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价值分析(精选十篇)
投资价值分析 篇1
投资组合保险利用期权、期货或模拟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和转嫁风险,充分体现了组合复制、风险动态对冲和无套利均衡等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1981年由M.Rubinstein和H.Leland(1981)提出。1987年10月27日(黑色星期一)股灾发生之前,投资组合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避股市风险以及在套期保值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对Merton(1971)模型中最终财富水平加以限制后的修正,组合保险交易费用的研究、市场的完全动态与保险的实现问题、波动率估计对组合保险的影响等等;到了1987年10月股市崩溃后,投资机构纷纷检讨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适用性,投资组合保险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引起更多的注意,对组合保险的研究也初显成效。
在我国,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有限,投资者只能采用动态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规避风险,本文基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研究和分析风险资产价格与最优投资组合保险价值、投资组合保险收益价值、投资组合保险成本价值之间的关系。
2 投资组合保险价值分析
2.1 风险资产价格对投资组合保险价值影响分析
假设市场上仅有两种金融资产, 一种为无风险资产
其中P(t)=Ke-r(T-t)N(-d2)-S(t)N(-d1),r为无风险利率,μ为风险资产期望收益率和σ为瞬间波动率,两者均为常数。
可以看出,期权的执行价格K不仅是投资者保险的最低限,也是投资者在保险期末所拥有的无风险资产价值,保险后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比例为:
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上的比例为:
首先,讨论投资组合保险价值与投资于风险资产比例ω(t)之间关系。
将式(2)改写为:
当风险资产价格S(t)高于期权的执行价K,显然有S(t)>Ke-r(T-t)(t<T)。
另外:
因此,当风险资产价格S(t)高于期权的执行价K,即高于保险的最低限时,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比例ω(t)>50%,风险资产在投资组合保险价值中所占的比例高,当风险资产的价格S(t)上升时,N(d1)变大,N(-d2)变小,所以ω(t)变大;反之S(t)下降时,N(d1)变小,N(-d2)变大,所以ω(t)变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投资者为了达到保险的目的,且不失去风险资产价格增高为组合保险带来的收益,风险资产的头寸总是随着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无风险资产头寸总是随着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减少,投资组合保险的价值会随着风险资产价格增大而增加,因此两者的收益率变化趋势相同。
其次, 讨论将近保险期末时, 投资组合保险价值变化。
当S(t)>K且t→T时,有d1→+∞,则N(d1)→1,N(-d1)→0,N(-d2)→0,因此ω(t)→1,即保险期末时,如果风险资产的价格高于保险的最低限,或者说高于无风险资产期末价值,则投资组合保险总价值趋于与风险资产价值一致,这时被复制的看跌期权处于虚值,它没有起保险作用,相反投资者也没有失去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当S(t)<K且t→T时,有d1→-∞,-d2→+∞,则N(d1)→0,N(-d1)→1,N(-d2)→1,因此ω(t)→0,即保险期末时,风险资产的价格如低于保险的最低限,或者说小于无风险资产期末价值,则投资组合保险总价值趋于与无风险资产价值一致。这时,被复制的看跌期权处于实值状态,它通过完全投资于无资产带来的固定收益为风险资产起到保险作用。
如果出现S(t)→K时,d1→0,-d2→0,则
2.2 投资组合保险收益价值分析
现有资金W要投资于带保险的风险资产,如果风险资产市场价值是S(t),执行价格为K的复制卖权的市场价值为P(S(t),K),则资金W共可购买α份带保险的风险资产,有:
设投资组合保险在整个保险期间最低收益率为ρ,这是因为当S(t)>K,不执行期权,投资者所持有风险资产的上涨幅度无法预测,因此在投资期间的任何时刻,至少有e-ρ(T-t)W=αK.于是:
可改写为:
当S(t)<K且t→T时,N(d1)→0,N(-d2)→1,则e-ρ(T-t)≥e-r(T-t).
由此推导出:
因此,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当S(t)<K时,投资者参与组合保险所带来的收益逼近且不高于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并保证了资产的价值不低于保险的最低限K.
2.3 投资组合保险成本价值分析
由式(1)知,参与组合保险后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数量1-N(-d1)与无风险资产的数量N(-d2)有以下关系:
N(d1)随风险资产价格S(t)增加而增加,随无风险资产投资额的增加而减少,随无风险利率增加而增加;N(-d2)随风险资产价格S(t)增加而减少,随无风险资产投资额的增加而减少,随无风险利率的增加而减少。
当ln(S(t)/K)+r(T-t)>0时,N(-d2)<N(d1);当ln(S(t)/K)+r(T-t)<0时,N(-d2)>N(d1)。N(-d2)和N(d1)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投资于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上的比例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从这种比例调整是否需要外来资金补充投资组合保险价值来看是否需要成本。
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可能实现连续动态调整N(-d2)和N(d1), 可以选择适当的调整周期,周期的密度越大,与连续调整的效果越接近。
在t时刻,投资者参与保险后的总价值为:
在t+1时刻,投资者参与保险后的总价值为:
以t+1时刻资产价格为基准,设在时刻t与时刻t+1之间由调整投资比例带来的价值波动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投资组合保险价值变化由风险资产价格的变动以及时间变动引起的,根据泰勒公式,得:
由伊藤定理及无套利均衡原则,可以推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风险资产的价格在时刻t与时刻t+1之间的变化很小时,式(16)右边的两项基本相等,由调整投资比例带来的价值波动为0,因此在调整时刻之间不需要借助外来资金达到保险目的,即不需要保险成本;当风险资产的价格在时刻t与时刻t+1之间的波动很大时,式(16)值不为0,因此在调整时刻之间需要借助外来资金达到保险目的,即存在保险成本。由此推断在整个投资期间,只要风险资产的价格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投资者参与保险的成本很小,当风险资产价格波动比较大时,投资者需要参与保险的成本就很大,成本的波动也会相应的变大。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选择与研究假设
本文研究样本采用的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多头市场数据,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证成指2003年数据;另一部分为空头市场数据,包括深证成指2005年数据。深证成指从1996年开始发布就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上市公司股权割裂,设计了一种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指数编制方式,采用流通股本加权编制指数,去掉非流通股份对指数的影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股票交易的真实情况,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选择深证成指作为检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市场绩效的样本。
观察2000年起我国股市总体发展趋势,2003年为总体稳步上涨趋势,2005年为总体下降趋势,因此选择2003年深圳成指(包括2003年元月2日至2003年12月31日共241个)样本数据代表多头市场,选择2005年深证成指(包括2005年元月4日至2005年12月30日共241个)样本数据代表空头市场。
本文实证以动态复制卖权为基本方法实施投资组合保险策略,B-S的理论模型包括许多严谨的假设,实际市场条件并不能完全符合,因此在实证分析上有必要放宽一些条件假设。为了使实证研究更能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且不和理论有太大的差距,假设如下:
①假设研究中所采用的样本指数股价成对数正态分布,股价资料以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标准,不考虑当日价格变动的波动性及当日的成交数量。
②不考虑股利发放。
③可以按无风险利率无限制地借贷,且自由借贷的利率相等。无风险利率估计了银行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短期国债、中长期国债利率,选取年收益率为6%。
④交易成本不考虑证券交易印花税、手续费等。
3.2 参数估计
期初参与保险后资产价值总额为S0+p0=S0N(d1)+Ke-rTN(-d2),其中S0N(d1)为风险资产(股指)部位,Ke-rTN(-d2)为无风险资产部位。随着时间改变,N(d1)发生变化,因此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配置也需随之变化才能达到保险的目的。
①利用股指收盘价格估计风险资产价格,每日股指收盘价用It表示,则:
②保险期T为一年,时间段随着调整频率进行调整。
③期权执行价格K与投保比例一致,如投保比例为100%,则K为投资者最初拥有财富值。
④无风险资产的年收益率估计为6%和8%两种情况。
⑤采用移动平均法估计风险资产波动率。首先计算风险资产收益率:
则第t+1期的波动率为:
其中n为t+1期前的交易日数。所以年波动率σ为:
⑥风险资产的头寸N(d1)随着S、K、r、σ的改变变化。
3.3 实证步骤
假设期初投资者拥有的资产为1000万元,具体步骤:
①估计参数σ.
②在投保期初,设定不同的S、K、r、σ估计期权价格以及不同交易时刻的风险资产比例。
③根据调整比例(全年每天、每周、每月)计算调整量,风险资产的拥有量为,实际拥有量为,调整量为,无风险资产拥有量为前一期拥有量减去风险资产调整量,保险后价值为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总额。
④持续以上步骤,直到期末。
3.4 结果分析
以深证成指为风险资产的价格、风险资产头、无风险资产头寸走势, 其中, ——表示风险资产价格; 表示无风险资产头寸; ----表示风险资产的头寸。
对比图1和图2,验证了2.1节中的分析结果。
首先,可以发现无论市场走势如何,风险资产的头寸总是随着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无风险资产头寸总是随着风险资产价格的头寸减少,这是因为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总是需要捕捉价格向上带来的收益;
其次,在2005年市场总体为下降趋势的条件下,风险资产的头寸随着保险期末的临近总体呈下降趋势,直至为0,无风险资产头寸总体呈上升趋势,期末占投资者拥有财富的100%(图2);
最后,在2003年的熊市,风险资产头寸的总体拥有量变化与风险资产价格的变化趋势相同,无风险资产也趋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为投资者期初拥有无风险资产的头寸(图1)。
以深证成指为风险资产的组合保险收益走势,验证了2.2节中的结论, 其中, ——表示保险后投资者财富;——表示风险资产价格。投资者参与组合保险所带来的收益逼近且不高于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并保证了资产的价值不低于保险的最低限K.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无论市场走势如何,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带来的收益总是大于最初的保险额1000万元,当市场呈下跌趋势,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带来的收益趋于平稳(图4);当市场呈上升趋势,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带来的收益趋势同风险资产价格上升的趋势相同(图3);由于我们假设无风险利率6%,有上两图也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市场走势,投资组合保险后的资产收益都没有高于1600万元,即投资组合保险的收益率均没有高于无风险利率6%.
以风险资产价格与保险成本波动走势关系图验证2.3节中的相关结论, 其中, ——表示风险资产价格;——表示组合保险成本。
首先, 2005年市场行情处于下跌, 价格波动率为22.06%, 2003年市场行情处于上涨,波动率为18.72%,而2005年组合保险成本明显高于2003年; 其次,无论哪一年,保险成本的突然增加与风险资产价格的突然减小或增大同时出现,例如2005年的101个交易日,风险资产价格突然下跌,使得当日的保险成本突然增加,2003年的第10个交易日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等,这也验证了:如果标的资产价格出现跳跃现象时,保险成本会无限制的增加。这同时验证了2.3节中的结论:风险资产的价格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投资者参与保险的成本很小,当风险资产价格波动比较大时,投资者需要参与保险的成本就很大,成本的波动也会相应的变大。
4 结论
本文利用动态复制模拟期权的方法,讨论风险资产价格波动与投资组合保险价值、投资组合保险收益、投资组合保险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
① 投资者为了达到保险的目的,且不失去风险资产价格升高为组合保险带来的收益,风险资产的头寸总是随着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无风险资产头寸总是随着风险资产价格的头寸减少,因此投资组合保险的价值会随着风险资产价格增大而增加,且与风险资产收益率变化趋势相同。
② 将近保险期末时,如果风险资产价格高于期权执行价格,风险资产的价格高于保险的最低限,或者说高于无风险资产期末价值,投资组合保险总价值趋于与风险资产价值一致,这时被复制的看跌期权处于虚值状态,它并没有对风险资产起到保险作用,相反投资者也没有失去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当风险资产价格低于期权执行价格时,风险资产的价格如低于保险的最低限,或者说小于无风险资产期末价值,投资组合保险总价值趋于与无风险资产价值一致,这时被复制的看跌期权处于实值状态,它通过完全投资于无资产带来的固定收益为风险资产起到保险作用;如果风险资产价格趋于期权执行价格时,投资组合保险总价值趋于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期末价值总和。
③ 投资组合保险收益在风险资产价格高于期权执行价格时,由于投资者所持有风险资产的上涨幅度无法预测,因此在投资期间的任何时刻,收益总是大于最低收益保障的;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如果风险资产价格低于期权执行价格,投资者参与组合保险所带来的收益逼近且不高于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并保证了资产的价值不低于保险的最低限K.
