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爱国教育基地

关键词: 猴场 教工 会址 参观

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精选6篇)

篇1:参观爱国教育基地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心得之三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猴场会议会址)有感 计算机科学系教工支部 王观玉

2005年7月29日,我系教工支部党员组织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猴场会议会址,参观了当年红军强渡乌江天险的战斗遗址。1 1935 年 12 月下旬,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南岸。31 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今草塘)宋家湾召开扩大会议,史称猴场会议。

猴场会议是红军入黔后,政治局在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完成了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强调加强政治局对作战方针的领导,基本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立转入反攻,消灭敌人主力的指导思想,使作战方针由消极防御、消极避战转为积极作战、积极防御;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赤化,积极开展政治宣传,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瓦解白军,传播革命火种。遵义会议决定,红军一举突破乌江,直捣遵义,实现了红军处境的根本好转,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参观,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为了革命胜利浴血奋战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人深思:

一、领导的正确决策十分重要

猴场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为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看似一个小小的由只有几个人参加的会议,却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决定了红军的生死存亡,通过召开会议,才作出了正确的决策,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才使中国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我们对召开会议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时候不要一味认为会议太多太长,有些必要的会不得不开,必须要开,只有通过召开会议,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决议。我们党多年来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作风,很多问题都是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解决。很多决定、决策都是通过会议来形成的,参会的一般都是领导干部或是有一定职权的人,因此,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当好官,用好权,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在会议中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领导有了正确的决策,才能带领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斗。方向正确了,工作才不会白做,效率才会提高。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作好表率

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虽然面向全体党员,但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参观猴场会议会址,看到了当年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吃的住的环境都非常艰苦,他们与群众、战士同吃同住,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在今天应该大力发扬。我们今天很多领导干部生活得十分优裕,有高档住房、用的是公家车、穿的用的是品牌、名牌,在享受人民赋予的特权时,更应该多了解关心人民的疾苦,多体验人民的生活,多为人民办事,带领群众共同富裕,而不能因为生活越来越好而变质忘本、脱离群众

三、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红军长征时只剩下了几万人,之所以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关心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而我们以后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个活动怎么样,有什么优点和长处,存在什么问题和缺点,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开展活动,一定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评价。坚持解决突出问题。要把是否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次的经历,使我们获益匪浅,这样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应当多去几次。也许它不能立刻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升华,但至少每一次都是一次对灵魂的净化,都会使我们反思自己。逐渐地,我们的思想境界、道德觉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社会风气也会渐渐好转。到那时,这个世界才会真正美好起来。

值“猴场会议”召开 57 周年之际,县委、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建纪念碑,以期永志会议的伟大历史功绩。今已建成,古镇增辉,形如箭簇,意寓战略方向再次转移;体呈三棱,象征红军长征三过瓮安。望全县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圣土上,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宏伟业绩。

篇2:参观爱国教育基地

在这片我生活了近20年的博大的土地上,在这本我读了12年的历史中,曾有一段让我们每一个人为之痛心的屈辱史,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重温了战争的残忍,也让我明白了身上的重任。

瑟瑟秋风中,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东鸡冠山北堡垒。这是日俄侵华的罪证,在这9900平方米的堡垒中记录下的是帝国主义争先掠夺中华大地的无耻与野蛮。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再次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巍峨的青山向我们讲述着一部交织着鲜血与泪水交织的辛酸史,斑驳的墙壁向我们展示着百年前的中国的屈辱和落后。此刻,我的心情沉重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旅顺监狱是日俄帝国主义在大连旅顺建立的一座魔窟。像这样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建立的同一座监狱,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汤汤华夏土地,其容人任意践踏?狭小的牢房中传出的是一篇篇爱国诗抄,潮湿的长廊中留下的的爱国同胞坚定的脚步声,残忍的审讯室中回荡的是先烈们爱国的呐喊!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站在绞刑架前,我依稀看到了烈士们英勇就义的场景,令人发指的帝国主义侵略者竟然打断他们的颈椎腰椎,让中国人在死后也抬不起头。虽然身体倒下了,但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不会弯!

