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关键词: 人流 静脉 我院 护理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精选十篇)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1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共为1 221例自愿要求做无痛人工流产的病人实施了手术治疗。年龄16岁~43岁, 停经46 d~80 d, 所有病人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均为阳性, B超提示均为宫内妊娠。心、肺、凝血功能均无异常, 无急性生殖道炎症;非急慢性传染病的急性发作期;无癫痫及麻醉药过敏史, 均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时间为5 min~15 min, 在人工流产术中联合使用丙泊酚2 mg/kg、芬太尼1 μg/kg进行麻醉。手术均成功, 无一例出现手术、麻醉意外及并发症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部分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在手术前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1]。有些病人担心手术失败;担心术中会出现疼痛;担心麻醉的副反应;担心泄露自己隐私;担心影响到以后的生育, 所以术前护士应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过程、麻醉的基本方法, 向病人讲解术中感受不到疼痛及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在交流中注意使用安慰性语言, 通过交流使病人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主动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2.1.2.1 病人准备

术前嘱病人注意休息, 术前6 h绝对禁食、禁饮, 以防止药物麻醉后引起呕吐, 误入气管而导致窒息, 嘱病人排空膀胱, 常规检查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等, 如有发热、血压过高或过低、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应暂停手术。

2.1.2.2 物品准备

术前准备好人工流产术各种必需用品、输液用品、常用的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麻黄碱, 协助麻醉师备好氧气装置、气管插管设备、多功能监护仪、吸引器等。

2.2 术中护理

入室前询问禁饮食情况, 检查是否签好手术及麻醉知情同意书, 检验结果是否齐全。

2.2.1 建立静脉通道

应选择上肢避开活动关节的静脉, 一般选择手背上粗直的静脉, 既好固定, 又利于快速输液。由于丙泊酚对局部组织有刺激, 可引起疼痛, 一定要保证静脉通畅后方可静脉注射麻醉药。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疼痛肿胀, 如发现药液渗出血管应立即停止注药, 重新穿刺。

2.2.2 体位护理

病人头偏向一侧, 协助病人摆好截石位, 双腿用固定带固定于支腿架上, 防止病人在术中出现无意识躁动或因肌肉松弛双腿下滑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

2.2.3 术中监测

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由于丙泊酚对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麻醉师应该严格控制注药速度。部分病人静脉注射丙泊酚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短暂呼吸抑制等现象, 如果血压和心率略有下降和减慢在正常范围内可不予处理。如出现短暂呼吸抑制者, 立即托起下颌、面罩加压吸氧。如出现流口水、呕吐等, 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保持头部侧仰, 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如术中出现循环、呼吸严重抑制时应及时加压给氧, 辅助呼吸, 必要时扩容或给予升压药。

2.3 术后护理

手术操作完毕, 及时用温水擦净病人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 为病人遮盖下身, 防止受凉, 病人清醒后协助其穿好衣裤。停止给药3 min~5 min病人能被唤醒, 自行睁眼。部分病人在苏醒期表现出多语、烦躁等兴奋状态, 应严密观察, 防止坠床。注意有无人流术后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和面色、阴道流血、下腹痛等情况。部分病人术后出现恶心、呕吐, 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嘱其深呼吸, 必要时注射甲氧氯普胺。术后大部分病人清醒后有轻微的头晕、乏力, 应测量一次生命体征, 确认其平衡力、定向力恢复后方可离院。

2.4 健康指导

离院前, 根据受术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流产原因进行健康宣教[2]。术后需要休息2周, 并预防着凉和感冒, 多吃些富有营养的食物, 使身体尽快恢复正常, 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 2周内或阴道流血未干净前不要坐浴, 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以防生殖器官感染。如果有阴道流血超过1周或多于月经量、发热、腹痛或阴道分泌物有异常气味, 可能为感染所致, 要及时就诊[3,4,5]。恢复性生活后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3 小结

人流手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办法或用于某些不适宜继续怀孕而中止妊娠的措施。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因病人的疼痛不适及恐惧心理, 术中常会乱动而影响医生的操作, 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严重反应。无痛人流术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处于睡眠状态下, 完全放松, 医生可以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而且避免了人流综合征, 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使其能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术中严密监测, 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用药后的反应, 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给予病人正确的健康指导。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较熟练的护理技术水平, 与医生、麻醉师密切配合, 才能使每例病人平安渡过围术期, 避免意外事故和并发症的发生, 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应姬, 张远芳.人工流产综合征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4) :469-470.

[2]朱敏霞.无痛人流的护理配合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6, 3 (5) :55.

[3]张维花.异丙酚及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8C) :2208.