④ 投资组合保险成本在整个投资期间,只要风险资产的价格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投资者参与保险的成本约为零,当风险资产价格波动较大时,保险成本的波动也较大,并需要借助外来资金达到保险目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国际市场期权交易的迅猛发展,国内理论界对期权的研究也逐步升温,利用各种各样金融衍生工具的避险研究有发展成为近期研究热点的趋势。虽然期权是组合保险利用的最有效的避险工具,其标的资产仍为风险资产,如最常见的股票指数,因此其本身的风险是影响策略实施的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投资组合保险价值分析,对投资者的保险行为进行全新刻画,为金融市场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投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为国内研究投资组合保险的学者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和策略选择上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宝钢投资价值分析 篇2
关键词:五力模型;
产业集中度CR8;
市盈率法;
DDM模型;
基本面分析;
投资价值 【Abstract】 Investors in the process of stock investment, how to get a reasonable value of a stock for investors' investment is very important.This article is to baosteel stock this listed company analysis, so as to get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is listed company stock.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finds out that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n oligopolistic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ratio CR8.Then it USES the five forces model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 pattern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After this paper, the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baosteel shares, analysis of its asset status, main business and corporate strategy.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valuation of baosteel share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price-earnings valuation method and DDM valuation method.In the end, the investment proposal for baosteel shares is obtained,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baosteel shares have investment value and investors are suggested to hold them.Key words: Five forces model;Industry concentration CR8;P/e ratio method;DDM model;Fundamental analysis;Investment value 目录 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研究背景 1 2.选题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 1.国外相关文献 1 2.国内相关文献 2 二、钢铁行业分析 3(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4(二)我国钢铁行分析 4 1.钢铁行业集中度 4 2.波特五力模型 5 三、宝钢股份基本面分析 7(一)宝钢股份的资产状况 7(二)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8(三)宝钢企业战略 8 四、宝钢财务分析 8(一)偿债能力分析 9 1.短期偿债能力 9 2.长期偿债比率 9(二)营运能力分析 10(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1 1.企业盈利能力持久性分析 11 2企业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12 3.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13 五、宝钢股份股份价值评估 18(一)市盈率估值法 18 1.对比指标的选取 18 2.市盈率估值 18 3.市盈率估值评述 19(二)DDM模型估值法 19 1.计算股权资本成本率rs 19 2.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21 3.未来股利预测 22 4.宝钢股份内在价值计算 22(三)两种估值模型的比较 23 六、结论与投资建议 24(一)结论 25(二)投资建议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的股票市场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风生水起,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股票市场。我国境内,在1993年的时候,上海市最早的上市公司有106家,深圳市上市公司也是106家,但是到了2018年底,在这两个城市的上市公司发展迅速,上海市增加到1091家,深圳市增加到1746家。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上海市与深圳市的流通市值迅速增加,从861.63亿元增长到417880.75亿元。2002年到2018年底之间,两市的有效股份账户也从7202.16增加到21477万户。因为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市场参与者不得不采取行动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本文以宝钢股份为例,先对其进行财务分析,进而使用市盈率模型及DDM模型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采取宝钢股份的投资价值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给投资者提供正确的投资和决策方向。
2.选题意义 本文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宝钢股份展开具体的投资价值分析,以下将阐述研究其产生的意义:
(1)首先需要知道和了解到有关宝钢股份的一些投资信息和意见提供给想要投资的人。本文的目的在于如何能够让投资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投资价值更清晰并且有利于投资人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讨论。
(2)其次,这样做更能促进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方面在我国的发展进步,同时能够使研究方法更深刻,更加丰富。本文所采取的DDM模型以及市盈率模型分别是从公司和财务这两个方面展开的对宝钢股份的投资价值的具体分析,通过对此分析,总结出一套投资价值的体系供企业使用,当然也希望为后来的学术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文献 齐默尔曼(2015)年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股份实际价值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产品所获取的红利,以及股价价差,并不是它的产品,公司将来的经营会直接影响投资人对其收益的研究判断。公司的经营如果发展的好的话,将来的股息就会相应的增加,这种普遍的预期提升会使更多的投资者增加投资的股份,这样导致其股份的供不应求,从而是股价上涨。相反的,会导致股价的下跌。当股份的价格偏离它的实际价格严重的时候,在投资者的市场,他们会对价格的波动整修,强迫把价格变动到它的内在价格的范围内。所以说,决定因素在于股价的 内在价值,这也是股价变动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股份价格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
Lie & Lie(2017)采用了三个不同的指标,对所要投资的公司的股份价值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是股份的价值与真实的股价其实差距很小,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了,通过这些方法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公司的规模,和无形资产的多少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所以会产生相应的误差。
Beisland(2018)的研究方向是在现在运行的会计准则下,净财务费用的多少是否与其内在的价值有联系。他采用的是经典的理论模型基础进行研究,将股份价格作为函数,净资产与收益作为自变量,经过回归方程的验证,加上公允价值这一理念作为补充说明,最后验证得出其具体结论。
2.国内相关文献 王金霞(2017)年通过自由现金流这样的预估模型论述了其缺陷存在的具体说明。流动的波动性是她在研究中加入的主要因素,通过此方法来将自由现金流与贴现率之间的缺陷问题进行解决。另外,她根据风险属性来确定贴现率,进而对外部环境与经营状况进行考量。
曹建(2018)在全面分析其适用条件的有点与缺点的基本条件上,将自由现金流的估值作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他将编写预算作为前提,采用自由现金流的参数估值法,具体的阐述和讨论了在应用中所可能发生的情况。
张学勇(2018)提出大部分股民会采用一般的股份技术分析然后根据过去经验,他们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对图形和指标的解释没有一个是符合合理标准的,所以就股份技术分析而言,它是被学者质疑的一个分析方式。学术界因为感兴趣所以对此技术分析也做了很多的研究,研究如何获取更多的收益。学者们运用一定的科学的检验方法,对各种各样的国家的钢铁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收集了一些有效地资料,将其进行研究,然后得出结论,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尽管它们的股票市场日渐完备,投资者心理成熟,市场监管力比较强,但是它们的技术分析指标在市场上并不能获取较大的额外收益;
相反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股票市场大部分处于不成熟阶段,市场表现以及投资者的心理都不好,并且存在虚无的市场监管,市场完全没有达到很有效的结果,但是它们的技术分析却还是有效地,在一定程度范围上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
二、中国钢铁行业分析(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图1 我国粗钢产量1995-201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钢铁行业地位较为重要,因为该行业能够为其他多个行业提供所需要的材料,比如建筑业、造船业等等。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各行各业对钢铁的需求量增长速度加快,因而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较广。
图2 我国汽车年产量2014-201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如表2所示,从2014你那开始,我国的汽车产量便不断在增加,一直到2018年,汽车产量才有一定的下降。汽车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比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汽车产量必然还会增加,这样对钢材的需求也会提升。
图3 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991-201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如图3所示,各种建筑活动对钢材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上图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新开工的住宅面积同样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钢材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钢铁行业前景较好。
(二)我国钢铁行业分析 1.钢铁行业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一个行业中规模较大的几家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用来对行业集中度进行测量,可以用来测量企业的数量与企业之间相对规模的差别,通过行业竞争度来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
根据产业集中度公式:
计算得出 CR8产业市场结构归类为寡占型(CR8 ≥40%)和竞争型(CR8<40%)两类。
其中,寡占型市场又分为极高寡占型和低集中寡占型,竞争型市场又可以细分为低集中竞争型与分散竞争型 图4钢铁行业CR8行业成份股 数据资料来源:根据choice金融数据库由作者整理 通过数据整理,本文选择最能代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程度的前八家企业来计算行业集中度。目前一共有 43家钢铁企业上市来进行融资,本文选择所有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数据来计算,根据公式用前八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除以整个钢铁行业的总资产得出钢铁行业 CR8=51.97%,说明目前钢铁行业是一个寡占型行业。从数据中也可以发现行业中前几家企业的总资产远远大于后面的企业,在行业中处于垄断的地位,随着国家政策钢铁行业优化产能行业内大公司吞并产能落后的小公司,市场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这些大企业将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集中度与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本人建议对此行业的投资优先选择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2.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一种行业分析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1)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图5 铁矿石港口库存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数据库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的就是行业的生产成本与企业的盈利能力,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为铁矿行业与焦炭行业。铁矿石处于寡头垄断状态,世界铁矿石主要由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英国利拓公司控制,并且国内铁矿石主要依靠进口。如图4所示,港口铁矿石数量从2015年开始持续增加。所以中国钢铁企业主要还是依靠铁矿石的进口,讨价还价能力弱。
(2)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图6 螺纹钢、线材、中厚板、冷轧板、热轧卷毛利率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数据库 我国钢铁企业对于产品有着一定的定价特别是高端与中端的产品,并且由制造优质的钢材需要购进先进的设备,前期投入大,所以一般的小企业很难做到。这就使得规模的钢铁企业有着一定的定价权。
(3)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 图7 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排名前20位的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同花顺 钢铁行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大规模、长流程、专业化的特点,从图6可以看出钢铁企业的固定资产很多,所以无论是进入或者退出,均有较高的壁垒。另外,鉴于钢铁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其监管较为严格,所以外资企业进入该行业难度也较高。
(4)同行业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大中小型企业均有,不过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规模较大,技术较强,对市场的占有率较高,但其整体效益较差。相比之下,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仍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然而其管理机制较为灵活易于调整企业战略、其对成本的管控能力较强,整体效益好。同时钢铁企业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由于政府的介入导致市场的淘汰机制失灵。
