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知识经典总结(精选11篇)
篇1:钢筋知识经典总结
钢筋混凝土知识点总结
1、C40:其中的40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40N/mm2
某批混凝土经抽样,强度等级达到C40,意味着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40N/mm2的保证率为95%。
2、以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k)标准值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依据 规定确定fcu,k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混凝土的棱柱体比立方体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抗压能力。 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强度越高
棱柱体试件的抗压以都比立方体的强度值小,并且棱柱体试件高宽比越大,强度越小。 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3 、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是按公式 0.8*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决定的
4 、徐变的性质:
(1) 徐变是在受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承受时间增加的现象 (2) 线性徐变是混凝土的徐变值承受应力呈线性增长的现象 (3) 徐变是预应力构件的变形增加,从而增加预应力损失
(4) 采用良好的水泥和施工工艺可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值,但不能消除徐变
5 、我国现行的混凝土规范选用的是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进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
7 、当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混凝土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受拉区边缘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
8 、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刚屈服后,则该梁承载力略有增加,待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9 、在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中控制截面尺寸不小于一定的值是为了防止斜压破坏的发生。 受弯构件斜截面随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剪压破坏破坏形态建立的
10 、《混凝土规范》对于剪扭构件所采用的计算模式是“混凝土承载力考虑相关关系,钢筋承载力也考虑相关关系”
11、提高受弯构件截面刚度最有效措施是增加截面高度 防止梁发生斜压破坏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截面尺寸
12、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确定方法为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13 、作为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阶段为第Ⅱ阶段 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是 第Ⅱa状态
14 、改善混凝土结构延性的方法是:在受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 15 热养护引起的损失 是先张法所具有,而后张法没有的
16 、、减少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是采用直径较细的钢筋
17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条件下,构件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 、
18 、五跨连续梁,为使边支卒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 1、3、5 跨
19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 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塑性铰的形成
20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21 、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的式子是(R=S)
(R〉S时,结构处于可靠状态,R=S时,结构达到极限状态,R
22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定义的裂缝开展宽度是指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2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值spell为(公式)
