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设置(精选九篇)
故障设置 篇1
数控故障检测与排除设备是训练学生检测数控设备上的故障并且进行排除的专用教学设备,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是我校强化训练中的部分内容。在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数控故障检测与排除设备时,其中会特意设置电磁制动器的故障,产生该故障时,电磁制动器生效,Z轴被制动。但在学生进行故障检测时,有可能因错判造成多次操作Z轴运动,使Z轴在制动情况下因不能正常运动而造成电机过热损坏。
为了避免类似情形出现,同时又保证学生在实训中能清楚地知道出现电磁制动器故障时的现象,本文通过修改数控系统的PLC程序来完善这一故障现象。经过修改PLC程序后能实现的功能是:
(1)出现电磁制动器故障时,当操作Z轴运动时,Z轴能运动一小段时间T(可以通过定时器参数设定T),然后停止运动,避免因在制动情况下运动过长造成电机过热损坏,在时间T里面能发现Z轴运动的异常声音。
(2)只要在设置电磁制动器故障情况下操作Z轴运动,Z轴都停止运动,并且在操作Z轴运动时会有相应的声音和指示灯报警。
2 完善电磁制动器故障设置的思路
数控故障检测与排除设备采用的数控系统是北京凯恩帝公司生产的K1000MⅡ型,内部PLC模块为K1000系列。根据系统完善电磁制动器故障的思路如下:
(1)根据要求查找相应I/O端口,如表1所示。
(2)完善电磁制动器故障设置的PLC编程。
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修改PLC程序,要注意修改后的程序不会改变普通数控机床的操作方式,同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为Z轴运动的PLC程序,包括手动方式、手轮方式和回零方式的三种运动方式,其中R901.1和R901.2分别表示Z轴的正向运动和负向运动信号。
如图2所示为Z轴运动控制程序。其中T41是电磁制动器制动后Z轴运动的时间设置,可通过PC参数中的定时器参数根据电机情况进行设置。T40是电磁制动器制动后执行Z轴运动时的错误指示灯Y4.0的闪烁间隔时间,G2.2和G2.3分别是Z轴正向运动和负向运动的执行信号,信号为1时,Z轴运动。
3 程序调试
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在调试PLC程序时不采用电磁制动器的检测信号来进行程序调试,避免因调试程序造成电磁制动器制动使Z轴的伺服电机过热损坏。在调试过程中采用辅助信号R909.0进行调试,其中R909.0=0时为电磁制动器进行制动;R909.0=1时为电磁制动器松开状态,此时Z轴电机可以转动。为了便于调试程序,可以自由改变辅助信号状态,加入以下程序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为辅助信号控制程序。其中X46.0为面板上空白按钮F1的输入端口,通过按动面板上的F1按钮可以控制R909.0的信号,并且能保持状态直到下次按下F1按钮。程序调试成功后可以删除图3所示程序,改为电磁制动器检测信号X5.0输出给R909.0。
通过KND数控系统PLC开放环境软件将上述程序增加到原程序中,再将程序编译后写入到数控系统中,通讯设置参数为图5所示。
调试结果:其中将T40参数设置为200,在Z轴电磁制动器故障未生效时,Z轴的各项运动包括手动方式、手轮方式和回零方式都能正常运转。电磁制动器生效时,如果操作Z轴的运动包括手动方式、手轮方式和回零方式中任意一种方式,Z轴运动0.2s后停止运转,在Z轴运转期间因电磁制动原因有明显异常刺耳声音,Z轴的坐标值有变化。若继续操作Z轴运转操作,Z轴将不再转动,直到电磁制动器故障解除后,Z轴才能恢复正常。
4 结语
本文通过修改数控系统PLC程序,增加对电磁制动器的监控,可以完善数控故障检测与排除设备有关电磁制动器故障的实现,并可以避免学生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伺服电机过热损坏,既保证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清楚认识到电磁制动器故障的有关现象,又确保了学生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避免损坏设备。
参考文献
[1]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公司.K1000系列数控系统PLC用户手册[Z].KND LTD,2008.
