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大熊猫英语作文

关键词: 意象 感悟 作文 文化

可爱的大熊猫英语作文(精选8篇)

篇1:可爱的大熊猫英语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神农架大熊猫馆近距离看了大熊猫,讲解员阿姨还给我们讲解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熊猫胖嘟嘟的,全身就像一个大圆球,耳朵、眼睛、鼻子和身体都是圆圆的。全身都是黑白相间的颜色。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个眼睛旁边各有个黑眼圈,就像戴了一副墨镜。

熊猫最喜欢吃竹子了。首先它用双手把高高的竹子压弯,然后用牙齿咬断,最后再一节节的享用美餐。因为它消化很快,所以很容易饿,需要不停的吃东西,每天光吃饭就需要8-10小时。

别看它很胖,其实它还是爬树高手呢!它喜欢爬上树趴在树枝上睡觉。平常它喜欢趴在树上玩,还喜欢玩荡秋千、滑滑梯和爬梯子。

别看它很萌,其实它还有暴躁警觉的一面。因为熊猫的视力和听力非常好,一般都是它先发现你而不是你先发现它。如果它发现到你,就会赶紧逃进竹林深处,所以人们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竹林隐士”。

熊猫是国宝,全世界只有一千多头。象征着和平、友谊,有一个叫“盼盼”的熊猫在90年亚运会上是吉祥物。我喜欢大熊猫!

篇2:可爱的大熊猫英语作文

他们脑袋上顶着两只黑黑的小耳朵,就像掉上了两个小黑煤球一样。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椭圆形的黑眼圈儿,就像每天都带着一副墨镜。笨重的体型使他们走起路来特别的慢。每当这时我就想怼熊猫先生说:你该减肥了!

这回我梦见自己到了森林里,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熊猫。熊猫妈妈每天喂我吃新鲜的竹笋,又脆又甜,好吃极了。吃饱后该活动活动筋骨了,我和小熊猫们找了一根竹子,做成了足球,你踢给我,我踢给你。正在这时,熊猫哥哥一不小心从山坡上滚落下来,比足球跑的还快,大家看到以后也纷纷抱着脑袋滚了下去就像一个个小雪球,滚了下来。这时候我突然被蚊子叮醒了,原来上学时间到了,我赶紧去镜子前面照了一下,发现自己还顶着两只黑眼圈,妈妈说这是昨天晚上没睡好。

我在路上我还一直在想:我要是能真的变成一只小熊猫就好了。

篇3:可爱的大熊猫英语作文

1 减少音译词的使用

英文音译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 较常见的有酷 (cool) 、黑客 (hacker) 、嬉皮士 (hippies) 等词语, 这些词语在我国流行起来的时间并不算晚, 因此可以理解、接受的观众数量比较多, 在电影翻译时遇到这类词语可以使用音译的方法。但是在英语俚语当中可以音译的词语非常少, 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众基础, 而《功夫熊猫》中的俚语使用过于频繁, 翻译人员也尽量不对英语俚语进行音译, 这避免了观众在观赏时对突如其来的音译词感到一头雾水的局面。 (李阳, 2014) 譬如主角的口头禅Skadoosh, 这个词并没有实际含义, 仅仅是角色的配音演员杜撰出来的, 如果对这个词进行音译, 就容易使观众感到莫名其妙。因此, 翻译人员没有采取音译的方法, 而是在翻译这个新生的词语时, 结合了角色使用这个词语的情景, 将其翻译成“拿命来吧”, 准确地阐述了这个词所表达的意境。

