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护理(精选十篇)
儿科护士护理 篇1
1 实习护士需要心理训练的原因
实习护士需要心理训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认知角度, 实习护士大多比较年轻, 具有这个年龄的感觉灵敏,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的特点, 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 记忆力强却又缺乏连续性等; (2) 情感角度, 实习护士表现爱哭爱笑, 无忧无虑, 自尊心强, 盲从审美, 荣誉感不平衡, 缺乏职业道德感; (3) 意志角度, 护士实习生依附感强, 经不起挫折, 遇到困难总是会等待帮助, 行为不果断, 缺乏持久性等; (4) 品质方面, 实习护士思想比较单纯, 性格文弱、沟通能力差。对实习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包括知识、技能、习惯和本领等。因此,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
2 心理训练的内容
2.1 情绪控制训练
儿科护士面对的患者年龄小, 往往不能全面诉说病情, 由于突然的刺激, 儿童常哭闹不止, 可以引起护士的惊慌、恐惧、甚至丧失信心。这时护士往往不知所措, 处理不及时, 可能直接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为了使护士能够建立良好的心理调整控制系统, 始终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我们有意培训应激能力较差的护士, 在实践中让其独立处理意外事件, 强化培训他们临场应激能力。
2.2 智力训练
在心理学领域, 一致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潜在心理能量。智力不是单一的实体, 它是综合的, 因为智力参与到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各种心理活动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 可以通过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行动的考虑和决定上、任务的完成上反映出来。这样智力就表现为现实的能力。对护士的智力训练就要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方面着手。要求护士在工作岗位中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培养感知力的灵敏性, 记忆力的准确性, 想象力的丰富性, 思维力的精确性和意志力的坚定性。充分依靠和利用她们目前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繁琐冗杂的日常护理工作中, 完成各项新任务。将自己的智力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临床观察患者时, 对自己的护理范围要有准确的认识, 对于可能发生的一切要有判断力, 领会到事物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在特定的时间, 特定空间和特定条件之下,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日积月累, 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智力和潜能。
2.3 性格训练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 好奇、好动, 容易发生各种意外, 加上小儿患病时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多及患儿认知能力差, 陪护多, 临时处置多。加之患者父母比较年轻, 焦虑、急躁易冲动。儿科护理过程有时错综复杂, 这就要求护士能够临乱不惊, 机智灵活地应对和处理各项事务, 在紧急情况下要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圆满解决相关问题。除了护士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过硬外, 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护士自身性格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会有助于此类问题解决。
2.4 意志品质训练
意志品质在心理学上是非智力因素, 是指一个人在紧张困难复杂的情况下, 处理事情的能力。患者的病情及发病环境都是无法选择的, 有时需要在极为困难的抢救环境下抢救一个患者的生命。为了培养护士顽强意志, 持久的耐力。我们在操作训练时, 要求全体实习护士立正站好, 集中注意力观看手术过程, 有时模拟手术过程让她们亲自参与, 在实践中锻炼她们的意志力。
2.5 职业心理训练
职业心理内容包括依据行事、严格谨慎、协调意识、善于忍耐、献身精神等。依据行事指护士进行每项护理措施都应有其依据, 或医嘱、护嘱、病情需要, 即主动完成工作又依法保护自己, 养成制定护理计划的习惯, 以免事与愿违和事倍功半。严谨的作风, 是对护士的基本要求, 因为稍一疏忽可能造成患者终生痛苦或失去生存机会, 所以必须培养护士干什么都要一丝不苟的心理品质。协调意识, 是要注重培养护士的互相帮助精神, 特别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静脉穿刺, 在季节性患者增多的情况下, 需要全科护士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善于忍耐, 是首先使护士懂得, 她们所面对的是疾病折磨下痛苦的患者, 所以无论如何不给患者增加丝毫痛苦, 在患者面前必须做到凡事不争高低, 同时要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地进行护理工作, 这是护士的职业修养。献身精神, 是要培养护士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场所都以患者为重, 患者的生命延续是护士的第一需要, 甘愿为护理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心理品质。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年轻护士的心理素质往往不能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是目前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强化护士的心理训练将为护理工作的进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 .
[2]王惠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1 (1) :73.