走进历史,我们来到到了埋葬有两万多名中华儿女的万忠墓。菊花点点落下,是痛心的眼泪,夕阳西下,犹如当年壮士们的鲜血把大地染红。白白的尸骨啊,堆叠起了一座永远不倒的爱国长城。汩汩鲜血啊,汇集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爱国海洋。虽然我们没有体会到那代人的痛苦,但我们决不会忘记这段蒙受耻辱的历史。中华儿女都永远忘不了那个悲惨的时候,忘不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历史。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百年的战争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伤痛,落后的中国遭受了太多的欺侮与嘲弄。但是当年的侵略者们绝不会想到,现在中国的腾飞和富强。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透过历史我依稀可见当年的惨烈。滚滚战火已经熄灭,历史的车轮还在前行,岁月的画卷还在书写。雨水冲刷走了烈士们的鲜血,但是带不走我们心中永远的红色。时间抚平了战争的伤痛,但是抹不去我们心中的耻辱。今天的我有幸循着前辈们的脚步重新感受了战火硝烟,也让我的人生接受了一次洗礼。

篇3:参观爱国教育基地

此次巡展由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主办, 省直机关工委、省档案局协办, 为期一个月。展览分为“宗旨·使命”、“犯罪·危害”、“惩治·成效”、“警示·启迪”、“预防·治本”和“建设·发展”、“黑龙江展区”7个专题展区, 图文并茂地宣传了党和国家关于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深刻披露了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渎职侵权犯罪典型案例, 以及渎职侵权犯罪造成的严重后果, 并展示我省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的创新做法及成就。

吉炳轩指出, 这个展览办得很好, 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强烈的警示教育作用。要扩大展览的宣传教育效果, 展览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要组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来参观展览, 使其受到教育, 做到警钟长鸣, 引以为戒,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恪尽职守, 勤政廉政。

王宪魁在参观时说, 从展板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 越近基层, 违法犯罪比例越高。我们要防止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犯罪, 重要权力部门、执法部门党组要组织参观展览, 真正做到执法为公, 执政为民

巡展活动的圆满举办, 充分发挥了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 扩大了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01年成立以来, 始终把基地宣传活动自觉和全省宣传工作结合起来,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 加强协作沟通, 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优势, 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创新展览和教育形式, 先后举办了多次大型展览活动, 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好评, 基地也多次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省教育厅、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授予“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随着2010年省档案馆新馆的投入使用, 1 000平方米的新展厅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篇4:韩国的“爱国传统教育基地”

在四项参访活动中,第二与第四项无疑是重点。忠义祠祀奉的是著名志士尹奉吉,显忠祠纪念的是朝鲜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李舜臣。所以,我们这些中国访问学者把这个文化旅游活动称之为“接受韩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之旅”。

尹奉吉,号梅轩,韩国忠清南道礼山郡人氏,1908年6月21日出生。据称他19岁时便参与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为宗旨的“农村复兴运动”,为日本殖民统治者所不容,故于1930年辗转流亡到中国。1932年4月29日,尹奉吉携带水壶型炸弹,悄悄潜入日本人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的天长节兼战胜纪念祝贺仪式现场,伺机实施爆破,当场炸死日居流民会会长河端与日本占领军白川司令,重伤多人。尹奉吉当场被捕。当年5月25日,日本人在上海军法会议上判处尹奉吉死刑。并于同年12月19日执行。是年,尹奉吉25岁。1945年,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后,尹奉吉的遗骸被迁移回韩国本土,以国民葬仪式安葬于首都汉城(今称首尔)的孝昌公园之内。

在广大韩国民众的心目中,尹奉吉是典型的抗日爱国义士,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礼山郡的尹奉吉忠义祠于1968年隆重兴建,当时的大韩民国总统朴正熙曾亲自参加竣工仪式及义举纪念活动。1972年,尹奉吉忠义祠被正式指定为韩国第229号史迹及第568号宝物。此后,忠义祠又经过多次缮修、扩充,遂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和规模。

