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术语

关键词: 视觉 视频 图像 系统

银行系统术语(精选6篇)

篇1:银行系统术语

金融-银行卡信息交换术语(学习用)(2008-12-17 17:32:12)标签:财经

Q/CUP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UP 001—2004 银行卡信息交换术语 Glossary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Q/CUP 001—2004

银行卡信息交换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所用到的基本术语。本标准适用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成员机构。2 术语和定义

2.1 ARPC authorization response cryptogram

授权响应密文的英文简称,是由发卡行生成并在联机授权报文中返回给终端的应用密文,用于IC卡验证联机授权响应是否来自真正的发卡行。2.2 ARQC authorization request cryptogram 授权请求密文的英文简称,是IC卡为联机处理交易生成的应用密文,发卡行在联机卡片认证过程中通过验证ARQC来认证当前交易中卡片的有效性。2.3 EMV标准 EMV standard EMV是EUROPAY、MASTERCARD、VISA三个国际信用卡公司的首字母缩略词,这三个公司联合制定的IC卡借记/贷记应用标准,简称为EMV标准。2.4 MAC密钥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key;MAK 用于生成交易报文合法性验证数据(MAC)的密钥。

2.5 PIN加密密钥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key;PIK 用于加密PIN的密钥。2.6 报文 message 是机构(或其代理)之间交换信息的数据元集合,不包含或标识任何通信(头或尾、协议或字符码)等有关内容。

2.7 报文鉴别码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MAC 是消息来源正确性鉴别的数据。

2.8 查询/查复 inquiry/inquiry response 查询是发卡方查询CUPS或受理方历史交易情况的请求。发卡方发出交易查询请求后,CUPS或受理方应在规定时限内给予查复。发卡方依据对方机构查复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差错处理。2.9 差错交易 adjustment 指由于机具、通信线路、系统处理及终端操作等原因引起的需要进行账务调整的交易。Q/CUP 001—2004 2 2.10 差错例外 exception 用于例外长款处理,指在超过差错处理期限、交易未清算、处理中心无记录、差错流程已经结束等情况下,长款方和短款方通过例外协商取得一致后,长款方主动将资金划出的交易。2.11 长连接 persistent link 指通信双方连接建立后不再关闭,在通信正常情况下一直保持连通状态。2.12 成员主密钥 member master key;MMK 指在银行卡安全体系中,分配给成员机构的密钥加密密钥,用于加密下一层密钥,受主密钥(MK)加密保护。2.13 冲正 reversal 一种特殊的交易。由报文的发送方发起,用于通知接收方先前一笔授权类或金融类交易没有按预定流程完成,应该取消其处理结果。2.14 磁条卡 magnetic stripe card 物理特性符合GB/T 14916标准,磁条记录符合GB/T 15120、GB/T 15694-

1、ISO 7812-

2、GB/T17552和JR/T 0009-2000标准的卡片。2.15 存储转发 store and forward 发送方将报文存放在存储转发队列中,在一定次数内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发送。2.16 存款交易 deposit transaction 用于请求发卡方确认持卡人存款及金额的交易。2.17 存款确认 deposit confirmation 用于通知发卡方先前的一笔存款交易已作为成功交易处理。2.18 代付交易 payment 发卡方受委托在持卡人账户中存款的交易。2.19 代收交易 collection 发卡方受委托从持卡人账户中扣款的交易。2.20 代授权 stand-in authorization 指中国银联在与发卡机构签订的代授权协议约定条件下,代替发卡机构完成交易授权应答的业务处理过程。代授权业务是由中国银联向发卡机构提供的一项服务。2.21 贷记调整 credit adjustment 由受理方发现原始交易长款而主动提出向发卡方划款的交易。在跨行转帐交易中,指转入行对确认的长款向转出行主动提出划款的交易。2.22 单信息交易 single-message transaction Q/CUP 001—2004 3 一笔交易被发送一次,同时用于授权、清分和结算,此类交易也称“全金融交易”。即,授权、清分和结算全部在线发生。2.23 调单/调单回复retrieval request/retrieval response 指发卡方经CUPS向受理方调阅相关交易的原始凭证影印件的请求。调单回复是受理方对发卡方调单请求的回复。

2.24 调单展期 retrieval postponement 因内部处理环节过多或其它原因,导致调单回复方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可以在最后回复期满前发起延长回复期限请求,延长天数的限制参见相关业务规则。2.25 短连接 transitory link 指通信双方每次通信时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关闭连接。2.26 对称加密技术 symmetric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相同保密密钥进行数据变换加密技术。在不掌握保密密钥的情况下,不可能推导出发送方或接收方的数据变换。2.27 二次退单 second chargeback 用于发卡方对再请款存有异议时的第二次退单。2.28 发卡方 issuer 指持卡人账户所在的一方(即批准授权的一方)。通常将发卡行及其联网的行内中心或区域中心统称为发卡方。2.29 发卡机构 issuer 指开展银行卡发卡业务的银联成员机构。

2.30 发卡行标识代码 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BIN 标识发卡机构的代码。

2.31 非对称加密技术 asymmetric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采用两种相关变换进行加密的技术,一种是公开变换(由公共密钥定义),另一种是私有变换(由私有密钥定义)。这两种变换具有以下属性,即私有变换不能通过给定的公开变换导出。

2.32 个人标识码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 即个人密码,是在联机交易中识别持卡人身份合法性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中任何环节都不允许PIN以明文的方式出现。2.33 工作密钥 working key;WK 也称为数据密钥,通常指PIN加密密钥和MAC计算的密钥。2.34 公共服务平台 public services platform Q/CUP 001—2004 4 由中国银联提供,用于成员机构进行交易信息和报表查询或提交查询、完成差错和付费等交易处理的电子处理系统。2.35 公钥 public key 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中可以公开的密钥,在数字签名模式中,公钥用于验证功能。2.36 公钥证书 public key certification 由认证机构签发的一个实体的公钥信息,具有不可伪造性。2.37 哈什函数 hash function 将位串映射为定长位串的函数,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出,不可能推导出与之相对应的输入数据;

——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入,不可能推导出第二个能得出相同输出的输入数据。另外,如果要求哈什函数具备防冲突功能,则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不可能找到任意两个不同的输入,得出相同的输出数据。2.38 哈什结果 hash result 哈什函数的输出位串。

2.39 集成电路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内部封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处理和存储功能的卡片。2.40 集成电路模块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 嵌入在IC卡中包括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载体、连线和触点的子装置。2.41 加密机主密钥 master key;MK 加密机中最高级别的密钥,受加密机硬件保护。2.42 加密算法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用于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变换的算法。2.43 间联 indirect connection 指银行卡受理终端设备通过入网机构系统接入银联网络的模式

2.44 建立/撤销委托关系交易 Setup/Cancellation Clientage Transaction 用于建立/撤销持卡人、发卡行和服务提供商之间针对某种服务项目的委托关系。2.45 交易 transaction 用于完成发起方意图的一个或多个相关报文的集合。2.46 交易处理码 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de 标识交易类型的代码。

2.47 结算通知settlement advice Q/CUP 001—2004 5 是在双信息交易转为单信息交易时,对先前已批准的预授权交易进行资金结算的通知交易。2.48 金融类撤销交易 financial cancellation transaction 对已成功的金融交易,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其进行取消,在结算前退还原始交易金额。撤销交易必须是对原始金融交易的全额撤销。2.49 金融类交易 financial transaction 指受理方向发卡方请求对持卡人交易的许可和资金结算的许可。发卡方批准交易请求后,增加或扣减持卡人账户余额。2.50 卡号 card number 用于标识银行卡所有者及卡片唯一性的号码,由发卡行标识代码、个人账户标识和校验位组成。