医院儿科护士护理工作自我评价 篇2
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护士的左右手,更是病人及家属信赖护士的第一保障。作为护士,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强化慎独精神,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自觉履行护理准则和规范,坚持无菌操作。护士应不断训练各种护理操作,以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二、具备团队精神,互相合作,相互扶持,坚决服从领导指导。
三、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积累临床经验:秉承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学习护理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并且应活到老,学到老,百学不厌,温故而知新。
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根据不同病人的需求采取多元化沟通技巧,在交流中流露出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耐心及信任感,语气温柔,支持患者的心理活到并给予正面帮助,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效果,
儿科护士护理 篇3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儿科 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12-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模式。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同时对其自身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
1、儿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承担的角色和自身素质的要求
1、1儿科护士承担的角色
(1)直接护理者:儿科护士在帮助小儿保持或(和)恢复健康中,要满足患儿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2)患儿的代言人:护士要主动代替患儿解释或针对其多采取的
措施提出疑问,保护患儿的合法权益。
(3)患儿和家长的教育者: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护士要注意启发患儿的思维,提高患儿的智能水平;向家长宣传科学喂养、育儿知识,疾病的预防方法。
(4)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护士应评估患儿有关营养、免疫、安全、发育、社会影响以及教育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合作与协调者:儿科护士应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协调与合作,成为患儿和其他卫生保健人员的桥梁,从而保证患儿获得最适宜的全方位医护照顾。
(6)护理研究者:护士应积极进行护理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来验证、扩展护理理论和知识,发展护理新技术,指导、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1、2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身为儿科护士同时要具备以下素质:强烈的责任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并尊重儿童,要有较强的爱商观念,丰富的科学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拥有较强的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3]
2、儿科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素质体现
2、1改善服务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
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4]。首先,从群体形象入手,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病人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科以老年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亲情般的关怀,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2、2提升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5]。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我科以糖尿病人为主,健康教育不仅是宣教的形式,更是一种治疗的手段,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成效,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预后。遵守操作规程,不要随意简化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消毒隔离原则,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抢救病人做到忙而不乱,仔细观察病人和全面分析病情。要求各班护士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比如,治疗班除了进行各项治疗外,还要做好治疗室内部的清洁工作,护理班除了观察病人的病情,还要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一级护理和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执行医嘱及时准确,操作熟练到位。
2、3 护患沟通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及时的沟通将对患儿病情的治疗起到的巨大作用。由于患儿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都不熟悉甚至感到非常的陌生,严重的会产生恐惧心理闭。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网。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2、4加强健康教育深化优质服务内涵,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强化落实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健康、保健,尤其是初为人母者。因此,儿科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开展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每天10-20分钟的专业知识学习,让护理人员掌握的知识更加扎实和全面。避免因护理人员专科知识不扎实所造成的无法准确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医护回答不一致而带来的医患矛盾,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儿科病房以优质护理为平台,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将优质护理贯穿于患儿住院始终,不仅缓解了护理工作压力,而且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实现医患双赢的良好局面,使医院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和爱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3]屠燕,邓海军.护理学应试指导教材.2012,12:443.
[4] 劉庆素,安秀艳.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6(21):21-23.
儿科护士护理 篇4
1 原因分析
1.1 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通
儿科患者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加之对医院的环境陌生,对医护人员存在恐惧、戒备的心理,常常哭闹,不配合,儿科护士和小患儿沟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病情重,哭闹,烦躁,沟通更加困难,另外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是家长的宠爱,一旦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治疗不顺利,患儿家长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迁怒于护士,甚至有些家长会出言不逊,指责辱骂护士,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又以自我为中心倾向,控制情绪的能力弱,很容易与患者家长产生矛盾[1],加大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
1.2 护士责任心不强,出现差错事故而引起纠纷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护士因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而使得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导致纠纷。另外重症病房护理工作量大,医嘱修改次数多,护士处置时没有认真作好“三查七对”,特别是在抢救工作繁忙、交接班前后、节假日、中午班及夜班是护理风险的高发阶段[2]极易出现差错事故。差错出现后,如果缺乏解决经验和沟通能力,就会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年轻护士对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
儿科重症病房护士年龄偏小,大部分是未婚,没有做母亲的体验,对于孩子病情加重时家长的焦虑、恐惧心情不能完全理解。另外,由于患者多,护理工作繁忙,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出现护理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地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增加了患儿家长的不满情绪,年轻护士对于护理风险又没有经验和预见性,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1.4 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
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技能不娴熟,大部分家长对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的期望值较高,在未能如愿时对护士有意见,如果护士若未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耐心给家长作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很容易激发矛盾[3],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
2 应对的方法及对策
2.1 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首先应高度认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观念上加以转变,提高从业者的风险意识,科室应定期举行相关的护理风险和法律学习,一旦护理风险发生时,可以将法律法规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充分重视护理工作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对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工作环节提高警惕,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或家属,要及时向护士长、科主任汇报,并班班交接,谨慎对待,防止事态恶化。另外,还应该收集临床上具有典型护理风险的案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降低护理风险。
2.2 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运用法律的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使护士承受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4],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就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方法,主动和患儿及家长沟通,并在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中学会倾听、接受;在与患儿沟通时做到平等,鼓励和安慰患儿,取得患儿的信任,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纠纷的发生。
2.3 提高自身修养,加强服务质量
作为儿科护士,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必须要具备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提高自身素质及责任心,爱护患儿,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5],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求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4 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的服务工作,重症加护病房的护士除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外,还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学习护理新知识、新技术,掌握重症护理的相关知识及常用药的规格、剂量、性质和应用,掌握相关疾病的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操作许多精密监护仪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头皮针静脉输液是儿科护士最常见的处置之一,也是减少和避免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重症病房护士要不断加强技术训练,尽量确保一针穿刺成功,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
2.5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分析医疗纠纷所涉及到的护理问题发现,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缺乏疾病知识、不了解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病情变化不理解而造成纠纷的发生[6],儿科的健康教育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对于重症病房护士,就要不断地学习,用自己掌握的疾病知识和语言沟通技巧及方法,在治疗护理中对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以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向其家长说明用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使患儿及家长对疾病、治疗和护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不仅会得到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理解、支持,而且能使其产生信任感,从而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6 重视安全教育,强化法律知识
长期以来,护理人员一直处于医疗服务的主要地位,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面对患者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一些护士感悟不深,极易引起法律纠纷。因此,对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要有意识的学习法律知识,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行为的准则,提高遵照法律程序处理护患矛盾的能力,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心谨慎、尽职尽责地为患者服务。
总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在工作中,在与患儿及家长的交往中,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要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蔼诚恳的态度,精炼的语言,精湛的护理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使患儿及家长产生充分的信赖,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加深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亚华.输液室受暴力行为侵袭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杂志,2005,4(3):175-176.
