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关键词: 生画 生字 情境 教学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13篇)

篇1:《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

2.培养学生认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每生画一幅“我的家”,每生一个信封(装有小卡片)

教学方法: 在情境中读读、认认、贴贴、说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心情特别高兴,你们猜是为什么?(生猜)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是因为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新,她邀请老师到她家去玩呢!我们一起去好吗?你们瞧,她来了。(小新:欢迎老师到我家做客,也欢迎同学们到我家做客)。

二、利用情境,识字说话。

(一)参观前

1.师:小新,你家都有些什么呢?

小新:我家有好多东西,我都写在卡片上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卡片,说说小新家里都有什么,好吗?

2.生自学生字。

3.学生汇报,上台说一说:“我知道,小新家有: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4.齐读、指名读、分组读。

(二)参观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急着想去小新家看看了,大家能用一个成语说说老师现在的心情吗?(着急、非常着急、迫不及待„„)

1.小新:这就是我的家,大家请进。师:小新,你的家真漂亮!谁也能像老师一样用一句话夸夸小新的家?(生:小新你的家真美丽!小新你的家真可爱!小新你的家真棒!)

2.看图说说小新家里都有些什么?(一边说一边卡片出示词语)(贴卡片)

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分为家具和电器两类)请你上来摆一摆。

4.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1

5.出示生字(小黑板),指读,说说你认识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

6.说说其他字你可以怎么记住它。(利用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7.开火车读卡片。

9.请小新再介绍一下她的家(为后面请同学说做铺垫)

(三)参观后。

1.小新家这么漂亮,我相信同学们的家也很漂亮,但这么多家老师去不了,好在你们都把家画下来了。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有许多词语。请你们选择自己需要的字词贴在画上。(板书:

1、贴)。

2.贴好了以后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板书:

2、jie shao)

3.把画贴到墙上,请老师和同学来参观你的家,也可以去参观一下别人的家。

(四)写字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先看范字,整体认记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顺,再试着描描,最后每字写一遍。老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重点是“下、个”两个字。

下:认识笔画“、”,写点起笔轻,落笔重,与坚相连,居中线上。

个:上面是“人”不是“入”,撇的起笔高,捺的起笔低一点,两笔相接,开口度大。坚居中,带针尖,不与“人”连接。

(五)、巩固练习:

1.《同步阅读》中的分类练习。(把用不同的颜色把词语分成家具和电器两类)

2.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三、课后延伸:

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同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这样你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字了。

篇2:《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2、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3个字。认识竖“丨”、撇“丿”、捺“乀”三种新笔画。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生字,用生字组词。

(三)情感目标: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木”和“目”。

四、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我们中国汉字演变很有意思的,有很多象形字。今天我们将借助拼音和图形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口耳目。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三、学习生字

(一)看图片,了解本课的生字

1、老师把本课的生字图片一张张展示在学生面前。

2、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像什么,然后老师把生字写在图片下面。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kǒu ěr mù yánɡ niǎo tù

rì yuè huǒ

hé zhú shí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的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例如:

(1)学习生字口:音节:两拼音节,结构:独体字,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2)学习生字兔:音节:两拼音节,部首:⺈字头,结构:上下结构,组词:学生说。

(3)学习生字木:音节:两拼音节,结构:独体字,区分“目”和“木”:读音一样,它们的不同点(“目”是目光,节目的木,和眼睛有关,木是树木。木头的木,和树木有关)。组词:叫学生说。

(4)学习生字火:音节:三拼音节,结构:独体字。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三)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

(四)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四、生字巩固

(一)连连说说(课后练习)

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两组,帖在黑板上请学生连连说说,包括,课后的我会连,看谁说得正确。

(二)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五、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六、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我们认识的汉字读给爸爸妈妈听,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玩捉人游戏:游戏规则: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看图朗读

(一)老师示范朗读

(二)学生自己朗读

(三)朗读训练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四)小组朗读

四个人一小组,进行小组朗读。,一人三个图

三、指导写字

这次书写认识竖“丨”、撇“丿”、捺“乀”三种新笔画。

(一)指导书写汉字十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十”有两笔。第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认识新笔画竖,“丨”从上到下要写直。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木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木”共四笔,第一笔横写在上半格要短一些,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要长一些,第三笔撇,认识新笔画撇“丿”,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撇,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第四笔捺“乀”,认识新笔画捺“乀”,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禾

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禾”共五笔,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半格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三个汉字,认识了三种笔画竖撇捺。

篇3:《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师:上课之前,我们进行“精彩识字3分钟”。同学们课余又认识了不少汉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这些汉字的?