2 合理运用意译方法

大部分英语俚语都拥有一个固定搭配, 所以不能轻易打破俚语原来的状态, 要先充分理解俚语的意思, 再对整句话的意思进行合理的转述。电影《功夫熊猫》里有不少类似的拥有固定结构的俚语, 如This is the end of the story, 如果进行直译, 是“这就是故事的结局”的意思, 然而, 作为一句拥有固定意思的俚语, 这句话应翻译为“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对比之下,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此外还有Would you guys spill the beans (你们能不能有话直说) , Give me a shot (给我加把劲) , It’s time to stop this madness (是时候该停手了) 等句子, 同样具有固定的结构搭配, 不能随意拆散, 更不适合使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试想, 原原本本地按照spill (溢出、溅出、摔下) 和beans (豆子) 这两个单词的意思来翻译, 这句话的译文就会显得很生硬, 并且会使观众产生理解困扰, 不能马上明白或者不明白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 影响观众对电影的欣赏。因此, 在翻译这类俚语时, 要充分了解句子的原意, 根据意思来进行翻译。再比如前文提到的I’m such a big fan, 有字幕组将这句话翻译成“我太崇拜你们了”, 没有引用fan的翻译, 但在意思上没有发生改变, 趣味性也不减, 并且容易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由此可知, 合理的意译是可行的。

3 适当使用直译方法

主角在电影中曾说过Are your biceps sore一话, 这句话中的biceps属于术语, 是二头肌之意, 官方给出的翻译是“你的二头肌会酸吗”, 而这样不加修饰的直白翻译却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头肌这样严谨的词语被应用到处于古代背景的熊猫的语言上, 产生的反差让人感到充满趣味。如果按照我们中国平时的习惯来翻译成“你的手臂会酸吗”, 就会显得比较平淡;虽然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 但缺乏趣味性, 无法形成笑点。“手臂会酸”的翻译没有“二头肌会酸”的翻译精彩, 也没有突出的记忆点, 观众对此印象不深刻, 可能很快就遗忘掉这一桥段的设计。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适合使用直译, 比如Quit.Don’t quit.Noodles.Don’t noodles, 官方的翻译为“放弃。不放弃。做面条。不做面条”, 当然, 这样的翻译没有错误, 也将信息完整地传达给了观众, 只是使用直译的方法, 使得句子本身所具备的幽默感被损耗, 译文与原文所套用的To be or not to be (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的名句:生存还是毁灭。) 产生差异, 但在中文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句可用, 这也实属翻译人员的无奈之举。因此, 在实在无计可施, 找不到对应的适合的词句翻译的时候, 采取直译的方式较为妥当, 这至少保证了信息的传达, 不会使观众曲解。

4 替换方式的运用

这种翻译方法在《功夫熊猫》里十分常见, 单从角色名的翻译上就可窥见其一二, 如Lord Shen (沈王爷) , Soothsayer (羊仙姑) , Tigeress (虎娇娘) 等, 这些角色名的翻译都十分具有中国风,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也是较为常见的称呼, 这样的翻译方式使中国观众在收看时能够产生共鸣。 (边丽君, 2011) 以Lord为例, 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那么按照Lord的意思, Lord Shen就需要翻译成“沈主人”“沈地主”“沈贵族”之类的称呼, 然而这些称呼既不符合角色的气质, 也不够出彩。译文在Lord的含义 (有爵位的贵族) 基础上延伸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有爵位的贵族”——王爷这一身份等级上, 并用“王爷”一词来替换。此外, 王爷往往是一种权贵的象征, 有财有势, 还有野心;而仙姑在我国的古代文化里属于一种尊称, 代表着受人尊敬的女性形象。在电影的角色设定中, 沈王爷是一个反派角色, 羊仙姑属于正面人物, 因此, 使用“王爷”和“仙姑”这种词语来进行替换翻译, 能够充分反映角色的定位, 使观众在观看时对人物的属性一目了然, 从而引发共鸣。

5 回译和加注

这两种方法在这部影片中并没有较突出的运用。回译法具体来说, 就是当翻译的对象是衍生于中文的词句时, 翻译人员再次将其翻译成中文;加注法指在原文意思无法轻易阐释清楚的情况下采取直译的方式, 并在翻译后加上适当解释的翻译方法。