24 以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均提高很多。
25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是冷拉钢筋
26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是考虑了 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
27 受弯构件正截面随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x>ξbh0
28 对于无腹筋梁,当1<λ<3时,常发生剪压破坏 当 λ<1时,常发生斜压破坏 当 λ〉3时,常发生斜拉破坏
29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
30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为0.6<ζ<1.7
31 受弯构件截面弯曲刚度:
截面弯曲刚度随着荷载增大而减小 截面弯曲刚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截面弯曲刚度随着变形的增加而减小。
3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对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的构件,特别是大跨度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33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可采用以等面积细钢筋代替粗钢筋的方法来解决。
34 规范规定预应力钢筋和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宜超过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且不应小于0.4fptk,,
篇2:钢筋知识经典总结
1、设置插入点
2、Shift+左键(输入角度)顺时针方向输的为:负值 逆时针方向输的为:正值
3、修剪轴线
4、尺寸标注(角度标注、删除标注)
二、柱
1、节点核心区(在其他属性—节点区箍筋输入、上下加密范围)
2、基础层的箍筋包含在首层里面
3、柱插筋(1、修改计算设置第15、16条
2、修改构件属性锚固搭接)
4、理工大工程案例
Ceil(867/100)+1+Ceil(1684/100)+1+Ceil(800/100)+Ceil(2599/200)-1 3{基础层层高}+3.6{首层层高}-0.6{承台高度}-0.8{梁高}=5.2{净高} 5.2/6=0.867 5.2/3=1.734-0.05{50的起步}=1.684 5.2-0.867-1.734=2.599{非加密区长度}
三、剪力墙
1、内外侧不一样的情况
案例:输入方式:C10@150+C12@200 注意:外侧输在前,内侧输在后,中间用加号连接(顺时针画图)
2、钢筋隔一布一的情况
案例:输入方式:C12/C10@150 注意:在计算设置(剪力墙最后一项)
3、剪力墙垂直加强筋与水平加强筋的处理 注意:在剪力墙其他属性---其他钢筋中输入
4、暗柱调整柱端头方向:
1)调整柱端头
2)F3:左右翻转
3)Shift+F3:上下翻转
4)定义异性暗柱(水平方向从左往右、垂直方向从下往上---不同间距中间用逗号隔开,相同间距可以乘与个数)
5)自适应布置柱、按墙绘制柱
四、梁
1、梁的架立筋: 在上部通长筋位置输入---2B25+(2B14)---看状态栏提示
2、梁的侧面钢筋:G/N
3、不伸入之座的钢筋
例如:9c16 3(-3)/6(-3)
4、加腋梁:Y500*300在梁的平法表格后面输入
注意:三维不显示,编辑钢筋里已经计算
5、悬挑梁
1、KL1(3A)300*500
2、悬挑钢筋代号:在计算设置—节点设置中选择
3、梁的变截面
例如:300*500/200
悬挑端:下方与左方为:0跨
上方与右方为:末跨
4、各种梁的区别以及在软件中如何定义
基础连梁与地框梁等在梁类别中修改
5、到了顶层需要修改:
1、屋面框架梁
2、连梁
3、自动判断边角柱
五、板
1、复杂坡屋面
A、先定义现浇板用直线画图,可以采用分割、合并等功能
B、对于图纸上没有给出的距离,需要自己去算,例如:x/2.7=0.48/0.56
x=2.314
2、布置钢筋
A、先设置坡屋面板再布置钢筋与先布置钢筋再设置坡屋面结果是一样的
B、对于同名称的板,钢筋一样的,可以使用应用同名称板
C、负筋的画法
六、基础
1、承台基础
承台每边加强筋在属性中输入:7C16@110
如果每边的钢筋信息不一样在软件里面如何理?
在绘图界面---切换到单元就可以进行调整
2、双柱独立基础
直接定义单元修改钢筋信息
如果就一个单元有上下两排钢筋---看状态栏,用“”隔开,前面的表示底部的,后面的表示顶部的
3、集水坑
A、对照图纸输入相应的参数值
B、有特殊的钢筋要特殊处理,例如案例中的修改尺寸
C、改变集水坑插入点:F4
七、单构件处理
篇3:钢筋知识经典总结
一、工程概况
在反应堆厂房堆坑墙、主泵梁、存储器基础等重要位置配置了DYWIDAG钢筋, 与DYWIDAG钢筋配套的有承压板、机械接头、锁紧螺母等附件。各部位DYWIDAG组件数量如下表:
注:存储器基础为两个, 主泵梁为三个, 表中为单个构件的用量。
二、DYWIDAG钢筋组件
1. DYWIDAG钢筋。
DYWIDAG钢筋为精制热轧带肋钢筋, 产地为德国, 同国内螺纹钢表观区别在于其没有纵肋。由于其含碳量在0.74%左右, 可焊性差, 禁止对其施焊或一切形式的热冲击。同国内预应力钢筋相比其存在以下特点: (1) 延伸率大, 筒身预应力钢绞线延伸率保证值为3.5%, 仍小于DYWIDAG钢筋的4.0%; (2) 其螺纹间距较大, 导致与螺母的偶合间隙较大, 张拉后预应力损失较大, 可焊性差; (3) 松弛较大, 介于一类和二类松弛之间。
2. 承压板。