[4]谢雪玲, 石宏英, 周柳兴.时间位点管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23 (6B) :1537-1538.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2

1.2方法:局麻组: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3点、9点处分别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2.5ml,5min后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及术中、术后观察由专人进行。静脉麻醉组,术前禁食4小时,入手术室后予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手术区消毒时,异丙酚1.5~2.0ml作为诱导剂量,在20~30s内静脉注入,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必要时分次静脉追加异丙酚30-50ml,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麻醉师全程监护。1.3 疗效评价(1)疼痛按手术情况分以下三种效果[1]:①显效:手术中孕妇基本无感觉,6号宫颈扩张器无阻力通过。②有效:孕妇略有不适,6号宫颈扩张器有阻力通过。 ③无效:操作过程中,孕妇叫痛不安,或者5号扩张器不能通过。(2)宫颈扩张程度按手术情况分以下三种效果:①显效:6号宫颈扩张器无阻力通过。②有效:6号宫颈扩张器有阻力通过。 ③无效:5号扩张器不能通过,需进一步扩张。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见表。表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例(%)]

注:静脉麻组2例探宫膜失败改药流,P>0.05.2.2两组扩张宫颈效果比较见表3表3

两组人流术扩张宫颈效果比较[例(%)]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0例, 年龄为17~42岁, 未婚先孕者为327例, 其中行2次以上人流手术者为61例;已婚怀孕手术者为123例。停止月经时间为38~55天, 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 本组有3例曾在本院或外院做过普通人流手术, 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流综合征。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 手术当日晨禁食, 行阴道擦洗后, 建立静脉通路, 吸氧, 流量为2~4 l/min, 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正确放置膀胱截石位, 给予心理安慰并注意保暖, 由麻醉医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5 mg, 异丙酚1~1.5 mg/kg, 芬太尼0.5~0.7 ug/kg, 待患者入睡, 睫毛反射消失, 唤之不答应时开始手术。采用小型的专用流产的电动吸引器, 由妇科医师操作, 护士协助连接负压吸引瓶, 用负压吸引法将宫腔内妊娠产物吸出, 并注意保护病人安全, 随时观察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记录。

2 结果

手术时间为2~9 min, 平均时间为5.5 min, 离开手术室时间为手术结束后5~60 min。本组450例患者中共有187例于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中心率减慢 (<60次/min) 53例 (11.7%) , 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51例 (11.3%) , 肢体躁动50例 (11.1%) , 无意识、呻吟、呓语30例 (6.7%) , 恶心、呕吐3例 (0.7%) 。术后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有401例, 其中头晕、四肢乏力186例 (41.3%) , 下腹痛180例 (40.0%) , 便意17例 (3.8%) , 恶心、呕吐15例 (3.3%) , 阴道出血>50 m13例 (0.7%) 。经过积极护理, 均于门诊顺利完成手术, 无1例发生意外情况。

3 讨论

3.1 术中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

3.1.1 心率减慢:

本组心率减慢至60次/min以下为53例, 占11.7%, 经暂缓操作, 给予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1~2 min后心率恢复至60次/min以上。究其原因可能为异丙酚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 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2]。我们认为除药物作用外, 宫颈扩张时的刺激也可使心率反射性下降, 因而要配合麻醉师严密观察, 有异常及时处理。

3.1.2 血氧饱和度下降:

本组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为51例, 占11.3%。其中43例因追加麻醉药物量后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 4例因舌后坠引起, 3例有轻度感冒, 1例因术前进食出现呕吐、血氧饱和度下降至50%以下, 通过抬高下颌, 加大氧流量, 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 吸引器抽吸呕吐物, 血氧饱和度均在1~2 min恢复正常。因此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 保持吸引器、简易呼吸器功能良好, 氧气及各种抢救药物齐全。同时要对症宣教, 解释进食、感冒发热、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危险性, 术前禁食十分必要, 呼吸道感染者手术应推迟。

3.1.3 肢体躁动:

本组手术中发生肢体躁动50例, 占11.1%, 躁动有使患者坠床的危险, 同时也影响医生操作, 易导致子宫穿孔。发生肢体躁动的原因主要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心理过于紧张有关。异丙酚的药物半衰期为1.8~8.3 min, 诱导麻醉时有出现轻度兴奋现象[2], 咪唑安定有谵妄、幻觉的作用[2], 同时行宫颈扩张时, 会使患者感到难受。未婚初次人流手术者占大多数, 这可能与宫颈口较紧, 难以扩张有关。本组出现肢体躁动时, 麻醉医师适当追加异丙酚0.25 mg/kg, 医师暂缓操作, 护士对患者严加看护, 防止坠床。

3.1.4 无意识呻吟、呓语:

手术中无意识呻吟、呓语30例, 占6.7%, 原因主要为咪唑安定有致谵妄、幻觉作用, 异丙酚和芬太尼药效消失时有兴奋作用[3]。患者朦胧状态下, 无意识将一些平时隐藏在心底深处的情绪或秘密释放出来, 无意识呻吟一般不须处理, 对呓语的患者则要温和劝阻, 不要诱导患者讲话, 有些患者在药物作用下无意识说出自己的隐私或工作上的秘密, 我们遵循为患者保密的原则。

3.2 术后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

3.2.1 头晕、四肢乏力:

本组发生头晕、四肢乏力者186例, 占41.3%, 时间为5~10 min, 可能与麻醉药、术中的截石位和术后盆腔充血, 手术结束即刻下床发生体位改变有关。因而手术结束后不宜过急下床, 应将双下肢平伸, 在手术床上休息2~3 min, 并在床上穿好裤子, 再帮助她们下床;对轻、中度头晕的患者, 协助其在观察室休息片刻, 待头晕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 自觉良好, 再离开手术室

3.2.2 下腹痛、便意:

