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陆续开设MTI专业进行招生,翻译专业也成为了近几年的热门专业。随着科技发展,MTI部分课程开始采用网络授课的模式,这对传统翻译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广告专业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广告专业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篇1:
广告专业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篇2:
MTI口译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陆续开设MTI专业进行招生,翻译专业也成为了近几年的热门专业。随着科技发展,MTI部分课程开始采用网络授课的模式,这对传统翻译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传统口译教学和网络口译教学的特点,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对MTI口译课程的适配度,为未来口译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MTI;传统口译教学;网络口译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作用日益丰富起来。如何将网络和MTI口译教学有机结合并保证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未来口译教学能否实现“双线融合”教学值得探究。
一、传统口译教学
我国最早的口译教学活动始于1865年的京师同文馆,正式的专业化口译教学起步较晚。早期的口译教学理念以译员的经验和直觉为基础,主要采取学徒制培养方式。这主要与口译教学理念不明确、口译教学手段有限、专业口译师资不足有直接关系。20世纪60年代,随着专业口译教学机构如巴黎高翻学院等的成立,以“释意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化口译教学理念逐渐形成。“释意理论”成为各院校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口译教学最早都是采用面授的形式进行,即通过“教师做、学生观;学生做、教师评”的方法来练习口译,提升技能。这种口译教学方式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口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接受口译训练之后,能够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口译服务。而传统的口译教学并不十分注重实践,学生自身也因为时间,地域的原因参与相应实践的机会较少。
二、网络教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印发课《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这说明教育部支持互联网+教育,希望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数据的有序共享。
网络教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慕课,就是网络教学的一种。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许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平台:智慧星,学习通都是网络教学平台。这些平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提前录制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需求进行查看,这属于异步教学。
同步教学的例子也有许多:温哥华社区学院远程法庭口译证书课程,南非大学混合式法庭口译课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口译认证项目都是通过平台实时培训完成授课的。其实早在传统教育无法满足人才需求量的时代背景下,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也就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是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教材为主,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函授教育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与高等教育进行了融合,随后这种形式就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开始在全世界推广。
三、网络口译教学
MTI专业的学生接受的网络口译教学属于同步教学模式,即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搭建的虚拟平台同时进行“教”与“学”。
这种口译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西方的远程口译教学。本世纪初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口译教学技术革命,创新了教学方式,技术与资源,催生了基于电话会议、局域网与互联网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的远程教学,开启了口译教学的数字化时代。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首次实验证明远程口译技术上的可行性。
许多MTI专业学生对于网络口译课程的反馈呈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网络口译过程减少了面授课程的紧张感,隐身性有利于口译练习,可以协商随时随地上课,网络资源丰富,可以优化口译练习内容,上课时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等等。
但是还是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口译教学不满,主要原因在于网络不可控因素,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之间无法实时互动,学生缺乏自律性,容易受到干扰,所用设备以及缺乏身临其境感的问题等等。一些学生反映网络口译学习并没有提升自己的口译能力。
四、未来口译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回归到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中去了,而需要探索真正适合口译的教学方法。传统口译教学有其优点所在:师生之间互动及时准确,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翻译现场,老师也可以通过观看学生表现给予最直观的翻译建议和评价。而网络口译教学时空便利,通过多平台进行翻译交流,网络资源丰富,虚拟平台更能多方面,多元化的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
现如今许多学术,国际会议都采取线上方式进行。人们通过一种媒体或者媒介进行交流,缺少了语言,文化之间的直观对话,也缺少了眼神之间的交流。译者作为这些会议中重要的一员,需要克服线上会议所带来的困难,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来应对线上线下发生的变化,让自己真正融入会议,置身其中。时代在发展,口译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也应随之发展。
MTI口译课程包括:视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联络口译等等。每一种都有其授课风格和特点。未来,MTI口译课程的教学应该融合线上,线下两条路线进行:网络授课偏向于口译理论教学,利用平台资源丰富的特点,多样化的展示口译理论;传统的面授课则注重实践练习,确保译员的翻译准确度,表现风格等等。
参考文献
[1]刁慧敏.“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状况调研分析[J].品位·经典,2021(23):151-153.
[2]刘小爱.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模式改革[J].品位·经典,2021(23):157-159.
[3]熊琴.茶文化视域下日语专业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21,43(12):152-153.
[4]陈秀春.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公益广告翻译与赏析”为例[J].对外经贸,2021(09):98-101.
[5]田琳.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8):160-161.
[6]高敏娟.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金课”教学模式分析——评《当代高校英语教学与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750.
[7]王奇,裴如意,徐修鸿.线上线下混合式汉英翻译教学探索——基于教育学视角[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4):96-98.DOI:10.16018/j.cnki.cn32-1499/c.202104021.
[8]项瑞翠.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校园英语,2021(32):43-44.
[9]慕秀荣.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62-63.