(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由于钢铁属于可再生资源其性价比相对较高,使其具有较大的优势,因而钢铁的替代品整体的竞争能力较低,然而由于环保压力,目前使得具有密度低、耐腐蚀等特点的铝合金、塑料和新型纤维等材料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替代压力。
三、宝钢股份基本面分析(一)宝钢股份的资产状况 在2015年到2018年的资产状况表中可以得出,这四年宝钢股份的资产总计在逐年上升,并且增长速度较快从2015年的887亿元上涨为2018年的1365亿元,这意味着其资产规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展。同时这四年的同比增长率也在波动性上升,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0%、7.15%、22.52%和17.26%。
表1 宝钢股份2015-2018的资产状况表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同比增长率 2018 1365 17.26% 2017 1164 22.52% 2016 950 7.15% 2015 887 2.70%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就宝钢股份的总资产来说,非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但是非流动资产并未再有所上升。2015年到2018年有关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5.16%和35.46%,同时在这四年间非流动资产的所占比例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其具体所占比例是60.18%、58.03%、54.67%、54.68%。随着非流动资产所占比例的下降,流动资产所占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15年的33.82%上升到2018年的45.12%。
(二)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图8宝钢股份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choice金融数据库由作者整理 由宝钢股份2018年年中财务报表可知,宝钢2018年的年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48534090141.08,来自于钢管产品、冷轧碳钢板、平衡项目、热轧碳钢板卷、长材产品与其他钢铁产品。其中冷轧碳钢板卷占比约为32.2095%,平衡项目占比约为28.865%,热轧卷碳钢板卷占比约为26.167%。对于宝钢股份的利润构成来说冷轧碳钢板卷与热轧碳钢板卷占比高分别为32.85%与35.95%。可以看出宝钢股份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冷轧碳卷板与热轧碳卷板这两种产品。
(三)宝钢企业战略 宝钢是我国国有企业,其战略目标多从国家角度出发,所以从其企业战略上来看,主要是要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优秀企业。以钢铁为主,成为与钢铁相关的产业多元发展的全面型企业、四、宝钢财务分析 本文接下来对宝钢股份的财务分析是通过将其与国内109家相似的公司进行比较,得出其在钢铁行业的优势与劣势,并将进行更为细致的财务指标的对比,并为所得指标进行完整全面的分析说明。
(一)短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和长期,就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言,在2015年到2018年这四年间宝钢股份的偿债能力是逐渐递增的。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表可得这四年都在逐渐递增,具体的流动比率分别是0.61、0.69、0.77、0.82,而速动比率也呈现这样的趋势。
表2 宝钢股份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2018 0.82 0.58 2017 0.77 0.58 2016 0.69 0.5 2015 0.61 0.41 四年平均值 0.72 0.52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同时通过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得这四年间虽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逐年上升,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数值来看还是相对较低,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和平均速动比率分别为1.86和1.47,比宝钢股份的数值高了许多,这表明了就短期的偿债能力而言,宝钢股份与其他企业比没有优势,水平不足以到同行业的平均水准。
表3 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表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2018 1.89 1.51 2017 1.8 1.42 2016 1.75 1.37 2015 2 1.58 四年平均数 1.86 1.47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2.长期偿债比率 表4 宝钢股份的偿债能力分析表 资产负债率(%)2018 68.8 2017 69.26 2016 68.14 2015 64.86 四年平均值 67.77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作者整理 通过偿债能力表分析可得,宝钢股份的偿债能力是呈下降趋势。就资产负债率而言,宝钢股份在2015年至2018年是波动上升的局面,这四年的资产负债率为64.86%、68.14%、69.26%和68.80%,其四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7.77%。
表5 行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表 资产负债率(%)2018 45.38 2017 46.47 2016 46.93 2015 45.08 四年平均数 45.97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在与其他行业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就企业的偿债能力而言,宝钢股份能力不足。宝钢股份的2015年到2018年的资产负债率四年平均值明显高于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即远远大于45.97%,这就表明它长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并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而是在中下(二)运营能力分析 表6 宝钢股份的资产周转率分析表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总资产周转率(次)2018 1.68 2.57 0.76 2017 1.65 2 0.68 2016 2.04 1.96 0.72 2015 2.16 1.98 0.7 四年平均值 1.88 2.13 0.72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对于宝钢经营能力而言,其整体都有显著地提高。在2015年,所占有0.70次的总资产周转率,于2018年,提高到0.76次。与此同时,流动资产周转率每一年都有所下滑。201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16,到2018年就下滑到1.68次,在一定程度上,流动资产周转效率下滑十分明显。固定资产周转率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其趋势是逐年上升的,2017年为1.98次,提升到2018年的2.57次,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固定资产周转效率有了明显的好转。
表7 同行业的营运能力分析表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总资产周转率(次)2018 1.23 2.36 0.67 2017 1.36 2.47 0.74 2016 1.39 2.59 0.77 2015 1.38 2.68 0.78 四年平均值 1.34 2.53 0.74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与其他处于同行业的公司相比,宝钢股份的整体经营能力与其他公司相比,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但是,宝钢公司比同行业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仍有明显的差距,固定资产周转率却大于同行业其他公司。根据总资产周转率的角度看,对于宝钢股份而言,从2015到2018平均每一年具有0.72次的总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公司平均总资产周转率大致保持一致,为0.74次。按照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角度看,宝钢股份从2015到2018年平均每年具有1.88次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多于同行业其余公司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的1.34次。对于固定资产周转率而言,宝钢股份在这四年中平均每年占有2.13次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明显远远少于其他公司的平均固定资产周转率的2.53次。由此可见,宝钢股份的与行业中平均水平相比,其总经营能力大致相同。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 1.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分析 表8 利润分析表 2018 2017 2016 2015 利润总额(亿元)37.95 8.74 8.32 2.91 同比增长率(%)334.21% 5.05% 185.91%-83.15% 净利润(亿元)31.38 7.4 7.76 2.13 同比增长率(%)324.05%-4.64% 264.32%-86.65%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从2015年截止到2018年,宝钢股份总利润金额每一年都在逐步提高,尤其在2018年,增长率突然巨幅增长。2017年宝钢实现利润总额2.91亿元,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占到了37.95亿元,其具有135.38%的增长率。在这四年之中,分别利润总额增长率为-83.15%、185.91%、5.05%和334.21%,由此可见,增长率的波幅明显很大。尤其是2018年宝钢股份具有334.21%的增长率,实现利润总额爆炸性增长。不但宝钢股份钢铁投资及中间业务收入在 2018年增长幅度大,由2017年到2018年,从581.96亿元提高到了809.9亿元,具有37.48%的增长幅度。而且,与营业收入的急剧增长相比而言,企业营业成本的增长率远远不能与之比较。营业成本在这一年中,由584.43亿元提高到了780.62亿元,具有33.57%的增长率。
从2015年截止到2018年,利润总额改变走势与宝钢股份净利润变化走势大致没有什么区别。每过一年,净利润都有明显的上升,尤其在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最为突出。
表9 宝钢股份2015-2018年盈利能力表 经营活动净收益在利润总额中占比 价值变动净收益在利润总额中占比 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占比 2018 51.31 32.37 16.31 2017-28.32 7.82 120.49 2016 18.64-5.82 87.18 2015-100.85-3.85 204.69 平均-14.81 7.63 107.17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公司利润并不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公司利润总额多数都是营业外的收支净额。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对利润总额而言,净收入的贡献率为平均107.17%。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逐年呈下滑趋势,从2017年的204.69%下降了约188个百分点,导致2018年跌至了16.31%。净营业收入在总利润中所占的贡献率平均是-14.81%。净营业收入在总利润中贡献率有明显的上升,从2017年的-100.85%经过一年增长了152个百分点,达到了51.31%。净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逐年呈下滑趋势,净营业收入在总利润中贡献率有明显的上升,促进企业能够稳定长久地获得获益 对于公司价值改变中的净利润而言,占利润总额的7.63%的平均比例。公司价值变动净获益从2015年到2018年有着明显波动大等现象,2015为-3.85%、2016为-5.82%、2017为-7.82%逐渐增长。
2.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本文为探究宝钢资本经营盈利情况,起主要选择为净资产收益率。
表10 宝钢股份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表 净资产收益率(%)2018 9.79 2017 1.84 2016 2.59 2015 0.39 平均 3.66 资料来源:依据宝钢年报整理 运营宝钢股份资本获利能力出现了明显上升的幅度趋势,尤其在2018年上升十分明显。在这四年之中,对于宝钢公司净资产获益率而言,每一年的获益率依次是0.38%、2.58%、1.84%和9.79%。9个百分点在四年间得以提高。
表11同行业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表 净资产收益率(%)2018 9.83 2017 9.96 2016 12.03 2015 12.08 四年平均数 10.98 资料来源:依据宝钢年报整理 宝钢股份的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同行企业相比而言较为匮乏。在这四年中,对于净资产获益率而言,宝钢股份具有3.65%平均净资产获益率,与同行业公司净资产获益率10.98%仍有明显差距,由此可见在行业中,宝钢股份对资产管理盈利能力十分欠缺 3.资产经营盈力能力分析 表12 宝钢股份资产报酬率分析表 总资产报酬率ROA(%)2018 3 2017 0.86 2016 1.06 2015 0.32 四年平均值 1.31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作者整理 宝钢股份总资产获益率从2015年开始截止到2018年出现了上升的幅度趋势,从2017年所具有的0.32%经过一年提高到3.00%。
表13 同行业的资产报酬率分析表 总资产净利率(%)2018 4.93% 2017 5.76% 2016 5.99% 2015 5.60% 四年平均数 5.57%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作者整理 宝钢股份的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同行企业相比而言相对匮乏。2015年至2018年,宝钢股份总资产每年具有1.31%平均的利润率,与同行业公司5.57%的总资产获益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由此可见在行业中,宝钢股份资产管理盈利能力十分欠缺 4.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本论文将从关键的两个层面,对宝钢股份商品的获利能力进行调查研究。
表14 宝钢股份产品盈利能力分析表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2018 16.87 3.92 2017 15.55 1.27 2016 15.36 1.47 2015 14.3 0.45 四年平均值 15.52 1.78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作者整理 宝钢产品对于获取利益的能力逐年都有所提高,净销售利率也得以发展。
对于销售毛利率而言,宝钢股份具有相对稳定且波幅较小的销售毛利率。从2015年截至到2018年,14.30%、15.36%、15.55%和16.87%依次是每年的销售毛利率,由此可见,其毛利率相对比较稳定。
除此之外,宝钢股份净销售利率逐年也有明显地上升。从2015年0.45%的净销售利率,经过四年提高到3.92%。尤其是2018年净销售利率张动幅度相对较大,2018年企业对成本加大控制为主要因素,所以2018年期间企业成本率有着显而易见地下滑趋势。
表15 同行业产品盈利能力分析表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2018 22.26 6.98 2017 23.13 8.08 2016 23.03 7.77 2015 22.89 8.43 四年平均数 22.83 7.82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作者整理 与同行业的其他钢铁企业相较而言,宝钢生产的商品获利能力并不是很强。就销售毛利率而言,宝钢股份2015-2018年占15.52%平均净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公司22.83% 相比,远远小于其销售毛利率。由净销售利率可以清晰地看出,宝钢股份平均每年有1.78%的净销售利率,与其他企业相比,低于其7.82%平均净销售利率,由此可以得出结果,在行业之中宝钢股份的盈利能力仍需要改进。