内存故障导致BIOS设置错误 篇2
朋友的为华硕P3B-F主板、华硕V3800 TNT2 M64 32M、奔腾3代450、东芝 64M x1(条)。经检验起初认为其损坏,为其更换一台长城250W电源后,显示器无信号,主机仍无任和响应,故障依旧,只得将其于部件逐依检查。由于我自己的计算机与其配置基本相同:华硕P3B-F主板、现代(HY)PC-100 64Mx2(条)内存条、丽台s320-2 TNT2 PRO 32M显卡,赛扬466 CPU。因此将其各部件拿回家,装入我的计算机中检测。
首先,将其华硕V3800显卡插入AGP显卡接口,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98界面,更换显卡驱动程序后一切正常,显卡损坏可能性排除。接下来将P3 450 CPU安装完毕将主板跳线调到P3 450 档位,启动计算机,一切运转正常,CPU损坏可能性排除。因此怀疑是内存条损坏。随后先将我的2条内存小心翼翼的取下,并将朋友的内存条插入内存插槽,确认到位后启动计算机。这时显示器黄色指示灯长明,屏幕无信号,并且主机无任和响应。看来毛病找到了,是出在内存上。因此我将内存条取下,将计算机恢复到我本身的配置,重新启动计算机,并打算将内存条损坏的消息告知朋友,高兴之余回头一看显示器--天哪!显示器依旧无信号,主机也无任何响应,我的计算机也“瘫痪了”!!会是?可昨天才用KV300检查过没有病毒!难道是主板---因为朋友的内存把我的主板“烧”掉了!!这对于还是学生的我可是最不愿接受的结果,
抱着侥幸的心理,我将我的两条64M内存条每次只插一条分别重新启动计算机,但都和刚才一样,状况依旧。由于事先确认显卡、内存、CPU、显示器均正常工作,故障肯定出在主板上,看来只得拿我平时节衣缩食剩下的零花钱来维修或买一块新主板了(几年前我还曾经“烧”坏过一块主板,状况和现在差不多)。维修一块主板少则几十元,要是买一块新主板那至少要几百元,这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谁叫我是热心肠,为帮助朋友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只得自认“倒霉”了。就没有办法自己修复了吗?突然我的思绪中闪过一个疑惑,会不会是主板的事?可计算机无法启动便无法恢复BIOS设置,怎麽办?正在我踌躇之际突然想到,如果将主板上的电池卸下来,给主板来一次“放电”会不会行呢?想到此便抱着这一丝的希望找来一把钟表改锥,将主板上的电池小心的取下来,稍等片刻再将其原样安装回去,重启计算机。只见显示器的指示灯有黄变绿,屏幕上出现了熟悉的显卡及各部件的自检目录,一切恢复正常,故障排除。原来故障原因是由于损坏的内存与主板BIOS产生冲突,导致BIOS设置错误,计算机无法启动。
共享打印机设置故障的解决方法 篇3
该实验室局域网内所有的电脑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XP,其中一台装有网络共享打印机,另外一台作为网关,其他作为终端给各个用户使用,局域网上的终端通过一个智能Hub连接而成。起初认为终端接上Hub以后可以很方便地共享网络打印机,殊不知在安装向导搜索网络打印机的时候竟找不到!难道是那台装有打印机的电脑在安装打印机时没有选择网络方式,这不大可能,安装时有人还特意提醒了呀。那么是网关设置的不对?于是又检查那台作为网关的电脑,没有发现问题。
在用户终端打开网上邻居,看到了那台装有打印机的电脑,再次证明网关设置没有错。不过奇怪的是那台装有打印机的电脑的网上邻居中看不到终端用户,这似乎有点不公平吧,是不是没有授权或没有合法身份呢?于是在装有共享打印机的电脑上,打开控制面板一性能和维护一系统一计算机名,查出该机所在的工作组为Theory,对了!当时安装OS时是这么设置的,而其他终端就缺省设置了。于是赶紧再以同样的方法查看其他终端,果然都没有设置工作组,这下原因可找到了,没错,可能搞定了。心头一喜,先拿一台终端作个实验吧,把工作组的名称加入,这下可能看到终端了吧!
在装有共享打印机的电脑上打开网上邻居,怎么,还是看不到?当时脑子里面就跳出来一个念头,应该重新启动这台电脑。果然经重启后,在网上邻居中可以看到那台终端电脑了。这次应该可以为它们添加打印机了,于是在终端电脑上打开“控制面板-打印机与其他硬件-添加打印机”,在搜索网络打印机时,仍没有共享打印机的影子。打印机还是装不成。这下可傻了眼,苦思不得其解,为何搜索不到网上的打印机呢?是不是有什么设置妨碍了信息的获得呢?以前在家用装有Windows 98的电脑上网时总是要启动防火墙,防止其他人攻击。听说Windows XP是自带防火墙的,是不是它开启的原因呢?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的招,不如碰碰运气。于是在终端电脑上打开“控制面板-网络与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属性-高级”,还真发现防火墙启动了,于是将此项取消。确定后返回“控制面板-打印机与其他硬件-添加打印机”,奇迹出现了,网络打印机被搜索到了!终于可以在终端安装共享打印机驱动程序了。下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一起由参数设置引发的变频系统故障 篇4
安装完变频器, 简单设置了几个参数, 如9901=1 (所选语言为中文) 、1607=1 (永久存储) , 随即开车, 值班人员反映冷渣器有自动停车现象。
检查电机及其动力线均未发现异常, 拆除变频器柜电机动力线, 在变频器临时接上1台电机, 用手操器控制, 从停止到工频运行正常, 又换上备用电机, 开车, 故障依旧。查看变频器说明书, 发现ACS510系列是风机、泵类负载专用变频器, 默认参数多为风机、水泵类负载。510系列变频器的GROUP26 (电机控制参数组) 中的2605参数为U/F RATIO (选择在弱磁点以下时的电压/频率比形式) , 选用ABB标准宏时, 其默认设置为2 (平方型, 用于风机、水泵) , 由于风机、泵类负载转矩和转速平方成正比, 因此电机低频、低速运行时转矩过低, 引发停车。将2605参数改为1 (线性, 用于恒转矩) , 开车, 设备运转正常。