2.51 例外协商/例外协商回复 exception consultation/exception consultation response 例外协商交易适用于已经超过差错处理期限、交易未清算、处理中心无记录、差错流程已经结束的交易。由发现账务差错的一方提出例外协商,例外协商的接收方对该笔例外协商交易进行回复,表明是否同意协商的内容,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则长款方可以通过差错例外交易付款。

2.52 密文 cipher text 通过密码系统产生的不可理解的文字或信号。2.53 密钥 key 控制加密转换操作的符号序列。2.54 明文 plaintext 没有加密的信息。2.55 清分 clearing 指对交易数据依据机构和交易类型进行分类汇总,并计算结算金额的过程。2.56 清算 settlement 指根据清分结果对交易数据进行净额轧差和提交并完成资金划拨的全过程。2.57 清算数据 settlement data 指清分后用于资金划拨的交易数据。2.58 请款 presentment 由受理方发现原始交易短款或贷记调整失误提出向发卡方索取资金的交易。2.59 请求类交易 request transaction 从交易的请求方(如:受理方)发送至接收方(如:发卡方),告知对方一笔交易在进行,并且完成该交易后需要回送响应。接收方接收到交易请求后应直接给予交易批准或拒绝的应答。如果交易的接收方不是该交易的最终接收机构,则接收方负责将交易向下一机构转发。Q/CUP 001—2004 6 2.60 取现交易 cash withdraw 指持卡人通过ATM等终端渠道提取或预借现金的过程。2.61 圈存 load 指持卡人将其在银行相应账户上的资金划转到电子存折或电子钱包(IC卡)中。2.62 圈提 unload 指持卡人将电子存折(IC卡)中的部分或全部资金划回到其在银行的相应账户上。2.63 认证机构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利用公开密钥和其他相关数据提供可靠身份验证的第三方机构。2.64 日期切换通知 date switch advice CUPS通知入网机构清算日期变化的通知类报文。CUPS的日期切换通知包括日切开始(CutOff Start)和日切结束(CutOff End)。

2.65 入网机构标识码 member i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在银行卡网络上唯一地标识交换中心、受理方、发卡方等机构的代码。2.66 商户类别代码 merchant category code 根据商户业务、贸易和服务类型对商户进行分类,标识每一类别的代码称为商户类别代码。商户类别代码只对可能会发生金融零售业务的商户类别作了规定。2.67 涉嫌卡交易监控 suspicious card transaction monitoring 指银联及发卡银行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卡号,对这类卡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的行为。

2.68 收/付费交易 charge/pay transaction 指成员机构之间或成员机构和银联之间用于特定款项划转(如没收卡奖励、争议处理费用、违章罚款等费用)的交易。2.69 收单机构 acquirer 指开展银联卡收单业务的银联成员机构。2.70 受理方 acceptor 指受理交易的一方(即交易终端所在的一方)。受理方负责联机交易信息的产生和转接以及结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提交等。

2.71 授权撤销交易 authorization cancellation transaction 在双信息交易中,受理方由于持卡人取消交易、以其它方式支付或商户自身原因而通过POS或其它方式、经由CUPS通知发卡方取消付款承诺的过程。2.72 授权交易 authorization transaction Q/CUP 001—2004 7 在双信息交易中,由受理方引发、经由CUPS向发卡方索取付款承诺,发卡方根据持卡人账户情况返回应答信息的过程。2.73 授权码 authorization code 授权标识应答码,简称“授权码”。是发卡行返回或CUPS代授权时返回的授权序号。2.74 数据包 datagram 用于在机构(或其代理)之间交换信息的数据元集合。其与报文的区别是包含或标识了通信(头或尾、协议或字符码)或保密的有关内容。2.75 数据密钥 data key 指加密PIN和计算MAC的密钥,包括MAC密钥(MAK)和PIN密钥(PIK),也称为工作密钥。2.76 数字签名 digital signature 一种非对称加密数据变换。接收方通过数字签名能够验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保护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不被第三方伪造;对于发送方来说,可用以防止接收方的伪造。2.77 双信息交易 dual message transaction 一笔交易被发送两次,第一次仅用于授权,第二次的附加信息用于清分和结算。即,授权实时处理,清分和结算非实时处理。2.78 私有密钥 private key 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中仅供实体自身使用的密钥。私有密钥在数字签名模式中用于签名功能。2.79 特约商户 merchant 与收单机构签有商户协议,受理银行卡的零售商、个人、公司或其他组织。2.80 通知 advice 将已经发生的动作通知有关方的报文,不要求认可。2.81 通知类交易 advice transaction 一般是指:发送方将已采取的动作通知接收方的交易,只要求响应不要求批准。在《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V2.0》中通知类交易可由受理方、发卡方、CUPS发出,交易的接收方应予以应答。如果交易的接收方不是该交易的最终接收机构,则接收方在给予发送方应答后,负责将交易向下一机构转发。2.82 退单 chargeback 指发卡机构由于对收单机构请款交易的拒绝或对原始交易的疑问而向收单机构提出的拒绝付款,属于差错处理的一种交易类型,包括一次退单和二次退单。2.83 退货(联机)交易(online)refund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因商品退回或服务取消,将已扣款项退还持卡人原扣款账户的过程,包括全额和部分金额退还。

2.84 网络管理通知交易 network management advice transaction Q/CUP 001—2004 8 是CUPS与入网机构之间的网络管理操作信息。2.85 响应码 response code 也称为应答码,是接收方接收到请求或通知后,返回给发送方表示处理结果的代码。2.86 消费交易 purchase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通过POS终端完成消费者用卡付款的过程。2.87 消费撤销交易 purchase cancellation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由于各种原因对已经通过POS联机完成的成功消费交易,于当日当批主动发起取消的过程。

2.88 销售点终端 point of sale;POS 能够接受磁条卡信息,具有通讯功能,并接受柜员的指令而完成金融交易信息和有关信息交换的设备。2.89 银联标识

由象征银联网络的图案和字符组成,经商标局注册,用于银联网络成员机构开展银联卡相关发卡和收单业务的标识。2.90 银联卡

指按照中国银联的业务、技术标准发行,卡面带有“银联”标识,发卡方标识代码(BIN号)经中国银联分配或确认的银行卡。

2.91 银联信息处理中心 CUP information switch center 指中国银联为成员机构提供银联卡跨行交易信息转接和资金清算服务的部门。2.92 银行卡 bank card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邮政储汇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2.93 硬件加密机 hardware and security module;HSM 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的外围硬件设备,用于PIN的加密和解密、验证报文和文件来源的正确性以及存储密钥。

2.94 余额查询交易 balance inquiry transaction 持卡人通过ATM等终端或其它受理渠道进行相关账户余额查询的过程。2.95 预授权交易 pre-authorization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通过POS终端,就持卡人预计支付金额向发卡机构索取付款承诺的过程。2.96 预授权撤销交易 pre-auth cancellation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在取得预授权后的有效期内,通过POS终端或手工方式通知发卡机构取消付款承诺的过程。Q/CUP 001—2004 9 2.97 预授权完成(离线)交易(offline)pre-authorization completion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对已取得预授权的交易,在预授权金额或超出预授权金额一定比例的范围内,通过POS终端非实时提交发卡机构以完成持卡人付款的交易。

