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纤维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现代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装饰艺术。它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依靠材料的不同,向人们展示平面和立体的多元化艺术,这是现代艺术家所要传达的一种新的观念。目前,纤维材料的丰富多样也是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主要对纤维艺术的概念、纤维艺术观念的跨跃导致材料的延伸、纤维艺术创作中材料的延伸出现形式的突破作简单的阐述。
第一篇:纤维艺术论文范文
当代纤维艺术的融合与碰撞
摘 要:纵观整个世界美术的发展过程,每个时代都相应的有一种特殊的时代文化精神,纤维这门艺术形式也不例外,它的风格变迁也同样受其特定时代发展的制约和支配。在当今这个自由开放、多元化的发展时代,传统的方式的纤维艺术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观念的革新,已经摆脱了经纬的束缚,向着更自由的空间延伸,在造型、材质、装饰和功能上都有所创新,并且这种创新还在随着艺术家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着。
关键词:时代精神;后现代;多元化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Fusion and Collision of Modern Fiber Art
SUN Ying YAN Song-l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post modern; diversificat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纵观整个世界美术的发展过程,每个时代都相应的有一种特殊的时代文化精神,纤维这门艺术形式也不例外,它的风格变迁也同样受其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的制约和支配。正如丹纳的《艺术哲学》所言:气候和自然在各种植物中做着“选择”,就是自然淘汰。因此,现代纤维艺术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会和所处的时代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时代赋予的机遇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崭新层面是传统美术定义分类的瓦解消失。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如:家具—雕塑,雕塑—装置,表演—影像,这些已成为普遍情况。对于处在后现代主义艺术时期的纤维艺术来说,传统的工艺美术定义分类逐渐瓦解消失,“杂化”倾向更为突出。它将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材料技法、观念一同收编融会贯通,纳入纤维艺术领域。从传统壁挂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跨越了墙壁的平面限制,融入了雕塑、油画、版画、国画和各种民间艺术等手法,同时结合个人生活体悟,展现新的空间形态。
二、纵横交织 自在追求
现代纤维艺术已经告别了单一性,摒弃了模仿绘画作品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样式,跨越了油画、雕塑、染织、新媒体等领域,更融入了音乐、电影和表演艺术,不再受传统纤维艺术大多以壁挂、地毯为主要形式的羁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像河流穿越沙漠,蔓延众多分叉支流,有的与源流相接,有的却自成流系,实现了走向大美术的视觉人文建构。现在,纤维艺术在不同领域内都发展着,壮大着,除了传统的工艺美术和服装染织领域,中国美术学院还开创性的将纤维艺术纳入到雕塑专业的教学中。这种革新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就是艺术语言和技法的更宽领域发展,使它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并向公共艺术和现实生活拓展。如保加利亚艺术家克里斯托,他的“大地艺术”或“包裹艺术”跟许多传统艺术类的艺术家相比,他是前卫的,他所追求的视觉景观跟传统审美方式之间拉开了足够的距离。此外还有美国“巢穴”艺术家帕特里克·多尔迪,他从室内雕塑逐渐向室外雕塑、装置艺术和纤维艺术转变。
三、纤维艺术的后现代特征
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解构主义诱发了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而具有敏锐感应和敏感触觉的纤维艺术家怎么可能会放过任何一丝丝微小的变化,他们迅速把它反映到创作当中。并在创作过程中发酵着、反映着。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和创作观念下的纤维艺术,它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必然与以往的艺术思潮、流派和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艺术家可以更自由的选择,把最适合他的个性、他的思想、他的才智的个体材料编织成一种较之以前更伟大的整体,而作品也表现出很多后现代特征。
(一)图像时代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图像时代,并成为艺术家创作和审美需求的基础,图像素材的重新整合拼贴、剪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地艺术行为,虽然那些图片、素材也许是从网络素材库里直接提取的,但通过有技巧和创造性地安排再结合,某些艺术创作方法重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不是一个简单堆积的媒介材料,而是一件带有后现代艺术特征的艺术作品。纤维艺术领域内的很多作品也都呈现出这一创作模式,如美国纤维艺术家琼.舒尔茨。从第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中的绗缝壁挂作品《看—不看—》到第八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中《The Water Cycle》,每一件作品都显示着她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后现代味道。她将日用生活材料信件、画报等图像信息材料通过数码影印、转印等多种综合手段拼贴缝缀于织物之上。她除了发挥图片本身的内容意义外,还发掘和认识图片素材中的潜在能量,提高对素材的创作,甚至会因为素材的更深层魅力所吸引而改变最初的创作想法。她的作品表现了当代文化的极度视觉性和后现代影像的随意性,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结晶。
