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类文多少分

关键词: 乒赛 高考作文 作文题目 高考

第一篇:高考作文一类文多少分

2011高考北京卷一类文:有竞争才有发展

2011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1高考北京卷一类作文:

有竞争才有发展

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在自豪骄傲的同时,一些极具忧患意识的人也表示对中国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可能会不利于发展的担忧,我认为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垄断必能会造成不公平,打击选手的积极性,缺乏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展,竞争力越强,发展的动力越大。

巨人教育集团

4008883456

曾经女排、乒乓球、跳水都是中国的“垄断项目”,可为了这些项目的长期进步与发展,我们不保留“核心技术”积极与其他国家的选手与教练交流与合作。不垄断,促竞争,使中国及世界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在中国教练郎平的指导下,俄罗斯女排成绩骄人;在外籍教练米卢的辅导下,中国男足第一次成功出线!公平的竞争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竞争亦促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为瑰丽丰富的文化繁荣期。孙子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主张“为政以德”;老子崇尚“清静无为”;庄子曾经梦蝶化仙;墨子力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韩非子开创“法、术、势”令人叹为感观止„„.是竞争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文化“大一统”事情无法达到的高峰。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道与理亦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营企业逐渐丧失活力而成为国家财政负担,造成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政府开始了大力阔斧的企业改革,创新地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宏观调控为主,加大企业自主权;将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作为目标与重点,在竞争中,国有企业积极改革与创新,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是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宗教改革打破教会垄断教育,培养了无数启蒙运动的先驱;打破官窑垄断,民窑技艺更胜一筹;百家讲坛引起电视电视国家说教热后,后起之秀----文化中国、开坛等使国学热得以持续与发展„„

竞争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前进、突围、避险、拼搏„„竞争不是成功的坟墓,而是成功的摇篮,有竞争,才有发展!

巨人教育集团

4008883456

第二篇: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一类作文:回到原点(一)

广东卷

1.回到原点

文学创作是雨水缓缓渗入大地,再化作泉水泗泗流出的过程,而不是冷水直接装入冷饮车间,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仅仅由其印数和销量来决定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必须回到原点,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到原点,要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闭门造车。文学创作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然后才是高于生活,然而现在很多作家却离这个原点越来越远。有些作家以“作家团队”的形式,打着“名牌作家”的旗号,开个会讨论一下就可以出书,这样的闭门造车,只能产生无病呻吟之作。回望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时却是紧紧把握住这个原点。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几部著作期间漫长的时间里,他总是深入到庄园里,与那里的农民们一起劳作、收获、编草鞋、编识字课本„„他之所以被称为“耕作的诗人”,正是因为他没有远离文学创作要来源于生活这个原点,也才有了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文字。如今,我们需要更多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回到原点,以一种谦敬、悲悯的姿态去体察民众的生活,这样的文字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回到原点,要回到文学创作的根本使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印数与销量。文学创作本肩负着触及灵魂、涤荡思想、感召人性的使命,然而我们却看到,它已经渐渐变为一种只需要类型标准、只需要印数与销量的纯技术活动。从一年出一本书,到一年出几本书,再到杂志书的出现,有些作家为了保持读者的关注度,持续吸引读者的眼球,已经将出书速度化,将文学创作的使命这个原点全然忘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他带着使命周游列国的见证。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先人的理念,却是绕着这个原点,带着使命来创作。如今,我们已经偏离了这个原点,如果我们再不回到原点,那这种姿态必然阻止文学创作走向深刻,走向宽广辉煌的文学圣殿。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们要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确实,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已经偏离了原点,远离了文学创作的根本。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少一些急功近利,不要再闭门造车,去看看先人们是怎样做的,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

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与深刻„„

【点评】本文取“原点”作为“源头”、“根本”的意义,联想到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把生活作为文学创作的原点,非常中肯。接着,作者指出现实中一些作家或“写手”远离生活“闭门造车”写“无病呻吟”的东西,写有数量无生活的“作品”的现象是“离开

