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通用10篇)
篇1: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摘 要:目的 本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经济高效地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20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总消耗金额、日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频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瑞奥)序号比值为2.67,序号比最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较高,但其日治疗费用却相对较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安斯菲)的排序比值为0.5,说明其价格稍微偏高。结论 在确保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又兼顾了物美价廉,经济有效的药物的使用,这表明本院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使用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治疗费用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相继问世,这些药物均含有硫化甲基吡啶苯咪唑结构, 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即胃壁细胞质子泵H+一K+-ATP酶所在部位。PP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艾卓氏综合征等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的用药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09~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应用PPI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数据来源于本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提取出2009~2010
年的药品出库记录,对药品名称、年用药金额(以零售价计)等进行统计分析。用Excel进行分类、合并、统计、排序等处理。
1.2 方法
1.2.1 按不同药物的限定日计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计算其用药频度(DDDs),并以此进行排序,分析其使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DD值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1】中成人常用日剂量、《中国药典》版二部【2】上的推荐用量及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常规剂。DDDs说明了该药的使用频度,值越大使用频度越大,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则越小。
1.2.2 使用日治疗费用(DDC)【3】衡量价格水平,通过计算与使用量对应的药物的购药总金额数,以购药总金额数除以DDD数求得每天的治疗费用。其计算公式为:DDC=药品总消耗金额/该药的DDDs值。序号比值是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数是否同步的指标;此值接近1表明同步性较好,小于1表明该药品相对价格较高,大于1表明该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的DDDs及排序 比较调查2009~2010年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每年DDDs并进行排序,其结果见表2。
2.2 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的总消耗金额排序及DDC统计对本院所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以每年总消耗金额进行排序并作DDC、DDDs统计,其结果见表4。
3 分析讨论
3.1 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频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其中进口药和国产药的使用频度也不同。国产药因为价格较为便宜所以使用频度较高,这不仅与药物的价格水平有关,还与药物的作用效果、医生的用药习惯相关。由表2可见,统计的9种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中,有6种药物的序号比接近于l(0.5―1.5),其中更是有5种序号比值等于1,说明这些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同步性较好。
3.2 兰索拉唑的DDDs连续2年都排名第1位,而且逐年增加,其序号比值=1,说明其应用频率较高,其DDDc也排中间,可见医生在用药适宜性上主要选择中等价格的药品。兰索拉唑属于苯并咪唑类,亲脂性较强,可作用于H+一K+-ATP酶的三个部位,生物利用率较奥美拉唑提高30%。单剂给药后,平均半衰期为1.3―1.7h【4】。得到医生、病人的认可和接受。
泮托拉唑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后的.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属二烷氧基吡啶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同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在酸性环境下会被很快激活,且只与位于质子泵质子通道上的半胱氨酸序列(813和822)结合,而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还分别与质子通道外与抑酸作用无关的半胱氨酸序列(892和823)结合,因此,泮托拉唑具有良好的靶位专一性和对酸的稳定性,可选择性、非竞争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一K+-ATP酶,从而阻断酸分泌的终末步骤,产生强力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不易发生药物代谢酶系的竞争性作用,且不影响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药物间相互作用少,肝、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口服达血药浓度时间为1小时有效抑酸达24小时【5】,泮托拉唑胶囊在我院用药时间较长。由于作用强、时间久,药物相互作用、日用药金额较适合,患者经济上易于接受,所以临床使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调查期内其用药频度一直排在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的中等水平,奥美拉唑肠溶片(瑞奥)其序号比值=2.67、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前卫)其序号比值=1.2,序号比值都大于1,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较高,但其日治疗费用却相对较低,价格低廉的药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表现在临床上疗效比较显著的奥美拉唑肠溶片。说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因为其工艺成熟、价格合理以及医生的习惯用药等因素。因此,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主要以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为主。
雷贝拉唑是苯并咪唑衍生物家族的最新成员,但在吡啶环和苯并咪唑环上进行不同基团取代,构成PPI前药。口服雷贝拉唑20mg,qd,单次或重复用药,均可在24h内持续抑制胃酸分泌,其首日作用强于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体外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1.57-3.13mg/ml低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6】。雷贝拉唑用于治疗因酸而导致的胃肠道疾病,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快速缓解症状,治愈率高,用法方便。由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排序比值小于1,说明其价格比较高,而药物日用金额排序较前,与表中DDC统计结果相符,其价格比偏贵是使用频率低的主要因素。
4 结论
在调查期间,本院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方面主要使用的是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其中只有雷贝拉唑钠胶囊为第二代PPI,可见我院目前PPI的使用还是停留在第一代PPI,向第二代PPI转型的阶段。在确保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又兼顾了物美价廉,经济有效的药物的使用,这表明本院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使用具有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67-46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化学工业出版.
【3】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中国药房,,7(5):215.
