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住宅(精选四篇)
水景住宅 篇1
中国自古就有观水之说, 所谓“观水”, 并不是观测水文、水质, 而是要从水的形态中获得某种人生的心灵体验。
曾有人就北京的水景住宅做过调查:79%的购房者认为“水景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 水景住宅得到广泛认可。《宅经》云:“宅以形式为身体, 以泉水为血脉, 以土地为皮肉, 以草木为毛发, 以舍屋为衣服, 以门户为冠带, 若得如斯, 是事严稚, 乃为上吉”。所谓“无水不成园”, 肯定了水是住宅的血液。水对提升居住品质作用不小, 适当的水景构造, 能起到丰富空间环境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增强居住的舒适感。水是生态环境中最具动感、最活跃的因素, 将水、绿色植物、雕塑作品有机融合, 住宅小区会更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大面积水域还能吸收空气中的尘埃, 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这对居民的健康大有裨益。
购房者认为水景住宅带给人们精神享受, 水景住宅风水好、空气好。但是, 水景住宅不是简单的有水就行了。水景住宅的水应该具有观赏性, 如果可能, 还应当使居民能够参与到“水景”中去, 让水与人亲近起来。因为, 现代居民对于建筑的认识, 已不再是遮风避雨的场所, 不仅仅是一个住的概念。建筑的内涵除了坚固、安全、舒适外, 还包括精神领域的个人心灵成长及人们之间的感情建立。好的水景住宅, 会延伸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 并使人们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
随着住区的档次和内涵逐步上升, 绿地率越来越大, 水景的可造内容越见广泛, 小河、小湖、人造滩涂等水景景观逐渐出现在都市住区园林绿地中。现在升华到借用城市河、湖自然水景景观的园林借景设计手法。水景园林已基本主导了我国住区园林的发展,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治理是住区水景设计中亟需考虑的问题。水景设计一般只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 没有太多考虑水质治理问题。但由于一般景观水体没有按自然水生系统来设计, 大多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 几无自净能力, 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合理。随着外来物质的输入和时间的推移, 导致产生富营养化, 最终使水体变得混浊不堪。另外, 目前相当多的防渗处理设计成硬质如钢筋混凝土等, 事实证明, 这种设计问题多多, 其防渗效果也会有诸多问题, 如底板容易断裂和渗漏, 且不易发觉与补救, 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破坏了系统, 使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特别缺乏的国家, 多数地区自然降雨本身就少, 用自来水作为水景资源不可取。水景设计要充分考虑雨水的利用和水量充足, 如何保证水源下渗回归土壤, 补足地下水。水景固然可以给住区增添美色, 但做法不当将不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住区环境的美化, 不应以大环境的恶化为代价, 要考虑到以后, 要有长远的目光。将水景引入住区环境是要对自身环境有充分的认识, 如要考虑住宅项目本身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降雨特点、地下水位情况、洪涝对地块的影响, 以及地块本身和相邻水域的水系条件, 以便考虑如何处理水景的给排水问题。将整个住区的水利用及水处理系统成一个整体, 充分尊重并利用原有水系, 并对区域内雨水通过收集处理应用到水景中, 减少水源的投入。
传统园林水景对现代水景设计的影响 篇2
关键词:传统园林;当代景观;水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生命就不会存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就是水。水的存在使得环境有了灵气,是景观设计中当之无愧最富表现魅力的元素,使环境与人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元素作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环境景观空间设计中。这正应了古语中那句:“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因此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水做出了这样描述“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四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欲扶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生辉,此之谓活体也”。 郭熙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提出山水“三远”的提出及山水在“三远”状态下的特征:高远、深远、平远,“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这不仅仅是山水画的评价标准,对现代园林的水景设计也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1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水的意义
1.1 儒家文化中水的意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生命之源,又是文明之源,她承载了太多人类喜怒哀乐的鲜明记忆,亦被赋予了太多文化色彩。相较其他被赋予灵性与智慧象征意义的自然物,水更多地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数几千年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中一直被崇敬着。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是以君于见大水必观焉尔。”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将水的本性概括为‘德、仁、义、智、勇、善,不得不说这是极富哲理的诠释。