(二)现成品的运用
从广义上讲,纤维艺术创作是没有什么材料不可以用的,大千世界材料无穷无尽,纤维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也从外部形态发展到内部蕴含,特别是现成品的出现预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也是艺术家观念地更深入思考。从近几届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和一些大大小小的交流展中,我们看到了电线、毛笔、手套、塑料装饰物、羽毛、树叶、丝袜甚至红辣椒等等。这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挑战性尝试,更是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变革,将现成品从原来的环境或语义中分离、挖掘出来,经过再处理、再描绘、再创造后,拼合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这种对现成品材料的运用拓展了纤维艺术的含义,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打破了人们对固有材料的原有观念的束缚,创作出一种更加前卫、新的艺术形象。
(三)兼容性、跨界性
现代纤维艺术缤纷缭乱,无奇不有,一方面反映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化特点和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个性。特别是近几年,许多油画家、雕塑家、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纷纷走进纤维艺术的创作领域,为它增添新鲜血液,也带来了新的各个领域的观念。他们把造型艺术、工艺美术、设计甚至新媒体艺术引领进纤维艺术领域内,打破重重阻碍,跨越绘画与纤维艺术,雕塑与纤维艺术,装置与纤维艺术,空间环境与纤维艺术,服装与纤维艺术的传统界限,使得跨界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如:手工编织的壁毯、壁挂,立体形态的软雕塑,运用现成品制作的纤维装置,大地艺术等等这些已成为普遍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个领域的艺术家都不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艺术语言与艺术形式的固有格局上,而是力图突破各种束缚与限制。通过对作品创作者的分析,也许我们能够从中等到一些启发!
法国现代画家、著名的现代壁毯艺术家,国际古代与现代壁毯中心和洛桑国际壁毯双年展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现代壁毯之父的让·吕尔萨,早年学习绘画,拜师于布鲁耶雷城的维克多·波鲁维,1912年他来到巴黎,在Ecole des美术学院学习,之后从母亲日常的缝纫得到灵感开始进行壁挂创作,突出立体派和野兽派的风格。经过他不懈地努力,终于为濒临危机的法国传统壁毯业开辟了新的天地。再如,现代壁挂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原名Maryn Varbanov,他成功的从绘画跨界到编织艺术,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软雕塑”艺术风格。早年万曼在索菲亚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后来留学中国学习绘画和美术史,被中国传统的壁毯编织艺术和古老的缂丝技艺所打动,转而学习研究图案和染织,并攻读了编织艺术的研究生,最终确定了其艺术道路。还有万曼在中国任教时教的第一批纤维艺术家施慧,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雕塑系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主任,万曼壁挂研究所主任,她更是一个跨越了染织、雕塑、环艺领域的多学科跨界的实践者。她参加瑞士洛桑“第十三届国际壁挂双年展”的作品《寿》,是中国当代壁挂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后来她还把纤维艺术教学引入到雕塑专业中,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创建了纤维与空间艺术教学。
除此之外像韩国纤维艺术家宋繁树,他以前是版画家,所以对画面的形式感把握很强,可以看出画面严谨的构成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林乐成先生早期是研究搞壁画的,后来机缘巧合到格鲁吉亚向基维先生学习了纤维编织工艺,由此开创了他新的艺术领域,回国后更是为纤维艺术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年轻的纤维艺术家,并成功举办了八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结语
一直以来,纤维艺术的发展都程展现出它无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特别是当今这个自由开放、多元化的发展时代,传统的方式的纤维艺术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观念的革新,已经摆脱了经纬的束缚,向着更自由的空间延伸,在造型、材质、装饰和功能上都有所创新,并且这种创新还在随着艺术家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着。
基金项目:本文由天津理工大学教改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编织技艺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项目编号:YB12-40
参考文献:
[1](法)丹纳,(法)丹纳" 彭笑远译.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5.