[2]薛素兰,吴晓莹.护理行为风险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5,5(1):19.
[3]许丽丽.儿科门诊输液存在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9):1406-1407.
[4]冯辉,徐桂菊,郑莉伟.人性化管理干预对降低产科护士压力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4):467-469.
[5]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口袋 篇5
小儿能量代射特点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1.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以下五个方面:
⑴基础代谢:比成人高,按每日每公斤体重计算,1岁以内约需230.2KJ(55KCal),12岁184.2KJ(44KCal),7岁以后与成人相近104.6~125.6KJ(25~30KCal)。
⑵活动所需:新生儿只能啼哭、吮奶,这项需要较少,婴儿约为62.8~83.7KJ(15~20KCal/kg.d),需要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2岁时约为125.6KJ/kg.d(30KCal/kg.d)。
⑶生长所需:这一部分热能消耗为小儿所特有。所需热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若饮食所供给的.热量不足,生长发育即会停顿或迟缓。婴儿此项热量约占总热量之25~30%.初生数月的婴儿达167.4~209.3KJ(40~50KCal/kg.d),1岁时为62.8KJ(15KCal)。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摄入18410~23849KJ的能量。
⑷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婴儿饮食中虽然蛋白质所占比例较成人高,但小儿食物特殊运力作用低,平均为占总热量6%与成人相仿。
⑸排泄的消耗:每天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吸收,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吸收即排泄于体外,此项热量损失不超过10%,但腹泻时,此项热量丢失大增。
综上所述,婴儿用于维持安静状态所需热量(包括基础代谢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占总热量50%,用于生长发育所需热量约占25%,用于活动所需约占25%,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能量需要量以婴儿为最高。如总热量长期供给不足可致消瘦、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抵抗力降低易患疾病。而总热量长期供给过多时,又可发生肥胖。
实际应用时,主要依据年龄、体重来估计总热量的需要。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热量:新生儿第一周约为60KCal,第2~3周为100KCal,第2~6个月约需110~120KCal.简单计算法:<1岁110KCal/kg.d,以后每3岁减去10KCal,至15岁时为60KCal左右,成人为30KCal左右。
2.营养素的需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
⑴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多,但肾脏浓缩功能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对地较多。摄入蛋白质和无机盐多者,水的需要量增加,牛乳中含蛋白质及盐类较多,婴儿需水100~150ml/kg/d,3~7岁90~110ml,10岁70~85ml,14岁时约40~60ml.婴幼儿每日摄入量少于60ml/kg,即可发生脱水症状。
⑵蛋白质:由于小儿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故蛋白质按体重计算需要量比成人高。婴儿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热量的15%,母乳喂养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为每日3.5g/kg,混合喂养为每日3.0g/kg。
一位儿科护士的心声 篇6
问:您觉得做儿科护士与其他的护士有什么区别吗?
答:我觉得做儿科的护士实际上是最辛苦的。小孩子无论是打针还是打点滴必定要哭,而每一个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都是把孩子视若心肝宝贝,警觉性特别强,生怕护士给孩子弄错了,弄疼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护士的总是感觉在病人家长的严密监视下在工作,心理压力特别大。有的时候给孩子打点滴,从头部扎针,你就要按住孩子的头,如果孩子乱动,穿刺就穿不过去。有一次,一个孩子的奶奶带着孙子来看病,看我们这么按着孩子的头,而孩子还在那里哇哇大哭,说什么也不让护士按,非要自己轻轻地按,可是,她这样做,我们的工作根本就无法进行,因为只要扎针,孩子必然要动,孩子一动,肯定无法成功。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还得耐心地去劝说孩子的家长。
问:护士之间相处会发生矛盾吗?
