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精选8篇)
篇1: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作者:拜伦
痛苦和寂寞对年轻人是一剂良药,它们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崇高,还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泽。 作者:大仲马
我等着看的是位戴眼镜好脾气的老人,而到来的竟是个时间不曾在脸上留下任何痕迹的人。你穿着一身浅褐色服装,上楼的时候,带着少年的轻快,两级一步地跳上去。你的帽子拿在手上,我很清楚地看见你那神采奕奕的面孔和年轻人的头发。你的英俊瘦削而又整洁的外表,把我惊吓住了。多奇怪,从第一眼,我就看出你将是个使我和其他那些人继续吃惊的人物。 作者:茨威格
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作者:李大钊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太空人,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发现我只是一名星球之间的寂寞舞者。 作者:前苏联的宇航员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作者:培根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德奥弗拉斯多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作者:莎士比亚
明智的人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不在家庭、城市、山区或海市蜃楼里寻找幸福,浪费时间。谁在绝望中耽于分析自己的内心,以控究自己痛苦的原因和深度,那就宛如把玫瑰枝插枝而操心吧,可不要在傍晚或早晨把它控掘出来,以断定它是否抽出了幸福的幼芽。而这,我以生命起誓,正是真正的幸福。 作者:雷哈尼
在所有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作者:别林斯基
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变化而无财富。 作者:泰戈尔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作者:列宁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作者:莎士比亚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作者:梁实秋
篇2: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
1、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2、吾人身体由口腔进食物以养之,吾人心神当由目腔纳书籍以养之。——佚名
3、学习文学技巧,自然不能忽视读书。读书,就是看别人怎样从生活自身里,找出了艺术的表现它自己的规律和方法。——王汶石
4、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巴金
5、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6、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作者:(唐)李欣
7、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8、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9、与肝胆人工时,无字句处读书。
10、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
11、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1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佚名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悔读书迟。
15、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16、常常读书,读好书,她将使你消解怨恨、淡泊名利、祛除浮躁,平心静气,心气平和;常常读书,读好书,她将使你精神澄净,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心心是爱心;常常读书,读好书,她将使你以善心待人,以善举待世。
17、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1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19、我们常从读书中得到很多好处,但也只有在成年后自觉地不按照作者有意安排的那种方式去读时,才能得益匪浅。——戚斯坦休奥登
2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作者:陶渊明 出处:五柳先生传
21、辛苦一时,成就一世。
22、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
2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25、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
26、最坚苦的工作就是认识本身。——希腊
27、不念书的人,思想就会遏制。——狄德罗
28、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可以或许陶冶人的情感与气质,使人高贵。
29、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念书人。
篇3: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
一、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STAD)
在所有的合作学习方法中, 小组成绩分工法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 也是实用性最广泛的方法。这一方法是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 (Slavin R.E) 教授创设的。在STAD中, 小组是最主要的特征和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小组的大小与构成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动, 根据我国大班授课的现实情况和学生合作技能差的特点应多采用4人小组。STAD教学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导学入境, 呈现学习目标
本阶段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告诉学生学什么, 所学的内容的重要性。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 可采用多种方式, 或通过演示, 或实验, 或通过优美语言创设情境,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展示预先准备好的材料, 吸引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具体内容, 引导其开始思考。
