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安庆怀宁(共4篇)
篇1:谈谈“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安庆怀宁
谈谈“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安庆怀宁)
谈谈“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安庆怀宁)何承义 3月20日 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叫做机械效率,其公式为η=W有用/W总。这个基本概念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已经给出,但没有进行较深入的讨论,因此,学生对简单机械效率往往有许多模糊的认识,采用归类复习对于消除学生模糊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大有益处。
一、简单机械的种类、定义及性质
简单机械在我们已学过的中学内容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形式:
1、杠杆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实际生活中的杠杆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还有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例如独轮车、钳子、起子、剪刀、天平等。
2、滑轮
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种。
(1) 定滑轮
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它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例如在旗杆上装一个定滑轮,人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子升到高处。
(2) 动滑轮
定义:滑轮和重物一志移动,这样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实
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在很多情况下使用不方便,因此动滑动很少单独使用。
(3) 滑轮组
定义: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
这种机械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力,例如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
机等。
3、轮轴
定义: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实持是可以连续旋转杠杆,例如汽车驾驶盘、手摇卷扬机、辘轳等。
4、斜面
定义:与水平方向有一个倾角的面叫斜面。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例如,为了省力,人们在把重的物体搬到车上时,常常搭上一块木板。
二、简单机械的有用功、总功及效率。
为了清楚有效地搞好机械效率复习,我把简单机械的有用功、
总功及效率总结列表如下(表中“L1”表示动力臂,“L2”表示阻力臂,“L”表示斜面长“R”表示轮关径,“r”表示轴关径,“h”表示重物所升高度或斜面高,“s”表示绳子自由端的伸长量,“F1”表示动力,“F2”表示阻力,“G”表示物生,“n”表示轮轴转的周数或表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项目 名称
有用功
W有用 总功W总 机械效率η
杠杆 F2*L2 F1*L1 F2*L2/F1*L1*100%
轮轴 n・2πr*G
或G*h n・2πrR*F1或:
h/2πr・2πr*F1 n・2πrG/n・2πrRF1
*100%或G*h/(h/2πr*2πR F1)*100%
滑轮 竖直
状态 G*h(G也可含滑轮重) F1*nh G*n/F1*nn′*100%
水平状态 F2*3/n F1*3 F2*(3/n)/F1*3*100%
斜面 G*h F*L G*h/ F*L*100%
说明,表中有些栏目的公式没有化成最简式,目的在于让公式仍能继续充分反映各机械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准确选择公式解答题目.
三、习题示范
使用上表公式,求解有用功、总功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正确选择
力和力臂或距离的单位,避免因单位混乱而出错;求解机械效率时,公式上下相同物理量单位统一就可以了,不必再转换成国际单位,以节约时间,提高解题速度。
例1:沿着长5米、高1米的斜面,把重104牛顿的物体用2500牛顿的力沿斜面拉到车上去,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
解:本题属于求斜面机械效率问题,参照上表所列可知:
W有用 =G*h,W总=F*L
根据η=,得
η=G*h/F*L=104*1/2500*5*100%=80%
又根据W总= W有用+ W额外得:
W额外=W总- W有用
=F*L+G*h
=2555*5-104*1
=2500(焦)
例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重牛顿的货物,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求拉力的大小。
解:本题与滑轮的机械效率有关,而且属于竖直状态的问题,根据上表所列,设绳子自由端伸长s米,则:W有用=G*s/n,W总=F*s
而η= W有用/ W总= G*s/n/ F*s*100%,n=4,
故F=G/nη=2000/4*62.5%=800(牛)。
必须指出表中滑轮的效率公式不但适用于滑轮组,也同样可适用于定滑轮、动滑轮,切莫缩小应用范围。
例3: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上的道钉(如图2),加在道钉撬撬上的力是200牛顿它的动力臂是1.2米,阻力臂是6厘米,求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若机械效率为40%,道钉对撬撬的阻力又是多少?
解:求第一问时的机械效率为10%,根据上表查杠杆的有关公式得: F2*L2=F1*L1
F2=F1*L1/L2=200*1.2/0.06=4000(牛)
第二问的机械效率为40%,得:
η= F,2*L1/ F1*L1*100%,得
F, 2= F1*L1*η/ L2=200*1.2*40%/0.06=1600(牛)
例4:人们用辘轳从井中提起一桶300牛事出有因重的水,轮半径是轴半径的3倍,在轮上加200牛顿的力才能把这桶水匀速提起(如图3),该辘轳的效率是多少?
