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通用10篇)
篇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汇总
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汇总
【云南的歌会】蹲踞dūn ù:蹲,即两膝如坐,臀部不着地;踞,有蹲或坐之义。
酬和chóu he :以诗文相酬答。
熹微xī wēi:光线淡弱的样子。多指晨光。
譬喻pì ù :比喻。
淳朴chún pǔ :厚道,朴实。
即物起兴í wù qǐ xìnɡ:指先言他物起兴抒情。
引经据典ǐn īnɡ ùdiǎn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悠游自在ōu óu zì zài:形容悠闲而舒适。
龙吟凤哕lóng ín fènghuì :龙在吟啸,凤在鸣叫。比喻声音很优美。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当行出色:dāng háng chū sè 当行:内行。出色:格外好。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端午的鸭蛋】
腌 ān :用盐渍食物。例句:我们常用盐腌和熏制来保存猪肉。
门楣én éi:门框上的横木。
苋菜xiàn cài :一年生草本植物。
籍贯í ɡuàn: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庙chénɡ huánɡià
肃然起敬sù rán qǐ ìnɡ: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
囊萤映雪nánɡ ínɡ ìnɡxuě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吆喝】
囿u :拘泥;局限。
钹bó :打击乐器。
招徕zhā lái :招引;招揽。
铁铉tiě xuàn
饽饽bō b :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
秫秸秆shú iē ɡǎn
:指去掉穗的高粱杆。
随机应变suí ī ìnɡbiàn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合辙押韵hé zhé ā ùn :形容非常押韵。
油嘴滑舌óu zuǐ huáshé :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馄饨:hún tún 是中国汉族的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馅儿,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源于中国北方。
【春酒】
家醅iā pēi :自家酿的酒。
一马当先ì ǎ dānɡxiān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
顾名思义
ɡù ínɡ sī ì :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炮制:pá zhì 照着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原来指中医,现广泛引用.
【俗世奇人】
蔫niān :比喻精神萎靡。
怵chù :恐惧,害怕。
抠ōu :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或吝啬。
逢场作戏 féngchǎng zu xì :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八面玲珑 bā iànlíng lóng : 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看风使舵 àn fēng shǐdu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左右逢源 zuǒ uféng uán :比喻办事圆滑。
孤陋寡闻 gū luguǎ wén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人情练达 rénqíng liàn dá :指通晓待人处事的经验。
篇2: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
一、字词
蹲踞dūnjù 酬和hâ 熹xī微 淳chún朴 引经据典 腌yān 门楣mãi 顾名思义 蔫niān
苋xiàn菜 籍jí贯 钹bï 铁铉xuàn 饽饽bō 秫shú秸jiē秆 随机应变 油嘴滑舌 家醅pēi
怵chù:害怕。抠kōu:小气。
招徕lái:招揽。
譬pì喻:打比方。
合辙zhã押韵:押韵。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囿yîu于:局限于
龙吟凤哕huì:鸟鸣声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囊náng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课文解读
第16课、《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文章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第一部分是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
第二部分写山路漫歌,主要写唱歌环境;
第三部分写村寨传歌,主要写唱歌的场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第17课、《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文章在结构上按照“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再通过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最后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第18课、《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吆喝,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作介绍,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情趣。
第19课、《春酒》作者琦君,台湾女作家。
文章通过写“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几件事时,以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来表现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和思乡之情。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传神。
第20课、《俗世奇人》是冯骥才描绘20世纪初天津地层市民和小生产者的生活的系列小说。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泥人张》和《好嘴杨巴》。
《泥人张》通过写泥人张智斗海张五来表现他的沉稳、干练,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能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在斗争的两个回合中,他善于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
篇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
“写和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移的。”我们的教材虽然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但它们实际是紧密连结的,有着共同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以学习阅读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写作。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学期初就思考着如何构架课文阅读教学和单元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心中始终牵挂着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阅读教学的步骤及相关内容。以下便是笔者践行读写结合,将单元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个方法。