经过对以上对获利能力的逐步分析,可以看出,宝钢的获利能力与其他同行企业相比而言处于中等水平,经营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也需要很大地提升。由此可见,虽然就目前而言钢铁行业公司的效益十分可观,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并且要前进,寻求进步。应对各类金融事件,确保金融形势能够获得较稳定地发展。
五、宝钢股份股份价值评估(一)市盈率估值法 1.对比指标的选取 公司的市盈率实质是一个比值,是公司的股份价格与每股净利润二者的比值。市盈率可以用估值法来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公式,也就是目标公司的每股收益与比照公司的市盈率的乘积即为目标公司的每股价值。
本文之所以能够评估宝钢股份的价值也是在有了钢铁行业的市盈率数据基础之上进行的。
2.市盈率估值 市盈率的估值法中用每股收益与市盈率的乘积来计算每股价值。2018年的钢铁行业的市盈率通过14家机构的各种预测计算大约为12.3,1.34是宝钢股份的每股净利润,根据市盈率估值法的计算公式,代入这两个数据,可以计算出宝钢股份的每股价值为16.48元。
3.市盈率估值评述 本部分大部分采用的是市盈率估值法,也叫做相对估值法。考核宝钢股份的投资中产生的价值。估价是16.48元,宝钢股票价格在2018年底变成了16.68元,与宝钢股票估计出来的值有明显的不同。
对于估算宝钢股份而言,只是对行业市盈率的基础参考,估值结果并没有达到科学准确的标准。为了能够获得准确的估算值,本文还为了评估宝钢股份价值,对股利体现模型-DDM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考察。
(二)DDM模型估值法 通过相对估值法来对市盈率进行估值,这种估值方法的优点是过程不复杂,但也相应地具有估值数值不准确的缺点,DDM模型中采取的方式为绝对估值法,它的评估数值结果并不是简单的把数值代入公式即可,而是把企业的经营能力、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资本运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 去,进而评估该企业所有的投资价值,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会比相对估值法更加精准和合理。
DDM模型融合了资产资本定价模型以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多种模型,来对企业拥有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下为DDM模型估值的具体流程,首先宝钢股份权益融资成本是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确定的,然后在考虑综合债务融资成本,最后确定得出对宝钢股份合理的贴现率。
1.计算股权资本成本率rs(1)计算公司资本结构 计算公式:
结合以上公式进行计算:
表16 资本结构计算表 ①债务资本 ②权益资本 ③债务资本比重=①/(①+②)④权益资本比重=②/(①+②)2018 331.59 360.29 47.93% 52.07% 2017 271.6 288.94 48.45% 51.55% 2016 188.58 248.56 43.14% 56.86% 2015 146.61 241.44 37.78% 62.22% 资料来源:依据宝钢年报整理 结合以上计算数据可以看到公司的债务资本比重以及权益资本比重,其比重相对同行业来说较佳。
(2)计算债务资本成本率 结合巨灵金融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包钢股份的企业所得税以及税后成本率等等。
表17 宝钢股份的债务成本率计算表 税前债务成本率 所得税 税后债务成本率 2018 4.31% 25% 3.23% 2017 4.00% 25% 3.00% 2016 4.60% 25% 3.45% 2015 4.10% 25% 3.08% 资料来源:巨灵金融数据库(3)股权资本成本率 对于其股权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主要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为了使所计算出的数据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将一年期定期的存款利率左耳无风险利率,借助此进行计算。结合相关数据,最后所计算的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 股权资本成本率计算表 无风险利率 风险系数 风险溢价率 股权资本成本率 2018 2.25% 0.8253 6.00% 7.20% 2017 2.75% 0.8253 6.00% 7.70% 2016 3.00% 0.8253 6.00% 7.95% 2015 3.25% 0.8253 6.00% 8.20%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结合上表数据以及公式,得出宝钢的股权资本成本率。
2.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公式如下:
将宝钢股份的相关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如下:
表19 加权平均资本资本成本率计算表 税后债务成本 债务资本比重 股权资本成本率 股权资本比重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2018 3.23% 47.93% 7.20% 52.07% 5.30% 2017 3.00% 48.45% 7.70% 51.55% 5.42% 2016 3.45% 43.14% 7.95% 56.86% 6.01% 2015 3.08% 37.78% 8.20% 62.22% 6.27%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 如表18通过计算得到宝钢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借助该数值,进行后续宝钢贴现率的计算。
3.未来股利预测 表20 宝钢股份2015-2018年每股获益汇总表 每股获益 同比增长率 2015年 0.03-2016 0.23 86.96% 2017 0.18-27.78% 2018 1.12 83.93% 2019E 1.3 13.85% 资料来源:宝钢股份年报整理 2015-2018年,宝钢每股获益情况如上表所示,基于以上数据,14家机构对宝钢的每股收益进行预测,得出2019年的每股收益。本文在进行预测时候,主要讲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为2019到2021你那,这一阶段每股增长率比较高,高达15%,第二阶段为稳定增长阶段,该阶段的数值为4.05%。具体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宝钢股份每股股利的预测情况表 年份 每股股利 股利增长率 2018 0.367-2019E 0.42 15.00% 2020E 0.49 15.00% 2021E 0.56 15.00% 2022E 0.64 15.00% 2023E 0.74 15.00% 2024E 0.77 4.50% …… …… …… n …… 4.50%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4.宝钢股份内在价值计算 基于股利贴现模型进行宝钢的股份价值进行计算,使用公式:
2017-2022年每股股利的现值为:
2023年之后的每股股利的现值为: 2018年末,宝钢股份价值元。
因此,通过DDM模型得出:宝钢股份的股价与宝钢股份的估值相差不大。
(三)两种估值模型的比较 宝钢的这只股份分析可以采取市盈率的相对估值法,运用此种方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一个相对科学的数值,也是就我们计算所得的16.48元,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使用 DDM的绝对估值法来进行数值评估,这样计算得到的数值为17.01元。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两种的估值方法对于同一公司的同一股份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结果不会差太多,由于整个行业的市盈率与宝钢单只股份的市盈率进行比较之下,行业的市盈率值会偏低,因此所用市盈率的相对估值法所得数值也要低一些。对于绝对估值法来讲,它所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因此数值相对更加准确。综上所述,我们也能够得出本文对于宝钢的这只股份进行的估值需要在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之间,即16.48-17.01元。
(四)同业比较分析 为了对其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逼着选择武钢以及包钢两个企业和武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对比情况如下所示:
表22 宝钢股份同行业对比 单位:元 指标 存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宝钢2018 35,126,567,568.46 12,635,578,635.49 28,452,695.94 78,567,852,963.13 94,458,652,863.29 武钢2018 11,586,563,123.79 1,752,635,896.93 / 23,478,652,354.15 49,546,654,753.17 包钢2018 16,685,789,256.23 4,158,458,563.12 / 28,753,951,258.47 54,586,753,952.78 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宝钢2018年 0.83 0.51 0.15 武钢2018年 0.45 0.22 0.06 包钢2018年 0.52 0.24 0.09 问砚 2019/5/16 20:59:08(1)流动比率分析:从表中可见,2018年宝钢公司与武钢、包钢两家公司的流动比率数值相比更高,可见宝钢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
(2)速动比率分析:2018年速动比率实际数值远远高于武钢公司和包钢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宝钢公司具有更好的短期场站能力。
(3)现金比率分析:宝钢公司2018年财务报表显示其的现金比相对于武钢公司和包钢公司率高,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其用现金对短期债务偿还的能力是略胜一筹的。
综上所述,可见宝钢公司短期综合偿债能力略占优势,相比于武钢公司和宝钢公司更好一些。
同样,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具同业比较情况如下所示:
表23 宝钢股份每股股利的预测情况表 单位:元 指标 宝钢2018 武钢2018 包钢2018 无形资产:
6,878,453,865.39 1,060,583,452.58 2,320,652,104.06 所有者权益:
120,654,485,654.81 37,835,434,654.11 19,583,662,544.02 资产总额:
226,685,654,752.21 94,963,546,654.56 87,453,685,865.30 负债总额: 106,963,564,586.40 57,258,365,856.45 68,753,586,621.28 指标 资产负债率 产权比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 宝钢2018年实际值 48% 88% 95% 武钢2018年实际值 64% 156% 164% 包钢2018年实际值 79% 361% 415% 问砚 2019/5/16 20:52:16 基于数据可知从负债率来看,宝钢公司数值是远低于武钢和包钢公司的,可见其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并不高,这也使得宝钢公司能够有更好的长期偿债的能力,财务风险相对较低。
另外宝钢公司在产权比率以及有形净值债务率数值也远小于另外两家,可见其长期偿债能力也远胜于另外两家。
六、结论与投资建议(一)结论(1)对于偿债能力,宝钢股份于2015-2018年偿债能力有较大幅度减弱,与其同质类公司相比较来说,短期偿债能力可能比较薄弱。但是宝钢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优势比较明显,总体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这个角度来看宝钢公司能给和其他同质类公司相比可能较好一点。
(2)对于营运能力,宝钢公司2015-2018年财务数据反映其总体综合运营能力逐年有所下降,并且和包钢公司、武钢公司等同质类公司相比,运营能力可能相对较弱。
(3)对于利润持久性,宝钢公司2015-2018年的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也有比较明显的先降后升趋势,但是降低幅度远大于上升幅度,并且同比增速波动也比较明显。宝钢公司的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方面比较稳定,逐年有一定的上升。在和同类型公司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宝钢公司的资本经营能力相对还是较弱。从产品盈利的角度分析,其在2015-2018年间,总资产报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可见其与其他同类型公司比较重,资产经营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从销售毛利率方面分析,宝钢公司在这方面比较平稳,销售毛利率的变动幅度苏较小。
(4)借助市盈率分析法,结合宝钢公司财务数据可知其2018年末估值为16.51元,借助DDM模型,能够得到该公司的估值为17.01元。
(二)投资建议(1)2018年年末宝钢公司的股价是16.68元,宝钢公司的股价在16.51元至17.01元之间,处于上述两种不同估值方法(市盈率分析法和DDM模型)结果之间,可见宝钢公司的市场价格还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并且从短期内看,宝钢送死的主要业务还是会围绕钢铁投资业务展开,并且这一业务的市场发展空间与容量也较大,短期内股价可能还会出现上涨的情况。基于此,如果有关注宝钢的投资者仍然对其发展持乐观态度,实际上还是能够继续持有这一股份的,并且可以再股价有所上涨之后,获得差价的利润并抛出,当然再次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最优的做法是高抛低吸,以实现更丰厚的利润获得。
(2)从长期的角度去看,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钢铁业务扶持政策和战略支持,人们对于钢铁行业的关注也持续升高,我们对宝钢日后的发展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相信宝钢公司业绩在其日趋成熟的经营中得以回升,因此,此股份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值得拥有的。
参考文献 [1]廖昌宁.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环境及估值分析[D].湖南大学,2005.[2]郭凯昊.企业内部控制评析[D].清华大学,2005.[3]漆旻.一拖股份投资价值分析[D].南昌大学,2013.[4]王宝权.基于稀土资源整合背景下的包钢股份投资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5]金宏琳.基于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伊利股份投资价值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6]戚世辉.发挥知识与资本结合的协同效应——大通股份投资曙光股份的案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7]刘保瑶.精品产能释放造就稳定盈利能力——武钢股份投资价值分析[J].股市动态分析,2005(Z3):39-40.[8]梁卫东.上电股份:投资价值显介入[J].股市动态分析,2005(45):34.[9]卞安雯,马艳华.万科股份投资价值分析[J].中国市场,2017(27):118+120.[10]汪梦琼.基于品牌战略的白酒企业投资价值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11]刘安克.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7.[12]蒋方珍.基于市盈率模型的大华股份投资价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13]苏亚然.伊利股份投资价值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14]徐媛媛.九阳股份的投资价值分析[D].兰州大学,2016.[15]柳植,韩勇.安源股份投资价值分析[J].煤炭企业管理,2002(08):55-56.[16]李大永.大商股份投资价值分析[D].华侨大学,2012.[17]征茂平.永新股份:投资价值打折扣[J].股市动态分析,2004(25):31.[18]陈晓锋.跨国照明公司设备与备件全球化采购策略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19]霄京.水泥工程国际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自有现金充裕 银行授信600亿 年报超增长 中材股份投资价值凸显[J].中国建材,2009(05):20-21.[20].金狮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J].中国自行车,1998(11):19-23.[21]Mohammad I.Al-Halalmeh,Abedalsttar M.Sayah.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Shares Market Value in Amman Exchange Market[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10,2(1).[22]M.J.Prior.The gloomy mists of the 1960s: pricing of investment trust shares without data on net asset value[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1996,3(10).[23]Xixi Feng.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 Behavior,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Firm Valu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Shares of Listed Corporations[J].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2016,07(02).致谢 感谢学校给我的教育,让我可以系统学习金融相关知识,开拓我的眼界。还要感谢学校老师们对我的耐心教导与热心的帮助。总之,在大学的这四年里肯定会是我生命之中特别难忘的时光。
