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分析论文提纲

关键词: 老龄 人口老龄化 人口 带来

论文题目: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必将给社会带来较大负担,给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事实上,按照联合国最新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我国早在2000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就农村而言,农村居民老龄化程度更为显著,问题更为突出。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老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5.4%,高于全国13.26%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与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是,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程度上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别等问题。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不同社会群体享受公平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其保障效果,在此基础上,借鉴典型国家(地区)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分析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提出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全文共有导论和七大章共八个部分,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在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论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类型、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府责任。养老保险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的特征,客观上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并承担的责任。基于对养老保险的概念阐述和作用介绍,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对养老保险的政府设计责任、实施责任、财政补贴责任和投资运营及监管责任进行了论述。第二,全面系统地梳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并且分别从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并且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通过对“老农保”、“新农保”和“城乡居保”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各时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评价。整体上,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居民的全面覆盖,制度内的财政责任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但是各时期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效果仍然较差。第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弊端,并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此外,本文利用精算模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其中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仅为10%,个人账户替代率仅为5%,很难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支出;不同地区之间养老金替代率差异较大,其中一些东部省份养老金替代率低、地方财政负担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发现财政对基础养老金补贴程度低、个人缴费部分财政补贴机制不合理、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再次证明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的缺失。第四,借鉴了日本、我国台湾省、巴西及智利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经验,同时也对全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考察上述国家(地区)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步骤、建立时机和制度模式设计资金筹集模式、养老金给付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提出建议。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元化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我国必须通过“分步走”战略建立多层次、统一制度下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第五,从制度层面来看,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都是采用“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模式,因此两大制度具有同源性,为城乡统筹提供了制度层面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我国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制度设计和可行性分析,并且基于可行性分析对我国实行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首先,本文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其次,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未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政收入进行测算。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部分的名义替代率提升至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需的财政资金,并且与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进行比较发现,我国中央财政完全有能力承担,在基础养老金为35%的替代水平下,中央基础养老金支出仅占中央财政总收入的4.88%~7.37%;最后,在对个人账户进行政策模拟发现,在比例缴费制下,农村居民尽早缴费、长期缴费可以大大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效果。第六,基于上述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提出建立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是“分步走”战略:首先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名义替代率提升至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同,然后通过乡村振兴等战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此同时,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设计,引导农村居民扩大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缴费,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的保障能力。在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相近的时候,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替代率提升至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同,以此完成我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大一统”。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必然要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国一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城乡统筹

学科专业:财政学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概念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四、社会保障理论

第三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府责任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府责任

二、政府建立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

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创阶段(1949-1992 年)

一、“五保”供养制度的产生

二、以社区、乡镇和村为单位的探索

三、城乡二元养老保险的伊始

四、探索阶段取得的初步成效和经验教训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1992-1999 年)

一、“老农保”的发展过程

二、“老农保”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三、对“老农保”的基本评价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1999-2014 年)

一、“新农保”的发展过程

二、“新农保”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三、对“新农保”的基本评价

第四节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2014 年至今)

一、“城乡居保”的基本内容

二、“城乡居保”的特点

三、对“城乡居保”的基本评价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及财政补贴情况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数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

一、基础养老金待遇偏低且缺乏正常调整机制

二、个人账户缴费及财政补贴机制设计不合理

三、统筹层次低导致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公平性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弊端的成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参保积极性低及成因分析

二、社会统筹部分缺失公平性及成因分析

三、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水平低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效果分析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的测算

一、概念界定和指标选取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测算的基本假设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精算模型构建与参数设定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测算结果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替代率测算及分析

一、ELES模型的构建与描述

二、评估指标与数据来源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替代率的测算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与需求替代率的比较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效果分析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与需求替代率的比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效果的比较

第五章 典型国家(地区)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验借鉴

第一节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统筹城乡的国民养老金制度

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建立时机

三、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台湾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统筹城乡的国民年金制度

二、台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思路及其财政负担

三、台湾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第三节 巴西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一、巴西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概述

二、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三、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智利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启示

一、智利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概述

二、智利非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三、智利非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农村居民人口规模预测

一、农村居民人口规模预测模型的前提假设

二、生命表的生成

三、农村居民人口预测模型设定

四、农村居民人口预测数据

第二节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测算

一、未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

二、不同替代率下基础养老金需求测算

三、不同替代率下基础养老金财政支出测算

四、未来我国财政收入测算

五、不同替代率下基础养老金财政负担分析

第三节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测算

一、农村居民个人最大缴费能力评估

二、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设置

三、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替代率测算

第七章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

第一节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思路

一、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原则

二、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向

三、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与经办管理模式

第二节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步走”实施方案

一、第一步:分别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小统筹”

二、第二步: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中统筹”

三、第三步:实现合并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大统筹”

第三节 配套政策措施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完善缴费激励政策,鼓励居民长缴多缴

三、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实行个人账户比例费率制

四、提高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收益率

五、县、乡推动养老机构建立,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性别歧视英语论文提纲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其分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