本组发生下腹痛者180例 (40.0%) , 便意者17例 (3.8%) 。吸宫前需用扩条扩张宫颈口, 由于窥器扩张压迫直肠, 扩张宫颈口和吸宫时, 机械性刺激迷走神经兴奋, 引起下腹部坠痛, 继而引起大便感觉;而在用负压吸引法将宫腔内妊娠物吸出时, 由于刺激子宫平滑肌而引起子宫收缩痛, 患有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时, 腹痛症状更剧烈, 持续时间更长。因而术前应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放入窥器时动作轻, 扩张宫颈时从最小的扩条开始, 逐渐扩至手术所属的型号, 指导患者做深而慢有规律的呼吸, 妊娠月份偏大者术前3天口服流产药, 让子宫颈松弛以缩短扩宫时间。吸宫时动作要干净利落, 减轻术者痛苦, 有盆腔炎者, 术后加强治疗, 2~4周复查, 并做好健康教育。

3.2.3 恶心、呕吐:

本组术中发生恶心呕吐3例, 术后为15例, 可能与异丙酚的不良反应、心理紧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易等有关, 注意术前给予心理干预[3], 介绍有关的手术注意事项, 说明禁食重要性, 呕吐时将患者放置侧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3.2.4 阴道出血:

术后患者不同程度都有出血, 一般3~5天后会消失。本组发生出血50 ml以上有3例, 给予缩宫素10单位宫颈注射, 10单位静脉滴注, 使用止血药物维生素K1、氨甲苯酸后出血减少10 ml左右, 同时保持输液通畅, 给予患者心里安慰, 注意保暖, 随时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季春霞, 苏宝英.无痛人工流产3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 5:28.

[2]潘艳梅.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25:72.

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的观察护理 篇4

【关键词】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70-01

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是指在特殊B超仪器辅助下,通过准确定位的方式实施无痛人流手术,具有准确性高,子宫内膜损伤性小的优点,且避免了因吸宫不全、漏吸等因素导致的二次手术。患者接受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流产时,护理的实施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本院以收治的行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治疗的患者的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要求实施无痛人流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40岁,平均(29.3±3.4)岁;初产妇68例(其中,未产初次妊娠52例,未产多次妊娠16例),经产妇79例;妊娠6~10周,平均(8.3±1.4)周;正常妊娠57例,瘢痕子宫妊娠45例,过期流产清宫34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1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并于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包含体温、脉搏及血压测量,同时,给予患者尿HCG检查和B超检查,对早期宫内妊娠情况准确了解,给予患者血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1]。进行各项检查之前,详细的向患者接受检查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抵触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手术的安全性等,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促使患者更多的了解手术,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

1.2.2术中护理

术前麻醉时,异丙酚、芬太尼等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呼吸和循环,可能引起血压及心率下降,甚至导致心脏停搏。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电监督、面罩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辅助医生进行各项手术操作,保证动作轻柔,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观察患者的表情,给予患者相应护理。

1.2.3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在观察室停留1~2h,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坠床,待患者清醒且无异常之后,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生冷刺激性、活血食物

1.2.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注意营养,内衣裤要勤换,保证外阴清洁,休息20~30d,避免劳累,促进身体恢复。30d内禁止性生活、盆浴,预防逆行感染。指导患者正确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果出血过多,且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复查。留下患者电话及住址,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自制问卷法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包含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

2结果

147例患者均接受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治疗,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8±0.3)min;术中出血量(6.4±3.8)ml。

术后,145例患者恢复良好,3~7d内阴道流血停止,平均(4.2±0.4)d;2例患者阴道流血超过9d,给予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内1.0×0.8cm2略强回声,给予患者药物治疗,3d后,2例患者阴道出血均停止。术后患者月经复潮时间28~34d,平均(32.1±1.6)d。随访3个月,无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47例患者中,对护理满意126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144例,满意率为97.9%。

3讨论

人工流产手术应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时,各项手术操作可在可视的状态下进行,提升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在直视下,将吸管送至孕囊部位,将孕周及周围的蜕膜组织吸取出来,提高吸取完全性,降低手术创伤程度,缩短手术时间,保护患者子宫,降低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2]。同时,可视状态下的手术操作安全性比较高,无药物流产时存在的后遗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可比较低。

患者对超导可视手术无痛人流术的了解比较少,术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术中手术应激反应增加,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增加患者的手术相关知识,术前护理中,科学的进行手术准确,通过尿HCG等常规检查,评估患者的状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可依据评估效果有针对性的梳理患者的情绪、对症护理,提高患者手术的配合程度[3]。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进行严密的观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手术敏感性。术后,对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麻醉药物反应情况等进行密切的观察,保证患者的安全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治疗,术后,患者均恢复状况良好。

综上所述,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提高了人流手术的效果,实现完全清宫,且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临床上被患者广泛的接受和认可。通过护理的开展,提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冬青,张秋娟,王玉洁等.无痛超导可视人流术4000例临床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3,20(06):40-42+62.

[2]王巧玲,张巧莹.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34):7586-7587.

[3]赵红梅.浅谈无痛人流手术及护理新思路[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128-129.

