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关键词: 注音 加点 作业本 人教版

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共6篇)

篇1: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课时作业 5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B.溘(kè)死

载体(zǎi)..兰皋(gāo)

戛然而止(jiá)..C.延伫(zhù)

应届(yìng)..鸷(zhì)鸟

擢发难数(zhuó)..D.攘诟(gòu)

芰(jì)荷 ..岌岌(jí)

相形见绌(zhuō)..【解析】 B项中“载”应读为“zài”;C项中“应”应读为“yīng”;D项中“绌”应为“chù”。

【答案】 A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偭规矩而改错

B.忳郁邑余侘傺兮 C.何方圜之能周兮

D.宁溘死以流亡兮

【解析】 A“错”通“措”,施行;B“邑”通“悒”,苦闷;C“圜”通“圆”。

【答案】 D 3.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而攘(忍受)诟(耻辱)。....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观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解析】 四荒,指辽阔的大地。【答案】 D 4.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析】 C项与例句同,都是困厄的意思。【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怨灵修之浩荡兮 ④忽反顾以游........

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竞周容以为度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④⑤⑧

D.②③⑤

【解析】 ①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②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今义:经济困难。③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雄伟或壮大。⑥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答案】 C 6.下列句子既用了比喻又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B.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解析】 A、C、D没有对偶修辞。【答案】 B 7.多用“兮”字是楚辞的形式特点之一。“兮”字通常出现在三种位置上,各有不同的作用。第一种是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有感叹的意味;第二种是在一句话末尾,表示语意未尽,需待下句补足;第三种是表示一个句子中间的延长,不可读断。

把下列句子归类,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山林。

D.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E.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F.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属于第一种的有:______________。(2)属于第二种的有:______________。(3)属于第三种的有:______________。【答案】(1)A、F(2)B、E(3)C、D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8~13题。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8.下列各句中的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吾知其亦已兮 A.吾独穷困乎此时也。B.謇朝谇而夕替。C.微斯人,吾谁与归? D.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 都是宾语前置句。【答案】 C 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活用方法和例句相同的是()例句:步余马于兰皋兮 .A.鸷鸟之不群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屈心而抑志兮

D.高余冠之岌岌兮 ..【解析】 都是使动用法。【答案】 C 10.下列各句均有“以”,其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B.既替余以蕙.兮 又申之以揽茝 .C.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D.宁溘死以流亡兮 伏清白以死直兮 ..【解析】 前者为并列关系,后者是把„„作为。【答案】 C 11.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哀民生之多艰

B.亦余心之所善兮 C.又申之以揽茝

D.固时俗之工巧兮

【解析】 C项是“代词”,其他三项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 12.选出翻译不妥当的一项()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本来啊,这批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既不遵守规章制度又不肯改正错误。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闷失意啊,只有我在这时走投无路。C.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与圆怎能配合呢?哪有道不同能彼此相安?

D.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眼看到芬芳与污垢混杂在一起啊,只有我洁白的本质没有受到损伤。【解析】 “改错”为古今异义词,改变措施。错,通“措”,措施。【答案】 A 1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善于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如“冠之岌岌,佩之陆离”,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B.“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写出了诗人后悔的心情,如此昏庸的君王,如此奸佞的小人,怎能与之为伍呢,故诗人决定返回原路,即不同流合污。

C.该诗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崇高的理想,峻洁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D.该诗不仅有揭露、有谴责、有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和不变志从俗的坚强决心,还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感。

【解析】 “后悔的心情”错。这里写出了屈原的矛盾犹豫。留下,自己的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选择离开的话,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所以诗人在犹豫彷徨。