篇2: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本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经济高效地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6~20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总消耗金额、日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奥美使用频率居调查药品中最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增幅为162.2%.耐信(20 mg)的DDDs排在第二位.DDDs相对靠后的多为药物疗效差异不大,价格偏高的药物,如兰索拉唑(臣邦力威).奥美的金额序号/DDDs序号的序号比为4.00,序号比最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较高,但其日治疗费用却相对较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安斯菲)的排序比值小于0.5,说明其价格偏高.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频率呈快速上升状态,表明近年来人们的胃部疾病不断增加,所耗费的治疗金额不断增加.
作 者:严惠明 余晓霞 刘春霞 余嘉锐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广州,510120刊 名:中国实用医药英文刊名:CHINA PRACTICAL MEDICAL年,卷(期):20094(26)分类号: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日治疗费用
篇3: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提供的PPI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消耗量、销售金额。以WHO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进行统计。限定日剂量(DDD)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第16版)[1]及药品说明书规定的DDD为准。用药频度(DDDs)=某药年消耗量/该药DDD值,通用名相同的药物其消耗量合并计算,越大表示患者使用频度越高。日均费用(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DDDs,越大则反映患者药费负担越重。
2结果
我院2009-2011年PPI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32.48万元、541.21万元、639.80万元;DDDs(×103)总数分别为639.59万元、506.57万元、607.43万元;DDC维持稳中有降水平。结果见表1。
3讨论
从表1可知,我院3年的PPI销售金额逐年上升,既反映了与酸相关性消化道疾病患者不断增加,也表明由于PPI制酸疗效较H2受体抑制剂更好,临床医生更愿意选择使用。3年中DDDs相对波动,考虑与2010年因药品招标厂家更换后导致药品供应衔接不连贯等客观因素使DDDs有所下降相关,而2010年与2009年销售金额基本持平,2011年约有20%的增幅,其中部分品种,如奥美拉唑片有国产(瑞奥)和进口(洛赛克)等的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使用价格较高的进口合资药品有所增加,应引起注意。另外,DDDs占前4位的一直是口服剂型,表明我院PPI使用以口服剂型为主,这既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又降低了医疗风险,符合能口服治疗首选口服剂型的一般用药原则。
奥美拉唑作为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PPI,其销售金额与消耗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其他新品种相继上市,因拥有更强的制酸效果和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使用新品种的趋势增加,导致奥美拉唑的DDDs排序下降。但奥美拉唑临床使用时间较长,临床使用经验积累较多,且有价格优势,随着对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深入,将更有利于促进与其他药物的合理配伍使用[2],目前在临床应用仍保持一定的份额。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肝脏的首过效应低,对CYP2C19依赖性小,在血浆的血药黏度高而持久,药物的相互影响小,制酸维持时间更长。因埃索美拉唑片价格较高,使用受限,DDDs一直排在第4位,均在奥美拉唑肠溶片之后。
兰索拉唑是第2代PPI,其侧链引入氟,使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高30%,增加制酸作用,是奥美拉唑较好的替代产品。兰索拉唑片3年的DDDs保持第2位,但其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需制成肠溶片给药。
泮托拉唑是第3代PPI,其制酸效果强大,3年中其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增加,近2年其DDDs保持第1位。泮托拉唑与细胞色素P450亲和力低,故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有利于提高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的安全性,为临床预防药物性溃疡首选。有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使用PPI所耗费的医疗费用大约70亿英镑,但这些使用PPI的患者中有70%不符合临床用药指征[3]。由表1可知,泮托拉唑注射液2011年DDDs较前2年上升近2倍,是否存在临床过度应用应提高警惕,加强监管。
艾普拉唑片是中韩合作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2009年我院开始使用。与目前使用的同类产品相比,其半衰期更长,制酸效果更强大,作用更持久,还可减少夜间酸突破现象,5mg的剂量与20mg的奥美拉唑片制酸效果相当,实现以较小的剂量产生较好疗效的目标,有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4]。虽然3年中DDDs呈上升趋势,但因其DDC较高,且临床使用经验有待积累,故DDDs保持在第6位。
目前,PPI对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占绝对统领地位,合理使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我院PPI使用基本合理,用药趋势变化符合治疗要求,但对个别用量突增品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该院2009-2011年PPI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PPI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泮托拉唑增长较快;3年中DDDs相对波动,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和泮托拉唑肠溶胶囊保持前3位;DDC则维持稳中有降水平。结论 该院PPI使用基本合理,但对使用增长加快的品种应注意加强监管。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用药频度,使用分析,销售金额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7-469.
[2]彭瑞光,王钦.奥美拉唑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其药物相互作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6):718-720.
[3]杨雪松.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5):396-398.