例如, 在讲“大气环境问题”一节中的“酸雨的危害”时, 首先播放动画和漫画“雨中垂钓”, 从建筑物表面的腐蚀、河水的污染, 以及对水生生物、农业生产、旅游景观的影响引出酸雨的概念。这里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 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 易于理解酸雨的概念,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将问题情境展开, 从而使学生主动开动脑筋, 明确学习目标, 为开展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2. 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实质性阶段,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在小组学习中, 小组成员的任务是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问题, 并帮助他们的小组同伴也掌握这些内容。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学生用教师所发的作业单来呈现学习的成果。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要遵循如下规则: (1) 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教师在课堂呈现的问题后才能算完成任务; (2) 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解决问题; (3) 在请教教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
在该阶段师生活动如下: (1) 合作督学, 了解认知。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督学, 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 同时小组记录员把本组不明确的问题记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并来回巡导, 了解学生预习和认知情况。 (2) 合作讨论。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于难点、疑点进行点拨、提示,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鼓励合作讨论, 解决问题, 建构新知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主动获取知识, 积极思考问题, 踊跃讨论, 主动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也要认真聆听其他成员的见解, 最后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发表讨论结果。 (3) 合作复习, 训练巩固。教师发给小组作业单和答案单, 引导学生合作复习,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 质疑解难, 并参照答案单自我检查。一般情况下, 教师只给每个小组两份作业单和答案单, 迫使小组成员进行合作。
二、切块拼接法 (Jigsaw)
切块拼接法 (Jigsaw) 最初是由阿伦逊 (Aroson) 及其同事设计的,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 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或片段, 每个小组成员阅读他所分到的材料。然后, 不同小组中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组”, 共同讨论他们所学习的那部分内容。随后, 学生们返回各自的小组, 轮流教他们的组员自己所学的那部分内容。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测验, 检查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各个小组成员都得到一份“专题作业单”, 各自完成。再由不同小组中阅读作业同一内容的成员组成“专题组”共同讨论相同的问题, 学会后返回各自原先的小组中, 各自将自己所学会的内容教给其他各个成员, 在专题组里的学生发挥代理教师的作用, 互教互学。最后, 学生们参加所学所有内容的测验, 算出个人得分、个人提高分数并转化为小组提高分, 依据小组提高分数的多少对各组进行评比。
这种合作学习方法并不适于所有教学内容, 而只适于能将教材分割成许多切块的那些内容。如“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这部分内容可分成 (1)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分、光照等, 由于这些条件的不同, 从而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 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城市和工业的分布、交通运输等; (3) 经济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农业投入不同, 直接影响农业产量。在合作学习教学时各学习小组某一论题具体由谁承担, 既可随机指定, 也可在专家作业单中预先安排。如果班级人数较多, 可以由两个专家小组讨论同一论题, 或者某一学习小组中指定两名同学讨论同一论题。为了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使学生能深入探讨论题, 教师应提前为每一论题设计好提纲并在专家作业单中写清楚。
三、小组调查法 (GI)
小组调查法 (group investigation) 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S·沙龙及夫人Y·沙龙等人在进行大量研究和借鉴小组设计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这种合作学习方法实践性较强, 借助媒体较多, 所用时间也较长, 一般要两三个星期, 甚至几个月不等。
1. 提出总课题, 选取子课题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社会时事或社会热点及学生兴趣事先提出一个宽泛的论题, 或叫总课题 (general problem) 。教师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 激励学生探讨, 列举出更多的子课题 (subtopics) ,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子课题进行研究, 研究同一子课题的同学为同一小组。如在学习“城市化问题”时可设计总问题为“调查某城市的城市化问题”。在这一总问题下, 又可列举出更多的子课题, 如城市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人口问题等。
2. 组成小组, 设计调查方案
在加入各自的研究小组后, 小组成员要进一步确定将要调查的子课题的某一方面。如“调查该城市的环境问题”的子课题下, 又有需要调查的很多方面:调查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垃圾堆放及处理情况、污水来源及对居民影响状况、噪音的来源途径、政府和居民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等。在这一阶段, 小组要确定调查的内容, 怎样调查, 到哪儿获得资料, 以及如何分工等。
3. 小组进行调查
这是小组调查法合作学习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所用时间最长。小组成员认真记录自己的调查结果, 并和组内其他成员交换意见和阐明观点。
4. 总结报告, 成果展示
实地调查后, 小组汇总资料,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合作产生用于汇报考察的结果。各小组通过各种形式, 如论文、答辩、口头陈述、小品表演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总之, 合作学习方法多样, 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学氛围选择适合的方法,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4: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
有甲、乙、丙三个精灵,已知其中一个只说真话,另外一个只说假话,还有一个随机地决定何时说真话,何时说假话.你可以问这三个精灵三个是非题(每个是非题只能问一个精灵),然后从他们的答复中判断出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随机答话.而且,虽然这些精灵都能听懂人话,能明白你问的问题,但是它们却都不能道人言,它们只会以Sa或Fa作回答;而你却并不知道Sa和Fa的具体意思,只知道其中一个代表是,另外一个代表否.请问:你应该问哪三个问题呢?
