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 退行性 中老年人 发病率

退行性关节炎(精选十篇)

退行性关节炎 篇1

1 对乙酰氨基酚

用药物控制疼痛是最有效的方法,为了缓解膝OA的疼痛,国外推荐首选对乙酰氨基酚。该产品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费用较低,通常总量不超过3 g/d,但有长期大剂量使用引起肝或肾损害的报告。经该药治疗未获疗效或伴有膝关节积液及持续性疼痛的患者应选用其他药物。

2 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功能,适于治疗OA,但是,由于不同抗炎药物对软骨基质有不同影响,应慎重选择。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对软骨基质蛋白聚糖合成无不良影响,甚至有促进合成作用,适于选用。并且作为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美洛昔康等都有与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相当的胃肠道安全性,且对心血管和肾的不良影响少,国外有长期用于治疗OA的报告。但有研究指出[2],昔布类药物可诱发肾损伤,所以对有肾脏病变、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高血压的患者应谨慎选择。

3 阿片类镇痛药

中度至重度的膝OA患者,如对每日4 g扑热息痛或每日2.4 g布洛芬仍无效,应考虑阿片类药物。经常选用的这类药物如可待因和曲马多,大多数临床观察为短疗程,最长的6周~8周,平均为19 d[3].但是,该类药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多汗以及有一定的耐药性和潜在的依赖性都值得重视。

4 硫酸氨基葡萄糖

近年来,短期和长期随机双盲对照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OA的结果都提示,其既能抗炎止痛,又可延缓膝OA发展。硫酸氨基葡萄糖被认为是第一个改变OA病情的药物,又因体外实验证实其对软骨代谢的良好作用,也称其为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是氨基葡萄糖的硫酸盐,口服后至少90%被吸收,吸收后4 h到达关节软骨。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软骨有特殊趋向性,并由软骨细胞结合到蛋白聚糖,再分泌到软骨细胞外基质。该药品的硫酸部分在蛋白聚糖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因为构成葡糖胺聚糖需要高度硫酸化,体内无机硫酸减少可导致葡糖胺聚糖合成减少,外源性硫酸的补充可抵消硫酸减少的不良影响。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软骨蛋白聚糖生物合成,减少分解代谢酶活性,逆转白细胞介素-1对软骨代谢的不良影响及降低超氧化基团的产生有关,此外,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增加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合成。硫酸氨基葡萄糖(GS)有和布洛芬相当的抗炎止痛作用,有研究提示长期GS治疗可阻止膝OA的发展,并认为硫酸氨基葡萄糖是第一个符合现代分类的改善OA症状和改变OA病情的药物。近几年,硫酸氨基葡萄糖在我国逐渐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视,如能把握时机,在OA早期开始坚持较长期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OA的预后有可能获得改善。

5 双醋瑞因

双醋瑞因为大黄提取物,活性成分为二乙酞大黄酸。实验研究证明,双醋瑞因通过抑制IL-1β和氧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抑制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及未定溶酶体膜而发挥抗炎及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改善OA病程,用于治疗OA,并被列入治疗OA的慢作用药。研究认为[4]双醋瑞因100 mg/d为最佳剂量,能明显改善症状,且副反应仅为短暂腹泻。杨辉等认为[5]双醋瑞因与封闭、玻璃酸钠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OA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 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A、C和E是食物中的主要抗氧化剂,被证明在OA进程中有潜在抗氧化作用,维生素D则是通过对骨的矿化和细胞分化在OA治疗中发挥作用。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这些维生素至少通过三种途径影响OA:(1)调节炎症反应:软骨基质的降解和丢失是OA的重要特征。在脂质过氧化物作用下,花生四烯酸产物释放致炎物质,引起多核白细胞的趋向性和粘连,转而促进反应性氧系产生及蛋白溶酶释放,继而引起软骨基质的胶原及蛋白聚糖等成分降解。抗氧化剂是这类反应的重要调节剂并防止过多组织损伤。(2)防止氧化损伤:氧自由基是极强的致软骨破坏物质,关节内细胞产生的反应性氧系和参与的氧化性损伤可致透明质酸解聚及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降解。(3)参与骨和胶原合成相关的生物学作用。维生素A和D是细胞成熟和分化的基本成分,并参与骨发育和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维生素C参与胶原产生及葡糖胺聚糖的合成,其缺乏可能与OA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降低及增加基质的转化率有关。