一、水到渠成,课后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当写作目标与该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一致之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来个“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将其作为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比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的线索。它包括以下内容:
1. 记叙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 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一个具体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等。
3. 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
4. 记叙的线索应该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
其中第三点提到记叙线索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该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藤野先生》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另一条是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已经讲解清楚了,那么在总结课文内容时,就可把它作为写作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等进入单元写作训练时,学生对这一方法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移花接木,将单元写作目标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有些单元写作目标可能不是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它与课文内容又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时需要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植入”,也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部分迁移到课文阅读教学中。
如第六单元的写作目标——学写游记。具体要求是:
1. 写游记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
2. 在写景时,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定点观察。
3. 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4. 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游览地相关的知识。
该单元的四篇文言文以游记为主,但很难说以上四点是它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毕竟又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容易忽略其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可能错失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良机。
因为有了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备课的时候,就在寻找它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最后发现完全可行。就单元写作目标的第一点而言,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的:“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其中既有移步换景也有定点观察。教师可以边讲授课文内容,边补充说明这便是游记的写法之一———交代清楚游览的经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单元写作目标也迎刃而解了。
再举写作目标的第三点来讲,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举《满井游记》为例,课文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山光水色,最后作者用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画龙点睛地表明了自己对初春景色的喜爱。如果仅仅依据教参的要求,只要解释清楚这议论语句的内在含义即可。但如果教师能把其作为游记的写法之一传授给学生,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部分完成了单元写作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只要教师心中有写作教学这根弦,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将单元写作目标这朵“花”移植到课文阅读教学这棵“树”上,那么植根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指导必将“盛放”。
三、深入挖掘、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材编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里都附上了“写作导引”,它一方面简要介绍单元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章加以举例分析。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确容易理解和体会。但仔细研究:“写作导引”里所举的课文实例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是否可以引用单元课文内容来作为写作指导的实例呢?回答是肯定的。
以第四单元为例,其写作目标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具体要求为两方面:其一,写记叙文时,往往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加入适当的描写。描写能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还可以突出重点和中心。其二,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能使作者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说明描写的作用,教材以冯骥才的《泥人张》(第四单元)为例,即作者通过对“海张五”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恶霸形象。对于抒情的作用,编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几句简短的抒情,道出了作者的追悔、思念,及内心的五味杂陈……
如果教师仅是把这两个案例和学生交流或解读一遍,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很难说是深刻的。其实,我们阅读教学的课文资源既丰富又鲜活。
就这个单元而言,教师可以举的课文实例是不少的。《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人物、环境和场面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对人物(年轻女子)的描写是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还有《端午的鸭蛋》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语言诙谐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而《春酒》中描写和抒情的语句更是俯拾皆是。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可见,这些记叙类文章中描写和抒情的手法都运用得十分巧妙。教师可采用串讲的方式,将其写法加以提炼、归纳,经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中有关描写的语段为例,告诉学生记叙文中描写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举《端午的鸭蛋》《春酒》等中有关抒情的语段,和学生阐述记叙文中抒情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写作技法的认识,而且也是对文本的又一次解读,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与时俱进,无论是作为阅读教学的课文篇目,还是单元写作设计都在改变,日趋完善。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也必然是一种趋势。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笔者先摸透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再将单元写作目标分散、渗透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或是根据单元写作目标的要求,对单元课文的相关写法做提炼和整合。这样的过程算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吧。