故障设置 篇5
ADSL的设置是通过浏览器访问其设置页面而实现的。在默认的情况下,ADSL的IP地址为192.168.1.1,我们只要将连接ADSL的电脑上的IP地址设置成与ADSL同一网段,就可以访问ADSL的设置页面,具体是将电脑的IP地址设置成192.168.1.X,X一般为大于等于2小于 255,网关设置为192.168.1.1,然后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上输入ADSL的IP地址,即192.168.1.1,就可以访问ADSL的设置页面。在这里设置IP地址是为了访问ADSL,设网关是为了以后上网。
第二步:输入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
进入ADSL的设置网面是需要使用用户名和验证密码的。一般默认用户名都是是admin,默认密码也是小写字母admin。如果不是请看一下你的说明书!注意此用户名和密码不是在电信公司的用户名和密码,而是ADSL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后,才能进入ADSL的设置页面。
第三步:进入ATM页面进行设置路由
点击ATM链接,就可以进入设置页面。找到连接类型选项,选择PPP的单选项,此时页面下部会展开PPP的设置。在PPP设置中设置好用户名和口令,这里的用户名和口令才是你在电信(或其它ISP商)的帐号和密码,设置在这里是供
ADSL在开机时自动拨号用的。
第四步:设置自动分配IP地址功能即DHCP功能
在网络上的每一台电脑都有一个单独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中,每台电脑的IP地址是唯一的。通常我们上网时,电脑中设置的是自动获取IP地址,也就是说,在该台电脑接通网络时,服务器就会自动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给这台电脑,就象你进入影剧院时票上标明的楼层、排号、座号一样。但在一些局域网中,为了方便软件通讯,采用固定IP地址的方式,也就是说,每台电脑都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在同一网络中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IP地址,就象楼房中每个房间都有固定的编号一样。如果你的网络是采用前一种IP地址分配方式,就需要打开ADSL的自动分配IP地址服务功能,也就是设置DHCP。在DHCP页面,选择DHCP Server单选项就可以了。
第五步:设置DNS
选择DNS页面,将电信公司(或其他ISP商)提供的DNS设置在ADSL中,一般情况下可设置成为202.101.224.68。211.147.6.3 ……最好填上本地的DNS服务器地址
第六步:保存设置
以上设置需要保存才能生效,选择“保存”页面,将设置的内容保存。然后关闭浏览器,同时关闭ADSL的电源。下次打开电源时,原先的设置就生效了。
第七步:修改电脑的设置
如果你选择了DCHP功能,你就需要将刚才为了设置ADSL时修改的IP地址修改回来。将电脑的IP地址选择为自动获取IP地址,将ADSL的 IP地址即192.168.1.1添加到网关中。
第八步:重启电脑并打开ADSL电源,你就可以随意地上网浏览了。
安全提示:打开ADSL的路由功能后,你的帐号和密码均保存在ADSL中,这样就很容易被别人窃取。因此,最好在第五步保存设置之前,修改 ADSL的默认口令,即将MT800默认的口令“admin”改为其他口令,以免被他人轻而易举地进入你的ADSL设置界面。
升级软件:在电信公司提供的ADSL中,有些版本没有上述的设置界面,例如版本号为V100P007C01B010SP01的。此时你可以象升级电脑BIOS一样,用其他版本的软件刷新你的ADSL,实际上是用低版本的软件刷新,通常是刷成版本号为V100R006C01B010SP02。刷新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找到相应的软件,在ADSL的“软件升级”界面中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就行了。如果你的ADSL型号正好也是华为MT800,就可以直接下载软件,进行升级。
其他操作:你也可以采取在地址栏上输入相应的参数,从而进入相应的设置界面,即输入:192.168.1.1/MainPage?id=X,X的值参见下表:
ADSL设置页面 X值 作用
SmartAX MT800 6 MT800ADSL设置的主页面
ATM设置 25 设置路由功能的页面
其他设置
ADSL模式
51LAN配置 2
浅析自动站采集器故障与时间设置 篇6
自2003年6月克拉玛依市气象局自动站建成以来, 自动站运行基本良好。运行期间出现的采集器故障都与采集器时间和 (微机) 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有关。采集器出现故障时, 一般会产生不正常鸣叫, 采集器蜂鸣器共分为两种叫声。第一种:采集器蜂鸣器每隔一分钟叫一次, 第二种:采集器鸣叫不停。通过蜂鸣器的叫声可判断故障。
1 采集器故障现象分析与处理
1.1 蜂鸣器每隔一分钟叫一次有两种可能
(1) 第一种为电源问题。
(2) 第二种为气压传感器缺测。采集器面板上有无气压显示数值。
1.2 采集器鸣叫不停。不正常鸣叫, 有两种可能
(1) 第一种为大风报警, 与计算机联机即可解除;大风预警值存储在FJ.TXT中。
(2) 第二种为自动站遭雷击或强电干扰 (有足够峰值的电源浪涌) 对自动站可能造成程序混乱和损坏。
1.3 克拉玛依区气象自动站第一次采集器故障
