶段的进步总是叫我又惊又喜,看看,想想,却又心酸。
儿子像是一个精灵般,总觉得他小小的年纪就已会察言观色般,一双大眼睛总是清澈地望着你,象是能看穿你的心事般。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儿子并不懂什么,却用目光看得你流泪。妈妈说,你看BB多聪慧,语气中是无休止的遗憾。
在知道宝宝出事的那一刻,我开始思索一些我永远也想不通的问题,我的人生观,我的世界观,人存在的意义还有活着的意义,开始思考丁克还有我的婚姻。我不明白医院里有那么多人,已经是无药可治了,为何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维持他们的生命,为什么还要去挽救那么多的艾滋病人,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出发吗?我活着又老去,苦过了累过了笑过了哭过了,赤裸裸的来去。如果活着就要从小小年纪受苦的话,如果我看着儿子用手段只是为多活几年的话,不如让他早早离去。可是当别人叫我顺其自然的时候,心却太软,做不到!
有时,理性是一样,感性又是一样。如果我们两者都平衡的话,那我们就是圣人了。而我不是圣人,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母亲。
所以我做不到。
林妹妹因为要偿还上一世侍瑛使者的灌溉之恩,所以今世流了一生的泪水。
我的儿子啊,前世里你欠了我的还是我欠了你什么,却在今生里要用这种方式来偿还。
儿子呵,我什么都不要了,只要你健健康康地成长,象一朵花儿,在你自己的世界里开放。
_______ 爱已无声.雨弥
背靠背的冷漠
他和她,一米八的床上,背靠背,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空气,热得发粘,心,冷得如麻。
争吵了,哭过了,累了,倦了,心凉了,于是,冷战了。
我们有多久没吻过,我们有多少都错过?伤害,以彼此的爽快而结束,不理不睬。心里委屈着,泪水悬在眼眶,不忍流,怕笑话。想着,他的怀抱,想着,他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小气,安慰我几句,说声,我错了。
他气愤着,每次都是你野蛮,能不能温柔点,能不能再体贴点,给我一个撒娇,你说过的话我都忘记。
不管怎样的一对男女,甚爱着的,一般爱着的,用生命爱着的„„,在他们的记忆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温暖的记忆吧。在,我们争吵中,记忆飞了,不见了。剩下的,只有埋怨和彼此的不好。
我们还相爱吗?当“分手”从我们嘴边轻易地溜出时,彼此都怔住了一下。一个是一时气愤,一个却害怕当真。万般恩爱敌不过两个字的冷漠。
心里都在揣测对方的意图,我们都想套出对方的真心,却在一旁掩盖着自己的真心。说出真心的话,竟是那般的为难。就如久了,我爱你,是那样的羞涩。
亲爱的,你转过身,好吗,距离太远,爱,会害怕。
一场烟火的眷恋
和严寒分手后的好长一大段时间里,我都反反复复地做着同一个梦:梦见学校黑漆漆的饭堂,自己找不到饭盒。然后,向男生宿舍望去,那么多的人,我拼命地寻,就是不见严寒的影子„„
走得决绝。
父母在一旁庆幸:女儿终于肯放下了,要不然都不知怎么收场,那么危险的恋情,搞不好,就真的什么都不顾,跟别人跑了。
却不知道,真正要分手的,不是因为他们,却是想得太多的两个人。
仿似看透她的懦弱,只有MEIMEI看透她:你是一辈子都不肯忘记的,就算结了婚,就算你活到八十岁,你也是不肯忘记的,对不对?
便似有一种被人拨光衣服般的无助!
永远有多远?爱会有多爱?半路出家的爱情敌不过时间的思考。远一点,当时我的同学和一个男的山长水远的拖手仔,从学校一直拖到工作,好几年,大家一直想看她终成正果。也认为她乐观,可以勇敢地面对将来的问题,去追随她的爱。只是,当她下定决心,去追随,辞了份优越的工后,没有了空间和距离,却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眼红红地哭了几天之后,坚强地站在我们面前,一路即往。我们也不敢追问那一个月里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并不是时间的问题,只是,没有缘分而已。也许,也不是什么缘不缘,负不负的问题,只是因为,男人,都是让女人心凉的东西。
再远一点,我的另一对朋友,一直都十分恩爱的模样。哪知某天,男的竟发生了婚外情,女的是最后一个知道,谁也想不到,会走到黯然分手的地步。
感情的事,甜不甜,苦不苦,真的只有事中人才知道吧。
想起那年共看的烟火,一朵一朵在夜空中绽放,瞬间即逝,那刹间的灿烂留在脑海,过后,只剩下冷寂和嘘声一片。
爱情,也是如那年的烟火,燃过后就不再。我们都以为,爱情也象那烟火,一朵过后还有一朵,甚至比前一朵的美丽。其实,对我而言,最美的那朵绽放了也就不再了。如果某年再放,升起的烟火不如那年那日和你的美丽。
相关文章:
施小乐乐在其中800字作文02-17
快乐在其中作文500字02-17
环保乐在其中作文600字02-17
生活乐在其中小学作文600字02-17
学生作文 读书乐在消亡02-17
惠州市劳动合同02-17
我的精彩人生作文:藏在痛里的精彩02-17
乐在其中800字作文02-17
乐在雨中的小学作文450字02-17
乐在其中优秀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