生:猜谜语。

生:讲故事

生:编顺口溜。

生:熟字加偏旁,还有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组汉字,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吗?仔细观察这三组汉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显示)千 干;日 曰;开 并

师:这几个汉字还有个幽默小故事呢,想听一听吗?

[点评:通过交流复习猜谜语、讲故事、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以及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等识字方法,让孩子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既复习巩固了多种趣味识字的方法,又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 我会认,我快乐

师:同学们,感觉学习汉字怎么样?

生:真有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多的汉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识字2”。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几点起床?起床后又做些什么?(指名答)

师:有位小姑娘叫晶晶,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她每天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点击出示上半部分情境图)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起来发言,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师:是呀,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清脆地响起,小鸟在欢快地唱着歌,愉快的一天开始了。(出示词语:太阳 闹钟 小鸟)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师:晶晶听到小闹钟响起,她会怎么做呢?

生:穿衣服。

生:走下床。

师:(出示词语)穿衣 下床 起早

师:(点击出示下半部分情境图)晶晶起床后又会做哪些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生举手发言)

师:(出示词语):刷牙 洗脸 用餐/上学 升旗 做操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这几组词连起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赛读)

师: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学了这几组词语,你想说什么?

生:早上的时间很宝贵。

生:不能浪费时间。

师:是啊,说得太好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早上的时光,动作要快,上学不能迟到。所以人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点评:在词串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认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激活思维。]

三、 我会读,我快乐

师:这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就像是在读一首美丽的小诗。听老师读。

(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跟老师比一比?

(两名学生读)

师:听你读后,我体会到了你愉快的心情!后面那位同学还加上了动作,非常好。我们一起拍着手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体现训练的层次性。通过拍手打节奏,让学生体会词串的节奏感。]

四、 我会做,我快乐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请两名同学,一个做动作,一个来猜。(依次出示词语卡片,一个比划一个猜)

师:做完游戏,这些词语娃娃该回家了。可这一课里的几个生字宝宝却不想走,它们很想留下来和大家做朋友,最先跑出来的是这几个!(出示一类生字:太 小 鸟 下 早 牙 上)

(生齐读)

师:看,又跑来几个。谁认识它们?(出示二类生字:阳 钟 穿 床 餐)

[点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识字兴趣,理解词语的大意,引导低年级的孩子主动学、学中玩、玩中学,使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巩固识字。]

五、 我会写,我快乐

师: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四个新的笔画,(出示:竖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竖折)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我们先来看“太”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生:因为以前学过“大”,再加一点,就变成今天要学的“太”了。

师:你是用“熟字加减法”记住的。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鸟”字的?

生:我把“鸟”字的每一笔都当成小鸟身体的一部分来记的,横折钩像小鸟的头,竖折折钩像鸟的身子,点像小鸟的眼睛,下面长长的一横像小鸟的脚。

师:你的办法真好!怎么知道的?

生:是哥哥告诉我的。

师:“早”这个字谁有好办法来记住呢?

生: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住它。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就是“早”。

师:那么短的时间,就想出这么棒的谜语,真不愧是“识字小博士”!

师:今天生字里还有一组反义词,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生(异口同声):上 下。

师: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这几个字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些字只记住了还不行,还得会写,并且还要写好。那么,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生:姿势正确。

生:一笔一画地写。

生: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两个字:鸟、小。

师:“鸟”这个字特别要注意的是“竖折折钩”,鸟的头不能比身子大。第一笔“撇”像鸟的嘴巴。“撇”下有“竖折折钩”,“竖”不出头。(老师边写,边讲述注意的地方)

师:“小”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按照课本上的笔顺书空一遍。然后,仔细观察它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上认认真真地描红,然后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小”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坐姿)

[点评: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少,而且有效的指导尤为重要。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田字格读帖、描红、临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汉字的本领。]

师: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或感受是什么?

生:要珍惜时间,尤其是早晨的时光太宝贵了!