【答案】 B

[创新迁移] 阅读屈原的《涉江》,回答14~18题。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4.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的结构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A.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B.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解析】 例句属于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A是定语后置,C是“之”构成的宾语前置,D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答案】 B 1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B.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C.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D.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解析】 应为“幽/独处乎山中”。【答案】 B 16.屈原很奇怪,好奇服,带长剑,佩美玉,行为异常,怎样理解这种奇异的打扮?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奇服异装是一种象征,表明诗人一直保持着正直美好的品行不肯改变。B.穿奇服,带长剑,佩美玉,说明诗人在遭受打击后仍然保持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C.奇装异服显示着诗人与污浊腐朽的社会现实的极不调合,虽得不到认同,但也不肯改变。

D.不管怎么看,诗人行为异常,都说明他在遭受打击后,精神错乱,意志消沉了。

【解析】 要把握奇服异装的象征含义。【答案】 D 17.诗中有四类情况值得体会,如“好奇服”,提到接舆等历史人物,写到鸾鸟凤皇,也写到燕雀乌鹊,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1)“好奇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香花美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象征诗人正直美好的品行。

(2)以历史人物自比,并总结历史规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香花美禽喻忠臣,燕雀乌鹊比喻奸佞小人,二者形成对比。18.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叙述屈原从鄂渚到溆浦的一段行程。因为从渡江开始,故题为涉江。

B.诗人从幼到老都好奇服带佩饰,这表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品质,也象征了他的与众不同。

C.诗歌第四段列举古代贤士的种种遭遇,抒发悲愤,表示了诗人决不同流合污的不妥协精神。

D.全诗叙事生动,抒情真切,激情澎湃,议论合理,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愤世嫉俗、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眷恋楚国的情感。

【解析】 不是从渡江开始,而是一路沿江而行。以涉江为主。

【答案】 A

篇2: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基础演练]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 造房 ..B.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

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

互相参与 .【解析】 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解析】 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答案】 B 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解析】 “西晋”应该为“东晋”。【答案】 C 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解析】 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答案】 D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解析】 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答案】 C 6.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答案】 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7.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阅读《归园田居》,回答8~13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 .【解析】 方,四周。【答案】 B 9.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解析】 应该是“喻指官场生活”。【答案】 A 10.对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误落尘网中 ②狗吠深巷中 ..③久在樊笼里 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②都是名词,内、里;③是名词,里面;④与“墟”组成双音词,墟里,村落。

【答案】 B 11.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解析】 “随意拈取”说法不妥。【答案】 C 1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解析】 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不是写思念故乡。【答案】 D 13.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解析】 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答案】 D

[课外迁移](一)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回答14~15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4.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不仅使诗歌产生强烈的韵律美、音乐美,而且在诗意效果上也十分突出。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迢迢”写了距离之远;“皎皎”写了星光之亮;“纤纤”写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对写景、写人起到了景情并生的作用。

15.简析画线诗句是如何表现牛郎、织女的哀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以“盈盈”之水美,“脉脉”之情美与“不得语”之残酷形成巨大矛盾反差,情景并生,从而更加哀怨动人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18~2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_______关系。【答案】 转折

19.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0.“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1.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四)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和《龟虽寿》,回答后面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请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篇3: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课要求认识14个生字,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识字量大, 有一定的难度, 对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通过创设菜园情境,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的体验。

2. 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认字活动, 使他们能轻松地记住字形, 乐于识字。

3.运用汉字学, 引导学生学识字, 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 会写“卜、又”2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 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蔬菜吗?你喜欢吃哪些蔬菜?

(生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的蔬菜可真多, 可是, 你们知道这些蔬菜的家在哪里吗?

生:在菜园里。

师:今天, 老师要带大家到菜园里去参观参观。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2.课件出示菜园图, 揭题。

师:大家快看, 我们已经来到菜园里了。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读)

3.齐读课题, 正音。

师:小朋友的声音真响亮, 谁想提醒大家, 读“菜园”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菜”是平舌音, “园”是整体认读音节, 读的时候嘴巴要尖尖的。

师:你真是个优秀的小老师, 请你读一读。

(生读)

师:还有谁也想读一读?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读啊, 那我们就来开识字小火车吧!