[2]张怡庄 蓝素明.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3]王凯 庄子平.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创作语境辨析,美苑,2011(4):79-83.
[4]爱德华.卢西-史密斯 朱淳译.世界工艺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6.
[5]施惠 .探讨万曼艺术的跨界性,装饰,2010.(4):122-124.
[6]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 上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7]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 下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作者:孙瀛 闫松岭
第二篇:纤维艺术
【摘要】在现代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装饰艺术。它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依靠材料的不同,向人们展示平面和立体的多元化艺术,这是现代艺术家所要传达的一种新的观念。目前,纤维材料的丰富多样也是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在。本文主要对纤维艺术的概念、纤维艺术观念的跨跃导致材料的延伸、纤维艺术创作中材料的延伸出现形式的突破作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纤维艺术;纤维材料;艺术形式
一、纤维艺术的概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纤维艺术也逐渐发展了起来。这种艺术主要是指运用传统和现代工具、手段,并且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人工合成纤维等为主要材料,通过编织、绣塑、缠绕、缝缀、环结等多种制作手段创作出平面和立面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具有实用、超功力的特点,基本将古典和浪漫、现代和沉稳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种类。纤维艺术主要是运用材料的一种艺术,应该坚持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纤维材料,同时,用开放的精神去发现纤维艺术材料所能为我们提供的快乐,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纤维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纤维艺术。艺术家充分运用有限的纤维材料为重要载体,并且坚持以传统的艺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现代艺术理念为指导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这种艺术形式还具有非常强烈的观念性、创造性和实验性和综合性的艺术特征,同时融合了现代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方式的一种艺术形式。纤维材料在运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其中纤维材料的温暖、友好、随意、可塑等特征非常适合用于家庭生活之中。[1]在现代纤维材料的运用过程中,人们总是能够感受到纤维材料所传达出的古代与现代有效结合的文化内涵,其中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和深刻的心理感受。因此,从古代到现今的艺术家都在不断地挖掘纤维材料独特的特点,然后用以展示艺术家个人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世界,从而促使纤维艺术不断深入人们的心中。
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其中,主要是因为纤维材料的多样性,便造成了纤维艺术在形态和色彩、肌理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特征,并且每一种材料都能够给人们不同的美感。不同的材料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享受,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便构成了人们手中丰富的造型语言,同时成为了艺术家取之不尽的艺术创作灵感。正是这些丰富的材料语言,才使纤维艺术作品变得更具吸引力。冯雨作品《文化景观》(如图1)材料:棉、丝、丝绵。作品采用丝、棉、麻材质来体现太湖石坚硬的质感被南方柔性的文化磨去了棱角,从通、透、漏、空、皱中呈现出了一种硬性的柔感。冯雨作品《错位的符号》(如图2)材料:丝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盆即将枯死的仙人掌盆景,用丝线为媒材,表现自然与生命的乐章。
二、观念的跨跃导致材料的延伸
(一)纤维壁挂的创作促使选材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与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现代化,纤维艺术的设计风格也呈现出丰富性,其中的发展过程指早期纤维艺术主要是运用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来进行创作的。然而,到了现代,纤维艺术便主要运用羊毛、丝绒、纸、铁丝等材料,逐渐向人们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形象。甚至有些艺术家为了达到自己作品想要表达的效果,还采用混合材料、单丝纤维、装饰纱、特制线、尼龙、棉布、蚕丝等。现代纤维艺术创作观念的转变,有效拓宽了材料的选择范围。
(二)纤维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使材料的运用更加广泛