人工流产手术中无痛术的临床应用 篇5

首先为病人常规消毒,再用探针探入宫腔深部,于宫腔内缓慢置入硬膜外导管与无菌16号导尿管,于宫腔与宫颈表面注入10毫升0.25%布比卡因或者8毫升0.125%丁卡因或者4毫升2%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麻醉时间分别为5~8分钟、1~2分钟、2~3分钟后开始进行手术。采用布比卡因无痛率为3%,丁卡因无痛率为2%,利多卡因无痛率为0.3%,未见出血量增多。

这三类局部麻醉药物具有松弛宫颈与降低病人的机械刺激与疼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药物,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具有抑制心脏异位起搏点自律性的作用,可以改善心率失常,对于迷走神经兴奋发生的心率不齐有重要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减少手术出血。

2、依托咪酯复合麻醉无痛术

依托咪酯药物能在一次臂至脑循环的时间内快速入睡,且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苏醒,具有见效快、功能强、苏醒快、毒副作用少以及安全性大等优点,同时不会抑制心血管与呼吸中枢,大部分被心功能弱的危急患者应用于麻醉诱导以及门诊科短小手术的麻醉[1]。但是依托咪酯也存在一定缺陷,其镇痛效果不强,而依托咪酯本身具有导致肌颤的副反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手术操作,增加术中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严重者可能发生意外子宫穿孔。为了有效改善该药物的不足,可以先采用少量芬太尼行静脉注射,强化镇痛效果,同时减少恶心呕吐、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肌颤等不良反应。

3、异丙酚复合麻醉无痛术

异丙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病人能在清醒后完全恢复意识,关于手术没有任何记忆与明显积蓄现象,拥有显著效果且见效快,对于迷走神经反射还有抑制作用,尤其适用于小手术或者是时间短的痛苦性治疗或检查。而异丙酚药物镇痛效果差,明显不足是会抑制呼吸与循环系统,同时存在剂量依从性,使得异丙酚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有资料显示[2],RR、SPO2、MAP以及HR产生波动最明显的时间是在麻醉后1至2分钟,且大都处在正常值,此时正是宫颈扩张阶段,因此必须加强妇科与麻醉医师的有效配合。若病人宫颈条件差,难以进行扩宫时,不能勉强进行手术操作,应当在强化监测基础上保证麻醉效果平稳。少量氯胺酮与芬太尼能强化镇痛效果,能有效减少异丙酚的用量,保证受术者在手术中稳定呼吸循环,减少诱导时间,而又不会影响麻醉效果与苏醒时间,镇痛作用还可维持到术后,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成本。因其每个女性存在个体差异,必须按照实际呼吸变化情况,对头部位置和常规吸氧进行调整,必要时可以停止手术或是不再给药。若受术者年龄较大且体质弱时,应当增强对病人呼吸循环的监测,同时调节剂量与给药速度。

4、宫颈旁阻滞麻醉无痛术

病人予以常规消毒后,使用7号针于宫颈旁4点与10点位置的窟窿部刺入,深度大约为1厘米,进行回抽时未见出血后注入2.5毫升的2%利多卡因,麻醉时间为2分钟后进行手术。若患者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要比同等剂量低时,采取表面麻醉,会有明显松弛宫颈的作用,且具有较好镇痛效果,出血量少。

由于人流手术对患者宫颈的扩张、牵拉以及刺激宫壁造成的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从而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则为人工流产综合征。对宫颈与宫体的支配属于副交感与交感神经,特别是宫颈口位置的神经分布最多,然而宫颈旁的神经阻滞对神经的向心传导有阻断作用,阻止传出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对人流术中的多种刺激造成的症状具有削弱作用,或是症状消失。因其子宫平滑肌的自律活动,就算将神经完全阻断,子宫仍然会出现有节律性收缩,因此神经阻滞不会明显影响子宫的收缩[3],也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量。在宫颈旁4点与10点位置进行穿刺,难以误入血管,其有较强安全性,采用阿托品与安定药物能进一步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

5、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镇痛与针刺麻醉无痛术

于同侧上肢内关、合谷、三阴交穴以及下肢足三里处把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的两对电极片分别置入。刺激频率设置为2/100Hz,强度设置为15~18毫安,基于患者的耐受性进行,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行5~15分钟诱导后则能一边刺激一边手术。韩氏穴位把针刺采用自粘电极替换,于穴位增加电刺激,借助最优周期与最优频率的刺激,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多种介质,增加内源性镇痛物质,以此增强痛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痛技术在人工流产中应用,应当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与经济状况选取最为适用的麻醉方法,只有选择最为合适的麻醉方式实施人工流产术,才能真正意义上保障女性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黄福红.无痛人流与传统人工流产的调查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130.

[2]娄庆文.无痛可视人工流产术全麻药作用时间和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26-27.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6

在人工流产中,以2%利多卡因宫颈黏膜局部浸润麻醉,易造成药物流失,影响吸收,所以镇痛效果最差,对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作用也最差;宫颈多点注射法,操作步骤比较繁琐,镇痛效果虽优于前者,但容易增加感染,发生率占6%.