7 透明质酸

关节液的高黏性对关节运动可提供几乎无摩擦界面,因而对正常关节功能十分有利。OA患者透明质酸被破坏,滑液黏性降低,润滑作用消失,导致进一步关节破坏。有资料证实,关节腔内大分子量透明质酸补充治疗有利于缓解关节疼痛,增加活动度,消除滑膜炎症及延缓疾病进程。透明质酸主要用于膝关节OA,适于对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者。透明质酸可通过增生滑液的润滑作用,增加内源性透明质酸合成,减少软骨蛋白聚糖降解、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和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归纳而言,治疗OA的药物大致可分为改善症状药物及改善病情药物,改善症状药物可迅速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触痛、发僵或积液以及伴发的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这类药物不能改变OA疾病的自然进程,如:各种止痛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OA研究的进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对OA的治疗仅限于控制症状,而是更倾向于发掘延缓或阻止OA病变发展,以及有可能修复OA病变的药物和方法,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维生素类药物等均被认为可改善OA患者的病情,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将会有更多更有疗效的治疗OA药物进入临床。

参考文献

[1]曾庆馀.加强骨关节炎的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75-76.

[2]Ahmad SR,Kortepeter C,Brinker A,et al.Renal failure associated withthe use of celecoxib and rofecoxid[J].Drug Safety,2002,25(7):537-544.

[3]Peloso PM.Opioid Therap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and knee:use itor lose it[J].Rheumatol,2001,28(1):6-11.

[4]Pelletier JP,Yaron M,Haraoui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acereinin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Diacerin Study Droup[J].Arthritis Rheum,2000,43(10):2339-2348.

退行性关节炎吃什么药好 篇2

退行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适当休息以减轻疼痛:关节疼痛时最重要的是休息,以减轻关节承受的压力,如此可以减少关节炎的发生。轻微的膝关节炎可以采取保守疗法,尽量减轻关节的负荷,例如减少蹲、上下楼梯、及少爬山。另外减轻疼痛的方法有:热敷、肌力训练、护膝及收鹊氖褂玫取

二、药物治疗:可以透过药物帮助患者缓解关节的疼痛,及减轻关节发炎的情形,是退化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三、复健及物理治疗:适当的物理治疗可以避免症状恶化。物理治疗师会评估患者的状况,透过冷热敷、电疗、浴疗、超音波热疗、复健运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与僵硬。

退行性骨关节炎病理形态分析 篇3

关键词 退行性关节炎 钙化层 病理学 组织染色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慢性炎症,是一种无菌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表面形成骨赘,滑膜细胞增生,滑膜炎和关节间隙变窄。骨关节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关节病,随年龄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是老年人关节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2例,女22例,年龄61.57±7.25岁,身高153.48±4.99cm,体重55.15±8.55kg,左膝10例,右膝14例。

影像学观察:患者站立位两腿分开60°,患膝以膝关节为中点,对准X光片投射机中心线照正位片,患肢向前迈一步屈膝30°,膝关节为中点对准X光片投射机中心线照侧位片。

组织切片制备:取股骨髁负重区骨软骨标本6例,10%甲醛固定液固定24小时,Jenkins混合酸脱钙液脱钙24小时,常规石蜡包埋,然后进行纵切片,片厚5μm。HE、番红O/固绿染色后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观察。

结 果

影像学观察:关节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变窄,严重者关节间隙基本消失;关节面密度增高,周缘可见唇样改变;软骨下骨皮质硬化,小梁有断裂;出现皮质骨下囊状改变,骨赘形成及关节内游离体等。

大体观察:软骨表面缺损、不平,软骨层变薄,骨软骨纵断面三层结构显示不清,潮线断裂、间隙增宽、钙化软骨层增厚。

显微镜下观察:正常骨软骨石蜡切片HE、番红O/固绿染色,200倍镜下观察可见软骨呈红色,软骨下骨呈蓝色。纵切片上软骨中下部可见黑染的波浪状线性结构,即为潮线;潮线以上为透明软骨,潮线以下红染区域为钙化软骨,即钙化层;钙化层底部以凸凹不平的梳齿状结构与蓝染的软骨下骨相互锚合,界限明显,其交界处为黏合线。钙化软骨位于潮线与黏合线之间,齿梳样结构,最厚处为300μm左右;最薄处为几微米;其结构较为致密,内可见少量的肥大软骨细胞分布于潮线附近。