生: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

师:是啊,中国的汉字的确很奇妙,同学们课后请继续用咱们说过的多种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汉字,祝愿你早日成为咱们班的“识字小明星”。

篇4:《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会写“人”“口”“八”“目”4个字。

2.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撇、横折、捺。指导学生书写时正确占格,写好汉字。

3.辅导学生会背儿歌《手足口耳目》,并理解儿歌内容。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性,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

【教学难点】领悟画与字的关系,学习象形字的识字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本课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你们常用小手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2.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欠产身上的什么器官呢?(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对各种器官具体为我们做什么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身上和一些器官,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呢?又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读“人”

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反馈:人)

2.教师教学生读。

3.用人进行组词练习。

4.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人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人”。

看到了一个人在做握手的姿势,古人就照样子发明了“人”字,后来有了今天的“人”字。

5.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知。

三、了解人的五件宝,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小女孩的头像,说说每一张脸都有哪些器官组成。

2.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耳、目、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都用耳、目、口干什么?

4.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它们的作用。

5.教师教学生读这些生字。

6.教师:人有五件宝,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三件,那还有两件是什么呢?

7.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文中手和足的图。图上还有一只手,人们根据手的样子造出了“手”字。脚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足,也是从古代 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8.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生字。

9.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识记生字。

四、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老师把拼音去掉,你还能认识这些字吗?师随意指生字学生自由抢读。要求学生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

4.指名上台来标,集体纠正。

5.游戏:看字卡摸人体器官。

6、找朋友:拼音卡片和字卡片找朋友。第2课时

一、巩固复习

二、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检查读文的情况。

3.大家一起读课文。

4.指名个别读,检查读文的情况。

5.以具体的器官为例,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器官。(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要适当地引导)平时我们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经常做好眼保健操,以防形成近视眼。

6.小组讨论、交流。

7.集体反馈,教师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集体认读出放大器并组词。

2.复习学过的汉字基本笔画横和竖。

3.出示今天的新笔画,引导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并指导学生写一写。

师小结:写字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

4.学生练习写新笔画,教师巡视辅导,普遍性的问题,集体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今天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指名反馈。

7.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篇5:(识字教案)口耳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理解字意,认清字形。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

教学难点:

分清“木”和“目”

三、教具准备:

把文中的12幅图画做成12个头饰;把12个象形字做成一张“龟甲”,贴在小黑板上。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 1、配乐讲故事

老师指着“龟甲”上的文字说:“有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出示一个大大的“龟甲”刻着12个甲骨文)考古学家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们猜猜,会是怎样的故事呢?(先给出让学生猜的时间,然后教师再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有勇敢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一天清晨,一轮红日从竹林里升起(贴出“红日”图),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爸爸们出去打猎。这一天,收获可真大。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头羊(贴出“兔”和“羊”)。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贴出结着穗儿的禾苗图)。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竹林里游戏。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出示“竹子”图)林子里的鸟儿一边喳喳的欢唱,(出示“鸟”图)一边扑楞楞地欢舞。鸟儿们可喜欢那群孩子们了!因为孩子们不但有一张乖巧的嘴巴,(出示“嘴巴”图)还有一双机灵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示“耳朵”和“眼睛”)。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日子可过得真快!夜悄悄地来临了。你看!月儿弯弯挂蓝天(出示“月儿”),今晚的月色可真好。懂事的孩子们决定用他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为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拂去疲劳。于是他们用木头燃起了火把(出示“木头”和“火把”)。熊熊的火把映着他们美丽的笑脸。他们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小朋友,和你们猜得一样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美丽的故事,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的呀?(让学生初步了解:龟甲上刻的是古时候的文字,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2、让学生猜一猜龟甲上刻的是什么字? 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把“图画──甲骨文──简化字”一一对应起来。

3、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知道吗?你们刚才所认出的这12个汉字(指龟甲上的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们的形状跟动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46页,请大家看看图画,拼拼音节,读读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老师、同学。看哪个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里和这12个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2、借助图画,借助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从而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三)互助学习,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A、仔细观察汉字的(图画——甲骨文——简化字)演变过程,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B、四人小组互助学习,每人选择其中的两个生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四)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其中重点学习“火、竹”和“羊、兔、鸟”。

求学结合图画,展开想象,说说“火、竹”和“羊、兔、鸟”的字形;然后在给“火、竹”找朋友。尤其是“火”,用“()火”和“火()”的形式了解字义。

(五)、拓展练习

1、找朋友

口 耳

er ri kou mu yang yue huo mu niao zhu he tu

2、选字组词

节()

()光

树()

()头

3、看拼音写汉字

Mu ma

he miao

tu di

yi tian

er yue

()马

()苗

()地()天

()月

4、加一笔组成新字

口---()----()

木----()

(一堂课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六)、学习写字

1、认识撇捺,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捺 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