如果你学过了“常用逻辑用语”,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1. 问甲:“你们中的随机者会回答我‘Sa’,是吗?”
如果甲是说真话的,他会因为不知道随机者会说Sa还是Fa,而愣在那里不能回答(无论回答Sa还是Fa,都可能是说谎).
如果甲是说谎话的,同样的道理,他也将愣在那里不能回答.
如果甲是随机者,他将任意回答“Sa”或“Fa”.
所以,如果甲沉默不语,那么他是说真话的或是说谎话的;如果他回答,那么他是随机者.
2. 若甲沉默不语,则继续问他:“Sa表示是,是吗?”
如果Sa表示是,那么当甲是说真话的时,他将回答“Sa”;当甲是说谎话的时,他将回答“Fa”.
如果Sa表示否,那么当甲是说真话的时,他将回答“Sa”;当甲是说谎话的时,他将回答“Fa”.
因此,若甲回答“Sa”,则他是说真话的;若甲回答“Fa”,则他是说谎话的.
3. 再问甲:“乙会对我撒谎,是吗?”
如果甲回答(无论答“Sa”还是“Fa”),则乙是与甲说相反话的那位,而丙是随机者;如果甲沉默不语,则乙是随机者,而丙是与甲说相反话的那位.
4. 如果第一个问题甲回答(说明甲是随机者),则只需问乙或丙第二个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解答利用了精灵的沉默这第三种“回答”.如果题目规定每个问题都必须是被问精灵能用Sa或Fa来回答的呢?可以把条件放宽一点:每个问题都可以问三个精灵.请同学们思考.欢迎来信讨论这个问题.编辑部地址、邮编请见版权页(第2页),E-mail请见数学板块页眉——编者注)
实际上,逻辑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
逻辑一词译自英语logic,来源于希腊文logos,原意是思想、思维、理性、言语.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是多义性的.它既代表思维的规律性,又代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还引申表示客观的规律.推理是从未知到已知的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数学的推理与逻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有不少人认为数学就是逻辑.
数学与逻辑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思想家之间的相互辩难和争论,无疑对古希腊数学的高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逻辑学的发展,把数学知识按假设演绎的方法严格加以整理,终于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巨著——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数学内容的表达、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命题成立的条件,都离不开逻辑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准确、清楚、简洁,我们常常要用一些逻辑用语.能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使得思维清晰,说理有据.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同时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无论是在数学研究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同时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免对逻辑用语的机械记忆和抽象解释.
下面就如何学好“常用逻辑用语”谈三个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 几个难点的攻克
1. 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正确理解
“充分条件”之“充分”是足够的意思:按照定义,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即AB,就是说为使B成立,具备条件A就足够了.如“α=β”是“sinα=sinβ”的充分条件,“α=2kπ+β(k∈Z)”也是“sinα=sinβ”的充分条件,这说明“充分条件”不唯一,但是它们都是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就好比“十元钱”是购买“一只信封”的充分条件,足够就行.
“必要条件”之“必要”含有必不可少的意思:按照定义,如果B成立,那么A成立,即BA,就是说为使B成立,必须要有条件A.如定理“若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其四边相等”中,“四边相等”是“四边形为正方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否则,不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不是正方形),即必须要有的条件.就好比人家告诉你:“你要买的信封是牛皮的.”那么你在文具店里就会选择,凡不是牛皮的信封,就不是我要购买的信封.但“必不可少”并不意味着“足够”(难道牛皮的信封你都要买吗).