讨 论

本研究选用原发性OA最具代表性的膝关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大体观察,病理切片联合应用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等多种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X线对照等方法,对骨关节炎骨软骨钙化层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原发性OA的骨软骨纵断面三层结构显示不清,潮线断裂,间隙增宽,钙化软骨层增厚。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包括三层结构潮线复制、漂移;钙化层增厚伴血管长入;非钙化软骨及钙化层纤维样改变;潮线间隙增宽;深层软骨及钙化层缺损。骨关节炎超微结构呈现明显的鳞屑或麸皮样改变,在中嵴及其周围存在明显的裂隙和大大小小的浅表溃疡,溃疡内有粗细不等的小孔,及粗糙的突起,可见软骨细胞和暴露的胶原纤维。原发性OA均可见钙化层厚度增加,平均为895±24μm,与正常256±12μ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潮线复制,其复制的数量约为正常(1条)的10±6倍。血管长入12例,占总数57%;发生钙化层缺损8例,占总数38.1%;潮线间隙增宽5例,占总数23.8%;钙化层发生纤维化3例,占总数14.3%。软骨厚度明显减少,潮线前移、紊乱,部分消失,钙化层增厚,血管自软骨下骨长入软骨钙化层或软骨深层。为关节骨软骨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病理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查能提高该病的诊断率,GIST的病理诊断主要依据大体病理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組化检查确诊,其中CD117强阳性、CD34弥漫阳性,常规染色观察时,可参考细胞分化类型、细胞丰富程度、细胞异型性、生长方式、有无出血坏死及PCNA指数等加以诊断,病理检查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确定肿瘤良恶性。

参考文献

1 Dow N,Gibln G.Gastrointestinal stromai tumors:differential diagnosis[J].Semin Diagnathol,2006,23:111-119.

2 Demetri GD,Benjamin RS.NCCN task force report:manane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i tumor(GIST)-update of the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J Natl Canc Netw,2007,5(Suppl 2):1-29.

3 董军强,高剑波,张智栩,等.胃间质瘤MDCT征象与临床病理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8):39-43.

4 Sircar K,Hewett BR,Huizinga JD,et al.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s precursors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AM J Surg Pathol,1999,23(4):377-389.

5 Graadt van Roggn JF,Velthuysen ML,Hogendoorn PC.The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J Clin Pathol,2001,54:96-103.

6 Miettinen M,EL-Rifai W,Sobin LH,et al.Evaluation of malignancy and pro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review[J].Hum Pathol,2002,33(5):478-483.

退行性关节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65~85岁, 平均 (72.5±2.5) 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 (6.6±2.4) 年;观察组30例患者中, 男22例, 女8例, 年龄64~84岁, 平均 (72.4±2.6) 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 (6.4±2.2) 年。排除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完成治疗, 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冲洗修补法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进行麻醉, 在其大腿根部设置止血带, 在手术区域对患者进行铺巾消毒, 以膝前内外标准入路当时全面检查患者的关节内部, 以患者主诉、术前体检以及镜下检查为依据,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治疗关节内病变, 主要包括切除部分滑膜以及切除骨赘, 部分或者全部切除半月形, 摘除游离体, 对软骨进行修整及钻孔。以生理盐水灌注到关节腔内部, 在手术完成之后, 将透明质酸钠针注入关节内, 避免发生粘连, 若切除的滑膜范围比较广且出血比较多, 可以放置1条引流管, 对创口缝棉垫并对其进行加压包扎。在手术后24~36 h将引流管拔除。指导患者行康复锻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法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时所选择的穴位包括膝眼、血海、阳陵泉、足三里、透阴陵泉以及膝阳关等穴位, 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若患者为虚证则使用补法, 对于虚汗证患者再联合温针灸, 若患者为实证则使用泻法。其操作的具体方法:针刺提气之后, 将针留置30 min, 1次/d, 将14 d作为一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4]。在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时, 所使用的手法主要包括按揉法、摇法以及弹拨法与攘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以点法对上述穴位进行点按, 然后以按揉法、攘法以及拿捏法在患者的大腿股四头肌以及膝髌周围进行治疗, 一直到局部发热为止[5]。然后患者取仰卧位, 医师站立在患膝外侧, 以双拇指向内对双髌骨进行推挤, 在髌骨边缘的压痛点处对患者进行垂直按压, 将力量逐渐加重, 然后以单手掌根部在其髌骨下缘处进行反复多次按揉。医师对患者膝关节行摇法, 与膝关节相配合使其行屈伸及内旋与外旋动作, 然后以擦法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进行治疗。使患者取俯卧位, 医师以攘法对患者大腿后侧、小腿一侧以及腘窝进行治疗, 特别是腘窝委中穴, 治疗5 min/次, 1次/d, 共连续治疗4周时间[6]。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 临床治疗效果:在完成治疗之后, 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 其疼痛感全部消失, 对其进行1年时间随访, 未出现复发, 则表示为显效;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疼痛有一定程度减轻, 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则表示为有效;在治疗之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善, 甚至出现恶化, 则表示为无效[7]。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2) 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主要包括膝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三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法进行治疗。±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 (28/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 两组的膝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