书空(生分别练习二种笔画,注意书写姿势

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二种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横竖。一共是四种,如果四种笔画在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现在老师说两条笔顺规则,看谁听得准,记得牢。“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2、学写 “木” 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师生书空)“木” 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 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 字)

3、欣赏学生的字。

4、看拼音写汉字。

(写字指导到位。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等方式,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画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2个象形字,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商标、电视、广告、网络……)

四、板书设计:

图片

甲骨文

日 兔 羊 禾 竹 鸟 口 耳 目 月 木 火

篇6:《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ヘ”和1个偏旁“角字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难点】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独立学会认字。

【教学重点】能够区分“木”与“禾”,知道写字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

【课件制作】

出示各个生字发展的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读12个字,初步学会写“木、禾”两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ヘ”和1个偏旁“角字头”。

2.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意。

3.学习有关儿歌。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习“口”

教师出示“口”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用一个字表示这是什么?(有两种可能,a、嘴b、口)

教师评价:其实在古时候嘴和口的意思是不同的,口一般是指人口,而嘴是指鸟嘴,仔细再看看这是什么?

明确生字“口”,出示甲骨文“口”,请同学们比较图片和字有什么联系和相似?

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出上嘴唇,下嘴唇,嘴角。

想不想看看今天的“口”是怎样的?出示“口”

连贯出示口的发展流程图。小朋友你看了有什么想法吗?(有趣,原来字形还包含了字意。)

明确象形字的概念:这种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我们可以先认一认,然后读一读、记一记“口”。

你们还想看看象形字吗,像刚才的样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进行学习。

学习“目……”其他象形字。

打开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进行学习,明确自学要求:找到图画与甲骨文的联系;读读生字、组词;认认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他的?

教师巡回,及时提点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能够大声地说,有的能有良好的读书姿势,有的学完一个,能继续学第二个。

汇报:a、请学生将图片贴到对应的生字下面;b、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字的?(从两方面说:一、字与图片的相似之处;二、用笔顺可以记住这些字。)

重点学习“木、禾”。教师板书“木”:先写树枝“横”,再写“竖”这是树干,然后写“撇”,最后写“捺”是树根。

板书“禾”:先写麦穗,再写禾苗的叶子,然后麦杆,最后是根。

教师重点提示: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禾苗有穗儿,比“木”多一撇。随“兔”的教学,认识“ ク”(角字头)。

游戏介入,巩固成果

出示一张情景图:一棵树上停了一只鸟,树下,有一个人站着,五官清楚,天上挂着月亮,旁边有一堆火,两个小动物(羊、兔)正在烤火,远处是竹林和一望无际的禾苗。

请同学们看图,想字。能够找出对应的生字。

全班齐读。

练习书写,认识笔画

教师板书“木、禾”,学生探究笔顺规则。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看看老师写字你还能发现新的笔顺规则吗?(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

们发现了哪些新出现的笔画,谁认识?学习“竖、撇、捺”集体书空。

学习写“木、禾” 木:横短竖长,不带针尖。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回顾课堂,延伸课外

今天你觉得什么知识最有趣?

你能从生活中也找找象形字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生字字音,学习书写“十”。

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掌握一种认字方法。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读生字卡片:(组词读)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提示:日、竹的读音要注意。

认读笔画:横、竖、撇、捺

听写“一、三、木、禾”

尝试练习,领悟方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象形字是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字形和字意联系非常密切,我们还 可以根据事物的样子来记字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我会做”,你能连一连。

教师巡回

提示一边连,一边还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汇报:大屏幕出示,同学可以联系实物进行讲解

联系生活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字是象形字,你找到了吗?同学交流将你找的字写黑板上。

说说他们演变得过程。

学习生字,复习笔顺规则

复习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

其实我们昨天学过的有一个字是完全符合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你能告诉我吗?

3.学习“十”:教师板书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带针尖。

4.集体书空

练习书写

照着样子完成第一题。

篇7:(教案1)识字3 口耳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结合课文插图,认识一些身体器官名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身体器官,认识生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读准音,认清形。[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直观导入,形象教学

1.出示人体器官挂图,指导认识“口、耳、目、手、足”人体器官。2.出示这五个字的演变过程。(图画—甲骨文—小篆体—简化字),让学生感知这些生字的演变发展。

3.师: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生字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那么这些“身体器官”到底能做哪些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初识生字,了解作用 1.(教师指着自己的嘴巴)提问

(1)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能做哪些事呢?(学生自由发言)(如:能讲话、吃饭、喝水„„)

(2)老师正在用口做什么?(向同学们提问

(3)原来口(嘴巴)的用途这么大呀,真是太奇妙了。同学们,快快用你们的口(嘴巴)把这个生字读一读吧。(出示:口)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耳”“目”“手”“足”。

师:小猪耳朵大大,呼扇呼扇„„同学们,那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听话)

3.我们的眼睛(目)、小手、脚(足)又有哪些用途呢?(眼睛:观察事物;小手:拿笔写字;足:走路、站立。)

4.师小结:我们的人体器官的作用还真大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哦!

