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

关键词: 攻坚克难 副标题 艾滋病 知识

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精选6篇)

篇1: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

艾滋病相关知识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 to Zero),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意在说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到了关键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动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集中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一、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二、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三、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篇2: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什么时间发现艾滋病的?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早在1931年就染上了艾滋病,比人们一般认为的早得多。

这一结论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用电脑模拟艾滋病病毒的演化过程得出的。

·我国的艾滋病感染及发病情况

我国的艾滋病流行近几年来呈加速上升趋势。到1999年9月底,我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HIV感染者15088例,其中病人477例,死亡240例。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际人数已超过40万。从病例反映的情况来看,青壮年是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和乳汁中,偶尔也可在其它的体液中发现,像唾液、眼泪、尿和汗液。现已证实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传播

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无保护的两性性行为(占70%)和同性性行为(占5%)而感染的。

2、血液传播

5%的成人感染者是通过静脉吸毒、3%的是通过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而获得的。其它的像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可造成医源性传播,日常的理发、美容用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或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也能引起感染。

3、母婴传播

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给婴儿。

·艾滋病如何才能传染?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艾滋病毒方可由受感染者传染给别人:

1.皮肤或粘膜上的缺口。

2.带有病毒的体液交换。

3.病毒的数量,溶度(体液中以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溶度最高)。

其实爱滋病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

·什么情况不会感染上艾滋病?

目前认为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蚊子叮咬等。

·感染者与患者的区别:

感染者系指受到HIV的感染但没有发病;“病者”则指已有症状出现的艾滋病人。前者在外表或体内情况均与常人无异,但约有一半的感染者可在10年后发展成艾滋病者。如果受感染者是儿童,则其潜伏期会更短,约40%在3年内便可转变为艾滋病者。对于成年人,在被感染后也会有50%不发展成病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是长期的淋巴结肿胀、发热、体重骤减、极度疲倦、夜间出汗、腹泻、鹅口疮(一种口腔溃疡性疾患)等。这些症状被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当免疫系统变得很衰弱时,便可认为患上艾滋病了,这时的主要特征是“伺机性感染”的出现,如合并肺囊虫性肺炎或卡波济肿瘤等等。

但要记住,在出现“相关综合征”时,要注意鉴别诊断,因为一些症状并非艾滋病独有。

·避孕套能有效地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献血能感染艾滋病吗

献血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什么是窗口期,为什么它可怕?

近年来发现,当人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必须经过一些日子才能测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身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具有传染性,但又毫无症状,血中又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期被称为“窗口”期,“窗口”期大约为2周至3个月。

如果输入(接受)“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或是和他人共用一具注射器,则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与“窗口”期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同样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quot;窗口"期是隐匿而且最危险的艾滋病危险人群。

·输血的作用及伴随的风险

艾滋病病毒通过输血传播是非常有效的,输入了带病毒的血液感染的可能性估计超过90%(相反,一次性交的风险为百分之几到小于1%),一次输血带入爱滋病病毒量是非常大的,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后,很快就会发病,平均时间是3-5年(儿童约为2年)。

每年输血挽救了数百万生命,但一些地方输血安全得不到保证,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正在上升。

·艾滋病并不遥远

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医务人员避免HIV感染的措施

1.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

(1)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人时,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2)当暴露的皮肤或衣服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白大衣、戴手套。

(3)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应戴保护眼镜和口罩。

(4)医务人员特别要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或刺伤。污染的一次性尖锐物体用后应立即收集在特定的容器内处理到不能再使用的程度。

(5)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彻底洗手,特别是手被血液或其体液污染时,必须立即洗手,脱去手套后还要洗手。

(6)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的直接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

(7)口腔科、外科及行尸体解剖的医务人员即使对一般病人操作时敢要注意避免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

(8)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被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伤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如血液溅入口