篇4:门诊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处方分析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PPI)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在药理作用、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了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情况,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Excel程序软件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门诊患者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2825张处方进行统计,依据各类质子泵抑制剂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统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2.1 适应证与诊断的吻合性 在2825张口服PPI的处方中,605张处方用药与诊断完全相符,用药与诊断基本相符的有2159张,用药与诊断完全不符33张,购药28张。
2.2 用法用量 2825张处方中有2254张处方采用每天1次的服用方法。如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雷贝拉唑10mg,每天1次;兰索拉唑30mg,每天1次;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1次。大多数处方中未明确每日服用时间,但有少量处方中明确指出了每日早晨服用的方法。532张处方采用每天2次的用法用量。19张处方的质子泵抑制剂给药时间为晚间。21张处方采用的是每天3次的用法。例如,雷贝拉唑肠溶片每天3次,每次10mg。
2.3 合并用药 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6张,与促胃动力药联合应用2张,与胃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5张,与心血管系统用药联合应用4张。
3 讨 论
3.1 临床诊断与药物适应证的吻合性 处方中有2159张(占75.2%)以胃炎、慢性胃炎、胆囊炎等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与说明书中的适应证相比,范围过大。建议详细写明诊断。33张适应证与诊断完全不符的处方中(占1.2%)以高血压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情况较多。例如,心血管内科有4张处方诊断为高血压,但处方开具了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这4张处方中有2名患者应用PPI的理由尚具备,因为这2名患者长期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其用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的主要目的是缓解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
3.2 用法用量 每天1次,且早餐前用药,此方法用药合理。有研究显示:早餐前15~30min为最佳给药时间,抑酸作用最佳[1]。每天2次用药,此方案更适合GERD患者。有文献比较了在相同日剂量情况下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每天2次应用与每天1次应用的疗效。雷贝拉唑10mg,每天2次用于夜间GERD治疗的效果优于每晨20mg方案[2]。兰索拉唑15mg,每天2次与30mg每天1次比较无优势。也有文献报道,在治疗GERD时兰索拉唑30mg,每天2次的疗效优于30mg每天1次,特别是在复杂性GERD处理中兰索拉唑30mg,每天1次疗效不佳情况下可以尝试应用30mg,每天2次的用法。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2次的疗效优于40mg每天1次。对于每天1次给药的PPI何时给药,应结合PPI的种类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考虑。有文献报道奥美拉唑晚间给药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率高于早晨给药,且不良反应更少。每天3次给药,不符合说明书10~20mg每天1次的规定。其服用剂量远远超出了说明书中规定的剂量,目前也无文献支持该服药剂量的用法。建议药房人员在调配药品时,发现该用法应不给予调配并与医师沟通。
3.3 合并用药
3.3.1 PPI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 据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表明[3],PPI在不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情况下能有效缓解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损害,而且效果优于H2受体拮抗剂。由此可见,该类处方的合并用药是符合科学用药依据的。
3.3.2 PPI与促胃动力药联合应用 PPI与促胃动力药联合使用,适用于胃炎患者伴有胃胀或胃切除手术后,它可用于增强胃的蠕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奥美拉唑与西沙必利合用时可影响合用药物的代谢与排泄,使药物t1/2延长[4]。
3.3.3 PPI与胃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 有关文献报道,在胃酸分泌较多时,为了保护胃黏膜防止胃穿孔和糜烂,可用胃黏膜保护药与PPI联合使用[5]。对于此类药物的合并使用是完全符合用药规定的。
3.3.4 PPI与心血管系统用药联合应用 PPI分别与美托洛尔、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合并使用。目前未见PPI与美托洛尔有相互作用的报道。但有文献报道质子泵抑制剂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合用易增加副作用,主要是奥美拉唑会降低氢氯吡格雷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兆敏,贾法玲,孙慧清.抗酸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4,2(1):37.
[2] 梁建华,张石格.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和临床进展[J].中国药房,2003,13(1):51-53.
[3] 陈俊辉,陈韧,孙瑛,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副作用4417例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3):194.
[4] 何解生.抗溃疡病药雷贝拉唑的药理与临床[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5,8(1):42-43.