1.2 道家文化中水的意义
我国古代道家哲学观认为,“虚”、“无”是迷惘无可寻觅的却又是真是存在的制高点。无色无味的水恰好就符合“虚”、“无”二字。如明镜一般不惹尘埃的静水,是虚无的化身,然而周遭的一切都含映在其中。她空无一有,却又涵盖万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使人感到既澄澈清明又含蓄深沉。
1.3 古典诗词中水的意义
从“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安宁祥和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雄奇壮美,水一直的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甚至可能超出了其原本的意义。水被赋予了至善至美的性格甚至是生命的象征,并且成为景观文化发展的载体,将其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代代传承。
2 传统中式园林中的水景设计
在传统意义中,水景指的模拟自然界河流湖泊的样式形态设计的各种湖泊、水池、泉水、小溪、山涧等。
在水景的形态区分上来讲,人工开凿的比较大的水体称为湖,小的水体则成为池。一般而言,理水通常与筑山相联系,挖出的淤泥石块就可以就地取材筑山。关于造型,古人推崇的是“青山峰回路转,水池环抱萦绕。”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另外一池三山也很常见。海岛仙山纵然十分荒诞不稽,但这样的布局可以使得空旷的水面变化丰富起来,观赏者立于水边岛岸,亦可以产生烟波浩渺,吾身物外之境。泉、溪和涧,一般都是和山体结合在一起,采取置石、筑山、叠景等手法,以大自然中的自然山水为蓝本景观,建造岗、峦、洞、壑。将水景建成蜿蜒流淌的小溪、优美灵动的涌泉、浪花飞溅的涧流等。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从山麓上流下的泉水不断与石、洞产生迂回撞击,形成美妙的自然音乐,造园者称之为“八音涧”。
3 古典中式园林水景设计对现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的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设计理念开始冲击传统的自然式设计,轴线对称式的水景以及各种喷泉雕塑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是与周围建筑与环境似乎并不太和谐,因此,我们应当学习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但一定要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又带有古典韵律的优秀的现代水景。在我看来,这样的水景主要分为两個方面:一则为完全自然式的水景设计,另一则为人工化的水景,在现代的核中,取古典的神韵。第一种很常见不再赘述,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进行分析:
3.1 意境
现代化的中式景观设计很大程度上学习了西方景观设计中几何形态的应用,直线图的驳岸设计在与建筑相结合的空间中大量的运用。紧邻水面的建筑投影在水面上,形成了安详静谧的空间环境,给人以虚实结合,层次丰富的感受,让人如临画境。
3.2 水池的处理
在设计中,为了将效果做得更加精致漂亮,池顶与水面的高差不宜超过40CM,这样做不仅让景观显得细腻优雅,也使使用者可以近距离的接触水面,给人以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的自然感受。在池壁的处理上可以用常见的卵石、青砖、青石等乡土材料交替运用,更好地体现了我国的独有气质。
3.3 水景与石景
在人工化的水景中摆放造型独特的孤立的石块,镜面一般的水面上突兀的山石,极度碰撞的两样东西,却给人以东方式的禅意,一种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的感觉。水面上的倒影也与石景产生了交相辉映的效果,观赏者自然也获得了如临画境的美好心理感受。
3.4 汀步设计
传统景观中的汀步一般都是石块铺就的路径,一般铺设在水道狭窄处,形状也比较自然古朴,现代设计中一般采用花岗岩贴面或者条石,铺装形式上一般营造出一种空间的序列感,使用者漫步其间可以感受到古典神韵之意味。
3.5 喷泉
《说郛》卷四二引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水》:“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山石间有水泽泼而仰沸者谓之喷泉。”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壁泉、涌泉、雾泉、管流、溪流、瀑布、水帘、跌水、水涛、漩涡、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摆动喷泉、跑动喷泉、光亮喷泉、游乐趣味喷泉、超高喷泉、激光水幕电影等应运而生。多样化的手段可以营造多样化的效果,小涌泉与各类石板、卵石搭配在一起都会营造出一种自然、生长的感受。
4 结语
水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一直是地球万物生长的保障,人类天性中就有对水挥之不去的依恋,并且水元素本事也是极富生命力表现力的重要景观设计元素,因此在现代设计中综合考虑人文、美感、生态等多个角度,因势利导地发挥出水景最大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水元素在景观设计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俞昌斌,陈远.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材料与细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谈水在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住宅水景的价值体现 篇3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水景,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做水景。即便确定规划设计水景,如果做法不当的话,不但不能提升景观档次,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因此要营造好的水景,必须对水景的价值点做充分的认识和梳理,这也是住宅水景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本出发点。