氯胺酮为苯环已哌啶的衍生物,它选择性的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大脑皮层传导,兴奋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镇痛作用强,在肝内代谢,代谢产物去甲氯胺酮仍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因此,在术中、术后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阿托品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解除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患者在术中脉搏正常有力,血压正常;胃复安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单纯应用氯胺酮,虽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但血浆儿茶酚胺升高,使血压上升,心率变快,少数患者出现幻觉、恶心、呕吐。三药联合应用,既产生协同作用又相互拮抗不良反应,疗效最佳,效果满意。我们认为,少剂量氯胺酮、胃复安、阿托品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用药简单、起效快、疗效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精神病、癫痫病及药物过敏史者不宜选用。

笑气即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及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产生药理作用。吸人后显效快,30~50s即产生镇痛作用,停止吸人后几分钟作用消失,其特点是镇痛作用强而麻醉作用弱,在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氧供时(吸入气体的氧浓度>30%),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本研究证实,笑气吸入作为人工流产术的麻醉镇痛方法,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术中疼痛,也有助于松弛宫颈使手术操作顺利,对术中出血无明显影响,而且其操作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护下由患者自己执行,不需麻醉医师在场。以上都是笑气镇痛的优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笑气使用有一定的禁忌证,患心肺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高血压及哮喘等患者不宜使用。此外,笑气吸入是由患者自行掌握的,由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存在个体差异,吸入不足时镇痛效果欠佳,吸入过量时可引起头晕、昏睡等不适,所以手术前须向患者较详细说明笑气的使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手术过程中仍需医护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疼痛反应,调节笑气吸入量。

在多种人流镇痛术中,深受孕妇欢迎的是异丙酚静脉麻醉。异丙酚短效、速效,效果确切、恢复迅速平稳,苏醒后意识完全恢复,对手术无记忆,无明显积蓄现象,还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2],避免人流综合征.最大缺点是对呼吸循环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明显剂量依存性。芬太尼是强镇痛剂,使用异丙酚前加用0.05mg芬太尼可使异丙酚用量减半,避免了呼吸循环的不稳定及身体扭动。异丙酚、芬太尼有一定的肌松作用,使宫口松弛,易于扩宫,但也影响子宫收缩,术中失血量增多,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子宫收缩差,施术者手感差,造成术后月经复潮需时长,宫颈、宫腔黏连。加用缩宫素后子宫收缩好,避免了以上不良反应,效果好,使施术者及受术者无后顾之忧。此法在临床上易于推广。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自愿实行无痛人流者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芬太尼、缩宫素联合用药组100例和异丙酚单纯用药组100例进行试验。结果联合用药组无1例身体扭动及呼吸暂停;单纯用药组身体扭动12%,呼吸暂停7%。术中出血量联合用药组比单纯用药组少(P<0.01);术后阴道流血天数联合用药组比单纯用药组短(P<0.01);联合用药组无宫颈及宫腔黏连,单纯用药组宫颈黏连5%,宫腔粘连2%。结论:联合用药可避免循环、呼吸不稳定所引起的呼吸暂停,肢体扭动,减少阴道出血,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对于各别宫颈坚韧尤其是第一次妊娠,妊娠天数较短,为了减少异丙酚的用药剂量,有利于手术操作,我们可以术前用药,软化宫颐。息隐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点,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与孕酮强5倍,能替代天然孕酮与其受体结合,起到拮抗孕酮活性作用,由此可引起孕酮支持的脱膜细胞坏死、绒毛受损,从而导致子宫出血和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增加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使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而诱发宫缩,作用到子宫颈使其胶原纤维分解加速,促进宫颐软化扩张(手术利用此药理作用)。①在人工流产术前48h顿服米非司酮150mg,服药前后1h禁食。②人工流产术前1~2h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100mg,有良好的宫颈扩张效果,且术前很少有腹腹痛、阴道出血。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并与传统的手控输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靶控输注异丙酚的诱导时间长于手控输注方法,但清醒时间却显著短于手控输注,这可能是开始注药时,手控输注的一次给药浓度要大大高于靶控输注,所以患者的诱导时间较短,但从手术过程中异丙酚的总用量来看,手控输注异丙酚的用量要显著高于靶控输注异丙酚的用量,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靶控输注组的清醒时间较短的原因。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全程监测了患者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BIS值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率血压较为平稳,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动脉血氧饱和度在术中降低较为明显,非凡是手控输注组,这可能是因为异丙酚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原因,因为手控输注组使用的异丙酚用量较多,其抑制较为明显,这就提示我们在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时要注重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必要时要进行吸氧和辅助呼吸。通过对BIS值的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均达到了足够的麻醉深度,能够较为顺利的接受手术,手控输注组在术中有个别患者有体动,但反应不大,不影响手术。由于手控输注组的异丙酚用量较大,术后头晕和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这些有不良反应的患者通过短时间的休息以后,都能自行行走离院。

以往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均是在受术者清醒状态下进入手术室摆好截石位,会阴消毒后甚至阴道冲洗完毕后才开始麻醉诱导,多数受术者存在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特别是未婚未育者占相当比例,这一特殊群体更易产生复杂的不良心理。另外对术前完全暴露自己私处的体位受术者存在尴尬、羞涩、无奈甚至本能的抵触情绪。此时,很多受术者心理表现极其脆弱和敏感,医务人员在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上稍有不慎就会对其造成伤害。