答:每位护士都有自己负责的病人,那么,这个病人的药品及其他一些医用的用具都由一个护士保管。有一天,一个护士拿着病人的药,告诉另外一个护士,我的药先放在这里了。后来,另外的那个护士为了确认一下,大声地说,“哎,这是你放的药吧。”这句话一旦被病人听到,当护士给病人注射的时候,病人必然要反复地问,“护士,这是我的药吗?没弄错吧。”病人的心里对护士会产生一种怀疑的态度,此时,护士就会有比较大的压力。觉得在被人监视似的。而这个护士的压力与坏心情又是因为另外一个护士一句问话而起,此时,他们之间就容易发生矛盾。
问:做护理工作确实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比如我们做编辑,每一期都要给美编发稿子,有的时候也有发错文件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讲,发错文件再发一遍就可以了,不会有什么大碍,但是对于护士工作,假如给病人拿错了药等等,那可能就是人命关天,这方面会不会感到有压力呢?
答:这方面也会有压力。所以说护士这个工作是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不过,对于这方面也不用特别害怕,因为这个工作都是有严格的操作流程的,你只要按照流程一丝不苟地做,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麻烦的。具体的流程就是:首先,大夫要给病人开单子,病人拿着单子到药房划价,药剂师要检查一遍,这些药物是否合理,是否有配伍禁忌;等病人取完药拿着单子到护士这里,护士也要留心,这些药是否有配伍禁忌,如果不清楚的就要去查一下配伍禁忌表。所以我们在上班的时候,脑子里时刻在想着这些,不知你们是否发现有的时候在医院里你们与护士说话,护士好半天才答应,其实那个时候她脑子里就在核对这些东西,看是不是有差错,处于职业的习惯,现在即使给病人注射完了,我还是要核实,是不是会出现错误。
问:看来我们平时看到的护士工作千头万绪的,其实对于护士本身来讲,他们有着非常严谨有序的工作程序。如果病人能够了解到这一点的话,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担心,有利于治疗更加顺利的进行。那么,对于护士来讲是怎样分科的呢?
答:护士的分科主要分的是急诊、门诊和病房。一般来讲,急诊危急情况多,需要手脚特别麻利的护士来担当。门诊、病房也是各种病都要接触,妇产科由于用的医疗器具与其他科室有较大区别,所以就单独分出去了。
问:那么,作为急诊的护士是否会经常接触一些危急的情况,比如说死亡等等,这方面会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呢?
答:这样的情况我们都见多了,心理伤害是不会有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可能是在学校刚毕业实习的那个阶段,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到后来慢慢地见多了,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问:那做这个工作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的生生死死,你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影响吗?
答:我觉得最大的影响就是觉得人应该珍惜生命。有很多人,有那么强的生的欲望,可是没有办法,他们失去了生命,所以我就不理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活得好好的,偏偏想自杀,对生命的残噬应该有羞愧的感觉。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黄河边上去玩,黄河和普通的海滩不一样,深一脚,浅一脚,当他一脚踏进去的时候,脚下还是淤泥,可是,另一只脚再往前踏一步竟然就是无底深渊,后来人被救上来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诊断已经死亡。当时我看到的时候真的不敢相信,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死亡的人都是面色惨白,毫无生气的,而眼前的那个小伙子脸色红润,臂膀宽厚,就连厚厚的脚底板还透着血色,我怎么也不能相信,看着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人竟然已经死了,我当时还在想,大夫别再诊断错了吧,我还翻看了他的瞳孔,已经散开,摸了一下颈动脉,已经停止了跳动。当时,心理上还真是有些接受不了,感受到生命太脆弱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生命太可贵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
问:那么,除了这些压力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是护士这个行业比较大的压力呢?
答:我觉得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就是职业发展的压力,因为护士这个行业所能涵盖的面太窄了,并且它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比如像我这个年龄,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就应该算是护士奶奶了,护士跟医生不一样,医生大学毕业后都23、24岁了,而护士护校毕业刚好18、19岁,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这个行业对视力要求特别高,比如做穿刺,你得能看清楚血管,特别是给小孩做,他们的血管那么细,刚才还看到呢,一会就看不着了,我现在的眼睛就不是特别好了。所以说,现在有些人转行了,转了以后和这个行业就没什么关系。
问:那护士有没有可能转为医生呢?
答:可能性倒不是没有,但是你只能通过上学的途径才能实现。比如对于我来讲,当初护校一毕业就工作了,高中的知识都没有学过,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又有家有孩子,要想求学很难的。并且护士的工资待遇非常低,我在一些医院里累死累活地只有1000多块钱。不过一些公立的大医院还好,有些护士的工资可以达到4000多。所以,我也感受到了挺大的生存压力。
除此之外,我们在医院里,有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来到医院觉得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假如护士正在忙其他的病人,稍微冷落了他一下,他马上就会破口大骂,“老子花钱到你这来看病,你这是什么态度?”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会来事的护士就会说:“您先别着急,坐下喝点水,您看您急,别人不也是挺急的嘛,先等一会,马上就好。”还有的时候护士也就忍气吞声了。
问:那护士有没有可能忍不住和病人发生争吵呢?