对影片中师父一角的称呼翻译正是运用了回译的翻译方法, Shifu这个单词本身起源于中文中的“师父” (亦作“师傅”) , 因此翻译人员只要直接将其翻译成“师父”或“师傅”即可, 无需赘述;类似的情况还有tofu (豆腐) , Kung fu (功夫) 等词语。而加注法多在影片引用其他作品或典故的情况下使用。由于对西方文化并不十分了解, 这些典故对我们来说是相当费解的, 好比我们说“高山流水”, 外国人却很难明白一样, 因此在直译后面加上解释来说明影片中的一些特殊说法, 能够使观众对句子的意思以及句子所引用的作品、典故等都有一定的认识。

6 结语

《功夫熊猫》中的翻译策略是十分值得学习借鉴的, 它是翻译人员对英语俚语成功翻译的经典作品之一, 翻译人员将多种翻译方式结合起来, 把电影的内容和内涵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由此可见, 好的翻译对一部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即使是好作品, 如果离开了优质的翻译, 观众也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所以在进行翻译时, 要重视对每一种翻译策略的使用, 从而有效解决翻译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边丽君.英语俚语翻译策略[J].剑南文学, 2011 (8) :115.

篇4:可爱的大熊猫

还记得那两只可爱的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吗?相信你一定忘不了它们在春节晚会上憨态可拘的表演。我们都喜爱大熊猫,但关于大熊猫,你了解多少呢?大熊猫为什么是黑白相间的?它是熊吗?

Giant pandas are black and white and loved all over the world. The giant panda is a national treasure in China and is therefore protected by law.

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How did the panda get its colors?

Scientists aren't exactly sure. One theory is that pandas developed their contrasting black and white colors over time so they would stand out in the forest and be able to find each other to mate.

Are giant pandas bears?

For years scientists have wondered whether pandas are bears, raccoons1, or in a group all their own. Through studying the genetic code (DNA) in pandas' cells, scientists have confirmed the panda's relationship with bears. Giant pandas are similar to other bears in their general looks, the way they walk and climb, and their skull2 characteristics. It'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pandas are bears, because the more we know about pandas, the better we can help them reproduce and survive.

Giant pandas start out small

Giant pandas are only about the size of a stick of butter at birth, and they're hairless and helpless. The panda mother gives great care to her tiny cub, usually cradling it in one paw and holding it close to her chest. For several days after birth, the mother does not leave the den, not even to eat or drink!

Bamboo is food and shelter

Bamboo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nt in a giant panda's life. Pandas live in cold and rainy bamboo forests high in the mountains of western China. They spend at least 12 hours each day eating bamboo. Because bamboo is so low in nutrients, pandas eat as much as 84 pounds (38 kilograms) of it each day. Pandas grasp bamboo stalks with their five fingers and a special wrist bone, and then use their teeth to peel off the tough outer layers to reveal the soft inner tissue. Strong jaw bones and cheek muscles help pandas crush and chew the thick stalks with their flattened back teeth. Bamboo leaves are also on the menu, as pandas strip them off the stalks, wad them up, and swallow them. Giant pandas have also been known to eat grasses, bulbs, fruits, and some insects.

Vocal pandas

Pandas make a bleating sound similar to the sound a lamb or a goat kid would make. It's a friendly sound, a greeting.

Giant pandas face big problems

Today, only around 1,600 giant pandas survive on Earth.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pandas are endangered:

Low reproductive rate — Pandas like to be by themselves most of the year, and they have a very short breeding season when a male will look for a female to mate with. Females give birth to one or two cubs, which are very dependent on their mothers during the first few years of life. In the wild, mother pandas will care for only one of the young. In panda facilities in China, keepers help to hand raise any twin cubs. One baby is left with the mother and the keepers switch the twins every few days so each one gets care and milk directly from the mother.