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不能把服务对象看作是单纯的自然生物,而应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服务对象,新型医学的目的就是追求患者的满足。目前,无痛人工流产侧重消除术中的生理疼痛,而如何维护受术者的正常心理状态,消除各种形式的紧张情绪和精神痛苦,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证实,无痛人工流产中术前焦虑程度直接影响丙泊酚的用量,将受术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进行研究,发现非焦虑组麻醉效果好于焦虑组,两组镇痛差异显著。咪唑安定具有抗焦虑、镇静及短暂的顺行性遗忘作用。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用于术前准备静脉注射剂量为0.05~0.1mg/kg。主要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此与用药剂量过高,注射过快有关。笔者将其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采用0.05mg/kg剂量(总量≤3mg)术前静脉注射,受术者进入手术室后,处于清醒镇静状态,情绪平静、听从指令,不影响思维和行为能力。所用剂量在治疗量下限,安全性高,无1例出现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8例,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妇女。年龄20~41岁,平均(27.1±2.5)岁;孕6~12周。排除标准:孕期超过l4周者;生殖道感染未得到控制者;糖尿病、心功能Ⅱ级以上、肾功能衰竭及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采用米索前列醇)和对照组49例(不采用米索前列醇),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孕周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术前1~2 h阴道后穹隆放置0.2 m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术前均未接受采取促宫颈成熟的药物与处理。两组患者在术前持续4~6 h禁食,正常状况下对重量、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进行检测,形成静脉通道,做好抢救时需要用的药品和器械,确定患者的膀胱截石位,采取消毒铺巾,面罩吸氧。在药物放置、手术操作过程中都需要专人常规操作,术前经开放的上肢静脉由麻醉师注射2.4 mg/kg的丙泊酚,在孕妇失去意识后即操作,手术期间需结合其反应适当增加丙泊酚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进行观察。

1.4 宫颈扩张效果评定

显效:直接用≥6.5号扩宫器能顺利通过宫口;有效:直接用5.5或6号扩宫器能顺利通过宫口;无效:仍需从<5号扩宫器开始依次扩张宫颈口[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扩张效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49/49),对照组为91.84%(45/49),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

2.2 两组的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早期人工流产术中,受到子宫感觉神经末梢位于宫颈内的影响,术中对宫颈的扩张及牵拉会造成迷走神经兴奋而引起不同的症状,给手术带来难度。加之术中受术者意识丧失限制,难以根据患者症状来确定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增加了手术风险。丙泊酚是一种深度镇静剂。在宫颈条件差、扩宫难度大、麻醉状况下强制性机械扩张宫颈时会造成患者肢体扭动,从而引起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等诸多并发症,这表明术前促宫颈成熟是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3]。

两组相比,P<0.05

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具有E型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能加快平滑肌收缩,具有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等效果[4,5],在终止早孕中运用较多。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的生物有效率要高于口服给药的3倍,而且口服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胃肠道异常情况[6]。因而,选用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这样能有效控制宫颈胶原纤维的合成,加快宫颈软化扩张、宫口松弛,防止手术出血过多,减短手术时间,保证医生的操作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对阴道使用米索前列醇有助于宫颈明显松弛、子宫收缩,避免术中出现异常反应[7],给医生的操作带来方便,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妇女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和对照组49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宫颈扩张、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对阴道使用米索前列醇有助于宫颈明显松弛、子宫收缩,避免术中出现异常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无痛人工流产术,阴道给药,丙泊酚

参考文献

[1]贾敬云,于小凤.不同方法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32-33.

[2]黄高霞,腾玲玲,冉淑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100例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02,11(6):443.

[3]冯玉珠,罗琳雪,张萍,等.米索前列醇置阴道与宫颈插管的人工流产效果分析[J].右江医学,2007,35(6):657-658.

[4]陈芳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6):134-135.

[5]陆容辉.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06.

[6]陈惠丽.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医药志,2004,20(13):77-78.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来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200例, 停经6~10周, 分为A、B两组。A组100例, 年龄18~36岁, 平均24.9岁, 体重40~60 kg, 孕次0~3次, 其中初孕妇占49.8%。B组100例, 年龄17~36岁, 平均25.2岁, 体重40~60 kg, 孕次0~3次, 其中初孕妇占50.6%。选择同期自愿行一般人流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例为C组, 年龄18~36岁, 平均25.8岁, 体重40~60 kg, 孕次0~3次, 其中初孕妇占48.6%。各组均无手术合并症及禁忌证, 各组年龄、孕周、体重、孕次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方法

A组:术前6 h禁食水, 术前半小时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200 μg, 术时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 开放静脉液路, 监测生命体征, 缓慢推注异丙酚2.5 mg/kg诱导麻醉, 直到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即开始手术, 术中持续输注异丙酚10 mg/ (kg·h) 至手术结束。B组除术前不用米索前列醇外, 其他方法同A组。C组术前均不采取A、B组各种措施。手术由专人按常规操作。

1.3 观察项目

①镇痛效果;②宫颈软化效果;③手术时间:从开始扩宫至停止吸引的时间;④术中出血:用量杯法计算出血量;⑤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⑥不良反应: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 手术后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1.3.1 镇痛效果 有效:患者无痛苦, 表情安静自如, 朦胧入睡, 醒后无记忆;无效:患者感腹痛, 表情痛苦, 出汗, 全身扭动不合作。

1.3.2 人工流产综合征 ①在人流术中心率降至60次/min以下或下降超过术前20次/min, 伴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出冷汗及胸闷等全身反应3项以上者;②术中血压下降至90/60 mm Hg以下, 并且有3项全身反应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u检验