煤炭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篇3
近一段时间,国家对煤炭企业停产整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日前发出2005年第9号公告,公布未提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申请未被受理或受理后经审核不予颁证,应停产整顿矿井989对。
公告要求,各有关单位应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的规定,将下达的停产整顿指令分别抄送矿井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煤炭行业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暂扣其工商营业执照、煤炭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并抄送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监管。
公告要求,对停产整顿矿井应要求其制定整顿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同时明确停产整顿期限,停产整顿最后期限不得超过2005 年年底;对超过期限仍不能达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标准的矿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至此,全国已有8648 对矿井被责令停产整顿,占全国矿井总数近三分之一。
年内影响不可忽视
据本人初步估算,8000多对煤矿涉及产能约1.7 亿~2 亿吨,占目前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10%, 年内影响产量6000 万吨左右,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预计明年后影响程度更大,因为这些被要求停产整顿煤矿安全隐患非常严重,不到半年时间的整顿很难使其脱胎换骨。所以,本人认为,明年8000对家煤矿大部分将被关闭。
结构调整将成调节器
为确保煤炭行业未来政策目标的实现,结构调整将成为主基调,且将成为未来政策目标实现的调节器。煤炭行业供需形势一旦出现供过于求,国家将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对小煤矿的整治力度,从而加快小煤矿的关、停、并、转。
如何选择业内上市公司
美的集团投资价值分析 篇4
美的公司的前身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是于1992年8月10日在原广东美的电器企业集团基础上改组设立的,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为19033709-2。1993年9月7日, 美的公司经批准, 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目前, 美的集团员工13万人, 旗下拥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等十余个品牌。除顺德总部外, 美的集团还在国内的广州, 中山, 重庆, 安徽合肥及芜湖, 湖北武汉及荆州, 江苏无锡、淮安及苏州, 山西临汾, 河北邯郸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并在越南、白俄罗斯建有生产基地。公司总股本为338434.77万股, 当前股票价格为13.96元每股。 (2012年3月19日收盘价)
二、美的集团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首先, 根据2001—2010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可知从2001年开始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就在不同的增长幅度下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其中, 在20003年之前营业收入较低, 且增长较缓慢, 公司处于初创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2003年, 美的集团在香港设立分店, 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探索性的第一步。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也开始了快速发展, 相应的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也有了提高, 因此在2003年之后, 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开始了快速增长, 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中, 只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营业收入出现了较短的停滞阶段, 之后又迅速恢复了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 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已达到了2001年的7倍多, 从营业收入的增长势头分析, 公司现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阶段。
再次, 2001—2010年美的集团净资产收益率表明, 在2003年之前, 美的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且不稳定, 在2003年之后, 美的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持续的增长 (2008年除外) , 2004—2006年增长较缓, 2006—2007年快速增长, 之后因经济危机, 在2008年出现下降, 之后在2009年又一次快速增长。但在2010年增长幅度较小。经分析, 美的集团现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 有向成熟期过度的趋势。
最后, 根据2001—2010年美的集团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股利可知, 从2002年开始, 美的集团的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2008年除外) , 在2003年就超过50%, 在2010年达到1。相比较, 每股现金股利不太稳定, 与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政策有关。从每股收益分析, 美的集团正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综上所述, 美的集团目前正处于成长期, 但如果公司在产品或营销模式方面没有创新,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成熟期。不过公司将保持稳定的营业收入和每股收益。
三、美的集团管理能力分析
现阶段, 方洪波现任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2年加入美的集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及一支精英团队。美的集团一直坚持“薄利多销, 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 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 引领家电消费潮流, 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美的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美的集团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美的以“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使命, 其经营准则是:理性追求:宁慢两步、不错半步。授权经营:充分授权、业绩导向。协作共享:价值为尊、利益共享。
美的将继续坚持有效、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方针, 形成产业多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专业化、业务区域化、管理差异化的产业格局。拥有健康的财务结构和明显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并初步具备全球范围内资源调配使用的能力, 以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 在2010年成为年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化消费类电器制造企业集团, 跻身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前五名, 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家电品牌。美的的未来将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美的电器股份未来收入和盈利分析与预测
(一) 美的电器股份业绩与GDP的关系
首先, 电器行业反应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提高相应的电器购买利水平也会提高, 因此电器行业的周期通常与宏观经济的周期保持一致。2001年至2010年实际GDP对数值与美的电器股份营业收入对数关系和实际GDP对数值与美的电器股份每股收益的对数关系均呈正相关趋势。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电器的购买力水平也相应增加。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国家积极实施家电下乡政策, 进一步促进了家电行业的发展, 预计未来美的电器股份的业绩会随着GDP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可见, 美的电器股份每股营业收入和每股收益的对数均与GDP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我们将利用这种关系对美的电器股份未来收入和收益进行预测。
(二) 美的公司未来收入和盈利预测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 将美的公司2001—2010年的营业收入对数值 (sales) 、每股收益对数值 (eps) 分别对实际GDP对数值 (gdp) 进行回归, 得到如下预测模型:
模型 (1) 和模型 (2) 表明:实际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美的公司营业收入和每股收益分别增加1.0585个百分点和0.8048个百分点。
(三) 美的电器未来收入和盈利预测结果
国家统计局对2020年之前的的GDP增长率进行了预测, 2011-2015为8%, 2016-2020为7%。我们将利用前述模型对美的电器每股收益增增长率、营业收入和每股收益进行预测估计。在进行估计预测之前, 进一步假设美的电器未来股本保持不变, 且派息水平稳定在一定水平不变, 我们即可应用前述模型对未来美的电器每股现金股利及股利增长率 (在派息率水平不变情况下它等于每股收益增长率) 。预测结果见表1。
五、美的电器股票内在价值估计
(一) DDM模型的选用
我们选用DDM模型估计美的电器股票的内在价值。上文已经预测了2020年之前美的电器的业绩, 我们进一步假设2021年之后美的电器将维持和2015-2020年之间相同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及每股收益增长率。这样我们实际上把美的电器未来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5;2015年以后。
(二) 必要收益率的估计
DDM模型用必要收益率对未来股息现金流进行折现, 必要收益率可以通过CAPM模型计算取得。
美的电器的年度Beta值为0.8606.
假设未来无风险利率恒定不变, 将根据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提供的2000-2008年月无风险利率计算的平均年无风险利率0.023作为未来无风险利率的估计值。
将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提供的2001-2008年上证A股指数平均年收益率0.1368作为市场组合期望年收益的估计值。于是必要回报率为:
(三) 美的电器的股票内在价值估计
根据DDM模型, 美的电器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未来两个发展阶段股利折现之和:
其中
从而美的电器的公司价值是
六、结论
采用DDM模型计算出来的美的电器股票的内在价值为11.94元。美的电器 (000527) 2011年09月09号的收盘价为15.25元, 高于采用DDM模型计算出来的内在价值, 因此美的电器的价值被高估, 可适当卖出。
摘要: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 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 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文章基于美的集团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分析, 使投资者对美的公司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美的集团,投资,分析
参考文献
谭木匠投资价值分析(二) 篇5
(二)上次分析了谭木匠的梳子生意是不是好生意,这回谈下谭木匠是不是家好企业。
二、谭木匠是不是一家好企业?
从投资角度,对企业好坏的判断标准大体涉及以下方面:第一,企业的市场地位如何?第二,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该优势是否容易被打破?(所谓“护城河”问题)第三,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如何,以及是否能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第四,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第五,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逐一来看下。
1、谭木匠的市场地位
谭木匠的产品市场与其说是梳子,不如说是中高端木梳、牛角梳及礼品梳细分市场。在这一细分市场,谭木匠是多数消费者最先想到的品牌。虽未看到有关谭木匠市场份额的数据,但论品牌影响力,将谭木匠看做细分市场乃至梳子市场龙头企业应该争议不大(有报道说湖南衡阳“天天见”梳子占梳子市场40%的份额,市占率最高),可以说是木梳的第一品牌。
2、谭木匠的竞争优势
谭木匠无疑具有某些竞争优势,按我个人看法,该竞争 优势主要体现为品牌,独特的设计、用料和工艺,以及销售渠道三个方面。先说品牌,在未进行广告宣传的情况下,谭木匠依靠街边专卖店和消费者体验做到了差不多家喻户晓,其品牌对消费者具备一定的号召力。质地方面,谭木匠主要采用红木、牛角和黄杨木(近年多用非洲红木“沉贵宝”),比大多数同类产品更显质感和档次,产品工艺也更显细腻。但相比用料和工艺的可复制性,设计应该才是谭木匠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近年来谭木匠在产品设计方面投入不小,退出新款的速度很快,同时在售的梳子不下上百种,去年还通过和施华洛诗奇合作推出施华洛诗奇款,用料+设计是谭木匠和其他木梳的区别所在,是不太容易复制和打破的竞争优势。销售方面,谭木匠通过专卖店建立了自身的销售渠道(专卖店是销售也是品牌宣传渠道),销售渠道也是竞争优势。
根据以上分析,我的结论是谭木匠有“护城河”,至于“护城河”够不够宽,这个不好说,大家可以自己判断。我的想法是,按照一般观点,木梳是个天花板很低的小市场,属于利基市场(或称“佛龛”市场,指空间很小,容易被一家企业占满,其他企业不易进入的市场),这种市场对大企业缺乏吸引力,一旦有企业在其中建立竞争优势,新企业、小企业又不好进入。
3、谭木匠的管理层
谭木匠至今由其创始人和大股东谭传华亲自管理。好的 方面,谭木匠的管理层不缺乏工匠精神;其积极开展线上销售并采取“同款同价”的策略,营销策略还比较成功;历年坚持50%的分红率反映公司管理层比较注重股东利益。不好方面,海外营销进展缓慢;产品过于单一,市场多认为管理层缺乏进取心,新推出的“木匠谷”有待观察。还有,谭木匠留存资金利用效率低是个问题。公告显示,公司最近购买了1.5亿银行理财产品。谭木匠需要更有效地利用留存资金,如果实在找不到投资机会,不如分掉或者用于股份回购。总体而言,我认为谭木匠有不错的管理层。
顺便说下,我认为年报很能体现管理层的风格。我很喜欢看谭木匠的年报,每年只有30多页,堪称短文年报之最!其文风朴实,很少官话,像说家常一样,显得诚实、可爱,契合谭木匠的企业文化——劳动、诚实、快乐。
4、谭木匠的盈利能力
判断企业盈利能力有多个指标,其中股东权益报酬率也即ROE通常作为首选指标,所以先来看下ROE。直接用同花顺的数据,谭木匠2009年至2016年ROE在17%-28%之间,按照巴菲特的选股标准,好企业10年以上平均ROE应该在20%以上,且从未低于15%。谭木匠上市8年平均ROE为22%,最低的2016年是17%,基本符合巴老的选股标准。考虑到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谭木匠在没有使用任何财务杠杆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ROE水平应 该是令人满意的。