Bamboo shortages — When bamboo plants reach maturity, they flower and produce seeds, and then the mature plant dies. The seeds grow slowly into plants large enough for pandas to eat. Giant pandas can eat 25 different types of bamboo, but they usually eat only the 4 or 5 kinds that grow in their home range. The unusual thing about bamboo is that all of the plants of one species growing in an area will bloom and di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ose plants die, pandas move to another area. But now, with humans taking up much of the panda's habitat, pandas are often unable to move to another area and may face starvation.

熊猫是怎么长成黑白相间的颜色的?

科学家们并不十分肯定。有一种理论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熊猫变成黑白相间的,这样在森林中显得色彩突出,从而能够去寻找配偶交配。

大熊猫是熊吗?

科学家们多年来对熊猫是熊、浣熊还是自成一科而感到疑惑。经过研究熊猫细胞中的遗传代码(脱氧核糖核酸),科学家们确认了熊猫与熊之间的关系。大熊猫从其外形、走路和攀爬的方式以及头骨特征来看,与其他种类的熊颇为相似。熊猫是熊的一种,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对熊猫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它们繁衍生息。

刚出生的大熊猫很小

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一块黄油那么大,它们体表无毛,软弱无力。熊猫妈妈给小幼崽以极大的照顾,通常会用掌心抱住幼崽并贴近胸部。产后数日之内,熊猫妈妈都不离开巢穴,甚至不吃不喝!

竹子是食物和避风港

竹子是大熊猫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熊猫栖息于中国西部高山上寒冷而多雨的竹林中。它们每天至少要用12个小时吃竹子。因为竹子的营养含量非常低,熊猫每天最多要吃84磅(38公斤)的竹子。熊猫用它们的五只爪子和一块特别的腕骨抓住竹子,然后用牙齿剥去竹子坚硬的外皮,使柔软的内部组织暴露出来。强壮的颚骨和发达的面部肌肉帮助熊猫用平平的后牙咬断并咀嚼粗粗的竹竿。竹叶也在熊猫的菜谱之列,因为熊猫将叶子从竹竿上剥落下来,卷起来然后咽下去。人们也知道大熊猫还吃草、鳞茎植物、水果和一些昆虫。

会叫的熊猫

熊猫的叫声与羊羔或山羊的幼崽发出的声音相仿。那是一种友好的叫声,表示问候。

大熊猫面临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地球上只有大约1600只大熊猫幸存于世。危及熊猫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低繁殖率——熊猫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喜欢独居,一只雄性熊猫想要找一只雌性熊猫进行交配的繁殖期非常短暂。雌性熊猫一胎生产一或两只幼崽,它们在头几年对母亲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在野外,熊猫妈妈只能照顾一只熊猫幼崽。在中国的熊猫养殖区,饲养员以人工方式帮助养殖孪生熊猫幼崽。饲养员将一只熊猫幼崽留在熊猫妈妈身边,每隔几天就将两只孪生熊猫幼崽对调,这样两只都能直接从熊猫妈妈那里得到照顾并且吃到母乳。

篇5: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熊猫长着一张胖嘟嘟的大圆脸,小小的眼睛上戴着一副黑色的墨镜,还有一个黑色的鼻子——就像点缀在巧克力味蛋糕上的黑珍珠。熊猫的身体也是胖嘟嘟的,我发现它们除了肚皮是白色的,浑身上下都是黑色的。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几个特别好笑的关于熊猫的视频。其中一个视频中显示,有一只熊猫趴在一棵已经枯萎的树上。突然,这棵树就像一条被剪断的线一样,熊猫趴着的那根树枝断裂了,那只熊猫就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虽然看起来很好笑,但我想,它一定摔得很疼吧?