三、师生交流,学习生字词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和大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的。

2.全班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小窍门。3.游戏巩固,加强记忆。“找朋友”游戏。

黑板贴出“口、耳、目、手、足”的图片,指名学生将手中对应的生字卡贴在图片下面。(学生贴对之后,再带领大家读一遍)4.出示课件(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同学们,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平时站、坐、走、躺时应该怎么样?(学生自由举手说,教师评价,总结)5.师小结: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站立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直立,不要东倒西歪,要像一棵松树一样。坐要有坐样,端端正正,不要晃来晃去。走路的时候,不要慢慢吞吞,要迅速。卧姿要侧卧,舒适。(认读“站、坐”)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会写字“口、目、耳、手”,指名认读,并进行口头扩词练习。2.开火车读,卡片抽读。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笔顺书写。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练习书空。

5.学生在作业本上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6.展评书写情况。[教学反思]

篇8:《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情感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4、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3、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看图识五官。

1)PPT出示卡通人物头像,用拼音注明五官,请个别学生拼一拼,读一读。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老朋友喜洋洋,我们和他已经很熟了,今天我们要来更加细致地来认识他。(分别用拼音标出喜洋洋头部的五官,让学生拼拼读读,多请几位学生读一读拼音,感受“口”、“耳”、“目”的音和义。)2)做五官操。教师示范五官操,学生集体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喜洋洋有五官,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五官,下面跟着老师来做五官操,找找自己的五官,请跟着老师说和做。

五官操

耳耳耳,我有两只耳

鼻鼻鼻,我有一个鼻 口口口,我有一张口

目目目,我有一双目

眉眉眉,我有两条眉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再集体来一遍。

二、看图识生字

(一)看拼音,初识生字

在拼音下方出现相应的生字,学生初步感知生字的字形。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五官,那么我们的五官用汉字宝宝是怎么写的呢?小眼睛看过来,五个生字宝宝就要出场啦!教师带着学生把生字读一遍。

(二)学习、分析象形文字“口”、“耳”、“目”

1、学习“目”,详细讲解象形文字。1)字音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这五个汉字宝宝其中有三个要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了,他们分别是?请学生读变红的红字“口”、“耳”、“目”(PPT“口”、“耳”、“目”三个生字变红),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目”(PPT出示生字“目”及图片)吧,请两位学生读(拼一遍,读一遍)再开一组火车去拼音读一读,再集体读“目”。2)字形

师:“目”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新朋友“目”呢?请仔细观察上面的图片,图片上面有一只眼睛,和一个古人写的“目”字,看看它们像不像?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写的“目”字,和古人写的目字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竖着放)

请两三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目”的演变,(PPT出示)。师:从眼睛到古人写的“目”,再到我们现在写的“目”,是怎么变化得来的呢?古人写字就像画画,古人写的“目”是根据眼睛的形状勾画出来的,这种文字我们叫它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你们看,古人写的“目”字几乎和目的样子一摸一样了,后来的人慢慢地把“目”竖起来写了,四个角还是圆圆的,再到现在我们写的“目”字,四角也变方了。“目”字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3)字义和运用

学习了“目”的读音和字形,下面让我们来给汉字宝宝“目”找找朋友组组词。(口头组词,再读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读完后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给“目”找到朋友了,我们也成为了汉字宝宝“目”的好朋友,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 “口”。

2、学习“口”、“耳”。1)学习“口”

PPT出示生字“口”及其图片,请学生说说用什么好方记住这个生字。

师:再来认识认识“口”吧,请两个学生读,其中一个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口呢?比如老师见过“口腔”。给“口”找朋友,口头组词,读生字卡片。

“口”的好朋友也不少,那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怎么记住它呢?(“口”的形状就像是我们的口,古人把口写成这样(指图),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们现在写的四四方方的口了。)你的识字方法真棒啊,小朋友们,你们记住这个“口”字了吗,再一起再读一读它吧,读三遍。2)学习“耳”

我们小朋友可真会学习,再来看看“耳”吧,请三四位学生来读,随点评,再跟老师读“耳”,“耳耳,耳朵的耳,还有什么耳?”