2.98 预授权完成(联机)交易(online)pre-authorization completion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对已取得预授权的交易,在预授权金额或超出预授权金额一定比例的范围内,通过POS终端将交易信息实时提交发卡机构完成持卡人付款的交易。2.99 预授权完成(手工)pre-authorization completion(manual)指特约商户对已取得预授权交易,在预授权金额或超出预授权一定比例的范围内,通过手工方式完成持卡人付款的过程。受理方可以在差错处理平台上提交手工结算,CUPS收到差错处理平台的预授权完成(手工)请求后会向发卡方发送预授权完成(手工)通知报文。2.100 预授权完成撤销交易 pre-authorization completion cancellation transaction 指特约商户由于各种原因对已经成功的预授权完成交易,于当日当批主动发起的取消交易。2.101 再请款 re-presentment 受理方对发卡方的退单有争议时,引发的第二次请款。2.102 直联 direct connection 指银行卡受理终端设备直接接入中国银联前置系统加入银联网络的模式。2.103 终端MAC密钥 terminal MAC key;TAK 用于终端上对报文进行MAC生成和检验的密钥。2.104 终端PIN 密钥 terminal PIN key;TPK 终端加密持卡人PIN的密钥。

2.105 终端工作密钥 terminal working key;TWK 指在终端上对PIN进行加密保护的密钥(TPK)和用于终端报文合法性验证的密钥(TAK)。2.106 终端主密钥 terminal master key;TMK 用于加密终端工作密钥(TPK、TAK)的密钥。2.107 重置密钥 key reset 用于CUPS与入网机构之间进行密钥更新和密钥同步的过程。2.108 主账号 primary account number 标识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信息的数字代码。它由发卡机构标识代码、个人账户标识和校验位组成,是银行卡金融交易的主要账号,在银行卡金融交易中等同于卡号。2.109 转出方 transfer-out 指转账交易中资金转出的一方。Q/CUP 001—2004 10 2.110 转入方 transfer-in 指转账交易中资金转入的一方。

2.111 转入确认 transfer-in confirmation 指CUPS在限定时间内接收不到转入方对转入转账请求的应答或转入转账应答未通过合法性检查时,向转入方发送的请求确认的交易。2.112 转账交易 transfer transaction 指持卡人通过ATM等终端或其它受理渠道进行银联卡账户之间资金划转的过程。2.113 资金结算交易 settlement transaction 指在日切后,CUPS根据当日日志计算各入网机构当天的借贷交易笔数、金额及手续费,将计算结果告知入网机构的通知类交易。

2.114 自动柜员机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 是一种组合了多种不同金融业务功能的自助服务设备,持卡人可利用该设备所提供的功能完成存款、取款、信息查询、代理业务等金融服务。3 缩略语 Abbreviations 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自动柜员机 BIN 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 发卡机构标识代码 CUPS China UnionPay Switch System 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 CVN Card Verification Number 卡校验值 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数据加密标准 IC 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

MAC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报文鉴别码 MAK MAC Key MAC密钥 MK Master Key 主密钥

MMK Member Master Key 成员主密钥 PIK PIN Key PIN密钥

PI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个人标识码 POS Point Of Sale 销售点终端

篇2:银行系统术语

REIMBURSING BANK偿付行信用证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内指定代开证行向议付行或付款行清偿垫款的银行

COLLECTING BANK代收行 托收中向债务人收款的银行不知道算不算是收款银行

REMITTING ROUTE汇款路径

其他还有

ISSUING BANK开证行

ADVISING BANK/TRANSMITTING BANK 通知行/传递行

NEGOTIATING BANK议付行

CONFIRMING BANK保兑行

ACCEPTING BANK承兑行

篇3:银行系统术语

作为I M D R F中的新晋成员 , 我国十分关注GMDN的发展,在履行好GMDN PAG职责的同时, 对GMDN的基本情况开展了系统研究。2014年3月, 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医疗器械应当使用通用名称”,规范命名的任务十分紧迫[2]。 如何采用GMDN系统为监管服务,成为急需研究验证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得到GMDN机构授权和协助下,从政策、产业和技术的协调一致等方面对GMDN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1管理目标一致性分析

由于要满足生产、监管、使用各方的需求,虽然GMDN称为“全球医疗器械术语系统”,但并不对收录产品进行属性界定,实际上是“健康相关产品” 的术语系统。因此,GMDN术语涉及的产品在我国并非都按医疗器械管理。从整体类目来说,像“残疾人辅助产品”和“辅助治疗设备”中的大部分产品在我国都不按医疗器械管理。从具体词条来说,很多产品或产品部件的术语在我国都不属于医疗器械,如光盘、算盘、羽绒被等。术语属性的不同,再加上某些GMDN的术语及其代码会有改变,这与希望尽量保持注册信息稳定的监管需求存在差距,造成了各国监管机构直接转化采用GMDN的问题。

GMDN数据库的核心用途是“识别”,主要目标是为了提供“共同语言”,其技术架构和术语构成并不着重于风险。我国对医疗器械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风险控制”,并建立了基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以下简称《分类目录》)的三级风险管理体制,产品名称是搭建分类目录的砖石,应有助于达成按风险分类的目标[3]。另外,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来说,在医疗器械的法定名称里不应该包含疾病名称等内容 (IVD除外),但由于GMDN并没有特别要求,也有一部分像“电学癌症治疗系统”这类的术语存在。因此,直接转化应用GMDN并不能完全解决监管对于风险控制和规范命名的需求[4]。

2GMDN术语覆盖面分析

2.1技术领域覆盖面

《分类目录》为上级参照,就GMDN与我国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覆盖面进行横向整体比对。GMDN与我国《分类目录》在整体的数据结构上有一定对应:都有“领域—通用器械—具体产品”三个层级,尤其是 “通用器械”数量十分接近。但GMDN是基于标准建立的识别体系,而我国的识别体系是基于法律规定建立的,在数据库建设理念和具体内容上有明显差异。 详细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为了实现对不同层级器械的识别 , G M D N和 《分类目录》在不同层级上划分了类别。GMDN的最高层级有17个“器械类目”[5],而分类子目录有44个,划分思路不同、覆盖产品不一,对应情况较为复杂(详见附件5)。不同对应情况举例如表2所示:

具体到08类“眼科和光学器械”来说,包含的术语涉及到我国10个分类子目录的产品,但主要分布在6804和6822子目录,详见表3。

从以上分析看出,像软件和IVD领域可以整体转化借鉴,但其他大部分领域整体转化较为困难,有的需要整合多个领域后转化,有的需要根据具体产品信息逐条筛选,像物理治疗和中医诊疗设备则无对应领域。而在对应领域中,具体产品也不都一致,还需要对产品信息进行比对。

另外,从GMDN类目的描述和术语数量可看出, 其领域划分依据并不一致,术语分布也不均衡。如一次性使用、可重复性使用器械与其他按技术、按临床的划分方式并不一致,导致了与其他类别术语大量的重复;如医用硬件、辅助治疗器械、健康护理设备及备件等几类术语,也大量交叉重复。

2.2注册产品对应情况

以注册产品名称为下级参照,选择部分代表性领域GMDN术语与我国医疗器械注册产品的对应关系进行纵向具体分析,可看出现阶段并非一一对应,而且不同领域对应情况的差异也很大。像电子仪器对应性较高,可考虑直接参考借鉴,口腔设备和激光仪器设备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借鉴的产品有限,但值得跟踪研究;其他领域需要根据产品情况,部分借鉴。对应情况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3GMDN术语结构规律性分析

3.1优选术语

GMDN是一个基于结构标准建立并可实时更新的动态术语数据库,可顺应技术发展需要,为稳定但易于滞后的法规提供技术支持。其结构标准ISO15225明确提出了GMDN的结构原则,术语的编制要求和数据文件格式,对术语规律性进行了提炼,这不仅是对GMDN系统的指导,也是对各国制定医疗器械术语系统的良好参照[6]。