解:题目虽然没有把已知R和r的具体数值,但已经告诉R=3r,在只求效率的情况下,不需要求出W有用/ W总,只要能求得比值就行了,假设辘轳转了n周,则
η=(n・2πr*F2)/ (n・2πR*F1)*100%
η= r*300/3r*200*100%
=50%
(载1994年第3期《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安庆怀宁
篇2:谈谈“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安庆怀宁
复习电子技术初步知识的方法(安庆怀宁)陈梦如 3月20日 电子技术初步知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二极管及其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及其放大作用。这些内容都属于知道或理解等较低的认知水平,并不困难,但是由于这一部分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多而杂,学生往往一看就错,而形成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的决窍在于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增强记忆,克服遗忘。下面介绍在复习这一章时快速记忆的方法。
一、二极管符号
如图1,记住三角形尖端表示正向电流的方向。由此可知:二极
管的左半部是P型材料,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左端是正极。
二、三极管符号及电源的连接
(1)三个极
无论哪种型号的三极管,与直道相连的是基极,有箭头的是
发射极,另一个则是集电极(见图2、图3)
(2)型号
无论哪种型号的三极管,箭头都表示流经三极管内部的电流方向,而载流子总是从发射区流向基区的。
如图2,箭头方向即电流方向是从发射区指向基区的。这正好就是载流子的流动方向。由此可以断定从发射区流向基区的.是带正电的空穴,说明此三极管的发射区是P型材料,所以该三极管是PNP型三极管。
如图3,箭头方向指示电流是从基区流向发射极的,恰好与载流子的流动方向相反。由此可以断定从发射区流向基区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说明此三极管的发射区是N型材料,所以该三极管是NPN型三极管。
(3)电源的连接
无论哪种型号的三极管,电源Ec和Eb的连接都必须使流过晶体三极管内部的电流方向与晶体管符号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一致而流经电源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的。据此可以断定图4中电源Ec的正极在下,负极在上;电源Eb正极在右,负极在左。而图5中电源Ec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电源Eb的正极在左,负极在右。
上述方法抓住晶体管内部的本质特征(即通过晶体管内部的电流方向和载流子流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和晶体管符号的外形(三角形尖端和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使记忆准确,牢固,难以遗忘。这就可以使同学们省出更多时间去复习物理的其它内容或复习其它学科,提高了复习效果。
(载1986年《中学课程辅导报》)
篇3:谈谈如何提高文言文的复习效率
《中考说明》是中考的“纲”,中考试题是“纲”的具体化。因此,研究二者十分必要。通过对我省的《中考说明》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考古诗词试题常常涉及到以下几种类型:1.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这类题目通常出现在“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2.对诗词的思想、内容、感情、意境等表述正确或者错误的选项作出判断或选择(这类题目一般出现在判断或者选择题中);3.对诗句所展现的动感画面用语言作出描述,如品味《渡荆门送别》全诗,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对诗的“颔联”进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其所展现的画面;4.放飞思绪,对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拓展并写出感受,如通过自己的想象,写出“《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如果一旦与‘亲人’相聚了,会说些什么?”;5.名句的欣赏;6.探究性地体会诗词创作的风格。针对上述题型,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采用相应的策略,比如,给课本中的58首古诗词进行分类,可以分成“爱国”的、“咏史”的、“言志”的、“思乡”的、“绘景”的、“伤感”的等;可以将其写景的归成“写春天的、写夏天的、写秋天的、写冬天的”等;还可以将写景的再进一步分类归纳为“写山的、写水的、写虫的、写鸟的、写风的、写花的、写雪的、写月的”等。又如,让学生精选名句进行欣赏,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欣赏,也可以通过电脑、多媒体特有的功能进行直观地欣赏(有画面、有音乐、有朗诵,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再如,对重点的诗词要重点地揣摩其意境和表现手法,最好能做到仿写几首相应的小诗。这样在弄清考试题型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自然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紧扣教材,注重知识积累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其内容取之于课本的较多,约占80%,取之于课外的约占20%,而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相对来说,大多比较浅显。学生只要将课内文言文的基础夯得牢固了,知识掌握扎实了,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自然也就会提高了,所以,复习好课内文言文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关键。在复习时,我们要紧紧扣住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1.积累文言实词。凡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所涉及的要求解释的实词,大多数是课文下面的注释,所以,对课文下面的注释,我们必须强调学生要牢记,对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也必须强调学生要认真地加以积累,对课文中一些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比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我们也要注意整理,以加深学生的记忆。2.积累文言虚词。只要研究一下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就会发现所考查的文言虚词、出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有很多种,学生若没有一定的积累,在做题时,就容易丢分。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也必须做到有意识地整理和积累。3.积累文言句式。初中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四种,它们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复习时也要颇费一番功夫,否则,在翻译时,就极容易出问题。4.积累文言名句。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共计115篇,而“背诵优秀诗文80篇”是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而这80篇中的名句尤其应该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下来,并准确无误地默写下来,做到不丢字、不增字、不出现错别字。这样做的好处是:(1)完成默写类的试题;(2)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3)提高语文素养。5.积累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文学常识部分,也常常出现在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比如古代的“名号称谓、人物典故、礼俗名物、历法时节、职官科举、历史地理”等,从近些年的中考试题看,不一定对其直接考查,但是,它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所以,在复习时也需要注意积累。