承压板尺寸为180*180*45, 机器热轧而成, 产地香港, 材质Q235B。特点是其为锥形垫板, 预压力可以向斜向45°传递, 螺母通过其可以与钢筋中心对直, 保证受力在同一直线上。
3. 锁紧螺母。
锁紧螺母有两种型号2001、2003, 其尺寸分别为60*90mm、60*35mm, 机器轧制而成, 产地香港, 用于锚固螺母端部, 防止松动。
三、钢筋安装
内部结构堆坑中的钢筋密集, 埋件众多,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保证DYWIDAG钢筋的安装位置是必须面临和克服的技术问题。
1. 水平DYWIDAG钢筋。
水平DYWIDAG钢筋一端安装预埋钢板上, 钢板与机械接头焊接, 钢板就位后将钢筋拧在机械接头上, 然后安装反向螺母, 反向螺母的拧紧力矩要求达到1500N·m, 确保钢筋与预埋钢板的良好连接, 增强钢板的锚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RS施工时, 在堆坑施工混凝土浇筑至7.5m标高后再行安装水平DYWIDAG钢筋, 出现了DYWIDAG钢筋与竖向钢筋位置冲突的问题, 但由于竖向钢筋已经埋入混凝土中, 无法在很短的长度内进行调整, 现场采用了通过变更的方式将水平DYWIDAG钢筋的位置做了调整, 给进度带来不小压力。2RS在4.65m-7.5m钢筋绑扎时我们就安装了水平DYWIDAG钢筋钢筋组件, 遇到位置冲突时, 及时调整了竖向钢筋位置, 确保了DYWIDAG钢筋位置。
2. 竖向DYWIDAG钢筋。
在4.65m板浇筑前, 为避免竖向插筋与DYWIDAG钢筋位置冲突, 我们提前将DYWIDAG钢筋细部线标识在模板上, 确保了DYWIDAG钢筋根部位置准确。另外, 在DYWIDAG钢筋顶部安装了临时定位框架模板, 并确定模板位置, 保证了DYWIDAG钢筋顶部位置准确。通过上述措施, 保证了DYWIDAG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为后期的张拉效果提供了保障。竖向DYWIDAG钢筋预留800mm, 顶部的300mm必须用胶带纸保护起来, 剩下的500mm涂以防腐剂, 用两头密封的半刚性导管保护。
四、DYWIDAG钢筋张拉
1. 张拉前准备。
根据方案及工作程序的要求, 认真清理钢筋周围的混凝土, 将碎屑、油渍、疏松的混凝土清理干净, 并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34兆帕以上, 为保证钢筋与承压板垂直, 要在承压板下面的基层上用环氧树脂类砂浆 (或高强灌浆料) 找平。
2. 张拉顺序。
根据单根对称循环张拉原则将每根DYWIDAG钢筋进行标识, 1RS张拉顺序如下:
3. 张拉。
前面已经说到, DYWIDAG钢筋组件系统本身应力损失及其应力松弛较大。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可以较好地消除应力损失。第一, 引用GB20204中相关条文, 现场采用张拉至1.05倍张拉力控制。第二, 采取分级张拉的方式, 尽量拉长每次张拉间歇。另外, 还要采取应力、应变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其张拉质量, 根据公式Δl=FL/EA (Δl为伸长量, F为拉力, L为张拉段长度, E为弹性模量, A为公称面积) 可以分别计算出堆坑、存储器基础中DYWIDAG钢筋理论伸长量分别为0.72mm、2.29mm。现场应用合适的机具量出钢筋伸长量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如伸长量在理论伸长量的95%-105%之间, 则说明张拉符合要求, 如应力损失较大不满足要求需要再次补张拉至理论长度。
五、心得体会
第一, 由于设计原因, 导致在张拉堆坑DYWDIAG钢筋时, 千斤顶与部分风管位置冲突, 只有在切除风管后才能张拉, 张拉后将风管补焊恢复, 在以后施工过程中可以提前提出CR单请求设计解决。第二, 内部结构堆坑墙钢筋、埋件众多, 要保证DYWDIAG钢筋的位置准确, 就要从技术角度合理安排各工序施工顺序。通过经验反馈和集体评审, 在2#岛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 整个DYWDIAG钢筋施工过程中, 避免施焊, 避免用气割切除钢筋, 张拉完毕后需用专用切割机进行切除。第四, 张拉前应对DYWDIAG钢筋系统组件有一定的认识, 分析其预应力损失较大的原因, 从而确定张拉方案, 确保张拉质量。
在反应堆厂房内部, 承受巨大动荷载部位配置了相当数量的DYWDIAG钢筋, 保证其安装位置及张拉质量,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优良的力学性能,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对DYWDIAG钢筋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阐述, 并运用技术手段解决了DYWDIAG钢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使得DYWIDAG钢筋各个环节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摘要:本文结合技术规格书及规范要求分析了反应堆厂房DYWIDAG的绑扎固定方式及后期预应力张拉方式, 并提出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保证其位置准确并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反应堆厂房,DYWIDAG钢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0426JT0110.预应力钢筋.
[2]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薛伟辰.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 2012.
