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大赛规则(精选6篇)
篇1: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大赛规则
2012年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技能竞赛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竞赛规程
《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
一、竞赛项目名称
《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
二、竞赛目的此次竞赛,旨在检验参赛选手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工作流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图形软件CAD2009、3Dmax2009、Photoshop CS3、Illustrator CS5等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制作(加工)产品模型的能力。注重考查选手基于专业岗位项目设计的创造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团队协作、计划组织等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检测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创意、设计、成型、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和环保意识等多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对社会重要事件的关注度、对事物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能力、对事件深层涵义的理解和发掘能力、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涉猎广泛程度以及对本专业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软件操作能力、模型制作能力、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设计创意展示与推介能力,引导高职院校关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发展与技术应用趋势,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紧贴产业需求,促进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获得一等奖者,将被推荐升入天津市本科高校对应专业继续深造。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1、竞赛方式
竞赛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指定命题设计的竞赛方式。每个院校不超过3人参赛。参赛选手须为同校三年级在籍学生;参赛选手应取得实用英语A或B级(含)以上证书或相应专业中级(含)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学习阶段每人同一项目只能参加一次竞赛。
赛场开放,允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先后分四个项目竞赛:
(1)文案写作:完成《设计说明》。
(2)创意草图绘制竞赛:手绘方式绘制创意草图,在专业教室进行。(3)三维软件应用竞赛:采用CAD2009中文、3Dmax2009中文、Photoshop
CS3软件应用,竞赛在计算机房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进行,每位参赛选手一个机位。
(4)模型制作技能竞赛:模型制作技能竞赛基于《三维软件应用竞赛》
方案,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按图纸要求,使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完成模型加工。
2、竞赛内容
(1)文案写作:设计说明。(20分)
内容包括: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设计理念、设计构思、材料工艺,特色描述,市场应用预想等。
(2)创意草图绘制(30分)
完成创意设计(彩色)草图的绘制。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结构合理,画面完整,艺术表现力强。
(3)三维软件应用(30分)
本竞赛基于《创意草图绘制竞赛》方案,运用采用CAD2009中文、3Dmax2009中文、Photoshop CS3软件设计制作产品三视图及渲染效果图,要求创意新颖、风格突出、材料得当、结构合理、色彩协调,体现创意产品设计的文化性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4)模型制作技能(20分)
本竞赛基于《三维软件应用》竞赛方案,使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制作产品模型,要求精确体现设计意图,尺度精准,工艺考究,作品完整,符合企业生产技术规格要求。
3、作品提交:
(1)手绘效果图一张(8K纸质)。
(2)设计项目展示板(版面内容含:a、三视图、b、渲染效果图、c、文案写作。设计版式尺寸297mm×420mm,分辨率300dpi,CMYK。)与相关电子文件(供打印)。
(3)产品模型一件(聚氨酯发泡材料)。
四、竞赛规则
1、文案写作
《设计说明》6小时内完成,可与《创意草图绘制》、《三维软件应用》分别同步进行,时间进度由选手自行安排。
2、创意草图绘制
(1)大赛纸张(200g铜板亚粉)由考场工作人员统一发放,选手不得自带任何文字和图形资料、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等进入赛场。
(2)手绘创意草图形式不限(不得使用计算机手绘板),手绘工具自带。(3)提前完成者可进入下一个竞赛环节。
3、三维软件应用
(1)软件由大赛组委会提供(采用CAD2009中文、3Dmax2009中文、Photoshop CS3)中文,参赛选手不得使用自带软件。(2)选手不得自带任何资料、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等进入赛场。(3)选手在指定赛位进行,不得占用其他赛位,否则成绩无效。(4)提交模型制作参考图(《模型加工制作》竞赛环节参考使用)电子文