摘要: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单元写作目标或渗透或归纳或补充到课文阅读教学中,这既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又能让写作指导课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目标,课文阅读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篇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篇5: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盘点
一、复习课文: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牛奶 蜜蜂—蜂蜜
水池—池水 图画—画图
牙刷—刷牙 山上—上山
领带—带领 算盘—盘算
到达—达到 喜欢—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 (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哄(哄骗)篇(篇章)令(口令)
漫(漫长)洪(洪水)骗(骗人)另(另外)
枚(一枚)裁(裁剪)伦(伦敦)酒(白酒)
牧(放牧)载(载重)轮(车轮)洒(洒水)
刀(小刀)而(而且)求(要求)票(车票)
力(力气)尔(偶尔)球(皮球)飘(飘浮)
陈(陈列)艺(文艺)竿(竹竿)转(转动)
冻(冷冻)亿(亿万)杆(旗杆)传(传达)
但(但是)姓(姓名)测(测验)毕(毕业)
胆(胆量)性(性别)厕(厕所)些(一些)
五、多音字:
哄hōnɡ(哄抢)hǒnɡ(哄骗) hnɡ(起哄)
喝hē(喝水) hè(喝彩)
便pián(便宜) biàn(方便)
杆ɡǎn(笔杆)ɡān(旗杆)
转zhuàn(转椅)zhuǎn(转身、旋转)
称chēnɡ(称呼) chèn(称心)
缝fénɡ(缝补) fènɡ(石缝)
假iǎ(假如) ià(放假)
差chà(差生)chā(差别)chāi(出差)
粘zhān(粘贴) nián(粘膜)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发行)邮票 (眨眨)眼睛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奇怪)的问题 (精美)的图案
(重要)的人物 (洁白)的纸
(弯弯)的小树 (斜斜)的雨丝
(优美)的乐曲 (五颜六色)的裙子
(高兴)地笑了 (呼呼)地转
七、近义词:
举动—(行动) 立即—(立刻)
仍然—(仍旧) 徐徐—(渐渐)
称赞—(夸奖)
八、反义词:
困难—(容易) 方便—(麻烦)
斜—(直) 清晰—(模糊)
动-(静) 弯-(直)
九、量词:
一(个)问题 一(个)杯子
一(条)金鱼 一(枚)邮票
一(家)酒店
一(位)先生 一(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只)小鸟
一(根)旗杆 一(棵)小树
一(片)乌云 一(条)雨丝
一(阵)风
一(件)雨衣 一(声)春雷
一(个)难题 一(把)花伞
一(张)画
一(个)圆圈 一(个)气囊
一(只)天鹅 一(幅)贴画
一(辆)汽车 一(个)说法
一(些)时间 一(片)黑暗
一(个)勺子
十、四字词语:
五颜六色 能工巧匠 冥思苦想
十一、造句:
显得――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一场大雪过后,大地显得更美了。)
十二、拓展:
1、积累名言:
(1)生命在于运动。――富兰克林
(2)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关于读书的谚语: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
3、“把”字句、“被”字句:
(1)邮票被人们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人们把邮票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篇6:八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含义: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二)形容词的用法及位置:
1.作定语,放在名词之前,不定代词之后。
The nice girl is my sister .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 .
2. 少数形容只能作表语不能作定语:alone , afraid , ill , asleep ,awake , alive , well 。
3.作表语,放在系动词之后。 He looks happy .
4. 作宾语补足语,放在宾语之后,常与make , leave ,keep 等动词连用。
You must keep your eyes closed .
Don’t make your hands dirty .
5. 某些形容词放在定冠词the之后,表示一类人。常见的词有:good , bad ,rich , poor ,
young , old , deaf , blind, black , white , living , dead 。
The young should be polite to the old .
Please don’t laugh at the poor .
6. 某些表示情感的表语形容词后可接动词不定式(to + 动词原形):
glad , happy ,pleased
be sorry , sad ,sure , kind + to do sth .
ready , afraid ,able
easy , difficult
(三)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
1.规则变化
(1)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er est 。
(2) 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时, 加 r st 。
(3)以“辅音字母 +y ”结尾时, 把y变为 i ,再加er est 。
( 4) 部分形容词,先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er est 。
big , hot, fat , thin , red ,
(5) 部分形容词, 在前面加 more most 。
beautiful , careful , important , delicious , difficult , dangerous
(6) 以ly结尾的形容词,在前面加more most 。
friendly(友好的) , lonely(孤独的) , lovely(可爱的)
Likely(有希望的) , daily (日常的), lively (有生气的)
2. 不规则变化
good well --- better---best many much ---more--- most
bad ill --- worse ---worst little --- less--- least
far ---farther (较远的) further (进一步的) ---farthest (最远的) furthest (最大程度的)
old ---older(年纪较大的) elder(年纪最大的)---oldest(较年长的) eldest (最年长的)
(四) 形容词原级的用法:
1.说明人或事物自身的性质、特征或状态时用形容词原形。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are beautiful .
2. 有表示程度的副词very , so , too,enough , quite 等修饰时,用形容词原形。
The boy is too young .
3.表示A与B在某方面程度相同或不同时,用形容词原形。
肯定句:A + 动词 + as + 形容词原形 + as + B 。
English is as interesting as Chinese .