ISO 15225明确了同类器械(generic device group) 是具有相同或相似预期用途、共同技术或这两者都具有的一组器械。优选术语(Preferred Term,PT)是用于识别同类器械的唯一术语,由代码、术语名称和术语定义三部分组成。5位流水码是信息化时代最好的 “共同语言”,因此GMDN识别同类器械的核心指标是术语代码。名称包括基本概念和随附其后的一个或多个限定词,并用逗号隔开,表示材质、部位、通用称谓等,少于120个字符;定义包括预期用途、使用部位、技术特性及其他强制性特性,少于700个字符。GMDN术语名称的语序、长度等并不考虑表达习惯,不会被企业或管理部门作为产品名称使用。以内窥镜类产品为例分析如表5。

此外,优选术语的基本概念层次、细化程度和选取角度也并不完全一致,而不同领域的产品差异可能更大,这既与术语早期来源于6个不同的术语集有关,也与目前用户(主要为制造商)需求为导向的术语制定程序有关。因此,如拟将其作为法定名称使用需要开展大量的翻译、调整和审核工作。

3.2集合术语

出于管理或其他目的,ISO 15225还提出了集合术语(collective term,CT)的概念,用于描述很多共同特性或特征的术语,如预期用途、技术、特定有害材料或复杂材料、特定医疗专业、特定制造过程等,或作为某一大类器械共同的基本概念。因此,集合术语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优选术语进行关联,或为认证机构、监管机构提供对某类产品进行识别、管理、监控的关键词。ISO 15225指导GMDN以首选术语(PT)为基本构成要素,集合术语(CT)等作为检索关键词,建立了功能强大的互动式数据系统,值得我国建设医疗器械数据库时加以借鉴。以矫正棒为示例见表6。

4对监管部门采用GMDN的建议

4.1直接采用GMDN面临挑战

从政策层面看,除了GMDN的管理、收费和数据所有权等问题,GMDN对于医疗器械的界定与我国不一致、对于管理目标的定位有差距。从技术层面看, 现阶段GMDN术语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与我国产品还有较大差距。GMDN术语层次、角度并不一致,一些代码会发生变化,且较多地反应了跨国公司的应用需求。GMDN信息主要以代码形式提供,其目标主要是促进各方的数据及信息交换。GMDN术语并非产品名称,其制定未考虑中文表达习惯,GMDN数据库尚无中文版本。因此,直接采用GMDN作为我国法定命名体系,将面临政策协调性、技术可行性的诸多挑战。

4.2值得参考借鉴的GMDN经验

GMDN为我国建立医疗器械命名体系提供了良好参照。可借鉴GMDN“标准-术语-数据库”数据架构和“代码-名称-定义”3位一体的术语结构建立命名数据体系,编制文件指南,制定命名术语、形成通用名称。借鉴GMDN动态数据库理念,建立医疗器械命名数据库,做好与分类、编码信息的对接,做好与注册、上市后监管等信息的关联,为医疗器械监管大数据平台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信息源。在对应性高的共有产品领域,尽量做好通用名称与GMDN术语和定义的协调。

4.3共同推动GMDN的发展

GMDN在构建全球“医疗器械信息交换的共同语言”方面做出了长足努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应持续关注和积极推动其发展,鼓励行业自行采用GMDN先进技术成果。在制定我国的医疗器械命名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与国际标准《ISO 1522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医疗器械术语数据结构,2010》的协调性, 做好产品与GMDN系统的关联对应,以应对医疗器械全球法规协调趋势下应用“共同语言”的需要。

摘要:该文对全球医疗器械术语系统(GMDN)与我国的监管政策协调性、产业覆盖面和术语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论证GMDN对我国监管的适用性,提出可借鉴的经验,为建立我国医疗器械命名体系提供参考。

篇4:银行系统术语

【评议论著】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内容提要】小说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试题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试题内容是一道试题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试题的有效性。试题内容应该是确定的。然而当前命题人员、试题研究人员、一线教师等主体对于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的界定,存在理解上的严重不一致,这对小说阅读的教学和考试都造成了消极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有一定的运作过程和方法。实证研究表明,这个分析框架有助于使不同主体对试题内容的界定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对小说阅读的教学和考试也具有积极作用。

考试,尤其是高考,作为语文学科从学科目标、内容、方法到评价整个链环中的关键一环,向来备受瞩目。从学科内部而言,“教什么考什么”是常理,但高考的地位和社会性影响因素杂糅一起,放大了高考语文的风险值和利害度,往往使这种顺序颠倒过来,变成“考什么教什么”,高考成了指挥棒,强力牵引着日常的语文教学,甚至完全改变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整个生态。高考语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与高考语文重要地位极不匹配的是高考语文研究的现状。

高考语文研究,从过程来说,可分为高考语文总体设计、试卷编制、阅卷与评分、结果分析与试卷评价等。回顾恢复高考以来近五十年语文高考研究,除了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少数论著对高考语文有a过较深入的研究外,各语文专业刊物上大量堆砌的是关于高考语文的应考复习策略与试卷评析之类的文字。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向来被诟病学术含金量不足,而高考语文研究的学术含金量似乎更不足道。

在这个背景下,王建军博士选择以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试题内容为研究对象,努力建构其分析框架,最后完成博士论文《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这无疑为高考语文研究领域注入了活力,不仅提供了一份较为丰厚的成果,而且对于推动高考语文试题编制走向科学和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试题内容理解混乱:无根之由?

众所周知,高考语文是一项高利害考试,试题编制过程历来把关严格,慎之又慎。前有考试大纲的明确规定,后有审题专家的严格把控,中间更有命题团队于封闭环境中的精心锤炼。但是通过对一些高考试题内容界定的分析,很容易看到这里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试举两例:

例1:2010 年全国卷(新课标)11(4)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命题单位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命题,“分析”显然属于能力层次的D级,但同样由命题单位编发的《高考试题分析》却将这里的“分析”解读为能力层级F级:探究。先不谈考生做题情况和阅卷者阅卷标准,单在试题编制这个环节,命题者与命题者之间、命题者自己就存在理解不一致甚或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2:2013 年全国卷(新课标甲卷)11(2)题: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由命题单位编发的《高考试题分析》把这里的“分析”确定为能力层级 C,具体为“细节描写的理解与把握”;但试题研究人员在《高考增刊》中却理解为能力层级 D,具体为“小说次要形象描写作用的分析、鉴赏,领悟作品艺术魅力”。说明命题者和试题研究人员在试题内容理解上的明显不一致。

按《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的分析,针对试题内容的理解,类似的不一致或矛盾情况还普遍存在于不同命题单位对同类试题之间,相同命题单位对不同年度同类试题之间,不同试题研究人员对同一试题之间。论文中,作者没有去分析阅卷过程中,不同阅卷者对试题内容的理解,更没有去分析做题过程中,不同考生对试题内容的理解。但高考毕竟属于国家机密,考试过程和阅卷过程都包含在内,作者要获取这些机密级资料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我们不好苛求。试题内容理解上的这种自我抵牾或分歧错出,分明呈现了高考语文试卷编制过程中的种种乱象。我们忍不住要追问:连一道试题内容的理解都存在这样明显的不一致,高考语文怎么能考出学生真实的水平?