原点”的作为,显示了作者一种社会批判意识。作者批评了这种现象之后紧扣题目正面立论,阐述了文学创作必须“回到原点”。文章结尾一句“回归原点,还文学一份厚重和深刻”,再次强调主题,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第三篇:高考作文一类卷等等级划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l—2分。

补充细则:

一类上(68一70):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文采优美的。

2.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

3.在文体应用、立意、构思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一类中(65一67):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

2.在立意、结构、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

一类下(63—64):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但在结构或语言方面略有瑕疵的。

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

总体标准:

符合材料,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补充细则:

二类上(59一62):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1.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

2.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略有不足的。

二类中(55一58):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1.能从材料中引出一定的道理。

2.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3.新意不够,但平稳充实的。

二类下(52一54):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一项者:

能从材料中总结出一定的道理,但语言有华而不实之处的。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总体标准:

基本符合材料,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补充细则:

三类上(48一51):

符合总体标准且不就事论事的。

三类中(44一47):

符合总体标准但有就事论事或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之感的。

三类下(39一43):

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总体标准:

偏离材料,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补充细则:

四类上(30一38):

虽基本符合材料,但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的。四类中(25一29):

参照总体标准。

四类下(21一24):

符合总体标准且无中心。

五类卷(20分以下)

总体标准: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无中心。

2.文理不通。

3.全文不足400字。

补充细则:

五类上(17一20):

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材料,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400字的。

五类中(10一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五类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说明:

(1)未拟题目,扣2分。

(2)错别字(含不规范的简化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第四篇:2010年高考作文一类卷(全国卷1)

更多高考资料,关注@高考直通车 微博,或登录:http:///

(一)全国卷Ⅰ 1.满身花雨又归来

(山西考生)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在余音绕梁的低回处,在清风送爽,点点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帘燕,在归途中几度徘徊。

能见证人类在现代化的大路上越来越远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之一便是猫。曾几何时,猫已经从肩负重任的卫家战士蜕变成养尊处优的宠儿。当我们高唱“老鼠爱大米”的时候已激不起猫的半点儿斗志——它早已转变了习性,爱上了鱼。是什么使猫失去了捉老鼠的本能?又是什么使猫从猎人变成猎物?我想说“不”,猫决不是坐享其成的观望者,它的体内还潜存着奋斗的本能。

随着历史的飞跃和时代的变迁,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文明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不仅存在于精神,更渗透进政治、经济等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仅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我们不否认这种变化带给人类的优越,但伴随着进步而来的种种矛盾也日益突显。而对优越的物质环境,人们失去了奋斗的本能,越来越不愿劳动,甚至耻于劳动。各种高端科技产品及机器都以代替人类劳动为主要目标。殊不知,双手的解放引发了思维的惰性。奋斗与劳动是大自然赋予的本能,而自然的本能在逐步褪去了,也标志着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却脱离了自然,离自然越来越远。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这便是自然留给我们的本能。情感也是如此。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

走在拉萨城中,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是仓夹嘉措留下的诗句,也是他对于人性本能不可抗拒的写照。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全是为这种本能而活。他不贪恋权位,更不为财富而诱惑,他的心,时时刻刻寻找人间最真实的情感,他把人间的至真至爱,把人间最美好的天性释放得淋漓尽致。

问佛:为什么总也遗憾?

佛曰:没有遗憾,无法体味幸福。

问佛:为什么下雪总在夜里?

佛曰:美好的东西总在不经意间流走。

仓夹嘉措这样问,人类也这样问,因为我们总是在美好中留下遗憾,正如我们已淡去的本乱。

猫被诱惑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本能。但我相信,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情

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点评:这是一篇融感性与理性于一体的散文,很美很美。美在画面,美在标题。将漫画作文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殊为难得。

2.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山西考生)

是日高考,书“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感慨系之,故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华;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舳。于是余有叹焉,斯大同盛世,风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呜呼!陶陶然之乐哉。

然则,大同盛世,焉能忘本?子为猫,本在捉鼠;子为人,本在图学。倘若忘本,将何以立身治国,何以齐家平天下?