2006年5月6日20时21分, 采集器鸣叫不正常鸣叫了一些时间, 不叫了。采集器工作面板指示灯正常, 工作面板上的操作按钮也能操作。并能显示数据和不同的要素值, 就是 (微机) 自动站监控软件无数据值显示。排查故障从观测场到室内, 电源、硬件设备、等等均正常。我们首先按“复位”键, 但不成功, 采集器仍然鸣叫不停。又进行总清零, 将“0/1”开关置到“0”位, 按“复位”键进行总复位, 总清零后把总复位开关拨向“1”位置, 还不行。0SSMO 2004测报软件和自动站监控软件无数据显示, 采集器却工作采集数据。就是查找不出故障原因, 打电话问自治区装备中心和江苏无锡生产厂家。经过咨询问出查找到了原因, 当时无经验 (采集器时间紊乱) , 原因很简单:就是采集器时间与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不同步。处理方法:重新设置采集器时间与0SSMO 2004测报软件和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同步, 自动站恢复正常工作。这次采集器不正常鸣叫, 与第二种可能有关。
1.4 第二种为自动站遭雷击或强电干扰 (有足够峰值的电源浪涌) 对自动站可能造成程序混乱和损坏
强电干扰造成程序混乱, 采集器时间与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不一致;月、日、时都正确, 就是年份不一致。我站2007年7月3日16时07分遭雷击, 特大声响的雷电经过值班室窗户, 击坏了采集器内的采集主板和其他电子原件。采集器被击坏, 当时ZQZ-CII型自动站采集器 (江苏省无锡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生产) 无避雷装置, 当时无备份自动站采集器。打电话告知自治区装备中心, 自治区装备中心迅速带来了自动站采集器和备用原件, 以及技术人员赶到了克拉玛依。更换了自动站采集器, 更换自动站采集器时我特别注意到, 采集器时间的设置和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的同步一致。
2010年2月28日0点00时, (2010年为平年2月只有28天) 也出现了采集器时间与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不同步的现象。0点00时采集器蜂鸣器叫, 自动站监控软件无数据显示, 这时我按采集器显示时间键, 看到采集器显示时间与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不一样, “年、时”一致, “月、日”不一致, 将采集器“0/1”开关置到“0”位, 按“复位”键进行总复位, 重新设置采集器时间, 将时间改为一致, 又重新输入了本站的气压传感器高度, 0点07分自动站恢复了正常工作。
自动气象站日常使用过程中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关操作, 一般情况下不操作采集器。注意:正常工作状态下, 请勿干预采集器的工作。其一, 采集器后面板的复位开关应始终在“1”的位置上, 即处保护状态, 以保护RAM内的数据。其二, 不要随便按前面板上的“复位”键, 因为复位是对采集器软件运行的干预。
2 结语
自动站采集器时间与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必须同步。自动站运行工作期间,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都要总结经验, 提高认识, 加强学习, 以保证自动站良好稳定的运行。
摘要:自动站采集器时间与自动站监控软件时间不同步, 影响自动站正常运行工作, 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才能不耽误资料的上传。
关键词:自动站,采集器故障,时间设置,分析和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故障设置 篇7
1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网络结构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分为站机对段机之间通信的基层网和段机对铁路局、铁道部之间的通信上层网。站机、段机之间的传输通道采用冗余自愈技术, 能适应多种网络拓扑结构。电务段服务器负责管理电务段基层网并与上层网联网通信。基层网与上层网通信采用TCP/IP协议和统一的数据格式。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基于铁路的现状而设计的。在铁路沿线, 每个段管辖范围往往延生上百公里, 而邻站之间距离仅10 km, 一条铁路线通信资源很有限, 如采用星状拓扑结构, 不仅占用很多通信资源, 而且需要增加线路中继;如采用总线结构, 虽然占用资源少, 但仍需增加线路中继。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是采用串联加环路的方式实现的, 即在一条线路上的各站需要一条通道, 该通道站开口, 将沿线各站串联在一起, 线路末端站再增加一条通道至电务段, 使网络成环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到达某个站后, 由该站路由器对数据的传输进行路由选择, 确定最佳传输路径并将数据传输给下一站, 站站接力, 一直达到目的地。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基于通用协议进行网络设计, 每个站增加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利用Windows的固有联网功能, 将所有站的监测系统、电务段的服务器和终端、车间机构成一个大的广域网。所有设备如服务器、站机、车间机在网上处于一个对等的地位, 相互之间通过TCP/IP进行网络传输, 由操作系统和路由器实现。这样就将集中监测系统分为网络和监测2个部分, 监测软件不针对网络设计, 网络设备升级也不影响监测软件的运行, 其扩充性、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的技术特点