按理说,历年高考语文命题都有当年的《考试大纲》)作为依据,为什么试题编制过程中还会出现这么多的理解不一致呢?为此,王建军对教育测量评价专家、考试院高考语文学科负责人、高考语文命题专家、试题研究人员等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其一是《考试大纲》本身关键处用词不够严谨一致;其二是试题编制过程没有一套统一的、内涵限定严密的术语,命题者往往不自觉地受到当前各种不同界定中所用到的不同话语的影响,选用了不同的词语。总之,高考语文缺乏一套定义严格的术语系统,试题编制的科学、规范要从建立这样一套术语系统开始。

二、 理顺试题内容:需要种种分析框架

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一文研究的对象是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因此,作者建立的术语系统是从小说文体关键点与认知过程的研究入手的,在他看来,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应该是小说文体关键点与认知过程的复合体。

所谓小说文体关键点是阅读某一特定文体文本无法绕开的要素,直接关系到对于这一文体文本的理解,是这一文体读解的突破口。小说文体关键点是小说文体核心构成部分,是理解小说文体的核心要点和读解的突破口。目前关于小说这一文体的研究中,虽然不同研究者对于小说文体的关键点的具体构成和命名尚未完全一致。但大体上都包括主题、故事、人物、环境、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小说文体关键点是关于小说这一文体核心要素的抽象概括,规范和指导具体小说文本解读的范围。

阅读是行动过程,更是一种心理的过程,认知是这一心理过程的核心,贯穿整个阅读过程。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对于认知的划分,安德森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种。对于阅读的认知过程,不同的考试给出了不同的划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 PISA)将阅读认知过程分为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种;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阅读测试将阅读认知过程分为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考试内容则将认知划分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种。本论文中所说的认知,指针对具体的文体关键点的思维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感知识别、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过程。认知过程是基于一定文体关键点的认知,文体关键点是认知的凭借,脱离文体关键点的认知是不存在的。

以文体关键点和认知过程为两个维度,王建军提出了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的分析框架(如下表)。其中,文体关键点这一维指向文本,指小说这一特殊文体独特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小说的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两大方面。认知过程这一维指向阅读的心理过程,主要指对文体关键点所涉及的文本信息的思维加工过程,由思维复杂程度不一的一组具体的认知要素组成。

以此为基础,他还进一步研究了分析框架的运作过程和方法,并对分析框架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讨论了分析框架对小说阅读教考的作用。

这里暂不细究这个分析框架是否足够完善,论证和验证过程是否足够严谨,实践和试用过程是否足够有效,但显而易见,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一文,体现了高考试题编制过程中,对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编制的科学和规范所作出的足够努力。另一方面,高考语文阅读不单单考小说阅读,还有散文阅读、诗歌阅读、戏剧阅读;高考语文不单单考阅读,还考作文,所以,除了小说阅读之外,还应该开发散文阅读、诗歌阅读和戏剧阅读分析框架,同时还应该开发高考写作的分析框架。这项工作不仅重要,而且是必要的,甚至是当务之急,因为高考作为高利害考试,各方达成对语文试题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建立高考语文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目前还很少有人专门做高考语文考试过程研究、阅卷评卷过程研究,还很少有人专门分析考生读题、审题过程,阅卷者阅卷标准和对照标准的阅卷过程,但根据笔者多年的阅卷和高考指导的经验来看,确实有很多考生不是因为自己读题、审题能力不强,而是因为试题内容所指不明确而导致答题偏题,甚至答非所问;确实有不少阅卷者因为过于迷信或机械遵从参考答案,导致评分不到位甚至失真。这些研究可以从做题和阅卷等维度来揭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理解不一致的具体状况,并检验种种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后续的研究:从分析框架走向样例开发与试用

上文提到,对高考阅读试题内容进行观察、思考、界定和阐释,需要种种明晰、适切的分析框架。何为“框架”?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在《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框架具有多重意义:1.转换。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认识的重要凭借。2.理解与分析。人们藉由框架来理解、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事件。3.沟通与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经由框架的分享而实现。可见,分析框架是观察事物、解释事件、思考问题的前提条件,决定了我们如何观察、从何解释、如何做思考,也决定了人们可以整理出何种具体的理论形态。王建军《高考小说阅读试题内容分析框架研究》一文,开发了小说阅读方面的试题内容分析框架,也就是提供了一套小说阅读试题内容理解与分析、沟通与交流的术语。

分析框架有了,是否就能保证实际的试题编制过程做到科学与规范呢?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首先,从分析框架到具体试卷编制,中间有命题人员的理解问题,因此分析框架中的基本维度,每个维度的基本概念,其具体内涵不仅要作出明确的阐释,而且必须辅以代表性的样例进行直观呈现;其次,试题编制过程是否做到了分析框架术语系统的规范要求,必须接受一线考生和阅卷者的检验,而检验的基本媒介就是试题样例。另外,试题样例所呈现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倒过来可以推动分析框架本身的完善,框架中术语内涵的明晰。因此,从分析框架走向样例开发与试用,是后续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必经之途。

四、研究之外,需要一套机制

客观地说,研究是命题之外的功夫,而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过程更多是专业性的操作。要保证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理解上的一致性,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笔者认为,在这种专业性操作中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第一,要建立考试大纲(有的叫考试手册,如独立命题的上海)发布前的规范性审核机制。考试大纲作为整个高考语文的“顶层设计”,其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尤为重要。内容上,考试大纲除了明确考试性质、考试目标和试卷结构外,应该对具体检测目标中涉及的核心术语进行界定,并提供典型样例。初稿出来后,应该一定范围内征询意见,确保理解上的一致性;正式发布前,要请组织专家专门进行规范性审核。第二,要建立试题定稿前“与考纲一致性”的检验机制。试题编制不仅仅要完成对“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具体呈现,更要紧的是要准确实现考试目的,体现能力考查的主旨,按照考纲编制出来的试题必须要体现考纲的考试目标,因此,试题定稿前“与考纲一致性”的检验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第三,要建立阅卷标准“与命题标准一致性”审核机制。按笔者的高考阅卷经验,高考语文的阅卷标准经常是阅卷组织者、阅卷组核心成员与命题专家多方博弈的结果,往往与命题者意图不相吻合,甚至大相径庭。如果命题标准本身存在问题,阅卷标准与之存在差异尚可以理解,但如果命题标准与考纲的一致性得到了确认,本身没有问题,阅卷标准与命题标准应该保持内在一致性,不然无法真正实现考试目标,考生真实的语文水平也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

篇5:银行知识术语

浮动利率

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的利率。有利率上浮和利率下浮两种情况。高于基准利率而低于最高幅度(含最高幅度)为利率上浮,低于基准利率而高于最低幅度(含最低幅度)为利率下浮。

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某一级行、处或专业银行在法定利率水平上和规定的幅度内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浮动,以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与“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结合起来考虑。浮动利率已成为中国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

按照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总额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这项准备金一般是不准动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的部分,是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是现代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政策工具,而其中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最猛烈的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率变动的直接效果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水平,通过货币乘数效用对信用活动产影响。存款准备金的额度是由法定存款准备率和原始存款数额决定的。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超额准备或收紧信贷以补足法定准备,从而收紧信用,制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会造成准备金释放,为商业银行提供新增的可用于偿还借入款或进行放款的超额准备,以此扩大信用规模,刺激经济的繁荣。备付金

亦称“支付准备金”。广义的支付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前者叫现金准备,后者叫存款准备,其中存款准备金是主体。中国统称的支付准备金,即备付金,是狭义上的存款准备,即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国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除了在客户存款下降可以调减退回之外,是不能支取或动用的,实际上不能充当支付准备。从1989年开始,中央银行按照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支付准备金占客户存款的比率。除有特殊的情况,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不得低于这个比率。

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规定必须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之外,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主要是解决意外的大额提现、结清存款或更好的投资机会。超额准备金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乘数大小。在基础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它制约着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198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各类存款金融机构,实行了支付准备金制度,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备付金存款和库存现金之和,占其存款比例要保持在5%-7% 的幅度以内。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存准备,即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准备,即根据银行法,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转存中央银行部分。

在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普遍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即存款准备金分为第一准备金和第二准备金。所谓第一准备金是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现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其流动性较高,一般称为“现金准备”,也称为“主要准备”。所谓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有价证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也叫“保证准备”。中央银行为了控制信贷,在必要时除要求商业银行维持第一比率的“第一准备”外,还要维持一定比率的“第二准备”。

再贴现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之一。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以筹措资金的行为。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公布。再贴现原来主要作为商业银行弥补短期资金不足,应付客户提存需要,确保银行安全性的一种措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变更贴现率控制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一定数量的基础货币之后,能使货币供应总量扩大或缩小的比值。亦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基本计算公式是:Ms=Bm