2. 对“或”、“且”、“非”的正确理解
做题时,不但要明确逻辑用语“或”、“且”、“非”的含义,还须注意它们与日常用语的区别.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才会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 几个概念的剖析
1. 如何正确写出“非p”?正确写出“非p”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只要用以下三招就可以了:① “p”和“非p”必须一真一假;② 只要否定p的结论;③ 必须用否定词.
2. “非p”与“p的否命题”有何差别?
“非p”仅对p的结论进行否定,条件不变;而“p的否命题”则是对p的条件与结论
分别进行否定.例如,命题p: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则非p: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p的否命题:不全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3.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区别是什么?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不一定是简单命题,而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也不一定就是复合命题.例如:“±4是方程x2-16=0的解.”从字面上看,该命题不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但是实际上它含有“且”,只不过被省略了,所以它是复合命题.又如:“x2-16=0的解集是{x|x=4或-4}.”这个命题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但它恰恰是简单命题,这是因为它不能被分解为多个简单命题加逻辑联结词的形式.所以,同学们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仅仅以有没有逻辑联结词为根据,而是要看它能不能分解出多个简单命题.
三、 几个具体问题的透视
例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有.
(1) 2不是最小的质数;
(2) 2与3都是无理数;
(3) “神七”宇航员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4) 无锡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城市啊;
(5) 野生大熊猫将在2050年前消失.
思路点拨对照命题的定义逐个判断.
解(1) 因为2是最小的质数,所以“2不是最小的质数”这一语句是错误的,因而能判断它的真假,故它是命题,而且是假命题.
(2) 因为2是无理数,3也是无理数,所以“2与3都是无理数”是正确的,故它是命题,而且是真命题.
(3) 由于非常优秀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因此不能明确区分“‘神七’宇航员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真假,所以它不是命题.
(4) “无锡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城市啊”是一句感叹句,不涉及真假(不能确定真假),所以它不是命题.
(5) 虽然在今天,我们无法确定2050年前野生大熊猫是否真的会消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总能确定它的真假,故该语句是命题.
故应填(1)(2)(5).
评注① 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就可叫做命题.真命题是命题,假命题也是命题.一般地,数学研究的是可以确定真假的事物,因此你要能坚持真理(老师可能是错的);而生活领域(大语文范畴)内的事物更多的是无法确定真假的,因此你要会言之成理(你总可以是对的).
② 从语句形式来看,一般只有陈述句能区分真假;而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都不涉及真假或不能判断真假,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③ 语句(5)是命题,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无法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我们对野生大熊猫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则它将是假命题;否则,它将是真命题.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形式:
(1) p:5=3;
(2) p:全班同学都是男生;
(3) p:对任意实数x,有x2-2x+1≥0;
(4) p:存在一个实数x,使x2-4=0;
(5) p:明天刮风或下雨;
(6) p:明天刮风且下雨.
解(1) p:5>3或5<3(或:5≠3);
(2) p:全班同学不都是男生(或:全班同学至少有一个女生);
(3) p:存在一个实数x,使x2-2x+1<0;
(4) p:对任意实数x,有x2-4≠0;
(5) p:明天不刮风且不下雨;
(6) p:明天不刮风或不下雨.
评注“都是”的否定(只需)是“不都是”,而不(必)是“都不是”.由(5)(6),易得(p∨q)=p∧q,(p∧q)=p∨q.
例3已知p:对任意a∈[1,2],不等式|m-5|≤a2+8恒成立;q:关于x的方程3x2+2mx+(m+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使“p且q”为真命题的m的取值范围.
解p:a∈[1,2],不等式|m-5|≤a2+8恒成立,则p为真时,m的范围是[2,8].
q:关于x的方程3x2+2mx+(m+6)=0有两个不等实根,即Δ=4m2-12(m+6)>0,即m<-3或m>6,故q为真时,m的范围是[-3,6].
故使“p且q”为真命题的m的取值范围是[2,6].