件,供打印出图使用。
(5)按要求命名新建文件包并存储数据,否则导致数据丢失者按成绩无效
处理。
(6)如果确实是因为计算机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竞赛,由竞赛裁判长
视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7)竞赛结束信号发出后,须听从监考人员指挥,将文件存放在指定位置
待监考人员检查,经允许后方可离开赛场。
注:《文案写作》、《创意草图绘制》、《三维软件应用》三项6小时内完成,每项的时间进度可以自行调整,但不得跃入下一(模型制作)赛项。
4、模型制作
(1)模型制作时间为4小时。
(2)模型制作工具自带,模型材料“聚氨酯发泡材”由大赛组委会提供。(3)选手不得自带任何资料、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等进入赛场。
(4)模型制作方案参考图由选手提供,大赛组委会负责打印。(5)工位号在赛前30分钟抽签决定。
(6)竞赛连续进行,竞赛过程中,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选手休
息、饮食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竞赛时间内。
(7)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保证设备
及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8)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工具不能正常使用,或
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将被中止比赛。
(9)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选手限定在自己的工位完成比赛任务。(10)参赛选手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
裁判员记录,比赛结束后对模型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11)提交作品:选手在竞赛结束信号发出后,应立即结束操作,对作品
进行必要的清理后,交给裁判员。裁判员需在作品的指定位置做好标记并需经选手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以便检验和评分。
(12)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须在20分钟内完成现场卫生清理并将制作环
境恢复到初始状态,经裁判员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五、技术文件
1、项目内涵:
竞赛内容包括国家职业标准,适当增加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知识。
2、竞赛场地与设备:竞赛地址:天津职业大学
场地:(1)三维软件应用(含手绘效果图)竞赛场地:综合实训楼三楼302《影视动画专业实训室》
(2)模型加工制作竞赛场地:第二教学楼(艺术工程学院)101-10
3室
基础设备(由主办方提供)
六、评分方法
1、评分方法
(1)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组委会指定的评判人员负责。
(2)设计说明、创意草图、计算机表现(软件应用)竞赛的成绩,由行业、企业、高校组成的裁判组依据评分标准对设计作品集中评判、评分与计分。
(3)实体模型制作竞赛的成绩,由裁判组集体依据评分标准,根据实际效果与现场操作环节对实体模型进行客观评判、计分。
(4)选手必须参加参赛项目全部比赛,名次依据各分赛项目的成绩累加排定。
2、奖项设置
(1)本项目设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2)设最佳组织奖二个。
七、申诉与仲裁
1、申诉
(1)参赛选手对不符合比赛规定的设备、工具和材料,有失公正的监测、评判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起申诉。
(2)选手申诉均须本院校领队,按照规定时限用书面形式向赛项组委会提出。赛项组委会要认真负责地受理选手申诉,并将处理意见尽快反馈领队。
2、仲裁
(1)为保证竞赛顺利进行,保证竞赛结果公平公正,赛项组委会负责受理比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进行仲裁。
(2)赛项组委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否则以弃权处理。
2012年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竞赛组委会
2012年11月5日
篇2: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大赛规则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名称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二、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采用团队形式,每支参赛队最多由6人组成,其中领队1人(可由指导教师兼任),选手3人(其中指定队长一名),指导教师2人。
2.竞赛时间为8小时。
3.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指定地点接受一名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的指导仅限于口头,不得亲自动手操作。
(二)竞赛内容
参赛队根据给定竞赛任务,按照任务书要求,在指定赛场内完成竞赛任务。竞赛任务包括如下内容:
1.电子产品局部电路设计
按照竞赛设计任务书,进行局部电路和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性分析,完善电路设计,使该产品具有可加工性。其中元器件的选择必须在提供的元器件库中选择。
根据竞赛设计任务书要求,结合已提供的部分软件模块(现场发放),完成编程,实现相应的功能。
2.电路制作、调试与装配
(1)合理选择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上进行布局、焊接、装配,利用现场的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测试与调整。设计区的元器件选定后,由选手填写领料单,在保障区领取。元器件的领取要按需领用,不造成浪费。
(2)对所制作的电子产品样机进行装配与调试。