答: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只要发生争执,肯定是护士的错,至少也要在大会上点名批评的。
儿科护士护理 篇7
1给药前评估
要求带教老师通过科室培训计划和与轮转护士交流, 了解所带轮转护士的个性特点、特长、轮转的经历。
1.1 护士自我评估
护士要说出医嘱所开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 药物的主要作用和副作用。
1.2 对患儿进行评估
1.2.1 患儿的疾病诊断、病情、用药目的
患儿的诊断、病情、用药目的与用药关系密切, 要求护士做到心中有数, 掌握病情变化。如水痘患儿禁用激素, 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水痘应停用或减量[1], 腹泻患儿初期或伴有发热时不宜使用止泻药等。同一种药物, 病情不同, 所用剂量也不同, 如肌内注射苯巴比妥纳, 用于镇静时, 所用剂量1 mg/ (kg·次) ;用于抗惊厥时, 所用剂量5~7 mg/ (kg·次) [2]。均为急诊小儿科轮转护士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2.2 年龄与体重
小儿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以及神经内分泌、代谢具有特殊性, 因此, 用药的个体差异很大。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按体重计算。要求轮转护士在急诊小儿科轮转时认识到给小儿称体重时一定要精确, 防止造成小儿用药剂量错误, 对于有水肿的患儿或脱水的患儿, 应根据发病前的体重计算。
1.2.3 用药史
指导轮转护士阅读患儿的病历、询问家属或患儿, 了解患儿曾经用过的药物, 有无不良反应史, 尤其注意过敏史。
1.2.4 身体状况
指导轮转护士在体格检查时, 观察患儿意识、基本生命体征、了解饮食和进食的方法。检查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条件, 为给药作准备。
1.2.5 社会心理状况
要求轮转护士了解家属的心理状况, 家属对药物的了解程度, 用药态度。了解患儿对用药的配合程度, 注射时是否需要助手, 静脉输液时是否需要额外固定。
1.3 对药物评估
1.3.1 评估药物质量
首先让轮转护士掌握药物保管的方法, 生物制剂如胰岛素、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需放于2℃~8℃的冰箱内保存。其次检查药物的瓶签是否清晰、药名是否正确、是否在有效期内, 瓶盖有无松动, 瓶身有无裂缝, 再检查药物有无变色、沉淀、霉变等。
1.3.2 评估药物剂量
由于药物制造厂家不同, 或者生产批次不同, 即使同一品种药也可能有不同的剂量单位。强调轮转护士要养成检查和阅读说明书的习惯, 并同时了解药物的理化特性、配伍禁忌, 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1.3.3 评估给药方法
急诊小儿科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口服, 皮下、肌肉、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直肠给药, 雾化吸入, 外敷或外涂等。指导轮转护士在全面了解病情、用药目的基础上, 必须做到按医嘱正确给药。
2给药中的操作规程
2.1 口服给药
小儿常用的口服药剂型有糖浆、水剂、冲剂、片剂、胶囊。不同年龄选择不同服法。在服片剂或胶囊时, 可训练儿童吞服, 护士应在服完后再离开。婴幼儿在服片剂或冲剂时需碾碎, 并用温开水溶化后用小匙、奶头、滴管、注射器等工具辅助喂服。喂服应将患儿头抬高或抱起, 颌下垫小毛巾或手帕, 用拇指按压下颌, 使其张口喂入, 不与乳汁或其他食物混合喂入。禁止将药物留在床旁桌上, 应将药物带回办公室交班, 以防其他患儿误服。
2.2 注射给药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给药中做到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所用药物均需双人核对;患儿的姓名采用反问式核对, 即让家长或小儿自己回答姓名。教会轮转护士正确计算需抽吸的药物剂量, 轮转护士计算药物时必须经带教老师审核。对于小剂量的用药, 如肝素, 需先稀释后再抽药。
3给药后的评价
3.1 观察药物疗效
给药后必须及时观察药物疗效。如使用快速洋地黄15~30 min后应听心率;用退热药30 min后测量体温;用镇静止惊药5~10 min后观察患儿抽搐是否停止;用脱水药后观察头痛是否改善, 利尿药后记录尿量。
3.2 观察不良反应
指导轮转护士学会观察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等。
4小结
急诊小儿科临床给药的正确性关系到小儿的生命, 不能有丝毫差错。带教老师指导轮转护士把护理程序的全过程贯穿到给药中去, 使轮转护士掌握患儿给药要领, 及时发现并改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在保证患儿疗效的同时, 增加轮转护士的药物知识和锻炼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叔云.临床护理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15-420.
