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反思讨论法在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批判性 反思 教学方法 思维

实践反思讨论法是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记录反思日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又称评判性思维) 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一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批判性思维是对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过程[1]。R u b e n f e l d和Scheffer提出下列公式, 说明批判性思维在护理质量中的重要性:病人+护士+思维技能+知识+护理程序=伟大的护理[1]。反思学习的概念及策略是由美国护理学者B o y d和Fales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反思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经验, 从经验中发现新的观念和信息, 通过反思可增强自我意识和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1]。我国护理学者姜安丽等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实践反思讨论法。具体方法是通过日记方式反思、回顾一日或一次参加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与经历, 记录工作中哪件事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等[2]。笔者将其应用于护生的外科护理临床见习实践中, 颇有收获, 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05届至07届随机抽取部份班级护理专业护生, 共546名。

1.2 方法

每班分为四组, 每组8~10人;时间为每班每周两个下午, 持续四周, 每个下午3课时, 每班总见习时间为24课时。分别在普通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及神经外科病房见习, 每组按轮转表执行。以此类推。

2 步骤

2.1 建立临床实践基地

与教学医院密切合作, 评估学生基本情况, 如专业、学制及目前为止所学的临床课程等, 共同制定见习目的、计划和要求, 聘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为见习指导老师。

2.2 见习

学生每周两个下午到指定的科室进行见习。指导老师按照见习计划要求, 选择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临床带教, 实践护理程序。老师要在学生进行护理程序的每一步骤中切入, 对学生进行挑战性提问, 例如, 学生对一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资料收集过程中, 老师即提问学生, 什么是绞窄性肠梗阻?其常见病因及分类?病理生理?肠梗阻四大临床症状?如何进行护理评估?等一系列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再与学生一起回顾资料, 讨论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准确性, 要求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解释、发现资料收集中的问题, 并让学生进一步收集或核实资料, 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分析, 收集到最准确的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训练的增加, 学生逐步学会了自我疑问、思考及分析问题的习惯, 为护理程序下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在这一阶段中, 要求学生始终持探究质疑的态度, 通过见习验证所学知识, 在见习中积极思维, 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2.3 反思

求学生每次见习后, 书写见习日记, 日记内容应包括: (1) 护理了什么样的患者, 发现哪些身心问题, 自己的判断和依据; (2) 临床情况与教学和自己的想像有无不同, 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3) 观察临床护理行为和态度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判断是否合理, 阐明理由; (4) 采取了什么方法和技巧与患者沟通, 效果评价; (5)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什么临床问题, 产生了什么新观点或疑问; (6) 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有什么变化; (7) 提出需讨论的问题。

2.4 讨论

每次见习结束后, 分别安排两节课组织见习回顾讨论会, 第一节课由各见习组组长收集意见后代表发言, 讲述在见习中的收获、体会, 特别是发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产生的困惑、自己的建议等;第二节课, 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发言, 同样讲述见习的体会与收获, 大家畅所欲言, 共同分享经验和信息, 讨论有关问题。下面摘自一位学生的一段见习体会:“见习,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是让我们从课堂走向临床的一座桥梁, 它使我对‘护理’这一概念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在神经外科见习时,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颅前窝骨折的大伯, 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到临床就能碰见, 其最具特征性的‘熊猫眼’及‘脑脊液鼻漏’等症状,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带教老师还提问我们病人为什么会出现‘熊猫眼’及‘脑脊液鼻漏’?针对这样的患者护理的重点是什么?等问题。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 更重要的要学会善于思考、探究……”。

2.5 教师评阅学生的反思日记

评阅日记时, 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为得出结论所进行的分析、推理、判断过程, 注意其采用的认知策略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和人格特征, 评价能力的成长情况, 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最后, 评选出较好的见习日记, 推荐刊登在学校的校刊上, 并赠送临床实践基地。

3 结语

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判断、独立决策, 独立执行, 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护士面对各种具有不同保健需求的患者, 必须应用其整体护理的知识, 对每一情形进行思考, 来提供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 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常规步骤来进行;护理程序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所有的阶段如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都需要用到批判断性思维的技巧和态度。而通过反思日记使护生反思临床经历, 回顾对所护理的患者是如何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正确的护理问题、制定个体化的有效护理措施;通过反思日记中记录对现存的各种观点、方法、现象、常规等的好奇或质疑, 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提出值得讨论和改善的问题, 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积累知识、夯实基础。同时反思性教学方法向教师的反思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通过评阅护生的反思日记, 收益非浅, 一方面可以了解护生的整个临床见习经过, 包括护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是否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 也可及时发现目前护生在见习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生如何应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同时教师也反思了课程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是否存在偏差, 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更好地将反思性教学贯穿于护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可见, 实践反思讨论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效果显著, 深受师生欢迎, 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探讨实践反思讨论法在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护生546名, 应用实践反思讨论法进行临床教学。结果实践反思讨论法使护生掌握了面对各种具有不同保健需求的病人, 能够应用其整体护理的知识, 对每一情形进行思考, 提供个体化有效护理。结论实践反思讨论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效果显著, 深受师生欢迎。

关键词:实践反思讨论法,外科护理,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义兰, 王桂兰, 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258~268.

[2] 彭祝宪.临床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教学方法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 2007, 2 (05) :93~9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探析 下一篇:近红外线透照法在乳腺癌诊断应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