目前的忠义祠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体,主要纪念馆有:供奉尹奉吉灵位的本殿、尹奉吉出生后曾居住四年的生家(光显堂)、4岁时移住直到其23岁流亡中国前所居住的成长家(抵韩堂)、纪念馆、11景图室、尹奉吉语录碑、纪念塔、纪念碑、遗物展示馆,等等。

纪念馆是整个纪念建筑群的重点,陈列着56种尹奉吉的遗物,免费赠送韩、英、中、日等多种文字的尹奉吉事迹介绍手册。让我们中国人感到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里面还很郑重其事地展出了蒋介石的题词:“壮烈千秋”。仔细一想,蒋介石这么做也并不奇怪,他在早年也曾奉其上司陈其美之命令,在上海广慈医院暗杀了光复会领袖、辛亥革命功臣陶成章。尽管他的行为与尹奉吉的暗杀义举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但毕竟采用的手段实有一致之处,这也是“惺惺惜惺惺”吧。

尹奉吉刺杀日本侵略军司令的做法,站在饱受日本殖民统治苦难的韩国人民立场,无疑是正义合理的,在当时也起到了打击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振奋韩国抗日义士斗争精神的作用,韩国人建造忠义祠加以纪念,褒奖和弘扬其反抗侵略的爱国情操,也是事有固善,理有固然。

参观忠义祠过程中人们得到的一个深刻感受,是日本侵略者在推行殖民统治时手法上的“狡狯”与“精明”。那并非是简单的“凶恶”,而是大恶似善!

因爆炸而死伤惨重的日本侵略者,对尹奉吉义士当然恨入骨髓,巴不得将其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然而,当他们将尹奉吉生擒活捉后,却没有搞“株连九族”式的清算,尹奉吉在韩国的亲戚似乎并未因此而锒铛入狱、杀身成仁。即使对尹奉吉本人,他们也没有从重从快从严判决,而是经审

判程序(哪怕仅仅是装模作样而已),几个月后按正常的枪决方式执行死刑(纪念馆展出的尹奉吉被枪决的照片上,其双眼被黑布蒙上,这是中矩合规的枪决方式)。而且,尹奉吉被执行死刑之后,其随身物品,包括怀表、私人印章、皮夹、钱币、亲友照片等,均由日本当局仔细收集保管,然后送还给在韩国的尹奉吉家人。

这当然绝对不是日本殖民者“仁慈厚道”,这只是表明,日本殖民者在统治手段运用上的的确确相当老到,充满“狡猾阴毒”,有意降低血腥镇压的调门,软硬两手双管齐下,镇压“怀柔”各显神通,以化解或至少降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决心,为维系自己的殖民侵略的长远、根本、全局利益做有利于自己的策略选择。

历史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对过往进行思考和反省,使之成为今天的镜鉴;对日本侵略殖民罪行的声讨,假如仅仅停留在发泄义愤的层面,那只是简单幼稚的冲动,于事无补。只有真正认识了其包藏的祸心与狡狯的伎俩,才能够透彻说明问题,鞭辟入里。

从忠义祠出来,我们就去参观纪念朝鲜王朝时期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李舜臣将军的显忠祠。

恰逢一年一度的显忠祠祭祀目,显忠祠免费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选择这个日子组织我们前来参观,大概就是为了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韩国民众热爱历史、敬慕英雄的热烈场面。

显忠祠供奉的忠武公李舜臣(1545~1598)系李氏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将领,曾在“壬辰倭乱”中统帅以“巨龟船”为主力(韩国人称李舜臣主持建造的“巨龟船”为世界上最早的铁甲舰,又是一项世界“第一”的记录)水师,多次大败由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入侵军队,最后英勇牺牲,壮烈殉国。