儿科护士护理 篇8
我院儿科为综合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还包括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加上儿科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做为一名护士长,首先要掌握这些特点,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儿与家长的思想动态,争取多种形式进行护理查房,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 方法
1.1 上午交班前查房
(1) 查房内容:查阅前1d新入院患者病历,了解患儿病情、诊断、治疗、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尤其查对重点患儿及特殊患儿,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接着查晨间护理情况,包括患儿床单位、个人卫生、病区陈设、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2) 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
1.2 上午10点左右查房
(1) 查房内容:查护士治疗完成情况:包括吸氧、口腔护理、引流管管理、鼻饲、导尿、输液、雾化吸入等等。 (2) 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
1.3 12点下班前查房
(1) 查房内容:对新入院患儿、危重患儿、特殊患儿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查医嘱执行情况,查患儿三测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次日手术或特殊检查前患儿准备情况;次日出院患儿出院指导情况等。 (2) 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
1.4 下午上班时查房
(1) 查房内容:查午间治疗情况,包括液体巡视记录、分级护理巡视登记、新入院患儿健康教育等。 (2) 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
1.5 下午班前查房
(1) 查房内容:白天医嘱执行情况,液体输入情况,各项治疗完成情况,危重患儿、新入院患儿治疗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病区环境整洁安全情况、中医技术操作、亲情互动式健康教育情况,并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各项需求及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评价。 (2) 参加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
2 效果
2.1 通过护士长五查房,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问题,使护理缺陷明显减少,住院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保证了护理安全,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2.2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查房,促使护理人员主动的深入病房收集资料,及时修订护理计划,认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及时将患者意见反馈给全科护士,强化了全科护士的服务意识,增强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根本上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从而全面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
2.3 通过护士长查房,建立临床护士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让护士学习、运用临床专科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2.4 促使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护理程序,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解决各种护理问题,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休息,饮食、服药、特殊检查前及出院指导,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做好这项工作,护士长通过五查房,带领她们深入病房,积极学习整体护理相关知识及专科理论,并及时修补护理计划,提高了她们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掌握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促进了临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5 提高了护士长的自身素质:通过五查房,促使护士长严格地调动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发挥其潜能,也迫使护士长在查房前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分析、阐述查房的目的和要求,提出希望大家达到的目标,帮助和指导护理人员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利带教,以查带教,并指定中心发言护士,由了解一种疾病转向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这样就需要护士长必须翻阅各种资料,紧密联系、综合分析被查房的患儿的病理生理、护理程序、护理问题、病情发展、护理重点、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便提出问题,修整计划、提导查房。从而丰富了专科以外的护理知识,顺应了护理知识激增、更新的需要,促进了护士长和护士相互间业务学习,达到了扬长避短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护士长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儿科护士米小米 篇9
待在儿科半年的时间内米小米一直收敛自己的脾气, 耐着性子哄着那些哭哭闹闹的宝宝, 轻声细语地安慰那些啰里吧嗦的宝妈宝奶。可是今天, 米小米真的忍无可忍了。
“阿姨, 请您说话放尊重点, 我也是父母生的, 从小一直疼到大, 捧在手心里的, 选择这份工作我觉得很自豪, 很满足。今天是我的失误, 没能一针给您的宝贝孙女打上, 可是有哪个护士能保证一针见血呢?您凭什么说只有没出息的女孩才会干护士, 还说脏话, 这就是您教育孩子的方式吗?您……”
“哎呀, 不得了了, 自己打不上针还好意思这么大声, 什么态度, 什么态度啊, 叫你们领导出来, 我还讲错了吗?”老太婆一边哄着哭闹的孙女, 一边恶狠狠地嚷嚷。
整个儿科沸腾了。
“小米算了, 不要计较了。别哭了, 你这样哭有什么用呢……”同是儿科护士的茜苦口婆心地劝慰着。
“凭什么, 哼, 凭什么那么欺负人, 我实在受不了了, 都有打人的冲动了, 真是的, 什么人啊, 说的是人话吗?”回到护士站米小米已经擦干眼泪, 但还是恨恨地。
“还想干上啊?小米同志, 就今天这个事情你就等着护理部、院部找你问话吧!”茜忧心忡忡, 事情肯定没完。
果不其然, 护理部胡主任两天后就来电话宣旨召见了。
据说那个老太太一个电话打到医务科, 说护士技术不行态度还极其恶劣, 希望医院严惩, 不然就要告到卫生局去了。
米小米硬着头皮来到会议室, 镇医院几个重量级领导都在。米小米就纳闷了, 不就是跟病人有点矛盾吗, 至于那么大架势?感觉是文革时代开批斗大会一样, 偌大的会议室里领导一字排开, 中心地带摆了张椅子, 像是审犯人。米小米心想, 完了, 冲动是魔鬼啊!实在是那个悔啊!
“各位领导, 首先我必须承认, 那天的事情我米小米是有错, 违背了想病人之所想, 急病人之所急的工作理念。宝宝没打上针家长心里肯定着急, 抱怨我几句, 可我不仅没有做好解释工作还火上添油地吵架, 作为一名护士我愿意接受任何院部处罚!”米小米知道这个时候态度决定一切, 认错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过认错也不能什么都认哪, 脸不能丢!