篇5:急诊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PPI处方,共4208张,其中男2016张,女2192张,口服制剂2832张,注射制剂1376张;雷贝拉唑2256张、奥美拉唑958张、泮托拉唑583张、埃索美拉唑411张。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评价PPI的用法用量、适应证、配伍合理性等[1]。
使用WHO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某药年消耗量/该药DDD值,该值与用药频度呈正相关;日均费用(D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DDDs,该值与患者用药费呈正相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合理用药所占比重。
2 结果
2.1 用法用量不规范
4208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占9.88%(416/4208),用法用量不规范处方252张,其中埃索美拉唑60张、奥美拉唑62张、泮托拉唑64张、雷贝拉唑66张,其用量、用药金额、DDDs及DDDc情况见表1。
2.2 超说明书适应证
超说明书适应证处方164张,但可能为合理用药的处方占70.73%(116/164),其中胃炎66张、食管炎18张、慢性胃炎17张、胃肠炎10张、慢性胃窦炎3张、慢性咽炎2张;而无适应证的处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肺部感染、偏头痛、脊髓病、痛风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2.3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品种共62种,符合药品规范的占77.42%(48/62),其中13种胃黏膜保护剂、12种促胃肠动力药、8种解痉药、7种抗菌药物、6种微生态制剂、2种抗抑郁药。
3 讨论
胃酸相关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多发疾病,临床上常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目前,关于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用药情况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4208张处方为研究对象,经回顾分析显示,不合理用药416张,占总处方数的9.88%。此结果表明,临床急诊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
3.1 用法用量不规范
416张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不规范占60.58%(252/416),占总处方5.99%(252/4208)。经调查发现,252张处方中用药频次偏高,单次用药剂量偏大,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的DDDs分别为34 674、23 245,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的,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方案,保证用药频次及剂量准确与合理,同时应以标准剂量为主,结合抑酸需求,适当调整剂量,临床工作者应明确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为抑酸持续时间,而非瞬间抑酸强度。根据药效学可知,PPI抑制质子泵后,储备质子泵将发挥泌酸功能,经分次用药可促进PPI和质子泵结合,保证了抑酸效果,因此,与增加用药剂量相比,增加给药频次效果将更加显著。根据奥美拉唑的说明书可知,建议用药剂量为60 mg/d,2次/d,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根据说明书用药。根据临床调查可知,约58%医师提供的处方为临睡前给药,但质子泵再生出现在夜间,因此,睡前服用效果不显著,而早晨期间,壁细胞处于兴奋期。为了保证抑酸效果,临床实践中可建议患者早餐前服药。
本院选用的PPI用药主要有4种,其中注射剂4种、口服制剂5种,根据调查可知,奥美拉唑的DDDs值最高,用药金额处于第二位,主要是因该药物上市时间较早,经多年实践,临床工作者熟悉该药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实践中可准确、规范与合理用药;而埃索美拉唑的用药金额及DDDc值均最高,主要是因其属于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H+-K+-ATP酶,抑酸优势显著,如:见效快、作用稳定、药效持久、个体差异小、不良反应少等,因此,逐渐获得了临床医师认可,但它的缺点明显,即:缺少经济性,增加了用药负担;泮托拉唑的总用量最高,DDDc值较低,此结果表明它降低了患者身心负担,相关学者经研究指出,与奥美拉唑相比,泮托拉唑的生物利用率偏高,并具有高选择性,经研究证实,将其用于抑制胃酸,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效性与持久性[2]。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临床实践中应关注PPI类药物的多种特点,如: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等。
3.2 超说明书适应证
416张不合理处方中超说明书适应证占39.42%(164/416),占总处方的3.90%(164/4208)。此结果表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医师与药师未能准确把握PPI用药指征。但其中可能合理用药处方116张,临床常见疾病为胃炎、食管炎、慢性胃炎、胃肠炎等,由于患者表现出了胃酸分泌偏多症状,给予了PPI,但用药后,患者极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因此,上述处方的合理性仍需深入研究。
临床上PPI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无用药指征,其处方诊断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及COPD等,临床上使用PPI主要是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但相关报道指出,上述患者并非应激性溃疡高危群体,无需预防性用药。
3.3 联合用药
本研究指出,PPI常与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解痉药、抗菌药物等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具有抑制Hp的作用,可避免溃疡面侵蚀。一旦患者胃酸分泌过多,为了有效保护胃黏膜,预防胃穿孔或糜烂,可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PPI。促胃肠动力药的功效为促进胃肠蠕动,但联合PPI后,会减少PPI作用时间,降低其治疗效果,此外,PPI也影响促胃肠动力药,降低了其生物利用率,因此,二药使用时应间隔一定时间(约2 h左右),临床上各处方均应明确指出联合用药的顺序,以此保证用药效果。
国内学者经对照研究证实,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泮托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用药,其结果为联合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率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曲美布汀属于解痉药,与PPI联合后,抑制了胃酸、缓解了临床症状、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临床上可大力推广。相关学者指出,消化性溃疡患者,特别是Hp引起的,实践中可联合PPI和抗菌药治疗[4],经对照分析显示,联合组的Hp根除率、满意率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但本研究处方中仍存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如:肠梗阻、腹痛患者处方中联合了PPI和头孢菌素,时至今日,尚无临床证据支持该处方。此外,患者受疾病、治疗等影响,常伴有不良情绪,如:抑郁,据统计,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约20%伴有抑郁症,临床上多给予多虑平[6],其功效有抗抑郁、抗焦虑、抗消化性溃疡、肌肉松弛等,另外,相关学者经研究表明,阿米替林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7]。
为了保证急诊PPI用药合理性、规范性与有效性,临床药师应承担自身责任,对临床用药展开全面监测。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出现,临床药师与医师应积极交流,通过探讨、确认、更正、调配,增加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上PPI用药剂量过大、用药频次过高等均可能诱发毒副反应,而剂量过小、频次过低,则难以达成治疗目标,因此,实践中要准确把握用药剂量,严格控制用药时间,也利于药效发挥作用[8]。为了避免用药纠纷,药师应全面审核PPI处方的用法与用量,注重用药配伍等问题。
综上所述,急诊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如:用法用量、无适应证用药等,今后临床药师、医师等要提高专业水平,全方位了解PPI的有关知识,并根据说明书、患者病情等合理与规范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4208张含质子泵抑制剂处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结果:4208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占9.88%(416/4208),其中用法用量不规范处方252张,超说明书适应证处方164张。联合用药品种共62种,符合药品规范的占77.42%(48/62)。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急诊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基本合理,但在用法用量、适应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实践中医师与药师应协同合作,规范急诊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
关键词:急诊,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卢小兰,陈静,黄富宏,等.某院门急诊1537张质子泵抑制剂处方分析[J].中国药业,2015,15(1):62-64.