篇5: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
2.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唐·陈子昂《谏用刑书》)
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4.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5.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6.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先秦《楚辞·卜居》)
8.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9.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先秦·《国语》)
10.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秦·《孟子·尽心上》)
11.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1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先秦·《孟子》)
13. 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14.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15.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1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小学生读书格言: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咏梅》)
5.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 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9.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1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1.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2.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13.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先秦·《论语·学而》)
篇6:常用学习名言警句
1、倘想达到最高处, 就要从低处开始。
2、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3、我发了疯的寻找刺激与欢乐,用所有填满那颗被抛弃而惊慌失措的心。我拼了命的努力,学习一切让我强大,美丽,优雅的东西。好多年以后,我赢了一个过去的自己,可最悲哀的还是输给你留下的那支离破粹的回忆。
4、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 贝尔纳
5、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後可以实现。――陶行知
6、你有信仰就年轻,迷惑就大哥;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大哥;有盼望就年轻,绝望就大哥;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卡耐基
7、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
8、自信的建立不能用背书的方法去获得,而只能靠不断地学习、经历、实践与积累来建立,这种自信会使自己得到一种提升。
9、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佚名
10、学业攻炉冶,炼尽三山铁。――寒山
11、人一日无米则饥,一日无字则瞽。――王有先
1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作者:(汉)刘向
13、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 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4、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寻找爱和学习爱的过程。一个拥有真爱的心灵的人,他整个生命里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爱的诠释和表现。只有以一颗深情深挚的爱心对生活中的逆境和坎坷勇敢挑战,才能最大限度的弘扬生命的伟力。
15、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作者:孙中山
16、现在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罗丹
17、思维的运动形式通常是这样的:有意识的研究
18、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19、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20、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你们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
21、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泰勒
22、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23、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24、知识照亮前程,学习成就未来。――魏汝臣
25、这世界太多秘密我喘不过气小小的我愿意付出大大的真心。
26、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
27、见识得多,经历得多,和研究得多,是学问的三大柱石。
28、这是因为90%成功的根基所在――对自己有信心,并全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29、玉不磨砻难作器,人非问学岂成贤。
30、人死了,但事业永存。
31、数学中没有诺贝尔奖,这也许是件好事。诺贝尔奖太引人注目,会使数学家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32、也许我可以并非不适当地要求获得数学上亚当这一称号,因为我相信数学理性创造物由我命名(已经流行通用)比起同时代其它数学家加在一起还要多……
33、我们全都要从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34、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35、你们去想,原来的班长和学习委员到哪去了?都在门口贩票子。――周立波
36、学习不问问题,不是为了讨好男人,而是不想听到令自己伤心的答案。――张小娴
37、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只有学习!再学习!
38、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39、如果想梦想成真,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醒来。
40、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东汉・王充《论衡・量知》
41、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42、我不承认一份真心没人去怜惜,我不反对为了各自的生活勾心斗角,逢场作戏,我不学习他人在没有自我感情的基础上搬弄文字来迎合你的喜怒哀愁。
43、来者不拒,拒者不来。一个大师的风范是凭自己的魅力吸引人,不喜欢我讲义的可以不来,这才是大学真正的学习风范。
44、掌握好的方法学习时就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
45、学习写作必须按部就班,勤于动笔;切忌眼高手低,光说不练。
46、这种生吞活剥式的学习方法,到底会有多少效果,值得大家考虑。
47、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48、“唯有学习规则才是得到自由的第一步”,即使是艺术也是如此。无规矩,不成方圆,熟悉规则,才能突破规则,自由不是无边界,使边界扩展到看不见之处。
49、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伪的学问就像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尽。
50、来到这大都市几年后,我们就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因为这里逼着你学习,逼着你进步,慢慢地人就会有一种气质叫奋斗……很多时候是需要机会的,机会来了抓住,机会没有来,就做好自己眼下的事情。