在另一个视频中,有一只熊猫用它的手拿着扫把,有一名工作人员过来将它手中的扫把拿走了,它便一下子抱住工作人员的腿,迟迟不肯放手,好像在不停地说:“还我东西!还我东西!”但这一次工作人员没有哄它,还是无情地走了。

篇6: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爱的大熊猫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1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们的故乡在四川,只有中国才有,而且非常稀少。

大熊猫实在太可爱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向你们介绍一下。它的身体是黑白相间的`,就像一个巨大号的芝麻馅汤圆,可爱极了!大大的头圆滚滚的,好像一个大足球。眼睛周围总是有黑眼圈,好像戴了一副墨镜,我怀疑这是它熬夜熬出来的。大熊猫的四肢又短又粗,毛绒绒的,就像戴着毛手套,穿着毛靴子,憨态可掬。

大熊猫喜欢睡觉。它睡觉的样子真是千姿百态,一会儿趴着睡,一会儿躺着睡,一会儿侧着睡,好像怎么睡都不过瘾似的。它还喜欢玩耍,像快乐的大孩子。只要一看见伙伴,它就会跑过去,压住伙伴,彼此间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掌,玩得不亦乐乎。遇见熟悉的工作人员,大熊猫也会跑过去抱住他,想和他玩耍一番,搞得工作人员连路都走不动。

这就是可爱的大熊猫,我希望大熊猫的生活越来越好。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大家可要好好珍惜他们哟。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2

星期天阳光灿烂、春风拂面,动物园里的大熊猫拿着嫩绿的竹子开心地吃着。这时,来了一群小朋友。

他们拿着相机,都纷纷给大熊猫拍照。小棕熊乐乐见了,特别羡慕大熊猫,心想:“我要是能变成大熊猫就好啦。” 小棕熊乐乐眼珠子骨碌一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找来一面镜子和一些颜料,手拿着画笔,对着镜子,把自己画成了一只大熊猫。

小棕熊变成了大熊猫,就兴奋地站在大熊猫的旁边。正在给大熊猫拍照的亮亮目瞪口呆啦:怎么又来了一只大熊猫?过了会,他大叫起来“小朋友们快来拍照啊,又来了一只大熊猫,看多可爱啊!” 小棕熊摆出各种造型,与大熊猫一起互动。小朋友们忙着抢镜头,拍的可开心了。正在这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水把小棕熊身上的颜料冲洗没了,它又变回了一只小棕熊。忙着为大熊猫拍照的亮亮和花花惊呆了,异口同声地说“原来你是小棕熊,不是大熊猫。”小棕熊乐乐听了不好意思,灰溜溜地跑了。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3

世界上有许多动物,我最喜欢的就是大熊猫了。熊猫既是珍稀动物,也是国宝,它们的故乡在四川。

熊猫的长相很有趣,它胖乎乎的,圆鼓鼓的,看上去非常逗人喜爱,它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手和脚是褐色的。特别它那一对黑色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了一副墨镜,加上那笨重的动作和走起来东一摆西一摆、一扭一扭、还不停地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它非常天真可爱。

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到动物园去,特意“拜访”了熊猫“先生”,看见了饲养叔叔和阿姨们正在训练它们表演一些有趣的节目呢!比如翻跟头、直立、倒立和推小车等。我最喜欢的就是它翻跟头了,它把那胖胖的身体缩成一团,像一个大皮球似的,滚来滚去,引人发笑,非常好玩。大熊猫不像猫一想吃鱼肉,也不怎么吃新鲜的水果,它最喜欢吃竹叶和竹笋,吃起来将头一歪,眯眯眼睛,上肢拿着往嘴里塞,像是说:“真好吃!”它在进食时可专心呢!你怎么叫它,它也不理我们,只管自己享用美食,我见它这么专注,便故意与它作对,向它丢去一只香蕉。嗨!这家伙正耷拉着脑袋低头大口大口吃着竹叶呢,真是个不贪婪的小动物。

篇7: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大熊猫的长相很有意思,胖乎乎的,圆滚滚的,惹人喜爱。它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摇西摆的步法,显得非常可爱。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经过饲养员们的训练,还会表演许多节目,比如钻圈、直立、倒立、翻跟头等。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头了,它把胖胖的身体缩成一团,像个大皮球一样滚来滚去,非常好玩。大熊猫不像小猫那样嘴馋,要吃鱼吃肉,也不像猴子那样专吃鲜美的水果,大熊猫喜欢吃的是竹叶和竹笋。