[2]谭秋红,罗圣平,黄丽.我院2011~2013年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5,15(4):422-424.
[3]刘翀,田伟强,蒋晓梅,等.门急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合理性评价[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4(9):880-882.
[4]孙玥,单清,孙安修.门、急诊质子泵抑制剂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0(5):1379-1382.
[5]邵珂,张银铃,周继勇.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于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5,26(3):130-132.
[6]吕小娟,艾伟鹏,马林.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24(6):120-122.
[7]黄兴富,周慧,郭剑伟,等.1239例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专项点评[J].中国执业药师,2016,14(8):3-7.
篇6: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藥;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胃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口咽、喉、气管等食管外的组织损害。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人群发病率约为1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998年潘国宗[1]等对北京、上海地区的人群调查发现:GERD的发病率5.77 % , RE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为1.92%。GERD分为3型, 非糜烂性食管炎(non-erosive refluxdisease,NERD)、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在GERD的3个类型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不足30%,但食管黏膜损伤明显,症状多较重,并发症多。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0-78岁,平均年龄为:(51.38±8.76)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31-79岁,平均年龄为:(54.12±8.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一般治疗 (1)饮食调节:①避免过饱及饮大量水或饮料、汤等,因上述因素可造成胃内压力增加引起胃食管反流;②避免高脂肪饮食,脂肪餐可致胃排空延迟,从而使胃内压增加,易出现TLESR;③避免饮浓茶或咖啡,可造成幽门松弛,引起胆汁反流。(2)避免或停止使用抑制食管胃动力、增加反流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钙离子拮抗药、茶碱等。(3)减肥,治疗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的疾病。(4)注意体位的调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时,尤其合并食管裂孔病时餐后立即卧位、俯身等动作均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故应避免餐后立即卧床及一些下蹲、俯身的工作。避免穿紧身衣服;夜眠时最好抬高床头10-20cm,以减少夜间反流。
1.2.2实验组 H2受体拮抗药(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 H2RA),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此类药物有西咪替丁(400mg/片)、雷尼替丁(150mg/片)、法莫替丁(20mg/片)等,用法:标准剂量1片,每日2次,8-12周。H2 RA作用时间短暂,仅为4-8h,不能阻断餐后迷走神经兴奋等途径引起的胃酸升高,抑酸作用较弱。
1.2.2对照组 质子泵抑制药(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胃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内的H-K-ATP酶抑制药,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从而使胃内pH升高。药物有奥美拉哇(20mg/片)、兰索拉哇(30mg/片)、潘妥拉哇(40mg/片)、埃索美拉哇(20mg/片)、雷贝拉哇(10mg/片)等,用法:症状明显或有明确食管炎时,用标准剂量,每日2次,共8-12周[2]。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4治疗标准 治疗显效:患者咳嗽、气喘、咽痛等症状消失;治疗有效:患者咳嗽、气喘、咽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无效:患者咳嗽、气喘、咽痛等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实验组21例患者,显效治疗11例,所占比例为52.38%,有效治疗9例,所占比例为42.85%,无效治疗1例,所占比例为4.7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20例患者,显效治疗7例,所占比例为33.33%,有效治疗9例,所占比例为42.85%,无效治疗4例,所占比例为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GERD临床表现不一,可以是典型的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胸痛、反食等。并发食管狭窄或胡桃夹食管时表现为吞咽困难;亦可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胸痛及吞咽困难久而造成体重减轻;有的患者食管v膜糜烂明显,慢性少量出血,可致缺铁性贫血;溃疡偶引起大量出血。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因反流物吸入,也可表现为食管外的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咽痛等;可导致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哮喘发作或吸人性肺炎。GERD的反流症状与食管炎之间无明确的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大约80 % NERD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消失[3]。RE经适当的抑酸治疗均能愈合,但在中断治疗后30周内,80%的患者复发。复发可能与过度反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持续存在相关。GERD死亡率很低,仅为0.1/10万。
GERD的反流症状与食管炎之间无明确的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大约80 % NERD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消失。RE经适当的抑酸治疗均能愈合,但在中断治疗后30周内,80%的患者复发。复发可能与过度反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持续存在相关。GERD死亡率很低,仅为0.1/10万。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潘国宗,许国铭.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226.
[2]许国铭,方裕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试验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7.