3 讨论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 其主要是因为创伤、超重以及蜕变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继发性骨质增生, 该疾病的病情发展虽然比较缓慢, 但病情一旦积累严重将会造成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并且会有剧烈疼痛产生, 很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对于该疾病, 利用关节镜探查冲洗修补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不但能够使患者的正常解剖结构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而且可以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患病之前的力学承受水平。但是以该方法进行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加之要对患者进行手术, 在治疗过程中会对其造成较大痛苦。而利用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较理想效果[8]。

在中医理论中, 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筋痹”以及“痹证”范围。对于老年人而言, 其骨质失去滋养, 气血失调, 或者是由于外伤与慢性劳损, 风、寒、湿等一些邪气侵袭, 经络闭阻, 对气血运行产生影响, 导致关节软骨变性、增生以及粗糙, 在活动时对关节面产生摩擦, 引起肢体、筋骨以及关节与肌肉等处有疼痛、酸楚麻木等现象出现, 或者出现关节屈伸不利、僵硬以及变形、肿大等症状。该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膝关节软骨变性、形成骨刺以及关节面软骨面反应性增生[9]。

针灸治疗能够疏通经络以及调理气血, 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消炎止痛、退肿以及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将患处的血流量以及血流速度改变, 从而带走一些致病性因子, 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温针灸能够温经止痛与散寒通路, 将冷病现象消除。在本次研究中, 选择膝阳关与足三里而健脾胃、化湿、促进气血生化, 再与血海相配合而使气血调和;膝眼为经外奇穴, 能够直达疾病部位而使关节气血疏通, 将关节疼痛减轻;阳陵泉与筋会穴能够壮筋骨, 并能够舒筋通络止痛, 阳陵泉及透阴陵泉能够使阴阳平衡得到调节。上述各个穴位配合使用, 具有强筋健骨、舒筋通络以及气血调和的作用, 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推拿治疗可将肌肉痉挛解除, 将疼痛减轻, 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得以松懈, 并且能够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10]。

另外,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 要对其做好指导, 使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主要是使患者行不负重锻炼, 通过使患者行关节活动锻炼, 逐渐增强其肌肉力量, 保持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并使其得以逐渐改善, 使关节平衡力逐渐稳定, 同时要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使患者掌握正确方法进行预防, 配合良好功能锻炼, 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11]。

从本文研究结果中可知,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 (28/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 两组的膝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以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 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可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冲洗修补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法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 (28/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 两组的膝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 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可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退行性膝关节炎手术治疗好不好? 篇5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休息受累关节减少压力和剪力,使滑膜炎症消失。大多用于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剧烈和退变加重的情况。在个别关节的急性发作过程,最好把患病关节放在床上休息,以便关节囊和韧带松弛,从而减少关节面的压迫。

2.关节运动为了防止关节囊挛缩,每天关节进行全运动范围的运动几次。大多数剧烈的运动将导致关节面明显受压的可能,必须避免。

3.可采用采累关节对侧使用手杖减少重力来减少持重关节的垂直负荷。骨性关节炎进行期或双侧关节患病则需双侧手杖、架拐或人扶,应教给病人正确的步态。

4.急性炎症期,尤其对持重关节使用牵引,以防止关节面粘连和关节囊挛缩,一直用到急性炎症消退。

5.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主、被动运动)之后湿热疗法。避免强力恢复已丧失的关节运动。对痛性结节使用普通热水或腊疗法是有帮助的。尽管要减少关节应力,但是对于提高肌力来说,主动运动(等长运动)比被动运动更好。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6

【关键词】 关节退行性改变 临床 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one joint degeneration of oral drugs,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drugs and unit four quadriceps exercise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Method: select 2012 January to 2014 April during the degenerative bone and j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110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oral drugs,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drugs and the stock four myo exercise given 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 in all patient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110 cases got better, 594 cases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890 cas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ly 36 patients no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6.36%.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severity of the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has strong operability, and simple treatment, specifications etc.,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中圖分类号】 R6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10-01

骨退行性改变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不均或过度载负而造成软骨磨伤而导致。骨关节退行性改变主要损害的部位在于软骨,关节软骨软化、脱落、裂碎及变性[1]。本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门诊治疗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1100例,给予口服药物、膝关节内药物注射、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门诊就医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患者1100例,女性患者532例,男性患者56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84 岁,平均年龄52岁。出现单纯外周痛者386例,中央痛者646例,外周加中央痛者253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X光片检查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①在口服药物方面,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一天三次,一次0.25-0.5。②在注射药物方面,患者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一周一次,每次每个膝关节注射20-25mg。③在关节锻炼方面。要进行在股四头肌功能恢复锻炼,并伴随患者终生。练习时可以在足背置2-5kg沙袋进行负重锻炼,锻炼时需定时定量。同时嘱咐患者选择钙剂、维生素等间断服用,要注意劳逸结合。