篇4:一些经典但惊人的知识
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
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
6.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7.北极熊是左撇子。
8.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袋。
9.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0.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11.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2.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3.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9下。
14.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0.4吋。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容易遭到压迫。
15.我们喝到肚子里头的水已经有3亿岁。
16.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这是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一种东西)。
17.只有30%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18.英文是所有语言中所含单字最多的,有接近一百万个,德语的词汇少于18万字,而法语更糟,只有不到万字。
19.一尾成年黄鳝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20.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呎的面积。
21.根据一项1845年由英国通过的法律,自杀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最重可以处以吊死的极刑。
22.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23.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
24.最常用牙签的是美国人。
25.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的。
26.有27%的美国男性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活地狱。
27.一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动1万-1.5万次。
28.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29.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1年。
篇5:诵经典、学经典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为了更扎实地推动“诵经典,学经典”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我校学生中早日形成“弘扬经典文化,争做文明少年”的良好风气。我校将于5月2日丽行了三至六年级“诵经典,学经典”知识竞赛。
各班班主任认真负责,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和解读“三字经”“道德经”知识内容。最后成绩揭晓为:
一等奖获得者:李宏博
侯雅欣
二等奖获得者:李爱阳
周子怡
王
楠
昝云乐 三等奖获得者:李佳雨
赵傲雪
吴孟春
慈天成 张艳萍
于再雪 优秀班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优秀班主任:
杨
丼
陈桂荣
篇6:声现象知识点总结--最全-经典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大钟余音绕梁是因为钟仍在振动。
2.声音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为介质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最好。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
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一般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叫做回声。教室里说话有回声,但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5.雪疏松多孔会吸收声音,所以下雪天很安静。礼堂和音乐厅墙壁凸凹不平,事增强声音的吸收,减弱声音的反射。6.声音又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尖细和粗闷。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256HZ表示发声体一秒钟振动256次。响度是声音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
7.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一般的发声体较小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发声体较大时发出声音音调低。女生的声带细小,音调高,男生的声带宽大,音调低。敲编钟时,大编钟音调低,小编钟音调高。.0分贝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0分贝以下还有声音只是人听不到。减弱噪声的三途径:在声源出减弱——消声器,禁止鸣笛;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市区种树,铁道两旁的隔音板;在人耳处减弱,戴隔音耳罩。
9.声能够传递信息,比如;声呐回声定位(超声波)。B超造像。超声波探伤;声能够传播能量,比如;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武器。
10.天坛声学奇迹是利用生音的反射造成的。打击乐器是被打击物体振动发声,弦乐器是弦丝振动发声,管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11.听其声而知其人是利用音色辨别的。
12.真空罩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用到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类似的实验有,在一个大的注射器中放置发声体,把活塞拔出的过程,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会变小。
13.在雪山上不能大声呼喊,会引起雪崩,说明声能传递能量。14小提琴演奏时,要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音调。15.听诊器可以减弱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16.声控灯说明声能传播能量。
17.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15度时340m/s。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声速小于光速(3×10*8m/s)
18.气球爆炸发声是气体振动产生,冬天风吹电线发出呜呜声是电线振动产生的。暖瓶里接水,水快捷满时空气变短发声音调变
高,声
音
变
尖。
篇7:钢筋知识经典总结
位置与坐标
知识点一
确定位置
1.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2个数据。
2.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
(1)行列定位法:在这种方法中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利用行号和列号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在此方法中,要牢记某点的位置需要两个互相独立的数据,两者缺一不可。
(2)方位角距离定位法:方位角和距离。
(3)经纬定位法:它也需要两个数据:经度和纬度。
(4)区域定位法:只描述某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如“解放路22号”。
知识点二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且具有公共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____
或______,向__
为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向____为正方向;两条数轴交点叫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2.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x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a叫P的___
_坐标,y轴上的垂足对应的数b叫P的_______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的坐标。
若P的坐标为(a,b),则P到x轴距离为_______,到y轴距离为_______.
注意: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1)坐标轴把平面分隔成四个象限。根据点所在位置填表
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它们的坐标特征
①在x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②在y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3)P(a,b)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坐标特征
①点P(a,b)关于x轴对称点P1_____________;
②点
P(a,b)关于y轴对称点P2_____________;
③点P(a,b)关于原点对称点P3____________.
4.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______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_______坐标相同.