现金

亦称“通货”。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形式。

货币层次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的原则,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对货币划分的层次。

中央银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确定不同的货币供应量。尽管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统计口径,但是,无论存在何等差异,其划分的基本依据却是一致的,即都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具体是: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一般不包括官方机构和外国银行在商业银行的存款);M2=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M3=M2+CD+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M4=M3+定期存款+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M4是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一个货币口径;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至于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由于各国银行业务名称不尽相同,同一名称的业务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

货币流通速度

同一单位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的次数。是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货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的不足。但在确定货币流通速度时,应该是处于流通中不断运动的货币,不包括暂时停止或长期沉淀的部分。因此,现实中,无法确定有多少正处于流通过程中,有多少停滞不动。所以,对货币流通速度测定,主要根据不同层次货币与相应商品的流通,确定各层次货币的流通速度,如以商品零售额与现金余额的比值,测定这时期现金的流通速度;以国民生产总值与M1或M2的比值,测定M1或M2的流通速度。但无论得出的比值如何,与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会有所差异。基础货币

亦称“货币基数”、“货币基础”、“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中央银行通过

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就能数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因此,基础货币构成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因其是一种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具有高能量,故亦称之为“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项目,相应增加或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或缩小: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即扣除应缴准备金后)进行放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在银行体系内引起一系列的存款收缩过程。

狭义货币

“广义货币”的对称。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狭义货币一般用字母M1来表示:M1=M0(流通中货币)+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狭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制定及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

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的对称。狭义货币(M1)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由于各种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把它算作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分析和控制市场金融活动。依此类推,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易转手的短期债券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准货币,也可按其流动性状况囊括进来,通常用M2、M3等作代号进行分类统计,依次递增的准货币在流动性上依次递减。各国中央银行对这些分类指标的规定有所不同,广义货币分类指标的多少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中国中央银行目前采用的分类方法如下: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的供应量是中央银行的一项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到操作目标,再到中介目标,最后到最终目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传导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分为制定和执行两个过程,制定过程从确定最终目标开始,依次确定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政策手段。执行过程则正好相反,首先从操作政策手段开始,通过

政策手段直接作用于操作目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从而达到最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目的。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分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亦称“中介指标”)两个层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指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期望货币政策运行的结果,对宏观经济总体目标所能发挥的实际效应。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内容。在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要同时满足四项目标的要求,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各国都以其中一项作为主要目标,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稳健的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1990年,新西兰率先提出,货币政策应当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唯一目标,其后,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接受了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德国则一贯奉行“保卫马克”的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包括宏观经济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等内容。

风险投资

对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项目进行投资的行为过程。投资的主要对象包括高科技领域的公司、项目等,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项目等,高风险债券、股票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风险投资,是指各种具有潜在高收益但同时又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遭受损失的资本投资,包括高科技项目、高负债企业、严重亏损的公司、高风险证券等等;狭义风险投资,是指投资于开发高新技术项目的行为,包括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投资、开发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产品生产投资、市场建设投资等等。风险投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②风险与收益并重,既可能面临高风险的损失,也可能得到高收益的回报。③投资的长期性。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产品,要经历研究开发、产品试制、正式生产、扩大生产等阶段,这一过程少则需3-5年,多则需7-10年。④组合投资。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不会集中于一个项目上,而是同时投入风险程度不同、收益率不同的多个项目上,以保障高风险投资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利率

亦称“利息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额的比率。利率是计算利息额的依据,是调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其高低对资金借出者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多少,对资金使用者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高低。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表现形式。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称为“分”;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称为“厘”;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在中国称为“毫”。利率公式为:利率=利息额/本金额 存款货币银行

篇6:投资银行专业术语

积极的投资管理模式(ActiveManagement):

1、积极的投资管理模式旨在争取高于某个市场或行业的表现。

采用此种方式的基金经理会按照投资研究、市场预测和自己的判断去灵活决定买卖哪一项证券。

2、积极成长型(AggressiveGrowthFunds):

积极成长型基金以追求获取最大资本利得为目标,投资标的主要为具高度发展潜力但目前股利不多或并无股利分派之新兴产业的普通股。一般而言,这类基金的少有配息,但基金的净资产价值有可能因投资标的股价短期暴涨而大幅上升,反之,亦可能大跌,风险较高。

3、每年回报(AnnualReturn):

投资所得的每年平均利润或亏损。

4、套利基金(ArbitrageFund):

属于「对冲基金」(HedgeFund,也称为避险基金)的一种,其投资标的相当广泛,但通常一档套利基金操作设计,只锁定一种标的进行套利,最常见的套利标的包括利率、汇率、可转债、购并与重组中的企业等。

5、卖价(AskPrice):

投资人将基金持份卖回给基金(公司)的价格。卖价又称赎回价(redemptionprice),通常相当于净值(除非有赎回手续费redemptionfees)。

6、资产调配(AssetAllocation):

订立出最理想投资组合,包括证券、债券现金或房地产的过程。

7、资产组合基金(AssetAllocationFund):

就是将投资理财上的「资产配置」概念,应用于单一基金上,由基金经理人针对全球经济和金融情势的变化,决定在不同市场、不同投资工具的资产配置比重。

8、认可基金(AuthorizedFunds):

符合证监会规定可以在香港市场公开发售的单位信托或互惠基金。惟获得认可并不代表被证监会推荐。

9、平衡式基金(BalancedFunds):

平衡式基金以追求长期成长、有稳定收益与安全三者兼具为目标。投资标的包括债券、普通股与特别股,此类型基金的资本利得部份较少,但却有较多稳定的股利与利息收益。

10、熊市(Bear):

投资者对市场价格产生悲观预测。

11、受益凭证(BeneficiaryCertification):

为一有价证券,用以表彰受益权。投资人购买基金时,投信公司会发行所谓的受益凭证给投资人,以表彰受益权。因该凭证法律上视为有价证券,在进行任何转换或买回前,均须将此受益凭证交回给基金公司。若不慎遗失,补发事宜相当费时,故除非特别要求,否则投信公司大多不主动发给受益人。

12、参考指数(Benchmark):

是用来评鉴基金绩效表现的一项指标,有些投顾业者会译成对比指数或是指标指数。基金成立时,会选择一个指数作为基金操作的参考指标,依此指标作加减码的操作依据,因此基金经理人操盘就是以打败这个指数为目标;而对投资人而言,这是用以评估基金操作绩效优劣的一项客观标准。海外基金因为投资的标的相当广泛,因此参考指标种类繁多。若以国内股票型基金为例,其参考指标通常采用国内加权股价指数,因此基金的操作绩效如何,就是将其涨跌幅与同一期间的加权股价指数(亦即通称的大盘)作一比较,而海外基金则因还有汇率因素,所以必须调整成同一币别。

13、贝他(Beta)系数:

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形。以美国为例,通常以史坦普500企业指数代表股市,贝他系数为1。若某支基金的贝他系数为

2、表示波动情形是股市的两倍;若贝他系数为0.5、则波动情况只及一半。

14、买价(BidPrice):

基金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就是用以购买基金持份的价格。就收费基金而言,买价包括基金的净资产价值(NAV)加上销售手续费;如果是不收费基金,买价就等于基金的净值。

15、买卖差价(Bid-askSpread):

买价与卖价的差价。

16、蓝筹股(Bluechip):

即国内通称的绩优股,指基础稳固,营运良好的大型公司股票,以美国为例,道琼工业指数所包含的三十种股票,包括IBM、AT&T等,都是典型的绩优股。

17、债券(Bond):