(学生开火车读词)

师:读得真准确, 全班小朋友再读一遍。

4.学习生字“菜”“园”。

师:“菜”和“园”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两个生字朋友, 小朋友把字音读准了,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呢?

生:我能记住“菜”, 它的上面是“艹”。

生:我还知道“菜”的下面读作“采”。

师:你真棒!“菜”是一个形声字, 也是会意字, 下面的“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音, 还表示“采摘”能够吃的、好吃的菜。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带有“艹”的生字呢?

生:有“草”“苗”。

生:还有“蓝”和“苹”。

师:小朋友真棒!学过的生字我们要常常想想它们, 这样才不会很快忘记哦!

师:那谁会记住“园”呢?

生:我会记“园”, 它的外面是“囗”, 里面是“元”, 一元两元的“元”。

师:你的方法真好!“园”也是一个形声字 , 它的偏旁是“囗”, 读作wéi, 咱们老祖宗是这样写的, 是四周围起来的意思, 表示一个范围, 里面的“元”可以帮助我们记字音。“园”本来的意思是有篱笆或围墙环绕的种植果木的地方。我们把种着许多蔬菜的 地方叫——— (生 :菜园。) 种着许多果树的地方叫——— (生:果园。) 你还知道什么园?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菜园风光图片, 创设参观菜园的情境, 立刻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生字“菜”“园”, 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学生探究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5.看图说话。

师:你们看, 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呀!你认识它们吗?

(师点击课件上的蔬菜图片, 让学生说出蔬菜的名称。)

6.借助拼音, 认识蔬菜的名称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九个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

师: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 自己读一读词语, 看看谁认识的蔬菜最多。

(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 赶快告诉你的同桌, 你认识了哪些蔬菜, 把它们的名字读给同桌听。

二、学习儿歌, 识记生字

1.谈话引入。

师:菜园里的蔬菜不仅多, 而且各有各的特点, 有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把蔬菜的这些特点写了出来, 想学吗?

生:想。

2.自读儿歌, 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师: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95页, 自己读一读儿歌, 不会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3.检查识字情况。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指一生读, 正音。男生读、女生读。

师:看见小朋友们读得那么认真, 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敢。

师:请看大屏幕, 哪个勇敢的“小老师”先来读一读? (请一生当“小老师”带读)

师:其他的小朋友可要竖起耳朵认真听, “小老师”读对了, 我们就跟读两遍, 如果读错了, 请你帮帮他。

(学生在“小老师”的带读下认读词语)

师:你们读得既认真又准确, 真了不起!下面男生和女生来比赛, 看看谁的表现更棒, 好吗?

(2) 去掉拼音归类认读。

师: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 你们把生字、词语都读准确了, 真棒!如果没有拼音朋友的帮忙, 大家也能这样读吗?

生:能。

师:多有自信呀!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课件出示三拼音节:角萝捉)

师:谁会读? (请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这三个字在读音上有相同的地方, 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三拼音节。

师:你有一双亮眼睛, 真棒!请你当小老师, 带大家读一读这三个生字。

(生领读)

师:小朋友都会读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 好吗? (课件出示:, 生猜为何字。)

师:小朋友太聪明了, 一下子就猜对了, 老师忍不住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角”是象形字, 它原来的字就像一个牛角的形状。后来, 由于楷书“用”的一竖穿过了两横, 就将“角”的一竖也穿过了两横, 写法上就统一了。今天我们学的哪个字中也有“角”?

生: (齐读) “嘴”。

师:“嘴”本来指鸟嘴, 鸟嘴像牛角形一样, 就用了“角”字做偏旁, 后来, “嘴”就引申指别的动物, 包括我们人类的“嘴”了。古代, 我们人的嘴叫———口。 (课件出示:)

师:谁知道这是什么字?

生:是“手”。

师:猜对了, 这是“手”, 它作偏旁的时候写成“扌”, 一般带有“扌”的字都跟什么有关?

生:跟手有关。

师: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生字“捉”。以前我们还学过许多带有“扌”的字, 谁还记得?