2 结果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有110例病情好转,占比10%,有594例治疗有效果,占比54.82%,有890例治疗有显著效果,占比78.54%,仅36例患者治疗完全没有效果,占比为3.64%。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36%

3 讨论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发病过程较慢,无明显的症状。在患者发病前期,主要表现在关节长时间隐隐作痛,并且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联,气温高时疼痛减轻,当气温降低时疼痛会加重。患者疼通主要出现在晨起活动、行走时间过长,超强度的运动或长时间坐起立开始走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内积水,局部有按压时疼痛加重及肿胀现象,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关节红肿、畸形的情况。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会对人们的健康及生活带来不便及危害,因此应加强防治措施,避免该病的发生,包括减少超负荷的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关节损伤及时冶疗、控制体重以及合理饮食等。通过科学营养的饮食方法提升肌体的吸收功能。饮食应做到合理搭配,饮食时注意不要偏食及暴饮暴食,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该研究采用口服药物、膝关节内药物注射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对患者施以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36%。

综上所述,骨关节退行性改变会累及许多关节,多数患者因关节酸痛、僵硬或急性单关节疼痛来院就诊。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降低关节疼痛、僵硬为目的,预防关节畸形,使关节稳定性逐步得到改善。因此,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具有很强的可操性,且治疗简便、规范,预后治疗效果较好,适用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及中、轻度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

参考文献

[1]李强,王跃华,田振华,张治国,王军.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13,32:44-45.

退行性关节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我院骨科门诊或病房患者, 男32例, 女38例, 年龄40~75岁, 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病程5年, 其中单膝患者50名, 双膝患者20例。均有明显的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关节僵硬等症状, 慢性起病, 无明显关节外伤史。疼痛于劳累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 部分患者伴有关节腔积液。浮髂试验阳性30例, 髌骨研磨试验阳性者22例, X线站立位摄片示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者35例, 边缘骨质增生、髁间嵴变尖者42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 制定的标准[1]。膝关节OA有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 初起多见膝关节隐隐作痛, 屈伸不利, 轻微活动后稍缓解, 气候变化则加重, 膝X线片提示有骨赘, 并伴有下列任何1条者。 (1) 年龄>38岁; (2) 受累膝僵硬<30min; (3) 有骨摩擦音。即可诊断为膝退行性关节炎。

1.3 治疗方法

1.3.1 关节腔注射药物

用玻璃酸钠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商品名施沛特, 剂量2ml) , 膝关节常规消毒后选择髌上内外侧或髌下内外侧穿刺点进入关节腔注入玻璃钠2ml (若有关节积液, 先抽出积液后再注射药物) 。首次就诊患者疼痛较剧者, 先行1%利多卡因1ml与曲安奈德1ml关节腔注射后再注入玻璃酸钠。拨出针后, 针眼输液贴外贴, 缓慢活动膝关节几次即可。玻璃酸钠每周1次, 3~5次一个疗程。

1.3.2 中药外洗

我院自制中药洗剂 (其主要方药红花、杜仲、川牛膝、制二乌、伸筋草、玄胡、丹皮、制乳没、羌独活、制附片、桂枝、桑枝) , 在每次注射玻璃酸钠第二天开始至下一次注射前一天, 用药液热敷, 膝关节处, 1~2次/d, 每次热敷时间半小时。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 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 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工作和劳动能力有所恢复;无效:与治疗前相比, 各方面均无进步。

2.2 治疗结果

本组70例中治疗1个疗程后, 临床治愈46例, 显效16例, 有效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4%。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 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 筋骨失养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而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气血凝滞是引发本病的外在因素。因此, 我们选用的中药方中丹皮、制附片、桂枝、桑枝温筋止痛, 祛风通络;红花、制乳没、川牛膝化瘀消肿止痛;玄胡、制二乌理气止痛助血行。诸药共有温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洗剂, 热敷患处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 减少炎性渗出, 加快病理代谢产物的排泄, 从而缓解并消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