(3)按照大赛的安排,由一名参赛队员对作品的功能、性能演示,由裁判员认定产品与安装结构的装配符合度及作品的功能、性能指标。
3.技术文件编写
技术文件分为三大类:文字性文件、表格性文件和工程图。文件的格式可参考样题。具体要求以现场任务书要求为准,提交电子文档。
4.PCB设计
(1)按照竞赛设计任务书,对指定的电路进行分析。利用印制板绘制软件,按照大赛组委会对印制板和元器件封装等的要求,设计PCB图。
(三)项目指标体系
1.赛题
(1)由竞赛技术组研究确定竞赛用题的形式与难度,并在比赛前公布样题。赛题在竞赛时向参赛队发放。
(2)赛题限定的核心元器件(集成电路等)的技术资料在竞赛现场由监考人员提供。
2.竞赛作品及技术文件的提交
竞赛结束后,竞赛作品由监考人员封存。技术文件及电子文档成果由参赛队复制到竞赛组委会统一发放的U盘中。
四、竞赛场地要求与设施 1.竞赛场地
在400㎡的面积上,布置成相对独立的40个比赛操作空间。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必要时设置抽风装置;提供稳定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
2.竞赛设施
配置设备按照参赛队数量准备,包括工作台、电子仪器仪表等竞赛条件。
统一设置常用电子元器件库以备参赛队领用有关器件。
五、评分方法及奖项设定
参赛队提交的比赛结果,即所设计制作的电子产品作品、技术文件,经裁判员确认后逐项检测,根据评分标准评分。
只计团体竞赛成绩,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竞赛名次按照得分高低排序。
六、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
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4.申诉人不得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二)仲裁
篇3: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大赛规则
左起:《电子制作》杂志社责任编辑杨欣、赛事秘书长鲍洁、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大赛指挥长高林教授、大赛裁判专家委员会成员盛鸿宇
经过3天激烈的角逐,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6月30日在天津落下帷幕。“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共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8个、优秀奖24个。《电子制作》杂志社责任编辑杨欣博士作为大赛的专家组成员、大赛裁判组组长, 从2009年3月开始参加了从大赛筹备到赛事评判的各项工作。
一、赛事概况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于2009年6月27—28日在天津国展中心1号馆A馆正式开赛。大赛的举办目的在于通过竞赛, 检验参赛选手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实现对电子产品在规定设计方案 (规定原理图与结构要求) 下的工艺能力和职业素质, 包括对常用电子产品制作工具的应用, 电子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操作, 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意识。
本次比赛的赛题是:激光显示器的设计与制作。
比赛分两天进行, 共16小时。第一天的主要内容是, 按照规定的电子产品原理图进行局部电路及元器件的选择性设计、PC B设计, 并将PC B图和制板文件提交给竞赛委员会;第二天的主要内容是, 在参赛队自己设计的、由专业制板厂家生产的电路板上装配、焊接与调试;编写技术文件;获得答辩资格的参赛队进行答辩。
第一天的竞赛时间为8:00~16:00, 提交PC B图和制板文件的截止时间为16:30;第二天的竞赛时间为8:00~16:00, 提交竞赛结果的截止时间为16:30;获得答辩资格的参赛队18:00开始口试答辩。
大赛中允许使用单片机 (微控制器) 型号为:A T89S52、A Tm ega16L、PIC 16F877。
二、参赛队情况
本次大赛除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外, 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在内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60个代表队云集津城, 同台竞技。各地区代表队组队数不尽相同, 如北京有3个代表队, 贵州有1个代表队等。
通过5月份各省的选拔赛, 这60支代表队脱颖而出, 他们代表着各地区职业技能的最高水平并肩负着各地的希望在津城将自己的能力尽情地展示。
每支代表队由3名2009年在籍高职学生组成, 性别和年级不限, 包括队长1名, 材料员1名。3名队员可根据各自的特长分工完成电路设计、PC B设计、电路焊接、程序设计、调试装配、工艺文件等。每个参赛队有指导教师2名, 其中一名指导教师可在6月27日8:00~8:30和28日11:30~12:00进入赛场, 以口头的方式指导学生比赛。其余时间则由3名队员在一个独立的工位中完成赛题要求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三、指挥长如是说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指挥长高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次比赛首先是考核学生对电子产品原理图的设计能力, 还要求设计出电子产品的电路板, 然后要考核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焊接电路板, 并将各项功能调试出来, 安装到机箱并最终完成一个电子产品。最后把各种工艺文件填写好。可以说既有理论知识的考核, 又有动手能力的考核。
下面是记者对指挥长的专访。
记者:我听说有指导老师担心在两天的赛程里要考核的内容太多学生可能完不成全部的内容, 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指挥长:没关系, 这个很正常, 我们目标是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比赛。其实只要能够在示波器上做出效果, 就算基本完成比赛, 但是能完成包括机械制作在内的整体部分的学生, 我估计应该还是少数的, 这样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记者:你觉得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呢?