生:打、拉。

生:还有“拍”。

生:“把”和“拔”中也是“扌”。

师:让我们一起叫叫这些老朋友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平舌音:嘴, 菜, 藏)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再帮它们找找词语朋友。想一想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 (请一生读, 并组词。)

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发现这三个字都是平舌音。

师:你也有一双亮眼睛。这三个字都是平舌音, 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每个字读两遍。

(课件出示前鼻音:心)

师:这是什么字?

生:是“心”。

师:这个字是前鼻音, 请跟老师读。 (师范读, 生跟读。)

师:小朋友知道“心”在哪里吗?

(让学生摸摸自己的心脏, 感受心跳。)

师:想不想知道咱们的老祖宗是怎样写“心”的?

(课件出示“心”字的字形演变:)

师:“心”也是一个象形字, 像人的心脏。本义是心脏。古人认为思想由心产生, 所以又引申为思想、情感, 如“心思”“心得”“心情”“伤心”。因心脏在人体中心位置, 所以又引申为中央, 中心, 如“手心”“足心”。

师:“心”可以做偏旁, 它做偏旁的时候写成“忄”, 一般带有“忄”的字都和心有关。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带有“忄”?

生: (齐读) “惊”。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忄”的字?

【设计意图:利用汉字学引导学生识字, 让学生在识字中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 体现识字的科学性。】

(课件出示后鼻音:风藏)

师: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读的时候要注意。咱们来开列“小火车”, 看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请两个小组的同学开火车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整体认读音节:越园)

师: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真细心, 我们一起读一读。

(课件出示:豆又)

师:这两个字也有相同的地方, 谁发现了?

生:“豆”和“又”的韵母都是“ou”。

师:你的眼睛真亮!咱们也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字吧。

(生每个字读两遍)

师:想不想看看老祖宗们又是怎样写“又”的?

(课件出示“又”的演变:

师:“又”也是一个象形字, 像右手的形状, 表示再一次, 重复。

(课件出示:迷卜)

师:还有最后两个生字朋友和咱们见面了, 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师:请大家注意看, “卜”的拼音朋友头上有没有戴帽子?

生:没有。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 (轻声) 。大家一起读:卜, 萝卜。

(3) 认读词语 (不带拼音) 。

师:小朋友们, 刚才我们认真学习, 又认识了不少的生字新朋友, 瞧, 它们和咱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快看看它们藏在哪个词语中。请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师:都认出它们来了吗?我们来开列双轨列车, 叫叫它们的名字, 好吗? (同桌开火车认读词语)

4. 游戏:我帮小白兔拔萝卜。

师:看到小朋友这么爱学习, 可爱的小白兔邀请我们和它一起去拔萝卜。大家快看, 这里有好多萝卜, 每个萝卜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 只要你读对了生字, 并能组一个词, 你就帮小白兔拔到萝卜了。

(生玩游戏)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帮助别人, 创设帮小白兔拔萝卜的游戏情境,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诱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样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再读儿歌。

师:小朋友们会读生字和词语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儿歌中再去找找它们吧。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儿歌, 找一找儿歌里写了哪几种蔬菜, 用横线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蔬菜有什么特点, 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蔬菜, 读给同桌听一听。

6.理解儿歌:儿歌里介绍了哪几种蔬菜?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师:谁来告诉大家, 儿歌里介绍了哪几种蔬菜?

生:儿歌里介绍了豆角、黄瓜、茄子、萝卜、辣椒、南瓜这几种蔬菜。

师:你最喜欢哪种蔬菜?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我最喜欢黄瓜。它绿绿的, 好像穿着一件绿色的衣裳。

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你能读一读吗?

生:黄瓜身穿绿衣裳。

生:我最喜欢辣椒, 它是尖尖的。辣椒长个尖尖嘴。

生:我最喜欢萝卜。萝卜地下捉迷藏。

生:老师, 什么是萝卜地下“捉迷藏”?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谁能帮帮他?