至于具体的设计技巧及手段,对于大多数景观设计师而言,应该都是驾轻就熟,况且,形式层面上的优劣本无固定的评判标准,不管用何种方式,只要达到烘托景观气氛,在观赏价值和寓意价值上体现出独特个性,就算成功的设计。
对水景而言,存在着由四个层面构成的价值体系,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具象而抽象的价值体现。
第一层面,即水的“形”“势”“声”“色”。这是人们对水景的直观印象。
“形”即形状、形态。包括开阔还是狭窄;自然形态或是人工几何形态;相对的大小等等。表现为河、湖、沟、渠、池、塘等。形展现出的是水体,静态的形式美。
“势”则着重强调水体的高差关系,展现的是水体的动态美。既包括飞流直下的瀑布,也包括静静流淌的叠水。
“声”则是水声,展现的是水体的听觉美,既包括汹涌的波涛声,也包括潺潺的溪流声,还包括沽沽的涌泉声,甚至结合人工背景音乐,配以鸟语蛙鸣,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是营造水景效果的事半功倍的绝佳手段。
“色”即色彩,展现的是水景的视觉美。水本是无色透明,然而与景结合,则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视觉形象。
自然界中的水景已经如此,蔚蓝的大海、澄碧的湖水、清澈的小溪,甚至如九寨沟色彩变幻无穷的五花海,既为我们在水景设计中提供了天然的范本,同时也激发了营造读他水景色彩的灵感。通过对水底、水岸材料以及岸边绿化种载的选择和搭配、辅以灯光照明系统,使水体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在阴晴雨雪的气候变幻还是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中,都可以自由创造出理想的富于变化的水景色调。
第二层面,即水的功能性。这也是水景住宅价值体现的重要环节之一。
最早的住宅临水而建,也就是为了取水、用水的方便,发挥和利用其航运、灌溉的功能。我国的江南水乡住宅以及闻名遐迩的意大利水域威尼斯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然而,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上,对水景的理解和利用,更多的是突出其在纯粹观赏层面的景观价值,大大弱化了水本身的功能性。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环保理念,重新找回这失落的价值点,也就成为当今住宅水景设计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古代传统水景建筑中,河水、溪水的实际功能是先于景观而考虑的。典型的如苏杭水乡一带的民居。家门前的小河兼具了航运、灌溉、洗衣、洗菜甚至排水功能。同时与石桥、拱桥、码头等共同形成水墨画般的独特景观。正是户户垂柳、家家枕河。
古城丽江就是受到烟雨江南水乡民居的启发,有意识的在城市规划中,设计成独具风情的水街水巷,正是在借鉴,模仿中的创新,引至雪山的溪水、沿街而下,满足了当地居民日常洗涤用水的及建筑防火的需求。
相对于古代的滨水、临水住宅,现在居住区中的水景大多是点缀式的景观装饰。当然,由于水景规模的限制,以及水资源的缺乏,能在居住区中规划大面积的水面形成人工的小型湖泊、河流者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利用景观水体来达到航运或灌溉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了。
然而,水资源毕竟是宝贵的,因此对景观水体实际功能的挖掘利用。合理引导水景中水的功能性回归,不但不会影响水景的观赏价值,反而可以优化水景效果,并达到生态、环保、节水的目的。这方面的做法包括将雨水收集、存放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小区中水回用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等等。
第三层面,即水体的延伸空间,最主要的就是强调水岸的景观价值。
水与岸本身就是阴阳咬合,互相依存。如果说水景中,水体本身着重表达的是其观赏性的话,那么水岸空间则更体现水景的可参与性,是近水、临水、亲水的必要场所,也是对居住区规划及住宅布局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水岸是水体的边界,也是水景的延伸和过度。其形式和长度决定了水岸空间的特点。水岸的不同形式、如人工的驳岸、滨水的栈桥、舒缓的沙滩、自然伸入水体的草地等等,构成了不同风情的休憩空间。
另外,水岸的长度则是实现水景价值最大化的保证,对于居住区规划而言,争取尽量多的住宅能够沿水岸布置,也成为规划是否合理、提升住宅居住品质的主要评判标准。
这里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迪拜的棕榈岛开发项目。整个项目都是在位于波斯湾的浅海由人工填筑而成、全岛状如棕榈树,在同样填海面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延伸了海岸线的长度,使临海住宅数量大大增加,充分挖掘了其最具价值的景观资源,滨海景观。这也是迪拜这座城市其它大多数工程项目所共有的开发技巧。是原本只有七十余公里的海岸线,延伸扩展到上千公里,对于整个城市而言,其土地的升值空间可想而知。
第四层面,则已经脱离了具象的水域水景,由此而上升到抽象的寓意层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水景处理,表达一定的美好意象。
在这里,水景的大小,水景的多少已经处于次要地位,而不必过分强求了。其中,多运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着重其与建筑物的方位关系,通常是房前屋后的浅溪或小池,追求的正是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种风气在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尤为盛行,因为“水”代表财气,以及长寿等。如何聚财、延寿成为水景设计的重要目标。
在古代,民间如此,皇家更不例外。围绕紫禁城一周的护城河中,金水河是尤其特别的,其形如潜龙,与通常几何状的人工水渠大不相同。除了有学者指出其形状来自于南京明故宫护城河的模仿外,其中寓意耐人寻味。对于水景的抽象寓意,不单在我国,在日本,甚至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造园艺术中一朵奇葩,即“枯山水”以石作山,以沙作水,虽无水而有水之意境,充满了令人想象的空间,也渗透出浓浓的禅味。
基于传统文化的住宅水景设计浅议 篇4
关键词:住宅水景,传统文化,水景设计
我国目前住宅水景存在设计单一、维护成本高和价值体现不足的问题, 资源的稀缺和人们的需求要求住宅水景有更高质量的设计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对住宅水景进行分析, 提出设计理念, 有助于推动有中国特色水景设计的发展。