知识点三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1)若两个图形关于x轴对称.则对应各点横坐标________,纵坐标互为___________.
(2)若两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则对应各点纵坐标________,横坐标互为___________.
(3)将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n(n>0)个单位,则图形上各点横坐标____,纵坐标加上(或减去)n个单位.
(4)将一个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n(n>O)个单位,则图形上各点纵坐标____,横坐标加上(或减去)n个单位.
(5)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倍,则图形为原来横向伸长的a倍(a>1)或图形横向缩短为原来的a倍(0
(6)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倍,则图形为原来纵向伸长的a倍(a>1)或图形纵向缩短为原来的a倍(0
(7)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变为原来的a倍,则图形被放大,形状不变(a>1)。
题型一
坐标系的理解
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2.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的坐标是0
C
原点O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
D
原点O在坐标平面内
题型二
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1.点P在轴上对应的实数是,则点P的坐标是,若点Q在对应的实数是,则点Q的坐标是
.2.点P(a-1,2a-9)在x轴负半轴上,则P点坐标是.3.点P(m+2,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
.4.已知点A(m,-2),点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5.已知A(1,2),B(x,y),AB∥x轴,且B到y轴距离为2,则B的坐标是
.6.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A.大于0 B.小于0 C.相等 D.互为相反数
7.若点(a,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8.已知点P(x2-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9.过点A(2,-3)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B,则点B坐标为()
A.(0,2)
B.(2,0)C.(0,-3)D.(-3,0)
题型三
点符号特征
1.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如果<0,那么点P(x,y)在()
A.
第二象限
B.第四象限
C.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3.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象限.
5.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点的坐标是。
6.点
A在第二象限,它到
轴、轴的距离分别是、,则坐标是;
7.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象限;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在x轴上方,则点P在第象限.
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点P'(-a,-b+1)在第象限;
8.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9.点(,)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0.已知点P(,)在第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A.B.3≤≤5
C.或
D.≥5或≤3
(02包头市)
11.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题型四
求一些特殊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
1.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2.5,则点P的坐标为()
A.(2.5,0)
B.(-2.5,0)
C.(0,2.5)
D.(2.5,0)或(-2.5,0)
2.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 ;点B(-4,0)到y轴的距离为 ;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3.若点P(,)到轴的距离是,到轴的距离是,则这样的点P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2,0),B(2,3).A是直角顶点,斜边长为5,求顶点C的坐标
.5.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坐标是(0,),另两个顶点B、C都在x轴上,求B,C的坐标.6.对于边长为6的正△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_______象限.
8.如图,正方形ABCD以(0,0)为中心,边长为4,求各顶点的坐标.
9.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4,0),B(2,0).求:
(1)点C的坐标;
(2)△ABC的面积
10.如右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OB的顶点O和B的坐标分别是O(0,0),B(6,0),且∠OAB=90°,AO=AB,则顶点A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O
A
B
x
y
A.(3,3)
B.(-3,3)
C.(3,-3)
D.(-3,-3)
11.△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作出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的△A2B2C2;
(3)求S△ABC.1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2,5),C(9,8),D(12,0),求出这个四边形的面积.题型五
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1.已知A(-3,5),则该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y轴对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关于直线x=2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2.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则所得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关系()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了一个单位
3.若点A(m,-2),B(1,n)关于原点对称,则m=,n=
.4.已知点P的坐标是(,),且点P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则;
5.若
关于原点对称,则;
6.已知,则点(,)在;
7.直角坐标系中,将某一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________轴对称;将某一图形的各顶点的纵坐标都乘以,横坐标保持不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________轴对称.
8.若+(b+2)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
9.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此点一定在()
A.原点
B.两坐标轴第一、三象限夹角的平分线上
C.x轴上
D.两坐标轴第二、四象限夹角的平分线上
知识点六:利用直角坐标系描述实际点的位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找出对应点的坐标。
1.如图所示,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马”位于点(2,2),“炮”位于点
(-1,2),写出“兵”所在位置的坐标
.
2.用两个数字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是常用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如图,A点用(2,3)来表示,那么B点的位置为
.