玻璃酸钠广泛分布于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 其功能有参与细胞外液中电解质及水分调节, 润滑关节, 预防感染, 对关节的保护、营养及功能发挥均起重要作用。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玻璃酸钠发生降解, 含量明显下降, 从而失去了对关节软骨的保护及润滑作用, 造成关节软骨退变加剧, 进而造成软骨腐蚀破坏, 产生疼痛及活动障碍。运动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 外源性玻璃酸钠能促进内源性玻璃酸钠的合成, 形成正反馈作用, 进一步保护关节软骨。关节腔内补充外源性玻璃酸钠, 不仅可以预防病变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对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软骨也具有修复和改善作用。外源性玻璃酸钠可以提高关节滑液中玻璃酸钠的含量, 恢复和稳定关节内环境, 增强关节液的黏稠性和润滑作用, 使软骨破坏和软骨缺损处重新形成自然屏障, 抑制炎症反应和软骨基质的破坏、流失, 促进软骨愈合和再生。

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中, 中药洗剂外用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要注意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 同时中药外洗时, 需在穿刺后24h后再进行, 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此方法可以改善患者活动范围, 消除症状, 延缓病变发展,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Hochberg MC, Altman RD, Brandt KD,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PartⅡ.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merican College ofRheumatology[J].Arthritis Rheum, 1995, 38 (11) :1541-1546.

中医偏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研究 篇8

1 病因病机

退行性膝关节炎隶属祖国医学“痹证”、“骨痹”、“鹤膝风”的范畴。中医对KOA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谓:“膝者, 筋之府, 屈伸不能, 行将偻俯, 筋将惫矣”;《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从现有文献中分析, 后世医家对此病病机论述较多, 如林佩琴在《类证治裁·痹证》中指出:“痹证, 良由营卫先虚, 理不密, 风寒湿乘虚内袭, 正气为邪所阻, 不能宣行, 因而留滞, 气血凝涩久而成痹”;《张氏医通》中说:“膝为筋之府, 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 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由此可见, KOA的病机是以肝肾亏虚为本, 风寒湿邪夹杂为患。此外,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经脉痹阻, 均可导致气血不畅而引起膝关节肿胀疼痛, 功能失常。如《灵枢·本藏》日:“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 营复阴阳, 筋骨强劲, 关节清利矣”。然而瘀血久而不化, 久而不行, 留于脉中又可导致水湿为患, 如《血证论·瘀血》中说:“血积既久, 亦能化为痰水”。综上所述, KOA的发病是以肝肾亏虚为本, 风寒湿邪夹杂为患, 还存在血瘀、痰湿等几个重要环节[3]。

2 治疗KOA的偏方及其机理

2.1 消刺利水汤

组成:鸡内金3g (研粉) 怀牛膝15g薏苡仁15g

用法:怀牛膝、苡仁煎汁送服鸡内金粉, 早晚各一次

机理:鸡内金又名鸡肫皮、鸡黄皮, 是家鸡消化研磨食物的砂囊内壁, 味甘性平, 无毒, 能健脾开胃。《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鸡内金, 鸡之脾胃也, 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 其善化瘀积……为消化瘀积之要药, 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 脾胃健壮, 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 不但能消脾胃之积, 无论脏腑何处有积, 鸡内金皆能消之”;《要药分剂》中也指出:鸡肫皮入肝而除肝热, 入脾而消脾积”。牛膝味苦甘酸平, 具有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筋骨, 引气血下行的功效, 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牛膝, 原为补益之品, 而善引气血下注, 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 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 或膝疼不能屈伸, 或腿痿不能任地。”薏苡仁味甘淡, 性凉, 具有健脾渗湿、利水除痹的功效。《本草正》中谓:“薏苡仁, 性微降而渗, 故能去湿利水, 以其志湿, 故能利关节, 除脚气, 治痿弱拘挛湿痹, 消水肿疼痛。”KOA急性期以滑膜充血水肿为主要特征, 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 浮髌试验阳性。中医认为此期多为脾虚湿困、水瘀互结所致, 故针对于脾虚的病机特点, 鸡内金能起到健运脾胃的作用, 达到脾健而湿去的目的。然而, 临床单投以健脾利湿之剂往往收效甚微。古代医家认为, 此乃“血水相关”故也, 如《血证论·经血》中云:“凡调血, 先须调水, 或调气中之水以滋血, 或调血中之气而利水。”由此可见, 活血促进利水, 利水益于活血[4]。鸡内金具有活血消瘀的功效, 故其能发挥活血利水双重功效。此外, 鸡内金是家鸡消化研磨食物的砂囊内壁, 善消沙石, 根据中医取类比象的思想, 其也应该善消骨刺。牛膝、薏苡仁助鸡内金发挥利水消肿的作用, 还能因药物下行至膝部, 故用于此病的治疗, 恰到好处, 收效甚捷。