随着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传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了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崭新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这些创作方式的运用,便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的观念束缚,从而在无声的环境下改变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观念,理念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些方式,纤维艺术家们对当代纤维艺术用现代语言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推动纤维艺术构成形式更加多样化的面貌。现代纤维艺术形态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平面性、立体性和装置性的软雕塑。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毋庸置疑给这种古老的纤维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这些现象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语言、开拓性和创造性思维等都与现代社会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融合;同时,强调了现代纤维艺术材料和技术的综合发展,明显反映出了新时代的视觉特征,从而为纤维设计艺术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纤维艺术视觉效果追求使选材更重要
隨着艺术家越来越追求艺术品的视觉效果,使得选材变得越来越重要。桑塔耶纳在《美感》中明确指出:如果雅典娜的巴特农神庙不是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用黄金制造、星星没有亮度,这样这件艺术品便会显得平凡无比。因此,从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方向来看,材质的选择便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越来越强调对现代纤维材料的认识、材料的运用和创新,这样有利于丰富纤维艺术的制作工艺,同时也有利于引发纤维艺术工艺手段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现代纤维艺术不管是在运用现代材料还是在运用传统材料时,不同的材料配合和不同的创作工艺,都能够让人们产生空间和形态不断变化的视觉感受。[2]如:在纤维壁挂的创作过程中,便越来越重视对材料现实意义的认识,同时,在现今的中外纤维壁挂中,也越来越重视纤维艺术创作作品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挖掘,这样有利于纤维壁挂艺术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四)纤维艺术的飞跃发展推动了综合材料的运用
在纤维艺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艺术家越来越重视对材料外部特征的改变,转变了传统的将各种材料进行简单堆砌的创作方式,主要根据纤维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如果将纤维材料和材料进行有效组合,不仅能够让材料保持某方面的艺术特性,同时还能够弥补一种材料某种特性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便能够为现代纤维艺术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并且让人们能够对艺术产品产生美的享受。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纤维艺术家不断地追求和探索新的事物,现代纤维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其中很多新材料通过新的表现方式被运用到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如金属、木材、塑料、光纤等材料便随着现代主义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到了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3]因此,综合材料的开发和综合运用都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这样也就对综合材料的挖掘与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冯雨作品《圆舞之迹》(如图3)材料:丝、麻。作品灵感来源于海浪这一自然景观,采用粗细不等的线材进行编织,丰富的色彩和编织手法的变化体现柔和流动的视觉效果。
图4冯雨作品《粉逝之二》。材料:丝、棉、麻、宣纸、铁丝、铁丝网。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蘑菇形态,为了让人们熟悉的自然形态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作者经过观察和思考,选择了纸、丝、麻及化纤丝线等综合材料进行了实验性的立体造型探索,将宣纸揉皱一层层包裹,形成仿佛线与线的交叉叠落。从里面滋生出新的生命,若明若暗、虚实相生,一根根具有不同弹性、自然形态和质感的纤维材料,相互之间存在的刚与柔、直与曲、杂与纯、明与暗、轻与重的对比,是纤维艺术独特而又丰富的形式语言(图4)。
三、纤维艺术创作中材料的延伸出现形式的突破
(一)纤维艺术创新形式的广泛性、限制性和开放性
纤维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之间不同的特点,主要反映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其纤维材料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这些材料除了被作为现代艺术创作的材料之外,还主要用于平常的生产过程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一点上,纤维艺术与其他艺术是无法与之相比较的。如:绘画时所使用的刷、纸张、颜料等材料等主要是为了纤维艺术而制作的,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性。然而,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与生活中实用的材料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最普通的羊毛绒,在纤维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语言则被称为壁毯,在生活中却是最普遍和实用的。