知识点七:平移、旋转的坐标特点。
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2,-1)、B(1,-3)、C(4,-3.5).把三角形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三角形ABC,试写出三角形A1B1C1三个顶点的坐标.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0)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
图3
3.矩形ABCD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若矩形的边长AB为1,AD为2,则点A,B,C,D的坐标依次为________;把矩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矩形,的坐标为________.
4.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3)的对应点C(2,5),则B(-3,-2)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减去3,连结所得三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由三角形ABC()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
7.如图,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A(2,4),B(4,0),且P为AB的中点,若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与点P对应的点为Q,则点Q的坐标为
()
O
x
y
A
B
P
A.(3,2)
B.(6,2)
C.(6,4)
篇8:经典的钢筋宣传广告词
2. 激情德胜,精品德威,超强抗震,建材首选。
3. 德胜抗震钢材,铸就安居未来。
4. 抗震,选德胜,德于品,胜于者。
5. 德威抗震,胜行天下。
6. 我心飞翔,德威牌抗震钢筋。
7. 用好钢,的威刚,高强度,抗震强。
8. 德胜抗震钢,威震天下,建造美好家园。
9. 坚强的德胜抗震钢,为中国人民的建筑负责。
篇9:钢筋翻样基础知识及图解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系统全面地剖析了钢筋翻样的原理、计算规则和方法,通过丰富的图形案例详细阐述了钢筋翻样原理,集理论性、学术性、普及性、实践性、多样性于一体,适用于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具体内容包括钢筋翻样理论和方法,钢筋通用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原理和分析平法原理和识图等。下面我们主要了解下分析平法原理和识图内容。
一、关于钢筋平法
平法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包括平法的标注形式,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一种标注。可以从以下几点详细了解钢筋平法:
1.平法是一种科学、简洁的结构设计方法,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
2.平法思想来自设计、钢筋翻样和施工的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标准化。
3.平法系规范规程的应用细则延伸,是规范的具体化和细化。平法钢筋构造设计依据是混凝土等设计规范,平法处于规范的下游,平法不能脱离和突破规范。4.平法是一种参考性的方法,设计者可以有所创新,钢筋翻样也不一定要拘泥于平法。日本有许多节点构造由施工单位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中国用标准图集束缚人们的创新。
5.平法远没有囊括钢筋工程全部,主要解决普遍性问题,钢筋节点构造贫乏。有许多特殊性问题和技术有待突破。
6.平法并没有神秘感和深奥性,是一种新的设计制图规则和标准钢筋构造节点详图的集合。其节点构造与03G329大同小异。
7.平法的适用性很强。广泛用于设计、监理、施工、翻样和造价。8.平法是一种动态的技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9.平法不可能把所有构造、特殊构造标准化。
二、平法的基本原理
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1、层次性:
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2、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结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强构造。
3、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如图)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基础同理。
三、柱梁相互关联
支座问题其实是力的传递路径问题。(图解分析)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或称“主锚区”),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有观点50MM);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8、任何情况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250MM。
9、锚固长度表中的锚固长度适用于直锚不适用于弯锚。
篇10:钢筋知识经典总结
一、腰筋的布置。腰筋只有在梁的腹板高度≥450时才需要设置。腹板高度究竟如何确定,以前一直认为是从板底标高(或板顶标高)算到梁底标高的高差(或梁顶标高),其实不是,而是从板底标高与梁底纵向钢筋中心线标高之间的高差来确定是否大于等于450的。