Xiao Ming is as tall as Jim .
否定句:A + 动词 + not as so+ 形容词原形 + as + B 。
This book is not as so new as that one .
I am not so careful as Lucy .
否定句的结构相当于 A + 动词 + less + 形容词原形 + than + B 。
He thinks Chinese is less interesting than English .
4. 表示“A 是B 的几倍”: A +动词+ 倍数+ as + 形容词原形 + as + B 。
Our school is three times as big as theirs .
This table is twice as long as that one .
5.“A + 动词 +Half + as + 形容词原形 +as + B”表示“A是B的一半”
Her room is half as big as yours .
(五)、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1.表示两者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比较级:A + 动词+ 形容词比较级 + than + B
Lily’s room is bigger than mine .
This mooncake is nice than that one .
2. 有表示程度的副词a little , a bit , a few , a lot , much , even , still ,
Far , rather , any 等修饰时,用形容词比较级。
I feel even worse now . It is much colder today than before .
3. 表示两者之间“哪一个更、、、”:which who is +形容词比较级, A or B ?
Who is taller , L i Ming or Wang Tao ?
Which sweater is more beautiful , the yellow one or the pink one ?
4. 表示“几倍于、、、、、、”时, 用“A + 动词 + 倍数+比较级 + than + B ”
I am three years older than you .
5.表示“两者之间较、、、、、、的一个”,常用 “the +比较级”结构 。
Mary is the taller of the twins .
6. 表示“越来越、、、、、、”时,用比较级重叠结构,即“比较级 +and + 比较级 ”,多音节
词和部分双音节词用“more and more +形容词原形 ”
It’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in spring .
Our hometow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
7. 表示“越、、、、、、就越、、、、、、”时,用“the +比较级 , the +比较级 ”
The harder he works , the richer he is .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 the happier we’ll be .
(六)、形容词最高级的用法:
1.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最高级。形容词最高级前必须加定冠词
the , 句末常跟一个in of 短语来表示范围。
He is the strongest of the three boys .
Shanghai is the biggest city in china .
2. 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哪一个最、、、、、、?”用句型:
Which who is + the + 最高级 , A , B , or C ?
Which city is the most beautiful , Beijing , Shanghai or Fuzhou ?
3. 表示“最、、、、、、的、、、、、、之一” 时,用句型:
主语 + is + one of the +形容词最高级 +名词复数 。
Zhou Jielu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ingers .
4. 形容词最高级前面可加序数词,表示“第几大 / 长 / 高 等”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first longest river in China .
5. 形容词最高级前面可以有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所有格等修饰,此时不用the 。
This is our last lesson . Yesterday was his busiest day .
6. 形容词比较级结构可以表示最高级含义。
Li Lei is the tallest student in his class .
== Li Lei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 .
== Li Lei is taller than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
== Li Lei is taller than anyone else in his class .
==No one is as tall as Li Lei in his class .
==No one is taller than Li Lei in his class .
== Li Lei is tall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
== Li Lei is taller than the rest of students in his class .
(七)、--ing 形容词与--ed 形容词:
--ing 形容词表示“令人、、、、、、的”, 表示主动意义,多指事物对人的影响,一般修饰或说明事物。如:surprising(令人惊讶的) , exciting (令人兴奋的), interesting(有趣的) 等。--ed 形容词表示“感到、、、、、、的”,表示被动意义,多指人对事物的感受,主语一般是人:sb. + be +--ed 形容词 + 介词短语 。 如:surprised(感到惊讶的) , excited(感到兴奋的) ,
Interested(感到有趣的) 等。
We are all excited about the exciting news .