2结果

2.1 镇痛效果

A、B两组患者术中均未感腹痛, 表情安静, 醒后无记忆。C组:31例腹痛明显, 29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A、B两组镇痛显效率100%,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A、B组分别与C组在腹痛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宫颈软化情况

A组宫颈充分软化, 7号扩宫器能直接顺利通过宫颈内口有78%, 明显高于B组11%、C组10%, 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见表1。

2.3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C组。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A组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与B、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B、C组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见表2。

2.4 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

A、B组均无发生, C组5例 (8.33%) 发生, 立即停止操作, 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后即缓解。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方面, 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5 不良反应

A、B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A组出现轻度呼吸抑制5例, 术后轻度恶心6例, 无呕吐;B组出现轻度呼吸抑制4例, 无恶心、呕吐, 均无需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3讨论

3.1 镇痛效果

异丙酚 (2.6-二异丙酚) 为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 具有诱导迅速, 麻醉维持易于控制, 代谢快, 体内无蓄积, 毒性小, 恢复快速, 完全等优点, 故特别适合门诊小手术[1]。本组研究表明将其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镇痛显效率100%。

3.2 宫颈软化

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否有宫口松弛作用, 文献报道不一致[2,3]。在本研究中B、C组的宫颈软化松弛度无差别, 而A组明显高于B、C组, 提示异丙酚静脉麻醉本身无宫颈软化松弛作用, 而宫颈的软化松弛主要由米索前列醇的作用。米索前列醇为合成的PGE类似物[4], 同体内PG一样, 可刺激宫颈纤维细胞, 使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增加, 宫颈胶原加速裂解, 宫颈胶原纤维排列改变, 软化宫颈, 有明显扩宫效果[5], 尤其是局部应用, 作用增强、持久, 本研究结果提示:A组的宫颈明显松弛软化, 表明在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可改善宫颈松弛度。

3.3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

扩张宫颈口是人工流产术中的关键步骤, A、B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 但由于米索前列醇的宫颈软化作用, A组减少手术中扩宫颈口的时间, 使手术时间缩短, 同时由于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的作用[6], 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3.4 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

A、B组均无发生, C组8.33%。表明异丙酚静脉麻醉可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3.5 不良反应

A、B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少数出现轻度呼吸抑制与异丙酚静脉注射引起呼吸抑制, 心血管抑制有关[1], 均无需特殊处理。本研究结果提示:A、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表明在无痛人流术前用米索前列醇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在无痛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具有宫颈充分软化、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等优点, 且无明显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德诚, 陈文彬.临床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609-612.

[2]刘艳.无痛人流术46例临床观察.山西临床医药杂志, 2001, 10 (11) :850-851.

[3]陈芳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100例临床观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 11 (6) :134.

[4]黄高霞, 腾玲玲, 冉淑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100例分析.山西临床医药, 2002, 11 (6) :443.

[5]赵东霞.米索前列醇在负压吸宫术中扩张宫颈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研究.生殖与避孕, 1999, 19 (2) :116.

225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 篇9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147-01

人工流产是计划外受孕或者避孕失败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1]。目前广泛采用的无痛人工流产(简称无痛人流)可以明显减轻人工流产手术带来的巨大疼痛,可以使患者在几乎没有痛苦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流产手术,而且无痛人流能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与紧张情绪,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2]。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静脉给药实施无痛人流手术225例,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与用药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225例应用静脉给药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46岁,平均(30.4±2.6)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93例,大专学历94例,高中或中专学历1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8例。患者职业情况:学生86例,干部或公务员55例,工人38例,其他职业4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平均综合评估,要求达到妊娠40~80 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愿申请采用静脉给药实施无痛人流手术结束妊娠,并排除麻醉禁忌证。具体方法为:患者于术前应用异丙酚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每10秒给药40 mg/4 mL至麻醉起效为止。患者取截石位,双下肢固定,密切监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00 mg/20 mL的异丙酚。术中倘若由于疼痛引起患者出现肢体扭动时,可予0.5 mg/kg剂量追加异丙酚。本组225例患者中仅见2例患者呼吸频率在16次/min以下,1例患者心率在58次/min以下,通过及时给氧、放慢给药速度,同时调整患者体位后,其呼吸及心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①术前谈话:主要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类型,让患者与家属享有知情权与选择权。同时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早期发现心脏病、癫痫病患者,阐明手术及麻醉适应证及禁忌证。②心理护理:术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采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缓解其紧张心理,消除其焦虑情绪,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完成手术。③做好术前评估:通过监测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脉搏及血压等,对患者手术的适应能力和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预判,及早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做好辅助呼吸器、氧气、输液架及开口器等物品的准备工作[3]。对存在感染症状的患者要积极应用抗菌素治疗。④术前常规准备:患者术前4~6 h始禁食、禁饮,防止术中患者呕吐、误吸而阻塞呼吸道。

1.3.2 术中护理 ①精确计算麻醉药计量。术前根据患者体重,精确计算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同时结合临床,以患者无感觉、表现出深度睡眠状态或偶有小幅的肢体活动、对手术无影响为标准,尽可能少用麻醉剂。②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中需实时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副损伤。③严格遵照无菌要求进行手术或护理操作,避免出现感染现象。