指挥长:我觉得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中去学习, 这样通过实际锻炼来检验成绩是最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方法, 我们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也是这样以实际任务去带动教学。
记者:我们注意到本次技能大赛也跟一些企业合作, 那么在赛程结束之后会有企业对获奖选手进行招聘吗?
指挥长:对, 天津市多家单位都将在大赛结束后跟参赛选手进行交流, 事实上无论能不能拿到奖, 能够站在全国的比赛赛场上的选手已经有资格跟各个企业去谈一些招聘的事情了。
记者:我们的比赛内容和用工企业的工作要求是否一致?
指挥长:是的, 比赛内容都是我们的学生将来就业后在工作单位必须会做的内容。其实我们的大赛就是将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的产品、典型的技术赛程化。
四、裁判工作
本次大赛的总裁判长由工信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周明同志担任, 副总裁判长由清华大学的韦思健教授担任, 裁判长由东营职业学院的杨欣斌教授担任。我社的杨欣博士与其他29位来自高校、行业、企业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一起组成了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裁判组。
裁判工作是本次大赛的核心活动, 裁判人员是大赛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开赛前2天, 副总裁判长韦思健教授对裁判组人员进行了分工, 下设仲裁工作组、技术裁判A组、技术裁判B组、驻厂裁判组和裁判专家委员会。
仲裁工作组由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仲裁裁判等组成, 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进行仲裁;技术裁判A组在6月28日1:30~15:30开展PC B设计规范评判 (10分) , 选手设计的PC B共生产出3块, 其中一块供比赛焊接使用, 另外一块供裁判进行PC B设计规范评判时使用, 最后一块可由选手带回留作纪念。技术裁判A组在评判工位上使用计算机调出选手设计的PC B设计文件, 并对照PC B仔细评判。同时, 技术裁判B组开展局部原理图设计与规范评判 (5分) 。下午15:30左右各参赛队的PC B设计及局部原理图设计分数已经形成。
从第一阶段的评判来看, 有些参赛队反映出基本功不扎实、对赛题要求把握不清楚的问题。比如某代表队的局部原理设计中竟然没有给D A C 0832供电;还有的代表队连单片机复位电路还出现了错误, 给原来高电平复位的A T89S52单片机设计了一个低电平的复位电路;有多个代表队的电路原理图中漏画了显示或电源部分;更严重的是有3个代表队PC B设计没有完成, 导致没有电路板可以焊接从而丢掉了这部分的分数。只有为数不多的代表队的电源原理图和PC B设计达到基本要求, 特别是4号、14号、24号工位的选手, 电路原理图设计不但合乎要求, 而且完整性、美观程度都高人一筹。
技术裁判A组在6月28日16:30~18:00开展技术文件、工艺文件、产品说明书规范评判 (16分) 和装配焊接质量评判 (15分) 。而且技术裁判B组开展功能指标测试与评判 (15分) 、拓展与创新的功能设计测试与评判 (5分) 和产品说明书规范评判 (4分) 。
第二阶段的评判是在比赛刚刚结束之时就开始了。裁判B组从1号工位开始, 逐个给参赛队所完成作品的功能、创新进行打分。根据赛题的要求及裁判打分细则, 凡是能在示波器上实现横线、竖线、斜线显示的给11分;能显示圆、方形、三角形的给4分;成功连接激光器显示的给1分。此外, 还对数码管、电源电路等部分配有相应的分值。裁判B组在打分过程中发现, 能达到赛题基本要求的 (显示横线、竖线、斜线) 参赛队约占25%, 而能完全实现功能的 (显示圆、方形、三角形及成功连接激光器) 参赛队约占10%。
在功能、创新评判过程中, 有相当数量的参赛队连最起码的电源部分都没有正常工作, 从而丢掉了功能和创新的20分, 这也反映了在高强度和大压力的工作环境中, 选手暴露出基础欠缺、缺乏训练的问题。裁判A组在B组之后评判, 他们的评分对象是装配焊接质量和机箱内安装、布线工艺 (15分) 。裁判A组打开产品的机箱外壳, 将电路板和布线充分暴露后进行打分。
以上评判工作完成后, 裁判A组和裁判B组再回到计算机前对参赛队的软件编程 (5分) 、设计文件 (6分) 、工艺文件 (10分) 、产品说明书 (4分) 进行评判。以上部分的分数加上PC B生产厂的驻厂裁判对PC B可制造性、制板工艺文件 (10分) 的得分, 最终形成参赛队的总分。总分排在前9名的队伍入围一等奖的答辩环节。
答辩主要考查参赛队的PPT描述能力、展示能力和应答水平 (10分) 。答辩总分的分数加上之前参赛队的总分, 排名在前6名的参赛队最终获得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的一等奖。
一等奖:北京队、广东队、天津队、浙江队、河南队、辽宁队。
五、参赛队感言
大赛结束了, 队员们仍然沉浸其中, 感慨万分。
内蒙古代表队:感觉赛题有一定难度, 今后还有需要补充的知识, 觉得这次比赛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
浙江代表队:感觉比赛节奏比较紧凑, 赛题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泛, 虽然有些地方不够理想, 但我们非常有信心做好。
江西代表队:整体感觉还不错, 顺利完成PC B、原理图设计, 认为28日的比赛难度大, 虽然有压力但信心十足。感觉参加这次比赛收获较大。
云南代表队:设计的电路图虽然完成但是不够完美, 需要积极调整状态完成比赛的其他部分。
……
篇4: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大赛规则