51、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52、那些不和别人比较,专注于自己世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 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这一乐趣是持久而宁静的,不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一乐趣必须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现实世界对于物质的拥有。和物质满足相比,心灵富足是真正快乐的源泉。
53、我也知道,在这之前,我必须先要学习独立,在心灵最深处,学习着不向任何人寻求依附。
54、带着这些对明天的恐惧,怎么能活到今天,怎么能专注学习(生活、工作) 因为你是个懦夫,惧怕未来。
55、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
56、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的,尽管它不是我们的母语。
57、闲事闲话闲思是学习的大敌。――佚名
58、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詹姆士・雷德非
59、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60、学习的关键――重复。――佚名
61、善待你的爱好,别让它们为学习让路,要让它们替学习服务。
62、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63、人生如赛跑,以期一摞,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走向成熟。――李怡晨
64、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 ――李怡晨 决定命运的往往不是起点,而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李怡晨
6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佚名
67、从别人的错误学习,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寿命亲自犯完所有的错。――格鲁乔马克思 Groucho Marx
68、一个想要学会飞行的人,必须先学会站立、行走、奔跑、攀爬和舞蹈,一个人必定不能直接学会飞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6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忙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70、我们必须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71、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潜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72、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73、只要用心学,我一定能学好。
74、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1%的灵感远不比99%的汗水重要。
75、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7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77、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78、学习之光可帮人照亮新的征程。
79、财富有限,知识无限。
80、学习就是我们的生命。
81、知识好比沙石下的泉水,挖的越深,泉水越清。
82、为了成功,你必须付出代价。如果你付出了代价,你就会成功。
83、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84、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
85、学习不断地追求真理和美,是使人们能永葆青春的活动范围。
86、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87、我提出五项修养:一为博学而学习,二为独立而学习,三为民主而学习,四为和平而学习,五为科学创造而学习。
88、念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89、在可疑而不疑者,未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90、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原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
91、进修恰似一片沃土,只要辛勤耕种,定会有累累的硕果;如若懒于劳作,当别人跳起丰收之舞时,你已是反悔莫及了。
92、乐成包括着黄连与蜂蜜,黄连在乐成前吞咽,蜂蜜在乐成后品尝。
93、在人生的阶梯上,不管是潇洒走一回,可能是千山独行,皆须是本身想走的路,固然,有的人并不是很快就能找到本身的偏向和阶梯,不外,只要僵持到底,我相信,就必然可以找到本身的路,只要找到路,就不必怕路途遥远了。
94、要分明本领进修。不只要进修常识,更重要的是造就本身的本领。常识一般都容易在书本上找到,然而某些本领是很难从书本上学到的,纵然书上具体地先容,也很难直接从书本上学到。真正的本领进修需要去直面人生,融入社会,勇于实践。
篇7:读书学习有益的名言
1、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2、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8、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9、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10、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11、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2、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1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1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1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
16、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19、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20、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21、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2、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23、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24、出现了不少空谈家,他们读书只是为了驳斥别人,高声宣扬自己的革命精神,以便跳到那些比较谦虚,比较严肃的同志面前去。高尔基
25、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26、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叔本华
2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8、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29、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30、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茨威格
31、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32、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33、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薛瑄