2.2 黑豆猪肾汤

组成:黑豆50g、胡桃肉30g、猪肾一对。

用法:将猪肾洗净剖开, 剔去筋膜, 切块, 与黑豆、胡桃肉一同入锅, 加水炖熟, 用盐调味, 吃肉喝汤。每日1剂, 2次分服。

机理:黑豆性平味甘, 归脾肾经, 具有补肾益阴、消肿下气、祛风除痹的作用, 用于水肿胀满、风痹痉挛。胡桃肉性味甘温, 善于补肾生髓, 常用治肾虚腰脚疼痛。根据中医以形补形的观点, 黑豆呈椭圆形, 一面微凹, 神似肾脏之外形, 且其色黑, 专入于肾, 故其补肾效佳。中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 有主骨生髓之功能, 筋骨的生长、发育、衰弱等均与肾精的盛衰相关, KOA多见于中老年人, 这也恰好说明了其与肾精的盛衰关系密切[5]。上述三味共同发挥补肾壮筋的作用, 用于KOA缓解期的辅助治疗, 收效甚佳。

3 结语

中医偏方治疗KOA方法较多, 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状况调节而起作用, 药性温和, 毒副作用小, 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 偏方大多源于古医书或口口相传, 其真假与否很难分辨, 切不可认为偏方就是“灵丹妙药”而妄加使用, 临床应针对病情辨证施治, 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吕厚山.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 2001, 15 (5) :229-233.

[2]陈百成.骨关节炎研究的新理念[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2, 27 (1) :21-22.

[3]郭建刚, 李洛宜.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基础和施治原则[J].新中医, 2003, 35 (4) :3-5.

[4]王正, 王峰, 张建华, 等.活血利水法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证应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0 (4) :35-36.

退行性关节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全部来自本院推拿科门诊和病房, 其中男6例, 女41例;患者年龄最大72岁, 最小40岁, 平均 (53.23±8.58) 岁;病程平均 (2.03±0.65) 个月;单侧膝关节15例, 双侧32例 (总计患病膝关节79例) 。

1.2 诊断标准

参照95年美国风湿协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1) 必须有膝关节痛、骨赘两项: (2) 至少有下列6项中的3项:①年龄>40岁;②晨僵<30 min;③骨擦音;④触痛;⑤骨性膨大;⑥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

1.3 临床增加理化检查

①X线检查:可见股、胫骨内外髁增生, 胫骨髁间突变尖, 胫股关节面模糊, 髌股关节面变窄, 髌骨边缘骨质增生, 髌韧带钙化;②血、尿常规检查, 血沉检查, 抗链球菌“O”及类风湿因子检查未见异常;关节液为非炎性。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 活血化瘀, 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

1.4.2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 先以滚法施术于大腿股四头肌, 重点在髌骨上部, 约2 min;以按揉与弹拨法交替作用在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 重点在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等穴周围进行治疗, 并提拿髌骨, 约3 min;②患者俯卧位, 以滚法施术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后侧, 并提拿委中、承山穴, 约2 min;③患者仰卧位, 屈髋屈膝, 术者一手扶按患侧髌骨, 一手握持小腿远端, 作屈膝摇法, 配合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3~5次, 约2 min;④屈膝拔伸旋转法 (以右膝关节为例) :膝关节呈外翻倾向 (“O”型腿) 者, 医者面向患者, 立于右侧, 以左手虎口固定患者右踝, 右手从关节内侧穿入, 拿捏住患关节腘窝下方, 沿股骨纵轴方向拔伸, 并使膝关节内旋, 随即放松。重复拔伸、内旋操作3次, 约1 min。

2 结果

47例患者平均治疗3~5个疗程 (5次1个疗程) 。根据患病关节分别进行疗效统计 (79例) :其中临床治愈8例, 好转64例, 总有效率91.14%, 未愈7例。下肢机械轴线量化值 (79例) :治疗前 (59.23±5.81) %, 治疗后 (57.79±5.16) %, 治疗前后两者数据上有变化, 但经统计处理无差异 (P>0.05) 。JOA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断评分标准中涉及步行功能评价, 病例中双膝关节同时患病的比例较高 (68.09%) , 因此不能依据患病关节数来测算, 只能按照总的47例患者数进行评估:治疗前积分值 (58.62±3.27) , 治疗后积分值 (85.84±1.93) , 治疗前后比较两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1) 。

3 讨论

一般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是从软骨面开始的, 主要原因是关节软骨磨损和关节代谢失调。[2]正常情况下, 关节软骨板的存在为关节活动提供了一个抗磨擦、低阻力的软骨面, 使关节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应力和剪切力, 而活动自如。由于各种损伤因素, 纤维蛋白物质沉积覆盖关节软骨, 影响关节软骨代谢, 导致软骨变性, 其中胶原纤维暴露, 形成绒毛状的纤丝, 甚至体积缩小, 使软骨面粗糙, 失去光泽变软, 继之出现裂隙, 软骨面软化破裂, 脱落而消失, 裸露的骨面在反复应力的冲击下出现反应性骨质增生及骨赘, 在肌腱、关节囊和韧带附着处出现增殖, 钙化现象。以上改变均可影响关节的正常营养和功能, 导致骨性退变发生。