发展时间之久的纤维不但具备舒适的穿着功能,所表现出的艺术作品也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价值,同时材料的选择范围的扩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每一种材料都能够深层次地触动纤维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但也会相应地给艺术家带来各方面的限制。如:麻纤维或者毛纤维等,它们各自具有相应的长处,在取得创新和突破的同时,也随之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因此,要实现纤维艺术的创新便要不断突破旧思维、旧理念的限制,从各种材料与工艺之间的关系进行相互认识和研究,从而获得纤维艺术的创作自由。
随着现代主义思想快速传播,现代纤维艺术家逐渐突破了传统材料的观念束缚,勇于创新,这样便能够使纤维艺术在选材范围上变得更加广泛和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思想,开放性的观念也让纤维艺术在创作选材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现代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独特,他们的另类观念也给人们带来了非常不同的审美观念。目前,很多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便大胆地使用铆钉、纽扣、竹、草、蔬菜水果等材料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用现代艺术设计观念来指导设计,这样所设计出的艺术作品便能够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拉脱维亚艺术家帕得瑞斯·萨德雷斯的作品《运动中的运动》就与自然界的爬行动物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中,作品主要收集了很多动物自然脱落的蛇皮,形态各异,充分运用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其缎带、蕾丝等透明的材料合理地叠加在一起,这样作品便能够通过弯曲吊挂的形式展示所表达的形象。这样观察者便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蛇皮的细致纹理,同时也能够引发人们对生命的遐思。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挖掘出了更多的新材料、加工技术,这样便让纤维艺术充满了情趣的魅力。目前,现代纤维艺术在取材方面所具有的开放性不仅强化了传统的纤维艺术,更具有超越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魅力。
(二)现代纤维艺术形式横向的延伸
纤维艺术横向的拓展主要是材料与本范围品种的扩大和更新,即纺织材料的周边或者到外围去发现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打破传统选取材料的范围,任何可利用的材料都可以将其利用,这些探究的程序是开阔人们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纺织面料。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传统面料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莫代尔、大豆、竹炭、牛奶等新的面料,有效扩大了纺织面料的范围。材料种类的增多为现代纤维艺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纤维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材料美,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形式美。因此,纤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便能够通过材料、色彩、形态等元素表达出来,同时,纤维艺术的周围环境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式美。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纤维艺术形态便是构成的重要组成因素,同时也是纤维艺术所具有的具象和抽象美的体现。其中,抽象形态构成的形式美,不仅能够散发出独特的形式魅力,同时抽象的形态也具有很多吸引人注意的地方。纤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抽象形态就像动人的音律,具有深厚的含蓄和无声的心扉,能够与人们产生共同的话题。由于不同的人们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审美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在纤维艺术的抽象形式下,不同的藝术形式能够让人们产生无限的思考,不断扩展人们研究思考的空间。大多数纤维艺术的抽象形态能够运用几项重复的形态、色彩等方法经过抽象的表现,然后提取出来。冯雨作品《食物》(如图5)材料:丝与陶瓷。作品的灵感源于人们浪费的食物,用线的柔软缠绕钢钉的坚硬,竖立在光洁高档的陶瓷餐具里,从具象到抽象来塑造材料的融合,以此来传递现代纤维艺术的蕴意。
图6冯雨作品《蓝韵》。材料:丝、棉。创作灵感来自海洋生物水母,以植物染料和丝绸做媒材,捆扎的手法体现自由随性,一块块前后层次的拼贴,突破原有平面形式,使作品具有立体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总之,材料在纤维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具有开发运用的重要价值,最大限度地丰富纤维艺术的材料,有效拓展纤维艺术创作材料的范围,不断增强纤维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
[2]何晓佑.设计教育,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作准备[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1).
[3]田自.秉著.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1(4).
