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中学英语论文

关键词: 反思性 学习策略 中学 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教学主体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尊重,要求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探索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要求教师完成从“教学主体”到“引导者”的转变,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这种环境下,加强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师生双方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反思性中学英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思性中学英语论文 篇1:

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习策略的问题,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要求,并指明“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无疑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英语的技能,还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七年级是中学英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正式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自我学习策略的重要时机。但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短,层次浅,英语学习策略应该是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习惯和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障碍是七年级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关键。我们将反思性教学引入到七年级英语的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障碍,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到我国并被广泛运用到基础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川武教授的《论反思性教学》构建了我国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体系,他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题借助行动的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方面的,教学目的方面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中可以看到反思性教学主张以受教育者的角度来决定教育者的教育手段,强调受教育者的最终成果为“学会学习”,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一致。反思性教学是在回顾和认识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更新的和更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一个有一个的思考、评估和调整,使教师将一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如何学”上,并根据学生的“如何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或者帮助学生调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主要包括:一是教学重难点的反思;确定教学重难点由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我们在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预测学生在理解上可能碰到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的重难点,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过程设计的反思;教学过程设计反思主要是指通过以前的教学经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设想来确定新的教学手段。三是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修改意见。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如何,教学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课堂调控课堂的教学气氛如何,如果有重复课应该做哪些修改等。

如果按照教学进程,也可以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这几个阶段实施反思性教学。教学前的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个性化特点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了解,从而全面预测学生在课堂学习总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课堂中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做出决策,给予即使更正、调整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这个阶段的反思主要关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运用教学手段给予解决;如何对与原先的教学计划不符合的教学状况进行临场调整;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发生争吵;如何在學生的讨论环节中做到收放自如地控制局面等。教学后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轨迹进行回溯和思考,使自己对教学经历和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更透彻的理解。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掌握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将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到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生个体情况差异比较大,运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来注重这种差异,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海峰

反思性中学英语论文 篇2:

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教学主体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尊重,要求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探索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要求教师完成从“教学主体”到“引导者”的转变,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这种环境下,加强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师生双方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笔者从中学英语教学入手,就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中学英语教学;应用

G633.41

英语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职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教师也相应完成身份的转化。但就实际教学效果而言,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从师生两个角度,加强反思性教学,对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角度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措施分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侧重于自主性学习探究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应提高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要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反思,如教师不能对其严格要求,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缓慢,因此,加强学生的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意识

学生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识是其产生反思性学习行为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主动进行学习反思,进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就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对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仍有一定的缺失,普遍停留在口头劝导方面,缺乏实质的指导。

反思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从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的反思行为,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其逐渐形成反思学习的意识。首先,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目前,多数中学生学习较为茫然,不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的规划,学习效率较低。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较难产生有效的反思性学习。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积累错题的习惯。学生应拥有自己的错题集,其中记录着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学习困难,在复习错题集的过程中,就是反思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

仅具有反思学习意识,对于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是远远不够,教师应在意识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预习既包括对未知内容的了解,也包括对于以往学习内容的复习。科学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回顾以往所学的英语知识,并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不断发现自我的学习不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动力的驱使下,才能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意向,进而将反思意识变为行动,并逐渐形成反思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教学实践,获得相应的英语知识,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学习乐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从而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教学参与度。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进而对英语学习内容产生更多的思考,其中就包含着有效的英语反思思考。

二、教师方面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分析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构建者,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效率。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教学主体,需要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性学习探索,以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创新教学理念

素质教学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树立科学素质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科学看待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差异。通过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反思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总结整理自身学习的错误,以不断加强对于英语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自我认识和反思

自我认识和反思并不是单一针对学生或是教师而言,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完成的教学活动和行为,教与学是一组互相存在的理念,因此,自我反思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过程,以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理念和内容,探索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综合中學英语教学要求和学生意见,科学调整自身教学行为。教师反思措施包括教学研讨会、教学日志等等;其次,教师应定期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认识,帮助学生对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进步和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良好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反思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科学的自我反思行为,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丽.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0).

[2]张洁.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3]岳菲菲.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9).

[4]凌茜,李丽娟.科学研究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9).

[5]吴娟.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6).

作者:李春梅

反思性中学英语论文 篇3:

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反思性教学要求我们教师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教师能全面地发展。实质上,反思性教学也就是教师自我解剖的过程,自我否定的过程,当然更是教师自我超越的过程。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英语

说到反思性教学,大家肯定对于熊川武教授所著的《反思性教学》一书不陌生吧。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一方面,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它与以往凭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的简单重复的常规性教学截然不同。当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英语课堂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是完善英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反思性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通过撰写教学日志的方式来分析和总结教学得失。在教学日志中我们要记的东西很多,靳玉乐教授在《反思教学》一书中认为:教学日志的内容可以记录成功做法;记录失败之处;记录发生的事件;记录学习心得。具体说来,可包括以下内容:

1.记精彩片断和失败之处。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教学组织,学习方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亮点。例如: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革新、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置、知识点上的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的新招、得当的启迪和指导、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以后教学时参考。

同样,每节课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与学生交流时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辩,有时候对学生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欠考虑等,教师课后都要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分析,使教学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2.记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是非常灵活的,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都在课堂中反映出来。师生之间思维产生碰撞而出现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学生提出了课堂以外的问题我作出了什么反映?诸如此类对教学有意义或需要思考的问题都应记录在案。

3.记对课堂教学的感悟。对已有认识发出质疑,用新的视角进行再思考。课堂教学感悟的内容很多。吕洪波老师在《教师反思的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方面,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原因是什么,教学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反思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是否合理,能不能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反思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本堂课的内容,学生对于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是否适应。

4.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教师静下心来进行反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何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数,解题的诸多失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虽然教学日志是简单易行的方法,但为了使反思的内容更加理性精彩,教师在撰写中就要多学习、多思考。比如,多阅读一些教育改革的理论,多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教师还应该时常通过网络浏览了解英语教学的趋势,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日志是教师对其有感触的事件的记录,但并不是对所有事件的记录,这就需要教师要勤于思考,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学会自我提问,进行有效反思。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就能很好地将反思性教学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教师。

通过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我理解到反思性教学其实是教学主体——教师自我解剖的过程,它不仅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要了解自己教学的结果,喜欢问“怎么样”,更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总问一句“为什么”,养成“追问”习惯,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无可否认,反思的确会让我们每天的教学工作辛苦很多,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说,反思让我们更加成熟起来,也真切感受到反思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蓝晓.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J].青年教师,2002(3).

[3]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4]邵世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6(3).

作者:梁玉姬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空气质量影响下的建筑材料论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工学论文