推拿手法治疗能舒筋活络, 降低关节内压, 有调节和改善局部微循环的特点, 并且能缓解肌痉挛, 减轻对神经的刺激, 减轻异常应力集中对关节及其软骨的破坏。[3]恢复局部解剖关系和力学平衡。特别是在临床疗效、JOA评分等几项评价指标, 均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何更深刻全面地了解下肢机械轴线的组成、影响因素、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相互关系, 以及在临床治疗中如何通过多关节综合调整, 来影响下肢机械轴线, 更好地治疗本病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目的观察以屈膝拔伸旋转法为主手法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收集患者47例, 以屈膝拔伸旋转法为主手法治疗, 平均治疗35个疗程 (5次1个疗程) 。结果治疗有效率>90%, 下肢机械轴线测量值在治疗前后有变化。结论临床疗效肯定。特别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 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推拿

参考文献

[1]陈百成, 张静.骨关节炎.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8.

[2]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02.

退行性关节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33例, 女性患者56例;年龄 (75.2±10.3) 岁。入选标准:年龄≥60岁, 符合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经内科治疗后无显著改善, 有意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肺疾病患者;患者知情同意。按年龄进行分组, 低龄组>60且≤70岁, 共50人, 其中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30例, 年龄 (67.8±9.5) 岁;中龄组患者年龄>70且≤75岁, 共28人, 其中男性患者8例, 女性患者20例, 年龄 (73.2±11.5) 岁;高龄组患者>75且≤80岁, 共11人, 其中男性患者5例, 女性患者6例, 年龄 (78.1±8.9) 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在WOMAC骨关节炎指数 (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 、简短精神状态的检查评分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ore, m MMSE) 、患者生存质量信度评分 (short form-12, SF-12) 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评分上3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术前都进行了药物治疗。

1.2 手术方法

手术由同一组骨科医生进行, 假肢为美国生产的稳定型假体。手术前实施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在胫骨和股骨之间以关节面损伤最低点为参照点进行胫骨平台骨的破损修复并植入假肢同时进行软组织的平衡。

1.3 观察指标

(1) 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WDMAC) :主要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的僵硬程度以及功能情况; (2) 患者的简短精神状态的检查评分 (m MMSE) ; (3) 患者生存质量信度评分 (SF-12) 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 (ADL) , 术后观察疗效和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术后低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 中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 高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则为18.1%, 3组之间相比,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中、术后3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

2.2 预后

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 各组患者的WOMAC评分与术前相比, 低龄组减少22分, 中龄组减少43分, 高龄组减少12分, 3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患者中中龄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最好, 而高龄组患者的改善最不明显, 同时, SF-12评分和ADL评分也表现为高龄组患者改善不明显, 中龄组效果最好。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征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其病情虽发展缓慢,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 最终会导致关节损坏, 使关节发生功能障碍[2,3]。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它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 满足治疗膝关节炎的基本原则[4,5]。

通过对术前和术后各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严重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老年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其膝关节功能, 同时,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身上差异也不显著。但就术后恢复程度而言, 70~75岁患者术后改善最为明显, 其次为60~69岁患者, 最后为76~80岁患者;可能的原因在于70~75岁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障碍较重。因此对高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与相对年轻的患者比较, 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但对于75岁以上患者而言, 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加以及骨质疏松的逐渐加重, 术后有很高的几率出现疼痛,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 70~75岁的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 是进行手术治疗的适合时机。

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内科治疗无效, 疼痛明显的老年晚期骨关节炎患者89例, 根据年龄分为3组, 低龄组50例:年龄>60且≤70岁;中龄组28例:年龄>70且≤75岁;高龄组11例:年龄为>75且≤80岁。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功能和症状评价。结果:术后低龄组患者的WOMAC评分平均减少了22分, 中龄组减少了43分, 高龄组减少了12分, 术后中龄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最大, 高龄组患者的改善最差。同时, SF-12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atl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评分也验证了此结果。结论:7075岁的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 是手术的适合时机。

关键词: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任红杰, 樊新军.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8) :1361-1362.

[2]隆晓涛.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24) :2522-2525.

[3]Bannuru RR, Schmid CH, Kent DM, et 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Ann Intern Med, 2015, 162 (1) :46-54.

[4]黎国权, 覃海宁.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2) :5543-554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城镇居民 下一篇:为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