篇8:可爱的大熊猫英语作文

一、《功夫熊猫》系列简介

2008年5月美国好莱坞梦工厂推出了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画喜剧电影《功夫熊猫》, 影片融入众多中国元素, 其内容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一只笨拙的熊猫“阿宝”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神龙大侠”, 并最终战胜残豹“大龙”, 保卫了和平谷的故事, 该片不仅赢得了全球逾6.3亿美元的票房, 更包揽第三十六届动画奥斯卡安妮奖的十项大奖。[1]2011年《功夫熊猫2》的横空出世, 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讲述了“阿宝”成为“神龙大侠”之后与盖世五侠一起战胜邪恶的孔雀“Lord Shen”的故事, 该片收获6.6亿美元全球票房。在电影取得如此好成绩之后, 精明的制作商已经开始将熊猫阿宝的形象, 从电影银幕移搬到了电视荧屏。自2011年至今, 电视剧版《功夫熊猫之盖世传奇》的制作方已推出两季, 每季26集, 每集片长半小时, 第三季也在持续更新中, 电视剧版集中讲述了熊猫阿宝在成为“神龙大侠”不久后又面对的重重艰难考验, 剧情将填补两部电影版《功夫熊猫》之间的空隙, 人物设定将沿用电影版, “中国元素”仍将成为其亮点。此外, 电影《功夫熊猫3》预计将在2015年12月上映。[2]一部美国制作的中国题材的动画片能连续拍摄如此多的续集, 在全球范围热映, 毫无疑问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感召力的提升有关。同时, 影片中的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表达也是英语本族语者自己选用来进入交际的, 无疑是对“中国英语”的有力佐证及在世界范围的有效推广, 对英语语言学家来说, 对其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有利于增强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信心。

二、中国英语与文化意象

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 这一概念自它产生之日起, 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翻译界的热议, 而大多学者都赞同李文中[3]对它的定义:“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 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但笔者认为其中的“完全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似乎有所欠妥, 因为只要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使用的英语或多或少都会受其母语的影响, 但只要不影响交际, 是标准英语和中国特色相结合的产物, 就应该予以提倡。同样, 英语本族语者用以表达中国特色事物时, 也会产生中国英语。例如《功夫熊猫》系列影片的制作者就是美国人, 而这部影片正是美国人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并得到了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可以肯定地说, 其中的中国英语不但没有阻碍交际, 而且还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正是“中国英语”进入“世界英语”大家庭的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研究《功夫熊猫》中的中国英语的时候, 必须考虑这样一种英语变体所承载的文化意象 (Cultural image) , 据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提道的:“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 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 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 深远的联想, 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 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4]解读外国人口中的“中国英语”的文化意象既可以进一步让中国观众和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起到推广传统文化的作用, 又可以起到鉴别西方是否存在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提醒中国观众要有警惕的心理, 对维护传统文化纯洁性起到警示作用。

三、文化意象解读

1. 片名的文化意象

这部系列影片的片名Kung Fu Panda就包含一个典型的中国英语词汇:Kung Fu, 这一词汇如今已正式进入英语词汇中, 但显然音译自汉语的“功夫”一词。功夫或者武术在全世界的推广, 与中国武术电影在世界的传播有很大关系, 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之一, 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 很多外国人还会专程到中国来习武, 可以说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无限向往就源自他们所喜爱的功夫电影。而Panda就如中国名片一般, 是中国特有的、世界最为珍贵的物种之一, 被视作中华民族的瑰宝, 加之其外形又十分可爱, 所以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常常作为和平使者漂洋过海, 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认知度。Kung Fu Panda这样一个片名, 虽然简简单单两个词语, 但附带着浓郁的中国气息扑面而来, 能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 散发出中国文化璀璨之光。