不为学者,学书学事学志气,枉费七尺之躯;不为图者,图家图民图天下,怎称炎黄子孙?学为本,终身勿忘。忘本者,如离江之水,无以致远;忘本者,若无泽之鉴,岂能一用?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贤,一代风骚,长剑天涯,酒过三巡还依旧,笑星醉春风;勉吾辈,义气书生,笔走龙蛇,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书生,春风得意,何曾闻失路之人?昔精忠岳将,悲故土,一去沃野遭掠戮,伤哀怨痛深藏处。忍堪回首,国无路,泱泱中华如何复?悲乎!今大同盛世,楼高但凭云飞过,水深且任鱼纵横;英雄侠肝义胆,神游五湖四海;君子风度翩翩,静对天地变幻。十里碧阴,亭中谁在斗奇葩?才子风流,六丈高楼,听风听雨听天下,心怀广宇。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尤当图学治国,不可忘本。猫捉鼠,人图学,此天之道也。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随赋对联一则,勉吾学子,闻鸡晨舞剑,悬梁夜读书。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侠肝义胆,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苍穹,名垂千古,挥洒磅礴气势。

望学子,风华正茂,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万丈豪情。

点评:文章引经据典,很有文化底蕴。用语典雅精工,骈散结合。

第五篇:2013年山东卷高考作文一类卷样卷简评

山东淄博市教研室陈鲁峰王玉强

感谢挑错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作家挑错。对此,作协主席铁凝诚恳致谢,莫言在被“咬”后也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挑错,一个似乎让人厌恶的字眼。在著名作家的眼中,竟成了值得感谢的行为。感谢挑错,它铲去错误的毒瘤,让真理之花绽放,让跋涉者离卓越的山峰更近一步。

感谢挑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更是一种大智慧。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于众人喝彩声中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吾孬者,是吾师也,请您指教!”老人深受感动,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从那以后,梅先生每到此地演出,必请老人前来,面对老人毫不客气的挑错,梅先生不觉丢脸怨恨,反而拜老人为师;正是因为感谢挑错,改进不足,梅先生登上京剧舞台的巅峰,成为一代传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大家学者,也要经历由无知开始的学习过程,感谢挑错,才能认清不足,至臻至善。章太炎先生出生于医学世家,自恃医技高明,直至一次自己生病久治不愈,经名医挑错才知道自己的药方不管用。从此苦心钻研,在医学领域也有所建树。假若没有那次生病后名医挑错,章太炎恐怕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发愤学成又从何谈起?感谢挑错,成就大师之学。

感谢挑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闻过则喜,主动找人挑错,更难能可贵。日本人原一平,由一个小职员发展成为“推销大师”,正是因为他每周请朋

友、客户吃饭,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谈举止挑错,不断改进,终于创造了行业神话,从现在做起,感谢挑错,才能把握成功的契机。

为学时,感谢挑错可以消除谬误,凸显真理;为人时,感谢挑错可以彰显风度,追求卓越。人生的路途中,正是那些挑错的声音将我们的道路照亮,让我们少走弯路,直奔成功。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铁凝、莫言不但不气不恼,反而心怀感恩;相比之下,孔庆东在微博骂人被告仍不改正,则失了知识分子的精神。感谢挑错,作家们为当今社会树立榜样:是对真理的尊重,更是对谦逊人格的展示。

感谢挑错,它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让我们循着真理之路攀升卓越之巅!