除股东权益报酬率之外,另一个久经考验的分析资本收益的比率是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这个比率改进了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因为它把权益和负债放在一个相当的位置上,把与负债相关的扭曲矫正过来,因而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很好的指标。根据东方财富上的数据,谭木匠2015年ROIC是22.81%,2016年是28.54%,2017年中报是19.93%。这意味着每100元投入资本,无论该资本是来源于股东权益还是负债,谭木匠按年可以赚取20元以上的利润,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0多元,显示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5、谭木匠的成长性
由于产品单一且市场空间不大,谭木匠的成长性并不被市场看好,这大概是市场长期给予谭木匠10倍左右市盈率的主要原因。谭木匠将来能否通过丰富产品类别和海外营销大幅提升营收,这个目前还不好说。按照谭总自己的说法,“谭木匠的想象空间大得很”,这代表公司管理层的看法,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我们先不做推断。从历史数据看,谭木匠的销售额2009年1.4亿,2016年2.64亿,年复合增长率9.5%;净利润2009年0.46亿,2016年1.09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增长趋势方面,在总体增长的同时,谭木匠2015年、2016年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下滑,这既有经济形势方面的原因,也受总部搬迁因素的影响。2017年中报数据 看,营收、净利均较2016年同期增长。谭木匠未来究竟是增长、维持现状还是下滑,考虑到消费升级和通货膨胀因素,我个人认为维持5—10%左右增长的概率较大。
二手房产投资价值详细分析 篇6
二手商品房
购房者将其从开发商处购买的房屋上市进行二次交易,这样的房屋被称之为二手商品房。
投资优势:户型合理、房屋整体品质较好,建筑年代较新,物业完善,配套齐全。
投资劣势:出售时税费较高、物业管理费相对较高,总价偏高。
投资回报率:年投资回报收益率约在4%左右。
投资要点:购买这类房产应尽量选择在商圈氛围较好、地段成熟、交通便利,尤其是临近轨道交通的区域最为适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政颁布之后,营业税征收时间由“两年”调整为“五年”,使得市场上约有70%计算时间不满五年的二手商品房出售时受到限制,需交纳5.5%的营业税,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投资成本,投资回报收益也就自然有所降低。
二手公寓
公寓含金量较高于普通二手房,具备24小时热水、24小时保安、24小时电梯,分为中高档公寓、商住两用公寓和酒店式公寓等。
投资优势:配套设施较完善,品质较高、楼盘享有一定声誉,承租人群稳定且层次高。
投资劣势:资金投入较大,租金收益并不十分理想,后期同报较慢。
投资回报率:年投资回报收益率约在6%—7%左右。
投资要点:二手公寓的前期投入会比较大,而且租金价格会随着市场的行情有所波动,从近几年租金价格走势来看,呈稳中有降趋势。“我爱我家”认为,如果投资二手公寓,一定要注意选择位置较好而且公寓项目在市场中的知名度高的楼盘.这样也能相对保证投资者的回报收益。
空置房
空置房是指商品房的尾盘、用于抵债的债权房及被法院罚没的部分房屋。其中以尾盘占据相当数量。其来源主要如下:户型不好、楼层不好或朝向不好而导致未销售的房子;开发商在前期没有销售而留到后期才销售的房子,如样板间或者前期打算出租,后来改变主意的房子,或者说有些客户买了房子后来退房,这样的房子都可以叫作空置房。
投资优势:地段优越,无期房风险,价格较周边新房低廉,品质较周边二手房高,投资自住两相宜。
投资劣势:部分房屋朝向不是很理想,户型不尽规整,屋内格局较差。
投资回报率:年投资回报收益率约在7—10%左右。
投资要点:关注成熟社区实力较强楼盘的空置房,这样才能把握整体投资环境,便于日后出售或出租。把握投资空置房的时间,细心挑选之下也可在空置房中“淘”得品质较好、户型格局环境又不过时的房屋“我爱我家”认为,由于空置房确实存在户型不方正、采光不好等毛病,因此购房者在购买此类房产时不应太过挑剔,符合自己需求最为重要。
商铺
商铺是经营者为顾客提供商品交易、服务或感受体验的场所。商铺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各种商业区、各种住宅区、各种专业市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房地产里面,随处可见商铺……商业设施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商铺组成。
投资优势:投资潜力大,拥有相对稳定的高消费群体,回报率较高,可出租、可经营,方式较为灵活。
投资劣势:资金投入较大,具有房产风险和商业风险双重风险。不少人,怀着“一铺养三代”的良好愿望投资铺位,但稍不留神难免也会误入“一铺套三代”的陷阱。
投资回报率:年投资回报收益率约在10—12%左右。
投资要点:“我爱我家”认为,购买商铺不同于住宅,着重考虑的是将来投资回报率,因此前期看房时,不仅要了解商铺的实际情况,更要了解该地区的商业开发潜力。首先,市面和楼层因素最重要,成熟的社区往往店家密集,对投资者较为有保障。其次,如果商铺的位置面向开阔的使用空间,客户流又比较简单合理的话,就能有效提高商铺的使用率。第三,准确的市场定位则可以大大提高投资的回报,比如“电脑一条街”、“服装一条街”等,找准市场定位可事半功倍。
写字楼
写字楼是以纯办公为主的物业,目标客户群为投资型买家及办公企业。按照其综合质素不同划分,可以划分为甲、乙、丙等几个等级。
投资优势:回报率的透明度高,租客群体较为稳定。
投资劣势:投入资本较大,相应风险也有所提高。
投资回报率:年投资回报收益率约在10%左右。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篇7
1 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一般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水平、财政政策等。
(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每个行业、每个上市公司都息息相关, 如对于汽车类上市公司来说, 其产品的需求程度严重依赖于人均收入, 当经济不好时, 需求便会下降。
(2) 利率、汇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上升会导致借贷成本上升, 对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将产生负面影响, 其财务费用增加, 利润下降。我国的发电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高, 因此对利率的敏感度比较高。而汇率水平更多地影响进出口企业, 当人民币不断升值时, 由于外国人必须花更多的钱来买出口企业的商品, 出口企业的商品需求就会下降, 影响公司业绩。存款准备金率反映的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 当存款准备金率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时, 表明国家实行的是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 即通常所说的收缩银根, 这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反之, 则表明国家实行的是不断宽松的货币政策, 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3) 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水平一般表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 当经济处于良好发展时, 适当的通货膨胀水平会提高一些公司的业绩。如果通胀水平过高, 则国家会采取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给一些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4)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常表现为国家的税收政策, 降低税率, 扩大减免税范围, 将会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 而公司产品需求的提升将提升公司业绩。
2 行业状况分析
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 其投资价值也不同, 分析行业状况主要包括:行业政策、行业壁垒、行业规模、竞争格局及相关行业分析。
(1) 行业政策。行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表现形式为各种行业规划、补贴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促进或抑制某一行业的发展, 政府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政府为促进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 就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及补贴政策, 但对钢铁、水泥等行业则鼓励兼并重组, 抑制新增产能。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只有顺应国家的行业政策, 才有发展前景, 也才有投资价值。
(2) 行业壁垒。行业壁垒具体是指该行业需要何种条件才能进入, 如资金量、技术要求、人力成本、国家政策等。行业壁垒越大, 表明新进入企业成本越大, 或由于资金、技术达不到要求, 这就阻止了许多厂商进入该行业。行业进入壁垒越高的公司越具有投资价值。
(3) 行业规模及增长情况。行业规模是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容量, 市场容量越大, 增长越快越具有投资价值。
(4)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主要分析行业的主要竞争者, 处于不同梯队的公司有哪些, 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各个公司的优劣势等。如果公司市场份额第一, 并且远远超出市场份额第二的竞争者, 那么有理由相信公司比竞争对手更具有投资价值。
(5) 相关产业分析。分析公司的上下游行业, 了解上下游行业的主要厂商。一般来说, 如果下游行业发展得很好, 必然带动其上游行业的发展, 每一个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 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 了解其盈利模式, 才能正确把握公司的投资价值。公司经营情况主要包括:公司主导产品、销售及盈利模式、研发及管理能力等。
(1) 主导产品。主导产品是了解公司基本经营情况的起点, 具体到产品名称、价格、质量、产品生命周期、规模、科技含量、占有率、专利、市场定位、消费群等等。分析主导产品时, 尽可能调查公司的客户, 看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评价。
(2) 销售及盈利模式。深入了解公司的销售及盈利模式是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关键。以服装类上市公司为例, 需要了解公司的产品销售是直销还是通过经销商代理销售, 通过开实体店销售还是网络销售, 如果开实体店销售又要了解公司的店一般开在哪里, 是街边店还是在百货公司里开店。如果公司是经销商代理销售模式, 那么给代理商的折扣是多少?代理商盈利情况如何?公司的服装产品外包给第三方制造还是由自己制造?只有了解这些, 才能更好地把握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4 研发能力
研发及管理能力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评价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时也不能忽略。研发情况主要表现为公司研发团队规模、研发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研发投入大小, 研发投入一般以研发费用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来衡量, 如果比例大大低于同行业则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5 财务分析
财务情况是公司经营结果的体现, 财务分析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关键一环, 其具体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运营效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及资产质量分析。
(1) 盈利能力分析。只有具备稳定的获利水平的公司才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具体包括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及利润增长率等。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必须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 横向是与同行业的公司进行对比, 看公司盈利水平在同行业中出于什么位置;纵向对比是公司自身不同年份的指标进行对比, 看随着时间的发展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改进了还是恶化了。
(2) 运营效率分析。反映公司运营效率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值越高, 说明资产运用效率越高。同样, 对这些指标的分析也必须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行业不同, 这些指标值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存货周转率要高于重型机器设备制造行业。对于服装行业来说, 存货周转率尤为重要。因为服装属于时尚消费, 存货周转率低意味着库存积压, 过时的服装处理起来很困难。
(3) 偿债能力分析。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对于资产负债率来说并非单纯的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除了与公司所处的行业相关外, 还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等相关。对于一个处于高速成长、盈利能力极强的公司来说适当增加负债进行杠杆经营还能提高股东的回报率。
(4) 现金流量表分析。对于现金流量表要结合利润表来分析, 如果公司每年利润很好, 而经营性现金流长期为负, 该公司的投资价值则大大降低。
(5) 资产质量分析。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单纯的指标分析, 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分析不能忽略, 这主要通过阅读上市公司的年报附注获得。具体包括:了解公司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公司有无重大诉讼及或有负债。
6 公司治理情况分析
在评价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时, 公司治理情况往往被忽略。实际上治理情况很大程度影响着公司的投资价值。公司治理情况分析的重点是:公司股权状况、“三会”运作状况、公司管理人员。
(1) 公司股权结构。了解公司股权结构必须了解公司前五大股东是谁, 分别占有多少股份, 各个股东之间是否具有关联关系, 实际控制人是谁。还需要了解控股股东拥有的除该上市公司之外的公司, 这样就有利于判断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可能性。
(2) “三会”运作情况。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是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情况包括股东大会的参加情况、对议案的表决情况、董事会董事的出席情况、表决情况、监事会的工作情况及其效率等。对上市公司影响非常关键的是董事会的构成, 需要了解有多少独立董事, 每个董事代表的利益。
(3) 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管理人员的分析一般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及业绩、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经营理念、是否诚信等等。如果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连诚信都做不到, 那公司就不具备投资价值。
7 结语
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必须从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公司经营情况、财务分析及公司治理情况等各个方面出发, 任何单一因素的分析都是不全面的。而对于不同的行业, 其每个细分因素需要考量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只有深入理解公司的行业及经营模式, 通过财务分析深层次地剖析其未来的盈利能力, 把握公司的治理情况, 才能全面客观的分析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摘要:如何评价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加入一些通常被忽略的分析因素, 从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公司经营情况、公司财务及公司治理情况各方面进行分析, 力求全面综合地评价分析某一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关键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2]邓秀英.上市公司价值投资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 2010 (19) .