(八)在同一范围内比较时,必须把主体排除在被比较的范围之外。
China is larger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Asia .( 在同一范围内)
篇7: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词语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背影》
差使[chāi shǐ]:指官职或职务。..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情况。这里指失业。
.奔丧[sāng]:料理长辈或亲属的丧事。.狼藉[jí]:为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典质[diǎn zhì]:(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赋闲[fù xián]: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失业在家。
..游逛[guàng]:指游览;为消遣而闲走。.妥帖[tuǒ tiē]:恰当,十分合适。..踌躇[chóu chú]: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迂腐[yū fǔ]:指言谈和行为拘泥于陈旧的,不知变通,不合时宜。..马褂[guà]:服饰名,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拭干[shì]:擦干净,抹干净。
.搀扶[chān]:指用手轻轻架着对方的胳膊或手
.颓唐[tuí]:指衰颓败落 .琐屑[suǒ xiè]:指细小、琐碎的事情。..惦记[diàn]: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举箸[zhù]:拿起筷子。
.祸不单行[huò]: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感到悲伤。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情郁于中[yù]: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第十四课《白杨礼赞》
开垦[kěn]:荒地开辟
.锤炼[chuí liàn]: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主宰[zǎi]:对事情的变化有决定权力。
.倦怠[juàn dài]:疲乏,懈怠
..傲然[ào]: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倔强[jué jiàng]:刚强不屈,不轻易屈服 ..婆娑[pó suō]: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的样子。
..虬枝[qiú]:盘曲的树枝。
.伟岸:高大挺拔
宛然[wǎn]:仿佛;很象。.秀颀[qí]:美而高。
.鄙视[bǐ]:表示轻蔑、看不起的意思;
.妙手偶得[ǒu]: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yān]:形容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yì]: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náo]: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纵横决荡[zòng héng jué dàng]: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第十五课《散文二篇》
兴味:指趣味;兴趣;兴致。
洗涤[dí]:冲荡;清洗。
.卑微[bēi wēi]:地位低下,没有权势。..牛犊[dú]:小牛。
.炫耀[xuàn yào]:指夸耀。..茸毛[róng]:柔软纤细的毛。.疲倦[pí juàn]:指十分劳累,困倦。..消逝[shì]: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繁殖[fán zhí]:指生物的滋生增殖。
..
凋谢[diāo xiè]: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指老年人去世。
..遏制[è zhì]:指阻止,禁绝;制止。
..肆意[sì]:纵情任意,不受拘束。.濒临[bīn lín]:紧靠,临近..俯瞰[fǔ 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深渊[yuān]:很深的水潭。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 .星辰[chén]:宇宙中星星的总称。.
第十六课《昆明的雨》
辟邪[bì xié]:指驱除邪恶; ..鲜腴[xiān yú]:新鲜肥美。.
篱笆[lí bɑ]: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可作为障隔的栅栏。
..格调[gé diào]:指风度;仪态,..乍[zhà]:刚,起初
.吆喝[yāo he]:大声喊叫或叫卖。
..暮年[mù]:晚年;老年。
.情味:情趣、情谊的意思。
苔痕[tái hén]:苔藓滋生之迹。..密匝匝[zā]:非常浓密的样子 .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篇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
一、谈话导入, 激发幻想“热情”
学生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 对《西游记》中孙悟空非常熟悉。同时, 也看过很多动画片, 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猫和老鼠》、《奥特曼》等, 学生对里面的动物、植物、人物的神奇“变化”常常心驰神往。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相互介绍看过的动画片中的动物、植物、人物变成什么, 是怎么变的。随后再引导学生说说如果自己会变, 想变成什么。这样的引导, 既开启了学生的记忆之门, 引起对“变”的遐想, 又“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 为后面的“乐于想象, 易于动笔”作了铺垫。
二、开阔思路, 放飞想象“激情”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 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想象引领到广阔的大千世界。当学生说, 我想变成一只甲壳虫时, 教师适时表扬:“你真会想象, 想象自己变成动物。有想象自己变成植物的吗?你想变成什么呢?”教师这样引导, 能开启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按照“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我 (要做什么) 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练习。学生先自己组织语言, 然后说给同桌的学生听, 既遵循了习作教学由说到写的规律, 又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由发散到聚焦的过程。实现了思维、语言、表达的同步发展。
三、指导方法, 顺畅表达“心情”
学生想写的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后, 教师要对“怎样写”作适当指导, 为学生提供两到三篇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构段方式, 掌握习作的方法。
(横式构段方式范文)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哼!那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有九九八十一变呢!