篇7: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一种H+-K+-ATP酶抑制剂。上市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治疗。20年以来,质子泵抑制剂是应用于临床一线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等相关性疾病应用最广泛,临床疗效最好的药物之一。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的释放。该类药物具有时间持续较长、强抑酸、高特异性等特点。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相比较,有着作用受体,晚间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等特点。该类药物效果好、作用时间持久、强抑酸、服用方便,所以成为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消化道抗溃疡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我院医院信息数据库中收集2010年~2012年质子泵抑制剂用的品种、规格、剂量、价格及使用数量。
1.2 方法:
本文对2010年~2012年连续3年在我院临床上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质子泵抑制剂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打下基础,提供理论依据[1,2]。将质子泵抑制剂分成两代,第一代PPIs,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第二代(新一代)PPIs,如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统计每一品种各年份的消耗金额,依据药品说明书并参考临床实际用药剂量确定限定日剂量(DDD),统计出2010年~2012每个年度的每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频度,从而求算出每日用药金额(DDDc=药品消耗总金额/DDDs值),然后按DDDs值及消耗金额进行排序,依据排列序号得出二者比值(DUI),观察他们的应用情况是否一致。
2 结果
2.1 2010年~2012年口服PPI消耗金额、DDDs、DDDc及DUI。见表1。
由表1可见,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消耗总金额逐年递减,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逐年递增,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增幅分别达30.72%和32.11%,2010年三种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构成比大致相同。平均高于二种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25%,第二代质子泵总销售金额和第一代质子泵总销售金额相当,可能的原因是第一代质子泵单位价格由于在市场经过多年使用以后较低,而第二代由于上市不久价格较高的原因。2011年和2012年第一代销售金额和构成比均逐年降低,2011年和2012年第二代销售金额和构成比均逐年增高,2012年二种第二代质子泵总销售金额是三种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5倍,构成比也接近2陪。从统计表看出,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大部分质子泵抑制剂的DUI接近1,反映出临床医师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 讨论
根据2010年泰胃美相关临床研究说明[2],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泰胃美对活动期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良好,改善了溃疡组织的愈合质量,能较快改善消化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暖气、反酸、胃灼热等,并且使用方便,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适用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中老年患者,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治疗胃溃疡也取得良好的效果[3]。因此2010年奥美拉唑使用量非常高。主要是临床医师已习惯于采用二种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并且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20世纪80年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上市给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4],近20年来,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且效果良好。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统计发现,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继续在国内控制着绝大部分的市场,占整个抑酸剂市场份额的80.51%,而H2受阻断抗剂西咪替丁等所占市场份额持续减少,仅占20.38%,这与我院3年来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统计消耗量和金额高度吻合,并且有进一步高速增长的趋势。质子泵抑制剂中奥美拉唑的专利保护即将过期,进口产品依然保持着较稳定的消耗量,质子泵抑制剂针剂消耗量逐年递增,埃索美拉唑的消耗量在临床应用中所占份额较大,但据有关研究数据报道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食道反流症等疾病时临床疗效要比雷贝拉唑和泮托拉唑等好[5,6]。相当部分质子泵抑制剂日均费用较高,但药品消耗量并并没有受到市场药品价格的影响。我国药品的定价方式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价等不同方式,药品的利润在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按不同的比率上浮。但质子泵抑制剂的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与其本身价格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目前质子泵抑制剂的价格普遍较高,这是因为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竞争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国内市场不正当攻关,是质子泵抑制剂价格高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瑜元.质子泵抑制剂研发新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6,5(50):30-32.
[2]李骢.夜间酸突破现象分析[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23(5):288-290.
[3]艾普拉唑临床协作组.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8):542-546.
[4]秦咏梅,孙屹峰,张超贤,等.艾普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62例[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4):331-333.
[5]刘杰,龚利平,赖福英.艾普拉唑联合莫西沙星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11):597-598.