关键词:变形设计;产品尺寸;成本控制规则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2-0067-03
Research on Cost Effect and Control Rule of Volume Size in Variant Design
CAI Jun1,2, HAN Qing-lan1
(1.School of Business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Accounting Departmant,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 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size-related material costs, processing costs, preparation costs, and through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ize-effected cost, the article establishes a quantitative model to derive the new cost structure from the cost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prototype, which facilitate the search for cost reduction focus and control. At last the cost reduction rules are summarized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data to contribute to variant design in the cost control.
Key words:variant design; product size; cost control rule
1 引言
变型设计是指在保留原型产品功能、原理、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只对结构设置和尺寸加以改变,使新产品满足功率、速率不同要求。较创新设计而言,开发周期短,成本较低并可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对于变形设计而言,尺寸与体积是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传统管理会计多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来分析生产阶段的成本,对决定产品70%的设计阶段成本很少涉及;工程学方面有许多关于如何进行变形参数的推导,却很少在成本方面进行论述。本文结合设计工程学与成本管理学,建立一个量化的模型,可从原型产品的原有成本结构推导出变型产品的新的成本结构,以利于寻找成本降低的重点及控制规则,为后续利用知识库进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做准备。
2 与产品体积与尺寸有关的成本项目分析
2.1 材料成本MtC
5 成本控制规则
从计算实例可看出,上述公式可得出下列低成本设计的规则,这些规则适用于类似零件及类似类型的生产:
(1)超大零件及产品的材料及热处理成本占主导的成本控制规则
如上例中变型产品,这类零件的材料成本及与重量成正比的热处理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这是由于他们的增长与φ3L成正比。单位加工成本是第二重要的部分。准备时间的加工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产量对成本影响很少,数量的递增并不会造成制造成本的明显减少。
成本控制的重点主要在减少材料及使用低成本材料方面,或尝试其他更加易于处理的材料。加工成本可通过简化生产程序及使用更有效的生产方法进行控制。如果生产程序不变以及没有任何新的初始成本的增长,那么这些零件的产量不会对成本产生任何影响。
(2)小零件及产品在尺寸范围及模式系统内单件少量生产的成本控制规则
如上例中原型产品,与大零件相反,其材料成本所占比例是微乎其微,加工成本所占比例也非常小,相反,准备时间的加工成本占主导地位。而随着数量的增加,成本的递减也十分明显。
成本控制规则:一方面可以增加产量,另一方面,使用同样的或类似的零件、零件系、尺寸范围及成分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准备成本。或者采用如整体是整体计之类的加工方法减少生产步骤数,从而减少准备成本。一般而言,不建议在小零件单件生产中节省材料成本。
(3)大规模生产中,小中型零件及产品的成本控制规则
这种的成本结构与大零件的成本结构类似。单位材料及加工成本占主导地位。单件的准备时间加工成本所占比例小。材料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在成本结构中比重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成本控制的重点。
6 结束语
设计阶段影响产品成本的细节因素非常之多,本文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角度,仅对尺寸与体积对成本的影响进行论述,涉及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准备成本几个成本项目。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影响成本的原因,并建立一个量化的模型,可从原型产品的原有成本结构推导出改型产品的新的成本结构,以利于寻找成本降低的重点及控制规则。
参 考 文 献:
[1]Ehrlenspiel K. Integrierte produktentwicklung: methoded fur die prozebroganisation[M]. Munchen: Hanser, 2006.