看看上面的图画,再看看图画下面我们新认识的汉字宝宝,想一想,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呢?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亮、脑瓜灵!

学生说出方法的同时,教师穿插讲解“耳”的识记。“耳”,擦掉中间的两横就是“耳”的轮廓,中间的两横是耳蜗。可以根据图片让学生联想猜测。讲解完后读读生字卡片和词语,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认字找自己的口、耳、目。

PPT轮换出现“口”、“耳”、“目”三个字,先请学生开火车找口耳目,并读出来。师:小朋友们都很棒,既会观察图画,又会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汉字宝宝,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我们来开一列汉字宝宝小火车吧。

(三)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羊”、“鸟”、“兔”

1、分组发图,小组讨论学习。给每个小组下发一张卡片,分别是“羊”、“鸟”、“兔”的文字和图画,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讨论学习三个汉字。

师:看来认识“口”、“耳”、“目”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是小菜一碟啊,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去认识几个新朋友。下面老师会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你们的要认识的新朋友,拿到卡片以后,请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轻声讨论,找出记住他们的好方法,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老师就会在下课的时候给这一组的小朋友颁发博士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2、小组汇报,学习借鉴

每小组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羊”、“鸟”、“兔”三个生字的识记。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讨论很激烈,一个个都是小博士,都有妙招记住这三个汉字宝宝,下面我们每组请一位代表来汇报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的,其他组的小朋友竖起更要认真听,听听他们一组是怎么来记住汉字宝宝的。

“羊”的上面部分是它的两个角,“鸟”的上面一撇是小鸟头上的羽毛,里面的点是小鸟的眼睛,下面的一横是小鸟站着地树枝,“兔”竖弯钩上的一点是兔子短短的尾巴。讲一个就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并给表现最好的小组颁发博士星。再读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给汉字宝宝找找朋友。3.读儿歌巩固

教师领读儿歌,再请学生上台表演读(PPT出示儿歌)

师:又认识了三个汉字宝宝,很棒,所以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了,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再大家一起做一做。

(三)趣味巩固 1、找一找

给出6幅图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卡片,带其他学生读一读。

师:我们交了那么多新朋友,下面让我们给汉字宝宝找找它们的照片吧。

2、摘果子,再读再认。

师:今天,我们一起开动脑经认识了六个新朋友,表现真不错,来摘个果子奖励自己吧。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竖”

师:小朋友,我们不但要回认识汉字宝宝,还要会写,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写一个字字,在学写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一种新的笔画“竖”,这个竖是悬针竖,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悬针竖,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写的。边讲解写的方法和位置,写完后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2、笔顺规则。

现在我们会写“竖”了,加上原来认识的“横”,把这两种笔画交叉写在一起,先横后竖,就是“十”字了。1)书写“十”。

①分析笔画:“十”有几个笔画? ②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③学生观察范字。

④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十”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带针尖的悬针竖。⑤书空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⑦评议;继续练写。

(在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四、拓展练习

找课外的象形文字,猜猜是什么字,连一连,说一说。

师:我们中国的文字真有意思啊,象形文字长得真像原来的东西,老师找来了几个有意思的象形文字,小朋友看图观察,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把对应字和图画连在一起。

五、布置作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篇9:《手足口耳目》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人”“口”“八”“目”4个生字。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撇、横折、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表义作用并识记汉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能主动学习汉字;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表义作用并识记汉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你们常用小手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2.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身上的什么器官呢?(学生自由发言)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身上的一些器官,看看它们平时都在干什么?(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读“人”。

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反馈:人)2.教师教学生读。

/ 3

3.用“人”进行组词练习。

4.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人”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人”。5.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知。

三、了解人的五件宝,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小女孩的图片,说说每一张脸都由哪些器官组成。2.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耳、目、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都用耳、目、口干什么? 4.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它们的作用。5.教师教学生读这些生字。

6.教师:人有五件宝,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三件,那还有两件是什么呢? 7.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文中手和足的图。8.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生字。

9.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识记生字。

四、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要求学生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4.指名上台来标,集体纠正。5.集体拼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二、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2.小组内检查读文的情况。3.大家一起读课文。