1) 技术先进。如客户/服务器模式, 计算机远程访问, 软件远程下载, 硬件多级隔离, 系统自诊断、自恢复等。
2) 支持多种传输方式, 采用树型网络拓扑结构, 选用多协议路由器作为广域网互联设备, 具有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
3)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可根据用户的需要为用户提供灵活使用的网络解决方案, 而且网络设备不会因升级而淘汰。
4) 扩展性强。选用具有良好开放性的TCP/IP网络协议, 易于网络的扩充和升级。软、硬件模式化, 升级、维护方便, 扩展性强。
3 现有网络结构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1) 监测系统网络结构, 在车间与段中心通信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第一种是从车间直接与电务段中心路由器连接;第二种是车间与最近车站连接, 再通过车站与段中心直接的基层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第一种连接方法在段中心网络传输设备故障时, 导致所有车间均无法利用网络进行监测数据查阅, 造成整个段监测系统网络全部失去意义;第二种连接方法在车间连接的车站发生网络传输设备故障时, 导致本车间无法利用网络进行监测数据查阅。在设备均正常时, 第一种方式的查阅速度比第二种速度快, 尤其是车间、段、路局等多个部门同时查阅附近在同一线路上几个车站时更加明显。
2) 一般情况下, 基层网络的机构各电务段基本采取5~12站为一个环路。在部分地区, 因地形等影响, 网络传输质量不高, 一个环路内10~12个车站在多部门同时查阅时, 网络速率并不理想, 经过在集通线83个车站进行现场试验、测试, 环路内5~8个车站效果比较理想, 投入成本不高且能够满足监测查阅要求。
4 网络故障处理方法及常见的故障现象
4.1 网路故障分段处理方法
1) 路由器到协议转换器。通过由打软环到硬环, 达到自发自收, 然后从登陆路由器查看接口的状态是否在“up/down (looped) ”状态。若是, 且反复运行“shint”命令发现其内容中input errors的数目没有递增, 则证明2T模块及协议器都正常。反之, 没有看到本身打的环, 那么估计模块或协议转换器有坏的。因为每站至少是2个接口, s0, s1口同时坏的几率非常小, 如遇到一个口对应协议转换器打环能看到或看不到时, 可以拿一个好的协议转换器去测试, 区分是协议器的原因还是模块的原因。如果换了协议转换器可以看到自环, 就是协议转换器的问题了。如果还没看到环, 则是2 T模块对应的接口卡坏了[2]。
2) 协议转换器上出来的线到通道防雷。同样, 笔者在防雷的另一端打硬环, 这样可以把这根线和防雷包括在内, 然后从工控机看打环的情况。如果没看到环, 可以甩开防雷直接从线头打环, 去检查是防雷还是线的问题。
3) 通信的2兆线从通信机械室到信号的防雷, 查这一段, 主要通过从通信机械室光端机上打环, 然后去看接口的状态有无看到环。如果没有看到环, 那么很有可能是通信的2兆接头接触不良或通信的管理数据未做好。
4) 车站的通信机械室与邻站的通信机械室之间的传输通道。这一段是通信的问题, 由于通信基本使用光通道, 一般不会有问题。笔者可以从协议转换器上的拨码G.703用来打远环, 即从邻站对该站打远环, 然后从该站去查看环的情况。如果通道良好, 那么可以看到邻站的环。
4.2 网络故障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
1) 若协议器的9 V直流电源有问题。首先检查电源, 如有一个坏的电源会使一个好的协议器几乎所有的指示灯亮起红灯。
2) 协议转换器的特性。如果协议器是好的,通道正常, 只亮电源指示灯和2个收发灯。只亮发灯, 则说明外部通信的信息根本没进来, 如果只亮收灯, 说明通信没有问题, 那么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协议转换器坏了, 二是对应2 T模块的那个口子坏了, 需按上述处理方法查找故障点。
3) 如果接上外线, 打开协议转换器发现第三个灯 (signal loss) 亮红, 则考虑收发线接反了。如果是闪红显示, 则怀疑通信室到信号的2兆线有问题或者防雷到协议器这段线有问题[3]。
4) 如果接上外线, 设备都启动后, 发现协议器只亮发灯, 即只发没收, 一般是协议器的问题。若发灯与收灯都亮黄灯, 收灯有不规律的闪动, 且第三个灯也伴随着闪红。那么外部通道要从协议转换器的拨码、防雷、通信2兆线好坏等方面去查。
5) 当协议器正常打开, 从路由器背面看模块上对应的2个CONN灯亮淡绿色, 左边灯对应s1, 右边对应s0。如果协议器打开了, 对应于模块上的CONN灯不亮, 则怀疑模块或协议转换器有问题。
6) 路由器配置结束后, 要重启。重启后部分配置文件会丢失, 尤其是ospf协议部分, 原来配置的局域网和广域网通告地址消失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看到口子的状态是“up, up”, 但是ping不通邻站的IP地址, 确定是在配置的时候把局域网通告地址部分丢失了。可以使用config t命令进入配置模式, 把那部分重新书写进去, 然后退出并保存, 再次重启后就不会再有这种现象。
5 结论
智能网络化结构的铁路信号系统与铁路通信系统完美融合, 为铁路智能控制创造了有力的技术基础。基于此基础上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网络系统成为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部分, 因其利用网络可将监测数据及时传送到中心, 对监测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 减少故障发生、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等重要功能,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设施。