【简评】

本文是一篇从铁凝、莫言闻过则喜、感谢挑错的角度来立意的高分作文,中规中矩,成为阅卷时的一类卷样卷,深得评卷者的好评。原因有三:一是例证典范,正反对比,说服力强。本文选取了三个正面事例,梅兰芳先生的事例详尽且形象生动,简洁而富有镜头感,让人印象真切;章太炎先生事例叙议结合,要言不烦,注重假设说理,事例论证效果好;原一平事例运用了因果论证方式,先果后因,突出了文章核心观点的论证力度;反面事例孔庆东微博事件则略写,形成集束式正反对比的论证力量。二是逐层递进式论述,大有"论如析薪,贵能破理"之感。"感谢挑错",这种提取材料关键词组合而成的观点直抵材料的核心内涵,立意准确,切题;且在论述中形成了从"一种姿态"到"一种行动"的层进式的说理。"感谢挑错"的姿态与智慧已是难能可贵,易于除谬守正;"感谢挑错"的态度与行动更显非凡风釆,更能体现追求卓越的精神。层层深入,使得行文论证由平面化走向了立体纵深化。三是善于扣题,且行文质朴中透着生动形

象。除去题目外,仅在文中"感谢挑错"一词就出现了十二次之多,显示了强烈的扣题意识。行文总的来看,质朴刚健,但不乏比喻句、反问句、感叹句等。如"铲去错误的毒瘤,让真理之花绽放"、"成功路上的垫脚石"等比喻贴切形象,也给文章添彩不少。

本文评为一类卷,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扣错别字2分,最后总评57分。

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拥有一颗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与挑错(的心),人生境界才不断升华,生命才日益趋向不朽与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中,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蒙特来华拜见这位剧作大师时,交流甚酣,曹禺却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我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失去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如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了曹禺“重政治轻创作”的错误;曹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句翻译给蒙特听……可见,曹禺的伟大,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上。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对别人的挑错“充耳不闻”,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败的苦楚。李经纬,在改革开放之初建立了“健力宝”公司,

创造了可以与百事可乐比肩的商业传奇。可是,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功,李经纬失陷于对别人挑错一概拒绝的倔强——面对公司上至领导层下至员工的批评与阻挡,他不管不顾,集巨资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对业界好友对他“不考虑商业规律一味拉广告、招商”的挑错,他拒绝诚恳吸收,最终让"健力宝"黯淡于历史长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那么,如何善待批评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首先,面对别人尖锐的挑错,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羡林所说的那样“别人的好话是鼓励,批评则是鞭策,都是对我好。”其次,要学会甄别“有价值的挑错”与“一味为了挑错而挑错”,也就是说,在面对别人挑错时,不是固定地屈从,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码的自信。如演员于是之一辈子都在接受观众的挑错与批评,但必然要经过“审视——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把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演到了人民心中……

人生逆旅,每个人都会犯错、迷失甚至被异化,而往往地,一份善待别人挑错的胸襟,能够带领你欣赏到更旖旎的风景。

【简评】

本文是一篇从善待错误的角度来立论的髙分作文。观点立意普通一般却准确恰当,该文之所以获得了阅卷者的青睐,原因如下:一是例证新颖且富有文化气息,显示了该考生宽阔的文化视野。应该说这类观点的议论文不难写,但例证易陷于老套之中;但该文却不落窠臼,避陈出新,用了一般考生很难想到也不易记忆的曹禺对待黄永玉批评信的理性态度的事例,且引用了信中批评原文,顿时让阅卷者刮目相看;另外引用了前段时间去世的季羡林先生、于是之先生的对待错误的事例,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二是正反对比论证中显示

出思辨的色彩。正面用例曹禺的清醒与自知是详㝍,反面用例李经纬的倔强与专断也是详写,意在形成鲜明的比较与对照,让阅卷者得出善待错误可以培育更理性的灵魂,而妄自尊大则要品尝失败的苦楚的结论来。一正一反之间,显示出该考生对善待错误的深度思考,入木三分揭示出善待错误的重要性与艰难性来,有力论证了文章的核心观点。三是纵深论述中显示出行文的完善结构。本文总的来看,是沿着"什么是善待错误"、"为什么要善待错误"、"怎样做到善待错误"的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论证结构。这种符合人们一般认知规律的论述方式会形成一种纵深度,给阅卷者留下全面、深入、有条理的印象!本文评为一类卷,内容19分,表达18分,发展19分,最后总评56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民间游戏与幼儿发展 下一篇:考试不及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