2. 人名及称谓语的文化意象

影片中的人物名字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 具有强烈的中国地域文化感。而主角更是一只名为“Po”的笨拙、贪吃的中国国宝———大熊猫, “Po”的由来可理解为影片创作者通过音译汉语的“宝”为“Po”, 因为“宝”在汉语姓名中本身就是个常用流行字, 被赋予了“惹人疼爱”、“视若珍宝”的涵义。再深层次来看, “Po”也正是中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英语传统译名, 对了解中国古诗的美国文化人来说, Li Po是他们都熟知的, 也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所以熊猫“Po”的这个名字,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被赋予了一种强烈的中国文化隐喻。[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乌龟一般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和智慧的代表, 正因为其长寿, 才能经历其他很多生物无法经历的生命历程, 从而拥有非同一般的睿智及沧桑。所以在古人眼里是神圣而伟大的一种动物, 被赋予了驮地撑天的神力, 在中国帝王将相的灵前常有石龟驮负的高大墓碑, 以示死者功德通天达地、英名地久天长之意。片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就是一只乌龟的形象, 他是至尊的代表, 智者的化身, 能洞悉天机, 是熊猫阿宝师父的师父, 被称作是“Master Oogway”译为“乌龟大师”, 直接就用的汉语拼音的音译词, 但显然这个词汇是西方人自己都不懂的陌生词, 正是这种陌生的发音, 按照汉语拼音来创造的一个的陌生拼写形式更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体会到乌龟大师神秘莫测的高人境界。因为如果直接叫做“Master Tortoise”的话, 在西方文化意象中不过是一种行动迟缓、相貌丑陋的普通动物, 而陌生汉语音译词的使用倒能增添不少神秘色彩, 营造一种别样的异国情调。

同样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对浣熊师父的称呼———“Master Shifu”。在中国古代, 要习武都是要拜师的, 而老师就被称作师父, “Master Shifu”体现出的文化意象正是完全用语音来体现中国传统尊师重道。“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情怀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长幼秩序以及徒弟对师父的尊敬之情, 这也反映出影片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长幼尊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且Shifu一词直接用在影片中, 足见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 甚至可以预见, 也许不久的将来Shifu一词也会成为英语词汇的一员。

此外, 片中作为中国英语出现的人名还有阿宝的鸭子养父Mr.Ping, 音译自汉语姓名中的另一个常见字“平”, 在中国文化中“平”一般寓意人生不一定伟大, 但求平安。这恰好与这位“平先生”的人生哲学相符合,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让熊猫阿宝能够好好继承他的面店, 平凡而太平地度过一生, 这不得不叹服影片制作者在给角色取名时的良苦用心。

3. Dragon的文化意象

“Dragon”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学者眼里一直就是个有争议的词汇, 因为“Dragon”的西方文化意象是一种长着巨大翅膀, 拥有强大力量但十分邪恶、犹如魔鬼的生物。而“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 它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吉祥、神异的动物, 并且在封建社会里长久以来都是帝王的象征, 含有“高贵、至高无上”等意。所以, 关于中国“龙”的英译问题一直在进行着大讨论。而在该系列影片中盘踞在翡翠宫屋顶的身披鳞甲, 头有须角的巨龙口中衔着的就是最高武学秘籍, 被称作“Dragon Scroll” (神龙宝典) 。熊猫阿宝是被乌龟大师钦点的“Dragon Warrior” (神龙大侠) , 这在众人口中都能得知是个极其尊贵和正义的称号。在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之下, 西方的观众想必已经清楚在此片中的“Dragon”不同于他们传统意识里的邪恶生物, 而是用以表达中国“龙”的词汇, 因为dragon在影片中的用法已经完全被中国化了, 积极的吸收和宣扬中国元素, 因此姑且将此看作是一个“中国英语”词汇。好莱坞用该影片将Dragon (中国龙) 以正面的形象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让世人知道只要是谈论的中国的“Dragon”就绝不同于西方传统意义的“Dragon”。西方人也许会因此逐渐习惯并理解“Dragon”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图腾、吉祥、权力、威严等文化特征。