1.3.3 术后护理 麻醉药异丙酚的作用时间较短,医护人员应留置患者身边至少10 min,或待患者清醒后方可离开,但仍需生命体征监护24 h,尤其要重点观察是否有阴道出血发生[4];术后患者可进食糖水或热牛奶等。让患者休息直到其意识、基本生命体征以及定向力正常时,方可让其坐起,并看护其试探走动,一切正常后方可离院;认真完成术后的宣教工作,根据需要可使用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

2 结果

本研究共225例患者在无痛人流术后40 min均安全离院,未发生意外情况。术中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镇痛,效果十分理想,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全部患者恢复情况较满意。

3 讨论

大多数人工流产于非完全性直视下进行操作,借助麻醉药物来止痛,易于发生意外。因此,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格外谨慎操作[5]。本研究结果显示225例患者在无痛人流术后40 min均安全离院,未见发生意外情况。术中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镇痛,效果十分理想,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全部患者恢复情况较满意。总之,尽管目前的无痛人流手术已经相当成熟[6],但无痛人流术仅仅是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7],仅能消除手术中带来的痛苦[8],并不能消除手术操作对身体的伤害[9]。无痛人流术能够明显减轻孕妇痛苦,做好用药护理与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万小平,宋玉琴.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5.

[2] 勇琴歌,曹璞.护理干预对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術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21):53-54.

[3] Xue QS,Meng X,Yu BW,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ketamime, midazolam,thiopental,propofol in brain ischernia in rat cerebral cortical slices[J].Acta Pharmacol Simica,2004,25(1):115-120.

[4] 王双喜,肖仲萍,尹桂英,等.系统心理干预对围术期病人心身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8):59-61.

[5] 陈启国,何莹,赵燕,等.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65-67.

[6] 徐宝芳.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98.

[7] 陈光萍.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13-114.

[8] 楚玉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9):144.

[9] 雷国冰.护理干预加强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0,32(6):738-740.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3月收治无痛人流患者20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23~41岁, 平均年龄26.8岁, 体重52~73kg, 平均62.2kg, 孕次1~4次, 平均3.1次;对照组年龄23~41岁, 平均年龄26.8岁, 体重52~73kg, 平均62.2kg, 孕次1~4次, 平均3.1次。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 (Fentanyl) 1μg/kg静推, 继而以2mg/kg的异丙酚 (Propofol) 静脉麻醉。观察组于术前5分钟给予地佐辛5mg, 2mg/kg的异丙酚静脉麻醉。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当P<0.05时,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1级84例, 2级12例, 3级4例, 总有效率96.0%。对照组麻醉效果1级70例, 2级16例, 3级14例, 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人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终止妊娠的措施, 但是由于在人流过程中, 多数产妇对疼痛难以忍受, 影响了产妇的休息, 导致精疲力竭, 对人流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 无痛人流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 (fentanyl) 麻醉是目前常用的无痛人流麻醉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既保护了患者的心理需要又减少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 对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手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物, 具有较好的镇静、记忆力缺失的作用, 静脉注射术后并发症少[2], 但但丙丙泊泊酚酚镇镇痛痛作作用用差差, , 遇遇疼疼痛痛等等强强刺刺激激常常要要求求加加深深麻麻醉醉浓浓度度。。地地佐佐辛辛是是κκ受受体体激动剂, 也是μ受体拮抗剂, 成瘾性小, 皮下、肌内注射吸收迅速, 肌注30分钟内起效, 静注15分钟内生效[3], 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4], 较芬太尼作用时间长1~2倍, 同时镇静作用也强于芬太尼, 而呼吸抑制较少, 并且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 无组胺释放等特点[5]。地佐辛脂溶性大, 静脉注射后迅速渗透生物膜, 故产生临床效应较芬太尼快。无痛人工流产门诊手术时间短, 要求使用的麻醉药物应具有安全, 镇痛效果好, 可控性好, 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短效静脉麻醉药异丙酚为无痛人工流产中首选麻醉药物, 但其单独使用, 镇痛作用弱。若要达到满意的麻醉镇痛效果, 就必须将其与其他麻醉镇痛药配伍使用, 且不引起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 地佐辛恰好满足这一要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麻醉效果1级84例, 2级12例, 3级4例, 总有效率96.0%;对照组麻醉效果1级70例, 2级16例, 3级14例, 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佳, 不良反应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3月收治无痛人流患者20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1μg/kg静推, 继而以2mg/kg的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组于术前5分钟给予地佐辛5mg, 2mg/kg的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1级84例, 2级12例, 3级4例, 总有效率96.0%, 对照组麻醉效果1级70例, 2级16例, 3级14例, 总有效率86.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佳, 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无痛人流,地佐辛,丙泊酚

参考文献

[1]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16 (4) :255.

[2] Miller PL, Ernst AA.Sex differences in analgesia:randomized trail of mu versus kappa apioid agonists[J].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2004, (1) :35-41.

[3] Meniqaux C, Guiqnard B, Fletcher D, et al.More epidural than intravenous sufentanil is required to provide comparable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J].Anesth Analg, 2011, 93 (2) :472-476.

[4] Boulier V, Gomis P, Lautner C.Minimum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s of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with sufentanil for epiduralanalgesia in labour[J].Int Obstet Anesth, 2009, 18 (3) :226-23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秘书工作 下一篇: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