内,要立即吐出,用水嗽口。

2.医务人员与HIV感染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医务人员被爱HIV污染的针刺伤而感染的危险大约是千分之四,至于粘膜或完整皮肤传染的机会则微乎其微。传染的机会受以下一些因素影响,如病毒的数量,刺伤的深度,针咀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和病人的感染和状况等。

3.感染HIV与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性的比较

HIV和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相同。HIV感染对医务人员的威胁主要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血液或体液。HIV的传染性较HBV为低,因为前者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低。医务人员如被针刺伤,染上肝炎嶙罡呖纱?0%,但受HIV感染的则约为0.4%,因此预防HBV感染的措施已足以防止HIV感染。

4.在工作中对有可能感染HIV的意外处理

在有可能HIV的工作中,被针刺伤或遇上其他意外,应小心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受伤人员应前往急诊室,接受适当的伤口处理和其他治疗。主诊医生应参照预防乙型肝炎的需要作出处理和建议。在等待HIV抗体检测报告的期间,应采取安全性行

为。应避免献血或其他器官。

5.HIV的抵抗能力和消毒方法

(1)HIV对外界的抵抗力:

HIV对环境中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敏感。例如,56度30分钟即不能检出感染性病毒。一般消毒剂如50-70%酒精,5%石炭酸、0.1%家用漂白粉,2%福尔马林、0.25%丙内酯,2%次氯酸钠等皆可灭活病毒。标本中HIV经冷丙酮或甲醛及丙酮固定亦

可被灭活。

本病毒不耐酸但耐碱,PH降至6时病毒滴度大幅度下降;PH高至9时,病毒滴度下降甚微。HIV在室温液体环境中可存活15天以上,在20%胎牛血清中置-70度冰箱可保存感染力至少达3个月以上。在-20度冰箱保存,HIV逆转录酶活性至少可维持2个月以上。冻融1次,酶活性丧失20%,反复冻融,酶活性可进下丧失。用TritknX-100及乙醚处理后,病毒虽被灭活,但仍保留原抗原性,可

用ELISA检测。

(2)HIV消毒方法

艾滋病消毒工作主要是针对HIV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用品、诊疗患者的外环境以及一些物品,如所用过的敷料、纱布等。

艾滋病消毒可根据消毒物品选择适宜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消毒剂。对污染的废弃物可采用焚烧的方法,某些物品特别是需要重复使用的,可用煮沸,及高压蒸气消毒,不宜煮沸的物品,可用2%戊二醛,70%酒精等浸泡10分钟后再洗净。家用漂白粉、次氯酸钠、以及酒精等常用于污染的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

(3)尸体处理:艾滋病患者死亡后,参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方法处理病人尸体,口腔、鼻孔、耳、肛门以及女性阴道用棉球填塞防止体液流出。如有皮肤创面和渗出性炎症者,用碘酒、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擦拭消毒,尸体应就地火化。·卫生部下发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根据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卫生部等九部委共同下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的精神和要求,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是目前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也是大众媒介、宣传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向大众媒介和宣教工作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基本的知识内容,特邀国内专家反复研讨,制订了向全民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要点,包括十条基本知识和与这十条知识相关的重要信息。要使十条基本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十条基本知识也将作为考核宣教措施落实情况和评价宣传教育效果的依据。重要信息是为编写制作有关宣传教育资料和节目提供的相关信息,可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参考使用。

一、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重要信息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有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

1/3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3岁以前死亡。

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孤儿身心发育会受到影响,还将增加社会的负担。

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在孕前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怀疑或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应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建设精神文明、提倡遵纪守法,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治本之路。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有多个性接触者的人应停止高危行为,以免感染艾滋病或性病而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青年人要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之间彼此忠诚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

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

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危险。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并且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因此,迅速治愈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如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或生殖器感染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所检查、咨询和治疗,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也去接受检查。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高危行为,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切不可找游医药贩求治,也不要购药自治,以免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远离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与注射毒品的人性交容易感染艾滋病。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依法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血浆代用品和自身血液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