投资价值分析 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投资者,投资决策,基本原理,主要影响
公允价值主要是指资产和负债根据公平交易中的交易双方自愿的原则而进行资产交换以及债务偿还的金额。从狭义上讲,公允价值属于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用来模拟市场状态下的估算价格。从广义上讲,公允价值包括了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等多种计量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难以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公允价值”便应运而生。
一、公允价值与投资者决策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资产净额、每股收益情况、市盈率、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都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财务指标。多数投资者会选择效益高的上市公司,如果有提升企业资产价值的指标,就会被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在新的计算规则下,公允价值的正确运用能够提高投资者的关注度,因为他能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帮助投资者正确地判断企业当前运营现状,预测企业发展情况,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公允价值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并通过损益科目传送给投资者浏览,比如在投资性的房地产、交易性的金融资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企业年金基金等项目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也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利润的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具体反映出来,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正确判断企业价值的信息依据。其次,所有者权益科目也能直观地体现出公允价值信息。同时追溯调整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都会影响到所有者的权益,因此需要通过公允价值信息来正确判断企业的价值,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公允价值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基本原理
不同的交易,不同的事项处理要求都有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但是不管哪种计量属性的应用都必须建立在以投资者利益为目标的基础上。通常情况下,公允价值变动值会被直接计算到当期损益项目中。当期损益的变化,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当期的利润。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是按照普通股的股东当期净利润值和当期发行中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值进行对比得出。因此,利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每股的收益情况。当期利润增加,每股收益就高,二者成正比。根据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主要是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同时也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通常情况下,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就会下降,而市盈率越低,投资回收期就会越短,该企业的投资价值则越高。
三、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
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价值所在,能够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价格,房屋租赁价格和商品房价格都在逐年增加,房地产行业十分活跃。据有关资料分析,2009年的726家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中有将近1/3的公司以公允价值模式来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投资性房地产中产生的不同的交易,不同的事项处理结果,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以及企业的市盈率,具体的关系如表1。
其中“—”表示无影响, “”表示增加或上升, “”表示减少或下降。
由表1可以分析得出,在初始计量项目中自用房的借记为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成本科目,外购房贷记为银行存款科目,而且损益类科目并不包含这两个科目,因而不会对利润和市盈率产生任何影响,这时的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不大。在后续计量中,折旧或者摊销的数额大小,不会影响投资性房地产的利润和市盈率。但是后续计量中的资产负债表日,由于需要对公允价值和账面余额进行对比,计算差值,然后计算到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科目中。所以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公允价值高于账面的余额时,每股收益会增加,市盈率下降,因此可以吸引到更多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另一种则完全相反,利润值会下降,每股收益会减少,市盈率会上升,吸引的投资者会减少。在转换时,如果是把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则需要比对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和原来账面上记录的价值,并将产生的差额纳入当期损益中去。根据实际结果进行判断,如果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记录价值,说明利润增加,每股收益自然会增多,市盈率也就下降了,吸引到的投资者也就更多了,反之则与上述情况相反。而将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则对利润和市盈率产生的影响和上述情况不同,主要是因为入账的科目不一样,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借记到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成本、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中,贷记为开发产品等科目中,因此如果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记录价值,则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科目属于其他资本公积,由于不属于损益类科目,所以对利润和市盈率不产生影响。在处置项目中,主要是通过比较账面的余额和出售时公允价值的大小来判断利润、市盈率,以及吸引投资者的决策情况。
参考文献
[1]李连军, 温璐.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建设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篇9
(一)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 工业生产强力反弹, 国内需求强劲, 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实现10.3%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投资、净出口及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中, 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8%, 推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 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 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可见, 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依赖投资拉动。从财政政策方面看, 初衷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但从实际效果看, 由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 仅有6000亿元的赤字, 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并不积极, 扩内需效果并不明显。货币政策方面尽管2010年央行声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包括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 和两次加息的实践看, 货币政策并不宽松。2010年央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 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及放款节奏进行监管, 并通过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进行惩罚。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 要求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过剩产能企业贷款、“两高一低”行业贷款等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排查。同时, 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不良率等指标监管更加严格, 并将监管指标达标与机构网点设立、业务产品创新审批挂钩, 对四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监管严于城商行和农信社。
2011年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依然良好, 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主要的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20445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9.6%。其中, 一季度增长9.7%, 二季度增长9.5%。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但仍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 同比增长16.8%, 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增长。2011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 比2010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 增长24%;进口8293.7亿美元, 增长27.6%。累计顺差449.3亿美元, 收窄18.2%。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同比上涨5.4%。其中6月CPI同比上涨6.4%, 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 也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6.2%, 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成为主要原因。2011年上半年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 同比上涨7.0%, 其中6月份PPI环比与上月持平, 比2010年同月上涨7.1%。此外, 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1年6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为50.9%, 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
以上数据表明, 在2011年上半年持续的宏观调控之下, 我国经济依然有着不俗的增长, 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劲惯性。2011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 我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已然大大降低, 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
进入2011年下半年后, 前两个月的经济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如表1所示:
从表1的6月、7月和8月的CPI&PPI数据可以看到, 2011年通货膨胀率在7月份见顶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仍然会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从6月、7月和8月的PMI数据可以看到, 经历前期数月持续回落之后, PMI有可能在7月份已然见底, 后期将在50% (以上) 附近的区域徘徊。由于PMI是一个先行的指标, 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 且其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 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GDP将保持较高 (9%左右) 的增长。
由此预期2011年下半年我国的经济政策, 在宏观上将会依然维持偏紧的态势, 这是控制通胀所必须的政策环境。如果轻易放松调控政策, 将会前功尽弃。但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上, 下半年或许与上半年有所不同。2011年上半年, 中国央行加息3次, 提高存款准备金6次 (最近一次的日期为6月20日) 。2011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至3.5%;7月和8月, 中国人民银行均未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目前, 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处于21.5%的历史高位, 远远高于2008年6月7日达到的上一个高点 (17.5%) 。由于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宏观政策将会更加注意在治理通胀和保障增长之间取得平衡, 政策操作在力度上将会趋于温和。
(二) 宏观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包括:
(1)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行业, 银行业是典型的宏观经济周期性行业。在我国间接融资占据主体的情况下, 银行业更是一个与宏观经济形势有着较高关联度 (正相关) 的行业, 宏观经济的波动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宏观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 社会投资需求增强, 资金需求加大, 货币供应量增加, 信贷投放速度加快, 市场实际利率走高, 从而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与推动;当宏观经济运行开始转向下降趋势时, 企业经营收益减少, 社会投资需求减低, 企业偿债能力减弱, 市场利率走低, 信贷投放量与速度开始放缓, 从而对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与作用。在影响或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各种因素或指标中, 比较重要或经常被提及的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增速、 (新增) 货币供应量与增速、金融监管政策、利率及利率走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以及上面提及的GDP、CPI、PPI和PMI等。
(2) 由于我国经济V型反转之后, 恢复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 更多依赖投资拉动, 消费和出口的贡献相对较小, 而加息对投资的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前一阶段中国央行采取在“稳健”之名下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时, 更多地依赖于上调准备金率。
不仅如此, 中国央行已于9月初决定, 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 纳入上缴基数的保证金存款将包含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三部分。中、农、工、建、交及邮储六大银行9月5日起分批上缴, 而其他银行则自9月15日起分批上缴。在信贷紧缩和存贷比日均考核的监管压力下, 银行吸储的方式之一便是开承兑汇票获得保证金存款。央行网站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7月末, 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单位项目下保证金存款余额为44222.36亿元, 如果再加上个人保证金存款余额192.80亿元, 共计44415.16亿元。简单测算, 如将存款准备金率考虑为21%的平均比例, 则商业银行体系累计需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在9500亿元左右。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相当于未来半年上调存准率三次”。
不断创历史新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剧了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业需要以牺牲部分收益为代价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从而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 因此削弱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但事情总有两个方面, 在国内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高速度的条件下, 市场流动性的过度紧缩直接导致了市场实际利率的飙升 (如据报道, 2011年二季度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已普遍达到或超过24%的年利率) , 也导致了缺乏国资背景的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在此背景下, 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利率的议价能力大大提高, 表现在优惠贷款利率的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贷款利率基于基准利率的普遍大幅上涨。此外, 商业银行还通过大量表外业务 (如理财产品、信托投资等) 的形式绕过监管, 实施放贷, 通过中间业务费用收入的形式实现收益。这样一来, 被流动性紧缩削弱的银行盈利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又从其他渠道得到了补偿。
(3) 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将会如何, 可能会有哪些宏观经济政策出台, 这些政策又将对银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对上市商业银行未来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收益水平的判断。综前所述, 由2010年、2011年上半年及7月和8月等的情况可以预期, 我国宏观经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将会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步回落。在此背景下, 央行在货币紧缩政策上或将做出一定的调整, 由主要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过渡到更加灵活、同时相对温和的发行央票等工具为主, 同时不排除再次加息以缩小事实上的负利率。此外值得期待的是, 央行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采取某些定向宽松的信贷政策以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另外, 《巴塞尔协议III》于2012年1月1日开始逐步实施, 主要内容是关于资本充足率的变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对于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要严于《巴塞尔协议III》, 因此该协议的实施对于我国银行的直接冲击有限。然而, 不确定性在于我国多家上市银行引进了国外银行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 一旦这些战略投资者有资金需求的压力, 不排除其将出售所持股份的可能。比如就在2011年8月底和9月初, 美国银行在禁售期届满后即沽出约一半的其持有的建设银行股权, 但这对于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直接的影响。
加息对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需要具体分析。在当前实际市场利率高高在上的情况下, 对称加息不会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量。由于对称加息将扩大银行存贷的利息差, 因而对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提升作用。另外, 一旦央行决定放松对中小企业的信贷, 将会给银行的信贷收入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有理由相信, 我国正处于一个较长时期内信贷最紧的阶段, 未来我国信贷的紧缩程度将会逐渐趋向缓和, 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将逐步好转。
二、建设银行财务分析与竞争力评价
(一) 建设银行资产质量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显示, 截至2011年6月30日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51%, 较上年末略降0.17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42%, 上升0.02个百分点, 主要是上半年其利润增长较快, 核心资本进一步充实。同时, 建设银行加强了对表内外资产资本使用效率的分析, 压缩低效资本使用, 改善资本配置结构, 主动控制表外风险资产增长速度, 保持资本充足率相对稳定。
由表3可知, 建设银行资产质量稳定, 2011年中期不良贷款总额为634.2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03%。在房地产和平台贷款的风险控制方面, 上半年建设银行主动控制房地产业贷款增速, 2011年中期房地产业贷款占比已经下降至6.8%;而平台贷款中现金流全覆盖贷款所占比率持续提高,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为244.7%和2.53%。总之, 在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的情况下, 建设银行增加拨备的力度并未减低。截至6月末, 不良贷款率为1.03%, 较年初减少0.11%, 但拨备额却增加了120.1亿, 将拨贷比稳定在2.53%的水平, 提前达到2.5%的银监会监管标准。
(二) 建设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如表4所示:
表4显示, 建设银行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29.5亿元, 同比增长31.3%。期间贷款规模仅增长8.31%, 但营业收入总额却增长了27.87%, 这表明建设银行的营收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 盈利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建设银行营业总收入的构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 净利息所占比率由2010年的76.8%下降为2011年的74.3%, 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所占比率由2010年的21.9%上升为2011年的24.3%。2011年上半年, 建设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上升25bp到2.66%。经分析, 其原因有:对称加息导致实际息差的提升和信贷紧缩背景下银行对贷款利率议价能力的提高;资金紧张使得同业市场拆借利率明显上行,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的资金优势明显。如建设银行的存贷比一直比较稳定, 上半年末存贷比是60.5%, 远低于银监会的监管红线, 因此吸存压力不大, 吸收存款的成本相应也就比较低了。