篇5:产品造型设计及制作——大赛规则
组织领导 :
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及模具设计制作”大赛由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模具工业协会、江西省工程图学学会主办,由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大赛分别在上述两校设立“三维数字建模”和“模具设计制作”两个赛点。为了更好地完成大赛组织工作,根据各高校设立模具类相关专业的情况,现组建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及模具设计制作”大赛组委会,名单如下:
主任委员
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洪三国
南昌工程学院院长(省模协理事长)扶名福
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省图学会理事长)刘志和
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聂威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邓小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魏寒柏
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调研员杜侦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高潮
南昌大学先进成形研究所所长闫洪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新建
江西蓝天学院院长王志锋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海先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院长陈智刚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宋利康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施明顺
组委会委员:
全省各参赛高校、高职院校的有关负责人
执行主任:
江西省工程图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高潮
江西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张友亮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彭晓兰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雷筱芬
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具体负责相关赛事。
秘书处:
江西工程图学学会
秘书长陈乐平: ***
熊祝伟: ***, 136388880@.qq.com
董利飞:***, 0791645320
1江西省模具工业协会
秘书长张友亮:***, 07918176237
陈志宝: ***, 38669624@qq.com
章跃荣:1370791684
4二、参赛对象与参赛评分方法
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及模具设计制作”大赛的参赛对象为江西省各高等院校正式录取的全日制在校在读生(包括民办高校的正式在籍学生)。
(一)“三维数字建模”的竞赛内容主要面向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促进基础课教学改革,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故参赛对象主要为低年级学生。竞赛只设个人赛,但根据参赛高校的参赛人员、参赛质量和水平来计算团体总分,评定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本次竞赛主要为机械产品的三维数字建模。建筑以及其它类型的三维数字建模不作为竞赛内容。
评分标准为:给定产品装配图,各个零部件的实体建模成绩占60%;装配建模并生成爆炸图成绩占30%;完成指定零件的工程图纸
成绩占10%。
软件类型为:UG NX6.0/ProE wf4.0/Inventor2010.参赛队伍名额:每个高校参赛人数不超过20人。
(二)“模具设计制作”竞赛主要面向专业课教学,目的是在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故参赛对象主要为高年级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竞赛采取团队比赛和个人比赛两种方式:
1、团体赛
以院校为单位,组团参赛。每个高校组建一个参赛队,每队学生4人。指导教师2人,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
参赛内容包括“塑料零件三维建模”,“注塑模具三维设计”;“成形零件工程图纸”,“型腔加工制作”等。
2、个人赛
参赛内容包括“塑料零件三维建模”,“注塑模具三维设计”,“成形零件工程图纸”。
参赛队伍名额:按高校模具类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分配(不含团体赛名额)
在校生2000以下的高校:15人以内参赛
在校生2001-5000人的高校: 30人以内参赛
在校生5001人以上的高校:40人以内参赛
3、评分标准
(1)在个人赛中,“塑料零件三维建模”成绩占20%,“注塑模
具三维设计”成绩占60%,“成形零件工程图纸”成绩占20%。