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的规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童预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没有条件,则必须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人员所用的刀、针和其它易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成功经验。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

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

篇3:服务行业业主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关键词:艾滋病,服务行业,调查

为掌握宾馆饭店、美容美发厅、歌舞娱乐厅和桑拿按摩浴室等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对艾滋病防治的态度、行为,为政府制订艾滋病预防控制政策及相关单位确定艾滋病干预模式提供依据,对遂昌县城区的服务行业业主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县卫生监督所登记在册的所有县城的宾馆(饭店)、旅店、美容美发厅、歌舞娱乐厅、桑拿按摩浴室等娱乐服务行业业主。

1.2 材料与方法

经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法后自行设计“服务行业业主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内容包括业主基本情况,艾滋病传播、防治等基本知识及其法规政策,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的态度、行为等。由经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被调查者逐一说明,并采取现场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

1.3 调查基础资料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应调查139人,实际调查131人,调查率为94.24%,收回有效答卷127份,有效应答率为96.95%。

2.1.2 行业分布:在127人中,美容美发73人,占57.48%;宾馆饭店34人,占26.77%;桑拿按摩室17人,占13.39%;歌舞娱乐厅1人,占0.79%;同时兼营美容美发和桑拿按摩浴室2人,占1.57%。

2.1.3 年龄和性别特征:男性47人,占37.01%;女性80人,占62.99%。年龄15岁~组3人,占2.36%;20岁~组14人,占11.02%;25岁~组23人,占18.11%;30岁~组27人,占21.26%;35岁~组27人,占21.26%;40岁~组17人,占13.39%;45岁~组4人,占3.15%;50岁~组4人,占3.15%;拒答8人,占6.30%。

2.1.4 户籍状况:本县103人,占81.10%;本省外县21人,占16.54%;外省3人,占2.36%。

2.1.5 文化程度:小学16人,占12.66%;初中69人,占54.33%;高中或中专34人,占26.77%;大专以上7人,占5.51%;拒答1人,占0.79%。

2.1.6 婚姻状况:未婚35人,占27.56%;已婚79人,占62.20%;离婚7人,占5.51%;丧偶2人,占1.58%;拒答4人,占3.15%。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平均知晓率为71.43%。其中,目前艾滋病是否可以疫苗预防、药物治愈,政府部门有无免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和可否从人的外表判断感染艾滋病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较低,见表1。

2.3 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

平均知晓率为80.66%,其中对共用碗筷或水杯、蚊虫叮咬和共用牙刷或剃须刀是否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见表2。

2.4 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平均知晓率为60.79%,明显低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桑拿按摩浴室的知晓率为69.41%,美容美发平均知晓率为62.74%,宾馆饭店的知晓率为53.53%,三类行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01,P<0.05),见表3。

2.5 艾滋病相关态度持有率

除了不会让自己经营场所得了性病的人继续为客人服务外,其余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态度持有率均相当低,见表4。

2.6 艾滋病相关行为持有率

在最近一年,只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有95人,占74.80%;偶尔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有10人,占7.87%;经常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有12人,占9.45%;拒答10人,占7.88%。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避孕套的有24人,占18.90%;经常使用的有21人,占16.54%;偶尔使用的有22人,占17.32%;从不使用的有52人,占40.94%;拒答8人,占6.30%。在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的22人中,美容美发发生率为19.18%,占63.64%;桑拿按摩浴室发生率为35.29%,占27.27%;宾馆饭店发生率为2.94%,占4.55%,三类行业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性(χ2=9.08,P<0.05)。在最近一年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并愿意接受调查的22人中,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避孕套的有8人,占36.36%;经常使用的有2人,占9.09%;偶尔使用的有8人,占36.37%;从不使用的有4人,占18.18%。χ2χ2