篇8:质子泵抑制剂或可增加骨折风险等
2013年5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可增加髋骨、腕骨、脊骨骨折的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国内批准上市的PPI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导致髋骨、腕骨、脊骨骨折的风险强度目前尚未确定,但美国FDA已要求医生考虑低剂量、短疗程的治疗方式。截至2012年5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共收到与我国上市的5个PPI类药物有关的骨折不良反应585例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未收到骨折的病例报告。
通报还显示,美国FDA和欧盟药品管理局提醒使用PPI类药物3个月以上会有低镁血症的风险,其严重表现有疲劳、手足搐搦、谵妄、惊厥等。此外,目前已有临床证据显示,服用某些PPI会降低抗凝血药氯吡格雷的疗效,使患者的血栓不良事件增加。其中,奥美拉唑对氯吡格雷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摘自《健康报》)
FDA修改硫酸镁注射液药品标签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基于“若妊娠女性使用硫酸镁注射液超过5~7 d,可能导致发育中胎儿出现低血钙和骨骼问题(包括骨质疏松和骨折)”这一新安全信息,修改硫酸镁注射液药品标签。
硫酸镁注射液被用于预防先兆子痫妊娠女性出现癫痫发作,并治疗子痫妊娠女性的癫痫发作。使用该药物治疗早产是标签外用药。
硫酸镁注射液药品标签新增加内容包括:
(1) 妊娠期连续应用该药物治疗早产超过5~7 d,可引起胎儿低血钙和骨骼改变;
(2) 将该药物妊娠安全等级由A级变为D级(D级,指药物对人类胎儿的危害证据明确,但在某些情况下,用药对妊娠女性的潜在获益是可接受的);
(3) 强调FDA并未批准应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早产,此用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明,应用时须由训练有素的产科医师在配备适当产科诊疗设施的医院内进行。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FDA批准首个糖尿病诊断试剂盒上市
2013年5月24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COBAS INTEGRA 800 Tina-quant HbA1cDx试剂盒”(Tina-quant HbA1cDx assay)上市,本品由罗氏公司(Roche)生产制造。这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诊断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反映患者过去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之前FDA批准的此类试剂盒只可以监测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不能诊断糖尿病。
本品获得FDA批准上市是基于141个血液样本的分析结果,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本品与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的误差率低于6%。
FDA强调,Tina-quant HbA1cDx试剂盒可供检验科诊断糖尿病使用。此试剂盒只有专业人士可以使用而患者不能直接购买。
篇9: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医院计算机中获取2007至2010年4年间质子泵抑制药物 (口服和注射品种) 的相关信息, 包括药名、规格、剂型、销售金额、用量等, 记录完整准确。
1.2 方法
采用消耗金额排序法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和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编药物学》及药物说明书和临床用药情况来确定各种药物的限定日剂量 (defined daily dose, DDD) ;用药频度 (DDDs) =药品应用总量/该药的DDD值;日平均消耗金额按照DDD×零售单价计算。将同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剂量合并计算总剂量并与总DDDs进行对照。DDDs越大, 说明此类 (种) 药物的用药频度越高。
2 结果
2.1 从表中可以2007年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频度与销售金额都偏大, 品种、规格、剂型与后三年相比都更大。
因2007年正是本省药品换标的时候, 3、4标与5、6标交接, 原供货方不肯按新标里的低价供货, 其他的供货方货又供不上, 致使药品规格与品种较乱, 厂家、剂型、价格不停变动, 至07年年底, 趋于稳定。因新的招标目录里原使用药品的厂家一部分未中标, 若有中标价格亦是降了3、4倍, 所以, 08年时, 我院所用的品种趋于单一, 价格回落, 故当年销售金额最低的。09年引入新药雷贝拉唑, 销售金额有所回升, 至2010年, 引进兰索拉唑针剂, 因其价格较高, 致使总销售金额大增。但奥美拉唑的使用频率依然居调查药品中最高, 呈明显上升趋势, 且日治疗金额相对较低。泮托拉唑则缓慢上升趋势, 雷贝拉唑的用量呈下降趋势, 这或与新药兰索拉唑的引进有关。且新型质子泵抑制药药物由于上市时间较短, 长期使用的经验不足, 价格相对昂贵, 日费用高, 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基层医院, 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情况下, 价格高昴的品种在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4年来质子泵抑制药的应用情况见表1~表4。各类药品的使用见表5。
3 分析与讨论
质子泵抑制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由于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近年使用剂量有增大的趋势。此类药物能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共同途径, 强而持久地抑制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结果因为它的出现而彻底改变, 治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患者的各项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从我院质子泵抑制药临床应用情况来看, 质子泵抑制药注射剂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我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的频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这说明质子泵抑制剂在近几年的使用数量明显增加, 其原因可能是近几年来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身体抵抗能力降低所导致的胃疾病增加。
从总的用药情况看, 2007至2009年我院质子泵抑制药的用药金额每年都<100万元, 2010年为135万左右, 这说明, 新的一标里供货相对稳定后, 采购金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种质子泵抑制剂中, 奥美拉唑对消化性胃溃疡有良好疗效, 优点包括高效低毒、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耐受性好、价格合理、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所以是临床上使用的一线药物[1]。同时从上述表中也可以看出, 4年中奥美拉唑的用量一直平稳, 用药频度4年间连续保持第1位。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质子泵抑制药, 奥美拉唑的品种最多, 用药量最大, 所占金额才24.5%, 但DDDs最大, 约占所有质子泵抑制剂的68.3%。由此可知, 奥美拉唑临床应用时间最长, 产品相对成熟, 品种规格最为齐全, 因此, 目前它在临床使用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主要以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为主。
据统计结果显示, 2008至2010年3年间的销售额逐年以63%、133.6%的速度递增, 一方面说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人数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临床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非常认同。由上述表中可知,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销售金额在逐年增加, 说明该药价格趋于合理, 深得临床医师认同。
事实上, 等剂量的PPI在临床疗效上差别甚微, 而影响医师处方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它们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泮托拉唑是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 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 在强酸性条件下迅速活化, 其pH依赖的活化特性, 让它对H+-K+-ATP酶的作用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它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H+-K+-ATP酶, 引起酶不可逆性的抑制, 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另外, 泮托拉唑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由促胃液素、组胺、胆碱等引起的胃酸分泌, 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因此泮托拉唑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了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2]。在选用药品时, 我院临床医师也充分考虑到了药物间潜在的风险。