按期付息的债务工具,属于有价证券的一种,发行单位包括政府及公民营企业,应按一定的期间通常是半年,付给债券持有人一定利率的利息,债券到期并有义务偿付本金(或面值)。

18、账面值(BookValue):

股东持股账面值,相等于公司资产值减除公司负债及公司优先股值。

19、经纪商(Broker/dealer):

像美林公司等,替社会大众买卖有价证券,包括收费的基金。(在有价证券市场中,撮合买方和卖方的中间人,称为经纪商,如美林证券的经纪部门,以抽取手续费为收入来源,交易的商品包括收费的基金)。20、经纪佣金(BrokerageFee):

经纪替投资者提供服务时收取之佣金。

21、牛市(Bull):

投资者对市场价格产生乐观预测。

22、景气循环(Businesscycle):

因通货膨胀、成长、就业等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扩张(复苏)和紧缩(紧缩)循回。

23、资产增值(Capitalappreciation):

开放型基金在每一个基金的交易日,皆须有一个公正客观价值作为基金买卖价格的基准,除了已实现的资本利得外,基金资产须在每个交易日的市价,则为资产增值,反之则为资产贬值。此外基金的资如果跨越了国界,所投资地区货币相对升值时,则投资者还可赚取汇差的收益。

24、资本增值/损失(CapitalGain/Loss):

现有资产价值减除购入时之价格,所赚取或损失之价值。即当基金持有的可变卖资产(如股票、债券其它有价证券),在脱手时,其卖价高于原先购进成本,即产生利润,此利润为已实现的资本利得。反之,当卖价低于买价时,则产生资本损失。资本利得分配则是基金将买卖股票或债券的获利分配给基金投资人。

25、资本市场(CapitalMarket):

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环节,指资金借贷长逾一年的市场。

26、旁生基金(Clonefund):

通常是甚受欢迎基金所分生出来的基金。一般都是为原基金的资产太过庞大,无法再接受新的投资人,而由同一经理人以同样的投资策略另立新的基金,名称则和原基金很相像,如Nicholasfund和NicholasII。

27、封闭式基金(Closed-endfund):

持份固定不增减的基金,买卖这种基金须透过公开交易市场,所以价格和净值常会不一致,而出现折价或溢价的情形。

28、复息(CompoundInterest):

复息利率为累进利息回报,利息回报是按本金及利息累积所计算。

29、小额信托投资(Continuepurchaseplane):

投资人每隔一段时间(通常是隔月)投资固定金额于指定的基金上,即一种强迫储蓄投资的方法。利用小额信托投资投资,不必在乎进场时点,并可摊平基金投资成本,适合想省时省事的投资人。30、可转换证券(Convertiblesecurity): 指特种股票或债券,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像以特定价格、特定股数等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31、连股息、附有股息(CumulativeDividends):

证券买主所付出的价格已包括下一期该证券应付利息的权利。

32、托管人(Custodian):

银行或信托公司代客户保管资产如基金,认股证,提供托管证券服务,但并不包括管理投资组合。

33、即日指示盘(DayOrder):

仅于放盘当日有效的指示。

34、派息日(DeclarationDate):

企业总裁宣报下一个派息的日期和股息的数量。

35、界定供款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Plan):

根据雇主和雇员的供款总额以及供款上所赚的投资回报去提供收益的退休计划。这类计划通常由雇员承担投资风险。

36、风险分散(Diversification):

资产放在不同的投资项目上,例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或者是基金﹐可把风险分散。

37、股息(Dividends):

上市公司向股票持有人分派的利息。

38、股息率/股息收益(DividendYield):

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

39、拆扣率1/贴现率2(DiscountRate):

1.将来的资金贬值回现时的价值的拆扣率。此拆扣率反映金钱之时值和资金流动之风险。2.中央银行替商业银行贴现票据、融通资金时所收取的贷款息率。40、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Averaging):

是一种以定期及定额投资去累积资产(包括股票及基金)的方法﹐投资者因此便会在价格处于低位期间购入多些数量的股票及基金单位﹐而在价格处于高位期间购入少些数量的股票及基金单位。

41、每股盈利(EarningsperShare):

每股普通股获摊分之盈利。

42、盈利/股价之比例(Earnings-priceRatio):

盈利和股价之比例,即等于每股盈利的倒数。

43、能源基金(EnergyFund):

属于产业型基金,目前在国内销售的能源基金主要投资标的,为全球各地与能源生产、加工和销售相关的能源类股(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并非直接投资现货市场,因此也可以算是一种全球股票型基金。能源基金的净值涨跌受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最大,由于油价近几年长期低迷,因此这类基金的近一、二年的报酬率表现都不是很好,但五年的长期报酬率大都有70%左右的水准有,平均年报酬率则为10%左右。因此除非油价出现飙涨行情,投资人不宜抢短介入,较适合长抱。

44、权益/或净值(Equity):

这个字在中文很难找到对等的词汇,是指投资人实际拥有的资产价值,持有股票,等于是拥有公司(及其资产)的一部分;拥有房地,除了贷款部分也都属于屋主所有。这些都是投资人的权益或净值。相对的,持有债券,只表示借钱给发行债券的公司或机构,并不拥有该公司或机构的任何资产或权益。

45、除息日(Ex-DividendDate):

股份开始除息买卖的日期,是指截止新买家可享有股息收益的日期。因为本港实行两个交易日内交收的买卖方式,所以在截止过户前两个交易日就是除息日。

46、买卖(Execution):

完成买卖股票的过程。

47、费用比率(Expenseratio):

投资人在过去一年所付出的基金操作及管理费(由基金资产支付),计算时是以总资产的某一百分比来表示。以美国为例,股票基金的比率平均为1.1%,债券基金为0.9%。

48、基金家族(Familyoffunds):

同一基金经理公司发行并操作多个基金,通常都包含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人一般都可以把金从一个基金转换到同一家族的其它基金。

49、收益型基金(Fixed-IncomeFunds):

收益型基金为投资人提供稳定收益,同时具有部份本金保障功能。投资标的包括债券与特别股为主,由于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颇为敏感,故此种基金亦存在某些风险。故此类型基金的特点在于能够获取稳定的经常性收益,并需承受一定的风险。50、前收费用(Front-end):

投资人购买基金持份时所付出的销售手续费(佣金)。

51、基金经理(FundManager):

每种基金均由一个经理或一组经理去负责决定该基金的组合和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是按照基金说明书的投资目标去选择,以及由该基金经理之投资策略去决定。

52、基本分析(FundamentalAnalysis):

数据研究以计算股票价值,研究包括所有对该公司股价有影响之因素,如估计往后派发股息,将来利率走势及公司风险因素等。

53、基金中的基金(fundoffund):

指以其它基金为投资标的之基金,而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进一步可分为专门投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与同时投资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等三种类型的基金中的基金。

54、全球股票型基金(Globalequityfund):

以全球各国上市股票为投资标的之基金,由于分散程度较广,因此波动风险通常低于区域型或单一市场股票基金。

55、全球基金(GlobalFunds)及国际型基金(InternationalFunds):

全球基金投资于包括本国在内的全世界有价证券市场,利用各国市场间荣枯的轮替,为投资人规避风险。国际型基金则投资于本国以外的国际有价证券市场。此两类型基金皆以追求资本利得为主要操作目标。

56、成长与收益型基金(GrowthandIncomeFunds):

此类型基金以股利、长期资本利得与利息收益并重,其投资标的涵盖成长型股票、高配股能力之股票、特别股、可转换公司债、一般公司债及货币市场商品等。

57、成长型(GrowthFunds):

成长型基金的投资标的也是具成长性之公司的普通股为主;但与积极成长型基金不同的是,成长型基金略为保守,以已营运有时并具长期发展潜力之公司为主。故此类型基金系以长期稳定成长为目标,长期资本利得为主要收益来源,风险程度虽较积极成长型基金为低,但净值波动幅度亦相对偏高。