2.7 艾滋病防治相关需求

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报纸杂志为45人,占35.43%;广播为20人,占15.75%;电视为95人,占74.80%;宣传手册为31人,占24.41%;黑板报、招贴画为13人,占10.24%;专题讲座13人,占10.24%;亲友7人,占5.51%。今后了解艾滋病知识希望通过的途径:报纸杂志为29人,占22.83%;广播为13人,占10.24%;电视为73人,占57.48%;宣传手册为36人,占28.35%;黑板报、招贴画为5人,占3.94%;专题讲座为27人,占21.26%;亲友介绍为2人,占1.57%;热线电话为6人,占4.72%。以前需要避孕套获得的途径:药店为44人,占34.65%;性保健品店为32人,占25.20%;计划生育部门为54人,占42.52%;旅店客房备用为3人,占2.36%;其他或不需要用为16人,占12.60%。今后如果需要避孕套希望获得的途径:药店为26人,占20.47%;性保健品店为27人,占21.26%;计划生育部门为77人,占60.63%;旅店客房备用为2人,占1.57%;其他或不需要用为13人,占10.24%。

3 讨论

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进展,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或从某一人群向另一人群传播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1]。宾馆(饭店)、旅店、美容美发、歌舞娱乐、桑拿按摩浴室等娱乐服务行业属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个别场所不同程度的存在商业性行为。因此,娱乐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是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但其流动性较大,开展干预工作较困难。遂昌县所在的丽水市娱乐服务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8.50%,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仅为60.1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86.10%[2]。服务行业业主不仅因处于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因其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对从业人员和嫖客等服务对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配合和支持情况也决定着今后在其场所开展干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显然,开展对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艾滋病的知信行调查和宣传教育活动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遂昌县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并不容乐观。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仅为71.43%,传播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0.66%,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0.79%。同意在自己的经营场所安装避孕套售卖机或放置避孕套的仅占36.22%,对感染艾滋病的人持同情的仅占25.20%,愿与感染艾滋病的亲友或同事继续交往的仅占25.98%,愿继续共事的占28.35%,对今后是否可能感染艾滋病仅3.15%的被调查者有此意识,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行为持有率普遍较低。而且有17.32%的被调查者有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其中仅有36.36%的被调查者坚持每次使用避孕套。对于艾滋病防治相关需求,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电视,今后了解艾滋病知识最希望通过的途径仍以电视为主,但呈多样性;以前需要避孕套一般获得的途径为计划生育部门,最高为42.52%,今后如果需要避孕套最希望获得的途径为计划生育部门,占60.63%,可见计划生育部门提供避孕套的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

遂昌县在开展本次调查活动的同时,开展了以集中讲座、分发图片、宣传资料等形式的艾滋病防控培训,随后对重点场所相关人群开展深入访谈、发放安全套和VCD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活动,效果如何,尚待进一步观察。但是,充分利用电视等易于接受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娱乐服务行业业主的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影响周边人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向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方向发展,应成为共识。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of Indonesia Center for Health Research.HIV risk behavioral surveillances in Jakarta,and Surabaya,and Manado[M].Jakarta:University of Indonesia,1997.