假如我会变, 我想变成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我走上了春的舞台, 把长袖一挥, 顿时, 柳树上冒出了嫩绿的小芽儿, 油亮亮的, 让人不忍心去摸它。
假如我会变, 我想变成手持荷花的夏姑娘。我走上了夏的舞台, 在森林上空飞几圈, 山坡上, 苍翠的树木、青青的芳草给森林戴上了一顶绿“皇冠”。
假如我会变, 我想变成身穿葡萄的姑娘。我走上了秋的舞台, 赶到果园, 轻拂每一棵果树, 不到一会儿, 苹果红了, 像小朋友的脸蛋儿;梨黄澄澄的, 葡萄水灵灵紫莹莹的, 石榴咧开红红的大嘴笑了。
学生通过阅读就会发现, 习作可以分别写变成几样东西, 每变成一样东西就构成一个自然段。
(纵式结构的范文)
一天夜里, 我躺在床上, 心里默默地想着自己看过的书, 想着想着, 我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 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本《语文、数学重点难点》的辅导书。一个叫“李杜芸”的小女孩, 用双手捧着我, 津津有味地阅读着里面的内容。
“啊!”忽然, 小女孩长叹一声, “终于看完了, 里面的内容可真丰富啊!要是再有一本这样的书, 那该有多好啊!”于是, 她用手轻轻地将我合上, 放进抽屉里。
我摇动着身子, 嘴里念道:“沙拉沙巴卡, 变!”顿时, 许多小星星转来转去, 合成了六个大字“十万个为什么”, 那些星星忽然筛下一束金光。我的封面焕然一新, 哇!我“身体内”的知识和字都换了换位置, 我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那个小女孩走过来, 打开抽屉, 捧起我, 惊奇地说:“呀!《十万个为什么》!我最想看的书!”我看着她的笑容, 我也甜甜地笑着。
正在这时, 一阵熟悉的闹钟声传入了我的耳帘。
原来是一场梦。
学生认真阅读短文后就能明白, 假如我会变, 可以只写变成一样事物, 再具体写干了什么, 结果怎样。
四、自改互评, 分享愉悦“笔情”
篇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词语知识
一.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绝对算监利特产,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①描述团子,做到色香味形俱全,要让人垂涎欲滴;②说明团子的做法,要让人一听就会;③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要让人羡慕不已;④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要让人听了就想买。面对“要让人……”的要求,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果然是人人有话说,特别是吆喝语,不仅有文采,更是有特色,再加上当场吆喝,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 。半命题作文,要求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监利有庙会(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写出家乡的特色,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鲊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到结构,从主题到情感,从语言到手法,力求有效借鉴。同时,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又有现成的范文,知道如何去写,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综观整个活动,结合了地方文化与课本知识,依托课本知识,借鉴地方资源,彰显文化特色,撒播情感种子,培养语文能力,这应该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吧。
篇10: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1.做人应当堂堂正正,写字也应该端端正正,字如其人哦。请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方格内。(2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kàn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hóng湖水,湖面上照例màn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qín,有的摆弄游艇模型。
2.下列加点的字拼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蘸水(zhàn) 附和(hè) 阔绰(chuò) 腼腆(diǎn)
B. 间(jiàn)或 胚子(pēi) 踹一脚(chuài) 避讳(huì )
C. 啐骂(cuì) 不省人事(xǐng ) 星宿(xiù) 作揖(yī )
D. 侥幸(jio) 带挈(qiè) 恐吓(hè) 魁梧(kuí)
3. 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B.《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
C.《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孔乙己》侧重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写人 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4.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在横线上只写序号)(4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 ;你高傲时, ;你莽撞时, ;你跌倒时, 。
①它呼唤你稳重 ②它呼唤你谦虚 ③它呼唤你挺立 ④它呼唤你清醒
5.下面一段话,鲁迅的真实意思是(4分)
许广平曾将她的论文《罗素的话》交鲁迅先生批阅,鲁迅阅后写了这样一段评语:论文可给九十分,只给你五分:其中抄工三分,末尾的几句议论二分,其余的八十五分都给罗素。
6.读下面一则对话,简答问题。(4分)
三个浑身泥土的淘气孩子抱住妈妈的脖子,问:“妈妈,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么呢?”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三个干干净净的乖孩子。”儿子们异口同声地嚷道:“真好,这样我们就有六兄弟啦!”