58、保本基金(Guaranteed Fund):

就是在一定期间内,对所投资的本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基金利用孳息或是极小比例的资产从事高风险投资,而将大部份的资产从事固定收益投资,使得基金投资的市场不论如何下跌,基金净值到期时,绝对不会低于其所担保的价格,而达到所谓的「保本」作用。

59、H股(H-share):

在联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股。60、避险(Hedge):

一种防卫性的投资策略,通常包括买卖选择权(options),以减低风险并抵销可能的损失。61、高息债券(High-yieldBond):

指其信贷评级只有BB级或以下的债券﹐通常这类债券的息率比较高﹐以弥补投资者所承担的高风险。62、指数(Index):

根据某些采样股票或债券的债格所设计并计算出来的统计数据,用来衡量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形。以美国为例,常见的股价指数有道琼工业指数、史坦普500企业指数;最有名的债券价格指数则是所罗门兄弟债券指数(SalomonBrothersBondIndex)和协利债券指数(Sheason-LehmanBondIndex)。在国内,有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制作的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和中信指数、新华指数等。63、指数基金(IndexFund):

指数基金根据有关股票市场指数的分布投资股票,以令其基金回报率与市场指数的回报率接近。64、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一间公司初次推出股份让公众认购的行动,称为首次公开招股。65、垃圾债券(JunkBond):

指在评级公司中取得BB或以下评级的债券债券发行人及持有人多称之为高息债券。此类债券是由一些未有盈利或销售基础﹐又或者企业本身的信用情况未如理想的企业所发行。因为此类债券的价格比较波动﹐而且投资者可以享有比投资政府债券为高的利息﹐很多愿意承受风险的投资者都会专注买卖此类债券

66、财务杠杆(Leverage): 以借贷(如融资)购买股票或其它证券。67、流动性(Liquidity):

指资产变现能力,流动性愈大愈容易变现,股票的流动性就大于房地产。68、限价指示(LimitOrder):

一种按指定或更好的价格上执行的交易指示。69、限价(LimitPrice):

限价指示中所指定的价格,即是指该交易指示的最高的购入价或最低的卖出价。70、收费/佣金(Load):

投资人购买基金持份所付的销售手续费或佣金。通常收费基金的费用是付给经纪人或承销商,低佣基金(low-loadfunds)的手续费则滚入基金本身。一般而言,低佣基金的手续费在投资额的1-3%之间,中佣基金为3-6%,全佣基金则是6-8.5%。免佣基金不收手续费,所以通常是直接销售给投资人(邮购、电购),不经手经纪人。

71、管理费用(ManagementFee):

投资顾问以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管理服务而收取基金资产值之0.5%或1.75%作为费用。72、市价总值(MarketCapitalization):

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等于股票数目乘以股票市价。73、市价盘(MarketOrder):

按当时的最佳市价执行的指示。74、货币市场基金(MoneyMarketFunds):

货币市场基金系投资于流动性高但不具风险的短期有价证券,如定存单与国库券等,不仅可提供投资人本金保障,同时又能为投资人获取稳定的收益。75、资产净值(NetAssetValue):

一般指互惠基金组合所持股票及资产总值。76、每股资产净值(NetAssetValuePerShare/Unit):

一般指互惠基金组合所持股票及资产总值除以股票总数。77、现时净值(NetPresentValue):

预算将来的投资报价值减去现时的投资价值。78、名义回报(NominalReturn):

未经调整通胀情况下的投资回报。79、基金销售文件(OfferingDocument):

为准投资者提供基金投资的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数据包括基金的投资目标及策略、风险、费用以及过往表现等。投资者于购买前应细阅基金销售文件。80、离岸基金(OffshoreFund):

公司总部设在香港以外的互惠基金。大部份在香港发售的互惠基金均在卢森堡、百慕达或都柏林等海外管辖区注册成立。

81、开放式基金(Open-endFund):

可供投资者买卖的基金单位数目没有限制的基金。82、海外基金(OverseeFund): 由国外投资信托公司发行的基金。透过海外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不但可分享全球投资机会和利得,亦可达到分散风险、专业管理、节税与资产移转的目的。83、参与率(ParticipationRate):

参与率指整体基金的回报与基金所购买的投资组合回报两者的关系﹐参与率愈高﹐代表基金因而所提供的盈利能力愈大。

84、绩效/表现(Performance):

指某一段期间内基金投资的变化情形,通常是以基金获取的资本利得、股利和利息多寡来衡量。85、定时定额(PeriodicPurchasePlan):

投资人在约定的时间内,以金融机构账户自动转帐扣款,用固定金额购买开放式基金,净值下跌时购买较多的基金单位数,净值上涨时购买较少的基金单位数,如此可使购买基金的平均成本降低,减少风险。86、投资组合(Portfolio):

个人或基金集合多种投资工具(例如:股票、债券、基金等等)的资产配置组合。87、贵金属基金(PreciousMetalsFund):

顾名思义是投资黄金、白银和其它贵金属相关证券的基金。以黄金基金为例,其投资标的涵盖的范围可能包括黄金矿源、制造和行销等,一切和黄金有关的企业证券。88、溢价(Premium):

溢价乃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而在基金上,则专指封闭型基金市场的买卖价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的价值。89、现时值(PresentValue):

将来的资金贬值回现时的价值,资金贬值以复息计算。90、反向兼并(Reverse Merger),可以缩写为(RM):

反向兼并指拟上市的公司通过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绝大部分股权,控制该公司,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的资产和业务,成为新的上市公司。

“反向收购”国内多称呼为”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91、后门上市(back door listing)

后门上市是比较投行界“很术语”的表述了,但其本意同“买壳上市”

请注意:

1、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

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

2、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不同之处:

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3、股权认购证(Warrant,香港称为涡轮)认股权证、认股证或“涡轮”,是发行人与持有者之间的一种契约,持有人在约定的时间有权以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标的资产。

4、股本权证(Equity Warrant)股本权证通常由上市公司自行发行,也可以通过券商、投行等金融机构发行,标的资产通常为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股票。股本权证行使时,上市公司增发新股。

5、备兑权证(Covered Warrant,香港称为衍生权证)。

备兑权证是由标的资产发行人以外的第三方(通常为信誉好的券商、投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发行的权证,其标的资产可以为个股、一篮子股票、指数、以及其他衍生产品。

备兑的含义指其发行人将权证的指定证券或资产存放在独立的受托人、托管人或存管处,作为其履行责任的抵押,而受托人、托管人或存管处则代表权证持有人的利益。有些市场用权证二字代表所有类别的权证,而有些市场则以衍生权证代表备兑权证.备兑权证的行使不会造成总股本的增加。

6、夹层投资(MEZZANINE FINANCE)

指在风险和回报方面介于是否确定于优先债务和股本融资之间的一种融资形式。对于公司和股票推荐人而言,夹层投资通常提供形式非常灵活的较长期融资,这种融资的稀释程度要小于股市,并能根据特殊需求作出调整。而夹层融资的付款事宜也可以根据公司的现金流状况确定。

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专门的夹层基金。

7、杠杆收购(LBO/LBI):

指内部融资收购或第三方融资收购。

8、创业企业家回购(buy back)

创业者回购投资人最初约定入股资本行为。

9、清盘结算(liquidation):

VC一般有四种退出方式,公开上市(IPO)、出售股权给第三方(trade sale)、创业企业家回购(buy back)、或清盘结算(liquidation)。清盘结算多发生在VC认为项目前途无望时!

10、资本结构重组(refinancing):

指股东变更、以股权置换债权以及股东部分套现。

11、管理层收购(MBO/MBI/Bimbos):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银行系统稳定 下一篇:银行合规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