二、剪力墙转角暗柱处墙外侧水平钢筋如何布置。以前03G101中规定,墙的外侧水平钢筋必须连续通过转角暗柱,过了暗柱以后才能进行搭接。对此,06G901-1进行了补充,就是说墙的外侧水平钢筋也可以锚入暗柱中,就是说外侧水平钢筋应该伸至暗柱最外侧的钢筋内侧做90度弯,90度弯锚长度不得小于0。8倍的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三、对剪力墙拉筋的起始位置及布置的平面形状做了规定。拉筋应该从每一楼层楼面向上的剪力墙第二道水平钢筋开始布置,墙身宽度范围则从墙的第一根竖向钢筋开始布置,高度方向布置到顶部板底的第一排水平分布筋为止。拉筋布置,在设计未做明确说明时宜做梅花形布置。
四、对框架结构的节点位置箍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节点最下一到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底不超过50的地方,最上一道箍应该布置在距离梁顶不超过100的地方。
五、框架结构顶层边柱,当柱钢筋锚入梁内1。5LAE时,梁的上部钢筋应该伸到柱纵筋内侧下弯到梁底。
六、对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之间明确了要布置分界箍筋的做法,避免了施工验收和结算时的扯皮。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重视,比如LL和AL相交处,主筋和箍筋各该如何布置等等,在06G901-1上都做了详细的明确,一方面纠正了我们错误的认识,一方面对于工程的各方参与人员而言统一了大家的意见,便于工程结算。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一
1、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一直被施工人员所忽略的就是一些分布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06G901-9的1-1页再一次进行了强调。
板和墙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小于规范规定的板、墙主筋保护层的厚度-10,且不应该小于10。对于梁、柱内构件的箍筋及架立钢筋或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小于15。
2、明确了砼构件保护层厚度大于40时的防止砼开裂措施(P1-1页),就是在大于40厚的砼保护层中加∮6或∮4@150的钢筋网片。
3、梁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间距问题。梁上部钢筋净间距不得小于30,且不得小于上部最大钢筋直径的1。5倍。梁下部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25和最大钢筋直径。
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得小于50,但中心距不得大于300。
墙中水平和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300。
4、规定了任何情况下钢筋受拉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当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
5、箍筋弯钩弯弧内直径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同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6、拉筋的布置要求,不论是墙或是梁,拉筋都应该钩住封闭箍筋,柱中的单肢箍也应该拉住封闭箍筋。
7、在梁的箍筋加密区,拉筋不需要加密。当梁的腰筋有多层时,拉筋应该呈梅花型布置。(P2-2页上图)
8、梁多肢箍筋的排布形式。梁多肢箍的排布应该均匀对称布置的原则,同时箍筋应该采取大箍套小箍的制作方式,对于奇数箍,则设置单肢箍,单肢箍应该同时拉住主筋和封闭箍筋。同时和规定,在同一跨内,复合箍筋的组合方式应该一致,当同一组内箍筋各肢位置不能满足对称布置时,应该沿梁长度方向交错对称布置。
9、对梁箍弯钩的位置做了具体明确(以前的规范或标准图籍中从未有过,只是在一些施工手册中有要求)。当梁的顶部有板时,箍弯钩布置在梁顶,当梁的底部有板时,箍弯钩位置布置在梁底,当梁顶和梁底都无板时,弯钩应布置在梁顶,相邻两组箍的弯钩位置应沿梁纵向对称排布。
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二
1、上柱和下柱钢筋直径不同时,上柱钢筋应插入下柱1.5LAE(由节点顶部起算),而下柱钢筋应进入锚固区1.2LAE,同时还应满足下柱钢筋应穿过节点区(或进入上柱内)不小于12D。(图籍综合规定:框降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节点,不应在中间层节点内截断,钢筋接头应设置在节点区以外)
2、框架结构的节点区:即框架结构梁柱相交的范围内。
3、柱封闭箍筋弯钩位置应沿柱竖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布置。
4、对框降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肢距做了规定:一级抗震时不宜大于200,二、三级抗震时250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直。
5、节点处梁纵向钢筋的弯锚段与柱纵向钢筋的间距应不小于25。
6、对梁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水平锚固长度做了强调,应最少满足0.4LAE,并应伸到能达到最长的位置处。(告诉我们,并非只要直锚0.4LAE就可以了,应在满足钢筋间距的要求下尽可能伸到柱纵筋内侧。
7、梁侧面的腰筋等纵向构造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达到15D即可。
8、框皆结构在任何情况下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内的直锚均应该穿过柱的中心线不小于5D。(101-1对中柱如此规定,其实在边柱一样,就是说在边柱内的直锚能满足锚固要求时,同时还必须穿过柱中线5D以上)
9、框架顶层节点处,当采用柱外侧纵筋锚入梁内时,锚入的长度应不小于1.5LAE,同时还应满足:越过柱内侧不小于500(以前的101-1只是规定不小于1.5LAE,但未规定要满足穿过柱内侧500)
10、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框架梁截面尺寸相同时,一方向上梁的上部和下部钢筋应统一放在另一方向梁的钢筋的上面或下面。同时节点区,梁的纵向钢筋应放在节点区最下一皮箍筋的上面。