①妈妈话中的意思是:
②孩子们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7.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2分)
二、自主阅读,展示你的创造能力。(70分)
(一)课文再现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7分)
(甲)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8.(甲)段所在课文选自《 》 ,(乙)段所在课文选自《 》。 (2分)
9.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2分)
(甲)
(乙)
10.孔乙己和范进都是读书人,二人的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客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 。(2分)
11.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 ,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 。(3分)
12.(甲)段文字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2分)
13.(甲)(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刻画人物性格。请从上边两段文字中各摘抄一例你最欣赏的语言或动作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
摘抄句:(甲)段
赏 析:
摘抄句:(乙)段
赏 析:
14.如果在孔乙己和范进在咸亨酒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像力,写上一段话,一百字以内。(3分)
(二)拓展延伸
阅读《高等教育》一文,回答问题(19分)
高等教育
司玉笙
⑴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⑵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⑶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⑷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⑸ 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⑹ 强就当了经理。
⑺ 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⑻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⑼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⑽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⑾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⑿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⒀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⒁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⒂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⒃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⒄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⒅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⒆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5.第⑸节中,老板让强管理一个公司,他认为“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请写出“那种东西”所指的具体内容。(3分)
16.第⑺节中,本家哥所说的“良心”与强所说的“良心”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写出两人所说的“良心”各自的具体含义。(4分)
①本家哥所说的“良心”:
②强所说的“良心”:
17.请举例说明小说主人公强身上体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至少答出3点)(3分)
①
②
③
18.根据小说内容,具体说说小说标题“高等教育”的内涵。(3分)
19.新时代的落榜青年落榜不落志,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旧时代的孔乙己如果看到了一定会大发感慨的,想想看,他会说些什么呢?(3分)
20.看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启发是什么?(不超过100字) (3分)
阅读《传家宝》一文,回答问题(17分)
传家宝
刘 墉
家道中落的父亲,临终,把独子叫到床前,指指床下,颤抖着说:“这儿有一幅画,是唐代王维的真迹,你爷爷留下来的。”苦笑了一下,“这么多年来,家里的钱被人坑的坑,倒的倒,可是我始终守着这幅画。我心里很踏实。我告诉自己,我还有路,真绝了,还能把这幅画卖了。就这样,我居然撑了下来,能把这幅画,好好地交到你手里。”话说完,老人就咽了气。
丧事办完,儿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拉出床下的铁箱子,打开来,果然有幅精裱的古画,象牙的轴头,织锦的卷首。展开来,虽然绢色早已变暗,但是笔力苍劲,一看就知道是一幅传世的无价之宝。
“把画卖了吧,”母亲说,“好供你去留学。”
“不,”儿子说,“不能卖,以前家里那么苦,爸爸都撑下来,没卖,我也能撑下来,除非路走绝了……”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居然靠为人补习,出国打工和得到的奖学金,顺利地修到了学位,还交到了一个可爱的女朋友。
“你有多少钱?能娶我的女儿?”女朋友的父亲不太看得上这个穷小子。年轻人一笑,说:“伯父,我家穷,但也不穷。说实话我们还挺有钱,因为我家传下来一张唐代王维的真迹,只是我妈不愿卖,卖了最少能买一幢房子。下次我拿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女朋友的父亲笑笑:“不用看了,瞧你说话的样子,就不假。我佩服你,那么苦,还能守住那幅画,我也相信,你能守住我女儿。”
他们结婚了,骈手胝足,打下一片江山;二十年后,成为大企业家。