篇4: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

(会宁县中川乡卫生院甘肃会宁730700)【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结构式问卷调查121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36.36%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经历,艾滋病知晓率为47.11%,接受过10条艾滋病核心信息宣传教育者人数为零。结论 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感染风险较高,在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校外青少年人群。 【关键词】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ural areas out-of-school youth AIDS related knowledge, behavior, as in the out-of-school youth AIDS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s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using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121 schools, youth, income data by using Excel to establish database analysis. Results of survey of36.36% admitted having had sex experience, AIDS awareness rate was 47.11%, accepts the10core of AIDS informa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the number zero. 【中图分类号】R23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63-01 艾滋病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由于校外青少年过早离开学校,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也缺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缺乏对不良行为和诱惑的鉴别抵抗[1],容易发生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由于农村校外青少年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具备一般流动人群的特点,周围环境复杂,缺乏有益的娱乐活动,加之他們收入低,年龄偏小,使其成为防治艾滋病的边缘人群,很难获得医疗救助和社会支持[2,3]。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乡农村15~24岁不在校读书的青少年内符合条件的所有对象进行调查,共计调查校外青少年121人。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户籍等),艾滋病相关认知,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获得的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等。1.3 资料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经统一编码,所得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分析。2结果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14±2.34岁;男性108人,女性13人,男女之比为13.84:1;婚姻状况未婚占91.74%,已婚占8.26%;文化程度文盲占6.61%,小学占56.20%,初中占30.58%,高中或中专占6.61%。2.2 未上学原因分析 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辍学者占52.07%(63/121),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没有继续上学者占27.27%(33/121),因家庭经济困难、劳动负担重及其它原因离开学校者占20.66%(25/121)。2.3 艾滋病防治知识 121名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7.11%,正确回答率最高为"与AIDS病人或感染者公用针具会不会感染HIV"达88.43%,最低为"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HIV"仅达27.27% (见表1)。表1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2.4 性行为发生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36.36%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性行为经历,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大多在13~24岁之间,性伴以恋爱男/女朋友为主(81.82%),其次是配偶(11.36%)、临时性伴(2.27%)、同性性伴(2.27%)。最近一年与配偶或同居异性朋友发生性行为者占54.55%,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者占22.73%,发生商业性行为者占6.82%。2.5 安全套使用情况 在有性行为的调查对象中,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43.18%(19/44)。最近一年与配偶或同居异性朋友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34.62%,有时使用者占42.31%,每次都用者占15.38%。最近一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均未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有时使用者为40.00%(4/10)。最近一年有3名调查对象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均未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有1名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发生过同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2.6 干预服务接受情况 最近一年调查对象接受的主要干预服务为免费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其次依次为同伴教育活动、咨询检测服务、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培训和性病检查治疗(见表2)。表2 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接受情况2.7知识信息来源 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信息的来源依次为电视(80.17%)、免费宣传材料(40.50%)、书籍(38.02%)、报刊(33.89%)、朋友(25.62%)、医生(23.67%)、广播(19.83%)、宣传广告栏(19.01%)和咨询服务(5.79%)。3 讨论调查发现,仅有9.92%的农村校外青少年能全部正确回答UNGASS指标中的5个问题。这与联合国大会要求的"到2005年,青少年能正确回答5道题的人数达到90%"相差甚远[4]。用<行动计划>知晓率评估指标(8项问题中回答对任意6项为知晓)统计,农村地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7.11%,距甘肃省要求2010年校外青少年和流动人口达到70%的目标相距甚远[4]。安全套正确使用是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有效措施。在调查对象中,首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占43.18%,说明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比较淡薄。校外青少年作为青少年人群中特定的一部分,在性生理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较早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处在性观念与生活方式改变的社会环境,,应该加大对这一人群的宣传力度和教育程度。此次调查对象均为农村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7.11%,接受过青春期、生殖健康等方面知识教育的人仅占35.54%,接受过艾滋病10条核心信息宣传的人数为零。有67.77%的调查对象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外出务工,日常接触最多的人是工作同伴,因此,发展同伴教育志愿者,由他们来实施针对校外青少年同伴教育活动是防治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对抗艾滋病最好的疫苗,在校外青少年中应该针对青少年对艾滋病认识的误区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使得校外青少年这一群体成为抗击艾滋病的主力军,而不是高危人群。参考文献[1]石晓燕,余小鸣,段春明,等.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只是 态度及危险行为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1):52-54.[2]乔晓春,郭晓黎,张丽芬,等.山西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5):265-267.[3]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华,等.山东省HIV感染者流动人口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28-30.[4]罗春燕,彭宁宁,朱蔚,等.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三)-吸烟、饮酒与易成银药物使用情况[J].中国校医,2003,17(2):104-107.[5]甘肃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甘肃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

