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格教学”在高校器乐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研究者 微格 视听 教学

“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视听工具, 以极少数学生为对象, 培养某种教学技能的方法。自30年代初,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提出微格教学以后, 几十年来, 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并被推广到世界各地。

近几年来, 由于高校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 高校扩招给器乐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 “器乐集体课”, “小组课”已成为高校器乐教学的普遍模式。一堂课3人, 5人, 8人不等。为此, 众多教育专家为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器乐集体课效果, 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 器乐集体课应该以什么理论作指导, 以什么理论为依据, 这应该是当前器乐教学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如果微格教学理论作为器乐集体课的理论依据, 那么, 我们就要结合器乐集体课的特点, 在器乐教学中运用和发展微格教学理论, 形成“器乐微格教学”理论并加以实践。

根据“微格教学”的含义, 我们可以把”器乐微格教学“定义为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多媒体, 录像, 录音等等) , 对少数人进行器乐教学技能和歌唱技能培养的一种器乐教学模式。它具有教学手段先进, 教学对向少, 教学内容集中, 学生参与性强, 研讨性教学特点突出等等特点。它有利于传授科学的器乐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技能;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手段, 充分提高器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

1 器乐微格教学的特点

首先, “器乐微格教学”是课堂教学, 教学对象少, 一般以10~15人为好。以培养学生器乐教学技能和歌唱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过程体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的明确, 主题突出。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及时反馈, 认识自我。

2 器乐微格教学的几种方法

器乐微格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目的, 不同的教学对象, 不同的教学条件, 其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多样化的。一般说来可以用如下几种。

2.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亲自或者利用多媒体系统, 把要传授的内容和技能通过音像作教学示范。如:在训练“歌唱呼吸”技能时, 首先老师把有关方面的理论和呼吸系统生理结构图通过读媒体图文并貌的显示出来。然后, 利用动画片的形式将歌唱呼吸运动图在屏幕上演示。再播放几列错误的和正确的歌唱呼吸演唱实例。最后, 老师对歌唱呼吸原理和练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或者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呼吸训练。这样, 既可让学生迅速正确理解歌唱呼吸原理和呼吸系统的生理结构, 同时, 掌握正确科学的练习和教学方法。

2.2 摹拟法

“摹拟法”是摹拟教学不是模仿歌唱。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 行为, 教学风格进行学习分析研究后, 在老师规定的内容, 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短时间的摹拟教学。也可以叫“角色转换”, 这主要是对学生的器乐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培养。

2.3 研讨法

“研讨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教学示范或者歌唱行为进行讨论, 讨论主题必须是集中的。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 必须有详细的课堂讨论记录。这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器乐教学和歌唱练习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老师在组织讨论前准备好要讨论的内容和主题, 以及讨论对象。

2.4 赏析法

“赏析法”也就是器乐鉴赏或者优秀教学实例鉴赏。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科学的评价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内涵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2.5 讲述法

“讲述法”是老师对重点理论或者新的观念进行重要论述和解说。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教学法、先进的歌唱和教学理念、国内外器乐和教学思想和形势等。它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广博的见识, 以及敏捷的思维能力。这样,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3“器乐微格教学”的意义

3.1 有利于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化”培养目标

过去, 我们的器乐教学“专业思想”太浓, “师徒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 不太注意教学法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后来的集体课也有很多是“小课时间缩短”化, 失掉了“师范性”。而“器乐微格教学”方法恰好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将教育理论转变为教学技能的训练模式, 老师在授课时不仅要讲述器乐理论, 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器乐教学理论的实践。如:在上课时老师可以以学生个体为对象, 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一个同学的问题, 达成师生共识。然后由老师提出总结性意见, 或者进行现场训练, 这样学生既可学会发现问题, 也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微格教学还强调师生角色的转换, 学生可以上讲台当“老师”, 因此, 器乐微格教学它充分体现了高校音乐教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目标。

有的人会提出, 这样会不会影响歌唱技能的训练, 回答是相反的。这里, 我们必需探讨器乐教学观念问题:歌唱技能教学实际上狠大程度是歌唱习惯和歌唱情绪的培养, 绝不仅是训练人体歌唱器官的哪一块肌肉。而器乐微格教学既要求学生现场表演, 又有示范表演, 又有现场直播等等,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它既是学习, 又是实践。因此, 它不仅不会影响歌唱训练, 反而更有利。

3.2 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

“器乐微格教学”是课堂教学, 它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它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教育理论, 教育学, 心理学, 教学法等等, 它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 且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器乐微格教学不是简单的歌唱技能训练, 它包括器乐理论, 器乐史, 器乐审美, 器乐鉴赏, 器乐教学法, 歌唱技能等多项知识的综合培养,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授课前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计划,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句话要备课才能施教。因此, 它要求器乐教师不仅有较高的声音训练技能, 还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课堂教学教学经验, 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3.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小学教师的歌唱水平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 从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普遍素质来看, 要以专业演唱标准来要求, 显然不现实, 但是, 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有的歌唱情感, 自然流畅的歌唱习惯, 科学的器乐教学方法, 强烈的歌唱表现欲望是起码的。

“器乐微格教学”由于充分利用了声像设备, 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 使课堂情景十分的丰富,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且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充当一定角色, 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 教有法, 但无定法。“器乐微格教学”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与实践。

摘要:高校扩招给器乐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 “器乐集体课”, “小组课”已成为高校器乐教学的普遍模式, 我们就要结合器乐集体课的特点, 在器乐教学中运用和发展微格教学理论, 形成“器乐微格教学”理论并加以实践。

关键词:微格教学,器乐教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论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下一篇: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