摘要:本文对信号集中监测网络结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同时结合现场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处理方法, 希望通过这些经验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信号集中监测通道故障并及时处理, 从而保证集中监测系统的良好运用。
关键词:信号监测,网络,故障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朝波.信号集中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 2011 (3) :75.
[2]张胜平.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原理及应用[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故障设置 篇8
1医生位控制面板功能按键设置
1.1牙椅记忆位设置
按下设置键,设置灯亮,调整椅位和靠背到你想要的位置,然后按相应的记忆位键,听到提示音后,该位置被记忆,再按一下设置键,退出设置模式。
1.2水杯出水时间设置
按下设置键,设置灯亮,按住水杯键不放,直到水杯中盛有足够的水,松开水杯键,听到提示音后,水杯出水时间已被记忆,再按一下设置键,退出设置模式。水杯出水时间最长可设置30秒。
1.3冲盂时间设置
按下设置键,设置灯亮,按一下冲盂键,冲盂时间为12秒;按两下冲盂键,冲盂时间为12分钟;按三下冲盂键,冲盂时间为30分钟;按四下冲盂键,冲盂时间为60分钟。设置完毕后,再按一下设置键,退出设置模式。
1.4牙椅极限位设置
1.4.1手动模式
长按设置键20秒后再松开,进入手动模式。调整椅位和靠背到最低位,按设置键确认后,指示灯闪烁,并伴有提示音,接着调整椅位和靠背到最高位,最后再按设置键,完成设置。极限位设置后要按一下复位键,位置才能保存。
1.4.2自动模式
长按设置键45秒后松开,进入自动模式,该模式下椅位和靠背会自动完成极限位置的设置,设置完成后,也会听到提示音,设置指示灯自动熄灭。
1.5基本联动设置
1.5.1灯椅联动
长按冷光灯键4秒后,听到提示音,进行灯椅联动状态切换。灯椅联动时,按记忆位键,牙椅运动到该位置后,冷光灯亮;按下复位键时冷光灯自动熄灭;按痰位键冷光灯灭,靠背升到最高位,再按痰位键,靠背恢复到原位后冷光灯亮。
1.5.2水杯冲盂联动
长按水杯键4秒后,听到提示音,进行水杯冲盂联动状态切换。水杯冲盂联动时,按下水杯键,接水结束后,会自动冲盂15秒。
1.5.3痰位和水杯冲盂联动
长按痰位键4秒后,听到提示音,进行痰位和水杯冲盂联动状态切换。三者联动时,按下痰位键,水杯自动出水,出水结束后再按一下痰位键,靠背恢复到原位置,自动冲盂15秒。
特别提醒注意:除非有相关的设置需要,牙椅在正常使用时,都应该保证设置键是关闭状态(设置灯熄灭)。
2常见故障分析
2.1故障现象:牙椅整机无动作
2.1.1检查牙椅供电是否正常,电源插座是否接插良好。
2.1.2检查器械盘右下方的总气开关是否是开启状态。
2.1.3断电状态下,取下保险进行检查,保险烧断需及时更换,如果更换保险后通电又烧断,需排查牙椅各用电部件是否有短路情况。
2.1.4检查气控电开关。总气开关接通时,气控电开关气源接通,微动开关应处于闭合状态。如果气源正常,微动开关不能正常闭合,则需更换开关。
2.1.5检查牙椅主板上电源输入是否正常。
2.2故障现象:靠背升降无动作,其余按键正常
2.2.1按下靠背升降键,如果没有提示音,则需检查按键面板与牙椅的连接线是否正常。
2.2.2交换主控盒上靠背电机和椅位电机的接线位置,再按椅位升降键,若靠背电机仍无动作,则靠背电机故障。
2.2.3交换主控盒上靠背电机和椅位电机的接线位置,再按椅位升降键,靠背电机能动作,先将其恢复到正常位置,再长按设置键45秒,进行极限椅位设置,若靠背电机仍不能正常工作,则主控盒故障。
2.3故障现象:牙椅无动作,其余按键(水杯、冲盂、冷光灯等)功能正常
2.3.1检查器械盘内互锁开关是否正常,如果互锁开关在无气源驱动条件下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则需更换互锁开关。
2.3.2若互锁开关正常,主控盒可能丢失记忆,可进行极限椅位设置,设置完成后仍不能动作,则主控盒故障。
2.4故障现象:控制面板上同时有4个按键不起作用,按后无提示音
2.4.1按键面板与控制主板连接故障,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正常。
2.4.2如连接线路正常,则主控盒发生故障。
2.5故障现象:加热水杯不加热
2.5.1按下加热键,若无提示音,则检查按键开关是否灵敏,接线是否正常。
2.5.2按下加热键,若有提示音,主箱体板上K5继电器吸合,LED5指示灯亮,测试主箱体板加热电源输出口电压是否正常(AC24V)。
2.5.3测量加热水杯的电源输入端(AC24V),如无输入电压,检查保险、接线柱连线等。
2.5.4常温下测量加热水杯内低温温控开关通断,若断开,需更换。
2.5.5测量加热丝内阻,正常值为7.5Ω左右,若内阻无穷大,则按下高温温控开关上方的复位按钮。复位后仍不能恢复,则需更换加热水杯。
2.6故障现象:冷光灯不亮
2.6.1按下冷光灯键,无提示音,则检查按键是否灵敏。
2.6.2按下冷光灯键,有提示音,主箱体板上K4继电器吸合,LED3指示灯亮,测试冷光灯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2.6.3测量输入电压,如无输入电压,检查保险、接线柱接线、对接插件连接。