显忠祠占地广袤,建筑庄重雄伟,布局谨严气派,森然肃穆,反映出李舜臣在历代韩国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景象是尹奉吉的忠义祠所无法比拟的。或许,这正反映了在绝大多数韩国人的内心深处,更认同从正面杀败敌人,让对手缴械认输的英雄。

参观显忠祠时,我们再一次领教了当年日本殖民统治者镇压控制殖民地手段的狡诈奸猾。显忠祠管理处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在李氏朝鲜王朝末期大院君擅政阶段,朝廷曾正式下令废止显忠祠(这让人想起“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句古训,无怪乎朝鲜会遭遇亡国的惨祸了)。今天的显忠祠,乃是1935年由当时的东亚日报等机构团体发起,重新修建的。

众所周知,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处于日本殖民侵略者的铁蹄统治之下,即黑暗的“日据时期”,如果没有获得日本殖民侵略者的默许,东亚日报等机构要复建显忠祠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换言之,显忠祠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是在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允许乃至暗中支持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些日本小鬼子居然“天良发现”,允许韩国民众建祠纪念的民族英雄,曾经打败过他们的大枭雄丰臣秀吉,可以算是自己的“世仇”。这的确让人觉得诧异。虽然其动机是为了缓和与广大韩国民众的尖锐对立,稳固自己的殖民统治,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但其统治手段上所表现出的圆滑老练,我们不能不予以认真省察。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敌人远比赤膊上阵的敌人来得危险!学做“愤青”,简单发泄,固然是痛快,但这往往是傻子发飚,徒教对手私底下笑话。

对我们来说,感到有些遗憾的地方,是显忠祠遗物馆陈列与介绍文字里,只有李舜臣和朝鲜王朝军队的事迹,只字未提当时大明王朝派遣大军驰援朝鲜,双方携手共同抗击日寇的历史实情。让邓子龙老将军和众多的中国将士白白为之血染疆场,奉献生命,这当然很不公允!我们并不是要求人家铭记我们的恩典,结草衔环报答,但也不赞成隐瞒历史的真相,抹煞了历史上那些英烈们的伟大贡献。

再一点值得引起关注的是,1935年兴修的显忠祠,祠名用的是汉字,而前些年显忠祠重新修缮,旧祠被迁移至院中的一角,代之而起的,是用韩文书写匾额的“显忠”新祠。虽说这是人家的自由,但多少令我们有些不舒服。

篇5: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

周恩来、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临终前他们分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为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经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在天津建立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此次参观,我的内心既有感慨、羡慕、惋惜、也有祝福。感慨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这对革命情侣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此从容;羡慕的是周总理夫妇俩个人当时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和磨难,还能在一起,做彼此的支柱惋惜的是周总理不能多在他爱的这片土地上多陪陪这些爱他的人,而就这么匆匆走了;祝福的是有他们的坚实祭奠,中国一定越来越富强。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开国大典》导演要想把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再现于观众的眼前,确非易事。幸甚,电影《开国大典》拍的节凑紧凑,细节精当,虽有艺术夸张,却又辩证地处理一切,浑然天成,匠心独具。人都是有感情的,无论是伟大的还是平庸的,人总有真情流露的时候,无论是坦诚的还是含蓄的。看了这部电影,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今天,我们可以坐在宽敞豪华的图书馆里安逸的读书,课堂上有敬爱的老师为我们传授知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和无数英勇战斗的革命烈士给与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让祖国这条腾飞的巨龙飞跃发展,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之奋进,让我们为这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骄傲而且自豪。

《红岩》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红岩》它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篇6:参观爱国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让支部党员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党在广西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20__年7月29日我院第一党支部组织了2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党员们参观了展厅、会议旧厅和办公室等场地,观看了历史图片和纪录片,瞻仰了革命物品,了解了党在广西的发展历程和所经历的沧桑岁月,重温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对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大院内,党员们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

通过这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思想上有很大的触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我院推行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