篇5:艾滋病相关知识问答

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艾滋病(HIV)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过去艾滋病以血液传播为主,注射吸毒占七成以上比例。随着同性恋、双性恋的增加,艾滋病由吸毒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调查显示,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者约占40%,目前正逐渐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由于这三种途径的特殊性,因此我们也可以简单划定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1.所有吸毒人员

2.所有卖淫嫖娼人员

3.营业性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

4.有多个性伙伴的人

5.男性同性恋者、两性恋者,尤其是有发生过肛门或口腔性行为的男性,特别是不用安全套的男性

6.在中国有偿献血的人

7.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8.艾滋病病毒阳性的配偶和子女或者性伴侣

9.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以及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

10.与艾滋病高危人群有性接触者

11.性病患者

12.曾用过国外进口血液制品者,特别是血友病病人

篇6:艾滋病知识问答

艾滋病知识问答

1、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发展到艾滋病患者一般为几年?最长可达几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艾滋病可分为哪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

3、艾滋病是传染病吗?(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4、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叫什么期?(窗口期) 5、“窗口期”能否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不能,“窗口期”身体里还没有产生足够抗体,无法检测出是否已经受到感染)

6、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吗?(不会) 7、故意传播艾滋病是犯法行为?(是犯法行为)

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吗?(正常工作和生活)

9、到低,协会会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在农村应达到75%,城市达到90%,

10、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是怎样?(形势很严峻) 11、艾滋病发生在地方?(艾滋病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12、你认为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对你有必要吗?(十分必要) 13、你认为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会怎么样?(会受到欢迎) 14、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15、性生活为什么会传播艾滋病病毒?(性交时会接触到对方的 或阴道分泌物,摩擦还可能造成性器官、特别是女性阴道黏膜的损伤,从而接触到血液)

16、艾滋病病毒会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吗?(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在分娩过程中和在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传播的可能性为30%左右)

17.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中使用最广泛、简便、快速的方法是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在检查出抗体时,证明已经被HIV感染。

18.为什么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需要作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包括: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由于初筛试验成本低,且简便快速,所以用于普遍检查,但是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时,有可能是假阳性,还需要再做确认试验,确认试验阳性者方可报告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19.哪些人应考虑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

(1) 曾经有高危行为的人,

如多 ,同性恋, 者,共用注射器吸毒者及他们的性伴等;

(2) 在感染者较多的地区或血液安全没有保障的条件下接受过输血的人;

(3) 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妇女所生的婴儿;

(4) 配偶是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

20.早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什么意义?

有些就诊者认为艾滋病既然无法治愈,查出来也没有用,不愿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实际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有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及时保护他人免受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具体说早期诊断有如下意义:

(1) 及时改变危险行为,避免危险因素。

(2) 加强自我保护,定期到医院检查,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延缓疾病的进程。

(3) 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他人,如使用安全套,做好家庭内防护,注意消毒等。

(4) 慎重考虑有关婚姻、生育哺乳等问题。

21.艾滋病的诊断原则是什么?

艾滋病是HIV感染造成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性损害而继发的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的综合病症;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HIV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症状,主要靠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2.有哪些机构可以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综合医院、性病防治机构等都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服务。

23.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原则是什么?

(1) 自愿:是否接受艾滋病抗体的检测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自己做出选择。他人无权干涉。

(2) 匿名: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可以不使用真实的姓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3) 保密:检测的结果和有关的一切资料都是保密的`。除非检测者本人同意,否则你的父母、配偶或 、朋友和单位的领导都不会知道你的检测结果。

2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一回事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

艾滋病病人:当 CD4+细胞<200/mm3,或临床出现症状时,即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同样具有传染性。

25.什么是高危行为?

高危行为是针对HIV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容易引起HIV感染的行为统称为艾滋病高危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别人发生体液交换或共用针具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或HIV药瘾者通过共用针具将HIV传给他人。具体的高危行为有如下几种: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插入性性交、多个 、男男性接触等。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医源性传播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已被HIV感染的女性怀孕并生育以及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HIV感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采血室岗位职责 下一篇:早产儿的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