他们有两个儿子,也都各有所成。每年春节,做父亲的都会拈香拜祖先之后,再去把手洗干净,在老妻的协助下,打开那张传家之宝:“瞧瞧,你们爷爷留下来的宝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爷爷早年经商失败,又被人骗,一穷二白的时候,明明把画卖了,就能过好日子,但是他咬着牙,硬是不卖。”老人笑笑,“爸爸也一样,明明卖了画,就有了留学的钱,可也舍不得,靠自己撑下来了。也幸亏如此拿这幅画,赢得你外公的青睐,娶到你们的妈妈。将来这幅画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好好守着。”
多年后,两夫妇都死了。画从保险箱里拿了出来。兄弟两人抢着要,甚至翻了脸。“得了” ,做哥哥的一拍桌子,“把它卖掉算了,画不好分,钱好分,一人一半。”
这幅唐代王维的神品山水画,终于被两兄弟送到拍卖公司。收藏界早听说有这么一幅画,也早派人出来打听底价。只是,拍卖目录印出来,居然没有那幅画。据说两兄弟又后悔了,抽回那幅王维真迹。而且两人显然取得了谅解,古画归给老大。为这事,老二的太太还很是不高兴,觉得丈夫无能。
直到丈夫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又拿出拍卖公司的鉴定书,太太才笑了。
又过了几十年,老大也将逝。
临终,他把孩子叫到床前,如同他爷爷当年把他爸爸喊到床前一般,颤抖着说:“咱们银行保险箱里,藏着一幅传家之宝。你的太祖父靠它支撑着精神,熬过难关;你的祖父又靠它撑着克服万难;我又和你叔叔,从画里得到很多教训,彼此关照着过一生。而今,这画传给你了。困苦的时候常想想你有这个宝,你就不会自叹不如人。但是,记住,你绝对不能卖了这幅画……”
21.爷爷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
22.文章中王维的古画题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两句王维的诗在下边。(2分)
23.“直到丈夫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又拿出拍卖公司的鉴定书,太太才笑了。”一句中,为什么太太听了丈夫的的几句话笑了?(2分)
24.小说三次写到临终嘱咐,而且嘱咐的内容基本相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25.兄弟俩最终没有拍卖古画并能取得谅解的原因是什么?(3分)
26.你认为小说题目“传家宝”在作品中有什么含义?(4分)
(1)
(2)
(三)文言精华(17分)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半更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来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之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猫子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笑曰:“路有千里且隘,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啵四姑以为宜得X。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
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选自《聊斋志异》)
2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犬吠( ) 中间( ) 曳屋许许声( )( )
28.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妇抚儿乳( ) (2)宾客意少舒( )
(3)几欲先走 ( ) (4)旋闻女子殷勤声( )
2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30.[甲]文中口技表演了 、、( 用词语概括) 三个片段。[乙]文中的口技表演者依次摹仿了 、、等人的声音。(3分)
31.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描写的手法,[甲]文还运用了 描写的手法。(2分)
32.分别用两个字概括[甲][乙]两文的主旨:(2分)
[甲]
[乙]
33.[乙]文中口技者授给病者的药方见效吗?(用文中原句答)(2分)
34.我国的口技艺术之精湛从[甲][乙]两文中可见一斑,我国还有哪些民间技艺让你为之倾倒,不妨说两个来。(2分)
三、探究平台,展现你的实践能力(5分)
35.由于液化气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液化气供应商向市物价局申请要求提高液化气的价格。为了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市物价局准备开一次听证会,如果请你参加,你将如何发言呢?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写出你的意见及理由。(100字以内)
材料一:记者采访了新江煤气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据该公司副总经理何强介绍,根据省煤气协会的通报,近期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液化气进货价格均在每吨5650元左右,江门市的进货价格为每吨5630元。由于江门市液化气大都来自珠海、阳江等码头,故每吨还要加上100元的运费。
另一方面,经营液化气的三家公司均不是江门本土独资的企业,其货源也全部进口,受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非常大。由于国际液化气价格居高不下,江门市瓶装液化气的价格仍将稳中有升。摘自(《江门日报》)
材料二:昨天,记者来到蓬江区沙仔尾街道办迦南社区低保户邓翠媚家中。在邓翠媚家门口,记者看到她正在低头砍柴。她说:“煤气贵,我扛不住啊,所以改用木柴烧饭,饭也变得香多了。”邓翠媚今年51岁,退休在家,丈夫多年前患病去死,她的女儿正读中专。她每个月的低保费和退休金加起来只有500多元,她们母女就靠这点钱维持生活。(摘自《江门日报》)
四、习作园地,显露你的文学才华。(6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36.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复习02-02
四年级上语文成语02-02
四年级语文下册词语02-02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盘点及日积月累02-02
毕加索 教案02-02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词语02-02
四年级语文上词语复习02-02
四年级语文拼音写词语02-02
四年级语文词语解释02-02
四年级上语文词语盘点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