“但是领导们, 如果我必须为这件事情承担什么后果, 那么请那位阿姨也向我道歉!”
“米小米, 你什么态度啊?”分管院部业务的郭院长严厉地说, “你知道为什么今天把你叫来, 还这么多领导的啊!胡主任, 你跟她讲讲去。”
米小米一头雾水, 疑惑地看着胡主任, 难道真的出什么大事情哪?
“小米啊, 我知道你一直是个工作认真的好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都弄清楚了, 主要责任不在于你。可是吧你正好撞到枪口上了, 单位正在评选年度先进文明单位, 局里面这段时间经常来明察暗访。那天不巧就有局里的人目睹了全过程, 都发文件来了, 说文明员工素质有待提高什么的, 这件事情要严肃处理。你说让院领导怎么弄, 不想损失一位好员工, 可是评选文明单位毕竟是大事啊!你自己想想孰轻孰重。”
米小米蒙了, 完了, 怎么那么倒霉, 这次只能丢自己的脸了。事情弄到卫生局去, 还关系到医院的荣誉, 这下自己再有理也没理了。
怎么办, 米小米只好屈服了, 向那位阿姨当面道歉。米小米真的心有不甘啊, 尽管做护士很辛苦, 薪酬也不高, 可是她真的对于这份工作充满热情, 不然不会一干就是三年。
其实米小米小时候的愿望是做一名医生, 穿着白大褂, 拿着听诊器, 只要往病人身上那么一放, 一听, 然后就知道得的什么病。米小米觉得那样特别的酷, 米小米还想过当军人, 女孩子穿着整洁的军装特别的帅。不过后来她纠结了一下, 觉得军人有点辛苦就放弃了, 做一名医生就成了她唯一的愿望。
米小米从小到大的成绩一直不错, 可是不管你以前的成绩怎么样, 高考的分数就是唯一的判定标准。米小米的高考考砸了, 分数完全出乎意料, 格外的低, 连班主任都问她是不是高考那天没睡醒就去考试了。米小米也不知道怎么考的, 那天脑子肯定是打结了, 转不过弯了, 平常会的到那个时候就都不会了。本来大家劝她去复读, 说以她的实力第二年一定行。可是她知道复读生的日子异常艰苦, 压力山大, 所以她退缩了, 她想我做不了医生, 护士也行啊, 不都是穿白大褂的嘛, 因此, 她选择了护理学院。
一毕业她就来到镇上的医院了, 工作满怀热情, 认真负责。连护理部的胡主任都说小米像极了她年轻的时候, 有干劲, 做护士就得有那么一股傻大姐的气, 不怕脏不怕累, 肯吃苦。
米小米天不怕地不怕, 唯独一点尤其近而远之的就是小孩子。虽说米小米是个闹腾的人, 可是她对于小孩子的吵闹格外厌恶。她觉得自己一进到幼儿园啊游乐场什么孩子聚集的地方就会头晕, 有胸闷的感觉, 过后还会想吐。不过作为一名新护士, 科室轮转必不可少。就算她怎么哀求胡主任, 半年前她还是来到了儿科。
儿科护士不仅要技术过硬, 更重要的是要心理素质过硬。现在每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宝贝, 一个孩子生病了能有一大家子伺候着。小米有一段时间很无聊的统计孩子的陪护人员, 最多的一次一个四岁的宝宝生病家里来了七个人陪。按理说要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话掰掰手指头也只有六个近亲啊, 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 那么还有一个是谁啊, 问了一下才知道八十几岁的老太太也不放心过来陪重孙子。你说你一个人在这小皇帝身上扎针, 多少双眼睛盯着看, 有的在你准备下针前还说看看准再扎啊。那一针要是扎上去了还行, 大家都阿米陀佛, 要是不巧或者说自身血管不好, 没扎上, 小皇帝疼得哇哇哭, 那么多人的口水就像暴雨一样瞬间能把你淹了, 那么多人的眼神就像镭射刀一样立马把你切成碎片。所以一般护士不愿意来儿科, 苦大家都可以吃, 精神上的折磨实在吃不消。
想想当初来儿科的时候因为自己技术不行, 老是穿刺失败, 米小米下了班还偷偷躲在宿舍哭呢。半年过去了总算技术有所提高, 心理素质方面还是停滞不前。茜是儿科老护士了, 她跟米小米说想开点, 你要是总纠结这个, 那每天都会哭死的, 小孩家长说归说, 你态度好点道个歉, 换个人再扎就好了, 跟他们置气的话你那肚子早就被炸了千百回了。
老人有经验, 相信茜的话自己是少了不少麻烦, 再加上本身自己是个开朗的性格, 所以半年来米小米在儿科的评价还是蛮高的。那天要不是那个老太太说脏话还侮辱她热爱的职业, 她绝对不会跟她吵起来了。可是怎么办呢, 事情已经这样的, 就好好的道歉吧!