作者简介:冯雨(1974-),女,河北,汉族,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纤维艺术、染织绣艺术。
作者:冯雨
第三篇: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特点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当代纤维艺术也不断发展,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材质、设计手法、审美风格以及表达内容等各方面越来越多样化,更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多样化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科技对于纤维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色彩在当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多元化运用,最后分析了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多元化理念。
【关键词】纤维艺术设计 特点 多元化
纤维艺术主要指以传统或者现代造物用具以及造物手法,利用各种纤维材料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平面艺术、立体艺术、观赏艺术或者实用艺术。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包括一些生活实用物品(如挂饰、针织物等),同时也包括单纯的只是用来审美的装饰品(如壁挂、雕塑等)。纤维艺术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现代艺术设计形式。
1 现代科技对于当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1.1 纤维艺术材质的影响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确实增加了纤维织物的生产产量。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而言,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纤维织物如出一辙,并没有手工制作的那么精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纤维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3D技术等高科技逐渐被应用于纤维艺术创作中,使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从以往的二维空间上升到三维立体空间。而且纤维艺术材质包括金属丝、毛毡、绳带、麦秆、衣服、磁带、玻璃丝、枝、纱网、苇子、电线、布匹、胶片等多种,纤维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风格选择相应的材质。
1.2 纤维艺术素材的影响
传统的纤维艺术素材主要源自传统文化或者自然等,应用的素材比较古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纤维艺术创作素材不断增多、创新,不仅可以取材于传统的纤维艺术素材,也可以取材于一些工业文明。比如,摄影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舞台灯光等现代艺术元素都可以作为纤维艺术设计的素材。而且基因工程、网络信息化、高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等快速发展也为当代纤维艺术家提供了很多新的技术加工方法、纤维材料。
2 色彩在当代纤维艺术中的多元化
2.1 材质多元化衍生出更多的色彩
不同的材质都会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属性,随着纤维艺术设计材质越来越多,也使得纤维艺术色彩越来越多。在工业革命后,陆续涌现出了维纶、腈纶、尼龙、丙纶以及涤纶等多种和传统棉麻材质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的材质,纤维艺术家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合理搭配色彩,因而纤维艺术设计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的,纤维艺术家们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视觉效果也会更加多元化。
2.2 编制方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进了色彩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纤维艺术品色彩而言,材质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属性,但是材质的属性并非固定不变的。如果在编织的过程中,采用斜纹组织、平纹组织等不同组织结构的编织肌理,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效果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触觉和视觉感受。因此,纤维艺术编织方法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色彩多元化的发展。其次,当代纤维艺术家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光元素。比如,纤维艺术品材质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反光的,纤维艺术家就会从艺术品、发光源的角度选择不同的材质,这样可以制造色彩的多样化。
3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发展
3.1 审美形态理念的多元化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纤维艺术家会在自己的艺术品中灵活运用电脑喷绘技术、机器印染技术、电脑复制技术等多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增强纤维艺术品的科技性。当然,也有很多纤维艺术家不支持采用高科技技术,坚持传统的设计理念,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会应用传统的色彩、材质以及编织工艺。也有的纤维艺术家具有强烈的生态观念,会将一些自然元素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中。正是由于纤维艺术家审美观念的不同,决定了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3.2 情感多元化
当代很多纤维艺术家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融入自己的感悟以及内心情感,增强纤维艺术品的情感色彩,这种设计更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比如,韩国有一位著名的纤维艺术家——刘贞惠非常热衷于爱情,她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也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巧妙地融入到了设计作品中。刘贞惠的作品中不仅表现了她对“爱”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垂直状体现了女性的身份特征,间接展现了她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鲍伟,赵燕青.基于当代建筑环境的现代纤维艺术创意与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5):72-73.
[2]王立辉,张铮.发展纤维艺术,建设善美保定[J].现代装饰(理论),2014,06(04):146-147.
作者:周振东
相关文章:
彩色棉纤维论文题目02-10
对于纤维材质艺术审美思考论文02-10
纤维艺术毕设论文题目02-10
纤维艺术室内设计论文02-10
102例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02-10
胸腰椎骨折影像学论文02-10
服装材料纤维论文题目02-10
骨转移瘤影像学论文02-10
纺织化学纤维论文题目02-10
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论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