34、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3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6、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37、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3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39、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40、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41、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3、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列夫托尔斯泰
4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45、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唐)李欣
4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
47、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蔡尚思
48、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49、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清)王永彬
50、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5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52、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53、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54、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5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56、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5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南北朝)颜之推
5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59、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卡耐基
60、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61、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鲁迅
6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宋)朱熹
63、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64、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篇8:学习《数学分析》的读书报告
关键词:概念形成问题,解题技巧,数学分析方法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数学分析》是主要学科。 该科目的知识对以后要学的多门课程很有帮助。 在对此门课程进行学习时有机结合基本理论和课后训练,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
一、数学分析中的概念形成问题
数学分析类的概念有不错的叠加性, 新概念的了解需要旧概念作为基础。 在数学分析中, 概念是根本性问题, 它不是通过印象来熟知的而是在运用得过程逐步理解的。 概念的理解需要经历摸索、比较、归纳、总结及实践等步骤, 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而日趋深入。
学习概念时建立清晰的数学分析概念网络十分重要且必要。 数学分析是由很多概念形成的体系, 掌握不同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相关概念有较明白的认识, 从每个角度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 然后对概念的内部关系与相似概念进行准确区分。
二、数学分析中的解题技巧问题
就解题方式而言, 平时作业分为两种:其一为需要按照步骤认真做的作业, 此项作业的目的是训练题感、书写能力等;其二为软性的、弹性的作业, 即每天抽出部分时间翻阅部分习题, 这类习题往往用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不需要动笔, 在读题的同时思考这道题的解法和整体思路。 解题时要注意质量, 不能将大量精力放在难题上, 要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解题难度。
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 以教科书上的解题思路或教师的方法作为参考, 按部就班地解题。 在进行多次模仿后, 我们会对题型进行感悟、 加工, 对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形成独有的理解。 在历经前面阶段的题型积累后, 原有知识框架会与现阶段知识实现融合,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常见的数学分析方法探析
(一) 化归法
运用化归法能将不太会的、难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变成我们已经会的问题, 然后求解、证明。 解析法、代数法及坐标法等都是典型的化归方法, 在微分和积分中也常常应用化归思想。 将此法合理运用能有效加快解题速度。
(二) 数列极限问题解决方法
首先要了解定义, 尤其是与证明方法有关的部分。 对Cauchy收敛准则部分要重点掌握, 并学会应用反证法。 不妨用数学归纳法、压缩映像或放缩法证明存在极限值。 再假定极限值是c, 并求得c的准确值。 偶尔可把数列通项公式直接求得, 再将其带入以解得极限值。 还可以运用Stolz公式求得极限值。
(三) 函数极限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元函数的情况较简单, 需要注意通过极限性质进行解题时的条件。 针对多元函数的极限问题, 可以先针对一个未知数进行处理, 之后再处理下一个, 可以不停利用放缩法或换元求解。 针对上下确界、上下极限的含义要进行系统化的掌握。要注意, 存在极限也是条件之一, 而且这个条件很强。
(四) 积分的解决方法初探
处理积分问题的要点是将不定积分、 多元微积分问题处理各种方法悟透并对积分中值定理进行深入了解。 解法如下所示:对于比较简单的一元微积分, 用常规方法求解即可。 对于多元微积分, 技巧性非常重要。 要熟练掌握换元、Gauss公式及定理的有关内容。 而且要注意, 这些定理的使用有前提条件, 即封闭的曲线或曲面。 如果不存在封闭的曲面、曲线, 则要注意将那一部分补上。 针对含参数变量的积分, 可以运用莱布尼兹公式求得导数, 此外还要注意运用各类求导的技巧。 对于积分不等式, 可以运用求导法及积分中值定理进行证明, 与前面求得导数的情况大致相同。 此外, 还要学习运用展开级数的方式求得积分, 再了解部分特殊定积分的数值。
四、数学分析要将参考书合理利用
对于数学类科目, 多看参考书能开阔人的视野, 使人更透彻地掌握知识。 要以问题为中心合理的选取参考书籍, 如果对某类问题非常感兴趣则可以查阅几本不同的参考书, 针对其他书籍对此问题的论述进行查阅, 并积极进行总结。 质量好的参考书能有效帮助数学分析科目的学习, 然而对参考书要注意使用方法, 不能单纯停留在例题的查看上, 能看明白并不等于会做, 想起思路不等于能将其做对。 要想使得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就要独立且认真地解题, 动脑感悟解题技巧, 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笔者在阅读《数学分析》一书后, 就概念的学习、解题的技巧和学习的部分方法展开了探讨, 希望对其他学生有所参考, 促进《数学分析》学科整体学习质量的提高, 让此学科有效服务于其他数学类科目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雪琴.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突破口——数学分析习题课教学感悟[J].数学教育学报, 2012 (04) .
[2]葛仁福.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数学分析教学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 2013 (01) .
[3]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相关文章:
劝说不爱读书的名言01-20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01-20
爱读书的经典名言警句01-20
学习或读书的名言警句01-20
读书学习类的名言01-20
爱学习的名人名言摘抄01-20
金属矿山投稿须知01-20
400字作文爱笑的我01-20
爱看书的我作文范文01-20
爱跳舞的我小学优秀作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