“阿姨, 那天的事情真的对不起了, 是我工作没有做到位还跟您吵起来, 请您原谅我。”米小米无奈的道歉着。
“护士小姐, 其实那天责任在于我, 你看我这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糊涂和你这小姑娘一般见识。当时真的是我们家妞妞哭的我都乱了, 才……呵呵, 回去我还被我儿子儿媳批评了, 一直让我主动来向你道歉。你说我这么大年纪也不好意思开口啊!今天你们领导打电话给我说要处理那天的事情, 我想哎我老太婆干的什么事, 你肯定被领导批评了, 说你们卫生局还要严惩, 我这心里真的是悔到肠子都青了。你放心, 我已经向你们领导解释过了, 今天我也真诚的向你道歉。对不起啊, 孩子!”
米小米瞪大眼睛看着那位阿姨, 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一席话一扫米小米连日来的阴霾, 事情峰回路转啊, 她蒙住了, 本来心里已经把那位阿姨痛恨到家了, 现在反而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做小人了。至于后来她怎么出的会议室也记不清了。
事后米小米想要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儿科护士, 护士也能及时地做好沟通工作, 那么矛盾肯定会大大减少的。半年后胡主任要给米小米定科室了, 米小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科, 因为她现在觉得那些可爱的孩子啰嗦的家长已经成为她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2007年5月, 随机抽取湖南省株洲市
一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株洲市中医院52名儿科护士和60名普通内外科护士, 所有调查对象均为女性, 年龄18~44岁, 平均年龄为 (27.00±5.87) 岁;护龄1~24年, 其中主管护师30名, 护师36名, 护士46名。儿科护士与普通内外科护士在年龄、护龄、职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问卷调查。共90个条目, 10个因子, 采用0~4级评分法, 分数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2]。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 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问卷应答率为97.39%。
1.2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以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儿科护士与普通内、外科护士SCL-90得分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临床工作中, 工作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激发护士的主动性、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增加沟通技巧、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促进对日常工作中压力的应对。但强烈而持久的工作压力, 会给护士造成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产生工作疲惫感, 否认自我价值, 工作态度消极, 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 导致差错事故频繁出现, 工作效率低, 护理质量下降。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患儿尤其是独生子女具有娇气、任性的特点, 常有多位家长的陪伴, 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 因此, 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稍有不慎就易产生纠纷;另一方面, 儿科疾病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 决定了其在护理、治疗以及护士素质的要求方面与普通内外科护士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儿科护士较普通内外科护士承受的压力更大;再者, 儿科护士因工作负荷大而具有较大的心理刺激和工作压力[3]。
3.2由于儿科护士的服务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疾苦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 因此, 儿科护士常需在杂乱的环境下完成繁琐、高强度的护理工作。频繁的三班倒, 持续紧张的情绪刺激, 以及因身心失衡、求医心切的患儿家属所致的医患冲突[3], 导致了儿科护士长期情绪波动及心理状态不良, 其患心肌炎、消化性溃疡、颈椎病、腰椎病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护士, 因而躯体化得分较高, 长期持续可导致精力耗竭综合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
3.3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及患儿家长的不理解、嘈杂的工作环境及痛苦、死亡的刺激, 医护社会价值的不对称等应激环境, 加重了儿科护士的心理、身体负荷, 造成其心理上的失衡而产生失落感, 这些压力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极度的身心疲惫和情感耗竭[4], 因而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内、外科护士。
3.4 由于社会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护士特别是儿科护士常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 其劳动成果不被尊重。在新的护理模式下, 儿科护士不仅要与家长、患儿随时沟通, 还要付出更多的宽容和爱心。而儿科病种繁多, 患儿病情变化快, 自主语言交流能力差, 因此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 从而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与心理压力, 容易出现负性心理表现。
3.5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部分, 既是一种风险性工作, 也是一项精细的艺术, 充满着挑战。为缓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重视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 改善儿科护士的工作生活环境, 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及时正确处理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冲突, 科学安排值班, 合理调配人力物力以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 (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加强业务训练, 提高业务水平, 取得病人及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3) 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 使护理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疲惫之时得到适时宣泄, 以便更好地调节情绪, 减轻压力, 消除疲劳。 (4)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5) 培养业余爱好, 注意休息, 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 从而保持建康的心理状态, 笑对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凤玲.护理人员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山东医药, 2004, 44 (2) :68~69.
[2]刘桂华, 张志玲, 庞金玲.儿科医患纠纷的易发性及其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6) :49~50.
[3]孙晓颖.国内外护士职业压力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 :4~7.
相关文章:
高中生《爱国力量》作文800字02-03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800字02-03
关于爱国的作文800字02-03
实验室检查自评报告02-03
西安事变论文02-03
儿科护理技术02-03
儿科护理常规目录02-03
儿科护理应急预案02-03
秋天来了的写景作文02-03
儿科、妇产科系护理行政查房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