(2)在团体赛中,“塑料零件三维建模”成绩占10%,“注塑模具三维设计”成绩占20%,“成形零件工程图纸”成绩占20%,“型腔加工制作”成绩占50%。
(3)在“塑料零件三维建模”、“注塑模具三维设计”、“成形零件工程图纸”环节,评审委员会根据详细的评分细则打分。
(4)在“型腔加工制作”环节,专家评委根据型腔加工质量及制作效率两个方面进行考评打分。
(5)根据参赛高校的参赛人员、参赛质量和水平,评定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
三、其他工作
1、有关高校应高度重视本届全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及模具设计制作”大赛,把参赛工作列入日常的工作及教学计划中,以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请各有关高校认真筹备,精心组织本次竞赛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条件(学生参赛的报名费用原则上由学校承担),保证竞赛顺利开展并圆满成功。
2、各院校对应“三维数字建模”和“模具设计制作”各推荐1名评委。推荐者必须分别在图学教育和模具类专业领域从教2年以上并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并如实填写推荐表(附件2),报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分别报送给熊祝伟同志(三维数字建模)、陈志宝同志(模
具设计制作)],组成评审专家库。
3、各参赛单位各有关高校要确定专人负责此项赛事。要做好参赛学生的具体指导工作,组织得力的指导力量,提供必要的场地、专项经费,支持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各校还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富有特色、具有创新特征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励政策和措施。
4、竞赛结束后,请各校把本校开展这项活动的情况尤其是动员、支持、鼓励本校教师、学生参加本赛事方面的认识、政策、措施、方法及效果,以及今后对深化教学改革的思考、建议,以书面形式报到组委会秘书处,作为参评本次比赛“优秀组织奖”的依据。
5、大赛组委会设有专门网站,提供参赛背景资料及各种表格下载,接受在线咨询,发布竞赛实施进展和补充规定,请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及参赛学生及时关注。
附件:
一、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及模具设计制作”大赛细则.doc
二、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及模具设计制作”大赛专家推荐表.doc
竞赛网站:
江西模具工业协会网址:
江西工程图学学会网址:jegs.nchu.edu.cn
篇6:机电产品创新制作大赛策划书决赛
决赛策划书
活动背景:
应试教育带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下降,为了提高机械学子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加强同学在动手能力上的不足,为2013年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做铺垫,同时为响应学校雷锋月号召,机械工程学院特此举办机电产品创新制作大赛决赛。
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满足“本科评估”工作的各项要求,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积极相应雷锋月活动,机械学院学习部特推出“多一个雷锋,多一份关爱”机电产品创新制作大赛决赛选手扶持帮助活动。进入决赛的选手,在产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将无偿为选手解决技术以及工具的难题,以此宣扬雷锋精神,鼓励更多的同学学习雷锋,为学校雷锋月营造良好的氛围。主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
活动地点:66#c301
活动时间:决赛2013年3月17日19:00-21:00。活动对象: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全体学生。活动内容:
决赛:
(1)赛前准备
1、为选手提供支持与帮助。
2、3月13日18:00召集学委下达比赛。
3、邀请评委、嘉宾。
4、选手产品上场展示排序。
(1)比赛流程
1、产品展示
2、产品功能简介
3、产品功能演示
4、评委嘉宾互动参与产品体验。
(3)评分标准
1、作品功能(10分)
2、创新新颖性(10分)
3、做工是否精致美观(10分)
4、产品应用价值(10分)
5、选手讲解表现(10分)
(4)奖项设立
选出得分前三名选手分别授予1、2、3等奖。第四名优秀奖,第五名积极参与奖。
选手得奖情况在学校公告栏予以公示。
(5)赛后工作
优秀可行的产品模块结构和创新思想将采纳到2013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项目中,优秀小组成员将纳入参赛小组。
相关文章:
产品性能A级认证简介5则范文02-18
不同产品条件下的定位规则02-18
产品主要性能指标02-18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规则02-18
设备性能检测请示02-18
性能检测应用02-18
边缘检测性能02-18
性能检测问题02-18
计量性能检测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