作者简介:(1996.12-),女,漢,河南洛阳,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作者:任鸣明
广告专业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篇3:
网络营销专业中《商品拍摄》一体化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經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商品拍摄》课程中“不反光类商品的拍摄”为例,从课程教学设计视角探讨一体化教学改革,重点探讨在网络营销专业中“商品拍摄”一体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网络营销;商品拍摄;一体化教学;策略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体化教学作为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中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中极为有效的一种,正面临着深度嵌入到具体的专业化教学之中的趋势。在具体专业课程中怎样用好这一方法,值得关注。该文以营销专业系列课程的《商品拍摄》课程中《不反光商品拍摄》这一课题为例,分析其一体化教学策略。
1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着眼于课程整体设计
职业教育的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职业技能学习提升职业技能素养、和综合素养,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职业素养生成中的地位应该有较为清晰的定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构思、指导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授课框架下,做到将“接受反光类商品的拍摄任务”“拍摄器材选择”“拍摄环境搭建”“吸光类商品的拍摄”“图片后期处理”“图片评价分析”这几个一体化教学的环节一气呵成,有机统一;决不能将这几个环节割裂,使得课程教学成为分段式的细节雕琢,但是忘记了整个课程的总目标是“完成一个商品的拍摄”,所有的环节教学设计与实施围绕同一个任务进行。
2 优化“吸光类商品的拍摄”一体化教学流程的具体策略
2.1 “接受拍摄任务”的环节,着眼贴近商业应用背景
教师在预先进行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有计划、有分工、有合作地针对性选择具有较鲜明特色的商业平台网站例如天猫、淘宝或者京东等,对堪称优秀的各家网络店铺所展示的商品图样进行浏览、观察,筛选出质量较高的作品进行产品全景图即主图、分细节图和多方位图,学习商品拍摄所需的最起码的图的知识。使用不同的电子编辑图的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商品拍摄图进行分析,了解具有各类典型性的商品拍摄的效果,了解具有吸光性质的各类商品,例如图1所示的这一款式的女式黑大衣。
如果当地工业、商业条件许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浏览各类商业拍摄广告,制定访谈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分头到当地具有网络营销业务的各个企业和商业机构或者个体户中,基于真实性了解企业交付的商品实物及其基本信息,从网络营销视角了解该商品的卖点以及其典型的商业用途,初步确定其商品拍摄的内容与任务需求。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了解吸光商品在网络营销中的分布,对所即将要接受的任务的商业应用背景有充分的了解,真正理解商品拍摄与一般拍摄的差异性,了解各类拍摄图片在网络上的展示方式,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预设效果获得初步的感受,形成初步的职业素养意识。
接下来,教师可以基于自己的备课素材设定吸光商品拍摄的任务,但是更好的做法,从学生收集的真实商业拍摄需求中产生吸光商品拍摄的任务,并且知道学生分组讨论,能够逐一列出拍摄任务中的核心内容。为进入后一教学环节创设条件。
2.2 “拍摄器材选择”环节,创设拍摄情境让学生掌握硬件特性
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材和图像软件,知道学生自学或者集中讲解相关的摄影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典型常见的摄影器材和拍摄的工具以及常用辅助材料等。鉴于本课程的强烈实践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拍摄专用实验室,或者师生自备的摄影场所中,结合真实的摄影器材与设备进行这一教学进程。真实的摄影器材的结构逐一进行讲解用途,并让学生现场操作、教师点评纠正,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详细的细节展示和现场展示操作演示,对若干摄影道具的用途通过多媒体展示后,再通过现场的使用效果比对,让学生切实理解其用法。此外,还要有意识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工作语言与工作交流工具,比如图示的布局图例。工作语言是提高小组协作提升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
以上述的黑色大衣为例,让学生在真实的器材使用中,在反复的硬件使用尝试中,针对需要完成的商品拍摄任务,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摄影道具。
2.3 “拍摄环境搭建”环节,放手让学生实践教师点拨
对于成功的商品拍摄而言,拍摄环境的搭建乃是关键之一。成功的搭设,首先能够从物理特征上衬托出商品的物料特性,有利于拍摄的作品中看出商品的结构与材料细节,有利于商业客户进行基本的客观考察;其次,成功的搭设,能够反映出商品设计者的创意倾向,能够让受众、客户从商品拍摄作品中感受到商品代表的文化与社会价值,例如朴素、豪华、大方、婉约、豪放或者怀旧、科幻等,例如上述的黑色大衣,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厚重,有较为强烈的质料感,严谨而较为对称的样式,使得这件衣服成为适合某种庄重的场合或者职业装。
在本课题中,“拍摄环境搭建”环节,应该放手让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首先自学教材,按照自己理解的拍摄环境要求进行拍摄环境搭设,随后进行试拍,教师逐一对拍摄结果进行基于场景搭设的溯源性分析,结合作品中出现的瑕疵、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从拍摄环境的搭设中进行纠正或者改进。这一过程通常比较烦琐,要允许学生反复试错,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同时进行科学验证,这是让学生获得直观学习感受的过程,有利于基本拍摄技能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述黑色大衣的拍摄为例,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论怎样拍摄,商家提出的拍摄要求一定要满足,这是因为商品拍摄不同于一般摄影艺术创作,商品拍摄属于定制型艺术品生产,客户的要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拍摄环境的搭设必须要满足社会大众的一般审美倾向,遵循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规范,不宜哗众取宠甚至违法。