11、中间层和顶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的位置的差别:中间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应布置在梁纵向钢筋的上方,但在顶层节点区,最上一组箍筋应布置在梁上方纵筋的下面。
12、顶层中间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直锚时,直锚长度不小于1.6LAE,且应穿过柱中线不小于5D。
13、主次梁相交时,次梁下部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钢筋之上。,同截面时,次梁上部钢筋同样置于主梁上部钢筋之上。当主梁两侧次梁顶标高不同时,梁顶标高较低的次梁的上部钢筋直锚长度不小于1.6LAE,较高次梁上部钢筋在主梁内的锚固与框架结构相同。
14、井字梁交叉节点处,一方向井字梁的上下部纵筋均布置在另一方向井字梁的上下部纵筋的上部。
总结06G901-1(钢筋砼结构钢筋排布规则)三
1、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应连续通过楼板、暗梁或边框梁的高度范围。
2、短肢剪力墙当截面的宽高比小于4时,竖向钢筋的搭接及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封闭箍的弯钩位置应沿各转角交错布置,转角墙或边缘暗柱外角处可不设弯钩。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约束边缘构件外边(最外侧的纵向钢筋内侧)弯钩15D。
5、端柱的竖向钢筋连接及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6、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在边缘约束构件内的连接,对101-1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在约束边缘构件内的搭接,搭接长度为水平钢筋弯折后的水平段长度不小于0.8LAE。
7、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起始位置做了明确:楼层第一道水平分布钢筋应从底部板顶50的位置开始,最上一道水平分布筋应布置在楼层板顶底不超过100的范围内。
8、剪力墙拉筋布置的起始位置做了规定:应从楼层水平分布钢筋的第二排,墙身竖向钢筋的第一排开始布置,但当墙的顶部有宽度比墙宽的边框梁时,墙的最上一道水平分布钢筋应布置在梁底不超过100的范围内,同时设置拉筋。
9、剪力墙竖向钢筋到顶应锚入板内,墁固长度不小于LAE,同时保证弯钩长度不小于12D。
10、剪力墙连梁拉筋的设置与框架梁相同。
11、连梁和暗梁的钢筋排布;无论楼层还是顶层,连量和暗梁纵向钢筋的重叠区域不得小于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的钢筋的搭接长度。
12、暗梁第一道箍应布置在距离连梁箍100的地方,顶层则布置在与连梁第一道箍相连处。
篇11:抗震钢筋总结
一、裙房的抗震等级
1、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注:相关范围指:从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米。
2、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二、地下室的抗震等级
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
2、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三、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
注:对于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不只是框架结构,而是对所有框架,即包括框架结构和其他各类构件中的框架,如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等),规定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只是对普通钢筋的要求,对预应力钢筋等则有其他专门要求)满足“E”三条,也就是要使用抗震钢筋。
1、需要使用抗震钢筋的部位: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板柱-抗震墙的柱,以及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的纵向钢筋需要使用抗震钢筋。注:(1)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此按框架设计的连梁需要使用抗震钢筋。
(2)当建筑中其他构件需要应用牌号带“E”钢筋时,则建筑中所有斜撑构件均应使用抗震钢筋。
(3)如图示1:一端与框架柱相连(包括与剪力墙墙长方向相连的梁跨高比大于5的连梁),另一端与梁(框架梁或次梁等)相连(如梁L2与L1不同),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相连端应按抗震设计,其要求应与框架梁相同,与梁相连端构造可同L1梁。
图示1
(4)板柱-剪力墙结构:由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板柱框架与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不需要使用抗震钢筋的部位:剪力墙及其连梁与边缘构件、筒体、楼板、基础不属于本条规定的范围。注:(1)剪力墙及其连梁中的“连梁”指: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
(2)边缘构件指: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约束边缘转角墙)和构造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
(3)箍筋不需要使用抗震钢筋。
(4)对不做受力斜撑构件使用的简支预制楼梯,可不使用抗震钢筋。
(5)不与框架柱(包括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柱)相连的次梁(包括与剪力墙的墙厚度方向相连的梁),可按非抗震设计。
以上规定引用依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