4.指名个别读,检查读文的情况。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集体认读并组词。2.复习学过的汉字基本笔画横和竖。

/ 3

3.出示今天的新笔画,引导学生认识,并指导学生写一写。4.学生练习写新笔画,教师巡视辅导,普遍性的问题,集体纠正。5.引导学生观察今天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6.指名反馈。

7.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篇10:2口耳目滚动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象形归类识字。本课中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发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笔画。

这篇课文把画画、古文字与象形字对应起来,融儿童情趣与识字为一体。课文中的生字都是一些高频字:如口、羊、鱼等,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经常接触,识读难度不大。重在让学生领会汉字的演变过程,在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初步领略汉字的构字美、形体美,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

2、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感悟汉字的形象性;

3、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木”和“禾”的字形,“兔”和“鸟”字里的点。【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十”这个生字

2、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感悟汉字的形象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喜羊羊是羊村里最聪明的小羊,今天喜羊羊也遇到了困难,它的几个好伙伴被灰太狼抓走了,所以喜羊羊求救我们的小朋友,如果我们的小朋友可以认识3组生字宝宝,就可以帮助喜羊羊救出它的好朋友。

首先,灰太狼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关卡,游戏规则是:老师说“大风吹”,你们问“吹什么”,老师会说“吹嘴巴”,你们就用小手指指你们的嘴巴。好,现在开始吧!

大风吹,吹什么,吹“口” 嘴巴

“耳” 耳朵

“目” 眼睛

2、小朋友可真棒,都知道了具体长在我们脸上的什么地方,那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走进不一样的“口、耳、目”。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的第二课,“口、耳、目”(板书课题

二、教学“口、耳、目”

1、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可以指出“口、耳、目”在我们脸上的什么地方,那我们来看看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片,看到这图片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2、刚才小朋友们所看到图案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年前所使用的。它们的形状和物体的图形非常像,这种文字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形文字”。

3、所以看图片,我们便可以知道几千年前的文字到了今天这个样子,来考考你们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任意指出“口、耳、目”)

4、kǒu 口 ěr 耳 mù 目(齐读、指名读、男女分读),帮助喜羊羊顺利地救出了美羊羊。

三、教学“日、月、火”

1、我们的小朋友真厉害,这么快便认出了汉字宝宝,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宝宝忙着想认识大家,那就让老师来给大家介绍吧!

2、(出示“日”)ri是整体汉读音节

日就是太阳,刚才我们知道了古时候的人根据东西的样子来造字。动动脑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日”? 组词:红日。

3、教学“月”

① 谁会读?yue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 前不久我们刚过了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要出来看月亮。你平常看见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圆的,也有弯的。弯弯的月亮,古人便根据弯弯的月亮的样子创造了“月”这个字。

③ “日、月”不仅可以代表月亮和太阳,还能表示日期,比如十月一日,六月一日。

4、哎呀,第三个生字朋友都有些着急了,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它是谁呢? 原来是急性子的“火” huǒ(三拼)

这就是最早的“火”字,看看它和火苗的形状像不像?

四、教学“羊、兔、鸟”

1、老师出示图片,你们来猜猜这些图片像什么?

2、“鸟”和“兔”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点,怎么样记住它们呢?

3、讲故事(喜羊羊作为奖励给小朋友)

这里有着这样一个故事:早晨,一轮红日从竹林中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爸爸们出去打猎,他们捉到了一只小兔和一只羊,高高兴兴回家了。妈妈在田里辛勤地种植禾苗,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和小鸟一起玩耍。

五、指导写字

1、复习田字格

①认识新笔画“竖”

②老师范写,介绍两种笔画:悬针竖起笔重,向下行笔直,然后轻轻手笔,“十”用悬针竖来写比较好;垂露竖起笔稍重,向下行笔要直,收笔轻顿回锋,“木”、“禾”用垂露竖来写比较好。

2、书写“十”

①“十”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②教师范写“竖”将“一”分成两部分,左边略长,右边略短,竖的上部分短些,下部分长些,竖在竖中线上。

六、作业布置

1、指导完成《语文作业本》

篇11:一年级《口耳目》教学反思

口耳目是一篇识字课,本课中的12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掌握认识这些字的方法上,及用各种方法巩固这些生字。