2.4 “吸光类商品的拍摄”环节,学生充分尝试教师引领规律发现
本课题“吸光类商品的拍摄”,课堂教学中可以事前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特点,自愿或者直接指定学生分组,同组学生分工协作,进行工作角色分配与轮流担当,完成上述黑色大衣的商品拍摄。教师应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担当拍摄中的任一项工作,从器材选择、光线的设计、拍摄环境的搭建,到具体的器材操作、调试、使用,直至生成拍摄产品。
但是,教师应该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实践拍摄出上述黑色大衣图片之后,指导学生自己从亲身实践中总结根据商品拍摄内容和已定方案,搭设环境的规律、布光对拍摄结果影响的规律、相机的参数调整的规律、人的审美与技术因素与拍摄结果的关联规律,并将这些规律总结成便于记忆和训练的简明规则,反复加以验证与熟练化,直至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必备基础,为高质量、高效率从事职业准备重要的基本素养。
基于策略优化的视角看,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应该额外重视,站在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的高度上看待教学优化,即寓拍摄规律于商品拍摄的行为训练中,寓职业素养提升于规律发现之中,通过精益求精的反复总结,让学生养成敬业意识。
2.5 “图片后期处理”环节,借助多媒体互动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在完成上述教学环节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粗筛,筛选出同一商品的二十个图片,运用数字化视图工具与照片加工程序,结合上述现场的黑色大衣进行观察比对,按照客户要求和事前拟定的拍摄计划书、预设的拍摄达成目标要求,对黑色大衣拍摄的图片从色彩、亮度、光线、构图、比例、角度乃至背景进行细节性修饰、调整,直至自己认为符合要求,然后提交教师。传统教学中,这一环境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多人、多任务的教学对象,逐一同时接受、审查,时间上、效率上基本上难以胜任。
但是在一体化教学的策略下,基于学校的专业化、网络化教学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线随时提交,在提交过程中可以采用交互式对话,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这一策略的好处是,学生的提交对学生个体而言是随机的,而教师可以从容而不必同时实时与人数众多的教学对象对话,另外数字化存储技术使得提交过程的物理空间压缩,学生不必拥挤地进行实物提交,电子产品的网络在线提交,师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运用于关注作品本身。
教师在收到学生的作品后,可以在线点评其中最为高质量的5件作品,并及时发回学生二次反馈后的重新加工。对于少数专业基础较差、能力较为欠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亲自进行示范与指导,抓住学生掌握比较差的拍摄技术环节或者环境搭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纠正,直至拍摄出合格的作品。
可见,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进行实时交互的师生教学沟通,可以大幅度节约这一环节的时间,提升效率。
2.6 “图片评价分析”环节,注重评价与分析的方式多样性
教学评价对教学成果的有效生成极为重要,在一体化教学中,商品拍摄图片的评价分析过程极为重要。一方面,这是商品拍摄教学的基本环节,另一方面,同时也为将来网络营销职业过程中客户与作者之间根据评价,获得有效反馈,进而与客户互动提供真实的教学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评价对作品改进提供亲身的感受。
但是从优化策略视角看,商品拍摄课堂中的评价不应狭隘理解为教师所给予的学业成绩评价,它应该是多渠道、多形式的,重在互动改进与交流。例如前述黑色大衣的拍摄图片,学生可以互相之间点评,或者提供给商家试用,根据交互反馈结果改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营销专业中商品拍摄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着眼于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是实践,从“拍摄任务、拍摄器材、拍摄环境、拍摄实施、图片处理、评价分析”等视角,进行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全面阐述,以期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借鉴,进而助力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可塑. 網络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J]. 技术与市场, 2015(6): 376.
[2] 李莹. 浅谈电子商务中商品拍摄的上课技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7): 4.
[3] 邓倩萍. 《商品拍摄与处理》教学模式改革情况综述[J]. 电子制作, 2015(9Z): 178-179.
[4] 朱江. 广告摄影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8): 75-76.
[5] 章冀. 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21): 74-75.
[6] 倪蕾. 高职摄影与图形图像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初探[J]. 西昌学院学报, 2013(4): 142-144.
【通联编辑:谢媛媛】
作者:刘倩倩
相关文章:
财务危机论文范文02-1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构建论文02-12
财务危机分析论文02-12
应对“四大考验” 化解“四大危机”02-12
企业财务危机论文02-12
财务危机论文02-12
企业财务危机简述论文02-12
集团财务危机探析论文02-12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论文02-12
动态财务危机预警建立论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