4. 经典台词的道家文化意象

《功夫熊猫》系列影片除了大量运用典型的汉语音译词这类中国英语之外, 还有大量的表达是负载有厚重的中国道家文化思想的,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的文化意象在此系列影片中虽看似缥缈, 却框架清晰。[6]奉龟为尊是传统道家思想的体现, 而片中乌龟大师 (Master Oogway) 如前所述就被塑造成了智者的化身, 得道高人的代表, 拥有至高无上的能力, 虽然他语言不多, 但句句经典, 值得推敲。可以说他的语言充满了中国“道”文化的含义, 传递的正是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 因此, 作为“中国英语”来加以研究也不为过。

例如在第一部当中, 乌龟大师在告知浣熊师父残豹大龙 (Tailong) 就要回来复仇, 浣熊师父显得惊慌失措下令加强防御时, 乌龟大师说:“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越想逃避注定的宿命, 越会适得其反。) 后来在比武大会上确定神龙大侠人选的时候, 乌龟大师指着从天而降的熊猫阿宝, 不顾众人惊异的眼神, 笃定地宣布:“The universe has brought us the Dragon Warrior!” (是上天的旨意为我们带来了神龙大侠。) 并劝诫震惊的浣熊师傅说:“There are no accidents。”以说明这个选择并不是个意外, 而是命中注定。乌龟大师的这些语言正符合道家“顺应天道”的思想。乌龟大师本身也是个内心境界平静之人, 也试图教导身边的人如此。例如他对浣熊师父说:“Your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my friend.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the answer becomes clear.” (你的思想就如同水, 我的朋友, 当水波摇曳时, 很难看清, 不过当它平静下来, 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深究其内涵是人生处世绝不能逆道而为, 特别是不要人为的去乱为、胡为, 去干预自然大道, 而是要体会“清净无为”的真谛。这还体现在第二部中浣熊师父教导熊猫阿宝:“One of Master Oogway’s final teachings…is inner peace”, “Inner peace”指的正是一种内心的平静, 这与道家的处世方式----清净寡欲, 自然无为不谋而合。而最后正是因为阿宝理解到了“inner peace”的本质才得以战胜强大的对手。这些语言细细揣摩能够体味到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这一重要概念:只有彻底领悟了什么是不合道的行为并善于放弃, 才能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达到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境地。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 正是道家的宣扬的“无为”而促成其“无不为”。但换个角度来看, 影片中所强调的“inner peace”与庄子的“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的境界还是有所差距。因为但凡领悟了人生的重大哲理和深奥意境, 必须要经历重重磨难, 才能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 才能领会“禅与宇宙合一”的深层境界。[7]熊猫阿宝在短时间内显然是无法真正达到这样一种高人的境界的, 而且他被训练得似乎拥有超人般能力来战胜强大的对手, 更像是美国好莱坞式的英雄, 中国的武侠要想取得成就必然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 绝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这一点来看是一种对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误读。

摘要:《功夫熊猫》系列是美国好莱坞梦工厂推出的以中国元素为题材的动画电影电视剧, 受到全世界的追捧, 正是因为该系列影片充斥着无限中国特色, 而语言又是选取的英语, 所以对该片的英语语言研究将对中国英语研究产生不可多得的佐证意义。本文从片中的“中国英语”入手, 分析影片制作者对中国文化意象的解读, 一方面起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方面鉴别西方是否存在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关键词:《功夫熊猫》系列,中国英语,文化意象

参考文献

[1]动画奥斯卡第36届安妮奖提名揭晓http://comic.qq.com/a/20081203/000008.htm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819677/12186430.htm fr=aladdin

[3]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4) :18-24.

[4]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吴斯佳, 中国基因的美国蜕变——论《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的中国文化隐喻[J].当代电影, 2013 (5) :195-197.

[6]温军超, 《功夫熊猫》系列中“道”文化意象的传递[J].电影文学, 2014 (12) :51-5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大熊猫作文250字 下一篇:大熊猫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