生:萝卜长在土里, 我们看不到它, 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一样。

师:你真聪明!大家都知道, 我们吃的是萝卜的根, 萝卜露出地面的是它的叶子, 而它的根是长在地下的, 我们看不见它, 就好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一样, 所以儿歌里说萝卜地下捉迷藏。

师:菜园里蔬菜的颜色可真多, 各种颜色的蔬菜在一起, 菜园里真是好看极了 (出示:“红绿黄紫真好看, 菜园一片好风光。”)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这些蔬菜不光好看, 而且营养极丰富。小朋友们可要多吃蔬菜哟!

7.朗读练习。

师:多可爱的蔬菜, 多美的菜园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儿歌, 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可以一个人读, 可以和同桌读, 也可以边做动作边读,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朗读儿歌)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起劲,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 可以吗?

师:好, 那么我们一起合作, 老师读蔬菜的名字, 你们接着读它们的特点, 最后一句我们一起读。

师:还想读吗?那我们就边拍手边读, 再一起把儿歌读一遍。

三、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卜、又”。

师:这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 谁来读一读?

2. 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一说我们写字时要注意什么。比一比, 看谁的眼睛亮。

生:我要提醒大家, 写“卜”的时候要把“丨”写在竖中线上。

师:你的眼睛真亮!下面请大家看老师写“卜”。 (师示范书写, 写后学生书空一遍。)

师:谁来提醒大家写“又”?

生:“又”的第一笔“フ”和第二笔“乀”不能连接, 要分开一点点。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真是火眼金睛啊!请大家看老师写“又”。 (师示范书写, 写后学生书空一遍。)

3.生进行书写练习, 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学生开始学习写字的起步阶段,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特别重要。指导学生写字,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只有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学生才能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 小朋友们不但认识了蔬菜, 和很多生字宝宝交了朋友, 而且还学会了写字的本领。下节课, 我们再到菜园里去走走、看看, 把儿歌读得更好, 生字记得更牢, 行吗?

师:课后, 跟爸爸妈妈到菜市场, 把新认识的蔬菜瓜果用彩笔画下来, 写上名称, 下节课和小朋友一起交流。

【评析:本课教学上的最大亮点是识字教学遵循汉字科学, 给小学生科学地分析所教汉字的“特点”, 即形音义的统一、汉字具有的系统性。这样教, 不仅便于学生识记单字, 而且奠定了系统化识字的基础。系统化识记汉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比如, 掌握了“艹”, 就容易理解一大批有“艹”偏旁字的形义关系;解析好了“角”字, 学生就容易理解和识记“嘴”字和“用”字的写法。因而, 采用科学解析生字的方法, 是此课比较顺利地完成14个字的教学任务的关键。

遵循汉字科学的教学, 必然要运用汉字科学的术语。本课教学为了系统地解析好一批字, 运用了“形声字”“象形字”等术语。这些术语帮助学生理解了一批字的构形原理, 学生也因此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这些术语的含义。教学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本课科学地解析了生字的形音义关系, 不仅使学生从识字就开始了积累词汇的学习活动, 而且使其准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提高了读的效率。

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宝藏里的瑰宝。科学地解析生字, 同时也在传授祖国的文化知识, 提升着学生的语文素养, 却没有因此而增加教学时间。所以, 该课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深广的。又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得当, 使本课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篇4: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立交桥、交通标志、天安门、剪纸(窗花)等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而关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这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即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发现、归纳、比较、运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義;

2.能辨别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轴对称的性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欣赏图片,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先不提轴对称现象)

教师: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象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飞机、窗花、蝴蝶、交通标志、天安门等图片)

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再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类似(对称)的物体,并与同桌交流吗?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一)轴对称图形

1.做一做: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对折,折痕处不要完全剪短(先对折,再多次对折得出不同的图案),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图形?(教师多演示几遍)

2.结合先前观看的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出对称现象)

3.前后或同方同学议一议:再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对折),直线两旁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

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轴对称

1.出示教材第59页图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讨论: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出来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就能够重合。

2.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练习

(1)找出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小明站在镜子前,从镜子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多少?