2.6.4测量灯泡通断,若阻值无穷大,则更换灯泡。
2.7故障现象:椅位升降正常,靠背升降行程短;或者靠背升降正常,椅位升降行程短
2.7.1交换主控盒上靠背电机和椅位电机的插线位置,如果电机运行正常,则主控盒故障。
2.7.2交换主控盒上靠背电机和椅位电机的插线位置,如果故障现象仍然存在,则电机计数装置有故障。
2.7.3牙椅限位保护开关未复位,检查保护开关,如损坏,需更换。
作为一名设备维修人员,面对故障时不能慌张,要熟知综合治疗台的工作原理,从易到难分析故障原因,以上是本人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的一些总结,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分享,共同提高维修技能[3]。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诺S2315综合治疗机常用功能设置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对策。
关键词:综合治疗台,功能设置,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朱波.口腔综合治疗机原理分析及常见故障排除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744-745.
[2]庄瑞.口腔科综合治疗机使用与维修[J].医疗装备,2013,26(6):66-67.
故障设置 篇9
关键词:故障点,故障设置电路,工作原理
1 概述
在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中,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是课程的重点内容。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通过讲解、拆装自动变速器来实现。但常见故障维修内容却不容易实现, 原因在于现有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或实车上难以设置不容易直观看到的故障点。因此, 我们依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了01M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实训台。在该实训台上, 模拟了30个实际的自动变速器上可能出现的故障点。这些故障点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实训台的键盘进行故障设置和清除操作, 并且不容易被直观地发现, 学生必须在分析自动变速器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检测仪器才能检查出故障点, 从而培养学生检修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故障的能力。
2 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故障点设计
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由变速器电控单元 (ECU) 、传感器或状态开关 (如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挡位开关、刹车开关等) 及执行器 (换挡电磁阀) 等组成。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传感器和状态开关监测汽车、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接受驾驶员的指令, 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后送到变速器ECU。ECU对信号进行过滤、整形、放大、模数转换、数据计算等处理, 最终输出模拟电信号驱动换挡电磁阀工作。电磁阀控制液压控制系统的换挡阀, 换挡阀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 从而控制换挡时刻和挡位变换, 实现自动变速。由于ECU可以精准控制电磁阀, 使得换挡和锁止时间准确、换挡平顺。
通过详细地分析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可知, 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可能的故障有线路短路、线路断路、线路虚接、零部件损坏等类型。由于模仿线路短路、线路虚接、零部件损坏可能会使电控系统受到损伤, 因此在设计故障点时仅设计了线路断路故障。在实训台上共设计了30个线路断路的故障点。具体故障点如下:车速传感器线路1断路、车速传感器线路2断路、车速传感器线路3断路、起动锁继电器控制线断路、P/N开关信号断路、变速器ECU至起动锁止和刹车灯继电器的刹车灯信号断路、多功能开关T68/63断路、多功能开关T68/40断路、多功能开关T68/62断路、变速器ECU电源1断路、变速器ECU电源2断路、变速杆锁止电磁阀断路、制动灯开关信号断路、变速器转速传感器线路1断路、变速器转速传感器线路2断路、变速器转速传感器线路3断路、电磁阀N93电源断路、电磁阀N93控制线断路、电磁阀电源断路、电磁阀N88断路、电磁阀N89断路、电磁阀N90断路、电磁阀N91断路、电磁阀N92断路、电磁阀N94断路、油温传感器断路、发动机信号A断路、发动机信号B断路、发动机信号C断路、诊断K线断路等。
3 故障设置电路的设计
3.1 故障设置电路的组成