1 现代住宅水景设计的演变
自古以来, 人们对水便情有独钟,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认为水具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九种美好的品行。亲水是人类的天性, 中国人自古就有“择水而居”之说, 水一直是我国住宅庭院的传统构景元素。
古代的水景往往出现在皇家园林和私人庭院里, 都是为少数统治者和富人所独享的。新中国成立伊始, 百废待兴, 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给百姓提供栖居之所, 居住的问题能解决已大不易, 毋庸奢谈景观。
现代住宅设计水景由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新加坡、台湾的水景设计浪潮, 以及住房货币化改革后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化而迅速兴起。人们随着个人财产的增多, 景观需求也不断增加。住宅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也带来了不同房地产企业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企业需要引入更多更好的设计和概念才能在市场立足, 水景便成为了各开发企业彰显特色在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手段。开发商竞相推出带有水景的楼盘项目, 水景从住宅外环境的点缀逐渐过渡为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住宅水体景观的价值
2.1 景观价值
水体景观都是以水体为造景元素, 起着美化环境的作用, 借助于物化的水景环境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美”的共鸣。水体同时还对居住空间进行组织和层次的划分[1]。这往往是墙体、道路、植物绿化等手段所无法达到的。
2.2 实用价值
水纯净透明, 波光粼粼, 潺潺水声悦耳动听, 清澈、湿润的触感引人亲近[2], 人们可从水景中享有舒适性和独特的环境, 故而水景成为调节小区生活的重要景观, 慰藉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烦躁不安的心。与此同时, 水景住宅中的水体, 特别足大面积的水体, 还起到蓄积雨水、减轻市政排污压力、灌溉小区植物的作用。
2.3 生态价值
水环境可以湿润地表,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可以调节住宅区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状况。水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尤为明显, 漫步水边感觉特别凉爽;调节湿度, 秋冬干燥, 水边气候湿润, 行走其周让人舒心。水体能够吸附大气中的尘埃, 对空气质量起到净化作用, 让人感受到水边清新、舒畅的气息, 有利于人体健康;悦耳的水声还能削弱噪音的影响, 创造出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质及微生物等, 为鱼类、鸟类、水禽、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多种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存环境, 维持水体稳定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2.4 社会文化价值
居住区水景被赋予了一些社会功能, 成为大众参与的休闲活动方式, 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 能为居民提供一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场所。水景也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重要元素, 是人类在自然风物中倾入情感的结晶, 体现了深厚的地域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
2.5 经济价值
由于水的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和人们对水景的热爱, 使其在现代居住区开发中体现出很高的经济价值。按照传统的消费偏好, 住宅建筑应朝南向, 朝向欠佳楼盘只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推向市场, 尽管如此销售也不易, 但是水景房的盛行显然打破了这一常规。以南京市为例, 景色优美的花神湖畔有不少楼盘, 为了便于俯瞰水景, 设计成东西朝向, 尽管价格比同一小区南北朝向的房子还高, 仍然很快售罄。这已是水景住宅销售中常见的一幕, 也是开发商热衷水景的原因所在。
3 目前我国住宅水景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方面
目前居住区的水景设计千篇一律, 大同小异。常常注重形式和设计表述, 而没有根据居住人群、环境、当地的审美需求而创造性地做出反应。常照搬欧美设计理念, 使得景观元素单调, 设计形式古板, 忽略了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水文化”的体现。只为水景而设计水景, 追求形式, 水景建设与居住区周围的环境脱节, 成为孤立的景观, 不注重与居住环境的和谐, 使得在整体的感觉上很混乱, 而没有达到水景设计的最初目的。
3.2 维护方面
很多水景由于后期维护费用高等原因导致水景的维护管理逐渐懈怠, 在水景可以使用的季节, 水池中的水不能按时更换, 导致水质恶化。这样的水景不仅没有满足居住市民的需求和愿望, 而且影响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甚至困扰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4 基于传统文化的住宅水景设计