(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

理解

1.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学生归纳: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2.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图形。

联系: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将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练习题。

四、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你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五、作业

1.收集和整理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

2.教材第64页习题1、2、3。

篇5: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因素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2.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优化环境 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鲁尔区的复苏主要从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是改造老工业基地的成功经验。

答案:1.A 2.A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及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变化特点的是()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4.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

解析: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方法。读图可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4题,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将炼铁厂向西部集中,可降低运费。

答案:3.D 4.B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完成5~6题。

5.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有()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能源充足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5题,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传统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的资本集中程度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第6题,众多电器工业集聚在柳市镇并不是依靠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而是由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社会协作条件好可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5.A 6.D

下表为影响某科学园区开发的区位因素汇总,读表完成7~8题。

接近市场

接近供应

国际机场

国内机场

接近海湾

接近首都

良好的道路网

通往首都的铁路

舒适的生活环境

文化娱乐设施

地区财政物质

大学支持

愉快的工作环境

基本

重要

次要

无关

7.科学园区选址的最重要区位因素是()

A.大学支持

B.接近市场

C.接近首都

D.通往首都的铁路

8.聚集在科学园区的产业,具有的特点是()

A.技术升级换代慢

B.研发费用所占比重小

C.产品更新周期短

D.生产规模大

解析:高科技产业依附大学、科研机构的支持,技术升级快,研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答案:7.A 8.C

(2014·衡水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个小城镇内部专业化分工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地区的铝制品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其集聚的目的是()

A.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B.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C.有利于污染治理

D.有利于交通环境的改善

10.下列关于该地区铝制品产业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规模较小

B.生产过程分散

C.资本集中程度高

D.企业生产专业化

解析:第9题,该地区的铝制品产业集群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竞争优势。第10题,题干中“古山镇”及图中的“小五金制造专业村”“铝锭专业村”等信息体现了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过程由不同的村来完成体现了生产过程分散,专业村体现了企业生产的专业化。

答案:9.B 10.C

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温州制造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以原料导向型为主

B.劳动力的投入仍比较大

C.具有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

D.产品大量销往国外

12.“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是因为()

A.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

B.新厂址交通更便捷

C.新厂址生产成本低

D.“硅谷”的污染日渐严重

解析:第11题,温州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动力的投入较大,具有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产品大量销往国外。第12题,“硅谷”企业把新工厂分散到各地主要是利用这些地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及土地的优势。

答案:11.A 12.C

二、综合题

13.读美国五大湖地区煤、铁产地和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底特律、布法罗、匹兹堡等城市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不包括

()

A.水资源丰富

B.铁矿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石油资源丰富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钢铁之城”匹兹堡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请简述匹兹堡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3)有人说“匹兹堡代表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匹兹堡的经济转型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匹兹堡工业区有相似之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无石油资源。(2)(3)可借鉴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和措施来回答。

答案:(1)D

(2)①单一的生产结构;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工人工资成本上升;⑥环境污染严重。

(3)①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使用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③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④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 下图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

(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2)结合高新技术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从科技、人才、政策、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3)产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1)东部(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

篇6:人教版课时作业本答案

课时作业P35

一:1.Canadian2.continent3.have a chat with=chat with sb.4.scenery5.baggage7.measure

8.urban9.Eagle10.eastward

二:1.Rather than2.settling down3.was surrounded by

4.caught sight of三:1.East of… lies2.made a promise that3.a gift for … 5.do you think…rather than四:1.found sb.surrounded by and he looked worried

=looking

应该受责备的是…

…的人口是…

4.across: go walk across the street,swim across the river从表面过Through :从中间穿过 through the froestvalley

Over : 从上面越过 over mountainclimb over the wall

7.within the reach of 够得着beyond the reach of够不着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湖南专版)1 下一篇:语文三下作业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