我重点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鸟字,先看图说鸟,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则培养了说话能力;接着看图比字,出示甲骨文的鸟,告诉学生这是古代人写的字,进而比较古字和图的相似处,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由来,是古人根据图画画出来的,因而字和图画很像;最后出示演变到现在的鸟字,比较鸟和鸟图的相似处。由于鸟字与图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学生找出了很多。比如:一生说一点像鸟眼睛,横像鸟停的树枝,钩像鸟的爪子,鸟字上面部分像鸟头。虽然图中鸟头上的毛并没有竖起来,可还是有一个学生把鸟字的撇想像成了鸟头上的羽毛被风吹起来的样子,这也是我原先预想不到的。在不断的交流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象形字的由来,理解了它的字义,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象形字与它表示的物体是相象的,由图识字。

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学剩下的11个生字,让学生自主识字。有了第一步的铺垫,学生的识记就简单多了,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识字方法,除了看图识记外,还有加一加、减一减成新字,和自己认识的形近字比较识记等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充分暴露了学生目前掌握的识字法。即学生的识字方法较简单实用,但缺乏想象力、创造性及生动性。比如识字还有编字谜、编顺口溜等各种有趣的方法。

篇12:《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坐上时光机呀,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就跟着考古学家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看,因为古时候的人写的字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要考察考察中国的汉字是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直接切入,感知象形字的特点

1、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图片。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古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他们看到事物的。这就是古文字。那你们能不能猜猜看,这两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说?)

2、课件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演变过程。

在远古时代最早出现的文字就是古人对照事物用符号画下来的,这种用符号描摹事物形状,后来几千年里逐渐变化成的方块字,我们称为象形字。

3、大家知道吗?像“日”“月”这样很像事物外形的字还有很多,(出示课件)这些字都表示什么?你快猜猜看。

4、到底是什么字呢?答案就在书上,快打开书找找吧!

5、(看书时的要求:)

仔细看图验证你猜得对不对。

看音节把字读准确。

出示课件,分四组识记汉字。

第一组:日 月 火

第二组:口 耳 目

第三组:羊 鸟 兔

第四组:木 禾 竹

三、自主观察发现

1、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然后老师把这些卡片贴在黑板上。

2、谁向同学们大声介绍你认识的字宝宝?(生上前指读卡片并组词)

四、指导、领悟象形字的特点

1、师指黑板上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里面有两个字的字音相同,但字形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区别“目”和“木”:

认读“目”,并知道“目”即“眼睛”(指导学生发现把眼睛的图片转过来,就是现在的“目”)

“木”就是树。口诀:木是一棵树。

两个字表示的意思完全不同。

2、还有两个字发音不同,但长得很像,是哪两个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出示课件区分“木”“禾”)学生试着发言。对,“木”字是棵树,禾苗低下头是“木”字加小撇,也叫上撇或平撇。

3、我们发现古文字和图片上的事物太像了,那么现在我们使用的文字也有很像的,你发现了吗?

如:“鸟”点是眼睛,横是尾巴;“兔”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

五、课中休息

六、准确读字、指导写字

指读卡片(带音节)。

2、教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

师出示课件指导“木”字的写法。

写“木”出示两笔这是什么字?他和“十”哪里不一样?接着写什么?先撇后捺;动笔描红、写一个字;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按笔画记、用十字加两笔)

2)观察你怎样记“禾”?生汇报两种方法出示课件;学生书写。

七、用游戏强化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自己读读;

教师打乱顺序开火车指读;

这些生字也能连成一首儿歌呢!听--师拍手范读;生练习。

八、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趣,想对同学、老师还有考古专家说说你今天最大的收获吗?

九、作业:

1、书写汉字;

2、到生活中寻找今天学过的字,下节课带到课堂。

篇13:《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字头”

2. 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情感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导入1. 复习: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真不少啊!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吧?出示: 鱼 飞 雨 风 土 云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2. 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有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来了,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他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及彩图)。二. 图文结合,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已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2. 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3. 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三. 揭示课题,教学“目”1. 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2. 图,字对照,识记“目”A 看图识字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卡片,学生说:图上画着什么?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就是“眼睛”B 比形认字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方和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C 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3.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四. 学习生字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生字,教师巡视,点拔指导。五. 汇报交流。1. 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名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2. 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3. 新偏旁“角字头”教学时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角字头”的字?4. 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六. 巩固生字1. 出示生字卡片,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齐读2. 做“登山”游戏,复习12个生字。七. 指导书写“十”1. 认识新笔画“竖”2. 书写“十”分析笔画--介绍笔画规则--学生观察课本上下的范字--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连写八. 布置作业1. 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认识的新朋友2. 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下一篇:一年级上语文《口耳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