雷贝拉唑是一种抗分泌作用的可逆性PPI, 在体外其抗分泌活性比奥美拉唑强2~10倍, 与H+-K+-ATP酶的结合位点可通过内源性谷胱甘肽分离。抑酸作用深远 (几乎不影响膜的更新) , 持续的抑酸作用独立于细胞色素P450。雷贝拉唑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则比兰索拉唑高2倍。与其他PPIs相比较, 本品在服药后2h便有显著的抑酸效果, 即可改善临床症状。
兰索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它的结构特点是侧链中导入氟元素的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 , 因此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高了30%以上, 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活性比奥美拉唑高了4倍。研究表明:兰索拉唑在治疗胃食管反流 (GERO) 方面对症状的缓解、抑制胃酸等方面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 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药物[3]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壁细胞泌酸的最后环节, 所以它的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受体拮抗剂等传统抑酸药, 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4 结论
近年来, PPI在研发方面不断创新, 新一代PPI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其他酸相关性疾病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起效快, 抑酸效果好, 抑酸更彻底, 药物代谢对CYP2C19的依赖性小, 而且不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4], 由此可见, PPI的应用将日益广泛和频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频率呈迅速上升态势, 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调查期间, 我院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时, 首先确保药物疗效, 兼顾物美价廉, 使用经济有效的药物。这表明我院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使用具有合理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近年来受饮食习惯、工作压力、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胃部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 在该方面耗费的治疗金额也随之增加。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我院2007至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 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促进临床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 利用医院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对2007至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质子泵抑制剂的总体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频率呈快速上升状态, 表明近年来人们的胃部疾患不断增加, 所耗费的治疗金额不断增加。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销售金额,使用频度,药物利用,费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严惠明, 余晓霞, 刘春霞, 等.2006~2008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6) :59.
[2]刘彤.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 34 (26) :90.
[3]赵敬东.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 2006, 9 (7) :650.
篇10: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分析论文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旋杆菌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87
资料与方法
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7例,均通过胃镜黏膜活检,病理WS染色及C13尿素呼气试验(C13urea breath test,UBT)证实HP阳性;无溃疡并发症及严重内科合并症,无胃手术史,3个月内未使用过有抗HP作用的药物及PPI。入选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9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4例(23例为活动期),胃溃疡2例,复合溃疡3例;B组2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4例(20例为活动期),胃溃疡2例,复合溃疡2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男女比例、初发和复发比例及吸烟比例等均无明显差异。
治疗方法:A组:奥美拉唑(洛赛克20mg,2次/日),阿莫西林(弗莱莫星1g,2次/日),替硝唑(0.5g,2次/日),疗程2周。B组:先予奥美拉唑20mg,1次/日,治疗2周后以A组相同方案治疗2周。
结 果
A组患者复查UBT有27例转阴,27例(27/29)根除HP。B组患者复查UBT有21例转阴,21例(21/28)根除HP。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0.10<P<0.20。全部患者57例中有48例(48/57)根除HP。
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A组23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有21例愈合,B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全部愈合(20/2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讨 论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已得到医学界的确认。DU患者的HP感染率90%~100%,GU 80%~90%。根除HP可以促进溃疡愈合;明显减少溃疡的复发;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根除HP治疗在消化性溃疡中尤为重要。质子泵抑制剂(PPI)已经成为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中最常用的基础药物,其抗HP作用可能是阻断HP的SH残基,抑制HP产生尿素酶,从而影响HP在胃内的定居和生存,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由于HP的胞浆膜上的H.+-K.+-ATP酶与人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相似,都属于P型酶,因此能同时被抑制。PPI类药物对胃酸的分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胃内酸度降低后不利于HP的生长。临床研究证实,以PPI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有较高根除率,PPI单独使用虽不能根除HP,但可暂时清除部分HP,并可能出现HP定居部位的变化及HP形态的改变。HP在胃内定居的部位由胃窦向胃体转移,并可出现形态改变的HP(如球形或短棒形的HP)。同时PPI使用后胃黏膜活检的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这提示当患者使用PPI后,其体内的HP的代谢活跃程度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等均有很大变化,如在此时开始抗HP治疗,则有可能影响抗HP疗效,使用PPI后开始抗HP治疗可能降低HP根除率。
本试验所用方案为PPI、阿莫西林和替硝唑的经典三联治疗方案,不同作者的报道显示,当PPI为奥美拉唑40~80mg/日,阿莫西林1.5~3.0g/日,替硝唑1g/日,7~14天1个疗程,HP根除率83%~94%,因此这类方案为较理想的HP治疗方案。在使用PPI后开始抗HP治疗组,其HP根除率较直接抗HP治疗组下降18%,统计学计算P值0.10~0.25,这说明,即使在应用强有力的抗HP方案时,PPI仍有可能影响随后开始的抗HP治疗效果,使HP根除率有所下降。本试验的结果虽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这种可能存在的影响,避免在使用PPI之后近期内开始抗HP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新近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0(1):13.
2 胡伏莲,主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和临床.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7-468.
3 叶任高.陆再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