4.1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应以“阴阳消长”为途径、“和而不同”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目前经济迅速发展进程中水资源尤显稀缺, 着眼于城市住宅水景的设计, 我们应当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生态, 强调绿色、环保、健康设计。水体的来源是重要的环节, 可以利用住区附近的自然水系、雨水来解决。设计师应具备生态的理念和思路, 提高水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加强水体的循环。中国传统思想一方面认为事物是在循环中发展的, 另一方面认为水为财源, 流动循环方能财源滚滚。俗话说“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体不仅可以减少蚊虫的繁殖, 还可以增加小区的灵动性。驳岸的堆砌应减少石材、水泥等材料的使用, 水景与植物的搭配上考虑增加灌木和乔木类植物的种类和数目, 这些措施可以很好地增加物种多样性, 形成良好稳定的生态系统, 减少资源的消耗, 有助于水循环和保持水平衡, 为造就优美舒适和可持续的水景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4.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水景设计凸显文化性
住宅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视回溯历史、崇尚文化, 设计师倾向于将居住建筑与环境景观融合, 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水景设计必须满足基本功能, 然后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更高层次的设计应能在自然水景中融入人文元素。人们欣赏的水景和传承的水景文化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水体, 还包括水景的社会性。在时间上注意水景文脉的承接, 在空间上强调地域性。水景设计要有地方特色, 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可将自己的文化融入到水景设计中, 应体现本土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特征, 让居民感受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将景观与文化融合, 在水景设计中显现城市文脉, 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 使居住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现代文明的时代感[1]。
4.3 以全息为特性, 强化水景设计的整体性
中医认为整体的每一个局部都包含有整体的全部特性, 这种特性叫做“全息”, 局部产生于整体, 但又反映着整体。《黄帝宅经》中说到, “以形势为身体, 以泉水为血脉, 以土地为皮肉, 以草木为毛发, 以舍屋为衣服, 以门户为冠带, 若得如斯, 是事严雅, 乃为上吉”, 认为居住环境和人体一样是一个整体, 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既有技术的专业性, 又有艺术的整体性。一个好的水景作品, 必须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并要和建筑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好的设计作品应反映整体的、系统的设计理念, 根据设计功能要求、环境氛围而设计, 与整体小区设计风格相协调。住区水体景观的设计需统一规划, 而不是强调其中某一局部, 造成设计上顾此失彼, 忽视景观整体性。
4.4 以人为本彰显水景人性化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人性化氛围的塑造, 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贯穿设计始终。品质优良的居住环境, 不仅应该具有供人欣赏的优美形式, 在人性化上也应该有一定的内涵, 调动居民参与性, 满足业主不同的亲水需求, 注意人们欣赏水景的安全。现代人需求的多样性、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住区水景设计要提供多样化水景形式来达到住户要求。水景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水景的形态变化的多样性以及使用的材料、表达的形式、设计风格的多样性, 既有赏水区域, 也有嬉水区域, 有涓涓细流, 也有壮阔平湖, 有宁静的水面, 也有热烈的喷泉, 这样不同的住户就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亲近水景的方式, 这样的水体景观才不只是奢华摆设, 才能使更多的居住者参与到水景场所的休闲和娱乐中来。良好的水景设计应留有足够的交互面便于人们亲水,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不影响景观的同时, 加强安全防范。要改变传统只重视大型水体安全设计的误区, 着眼于防止落水和小型溪流、喷泉等容易造成人们滑倒等不安全因素[3]。
4.5 借助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天人合一”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水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使景观设计更绚丽, 表现形式更丰富, 资源利用更高效, 维护处理更环保。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天然的水景构造材料会逐渐减少, 而各类新型建筑材料及造雾、声控、光影、电子等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使现代水景的表现达到天然水景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而使用却更方便, 更有现代气息。诸如一直困扰设计师的水质易恶化、难维护的问题, 有望随着新的生态循环技术发展, 提高水体维护治理能力, 改变原有的水景虽好看、管理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许灿, 王东焱.现代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 2011, (3) :10-12.
[2]赵祥, 李嘉华, 成斌.对城市水景住区设计的思考[J].工业建筑, 2007, 37 (1) :115-117.
相关文章:
交通节能减排02-15
如果我是你优秀作文700字02-15
《我是你的守护星》读后感作文500字02-15
爷爷我是你的小棉袄作文02-15
我是小小朗诵者作文1000字02-15
移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02-15
oracle安装及连接文档02-15
优质医院护理02-15
大班语言活动:《果酱小房子》02-15
春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