2011年建设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较快,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71%。具体到业务内容, 增长较快的项目有电子银行业务收入 (增长56.34%) 、信用承诺手续费 (增长50.59%) 和担保手续费 (增长49.04%) 等。2011年上半年, 建设银行的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25.80%, 年化总资产收益率为1.65%, 继续名列上市银行的前茅;同时其成本收入比为25.86%,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在上市银行中属于比较低的。这些彰显了建设银行突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优异的综合盈利能力。
三、建设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一) 上市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在理论上, 股票的投资价值可以用市场认可的市盈率 (即估值水平) ×股票的每股收益来计算或衡量, 然而不仅股票的每股收益 (或预期每股收益) 会经常地变化, 而且市场认可的市盈率水平也会随着市场形势的好坏而上下波动, 因此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事实上是无法简单地通过一个计算公式来确定的。
当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确定性高或超过预期、市场交投活跃或交易者情绪高涨时, 市场认可的市盈率也往往处于高位, 即相比其历史中值有比较大的正偏差;相反地, 当宏观经济形势向淡、市场风险因素较多、上市公司盈利低于预期、市场交投清淡或交易者情绪低迷时, 市场认可的市盈率也往往处于低位, 即相比其历史中值有比较大的负偏差。同时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 具体行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过程, 加上市场的形势的上下波动, 使得对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与判定, 必须结合分析时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才有可能得出比较贴合市场未来发展的结果。
在A股市场里, 大盘银行股在多数时候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A股市场投机气氛浓郁, 无疑是导致A股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绩优的大盘银行股整体估值偏低的原因。那么如何来分析与衡量A股上市银行的合理估值水平, 并以此来判定上市银行股票的投资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纵向分析, 以历史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2007年至2010年全体盈利的A股公司 (剔除了市盈率和市净率为负的公司) 平均的市盈率 (PE) 为67.69倍, 平均的市净率 (PB) 为4.01倍;A股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0年平均的市盈率为23.07倍, 这一期间平均的市净率为3.51倍。2007至2010年全体A股盈利公司平均的净资产报酬率 (ROE) 为9.21%, 这一期间全体A股上市商业银行平均的净资产报酬率为15.76%。
经过2006年和2007年2年的连续上涨, 上证指数于2007年10月16日达到6124点的历史最高位。为了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我国于2009年开始实施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 造就了2009年的信贷狂欢, 使得国内银行的信贷规模迅速扩大, 由此可见, 期间的上市银行的估值处于相对高位的水平。笔者认为, A股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0年期间的23.07倍平均市盈率为23.07倍和3.51倍的平均市净率, 应为中国上市银行PE和PB波动范围的上沿。
(2) 横向分析, 即以外部数据为参照进行分析。这里选取香港汇丰控股作为参照, 主要的原因为汇丰控股与中国建设银行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可称得上为系统性重要银行, 并在规模上也具有可比性。汇丰控股是香港最重要的银行, 也是香港联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从发展轨迹来看, 1991年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并在伦敦和香港上市, 其时的净资产为800多亿美元。经过15年年均17.5%的净资产复合增长和年均21.1%的净利润复合增长, 于2006年成为全球第三大上市银行 (其时的规模相当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总和) 。在1991年~2006年的15年期间, 其市盈率 (PE) 估值区间为8.9~21.7倍, 均值为15.3倍;其市净率 (PB) 估值区间为1.7~3.6倍, 均值为2.65倍。
由于汇丰控股与在A股上市的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具有可比性, 同时四大国有银行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具有相当大的市值比重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笔者认为, 汇丰控股在1991年~2006年长达15年期间的PE波动范围 (8.9~21.7倍) 和PB波动范围 (1.7~3.6倍) , 以及其均值 (PE为15.3倍, PB为2.65倍) 均可以作为A股上市银行PE和PB估值的重要参照。那么A股上市银行的估值下沿又在哪里呢?据报导, 2011年9月14日在A股上市的全部16家上市银行2011年 (简单) 平均动态市盈率约为7.5倍, (简单) 平均动态市净率约为1.27倍。这样的估值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低点。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下跌之后, 进入2011年8月&9月, 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波动, 市场情绪及人气极其低迷。2011年9月12日~9月16日这一交易周 (4个交易日) , 沪市总成交208.0万手, 交易金额为2120.6亿元。其平均的单日成交量仅为52.0万手, 平均的单日交易金额为530.0亿元, 可以说是近5至6年来的最低水平。通过上面对宏观经济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的分析可知, 我国正处于一个较长时期内信贷最紧的阶段, 未来我国信贷的紧缩程度将会逐渐趋向缓和, 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将逐步好转。
在如此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下, 2011年中期A股上市银行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数据来源为各上市银行2011年中报) , 如表5所示:
综上分析, A股上市银行现阶段已然处于其估值底部区域;同时可以判定A股上市银行的估值波动范围为:
PE:7.0倍~23.0倍, 均值在13倍左右;
PB:1.2倍~3.5倍, 均值在2.2倍左右。
由上可知, 现阶段某些银行股的价格已经接近其净资产, 此时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这样的银行股票, 无异于新开一家银行, 更何况这些银行已具有较强的现时盈利能力。因此, 现阶段上市银行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已具备很高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二) 中国建设银行股票估值预期及风险因素分析具体为: (1) 中国建设银行的估值预期。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 其净资产总额以及净利润总额在全体上市银行中均列于第二位, 仅次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004年至2010年的盈利能力情况如表6所示 (数据来源于中国建设银行的各年度年报) :
建设银行在2004年至2010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存在较大波动, 但其成本收入比逐年下降至31%左右的水平, 显示其经营效率逐年提高并趋于稳定;其净资产收益率则在20%附近上下波动, 且2007年至2010年有上升趋势, 显示其盈利能力稳定并逐渐增强。建设银行2011年中期的年化ROE达到25.80%, 也印证了这一点。与其他上市银行一样, 建设银行的估值近两年也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当中, 现阶段更是达到动态PE 6.0倍左右的水平。如图1所示, 建设银行当前的估值是四大国有银行中最低的。
综上分析, 笔者认为建设银行现阶段已处于其估值底部区域。虽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 但未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明朗, 以及建设银行出色盈利能力的持续表现, 市场信心将得到提振, 其估值水平将逐步得到恢复, 并向行业长期估值水平的均值靠拢。此外2011年中报显示, 建设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2%和12.51%, 在四大行中是最高的, 因此预计新资本协议实施对其的冲击较小, 短期内建设银行应无再融资压力。这一因素对其未来股价走势的影响是正面的。
(2) 未来风险因素的分析。2010年A股市场上市银行的PE、PB估值出现了不小的降幅, 且持续下降。但估值下降的背后, 却是上市银行净利润的高速增长。统计显示, A股市场全部16家上市银行, 2011年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4650亿元, 同比增长34%。而同期,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实现利润约9650亿元, 利润增速22%。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银行股业绩与估值严重背离的现状呢?分析其中的原因对于判断银行股未来的价格与估值趋势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众所周知, 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前景与能力的预期与判断。因此笔者认为, 当前上市银行的价格走势整体表现不佳, 主要有:一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困难, 不确定因素较多。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在于国内通胀居高不下, 迫于控制通胀的压力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 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不确定因素集中表现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国外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微弱且麻烦不断等方面。二是市场担心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恶化。这种担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可能发生的剧烈波动所带来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剧增,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和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可能的违约风险所带来的银行经营上的困难, 以及经济发展减速引发企业倒闭风潮所带来的银行资产恶化的风险等。三是市场担心更加严格的监管新规将引发上市银行的再融资风潮。巴塞尔协议Ⅲ公布之后, 中国银监会推出了中国执行新资本协议的计划。截至目前, 尽管相关的资本管理办法还在征求意见稿阶段, 但其产生的影响已能大致估算。2011年8月下旬,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公开表示, 据有关部门研究, 几家系统性重要银行近几年有4000亿至5000亿元资本缺口。因此A股市场上市银行的再融资时间点可能会因此提前, 这无疑对上市银行的股价有负面影响。此外新法规提高对银行 (核心) 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虽可降低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 但在客观上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 如影响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等。
此外, 由于A股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背负着“圈钱市”的恶名, 投资者 (特别是中小投资者) 对于上市公司 (特别是大市值公司) 的大规模再融资行为有着近乎本能的抵触情绪。因此上市银行可能到来的再融资风潮在心理层面上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压抑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的投资热情。
综上分析, 笔者认为上市银行现阶段的股价对以上风险因素有所反映与消化, 使得对上市银行的中长期 (3~12个月) 估值抱有良好的预期与判断。然而从长期的角度来看, 投资时须对以上风险因素保持密切关注, 还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了其他新的重大风险因素, 如国际与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等。
(3) 未来行业表现催化因素的分析。通过观察与分析, 笔者认为虽然现阶段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的投资热情不高, 但在未来3至12个月内, 还存在一些可能兑现的行业表现催化因素的。主要包括:国内通胀形势在四季度得到明显改善, 货币紧缩政策进行微调;国内通胀在2012年上半年得到彻底控制, 货币政策转向松紧适度, 存款准备金率开始下调;房地产行业平稳着陆 (价格适度下降, 交易量恢复到正常状态) , 地方政府平台贷风险低于预期等。
参考文献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所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高低从长远角度来看,都是由其基本面决定的。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同类产品的市场情况等外部因素会影响企业的投资价值,企业自身的资产状况、盈利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需要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整个国际氛围到行业状况,从宏观经济政策到企业经济状况等,多全面认识该企业。具体来讲,投资者想要投资一家上市公司,可分别从宏观经济、中观行业状况以及微观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
二、宏观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大环境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态势,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宏观经济这个大环境,对企业进行投资价值评估时,需要对社会宏观经济进行了解。通常情况下,宏观经济态势良好时,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随之较好,能够推动其股价上涨,从而良好的宏观经济走势可以带动整个证券市场也随之走高,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
1. 经济周期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周而复始。经济周期的变化,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人民的收入等,对股价发挥作用,产生波动。投资者在投资时,需要关注当前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何种阶段,并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势,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经济运行时股价的变动。同时,有理论证明,证券市场越成熟,股市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越强;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过程中,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资源浪费,企业利润投资都减少,人们收入减少,人们投资意愿下降,进入股市意愿不强,股市下跌。社会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过程中,企业利润增加,投资意愿增强,加强资源整合能力,人力资源需求增加,人们收入增长,投资意愿增强,购买股票,股市上涨。虽然我国证券市场不是很完善,但证券市场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经济所处周期。
2. 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当需要对市场经济发展偏离轨道时,国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影响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并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社会出现通货膨胀,市场投资过热,产生经济泡沫时,政府通过采取紧缩的政策,投入市场资金减少,从而导致进入股市资金减少,证券市场进而走弱或下跌。反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慢,甚至停止发展时,为扭转该种局势,政府通常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流入市场力度,市场经济得到资金支持,证券市场进而走强或上涨。
另外国家还可通过货币政策改变市场经济面貌和规律,当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时,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当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出现矛盾时,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调节两者间的平衡;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来促进人民消费,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央行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在了解国家宏观经济财政和货币政策基础上,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证券市场的大体变化,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推断出证券市场在当前状态下的投资价值,
3. 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
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等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关注,分析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稳定快速的GDP增长表明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反应了证券市场的繁荣,相对的,投资大部分上市公司能够获得较好的回报;反之,GDP下行状态下,经济发展放缓,那么大部分上市公司也难以有好的业绩。当货币发行量远大于实际需要的量时,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企业的经营受到打击,尤其是对那些需大量依赖原材料的企业来说,会大幅减少企业利润。同时,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会对证券市场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中观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宏观层面分析主要是从国家大层面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分析,中观层面主要是从行业层面对上市投资公司的价值进行分析。我们一般对产业和地域进行分析,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了解原材料价格、生产技术等会影响企业盈利变化的因素。对行业的竞争情况也需要进行了解,如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否会受到新技术替代品的威胁、买方市场的购买能力等。同时还需要关注相关产业的价格变动、政府的干预、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等。对上市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分析主要是判断该行业发展前景和潜力,通过对行业分析能够了解该行业的运行规律,确定上市公司当前所处行业环境处于运行规律的阶段。处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往往差异很大,我们需要关注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在处于何种阶段;行业的性质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业的投资风险等等。从中找出行业前景好,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具体而言,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首先判断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处于哪个阶段,是处在新兴、发展、鼎盛还是衰退阶段。然后尽量避免选择没落衰退或者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但这些行业的繁荣现象往往会蒙蔽投资者眼光,需要投资者谨慎考虑。投资应该选择一些处于成长期或者稳定期的上市企业,这样能够较为有保障的与企业共同成长,获得较大收益。
四、微观层面的因素分析
微观层面相对于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其处于最为具体的底端阶层,需要从具体的投资对象身上进行分析。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公司具体的估值情况等。
1. 公司基本面分析。
主要对公司行业地位、产品定位、企业发展目标以及技术能力等进行重点分析。同样公司当前状态是判断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处于初期、发展期、稳定期还是衰退期是决定投资者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当企业处于初期时,企业各方面尚未进入轨道,收益低,风险大,不适合投资。当企业处于发展期时,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拓展,企业属于上升通道,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当企业处于稳定期后,各方面都比较成熟,风险小,但企业利润一般,发展速度较慢,针对保守性质投资者具备较大吸引力。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利润开始下降,投资收益低,股价有较大下挫风险,不建议投资。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情况和竞争力,如果市场中在该行业缺乏竞争,企业就没有危机意识也不利于发展,投资者可以感觉到市场中各行各业的竞争态势。但是竞争过于激烈,则容易导致企业无法在竞争中获得地位,难以产生利润。故投资者在选择具体的投资企业时,应该选择竞争较为缓和行业的企业,容易获得较高收益率。
2. 公司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能够集中、系统的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对上市公司进行详尽的财务分析能够获得投资需要的具体信息,如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收益情况、现金流情况以及经营问题等等。这样能够让投资者在清清楚楚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下选择是否投资。
3. 公司估值。
上市公司目前经常使用的估值方法有四种: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EVA估值法和业务分拆估值法。价值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盈利能力,由于企业估价的着眼点不同,在进行企业价值估值的过程中,人们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特点,运用合适的估值方法进行估值。
五、小结
本文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影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因素,为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提供了指导性方法和意见。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在党风廉政电月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2-03
量化投资策略分析02-03
机修厂禁毒宣传活动总结02-03
个人投资金融投资理论分析论文02-03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分析论文提纲02-03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分析论文02-03
幼儿园投资模式与投资分析02-03
投资分析02-03
个人投资金融投资分析论文提纲02-03
投资理念分析论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