三、强化诵读训练,提高理解感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文言文复习中,诵读的确是提高理解和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有助于学生断句停顿、掌握句式;有助于学生揣摩语气、增强语感;还有助于学生理解主旨、体会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名篇名句的目的。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综合复习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当作重中之重来对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断句,读准文章的停顿;学会顿挫,读出文章的节奏;学会抑扬,揣摩文章的语气;学会品味,感悟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分析,理解文章的词语和句子。其实,诵读的功夫练到了炉火纯青,或默写、或断句、或解释、或翻译、或理解、或运用,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理解感悟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扩大阅读范围,应对课外语段
篇4:谈谈“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安庆怀宁
一、重视各章节的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体会基本物理思想
高考物理试题要求对物理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并能熟练灵活的运用,特别要求能把所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应用到运动和变化的物理过程中。中学物理课程中,典型的物理过程总共约60个。
例如在《相互作用》一章中有“力三角”、“动态平衡”、“斜面上分析静摩擦力”等典型情景,在《牛顿运动定律》一章中有“瞬时加速度”、“斜面”、“连接体问题”、“传送带”、“临界状态”、“小球落在竖直弹簧上”等典型情景;《电磁感应》一章中有“导轨上有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线框穿磁场”、“闭合线框中磁场随时间变化”、“二次感应”、“在地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等一些典型情景。
在大量习题泛滥的题海之中,要抓往少而精的反映典型物理过程的重要例题,认真做,重复做,边做边认真体会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要重视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解题程序,养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
解题首先要通过审题,搞清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在搞清楚物理过程之后,应把每一个物理过程用所学过的定理定律加以描述。我们学过的“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都可以用来描述一个过程,当然要注意守恒定律的条件;还要注意衔接各个过程的状态,比如“速度”这个物理量一般不发生突变,它既是上一阶段的末速度,又是下一阶段的初速度,针对状态来研究,一般是用牛顿第二定律;一般的,即使是一道综合题,也可以根据将物体运动分成的若干状态来求解,往往写出描述每一状态的方程,题就有解了。
高三复习题量大,时间紧。要准确而迅速地解题,必须在学习和复习中养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
例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整理学习资料;有问题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的习惯;做题完之后“想一想”的习惯;还应指出的是,解计算题时,须注意书写表达的规范,例如设定字母符号的意义;指明研究对象;规律应用的条件;图景的几何关系和方向的说明;单位的规定等等。
三、几个具体方法
1、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近几年物理练习和高考物理解题失误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在这方面注意不够,仅仅满足于练习的多少,满足于练习结果的求得。他们把物理问题数学化,忘记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的基本要求……没有写出重要的物理依据,而是直接代数值计算。所以高三物理复习从一开始就必须强调解题步骤的规范化,让学生形成习惯,掌握规范化解题的基本要求。
2、解题方法规律化。在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牢固地保持所学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在平时的复课过程中在知识的巩固和解题思维方法上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来。题不在于做得多少,只要平时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多归纳、多总结,使他们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就行了。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如解决两个物体组成的连接体问题。若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可以先用整体法,再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假设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不相同,一个处于平衡状态,另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就可以用隔离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先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再对另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或平衡方程),找出二者相互联系的纽带—内力,最后把所有方程联立,就可以解决问题。
3、习题训练速度化。高三物理复习应在提高学生做题速度上下功夫。为了提高物理解题的效率头脑中要有速度意识,争取提高解题速度。强调定时、定量的练习,不但是适应高考的需要,也是教学实际和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因此,评讲练习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对必讲的题目仅仅是简单点拨一下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强化速度训练,增强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解题速度的反应能力。当然,速度的训练应适可而止。
4、能力培养提高化。鉴于目前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高三物理的复习起点不宜过高,着力点应放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还应重视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力争达到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總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多探寻学生学的规律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可变因素,主动让自己的教学去适应学生,以学法定教法,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成为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的支点。只有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才能实现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怀宁临时救助实施细则02-12
黄怀宁:家庭教育中的八个大于号02-12
2011年怀宁县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总结02-12
《一面》教案设计02-12
【精华】亲子运动的作文02-12
公司团队总结怎么写02-12
激励销售公司团队口号02-12
保险公司团队工作总结02-12
公司团队建设工作计划02-12
公司销售团队组建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