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实训台的故障设置电路包括单片机系统电路、键盘与显示电路、故障设置执行电路及单片机内部控制程序组成, 如图1所示。单片机系统电路由80C52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组成;键盘与显示电路由可编程接口芯片8155、6×6矩阵键盘、8位LED显示器等组成;故障设置执行电路由可编程接口芯片8155、、汽车继电器驱动器NUD3124、汽车继电器SARM (12V) 等组成。
3.2 故障设置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在设置故障时, 可以设置1个故障点, 也可以同时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故障点。若设置1个故障点, 则通过键盘输入故障点号并按确认键;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点, 则每输入1个故障点号后, 按逗号键, 最后一个故障号输入完毕后, 按确认键。单片机通过运行控制程序获知所要设置的故障点号, 并计算出控制代码, 如第1号故障点的控制代码为00000001, 通过单片机P1口输出, P1.0脚变为高电平, NUD3124的漏极和源极导通, SARM的线圈通电, 常闭开关断开, 第1号故障点设置完毕。在设置单一故障时, 第1至30号故障点对应的控制代码和输出端口如表1所示, 另有2路备用。
若同时设置多个故障, 则由单片机进行统一运算后再输出控制代码。例如:设置1、2、8号故障, 则P1口输出10000011;若设置1、9、10故障点, 则P1口输出000000001, 第2片8155的PA口输出00000011;若设置1、9、17故障点, 则P1口输出000000001, 第2片8155的PA口输出00000001, PB口输出00000001。
若要清除所设的故障点, 只需要在单片机P1口和第二片8155的PA、PB、PC口分别输出00000000控制代码, 汽车继电器线圈断电, 继电器恢复为常闭状态, 故障消失。
3.3 故障设置电路的控制程序
故障设置电路的控制程序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功能模块、键盘扫描功能模块、信息显示功能模块及故障设置与清除功能模块等。系统初始化功能模块主要用于设置单片机内部部件与8155的工作方式、命令口地址、端口地址等;键盘扫描功能模块用于判断按下按键的键号;信息显示功能模块主要用于显示初始信息、故障点号码、故障清除信息等;故障设置与清除功能模块依据键盘输入的故障号控制故障设置执行电路设置相应故障, 在键盘要求清除故障时清除实训台上的所有故障点。
3.4 无线故障设置电路
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实训台还带有配套的无线自动考评系统。无线自动考评系统用Delphi编程语言设计而成, 具有无线故障设置、学生考评及教师批阅等功能。自动考评系统的无线故障设置功能是在前面的故障设置电路的基础上, 通过附加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来实现的。用无线方式设置故障的基本原理如下:以设置故障点1为例, 无线自动考评系统的教师端发出00001代码, 经PC机USB口送至发射器, 经调制、放大后从天线发出并送到实训台接收器;经接收器进行解调等处理后送到单片机串口;经单片机系统处理后, 得到00001代码;单片机向P1口输出控制代码00000001;故障设置执行电路将1号继电器的常闭开关断开, 第1号故障点设置完毕。
用教师端清除故障时, 教师端发出11111代码, 经一系列传送、处理后, 单片机向P1口和第二片8155的PA、PB、PC口分别输出00000000控制代码, 汽车继电器线圈断电, 继电器开关恢复为常闭状态, 故障点消失。
结语
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实训台在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和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训等教学中已经使用, 并且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实训台上的故障设置电路也从未出现不正常的现象, 完全符合预定的设计要求。正是由于实训台上设计了故障设置电路, 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实际汽车自动变速器可能出现的故障点, 大大提高了学生检修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爱钧, 等.单片机高级语言C51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
[2]魏立峰, 王宝兴.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赵全利, 张之枫.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C51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4]高惠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相关文章:
Win8大百科47期:怎样设置管理员帐户02-13
高职学院怎样针对专业而设置“体育选项教学课”的探讨02-13
个性化桌面设置教案02-13
语文课堂中怎样让学生个性飞扬02-13
个性设置|投诉及意见反馈02-13
选用设置02-13
个性签名设置02-13
易碎货物买卖合同协议02-13
货物买卖合同协议02-1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论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